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实务第三章 统计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点击查看:2014统计从业《统计实务》预习笔记汇总知识点一:统计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既可以按一个标志分组,也可以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
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组时,就形成了分组体系。
1.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简单分组:将总体按一个标志分组,只能反映总体在某一方面的差异情况。
平行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而形成的分组体系。
可反映总体多方面的特征。
平行分组体系中,所有分组都是独立进行的,各分组之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2.复合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复合分组是对研究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构成复合分组体系。
进行复合分组时,先按主要标志对总体进行第一次分组,然后再按次要标志对总体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分组。
但要注意分组标志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对总体的认识。
知识点二:统计分布概念概念:统计分布是指在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进行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也称次数分布、分配数列。
统计分布的两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各组的单位数(简称次数)。
分类:按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
变量数列又可分为: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连续型变量数列和离散型变量数列等距式分组和不等距式分组开口组和闭口组统计分布是统计整理结果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可以表明个体的分布特征、结构状况,进而揭示研究标志的构成、平均水平及其变动规律。
知识点三:统计分布的编制过程统计分布的编制分为品质分配数列的编制和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的步骤:(1)将所有变量值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分别汇总出每一个变量值所对应的次数或频数。
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的步骤:(1)按某个标志分组。
(2)汇总出每组包含的频数。
(3)将每一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加以排列。
(4)还可编制累积分布数列,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考试复习资料精华版-根据历年考试重点以及老师画的重点原创整理)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类:Ⅰ按性质不同a.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二等、三等”。
)b.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只能用数值来表现。
Ⅱ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不变标志:……都相同……不变标志。
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标志值就是标志表现。
第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报表的分类①填报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②调查范围:全面、非全面③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④填报单位:基层、综合报表考点二:“普查”的含义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整理三1、单选?为了解北京市2013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北京市统计局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这200人的考试成绩统计资料如下,利用以上所给资料,完成下列(江南博哥)问题:题干中各组的频率分别为()。
A.18、52、73、44、13B.0.18、0.52、0.73、0.44、0.13C.0.09、0.26、0.365、0.2、20.065D.9、26、36.5、22、6.5 正确答案:C2、单选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C.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简单分组是指将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进行分组。
二者的区别在于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3、单选?对某班学生进行以下分组,如表3-1所示,这是()。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体系C.复合分组D.复合分组体系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平行分组体系是指对于同一总体同时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独立的简单分组。
对某班学生的分组中,选择按照性别和年龄两个标志进行独立的简单分组,然后再把它们并列在一起,这属于平行分组。
4、多选组距式数列适合()。
A.离散变量数列B.连续变量数列C.取值较多的离散变量数列D.取值较少的离散变量数列E.取值较多的连续变量数列正确答案:B, C参考解析:连续变量数列一般是组距式的,每个组包含若干变量值;离散变量数列,如果变量值数目不多,可编成单项式,即以一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或每个组只包含一个变量值),如果变量值很多,应编制成组距式。
5、单选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不同的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统计分组是针对总体、按照分组标志进行的,一般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同一性中存在的特殊性;第二,对个体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个体合并到同一组,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特殊性中表现出的同一性。
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第三章统计整理(2)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1.统计整理的步骤包括()A.设计统计整理方案B.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C.数据处理D.编制统计表E.逐级整理与集中整理相结合【答案】ABCD【解析】E项是统计整理的组织方式。
2.对一些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不同分为三组:第一组为80%~100%,第二组为100%~120%,第三组为120%以上,则()。
A.若将上述各组组别及次数依次排列,就是变量分布数列B.该数列的变量属于连续变量,所以相邻两组的组限必须重叠C.该数列是品质分布数列D.各组的上限分别为80%、1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一组E.各组的下限分别为80%、1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二组【答案】ABE【解析】C项,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是数量标志,所以该数列是变量分布数列;D项,因为根据“上限不在内”原则,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二组。
3.统计分组的作用具体表现在()A.划分总体现象的类型B.研究总体现象的结构和比例C.反映现象的发展趋势D.研究总体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研究各因素影响程度【答案】ABD【解析】统计分组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划分总体现象的类型;②研究总体现象的结构和比例;③研究总体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4.正确选择分组标志,需考虑()。
A.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B.选择反映事物本质区别的标志C.将调查资料与历史资料对比时,应注意可比性问题D.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及历史条件选择分组标志E.可以选择任何分组标志【答案】ABCD5.下面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工厂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企业按所有制分组D.职工按工龄分组E.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答案】BCE【解析】按品质标志分组是指以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划分各组;按数量标志分组是指以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标志划分各组。
点击查看:2014统计从业《统计实务》预习笔记汇总
统计表内容
从统计表的内容看,可以分两个组成部分:
一部分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这一部分习惯上称为主词。
另一部分则是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这一部分习惯上称为宾词。
统计表的主词就是统计整理的分组部分。
统计表分类
1.按作用不同
广义上的统计表分为调查表、汇总表或整理表、分析表;
2.按主词加工方法不同
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
统计表编制规则
制表时,首先要强调目的和要求,做到简明、紧凑、重点突出,避免过分繁琐。
注意规则:
1.统计表的各种标题,特别是总标题的表达,应十分简明、确切,概括地反映出表的基本内容。
2.表中的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一般应按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排列,即先列各个项目,后列总计。
3.如果统计表的栏数较多,通常要加以编号。
4.表中数字应该填写整齐,对准位数。
5.统计表中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
6.必要时,统计表应加注说明或注解。
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
1
2。
第三章统计整理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2.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B )。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不同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C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C)。
A.260B.215C.230D.185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
A. 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C. 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C )。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再分组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D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8.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C )。
