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电路和电路连接方法总结(完整资料).doc
- 格式:doc
- 大小:504.50 KB
- 文档页数:8
学校: 班别: 姓名:A0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重难点培优·串并联电路的识别1.(漳州中考)下列电路图中,两个灯泡并联的是( )A B C D2.(南宁中考)如图所示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A B C D 3.(惠城期中)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两灯属于并联的是( )A B C D 4.(广安中考)如图所示,开关S 闭合时,灯泡L 1、L 2组成并联电路的是( )A B C D 5.(宣武区期中)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属于并联的是( )A B C D【方法总结】(中考微课笔记P41)1.定义法: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电路. 用电器并列连接的是并联电路. 2. 电流法:(常用)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个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的是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上有用电器,最后汇合回到负极的是并联电路. 3. 拆除法:拆除任意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的是串联电路;拆除任意一个或者几个用电器,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的是并联电路.6.(大连中考)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哪个电路中三个电灯是并联的()A. B.C. D.7.(广东中考)如图所示,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A.只闭合S2B.只闭合S3C.只闭合S1和S3D.只闭合S2和S38.(重庆中考)关于如图电路的判断,正确的是()A.只闭合开关S1时,灯泡L1、L3并联B.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L2、L3并联C.只闭合开关S2、S3时,灯泡L2、L3串联D.闭合所有开关时,灯泡L1、L2并联,L3短路9.(桂林中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小灯泡L1、L2并联的是()A. B.C. D.10.(平谷区二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是()A B C D11.(黑龙江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同时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电阻R1与R2是的;若只闭合开关S2,电阻R1和R2是的.(均选填“串联”或“并联”)12.(南区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1、S2、S3都处于断开位置,若只闭合开关S2,则灯L1和L2联在电路中;若只闭合S1和S3,灯L1和L2联在电路中的;此电路中不能同时合上开关.13.(上杭县期中)如图所示电路中,若闭合S2,断开S1、S3,则L1、L2联;若闭合S1、S3,断开S2,则L1、L2联.14.(宝塔区期末)如图所示,要使灯L1和L2串联,应闭合开关;要使灯L1和L2并联,应闭合开关;绝对不允许同时闭合开关 .第14题第15题15.(彭水县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灯泡串联;当开关S、S1、S2均闭合时,灯泡并联.。
判断电路故障的五种方法电路故障判断是联系实际的热点问题,也是中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内容。
电路故障一般分为短路和断路两大类。
分析识别电路故障时,常常要根据电路中出现的各种反常现象(如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反常等),分析其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再根据题中给出的其他条件和测试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故障.下面结合例题说明几种识别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一、定义判断法电路出现的故障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断路,即电路在某处断开。
如用电器坏了,或电路连接点接触不良、导线断裂等,断路时电路中无电流.二是短路,若用电器被短路,用电器将不能工作;若电源被短路,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会损坏电源。
例1 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S时,L1发光而L2不发光,则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 B.L1短路 C.L2短路 D.L2断路解析闭合开关S时,L1发光,表明电路中有电流,电路是通路。
从上面分析可以得出这是电路中的部分电路短路故障,由“L1发光而L2不亮”可以很快得出L2短路。
答案C二、导线判断法(用一根导线并联在电路的两点间,检查电路故障)导线的电阻等于0,将导线接在电路的两点间,实际是将导线两点间的用电器短路,让电流经过导线形成一条通路.这可以用来检查用电器损坏,而造成了电路断路的情形。
导线与用电器并联连接,无论用电器正常与否,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若电路中原来没有电流,用导线连接某两点时,电路中有电流了,则故障往往是这两点之间发生断路。
例2 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
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
则()A。
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
灯L2短路 D。
开关S断路解析用一段导线并联在电路的两点间,实际上将这两点短路了,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说明c、d两点间断路,电流通过导线形成了通路.答案 D三、电表判断法(通过电表示数的变化,判断电路故障)电路发生故障,可以用电表判断:⑴将电流表连接在电路两点间,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流表连接的两点间存在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流表连接的两点以外的电路存在断路。
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导语: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环境。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而其中作用最为突出,影响最广泛,同时又与其他技术息息相关的,莫过于博大而玄妙的物理学。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总结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一、电路简介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知识点总结。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1、导体(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六、电流的形成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
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九、电流的大小:i=q/t十、电流的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工作总结《电路知识点总结》。
