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半期考试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498.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这些资料涵盖了教育部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的知识点汇总,供学生在期中和期末考试时使用。
学了就不亏了!如果觉得有用,可以支持。
有很多信息。
建议收藏一下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秦王嬴政英明,任用贤士,积极筹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 230—公元前 221 年;(2)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 221 年(2) 都城:咸阳(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战乱和混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中央直接管辖的县制。
全国分为36郡,各郡下有郡,各郡的官吏由朝廷直接任免。
郡县制的实施开创了中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四、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5.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答: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第 10 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朝的;1、秦朝的表现在:(1)沉重的赋税;(上交三分之二)(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3)刑罚残酷(严苛的法律)(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赵高“指鹿为马” )2、秦始皇的统治特点:急于求成和暴虐。
初一期中复习学习计划在初一学习生涯的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之际,期中考试即将来临。
为了更好地备战期中考试,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制定初一期中复习学习计划吧。
一、时间分配1. 每天学习时间安排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因此,我们可以将每天的学习时间细化到各个科目,比如数学、语文、英语等,确保每个科目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
例如,每天安排2小时数学,1小时语文,1小时英语等。
2. 每周学习时间安排除了每天的学习时间以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每周的学习时间安排。
在周末或者放假期间,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复习和总结。
比如,可以每周安排一两天的时间来进行综合复习,并做一些模拟题,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3.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适当安排休息时间,让自己得到充分休息,调整好心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比如,每天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休息一下,或者在周末安排一些娱乐活动,放松一下自己。
二、内容复习1. 数学数学是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学科,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分为基础知识和进阶知识两部分,分别进行复习。
基础知识包括各种数的性质、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等,需要我们熟练掌握。
进阶知识包括方程、函数、几何等,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学习。
2. 语文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也是我们进行各种学科学习的基础。
我们应该重点复习课文内容,背诵重点句子、段落、诗歌等,还要进行文章的整理和写作训练,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3. 英语英语作为一门外语,需要我们经常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我们可以通过英语教材进行知识巩固,并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4. 其他科目除了上述三门主要科目外,还有一些其他科目的复习内容,比如科学、历史、地理等。
我们需要根据各科目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三、学习方法1. 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之前,我们需要先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以及每周的重点复习内容和考试准备内容。
初一期中复习计划初一期中考试即将到来,为了帮助同学们有效复习,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份初一期中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制定学习计划。
首先,同学们需要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和重点知识点。
然后,根据考试科目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科目都有充分的复习时间。
二、科学安排复习时间。
在制定学习计划的基础上,同学们要科学安排复习时间。
可以将每天的复习时间分为若干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集中精力复习一个科目或一个知识点,避免学习时间的浪费。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多种复习方式结合。
复习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做习题、听讲解等多种方式进行。
对于不同的科目和知识点,可以采用不同的复习方式,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四、重点难点重点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重点复习重要知识点和难点知识点。
可以通过整理笔记、做专项练习等方式,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确保能够在考试中得到较高的分数。
五、及时总结反思。
在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及时总结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做模拟试卷、让家长或老师帮忙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六、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紧张或焦虑。
可以通过适当的放松方式,如听音乐、运动等,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更好地复习和发挥考试水平。
七、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在复习期间,同学们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更好地进行复习和迎接考试。
总之,初一期中考试是对同学们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多种复习方式结合,重点难点重点复习,及时总结反思,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初一上数学复习计划(精选13篇)初一上数学复习计划(精选一三篇)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学生对复习要有起码的安排和目标的制定,制定复习计划要顾及阶段性和针对性。
那么大家知道复习计划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上数学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数学复习计划1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摸拟训练,培养学生考试的技能技巧。
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理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复习重点1、《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抓住有理数、数轴、相反数、定值、大小比较等这些重要的概念极其相关知识,以判断的形式为主进行复习,强化训练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极其混合运算。
