电力系统频率控制共42页
- 格式:ppt
- 大小:760.50 KB
- 文档页数:42
仿真习题1、我国电力系统的频率是()Hz。
(A)60 (B)50 (C)48 (D)55【答案】B2、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
(A)电压(B)电压、频率(C)频率(D)电压、频率和谐波【答案】D3、电力网络的额定电压等于()的额定电压。
(A)发电机(B)升压变压器(C)电力线路(D)降压变压器【答案】C4、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网络的额定电压髙()。
(A)5% (B)10% (C)0% (D)15%【答案】A5、不直接和发电机相连的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
(A)等于相连线路的额定电压(B)比相连线路的额定电压髙5% (C)比相连线路的额定电压高10% (D)比母线的额定电压髙5%【答案】A6、我国电力网络目前的额定电压主要有()。
(A) 3k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B) 3kV,6kV,10kV,35kV,154kV,300kV,500kV(C) 3kV,6kV/10kV,35kV,66kV,154kV,230kV,500kV(D) 3kV,6kV,10kV,35kV,115kV,230kV,300kV,500kV【答案】A7、我国电力网络目前的平均额定电压主要有()。
(A) 3.15kV,6.3kV,10.5kV,36.75kV,115.5kV,231kV,346.5kV,525kV(B) 3.15kV,6.3kV,10.5kV,37kV,115kV,231kV,347kV,525kV(C) 3.15kV,6.3kV,10.5kV,37kV,115kV,230kV,345kV,525kV(D) 3.15kV,6.3kV,10.5kV,36.75kV,115.5kV,230kV,345kV,525kV【答案】C8、有一台双绕组变压器变比为110±2x2.5%/11kV,分接头实际接于2.5%挡,其实际变比为()。
(A)110/10 (B)110/11 (C)110/10.5 (D)110(1+2.5/100)/11【答案】D9、我国目前()kV及其以上的电力网络的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的方式。
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分析
钟伟;周宇杰;王泽烨;宋军英
【期刊名称】《湖南电力》
【年(卷),期】2022(42)3
【摘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从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在能源结构及
布局、储能发展及负荷变化等方面的特点,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在安全稳定形态、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及调度运行控制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开展新型电力系统频
率稳定控制研究,构建区域频率协同及频率紧急控制系统的观点,建立统一调度、分
级管理的跨区域和跨电压等级的广域调度控制模式;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认知体系,充
分把握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完善电力系统数字化感知能力,建立广域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充分挖掘电力系统可调节资源,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总页数】6页(P29-34)
【作者】钟伟;周宇杰;王泽烨;宋军英
【作者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河海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12
【相关文献】
1.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问题分析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电力应急工作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暨应急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
讲话3.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问题分析4.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问题分析5.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问题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网调度管理的频率调整电网调度管理是指对电力系统进行运行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对电力设备和负荷进行监控、调度、控制和保护,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频率调整是电网调度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主要目的是调节电力系统中的发电量和负荷之间的平衡,以维持电力系统的频率在合理范围内。
频率是指电力系统中电源和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
电力系统是由多个发电机和负荷组成的复杂网络,发电机负责向电力系统注入电能,负荷则将电能消耗,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中的频率是由发电机的转速决定的,当电力系统的负荷增加时,发电机需要增加输出功率来满足需求,转速也会相应增加,从而维持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
相反,当负荷减少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会减小,转速也会降低。
频率调整是通过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来实现的。
当电力系统的负荷增加超过发电机的输出能力时,电力系统的频率会下降;相反,当负荷减少时,频率会上升。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频率在合理范围内,电网调度管理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调整发电量和负荷之间的平衡。
频率调整的频率一般在几秒钟到几分钟之间。
在现代化电力系统中,频率调整主要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来实现。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和负荷都设有自动调节装置,当检测到频率偏离设定值时,自动调节装置会采取措施来调整输出功率,以使频率恢复正常。
频率调整的准确性和速度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的频率都会对电网运行和供电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电网调度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以预测和调整发电量和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
同时,电网调度管理人员还需要与各个发电厂和负荷用户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以确保频率调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为了提高频率调整的效率和准确性,现代电网调度管理系统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手段。
其中包括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自动化调度系统、智能控制装置等。
这些技术和手段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频率异常情况,提高频率调整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电网调度管理的频率调整范文一、引言电网调度管理是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
频率作为电网运行的基本参数之一,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影响巨大。
因此,频率调整是电网调度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就电网调度管理中的频率调整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频率调整的意义频率是电网运行中最直接、最直观的指标之一,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电力系统中的负荷变化、发电机组出现故障等因素都会导致电网频率的变化,而频率调整就是为了保持电网频率在正常范围内的稳定运行。
频率调整的主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频率调整能够及时响应电网负荷和发电机组的变化,通过调整发电功率和负荷来保持电网频率在正常范围内,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 优化电力资源配置:频率调整可以根据电网实际负荷需求和发电机组的性能特点,合理调整发电功率和负荷分配,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 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频率调整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发电功率和负荷分配,避免过载或不足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
4. 降低电网运行成本:频率调整可以根据负荷需求和发电机组的性能特点,合理调整发电功率和负荷分配,从而降低电网运行的成本。
三、频率调整的方法频率调整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机械调频、自动调频和厂站调频。
1. 机械调频:机械调频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来调整发电机组功率的方法。
它通过操纵调频控制装置,调整发电机组的负荷分配,从而影响电网频率的变化。
