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作业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章作业答案解释概念:主存、辅存,Cache, RAM, SRAM, DRAM, ROM, PROM ,EPROM ,EEPROM CDROM, Flash Memory.解:1主存:主存又称为内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2辅存:辅存可作为主存的后备存储器,不直接与CPU交换信息,容量比主存大,速度比主存慢。
3 Cache: Cache缓存是为了解决主存和CPU的速度匹配、提高访存速度的一种存储器。
它设在主存和CPU之间,速度比主存快,容量比主存小,存放CPU最近期要用的信息。
4 RAM;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5 SRAM: 是静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靠触发器原理存储信息,只要不掉电,信息就不会丢失。
6 DRAM 是动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即使电源不掉电,由于电容要放电,信息就会丢失,故需再生。
7 ROM: 是只读存储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
8 PROM: 是可一次性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9 EPROM 是可擦洗的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0 EEPROM: 即电可改写型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1 CDROM 即只读型光盘存储器。
12 Flash Memory 即可擦写、非易失性的存储器。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答: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Cache—主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CPU访存起加速作用,即从整体运行的效果分析,CPU访存速度加快,接近于Cache的速度,而寻址空间和位价却接近于主存。
主存—辅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即从程序员的角度看,他所使用的存储器其容量和位价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第五章虚拟存储器一、单项选择题1. 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___。
*A. 为内外存容量之和 B. 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实际容量C. 是任意的D. 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虚拟存储器是利用程序的局部性原理,一个作业在运行之前,没有必要全部装入内存,而只将当前要运行那部分页面或段装入便可以运行,其他部分放在外部存储器内,需要时再从外存调入内存中运行,首先它的容量必然受到外存容量的限制,其次寻址空间要受到计算机地址总线宽度限制。
最大容量(逻辑容量)收内外存容量之和决定,实际容量受地址结构决定。
2.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当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___次缺页中断。
(开始为空,内存中无页面,3块物理块一开始会发生三次缺页。
)A. 7B. 8C. 9D. 103. 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___.A.实现存储保护B.实现程序浮动C.扩充辅存容量D.扩充主存容量4. 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___指令.(书本158页,(2)最后一句话)A.被中断的前一条B.被中断的C.被中断的后一条D.启动时的第一条5.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则当分配的页面数增加时,缺页中断的次数________。
(在最后一题做完后再作答)答案错误选择:DA.减少 B. 增加 C. 无影响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6. 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________理论.A. 局部性B. 全局性C. 动态性D.虚拟性7. 下述_______页面淘汰算法会产生Belady现象.A. 先进先出*B. 最近最少使用C. 最近不经常使用D. 最佳二. 填空题1. 假设某程序的页面访问序列为1.2.3.4.5. 2. 3. 1. 2. 3. 4. 5. 1. 2. 3. 4且开始执行时主存中没有页面,则在分配给该程序的物理块数是3 且采用FIFO方式时缺页次数是____13____; 在分配给程序的物理块数是4且采用FIFO方式时,缺页次数是___14______; 在分配给程序的物理块数是3且采用LRU方式时,缺页次数是______14____。
第5章一.选择题(40题)1.主存用来存放__D_。
A.程序B.数据C.微程序D.程序和数据2.下列存储器中,速度最慢的是_C__。
A.半导体存储器B.光盘存储器C.磁带存储器D.硬盘存储器3.某一SRAM芯片,容量为16KB×1位,则其地址线有__A__。
A.14根B.16K根C.16根D.32根4.下列部件中,存取速度最慢的是_B__。
A.光盘存储器B.CPU存储器C.软盘存储器D.硬盘存储器5.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_C__。
A.扩大主存的容量B.增加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C.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D.代替CPU中的寄存器工作6.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目的是__D_。
A.便于读/写数据B.减小机箱的体积C.便于系统升级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与存取速度间的矛盾7.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KB×8位,加上电源端和接地端后,该芯片的引出线的最少数目应为__A__。
A.23B.25C.50D.208.在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任意一块均可映射到Cache内的任意一块的位置上,则这种方法称为__A__。
