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基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格式:pdf
- 大小:859.97 KB
- 文档页数:3
高效的强安全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文章编号:1001-9081(2012)01-0095-04doi:10.3724/sp.j.1087.2012.00095摘要:现有的基于身份(id)认证协议大多在ck模型中被证明是安全的,而ck模型比扩展的ck模型(eck模型)更弱。
基于naxos方法,利用双线性对设计了一种新协议,并基于随机预言假设和gbdh 假设,在eck模型中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
与其他的基于身份认证协议相比,新协议的计算复杂度和通信复杂度较低;满足主密钥前向安全性和完美前向安全性,并抗密钥泄漏伪装。
关键词:认证;密钥协商;基于身份;双线性对;随机预言;gbdh 假设中图分类号: tp309.2 文献标志码:aabstract: most of the existing identity based (id) authenticated protocols are proven secure in the canetti krawczyk (ck) model which is weaker than the extended canetti krawczyk (eck) model. based on naxos trick, a new scheme using bilinear pairing was proposed. the security of the scheme was proven in the eck model under the random oracle assumption and the gap bilinear diffie hellman (gbdh) assumption. the proposed protocol was efficient in computational cost and communication round when compared withother solutions. the new protocol also satisfied master key forward security, perfect forward security and anti key leak disguise.key words: authentication; key agreement; identity based (id); bilinear pairing; random oracle; gap bilinear diffie hellman (gbdh) assumption0 引言密钥协商是安全通信的重要环节。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文件汇总目录一、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设计与分析二、基于身份和无证书的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研究三、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设计与应用四、关于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若干问题的研究五、基于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设计六、高效的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设计与分析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是网络安全中的关键组件,用于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安全、可验证的密钥。
这类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安全通信场景,如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物联网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设计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陆续被提出,主要包括基于对称加密和基于非对称加密两种类型。
其中,基于对称加密的协议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存在密钥分发和管理困难的问题;而基于非对称加密的协议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但通信效率和计算成本相对较高。
近年来,研究者们针对这些协议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大量改进,提出了诸多优化方案。
为了设计一个高效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我们首先需要建立安全的会话,确保通信双方的连接不被窃听或篡改;需要实现安全的密钥交换,确保通信双方在交换过程中不会泄露密钥信息;需要进行有效的身份认证,以防止伪造和冒充攻击。
在会话建立阶段,我们可以采用安全的哈希函数和随机数生成器来确保会话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同时,使用加密算法对通信内容进行加密,以防止窃听。
在密钥交换阶段,我们可以采用Diffie-Hellman 密钥交换算法来实现双方的安全密钥交换。
该算法能够保证在不安全的通信通道上交换密钥时,双方仍能安全通信。
在身份认证阶段,我们可以采用数字签名技术进行身份认证,确保通信双方的连接是安全、可信任的。
对于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性能分析,我们需要从安全性、可用性、通信量和实现复杂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在安全性方面,我们的协议采用了安全的哈希函数和加密算法来保护通信内容不被窃听或篡改。
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和数字签名技术也能够保证通信双方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安全交换。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研究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研究密钥协商是在通信过程中,确保通信双方能够安全地交换密钥并建立安全连接的过程。
在网络通信中,密钥协商协议成为了保证安全性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研究,分析其原理、问题和应用。
1. 介绍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是指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安全连接时,双方通过互相验证身份、生成并交换密钥的一种协议。
在网络通信中,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机密性、完整性和身份验证。
它是实现安全通信的基础,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领域。
2. 认证密钥协商的原理认证密钥协商的原理包括密钥生成、密钥交换与验证三个步骤。
首先,通信双方生成自己的密钥,可以使用对称加密还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取决于具体协议的设计。
然后,双方通过一定的通信手段将生成的密钥交换。
最后,双方对接收到的密钥进行验证,以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和密钥的正确性。
3.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分类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可以分为对称密钥协商和非对称密钥协商两类。
对称密钥协商协议中,通信双方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这种协议的优点是速度快、计算量小。
而非对称密钥协商协议则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安全性更高,但计算量也更大。
4.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存在的问题虽然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在实现安全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安全性问题是最关键的。
安全性弱的协议容易被恶意攻击者利用,导致信息泄露和通信中断。
其次,计算量和延迟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密钥协商的过程需要计算和通信时间,这会导致通信的延迟和性能下降。
此外,协议的复杂性和可扩展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5.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应用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对于需要保护敏感信息的通信过程。
在电子商务中,用户需要与服务提供商安全地交换支付密钥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
在移动通信中,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被用于确保手机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通信安全。
此外,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云计算环境中,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也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