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迪庆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文章来源:香格里拉网 2011-6-22根据国务院决定,迪庆州与全国一起,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州委、州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州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三千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我州普查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结束,现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州总人口为400182人。
二、人口增长全州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53518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46664人,增长率为13.2%。
平均每年增加4666人,年平增长率为1.25%。
三、家庭户人口全州共有家庭户91579户,家庭户人口为35803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91人,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23人减少了0.32人。
四、性别构成全州人口中,男性为213073人,占总人口的53.24%;女性为187109人,占总人口的46.76%。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10上升为113.88。
五、年龄构成全州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72810人,占总人口的18.19%;15-64岁的人口为301084人,占总人的75.24%;65岁以上的人口为26288人,占总人口的6.57%。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7.9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6.6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29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全州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3393人,占总人口的18.3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26789人,占总人口的81.66%。
其中,藏族人口为129496人,占总人口的32.36%;傈僳族人口为106910人,占总人口的26.72%;纳西族人口为46402人,占总人口的11.60%;彝族人口为16765人,占总人口的4.19%。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西双版纳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8.14•【字号】西政办发〔2019〕47号•【施行日期】2019.08.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西双版纳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通知西政办发〔2019〕47号各县、市人民政府,试验区管委会,各区管委会,州直各委、办、局,中央、省属驻州有关单位:因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部分成员工作变动和第二轮修志工作需要,为按时按质完成我州县市地方志书和年鉴编撰“两全目标”任务,州人民政府决定调整西双版纳州志编撰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
调整后的编委会成员名单如下:主任:罗红江州委副书记、州长副主任:尹显红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李永义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家信州政府副州长黄志高州政协副主席杨富国西双版纳军分区副司令员张文虎州政府秘书长李校荣州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副主任:陈严芬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成员单位:州委办公室、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州政府办公室、州政协办公室、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委统战部、州委党史研究室、州委机要和保密局、州纪委办公室,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科学技术局、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商务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州外事办、州统计局、州农垦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省茶科所,西双版纳军分区。
编委会下设办公室于州委党史研究室(州地方志办),负责日常业务工作。
办公室主任由陈严芬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于学丽同志兼任。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8月14日。
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5月9日下午,云南省统计局人口普查办公室向社会公布了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据发布数据显示,我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人口总量居全国第12位、西部第3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3.43%。
我省十年里增加308.7万人人口压力较大但逐进良性循环发展据统计,我省全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的4287.9万人相比,十年间我省共增加了308.7万人,增幅为7.2%;平均每年增加30.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
数据表明,我省人口自然增长幅度降低。
我省人口增长变化过程从人口高增长增长逐步得到控制有计划稳步增长开始步入人口低增长,逐步进入人口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日常人口统计数据看,我省出生人口数量在减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十年比第五次武安国人口普查前十年少生了160万人左右。
但与全国人口增长率5.84%和年平均增长0.57%相比,云南省总人口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压力较大。
彝族为我省人口第一大少数民族我省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在本次全省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3.37%;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我省总人口的66.63%。
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为我省人口第一大少数民族。
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人口数分别以163.0万、156.1万、122.2万、121.5万位居第二至五位。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省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18.4万人,增长了8.37%;汉族人口增加了242.3万人,增长8.59%。
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幅度略低于汉族人口增长,主要是受人口迁移流动等原因的影响:流入我省人口中汉族人口比重较大,而我省流出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偏多。
男性人口数略高于女性人口数在全省普查时机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85.0万人,占总人口的51.89%;女性人口为2211.6万人,占总人口的48.11%。
一、云南西双版纳概况一、基本概况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1月23日,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成立最早的自治州。
西双版纳为傣语地名,傣语音译“西双”即十二,“版纳”即千块田,意译为“向封建领主提供贡赋的十二个行政单位”。
全州国土面积19125平方公里,下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共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10个县级国营农场和6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全州总人口106万人位于云南省东端的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以其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遐迩,名列我国十大名胜风景区之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在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之间,系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向东南亚半岛过渡地带。