A.全相联映射B.直接映射C.组相联映射D.混合映射9.处理机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_B__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__D_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11.以下_B__不是段式存储管理系统的优点。
A.方便编程B.方便内存管理C.方便程序共享D.方便对程序保护12.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最佳适应法是将空闲块按_C__次序排序。
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大小递增D.大小递减13.在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中,如果在按地址生序排列的未分配分区表中顺序登记了下列未分配分区:1-起始地址17KB,分区长度为9KB;2-起始地址54KB,分区长度为13KB;现有一个分区被释放,其起始地址为39KB,分区长度为15KB,则系统要_C__。
一、单项选择题1.测得某个采用按需调页(Demand-paging)策略的计算机系统部分状态数据为:CPU 利用率20%,用于对换空间的硬盘利用率97.7%,其它设备的利用率5%,由此断定系统出现异常。
此种情况下()能提高利用率。
a. 安装一个更快的硬盘b. 通过扩大硬盘容量增加对换空间c. 增加运行进程数d. 加内存条来增加物理空间容量2.具有虚拟存储功能的管理方法包括()。
a.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b. 页式存储管理c. 段式存储管理d. 段页式存储管理3.最佳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
a. 按大小递减顺序排列b. 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列c. 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d. 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4.存储管理方案中,()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 段式存储管理d. 段页式存储管理5.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a.不要求将作业装入主存的连续区域b.不要求将作业同时全部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c.不要求进行缺页中断处理d.不要求进行页面置换6.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7.为使虚存系统有效地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所运行的程序应具有的特性是()。
a.该程序不应含有过多的I/O操作b.该程序的大小不应超过实际的内存容量c.该程序应具有较高的局部性(Locality)d.该程序的指令相关不应过多8.某虚拟存储器系统采用页式内存管理,使用LRU页面替换算法,考虑下面的页面访问地址流(每次访问在一个时间单位中完成):18 1 7 8 2 7 2 1 8 3 8 2 1 3 1 7 1 3 7假定内存容量为4个页面,开始时空的,则页面失效次数是()。
a. 4b. 5c. 6d. 79.在分区分配方案中,需要执行靠拢(或紧凑)的操作是()。
实验五存储管理(二)学号:姓名:班级:实验目的:1. 了解虚拟存储器。
2. 掌握分页存储管理的原理,熟悉段式存储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3. 掌握常用的页面置换算法。
实验内容:一、选择:1.可变分区方式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中,(C)总是找到能满足作业要求的最大空闲区分配A、最佳适应算法B、首次适应算法C、最坏适应算法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2.下列(A )存储方式不能实现虚拟存储器A、分区B、页式C、段式D、段页式3.操作系统处理缺页中断时,选择一种好的调度算法对主存和辅存中的信息进行高效调度尽可能地避免(D)A、碎片B、CPU空闲C、多重中断D、抖动4.分页式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C)A、要求处理缺页中断B、要求扩充主存容量C、不要求作业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D、不要求作业全部同时装人主存5.LRU页面调度算法淘汰(B)的页A、最近最少使用B、最近最久未使用C、最先进入主存D、将来最久使用6.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的主存单元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的C、若干连续的页D、若干不连续的帧7.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A、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的效率D、实现主存共享8.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缺页中断时,欲调度一页进入主存中,内存己无空闲块,如何决定淘汰已在主存的块时,(B)的选择是很重要的A、地址变换B、页面调度算法C、对换方式D、覆盖技术9.(D)存储管理兼顾了段式在逻辑上清晰和页式在存储管理上方便的优点A、分段B、分页C、可变分区方式D、段页式10.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C)A、随作业长度变化B、相同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11.下述(B)页面置换算法会产生Belady现象A、最佳置换算法B、先进先出算法C、LRU算法D、Clock算法12.在一个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的内容为:若页的大小为4KB,则地址转换机构将相对地址0转换成的物理地址是(A)。
第4章作业一、选择题1.cache存储器的内容应与主存储器的相应单元的内容(A)A.保持一致B.可以不一致C.无关2.cache存储器的速度应比从主存储器取数据速度(A)A.快B.稍快C.相等D.慢3.虚拟存储器的逻辑地址位数比物理地址(A)A.多B.相等C.少4.EPROM是指(D)A.读写存储器B.只读存储器C.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D.可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5.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主要用于(D)。
A.存放程序B.存放软件C.存放微程序D.存放程序和数据6.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C)。
