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的规范对接法
- 格式:xlsx
- 大小:35.15 KB
- 文档页数:2
电缆接头做法图解与电缆接头规范要求-电气技术电缆接头做法图解电缆接头又称电缆头。
电缆线路两末端的接头称为终端头,中间的接头称为中间接头,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又统称为电缆头。
电缆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
电缆接头是用来锁紧和固定进出线,起到防水防尘防震动的作用。
电缆头一般是在电缆敷设就位后在现场进行制作,它的要紧的作用: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并保证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等级,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若是密封不良,不仅会漏油造成油浸纸干枯,而且潮气也会侵入电缆内部,使纸绝缘性能下落。
电缆头制作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大多使用的是热缩式和冷缩式两种方法。
冷缩式电缆头与热缩式电缆头比较,具有制作简便;受人为阻碍因素小,冷缩电缆附件会随着电缆的热胀冷缩而和电缆保持同步呼吸作用,使电缆和附件始终保持良好的结合状态等优点,但成本高。
而热缩式电缆头与冷缩式电缆头相比要紧优点只是成本低,因此,目前在10KV以上领域,广泛使用冷缩式电缆头。
低压电缆接头做法图解1、能够参阅我国修建工业出版社的《修建施工设备图集电气》图集。
2、《修建施工设备图集电气》中有关接法图如下:3、电线接线要格外留心:绕线的圈数非常多于5圈,一同联络本地质监有些恳求,绝缘层是用接线帽,仍是用搪锡外包绝缘胶带。
装接E1同轴电缆的接头并测试介绍装接E1同轴电缆的接头并测试的方法。
19.1.1 装接同轴电缆的直式BNC公接头介绍直式BNC公接头与同轴电缆的装配步骤。
工具、仪表和材料剥线钳压线钳(包括2.5mm钳口)同轴电缆,组件如图19-1所示直式BNC公接头,组件如图19-1所示图19-1 BNC接头与同轴电缆操作步骤依照同轴线材的不同,按照图示尺寸将同轴电缆剥开,露出同轴电缆外导体、同轴电缆绝缘和同轴电缆内导体,如图19-2所示。
其中常用电缆保留的外导体长度"L1"、保留的绝缘长度"L2"和护套剥开长度"L3"的推举长度如表19-1所示。
PVC 阻燃型电线管,线管在线槽中必须固定,线盒与线管相接时应使用锁母,直管每隔80 公分使用一个管卡,拐角处每隔20 公分使用一个管卡。
2) 插座在墙的上部,在墙面垂直向上开槽,至墙的顶部安装装饰角线的安装线内,如果是在墙的下部,垂直向下开槽至安装踢脚板的底部,开槽深度应一致,槽线及顶直应先在墙面弹出控制线后,再用切割机切割墙面,用机器开槽。
3) 使用中财PVC 管,在弯管时用弹簧现弯,不得使用90 度弯头及三通(在这一点上目前我们基本没有浮现这一类情况),路线安装时必须加护线套管,采用胶粘进行连接,套管边接应密切.平直.平顺.直角拐角处应将角内侧切开,切口一侧切圆弧形接口后,折弯安装。
4) 管道绞牙深度适中,无毛刺.管道连接处用生料带缠5 —6 圈,管道绞牙数为5 牙-6 牙,直到拧紧接头,不允许烂牙接进管中。
5) 导线装入套管后,应使用导线固定工具,先固定在墙面及墙内后,再抹灰隐蔽。
6) 严禁线管直接铺设在复合板下面,(在这一点上我们目前没有做的很好, 以后我们会和客户交流好,复合地板一定要进行开槽处理。
) 在实木地板下的线管必须有加固措施。
7) 严禁线管铺设在厨房.洗手间地面上,防止水渗入线管内. (在洗手间的地面上不能有任何的线管,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要加强处理。
)8) 穿入线管的导线不应大于线管的孔面积40%,管内导线不得有接头,不同用途的导线严禁混穿于一根线管内.9) 导线进入线盒必须保证留有一定的长度,留有10~15 厘米,音响留100 厘米,穿软管以便进行开关。
插座的安装维修。
10) 装水管距离墙面应为1 。
5 公分,左热右冷,间距15 公分中。
11 ) 电线与水管平行距不应小于30 公分,交叉.过桥距不应小于10 公分.12) 电线点与点不能有接头,吊顶内的暗线必须有阻燃管保护。
13) 水电验收合格后,方可粉平线槽,墙槽应用1:3 水泥砂浆填补密实(应分两次粉平墙面。
)二。
强电系统施工工艺要求1) 每户应设置分户配电箱,配电箱安装位置,漏电箱安装位置:应安装在易操作位置,便于日常维修。
温州朝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电气安装\接线工艺规范总要求•三按生产:按图纸、按标准、按工艺•操作方法:选择正确的材料和正确的使用工具。
•安装要求:横平竖直、安装牢固和防震、做好通风、远离热源。
•接线要求:横平竖直、弧度一致、接线牢固、主次分离、不露铜丝、号码清晰一致。
•环境卫生:动前整理、完后清扫。
一、控制柜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再征求客户意见,确定控制柜安装位置。
•能防止水流入,溅入。
•远离热源和太阳直射。
•防震、防尘。
•通风良好,控制柜要求环境温度为-5~40度,否则要求安装空调。
