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民收入决定
- 格式:ppt
- 大小:911.00 KB
- 文档页数:59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14.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1.均衡产出或收入2.消费函数3.边际消费倾向4.平均消费倾向5.边际储蓄倾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向6.平均储蓄倾向7.投资乘数8.直接税9.间接税10政府购买11.政府转移支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D.边际消费倾向为0.2xx12.政府支出乘数13.税收乘数14.转移支付乘数15.在两部门经济中,当投资增加100万元时,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二、选择题: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100%B.10%C.90%D.20%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16.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在没有所得税的情况下,转移支付乘数是:()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A.4B.5C.6D.8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
消费支出可能()17.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 (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A.0.8B.1.25C.4D.53.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则消费支出()18.下列哪项经济政策将导致收入水平有最大变化()。
A.可能大于零B.可能小于零C.等于零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4.在短期内,居民的()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B.政府购买增加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A.储蓄B.消费C.所得税D.转移支付C.税收减少50亿元5.直线型的消费函数表明平均消费倾向()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由增加的税收支付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19.下列哪一项不是恒等式()。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A.Y=C+I+GB.C+I=C+SC.S+T=I+GD.S=F(Y)6.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20.已知:国民收入总额=10亿美元,政府预算有1亿美元的赤字,国际收支有1亿A.自发性支出增加B.自发性税收下降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D.净税收增加美元的逆差,储蓄额=2亿美元。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14.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1.均衡产出或收入2.消费函数3.边际消费倾向4.平均消费倾向5.边际储蓄倾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向6.平均储蓄倾向7.投资乘数8.直接税9.间接税10政府购买11.政府转移支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D.边际消费倾向为0.2xx12.政府支出乘数13.税收乘数14.转移支付乘数15.在两部门经济中,当投资增加100万元时,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二、选择题: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100%B.10%C.90%D.20%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16.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在没有所得税的情况下,转移支付乘数是:()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A.4B.5C.6D.8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
消费支出可能()17.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 (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A.0.8B.1.25C.4D.53.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则消费支出()18.下列哪项经济政策将导致收入水平有最大变化()。
A.可能大于零B.可能小于零C.等于零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4.在短期内,居民的()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B.政府购买增加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A.储蓄B.消费C.所得税D.转移支付C.税收减少50亿元5.直线型的消费函数表明平均消费倾向()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由增加的税收支付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19.下列哪一项不是恒等式()。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A.Y=C+I+GB.C+I=C+SC.S+T=I+GD.S=F(Y)6.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20.已知:国民收入总额=10亿美元,政府预算有1亿美元的赤字,国际收支有1亿A.自发性支出增加B.自发性税收下降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D.净税收增加美元的逆差,储蓄额=2亿美元。
二、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均衡产出理论均衡产出模型假设1、两部门经济2、凯恩斯定律3、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4、只研究短期图形投资等于储蓄(事前)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函数:c=c(y)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MPC=dc/dy0<MPC<1平均消费倾向APC APC=c/y线性消费函数:c=α+βy储蓄函数(短期)s=s(y)边际储蓄倾向MPS=ds/dy平均储蓄倾向APS=s/ys=-aα+(1-β)y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3点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棘轮效应消费具有不可逆性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弗里德曼生命周期与永久收入假说的区别和联系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y=(α+i)/(1-β)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Y0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加入政府部门;定量税(税收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y=(α+i+g-βt)/(1-β)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y=(α+i+g-βt+x-m0)/(1-β+y)乘数理论推导含义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要比投资变动更大,这种变动往往是投资的变动的倍数。
乘数:自主性总支出增加1单位时,均衡产出的变动量。
图解乘数原理发挥作用的条件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乘数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潜在国民收入实际国民收入GDP缺口和通缩、通胀缺口。
第⼆章国民收⼊的决定:收⼊—⽀出模型(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学,邹春勇)第⼆章国民收⼊的决定:收⼊—⽀出模型第⼀节宏观均衡的概念⼀、最简单的经济体系1、从简单到复杂——这是分析的⼀种⽅法2、简单经济的假设①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庭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
②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③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1、均衡产出的数学表达:Y=C+I2、图形表达:ACY3、均衡产出的条件:E=Y 也可⽤I=S表⽰。
(注意这⾥的I是计划投资⽽不是实际投资)第⼆节消费函数⼀、家庭消费函数1、分析均衡产出的决定就要分析总⽀出。
2、消费是总⽀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影响消费的因素①居民可⽀配收⼊:Y d =Y-T②物价⽔平。
③利率。
④收⼊分配。
⑤消费者的财产。
⑥其他因素。
4、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家庭收⼊。
5、消费函数①概念:所谓消费函数,是指居民户消费⽀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般情况下,消费函数只表明消费与收⼊之间的依存关系。
②数学表达:C=C(Y)6、消费曲线:7、边际消费倾向MPC和平均消费倾向APC①概念:MPC表⽰随着收⼊的增加,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的⽐例。
APC表⽰任⼀收⼊⽔平上消费在收⼊中的⽐率。
②递减规律8、线性消费函数:C=a+bY⼆、储蓄函数1、储蓄及其影响因素2、储蓄函数3、①概念:指储蓄和收⼊之间的关系。
4、②数学表达:S=S(Y)5、③图形表⽰——储蓄曲线:6、边际储蓄倾向MPS和平均储蓄倾向APS7、①概念:MPS表⽰储蓄增量对收⼊增量的⽐率。
APS表⽰⼀定收⼊⽔平上储蓄在收⼊中所占的⽐率。
8、②递增规律9、线性储蓄函数:S=S0+sY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者之和总等于总收⼊2、APC和MPC随收⼊增加⽽递减,且APC>MPC。
则APS和MPS随收⼊增加⽽递增,且APS<M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