A.增加内存容量B.提高内存可靠性C.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7.外存储器与内存储器相比,外存储器(B)。
A.速度快,容量大,成本高B.速度慢,容量大,成本低C.速度快,容量小,成本高D.速度慢,容量大,成本高8.动态RAM的基本存储器件是(A)。
A.电容B.触发器C.字节D.扇区9.使用Cache的主要依据是(B)。
A.Cache容量大B.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C.内存容量不足D.Cache速度慢10.对于磁盘存储器来说,如下说法错误的是:(D)A.存储的数据分布在盘片的同心圆上,这些同心圆被称为磁道;B.从磁盘的圆心到磁盘的边缘,磁道上数据的密度逐渐降低;C.对于同一个磁盘,每个磁道上可存储的数据量是相同的;D.磁盘上的任何信息对用户来说都是可以访问的。
11.半导体静态存储器SRAM的存储原理是(A)。
A.依靠双稳态电路B.依靠定时刷新C.依靠读后再生D.信息不再变化12.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D)。
A.8,512 B.512,8C.18,8 D.19,813.主存与辅存的区别不包括(A)。
A.是否按字节或字编址B.能否长期保存信息C.能否运行程序D.能否由CPU直接访问14.某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1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C)。
第四章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4.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答: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2)Cache—主存层次主要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CPU访存起加速作用。
从CPU的角度看,该层次的速度接近于Cache,而容量和每位价格却接近于主存。
这就解决了存储器的高速度和低成本之间的矛盾;主存—辅存层次主要解决存储系统的容量问题,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
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其所使用的存储器的容量和每位价格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该层次解决了大容量和低成本之间的矛盾。
3)主存与Cache之间的数据调度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而主存—辅存之间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共同完成的。
换言之,即采用虚拟存储技术实现。
4.5 什么是存储器的带宽?若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存取周期为200ns,则存储器的带宽是多少?答:1)存储器的带宽指单位时间内存储器存取的信息量。
2)存储器带宽= 1/200ns ×32位= 160M位/秒= 20MB/S (此处1M=106 )4.7 题目略。
解: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 14 + 32 = 46根各需128、32、32、32、16和8片。
4.8试比较静态RAM和动态RAM。
答案要点:1)静态RAM的特点:依靠双稳态触发器保存信息,不断电信息不丢失;功耗较大,集成度较低,速度快,每位价格高,适合于作Cache或存取速度要求较高的小容量主存。
2)动态RAM的特点:依靠电容存储电荷来保存信息,需刷新电路进行动态刷新;功耗较小,集成度高,每位价格较低,适合于作大容量主存。
4.14 题目略解:1)256KB ;2)8块模板;3)16片;4)128片;5)CPU 通过最高3位地址译码选模板,次高3位地址译码选择模板内芯片。
第4章存储器管理-选择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11统考】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是()A.编辑B.编译C.链接D.装载2.下面关于存储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存储保护的目的是限制内存的分配B.在内存为M、有N个用户的分时系统中,每个用户占M/N的内存空间C.在虚拟内存系统中,只要磁盘空间无限大,作业就能拥有任意大的编址空间D.实现虚拟内存管理必须有相应硬件的支持3.在使用交换技术时,若一个进程正在(),则不能交换出主存。
A.创建B.I/O操作C.处于临界段D.死锁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实现主存共享5.【2009统考】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A.界地址保护B.程序代码保护C.数据保护D.保护6.【2010统考】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55MB(初始为空),采用最佳适配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15MB,分配30MB,释放15MB,分配8MB,分配6MB,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A.7MBB.9MBC.10MBD.15MB7.段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映射表是()A.每个进程一张段表,两张页表B.每个进程的每个段一张段表,一张页表C.每个进程一张段表,每个段一张页表D.每个进程一张页表,每个段一张段表8.内存保护需要由()完成,以保证进程空间不被非法访问A.操作系统B.硬件机构C.操作系统和硬件机构合作D.操作系统或者硬件机构独立完成9.存储管理方案中,()可采用覆盖技术A.单一连续存储管理B.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D.段页式存储管理10.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进程完成后,系统回收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11.设内存的分配情况如图所示。
2.1) 64K*8/1K*4=64*2=128 片,片内寻址10根(根据1K ),片间寻址6根(根据64组)。
2)64K*8/2K*1=32*8=256 片,片内寻址11根(根据2K ),片间寻址5根(根据32组)。
3)64K*8/2K*8=32*1=32 片,片内寻址11根(根据2K ),片间寻址5根(根据32组)。
4)64K*8/16K*8=4*1=4片,片内寻址14根(根据16K ),片间寻址2根(根据4组)。
5.3)32K*8/8K*8=4*1=4片,片内寻址13根(根据8K ),片间寻址2根(根据4组)。