•操作和维修方便。
•安装接线方便。
二、桥架安装根据设计和现场情况,确定各部分桥架的规格和安装位置、走向。
1、桥架不能阻碍工作空间和维修通道。
2、桥架要远离热源和水源,否则要采取保护措施。
3、动力电线桥架和控制信号电线桥架要分开,否则要做处理。
4、桥架不能直接安装地面上,为了防水和通风,至少要垫高40mm以上。
5、桥架与桥架间,桥架与固定架间不能焊接,要用螺丝紧固。
6、桥架连接处、开口处及始端和终端,不能有锋利边沿和毛刺,放线前要做好导线保护。
7、桥架与桥架间要用2.5mm2以上黄绿双色铜线连接,并且接到总接地线上。
8、桥架内导线不能超过桥架截面积的50%三、电线的选用1、概述•选用导线首先要保证导线的截面能够承载正常的工作电流,同时要考虑到由于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要留足余量(20%)•选择电缆线的型号BVR 芯多股线(不过门)RVVP2、载流量3、颜色定义•AC 380V 黄绿红左中右\远中近\上中下ABC\UVW\L1L2L3•AC 220V 黄\绿\红\黑色\淡蓝\黄绿双色•DC 24V 棕色\深蓝色•传感器信号线灰色或黑色•模拟信号线屏蔽电缆0~10V 4~20MA •通讯线屏蔽电缆RS485 DP四、接线前检查工作前,使用万用表检查机器确认已无电源,并在开关上标注“禁止合闸标志”。
:专用工具及相关材料剥线及压接钳线标,收缩管,接线端子7五:接线工艺1、工具错误使用82、绝缘剥除长度设导线端部的绝缘剥除长度为L,当导线端部用管状接头(闭口)时,L取线芯插入管状接头套筒的长度再加上1~2mm ;当导线端部用板状接头(开口)时,L取线芯插入管状接头套筒的长度再加上2~3mm 。
连接电线的方法连接电线的方法会根据具体的电线类型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本连接电线的方法:1. 扭接:将两根电线的裸露导体部分扭在一起,然后用绝缘胶带或绝缘套管进行包裹,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和绝缘性。
2. 焊接:使用焊接设备将两根电线的导体部分加热熔化,使其连接在一起。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高电流或对连接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
3. 螺丝端子连接:将电线的导体部分插入螺丝端子中,并通过拧紧螺丝来固定连接。
这种方法常用于连接电器设备或电路板。
4. 插接连接:使用专门设计的连接器或插头,将电线的导体部分插入连接器中,以实现快速连接和拆卸。
5. 绞线连接:将多根电线的导体部分绞合在一起,然后进行绝缘处理。
这种方法常用于电线的分叉或并联连接。
6. 压接连接:使用压接工具将电线的导体部分压接到连接器或端子上,形成可靠的连接。
在进行电线连接时,确保遵循以下安全准则:1. 关闭相关电源:在连接电线之前,确保关闭与之相关的电源,以避免电击风险。
2. 正确选择工具和材料:根据电线的规格和用途,选择合适的连接工具和绝缘材料。
3. 保持清洁和干燥:连接部位应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潮湿或污垢影响连接质量。
4. 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完成后,检查连接是否牢固,绝缘是否良好,以确保安全可靠。
5. 遵循电路图或指南:如果有特定的电路图或连接指南,务必按照其要求进行连接。
请注意,以上仅提供了一些常见的电线连接方法。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或高电压、高电流的连接,可能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你对电线连接不确定或不具备相关经验,建议咨询专业电工或技术人员的帮助。
此外,始终遵循安全规范和当地电气法规,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1.目的和分类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A类:敏感信号线缆 B类:低压信号线缆 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 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
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倍。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铜母线一般应根据GB 及,选择采用TBY、TBR型扁铜线及TMY、TMR型铜母线。
对于A类和B类应采用双绞屏蔽电缆,A类中的通信线必要时可采用光纤。
电线的连接方法电线的连接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电路的通断、导通和安全性。