2、《第三章字母表示数》:重点是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难点是列代数式和去括号,让学生清楚的掌握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经过填空,判断练习,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
强化训练化简求值。
3、《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三个定理和线段中点、角平分线等定义的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
熟练地结合图形进行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初一英语上册期末考试复习计划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初一英语上册期末考试复习计划优秀5篇知识不需要对“成功”负责,需要对成功负责的东西,叫技能。
初一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语文数学英语)1.初一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语文数学英语)篇一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臃肿yōngzhǒng攒cuán成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葚收(liǎn)敛脑(suǐ)髓人声(dǐng)鼎沸(kuī)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选自《朝花夕拾》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2.初一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语文数学英语)篇二一、48个国际音标及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书写要熟练掌握元音和辅音,5个元音字母(a, e, i, o, u),字母的正确占格及单词间距。
二、be动词的用法be动词有三种变形,分别是:am, is, are。
记忆口诀:“我”用am, “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单数全都用is,复数全部都用are。
初一上学期复习计划(21篇)初一上学期复习计划(精选21篇)初一上学期复习计划篇1一、复习中应遵循几个原则及策略:(一)以课本为主,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材和课程标准是考前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系统归纳,分清脉络。
(三)专项练习,有的放矢。
二、重难点分析:1、单词的复习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突出特点是词汇量大,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不熟练掌握单词,英语的学习将从我说起。
因此要想方设法的搞好词汇的复习,把单词进行归类使学生容易掌握。
2、语法知识的复习考试前需要复习的语法知识有:一般现在时、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
计划对语法知识进行全面的总结,并配合大量练习,大范围的让学生达到懂语法并且会用语法。
由此,减少或解除学生心中模糊的知识。
复习语法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记住结构,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学过的语法写句子,写出简单的文章。
3、习题的选择:本学期七年级的内容多,容量大,时间紧。
必须重视习题的质量。
针对这种情况要精选部分试题进行强化训练,特别是学生容易错的,在复习中多加以巩固。
三、复习时间安排:本次复习时间(大致有三周),第一周(20__年_月_日-_日)Units712);第二周(_月_日-_日Units16);第三周综合复习和训练,迎接宣城市素质期末检测。
复习时以课本知识为主,兼顾习题。
单词、语法、习题三项要彼此兼顾,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复习内容在教材整体结构中的作用:七年级学生刚刚使用新教材,知识的跨度较大,不少同学感到力不从心。
因此,本次复习关系重大。
对于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等都有极大的关系。
7-12单元为复习重点,复习时要强调基础知识,建议学生将已学过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分类,以便使零散的知识连贯起来。
将动词,句型作为复习重点,复习其他词类时多关注固定用法、平时常见的错误及教师课堂上提出应注意问题等。
1-6单元有选择的重点复习。
复习过程中以学生自检与教师检查相结合,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注重复习的有效性。
2024年初一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为了在2023年初一数学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复习基础知识、做题巩固、强化训练。
以下是我具体的复习安排。
第一阶段:复习基础知识(两周)在这个阶段,我将主要复习初一上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会重新学习和梳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整数、分数、小数、比例、百分数等。
同时,我还会做一些相关习题来巩固我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计划每天投入3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和复习数学。
我会将每天的学习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上午一个半小时,下午一个半小时。
上午主要用来学习新知识点,下午则主要用来做相关习题。
这样的安排可以确保我既能学到新的知识,又能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
第二阶段:做题巩固(两周)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我会进一步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会将复习重点放在与数学题型相关的知识点上,如代数、几何、平面图形等。
每天的学习时间将增加到4个小时,其中两个小时用来做题,另外两个小时用来回顾和整理错题。
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会注意分析每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和规律。
这不仅可以帮助我提高解题速度,还可以加深我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阶段:强化训练(一周)在最后一周的时间里,我会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我将通过做模拟试卷和真题来模拟考试环境,测试自己的学习成果。
同时,我还会加大对易错知识点的复习力度,强化对难题的解题能力。
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会将每天的学习时间增加到5个小时。
其中三个小时用来做题,一个小时用来总结和复习错题,还有一个小时用来背诵和默写公式和定理。
总结通过制定这个复习计划,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在2023年初一数学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并注重做题巩固和强化训练。
同时,我还会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准备。
最后,我会坚持每天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和复习,并在复习的过程中勤思考、勤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方法。
初一复习资料(共10篇)初一复习资料(一): 初一复习重点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复习指南说明:孩子们刚进入初一,还不知初中语文考什么,如何复习迎接考试.为了帮孩子们更好地复习,现将考试的基本题型与复习内容整理好,打印出来供参考.其中,加“横线”的“加粗”的内容,表示这是...初一复习资料(二):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人教版的【初一复习资料】1、《在山的那边》: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2、《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对你也会有宝贵的启示。
3、《生命生命》:(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
这些本来是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4、《紫藤萝瀑布》: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5、《童趣》: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题目是编者加的。
沈复(1763—?)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项]颈,脖颈。