地址分配:1# 0000H ——1FFFH ,1# 2000H ——3FFFH ,1# 4000H ——5FFFH ,1# 6000H ——7FFFH , +5V IO/M A15 A14 A13 WR——A0 补充题:分析以下电路图,指出6264芯片和27128芯片的存储容量分别是多少,分别求出每个芯片的地址范围。
如果要增加一片27128芯片,其地址从38000H 开始,画出此芯片的连线。
A 13~A 027128CEOED 7~D 0G1 Y3 G2A Y2 G2B Y1 C Y0 B ACSOE WE A12-A0CS OE WE A12-A0 CS OE WE A12-A0 CS OE WE A12-A06264芯片的存储容量是8KB,27128芯片的存储容量是16KB1#6264芯片的地址范围30000H——31FFFH2#6264芯片的地址范围32000H——33FFFH27128芯片的地址范围 20000H——23FFFH增加一片27128芯片,其地址从38000H(00111000。
000),CE 接138的Y6,其他连线同一号27128。
第5章一.选择题(40题)1.主存用来存放__D_。
A.程序B.数据C.微程序D.程序和数据2.下列存储器中,速度最慢的是_C__。
A.半导体存储器B.光盘存储器C.磁带存储器D.硬盘存储器3.某一SRAM芯片,容量为16KB×1位,则其地址线有__A__。
A.14根B.16K根C.16根D.32根4.下列部件中,存取速度最慢的是_B__。
A.光盘存储器B.CPU存储器C.软盘存储器D.硬盘存储器5.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_C__。
A.扩大主存的容量B.增加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C.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D.代替CPU中的寄存器工作6.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目的是__D_。
A.便于读/写数据B.减小机箱的体积C.便于系统升级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与存取速度间的矛盾7.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KB×8位,加上电源端和接地端后,该芯片的引出线的最少数目应为__A__。
A.23B.25C.50D.208.在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任意一块均可映射到Cache内的任意一块的位置上,则这种方法称为__A__。
A.全相联映射B.直接映射C.组相联映射D.混合映射9.处理机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_B__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__D_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11.以下_B__不是段式存储管理系统的优点。
A.方便编程B.方便内存管理C.方便程序共享D.方便对程序保护12.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最佳适应法是将空闲块按_C__次序排序。
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大小递增D.大小递减13.在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中,如果在按地址生序排列的未分配分区表中顺序登记了下列未分配分区:1-起始地址17KB,分区长度为9KB;2-起始地址54KB,分区长度为13KB;现有一个分区被释放,其起始地址为39KB,分区长度为15KB,则系统要_C__。
题目:根据存储器介质运行原理的重大差异,可以把存储器分为()选项A:半导体存储器、光存储器
选项B: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
选项C:磁存储器、光存储器三种
选项D: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
答案: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
题目:在计算机系统中,由()组成多级存储器系统
选项A: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
选项B: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选项C: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选项D: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光存储器
答案: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题目:在ROM存储器中必须有()电路,需要刷新的是()
选项A:地址译码,动态存储器
选项B:数据写入,RAM
选项C:刷新,静态存储器
选项D:再生,ROM
答案:地址译码,动态存储器
题目: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1024×8位,除电源端和接地端外,连同片选和读/写信号该芯片引出脚的最小数目应为()
选项A:23
选项B:17
选项C:19
选项D:20
答案:20
题目:若主存每个存储单元为16位,则()
选项A:其地址线与16有关
选项B:其地址线为8位
选项C:其地址线与16无关
选项D:其地址线也为16位
答案:其地址线与16无关
题目:主存储器容量的扩展有()。
选项A:位扩展、字扩展
选项B:位扩展、字位同时扩展
选项C:字扩展、字位同时扩展
选项D:位扩展、字扩展、字位同时扩展
答案:位扩展、字扩展、字位同时扩展。
存储器作业参考答案(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四章存储器作业一、选择题1.和外存相比,内存的特点是()A.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B.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C.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高D.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2.某EPROM芯片上有19条地址线A0~A18,它的容量为()。
A.128K B.256K C.512K D.1024K3. 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A.RAM B.ROM C.PROM D.CD-ROM4.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主存容量、存取速度、可靠性和()A. 存储器存取时间B. 存储周期时间C. 存储器产品质量D. 性能/价格比5. 用一片EPROM芯片构成系统内存,其地址范围为F0000H~F0FFFH,无地址重叠,该内存的存储容量为()A.2KB B.4KB C.8KBD.16KB6. 计算机中地址的概念是内存储器各存储单元的编号,现有一个32KB的存储器,用十六进制对它的地址进行编码,则编号可从0000H到()H。