十一、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i=i1+i2;(2)并联电路:i=i1+i2【方法提示】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
识别串联和并联及应用
东山头学校付慧
一、教材分析:
内容与作用
所选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年级。
本章内容是学生第一次较系统的学习电学知识,是电流和电路串并联电路知识的延伸,也是本章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也将为以后的各章的电学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会读、会画、会连接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上、在开关作用上、在用电器关系上的各自特点。
从而识别串、并联电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兴趣,积极地找出串、并联电
路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生活中串、并联电路的
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实验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难点:按要求画出电路图和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教学过程。
串联、并联电路定义及识别方法1.使用定义法识别串并联电路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使用电流流向法识别串并联电路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
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图l所示);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如图2所示)。
电流流向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并分析开关的作用。
分析:用“电流流向法”来判断.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电流依次通过了灯L1、L2和L3,电路中没有出现“分叉”,见图3的虚线所示,所以这三盏灯是串联的.在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为识别图乙所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先用虚线将电流通过的所有路径在图中画出来,在图中可看出,电流的流向是:由此可看出灯L1、L2和L3分别在三条支路上,所以这三盏灯是并联的。
其中通过灯L1、L2的电流通过了开关S1,当开关S1断开时,灯L1、L2中没有电流通过,两灯熄灭,因此开关S1控制L1、L2两盏灯泡。
开关S2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流流向法”画出了图丙中的电流流向。
见图4的虚线所示,电流有三条通路,且每一流线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开关S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3.使用节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节点法:就是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以图丙为例,具体方法:先在图中各接点处用字母表示出来,如图5所示。
由“节点法”可知,导线的a端和c端看成一个点,导线的b 端和d端看成一个点,这样L1、L2和L3的一端重合为一个点,另一端重合为另一个点,由此可知,该电路有三条支路,并由“电流流向法”可知,电流分三条叉,因此这个电路是三盏电灯的并联,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工学实训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能够:1. 熟悉电工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2. 掌握电路元件的识别和连接方法;3. 学会电路的测量和调试技巧;4. 了解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5.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电路元件的识别和连接(1)识别电路元件: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路元件的识别方法。
(2)连接电路:根据电路图,我们将电路元件正确连接,确保电路的连通性和安全性。
2. 电路的测量和调试(1)测量电压和电流: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
(2)调试电路:根据电路要求,对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3. 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1)电阻、电容、电感的串并联电路:通过实验,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的串并联电路特点。
(2)放大电路:学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整流电路:了解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整流电路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电工工具、仪器、电路元件、电路板等。
2.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元件,确保电路的连通性和安全性。
3.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
4. 对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5.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数据记录1. 电阻、电容、电感的串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R1=10Ω,R2=20Ω,R串=30Ω;C1=10μF,C2=20μF,C串=30μF;L1=10H,L2=20H,L串=30H。
(2)并联电路:R1=10Ω,R2=20Ω,R并=6.67Ω;C1=10μF,C2=20μF,C并=33μF;L1=10H,L2=20H,L并=3.33H。
2. 放大电路:(1)放大倍数:A=100倍。
(2)输入信号电压:Vin=1V。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导线连接实习总结篇一:电工实习总结通过这一个星期的电工技术实习,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我主要的收获有以下几点:1.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电路安装中走线、元件布局等基本常识;2.了解了电动机传动和点动控制、顺序控制、逆反转控制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了交流继电器的原理和接线方法;3.本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细心严谨的作风。
这一周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学习方面的,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
这对我今后踏入新的工作岗位是非常有益的。
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习总结通过这一个星期的电工技术实习,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我主要的收获有以下几点:1.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电路安装中走线、元件布局等基本常识;2.了解了一般简单照明电路的安装方法,掌握了一般串联、并联电路,日光灯,电度表、插座的安装;3.了解了电动机传动和点动控制、顺序控制、逆反转控制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了交流继电器的原理和接线方法;4.本次实习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细心严谨的作风。