(5)[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初中生期中考复习计划时间过得真快,期转眼已到了初一年级的期中考试阶段,现在我们面临考前复习状态。
我要合理地安排复习。
一、在语文方面:1、要保证老师上课时所讲的内容,认真做笔记。
2、所有古诗、古文要能,默写是不能有错。
翻译古文要正确无误,还要熟记自此解释。
3、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扩大阅读面,在考试时写作文时就无需犯愁了。
4、多做一些课外阅读,增加阅读能力。
认真对待课堂上的每一次练习。
我想做到这几点,我在这次语文期中考试时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二、在数学方面:1、要保证老师上课时所讲的内容,认真做笔记。
2、在家多做一些计算题,增强计算能力,考试时是不能是一分的。
3、搞清楚所有的概念,不能混淆。
4、强化应用题,多做一些就能多了解一些题型,做题时要思维活跃、敏捷。
我想做到这几点,我在这次数学期中考试时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三、在英语方面:1、要保证老师上课时所讲的内容,认真做笔记。
2、把书中老师上课划的词语或词组、句子背出来,拼出来。
3、多做一些英语阅读,多了解一些词汇。
4、多看一些英语要范文,写作就能得心应手了。
相信通过我的不懈努力,并按照以上三方面去做,一定会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初中生期中考复习计划(二)第一:合理安排,制定科学计划复习计划是复习工作的前提条件,制定复习计划,是实现计划目标的重要保证。
平常学习好的同学要善于归纳、总结,利用复习的机会巩固基本知识、技能,由此及彼,重在知识的迁移,在训练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使自己学习水平再上新台阶。
基础薄弱的同学更应充分利用这次复习的时机,狠抓基础,做到复习到位,消化到位,力争经过复习能有较大的提高。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以此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
第二:争分夺秒,上好复习课善于安排时间的人往往能获得成功。
谁吝啬时间,时间就对谁慷慨;谁荒废时间,时间也就荒废谁。
我们要抓住分分秒秒,少讲空话多做实事,提高学习的效率,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
这些复习课都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
1、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2、2009年是世界生物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也是该书作者达尔文逝世200周年。
他在书
中提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在人类漫长的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语言
B、直立行走
C、劳动
D、自然环境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确定的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D、远古人类都过着氏族生活
4、右图是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这些工具主要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石器和木棒
D、石器和骨器
4、学习了《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课后,同学们对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
因进行了探究,你认为结论正确的的是哪一项
A、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
B、智力低下
C、喜欢过群居生活
D、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
6、2007年3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可以通过这部
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已有爱美之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11、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8、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特征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畜牧业的国家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11、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法,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12、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
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炎黄
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他们创造了人类
B、结成联盟打败蚩尤
C、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战争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3、有一个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带领人们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为了治水他三过家门而
不入,他是
A、尧
B、舜
C、鲧
D、禹
14、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谦让
6.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
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
下列对他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他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
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
D、他传位于子,开创了“家天下”的历史
7.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
代尺。
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A 、盘庚迁殷
B 、武王伐纣 C
、西周灭亡
9.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 、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 、爆发平民大起义
D 、少数民族入侵
10. 春秋霸主中,势力地处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君不包括谁?( )
A 、楚庄王
B 、晋文公
C 、吴王夫差
D 、越王勾践
1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周
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 、封号和耕牛
B 、土地和人口
C 、土地和耕牛
D 、人口和铁犁
13.小明查阅成语词典,找到下列成语①退避三舍②纸上谈兵③朝秦暮楚④破釜沉舟,其中对研究春秋战国历史有帮助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4.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
同时鲁国却
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 )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天子依附于诸侯
C 、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 、周王室地位衰落
16、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1)图一相关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作出哪些贡献?
(2)图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
(3)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 禹建夏朝 商汤灭夏 东周开始
(4)人们最敬佩图三人物是因为哪一件事?这个传说反映了什么?
参考答案:
16、(1)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
号称神农氏。
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还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3)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大禹治水
反映了远古民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伟大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