A.32767 B.7FFF C.8000 D.8EEE7. 若存储器中有1K个存储单元,采用单译码方式时需要译码输出线数为()A.1024 B.10 C.32 D.648. 内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A.可以直接交换信息B.不可以直接交换信息C.不可以交换信息D.可以间接交换信息9. 某存储器容量为32K×16位,则()A.地址线为16根,数据线为32根B.地址线为32根,数据线为16根C.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16根D.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32根10. 下列存储器中哪一种存取速度最快()A.SRAM B.DRAM C.EPROMD.磁盘11. 存取周期是指()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12. 若存储器中有1K个存储单元,采用双译码方式时需要译码输出线数为()A.1024 B.10 C.32 D.6413. 有一静态RAM芯片的地址线为A0~A10,数据线为D0~D3,则该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A.1KB B.2KB C.1K×4位D.2K×4位14.计算机的内存可采用()A. ROM和RAMB. RAMC. ROMD. 磁盘15.内存地址从40000H到BBFFFH共有()A.1024KB B.4096KB C.496KB D.448KB16.擦除EPROM是用()A.+5V电压B.+15V电压C.+21V电压D.紫外光照射17. 需要定时刷新的存储器是()。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C )。
A.方便用户B.提高内存利用率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2、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的现象。
A.固定分区管理B.请求页式管理C.段式管理D.机器中不存在病毒时3、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B )。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可执行程序D.非执行程序4、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D )。
A.符号名空间B.虚拟地址空间C.相对地址空间D.物理地址空间5、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1C]划分问题。
为了实现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位,即把[2C]变成[3D],静态重定位由[4D]实现,动态重定位由[5A]实现。
供选择的答案:[1]:A 地址空间 B 符号名空间 C 主存空间 D 虚存空间[2]、[3]: A 页面地址 B 段地址 C 逻辑地址 D 物理地址 E 外存地址 F 设备地址[4]、[5]: A 硬件地址变换机构 B 执行程序 C 汇编程序D 连接装入程序E 调试程序F 编译程序G 解释程序6、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 )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C.若干连续的帧D.若干不连续的帧7、(C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B.页式C.固定分区D.段页式8、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9、虚拟存储技术是( A)。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11、虚拟存储技术与(A )不能配合使用。
A.分区管理B.动态分页管理C.段式管理D.段页式管理12、(B )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一.单选题(共15题,75.0分)1下列器件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A、高速缓存B、主存C、寄存器D、辅存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主存贮器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A、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B、扩大主存贮器容量C、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D、既扩大主存贮器容量,又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3和辅存相比,主存的特点是()A、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B、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C、容量大,速度快,成本高D、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4存储单元是指()。
A、存放1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B、存放1个机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C、存放1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D、存放2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5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M×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控制端有OE和R/W,该芯片的管脚引出线数目是()。
A、20B、28C、D、32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D6某存储器容量为32K*16,则()A、其地址线为16根,数据线为32根B、其地址线为32根,数据线为16根C、其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16根D、其地址线和数据线均为16根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某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6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A、8MB、16MBC、16MD、8MB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EEPROM是指()。