正确的电线连接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还能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因此,在进行电线连接时,务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连接的牢固可靠。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线连接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电线连接方法之一是螺丝端子连接。
螺丝端子连接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连接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电气设备和线路连接。
在进行螺丝端子连接时,首先需要将电线的绝缘层去除,露出一定长度的金属导体。
然后将导体插入螺丝端子孔中,用螺丝刀旋紧螺丝端子即可。
连接完成后,用手轻拉电线,检查连接是否牢固,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其次,压接端子连接也是一种常见的电线连接方式。
压接端子连接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连接或是需要频繁更换的设备上。
在进行压接端子连接时,首先需要使用专用的压线钳,将裸露的导体放入端子孔中,然后用压线钳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导体与端子牢固连接。
连接完成后,同样需要用手轻拉电线,检查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另外,焊接连接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下使用的电线连接方式。
焊接连接适用于一些高温、高震动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如汽车电路、航空电子设备等。
在进行焊接连接时,需要先将电线端的绝缘层去除,然后用焊锡将导体与焊接端子牢固连接。
连接完成后,需要用万用表检测焊接是否良好,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最后,绝缘子连接是一种在户外电气设备中常见的连接方式。
绝缘子连接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线接触到外界的潮湿、污染物等,保障连接的安全性。
在进行绝缘子连接时,需要使用绝缘子套管将裸露的导体包裹起来,然后使用绝缘子夹将导体与端子连接。
连接完成后,需要用绝缘测试仪检测连接是否良好,以确保连接的安全可靠。
总之,电线的连接方法有很多种,每种连接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进行电线连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确保连接的牢固可靠,保障电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电线对接方法电线对接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操作,正确的对接方法可以确保电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线对接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首先,我们来介绍最常见的电线对接方法——绝缘子连接。
这种方法适用于绝缘电线的连接,操作简单方便。
首先,将两根电线的绝缘皮剥去一定长度,露出金属导线。
然后,将两根导线交叉缠绕,确保导线之间紧密接触。
接下来,使用绝缘胶带或绝缘套管将导线包裹好,确保绝缘良好。
最后,用绝缘胶带将连接处进行绕包,增加连接的稳固性。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电线对接方法是焊接连接。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导线的连接,连接牢固可靠。
首先,将两根金属导线使用钳子或剥线钳剥去一定长度的绝缘皮,露出干净的金属表面。
然后,使用焊锡将两根导线焊接在一起,确保焊接处充分熔化并形成均匀的焊点。
接下来,用绝缘胶带或热缩管对焊接处进行包裹,确保绝缘良好,防止漏电或短路的发生。
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电线对接方法外,还有一种新型的无焊接电线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采用压接技术,无需焊接,操作简便快捷。
首先,将两根电线的绝缘皮剥去一定长度,露出金属导线。
然后,将两根导线分别插入连接器的对应插槽中,使用压线钳对连接器进行压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最后,使用绝缘套管对连接器进行包裹,确保绝缘良好。
综上所述,电线对接方法有多种,选择合适的对接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在进行电线对接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连接牢固可靠,绝缘良好,以保障电路的安全运行。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正确掌握电线对接方法,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行。
