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查找信息
- 格式:docx
- 大小:38.51 KB
- 文档页数:4
教材分析这套教科书为四年级起点版,共6册,每册可供一学期教学之用。
本册书是这套教科书的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介绍了上网的初步知识,第二单元介绍了用ACDSee浏览、管理、编辑图像的基本操作,第三单元介绍了管理文件及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第四单元介绍了用COOL 3D制作动画的操作方法。
第一单元访问因特网课题:第1课用浏览器上网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IE浏览器并学会启动IE浏览器2、访问网站和浏览网站教学时间:教学重点与难点:使用IE浏览器访问和浏览网站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目前,许多机构或个人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也叫站点。
访问这些网站时,可以获取各类信息,接受多种服务。
要访问因特网上的网站,一般需要浏览器软件。
常用的浏览器软件有许多种,如Internet Explorer、Mozilla Firefox、Navigator、Opera等,下面以Internet Explorer软件为工具,介绍一些上网的基本操作和初步知识。
二、讲授新课1、启动IE浏览器启动计算机后,双击桌面上的IE图标,或单击任务栏左侧的IE按钮,就可以启动IE浏览器,打开它的窗口了。
见书2页提示: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再单击程序选项,打开下一级菜单,然后单击Internet Explorer命令,也可以打开IE浏览器的窗口。
2、访问网站因特网上的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网址,启动浏览器后,在地址框里输入网址并敲回车键,就可以访问相应的网站了。
教师演示一般说来,访问一个网站时,窗口中出现的第一个网页是这个网站的首页。
网页的内容比较多时,窗口中只能显示其中的一部分,拖动窗口滚动条上的滚动块,还可以看到网页中的其他内容。
3、浏览网站除了首页以外,一个网站往往还有许多网页,可以通过超链接访问它们。
三、课后练习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内容四、小结五、课后反思课题:第2课分类搜索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搜索网站2、通过分类目录查找信息3、保存网页4、设置浏览器的主页教学时间: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够在网站上分类搜索信息并保存网页及设置浏览器的主页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因特网上站点众多,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第3课搜索秘技
——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2单元第3课《搜索秘技》。
本节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和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因特网兴趣浓厚,自主动手能力较强,但网上搜索经验个体差异较大,交流合作意识稍差,因此教学中通过加强学生之间交流合作,提升整体水平。
课堂上学生容易被网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吸引,所以在任务设计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中间穿插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老师讲解与示范,了解什么是搜索引擎及使用技巧;
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获取有效的获取信息及相关技巧的能力;
掌握常用的网络搜索技巧,能根据不同的需求更快的获取有效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任务驱动、学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体验搜索以及搜索技巧,在组内合作、交流、探究,最终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准确、快速、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体验在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团队合作的能力,并分享成功的喜悦;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
教学难点:搜索技巧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节内容,采用问题解决式教法、任务驱动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教学过程。
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小学校(2011—2012学年度上期)教案学科:信息技术年级:四年级册次:上册教师:牟锋合作备课分工情况三年级:张中瑞、程欣四年级:覃杰五年级:牟锋六年级:石连合年段目标要求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单元目标要求第一单元本模块是操作系统单元,本单元的重要内容是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中一些文件管理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模块的教学,理解文件夹的概念和作用,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管理,能够自建文件夹,对文件进行归类管理。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将文件归类管理的实际操作,培养整理文件、规划分类的能力;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规律、有调理地生活和工作的习惯与能力;在规划文件分类的操作中,建立路径的概念,树立系统化观念。
本单元所教授的是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实际上也就是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操作的过程,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要经常进行文件的管理和操作。
所以熟练地掌握本单元中的知识点对学生今后使用计算机十分重要。
本单元由2课组成,分为:新建文件夹(第1课)和当好小管家(第2课)。
单元目标要求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是搜索引擎的深入运用。
学会用分类和关键词组合等方式快速准确地查找需要的信息,并能将搜索到的网络上的文字和图片信息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里。
由第3课《准确快速查找信息》和第4课《保存网络信息》两课组成。
单元目标要求第三单元本单元属于文字编辑和图文信息处理单元,以Microsoft office Word2003作为载体编写。
3.《感知智能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感知智能生活》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反手信息社会》的第3课,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在线购物、就医办事等活动可以在线上进行,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
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使用,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本节课主要通过通过举例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了解日常的信息处理工具及其功能,认识计算机的组成分为软件和硬件,借助所掌握的知识,使用计算机处理简单问题。
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生活中时时刻刻有在线的活动。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接触过如手机、平板、数码相机、录音设备等工具,能大概知道这些工具的功能,对鼠标键盘的使用还不熟悉。
三、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2.在体验学习中,认识计算机的组成;3.了解计算机应用,并能使用计算机处理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日常的信息处理工具及其功能,认识计算机的组成分为软件和硬件。
教学难点:借助所掌握的知识,使用计算机处理简单问题。
四、方法策略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
五、教学流程(一)生活设备,导入新知(二)案例学习,学习新知1.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活动二: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测温枪、数字测量工具,道闸系统等,列举这些工具的功能。
小知识:在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过程中,自主可控技术可以为其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2.认识和应用计算机活动三:认识计算机观看视频,认识计算机由软件和硬件组成,例如桌面上的是软件,而主机箱内的是硬件。
活动四:应用计算机(1)举例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了解计算机在计算科学、信息管理、过程控制等广泛的应用;(2)举例国家层面的领先信息科技。
3.使用键盘鼠标活动五:键盘鼠标初体验(1)认识鼠标、键盘是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2)在商店,我看见收银员使用计算机结账收银,仿写范例。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网海导航员设计者单位授课年级四年级上册教材版本小学信息技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课题第二单元第3课网海导航员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课程纲要依据1.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2.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教材分析《网海导航员》是本单元第3课的内容,在前面学习网络基础操作方法的基础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如今网络发展迅速,网络资源丰富而又复杂,网络资源的查是本节课的重点,然而如何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真伪善恶的筛选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两节克重已经掌握了因特网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了一些简单浏览网页的技巧,但是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难辨性使得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这课知识时有点困难,培养学生的筛选能力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2.熟练应用搜索引擎查找到信息3.通过学习掌握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应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教学难点掌握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教学策略讲授法、自主学习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等。
教学环境与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浏览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1.教师引导语: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网站,有咱们文化路学校的网站,还有中华美食网和数学学习网,里面都有很多信息,同学们也都会把他们保存下来了。
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网站,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教师出示百度网站。
打开百度网站与上节课学习的网站进行对比,让学生产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环节活动应用意图(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8分钟)一、认识搜索引擎1.教师引导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今天给同学展示的百度网站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网站很不一样,之前的网站有很多的信息,今天老师给同学的网站打开怎么是这样子的呢?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个网页都有哪些内容?2.教师出示课件,总结百度网站的结构,这个网站分为两大内容,一个是分类目录,另一个是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