A、读写存储器B、只读存储器C、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D、闪速存储器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Ⅰ半导体RAM信息可读可写,且掉电后仍能保持记忆Ⅱ动态RAM是易失性RAM,且静态RAM的存储信息是不易失的Ⅲ半导体RAM是易失性RAM,但只要电源不掉电,所存信息是不丢失的Ⅳ半导体RAM是非易失性的RAMA、Ⅰ和ⅡB、Ⅱ和ⅣC、只有ⅢD、全错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10在磁盘和磁带两种磁表面存储器中,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有关,按存储方式分()。
第四章存储器作业一、选择题1.和外存相比,内存的特点是()A.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B.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C.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高D.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2.某EPROM芯片上有19条地址线A0~A18,它的容量为()。
A.128K B.256K C.512K D.1024K3. 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A.RAM B.ROM C.PROM D.CD-ROM4.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主存容量、存取速度、可靠性和()A. 存储器存取时间B. 存储周期时间C. 存储器产品质量D. 性能/价格比5. 用一片EPROM芯片构成系统内存,其地址范围为F0000H~F0FFFH,无地址重叠,该内存的存储容量为()A.2KB B.4KB C.8KB D.16KB6. 计算机中地址的概念是内存储器各存储单元的编号,现有一个32KB的存储器,用十六进制对它的地址进行编码,则编号可从0000H到()H。
A.32767 B.7FFF C.8000 D.8EEE7. 若存储器中有1K个存储单元,采用单译码方式时需要译码输出线数为()A.1024 B.10 C.32 D.648. 内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A.可以直接交换信息B.不可以直接交换信息C.不可以交换信息D.可以间接交换信息9. 某存储器容量为32K×16位,则()A.地址线为16根,数据线为32根B.地址线为32根,数据线为16根C.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16根D.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32根10. 下列存储器中哪一种存取速度最快()A.SRAM B.DRAM C.EPROM D.磁盘11. 存取周期是指()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12. 若存储器中有1K个存储单元,采用双译码方式时需要译码输出线数为()A.1024 B.10 C.32 D.6413. 有一静态RAM芯片的地址线为A0~A10,数据线为D0~D3,则该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A.1KB B.2KB C.1K×4位D.2K×4位14.计算机的内存可采用()A. ROM和RAMB. RAMC. ROMD. 磁盘15.内存地址从40000H到BBFFFH共有()A.1024KB B.4096KB C.496KB D.448KB16.擦除EPROM是用()A.+5V电压B.+15V电压C.+21V电压D.紫外光照射17. 需要定时刷新的存储器是()。
操作系统第四章课后答案第四章存储器管理1. 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这是因为:a.设置多个存储器可以使存储器两端的硬件能并行工作。
b.采用多级存储系统,特别是Cache技术,这是一种减轻存储器带宽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最佳结构方案。
c.在微处理机内部设置各种缓冲存储器,以减轻对存储器存取的压力。
增加CPU中寄存器的数量,也可大大缓解对存储器的压力。
2. 可采用哪几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将程序装入内存可采用的方式有:绝对装入方式、重定位装入方式、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绝对装入方式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中,重定位装入方式和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适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中。
3. 何为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动态链接?a.静态链接是指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自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的链接方式。
b.装入时动态链接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一种链接方式,即在装入一个目标模块时,若发生一个外部模块调用事件,将引起装入程序去找相应的外部目标模块,把它装入内存中,并修改目标模块中的相对地址。
c.运行时动态链接是将对某些模块的链接推迟到程序执行时才进行链接,也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当发现一个被调用模块尚未装入内存时,立即由OS去找到该模块并将之装入内存,把它链接到调用者模块上。
4. 在进行程序链接时,应完成哪些工作?a.对相对地址进行修改b.变换外部调用符号6. 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a.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经常要在内存中移动位置,为了保证这些被移动了的程序还能正常执行,必须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加以修改,即重定位。
引入重定位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程序的这种需要。
b.要在不影响指令执行速度的同时实现地址变换,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
4-1存储器管理-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第四章存储器管理1.选择题1*.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处理器设置的地址转换机构是。