市电引入规范市电引入类型目前,西藏移动局房大部分以当地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而市电引入大概有以下四种情况:(1)通过一路10KV高压引至局房专用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后负责局房设备供电。
(2)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一路380V或220V至局房,负责局房设备供电。
(3)租用民房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总交流配电箱处引至局房。
1、市电供电标准分类(1)根据通信局房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供电分为四类,其划分条件应按YD/T 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2)市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如表1-1-1所示:注:每类市电凡不能满足上表中本类市电所有指标的,均应做降档处理。
(3)根据通信局房的性质和重要性,其应具备的市电供电标准如表1-1-2所示:表1-1-2:市电供电标准(4)当市电供电标准不能满足通信机房的供电要求时,应尽快申请改造外市电。
如有特殊原因无法改造的,应向上级主管部门说明并加强维护。
一、市电引入要求1、手续合同市电引入必须在当地供电局办理市电引入开户手续。
2、高压部分(1)高压供电系统1)当采用两路市电供电时,高压系统的两路进线宜设置备用市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同时还应具备手动操作功能。
2)高压配电设备宜按远期负荷配置。
3)当高压供电系统具备双路市电供电功能,且配置了联络柜时,不论两路市电是主备用工作还是分负荷供电,两路市电的主进开关、联络开关三个开关间要联锁,在任何时候只能闭合其中的两个。
此时,除非供电部门审批不通过,不应设置成两路市电的主进开关互锁。
4)采用继电保护装置的高压设备,每年应断电进行参数校正。
5)高压配电柜的保护参数应设置全面合理,与被保护的设备相匹配。
6)操作电源应具备双路电源输入,宜选择DC220V或DC110V输出。
操作电源应运行良好,输出电源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蓄电池应选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应满足操作需求,状态应良好。
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1、连接点处接触紧密,接触电阻小,稳定性好,与同长度同截面导线的电阻比应不大于1-1.2倍;2、接头的机械强度应不小于导线机械强度的80-90%;3、耐腐蚀,对于铝与铝连接,如采用熔焊法,主要防止残余熔剂或熔渣的化学腐蚀,对于铝与铜联系,主要防止电腐蚀;4、不同线号的导线及不同金属的导线不得在受张力的地方连接;5、接头的绝缘强度应与导线的绝缘强度一样;6、铜铝线连接时必须采用铜铝接头或压接,不准用自缠自的方法;7、导线的连接应采用压接或焊接(管压接法、电阻焊法、气焊法、封端连接);8、单股小截面铜、铝导线联接时,可将铜线涮锡后再相互联接,6平方毫米以下铜导线可采用缠绕法连接;9、铝绞线在档距中间连接时必须采用压接、钳接、绞接管,在引流处可采用跳线夹或瓶勾线夹。
1.电气设备应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工作(见表E)。
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是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
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
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2.电气元件及其组装板的安装结构应尽量考虑进行正面拆装。
3.如有可能,元件的安装紧固件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
4.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
5.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6.二极管、三极管及可控硅、矽堆等电力半导体,应将其散热面或散热片的风道呈垂直方向安装,以利散热。
7.电阻器等电热元件安装一般应安装在箱子的上方,安装方向及位置应考虑到利于散热并尽量减少对其它元件的热影响。
8.柜内的PLC等电子元件的布置要尽量远离主回路、开关电源及变压器,不得直接放置或靠近柜内其他发热元件的对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