A.各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率之比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9.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B )。
A.上限所在的组B.下限所在的组C.任意一组均可D.另设新组10.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B )。
A.正比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乘积关系D.没有关系11.变量数列中各组的频率总和应(C )。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不等于100%12.在编制分配数列时,连续型变量的相邻组的组限必须(C )。
A.交叉B.不等C.重叠D.间断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ABE)。
2013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点归纳总论第一节统计的相关概念一、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统计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包括统计实践活动和统计理论两部分。
统计学最早的萌芽:公元前2200年,大禹“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氏”。
九州表是统计学最早萌芽。
2、统计的发展(1)古典统计学。
17世纪初,分为:德国的国势学派和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
(2)近现代统计学(引入概率论的统计)。
分为: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
二、统计的涵义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统计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识记),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
统计资料(识记),是统计工作中取得的、反映社会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资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有统计图、统计表、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手册和统计分析报告等。
统计学(识记),是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是统计工作成果和经验的理论概括,是研究统计工作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和原则。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领会):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活动成果的关系。
第二,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第三,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个体(一)总体总体(识记):又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例如,要研究北京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北京市所有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
各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共同性(同质性)是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
如,同一性别、同一国家等。
是一项具体统计工作的研究范围。
(二)个体又称总体单位(识记),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整个统计整理过程中,()是统计整理的中心。
A、统计分组
B、统计表制作
C、统计汇总
D、设计统计整理方案
2、()是统计工作的中心环节,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A、统计整理
B、统计分组
C、数据搜集
D、数据分析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
A、组中值
B、组距和分组界限
C、分组标志和组数
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4、将企业只按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企业等,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平行分组
5、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再分组
D、复合分组
6、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需要,将总体()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方法。
A、按品质标志
B、按数量标志
C、按数量指标
D、按一定标志
7、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8、全国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再分组
D、平行分组
9、组距和组数是相互联系的,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关系不确定
C、负相关
D、没有关系
10、在组距数列中,对各组的上限与下限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是()。
A、组数
B、组平均数
C、组距
D、组中值
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A、总单位数
B、各组单位数
C、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
D、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12、按企业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第一组为80%-90%,第二组为90%-100%,第三组为100%-110%,第四组为110%以上,则有()。
A、90%在第一组
B、100%在第二组
C、100%在第三组
D、110%在第三组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
A、统计分组
B、统计汇总
C、计算指标值
D、计算机录入
E、编制统计图表
2、统计整理的步骤包括()。
A、设计和编制统计整理方案
B、对原始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
C、对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
D、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
3、统计分组是将统计总体按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部分的统计方法。
它()。
A、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B、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
C、是在统计总体之间进行的
D、对总体而言是分
E、对个体而言是合
4、统计分组的原则包括()。
A、及时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完整性原则
E、互斥性原则
5、统计分组有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两种,下列人口总体分组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按性别分组
B、按年龄分组
C、按文化程度分组
D、按工资水平分组
E、按居住地区分组
6、进行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的一定原则包括()。
A、科学性原则
B、封闭性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互斥性原则
E、收敛性原则
7、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A、凸显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
B、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
D、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E、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外部结构
8、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
A、组中值=上限÷2+下限
B、组中值=上限+下限÷2
C、组中值=(上限+下限)÷2
D、组中值=下限+(上限-下限)÷2
E、组中值=上限-(上限-下限)÷2
9、按所起作用不同,统计表可分为()。
A、调查表
B、整理表
C、简单表
D、复合分组表
E、分析表
10、统计表按主词加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
A、调查表
B、简单表
C、分析表
D、复合分组表
E、简单分组表
11、统计表的基本构成是()。
A、总标题
B、横行标题
C、纵栏标题
D、指标数值
E、标志数值
三、判断题
1、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中心。
()
对错
2、将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就是复合分组。
()
对错
3、统计总体可以按照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按照数量标志分组。
划分各组界限时,要尽量保证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
()
对错
4、简单分组就是用简单标志进行的分组。
()
对错
5、统计分组实际上是通过分组保持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和组间统计资料的差异性。
()
对错
6、统计分布包括两个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
()
对错
7、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与组距成反比关系。
()
对错
8、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列表法和图示法。
()
对错
9、社会经济现象中许多次数分布属于负态分布。
()
对错
10、频数越大,该组的标志值对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大;反之,越小。
()
对错
11、统计表是表达统计资料整理结果的唯一形式。
()
对错
12、统计表的内容可分为主词和宾词两部分,前者是说明总体及其分组到的名称,后者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
对错
13、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表的左右两端不画横线。
()
对错
14、统计表的内容可以分为主词和宾词两部分,前者是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后者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
()
对错
四、案例分析题
1、为了解北京市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北京市统计局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这200人的考试成绩统计资料如下:
<1> 、题干中北京市统计局的行为属于()。
A、统计资料
B、统计学
C、统计工作
D、以上都不是
<2> 、题干中的数列属于()。
A、单项式数列
B、品质数列
C、不等距数列
D、等距数列
<3> 、题干中的人数是()。
A、变量
B、频数
C、变量值
D、频率
<4> 、抽中的200人中有人考试成绩为80分,则应归入()。
A、第三组
B、第四组
C、第三组或第四组均可以
D、第三组或第四组均不可以
<5> 、题干中所进行的调查中,调查对象是()。
A、北京市2010年所有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
B、北京市2010年所有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
C、北京市2010年每一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
D、北京市2010年每一个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
<6> 、题干中所抽取的200人构成一个()。
A、总体
B、样本
C、总体单位
D、样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