A.界限寄存器B.上限寄存器C.下限寄存器D.上限寄存器和下限寄存器2.存储保护的工作通常由实现。
A.软件B.硬件C.文件D.硬件和软件配合3.段页式存储管理中,访问快表失败时,每访问一条指令或存取一个操作数都要次访问主存。
A.1 B.2 C.3 D.44.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当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5.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在CPU中应设置寄存器。
A.段表和页表控制B.段表控制C.页表控制D.界地址11.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在空闲区表中以空闲区长度按递减顺序排列适合于________算法。
A.最坏适应算法B.最先适应算法C.最优适应算法D.首次循环适应算法12.在存储管理中,提高内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功能实现的。
A.存储分配B.存储保护C.存储扩充D.存储共享13.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为实现地址变换,应建立。
A.空闲区表B.分区分配表C.页表D.段表14.在下述存储管理方案中,管理方式要求作业的逻辑地址与占有主存的存储区域都是连续的。
A.段页式B.页式C.段式D.可变分区15.将主存空闲区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区表中,每次分配时总是顺序查找空闲区表,此种分配算法称为分配算法。
A.最先适应B.最优适应C.最坏适应D.随机适应21.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A.页式地址转换B.段式地址转换C.静态重定位D.动态重定位22.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进行排列。
A.地址从大到小B.地址从小到大C.尺寸从大到小D.尺寸从小到大23.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当查找的页不在中时,要产生缺页中断。
第四章存储器作业
一、选择题
1.和外存相比,内存的特点是()
A.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B.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
C.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高
D.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
2.某EPROM芯片上有19条地址线A0~A18,它的容量为()。
A.128K B.256K C.512K D.1024K
3. 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
A.RAM B.ROM C.PROM D.CD-ROM
4.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主存容量、存取速度、可靠性和()
A. 存储器存取时间
B. 存储周期时间
C. 存储器产品质量
D. 性能/价格比
5. 用一片EPROM芯片构成系统内存,其地址范围为F0000H~F0FFFH,无地址重叠,该内存的存储容量为()
A.2KB B.4KB C.8KB D.16KB
6. 计算机中地址的概念是内存储器各存储单元的编号,现有一个32KB的存储器,用十六进制对它的地址进行编码,则编号可从0000H到()H。
A.32767 B.7FFF C.8000 D.8EEE
7. 若存储器中有1K个存储单元,采用单译码方式时需要译码输出线数为()A.1024 B.10 C.32 D.64
8. 内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
A.可以直接交换信息B.不可以直接交换信息
C.不可以交换信息D.可以间接交换信息
9. 某存储器容量为32K×16位,则()
A.地址线为16根,数据线为32根B.地址线为32根,数据线为16根
C.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16根D.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32根
10. 下列存储器中哪一种存取速度最快()
A.SRAM B.DRAM C.EPROM D.磁盘
11. 存取周期是指()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
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12. 若存储器中有1K个存储单元,采用双译码方式时需要译码输出线数为()
A.1024 B.10 C.32 D.64
13. 有一静态RAM芯片的地址线为A0~A10,数据线为D0~D3,则该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
()
A.1KB B.2KB C.1K×4位D.2K×4位
14.计算机的内存可采用()
A. ROM和RAM
B. RAM
C. ROM
D. 磁盘
15.内存地址从40000H到BBFFFH共有()
A.1024KB B.4096KB C.496KB D.448KB
16.擦除EPROM是用()
A.+5V电压B.+15V电压C.+21V电压D.紫外光照射
17. 需要定时刷新的存储器是()。
A. ROM
B. EPROM
C.CACHE
D. DRAM
18. 某计算机的内存为3KB,则内存地址寄存器需()
A.10位B.11位C.12位D.13位
19. 用1024×1位RAM芯片设计一个128KB的存储器系统,问需要有()
A.1024片B.2048片C.128片D.256片
20. 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系统升级 B.减小机箱的体积
C.便于读写数据 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和存取速度之间的矛盾21.下面各类存储器中,可在线编程的存储器是()
A.SRAM B.DRAM C.EEPROM D.EPROM
22. Pentium系统中,一个存储字占用内存系统中()个存储单元(字节)。
A.1 B.2 C.4 D.8
23. 要构造2K×8bit的内存可以使用()
A.1K×8bit进行并联B.1K×4bit进行串联
C.2K×4bit进行并联D.2K×4bit进行串联
24.存储器在断电后,仍保留原有信息的是()
A.RAM,ROM B.ROM,EPROM C.SRAM,DRAM D.PROM,RAM
25.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主存容量、存取速度、可靠性和()
A. 存储器存取时间
B. 存储周期时间
C. 存储器产品质量
D. 性能/价格比
26. 有一微机系统采用Pentium芯片为CPU,该芯片有64条数据线,32条地址线,则该微
机系统的最大内存容量为()
A.232×8字节B.232×4字节C.232×2字节D.232字节
二、简答题
1. 简述片选的概念
2.何谓ROM BIOS,它存放有哪些内容?