这半年多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学习方面的,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电路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电路搭建与测量,加深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和故障排除能力,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量2.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与搭建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研究4.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5.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三、实验过程1. 实验器材准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包括:数字多用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电感、导线、开关等。
2. 实验步骤(1)认识常用电子器件通过观察实物,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器件的形状、颜色、标识等信息,掌握其基本特性。
(2)搭建基本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连接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3)测量电路参数使用数字多用表、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4)分析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分析电路的特性和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5)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观察电路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排除电路故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器件的识别方法,并能够准确测量其参数。
2.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与搭建通过实验,学会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
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研究通过实验,了解了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如电容的充放电、电感的自感等。
4.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交流电路,并测量其参数。
5.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实验,学会了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提高了故障排除能力。
五、实验心得体会1. 严谨的实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3. 电路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提高了电路分析能力,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并分析其特性。
浅析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作者:张永明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3年第07期识别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也是解决电路问题的关键.初中电学中电路的最基本连接方式有两种,即串联和并联.由于电路的连接方式灵活多样,对于初次学习电学的初中生来说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所以掌握方法至关重要.下面介绍几种识别电路的常用方法.1 定义法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图1);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图2).该方法针对一些简单、规则的电路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其他方法的基础.2 跟踪电流法跟踪电流法是电路识别中最常用的方法.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即电路不分岔,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图3);如果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即电路分岔,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回到电源的负极,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图4).3 节点法(整容法)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则导线上任意位置均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进而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使复杂不规范的电路通过“整容”变为简单、规则的电路.如图5所示电路,a、b、c在同一根导线上,这段导线间又没有用电器和电源,所以把这三点看为同一个点,这点接在电源负极上;同样d、e、f其实也视为同一点,该点接在电源正极上.“整容”后的电路图如图6所示,一目了然,三灯泡并联.4 拆除法(毁容法)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就不能工作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如图7所示电路,任意拆除其中两个灯泡,都不影响第三个灯泡(如图8、图9、图10电路),故该电路为并联.该方法就是通过对电路“毁容”使较难的电路简单化,再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征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5 去表法如果一个电路上有电压表、电流表的干扰,可先将其拆除掉,拆除的原则是:电压表内阻很大,视为开路,可直接拆除;电流表内阻很小,视为短路,拆除电流表后必须换成一根导线代替.然后再通过前面所讲的方法来判断电路.如图11所示电路中,电压表视为开路,把电压表拆除掉;电流表视为短路,把电流表去掉换成一根导线如图12所示,显而易见,该电路为串联.上诉介绍的五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要想准确地识别电路,选择恰当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平时学习中多归纳多总结,善于发现规律,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识别电路了.。
电路问题计算的先决条件是正确识别电路,搞清楚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对较复杂的电路应先将原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以便分析和计算。