机械调频具有调节速度快、响应灵敏的特点,但受限于机械装置的限制,调节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2. 自动调频:自动调频是通过电子装置来调整发电机组功率的方法。
它通过操纵自动调频装置,根据电网频率的变化,自动调整发电机组的负荷分配,达到频率调整的目的。
自动调频具有调节范围大、响应速度快的特点,且具备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3. 厂站调频:厂站调频是在厂站级别上进行的频率调整。
电力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2014年12月前言为推动电力行业企业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切实提升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科学健康发展,特制定《电力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 号)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 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相关规定编制而成。
在对我国电力行业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产业特点和管理现状等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南》科学规划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路线图及实施方案。
在总结发电、输配电、变电、电力建设、电力设计和其他电力辅助产业等全产业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指南》系统提出了建立以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为基础,以风险管理控制为导向,以控制活动为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桥梁,以内部监督为促进的闭环运行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指南》包括七章,分别为:第一章:电力行业基本情况与内部控制建设背景。
第一章介绍了电力行业基本情况以及电力发展趋势,简述电力行业内部控制的建设背景。
第二章: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运行。
在对电力行业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第二章科学规划了电力行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路线图与建设阶段。
电力行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将遵循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向全面内部控制发展的路径,包括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内部控制体系持续改进与优化三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内部环境。
第三章结合电力行业面临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以及电力行业特点,分析了电力企业在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反舞弊管理等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中应关注的要点及管理措施。
第四章:风险评估。
第四章介绍了风险评估的概念、程序与方法。
电力企业应从目标识别出发,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经过建立基础、目标设置与分解、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风险应对等程序,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全面评估风险,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山东电网调度规程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二O O二年十月关于颁发《山东电网调度规程》的通知为加强电网调度管理,保障电网安全、经济和优质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山东电网实际,集团公司对一九九八年一月执行的《山东电网调度规程》重新进行了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多次组织有关发电厂、供电公司的领导和专业人员进行认真的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经集团公司领导审查批准,现予颁发。
望各单位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本规程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上级调度规程抵触者,以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上级调度规程为准。
本规程自二OO三年一月一日起执行,原《山东电网调度规程》即行废止。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二OO二年十月九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调度管理 (4)第一节调度管理的任务 (4)第二节调度设备管辖范围划分的原则 (5)第三节调度管理制度 (7)第四节检修管理 (9)第五节出力管理 (11)第六节负荷管理 (11)第七节运行方式的编制和管理 (12)第八节新设备投产运行的管理 (13)第九节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 (15)第十节调度通信的运行管理 (17)第十一节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17)第三章调度操作 (20)第一节操作的一般原则 (20)第二节操作制度 (22)第三节变压器操作 (23)第四节开关操作 (24)第五节母线、刀闸操作 (25)第六节线路操作 (25)第七节解、并列操作 (27)第八节解、合环操作 (27)第九节零起升压操作 (28)第四章频率的调整及异常处理 (29)第一节频率的调整 (29)第二节异常频率的处理 (31)第五章电网电压的调整及异常处理 (33)第一节电网电压的调整 (33)第二节电网的异常电压处理 (35)第六章电网事故处理 (37)第一节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37)第二节线路的事故处理 (39)第三节开关故障的事故处第四节母线的事故处理 (42)第五节变压器、高抗的事故处理 (43)第六节发电厂机、炉事故的处理 (44)第七节线路过负荷的处理 (45)第八节电网解、并列的事故处理 (46)第九节电网振荡事故的处理 (46)第十节通信中断时有关规定及事故处理 (48)第七章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 (49)第八章省调调度员职责 (52)第一节省调调度员职责 (52)第二节调度员交接班制第三节调度员培训制度 (54)附录一省调调度管辖设备明细表 (57)附录二省调委托地调代管设备明细表 (61)附录三省调许可设备明细表 (62)附录四调度术语示例 (65)附录五省调调度管辖设备编号原则 (68)附录六电压监视控制点 (70)附录七输电线路持续允许电流(A)、负荷(MVA) (72)附录八电网解列后,各孤立电网调频、调压、事故处理分工表 (73)第一章总则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及电力行业有关标准,修订本规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供电系统中发生短路特征是短路电流、电压、系统频率可能变化。
2.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来衡量。
3.定时限过电流继电器的启动电流返回电流,其返回系数1。
4.距离保护是反应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的—种保护装置。
5.差动保护只能在被保护元件的故障时动作,而不反应故障,具有绝对的选择性。
6.电流增量保护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电流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幅度来区分是负荷电流和故障电流,负荷电流在短时间(ms 级)内增量,短路电流在短时间(ms 级)内增量。
7.在铁路电力供电系统中,自闭线与贯通线的接地运行方式主要有、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等三种运行方式。
8.微机保护干扰的形式,按干扰侵入装置的方式可分为和两种。
9.铁路供电系统的三种状态是正常工作状态、、。
10.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速动性、、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11.电流保护I 段的灵敏系数通常用来衡量,其保护范围越长表明保护越。
12.方向圆阻抗继电器既能测量的远近,又能判别方向。
13.变压器差动保护一般由和两个元件组成。
14.反时限过负荷保护是动作时间与被保护线路中电流的大小有关的一种保护;当电流大时,保护的动作时限,而当电流小时,保护的动作时限。
15.算法是研究计算机继电保护的重点之一,衡量算法的指标是和。
16.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在分层分布式结构中,按照设备的功能被分为、、过程层(或称:设备层)三层。
17.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18.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保护的短路电流为,而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则短路电流为。
19.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属于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属于接地系统。
20.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变压器各侧不同,需适当选择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变比;变压器各侧不同,需适当调整各侧电流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