3. 试述动态RAM的工作特点,与静态RAM相比,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4. 存储器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这些指标是如何表示的?
5.存储器的总容量
三、简单分析图
1. 若要构成00000H~03FFFH的内存储容量,分别用1K×1位、2K×8位、8K×8位的存储芯片来构成,使用计算公式计算各需多少芯片?
2.某微机系统中,用2片EPROM2716(2K×8bit)和2片SRAM2114(1K×4bit)组成存储器系统。
已知EPROM在前,SRAM在后,起始地址为0800H。
试写出每一存储芯片的地址空间范围。
3. 设有一个具有24位地址和8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该存储器能够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
(2)如果该存储器由4M×1bit的RAM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
(3)在此条件下,若数据总线为8位,需要多少位作芯片选择?
4.在8086系统中,若用1024×1位的RAM芯片组成16K×8位的存储器,需要多少芯片?在
CPU的地址线中有多少位参与片内寻址?多少位用做芯片组选择信号?
5. 用2114和6116分别组成容量为64K×8的存储器,各需多少芯片?地址需要多少位作为片内地址选择线,多少位作为芯片选择线?
二简答题:
1. 同存储器的读/写操作相似,必须要有一个地址信号选中接口芯片后,才能使该接口芯片进入电路工作状态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
CPU的地址线形成地址,通过地址译码器输出接到接口芯片的选通端CE。
又称片选端。
只有CE(或CS)被选中后,CPU才能通过该芯片与对应的I/O设备传送数据。
2. 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ROM BIOS是存放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只读存储器;
它里面存放有:
①主要外设的底层管理
②系统服务程序
③各种初始化程序
3. 动态RAM是利用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来保存信息。
与静态RAM相比,动态RAM电路结构
简单,存取速度快,集成度高,存储容量大。
但使用时必须配以复杂的刷新控制电路不断地刷新存储器,补充电荷,连线较静态RAM复杂,常用在要求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的场合。
4. 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1)存取时间Ta,以ns纳秒表示;(2)存储容量,以bit
表示,如256kbit或8K×8bit;(3)存储器类别,用型号来区分。
5. 指存放的二进制信息的总位数,它等于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与每个单元中的二进制位数
相乘。
三简单分析题:
1. 使用如下公式:所需芯片数=构成内存总容量(总bit数)/所采用存储器芯片的容量(bit
数),
(1) 采用1K×1bit的存储器芯片,芯片数=16K×8bit//1K×1bit=128片;
(2) 采用2K×8bit的存储器芯片,芯片数=16K×8bit//2K×8bit=8片;
(3) 采用8K×8bit的存储器芯片,芯片数=16K×8bit//8K×8bit=2片。
2.第一片:0800H——0FFFH;
第二片:1000H——17FFH;
第三片:1800H——1BFFH;
第四片:1C00H——1FFFH
3. (1)16M字节;(2)需要4×8=32片;(3)两位。
4. 每片RAM的容量是1K×1位,要组成1K×8位容量需要8片,所以共需16×8=128片RAM。
CPU的A1-A9共10位参与片内寻址,其余4位可用于片选信号。
5.2114是1K×4的SRAM芯片,需要64×2=128个芯片,地址需要10位作为片内地址选择
线,6位作为芯片选择线;
6116是2K×8的SRAM芯片,需要32个芯片,地址需要11位作为片内地址选择线,5位作为芯片选择线。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