识别电路的方法很多,现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十种方法.一、特征识别法串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串联电路中电流不分叉,各点电势逐次降低,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叉,各支路两端分别是等电势,两端之间等电压。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征识别电路是简化电路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例1.试画出图1所示的等效电路。
解:设电流由A端流入,在a点分叉,b点汇合,由B端流出.支路a—R1—b和a—R2—R3(R4)—b各点电势逐次降低,两条支路的a、b两点之间电压相等,故知R3和R4并联后与R2串联,再与R1并联,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二、伸缩翻转法在实验室接电路时常常可以这样操作,无阻导线可以延长或缩短,也可以翻过来转过去,或将一支路翻到别处,翻转时支路的两端保持不动;导线也可以从其所在节点上沿其它导线滑动,但不能越过元件。
这样就提供了简化电路的一种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伸缩翻转法。
例2.画出图3的等效电路。
解:先将连接a、c节点的导线缩短,并把连接b、d节点的导线伸长翻转到R3—C-R4支路外边去,如图4。
再把连接a、C节点的导线缩成一点,把连接b、d节点的导线也缩成一点,并把R5连到节点d的导线伸长线上(图5)。
由此可看出R2、R3与R4并联,再与R1和R5串联,接到电源上。
三、电流走向法电流是分析电路的核心。
从电源正极出发(无源电路可假设电流由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顺着电流的走向,经各电阻绕外电路巡行一周至电源的负极,凡是电流无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串联,凡是电流有分叉地分别流过的电阻均为并联。
例3.试画出图6所示的等效电路。
解: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过A点分为三路(AB导线可缩为一点),经外电路巡行一周,由D点流入电源负极。
第一路经R1直达D点,第二路经R2到达C点,第三路经R3也到达C点,显然R2和R3接联在AC两点之间为并联。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怎样连接电路图
对于串联电路相对容易,主要是并联电路。
对于并联电路可以一圈一圈的连接,
先连电学元件较多的一圈,再连接电学元件
少的一圈。
步骤1:
先连接内圈1线路步骤
2:连接外圈2,L2的一段连在电源正极和
1之间,另一端连在K1和K2之间
2
1
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
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而在电学综合
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
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
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
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怎样识别电路图
一、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06页是这样说的:“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串联”和“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
我们从上述关于串联和并联的定义中不难看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各用电器通则都通,断则都断,互相影响,无论开关接在何处均控制整个电路,而并联电路有两条或多条支路,各用电器独立工作,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其所在的那一路。
二、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
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的是并联。
2. 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在识别电路时,
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拆除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
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4. 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5.由于电路图画法的多样性,也造成学生不习惯而难以辨认,此时只须将原电路图整理改画成常见的标准形式,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图1的标准形式是图2,图3的标准形式是图4,图5的标准形式是图6,另外图7、图8(可利用拆除法及节点法)都可把它画成标准形式的。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其实是L1、L2并联)图8(其实是R1、R2、R3三者并联)
三、几个常见电路元件的特殊处理
①开关若是开关闭合,就在原开关处画一导线连通,若是开关断开,就将此路完全去掉不要。
②把断路处先拆掉③把电流表看成导线④还原电流表得出最后简图
图9 图10
图11
四、关于电表示数问题
首先弄清楚各电表是测的什么物理量,电流表测的是通过哪个的电流就是看它串在哪一路上。
有时对比较复杂的电路,还需要
结合上述第三条将电路简化后,再将电表依照原电路图逐一还原到电路中去判断,以降低难度。
五、设计电路方法如下:
首先读题、审题、明电路,(混联不要求)一般只有两种电路,串联和并联,串联比较容易,关键在并联要注意干路中的开
关和电流表管全部电路,支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只管本支路的用电器,明确后分支路作图,最后电压表并在被测用电器两端。
完毕检查电路,电路作图必须用铅笔,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画元件,作图应规范。
六、识别错误电路一般错误发生有下列几种情况:
1、是否产生电源短路,也就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
2、是否产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3、是否电流表和正负接线柱错接了,或者量程选的不合适(过大或过小了);设计电路:
1.把下左图中的各元件连成一个并联电路,用开关S1控制L1,开关S2同时控制两盏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
2.将下中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图:要求L1、L2并联,开关S仅控制L2(不能移动元件的位置)
3.将下右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打开和闭合任一开关时,电灯亮同时电铃响.电灯、电铃要并联,元件位置不能移动.
1题2题
3题
4.现有电源、电铃、两个电键及导线若干,
试设计一个电铃电路,要求两个电键都可单
独控制电铃.画出电路图.
5. 给你电源、灯泡、两只单刀双掷电键及导线若干,
试设计一楼梯照明灯的电路图,两电键分别装在楼下、楼上,
并且都单独控制灯的开关。
画出电路图。
6.用以下器材:电源;电灯L1、L2;开关K1、K2;
导线组成电路,画出电路图并要求:
⑴只要断开K1,即使K2闭合,L2不亮⑵K1、K2同时闭合,L1、L2同时亮⑶K1、K2同时断开,L1、L2同时灭⑷当K1闭合时,L1一定亮,L2可能
不亮
电路和电路图练习
1.将下列元件用导线连接起来 使小灯泡能够发光,并在右边 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根据实物图,在下边方框中画出
相应的电路图
(1) (2) (3)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
(2)
4、试指出下面电路有什么错误,并改正(两种修改方法)。
5、一个开关能够控制3个灯泡,试画出连接方式。
设计电路:
1、2、3
4
5
6
电路和电路图练习
1.
2、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2)
4、试指出下面电路有什么错误,并改正(两种修改方法)。
5、一个开关能够控制3个灯泡,试画出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