全州总面积19184.45平方公里,人口79.6万,下辖景洪市和猛海、猛腊两县。
这里居住著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佤、瑶等十几个民族,其中傣族占1/3,汉族占1/3,其他民族占1/3。
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069公里。
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21℃。
干季从11月至翌年4月,温季从5月至10月。
终年无霜雪。
年雾日达108—146天。
景洪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1.1℃,极端最低气温2.7℃,常年适於旅游观光。
西双版纳的基本州情可以概括为:一是以生物多样性为特点的自然资源富集。
西双版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干湿两季分明,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年平均日照1800-2400个小时、年平均气温18-20℃,是理想的避寒之地。
热带、亚热带光热水土的丰厚条件造就了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优势,作为全球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好的一块绿洲,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热带原始雨林。
全州有林地面积113.7万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71%,森林覆盖率67.69%,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8万公顷。
黔西南州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黔西南州统计局2011年7月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州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州常住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为2805857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864920人相比,十年共减少59063人,减少2.06%。
年平均递减0.21%。
二、人口自然变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州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44137人、出生率为15.72%。
,死亡人口为17954人、死亡率为6.39%。
、自然增长人口为26182人、自然增长率为9.33%。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7.72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1.1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6.57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794463户,家庭户人口为272719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3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4.01人减少0.58人。
四、性别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44274人,占51.47 %;女性人口为1361583人,占48.5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8.09下降为106.07。
五、年龄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83625人,占27.93 %;15-64岁人口为1800412人,占64.17 %;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1820人,占7.90 %。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2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8%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691962人,占60.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13895人,占39.7%。
附件:大兴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机构及职责分工一、办公室组成人员办公室主任:李德强国家统计局大兴调查队队长常务副主任:赵玉洁区经济社会调查队副队长副主任:左宝栓公安局大兴分局副局长洪福源区人口计生委副书记赵连英区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克剑区城管大队副书记二、办公室内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办公室下设6个组,即综合组、普查组、编码组、宣传组、户口整顿组和数据处理组。
1、综合组:6人组长:崔书忠组员:5人2、普查组:10人组长:马秀杰副组长:白超组员:8人3、编码组:6人组长:刘晓坤组员:5人4、宣传组:3人组长:陈冬云组员:2人5、户口整顿组:2人组长:张学忠组员:1人6、数据处理组:3人组长:李永刚组员:2人三、各组工作职责(一)综合组1、负责对各部门及镇、街道的联络工作。
2、负责日常公文的起草、收发、管理和存档工作;负责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检查、登记工作;做好各种会议的会务准备,并撰写会议纪要。
3、负责监督各镇、各街道人口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4、负责撰写领导讲话、人口普查大事记。
5、负责人口普查所需各种物资的准备、保管、配送和登记工作;负责普查资料包装、运送、资料库管理、人口普查原始表保管、普查车辆安排及后勤保障工作。
6、负责人口普查办公室固定资产的管理、办公用品领取及日常的财务性工作。
7、受理人口普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群众来信来访,查处人口普查工作中普查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督查督办普查工作职责的执行情况。
8、负责普查的考核工作,做好普查评比表彰工作。
(二)普查组1、负责制定大兴区人口普查实施方案、工作规划及工作细则。
2、负责人口普查各个阶段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编写填表说明、培训、普查试点、摸底、现场登记、普查长表抽样、复查、快速汇总、事后质量抽查和数据质量评估等。
3、制定各阶段质量控制办法和质量验收标准,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
4、综合协调编码组、户口整顿组和数据处理组的工作。
第六次人口普查之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分析实验报告指导教师:___学生姓名:___专业班级:学生学号:__一、实验目的“切实搞好人口普查,准确掌握人口信息,是党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福祉具有重大意义。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作出的重要指示。
人口普查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的家底。
在哪里建设居住小区、布局工厂、修建铁路、公路、机场,设置多少学校、幼儿园、图书馆、医院、养老院、生产多少粮食、蔬菜、肉禽,这一切的筹划,都必须掌握人口的总量和具体分布、流动状况、结构特征。
中国的发展航路正扬帆起航。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而紧迫。
要科学规划,科学发展,必须掌握国情国力,这是治国安邦基础。
而人口状况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国情信息。
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各省总人口数据分析(1)利用SPSS软件对该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分析RECODE 人口数(人) (5000001 thru 10000000=2) (10000001 thru 15000000=3) (15000001 thru 20000000=4) (20000001 thru 25000 000=5) (25000001 thru 30000000=6) (30000001 thru 35000000=7) (35000001 thru 40000000=8) (40000001 thru 45000000=9) (4 5000001 thru50000000=10) (50000001 thru 55000000=11) (55000001 thru 60000000=12) (60000001 thru 65000000=13) (6500 0001 thru 70000000=14) (70000001 thru Highest=15) (Lowest thru 5000000=1).EXECUTE.FREQUENCIES VARIABLES=人口数(人)/HISTOGRAM NORMAL/ORDER=ANALYSIS.Statistics人口数(人)N Valid33Missing1人口数(人)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Valid138.89.19.1 238.89.118.231 2.9 3.021.241 2.9 3.024.2538.89.133.3638.89.142.471 2.9 3.045.58411.812.157.692 5.9 6.163.6102 5.9 6.169.7111 2.9 3.072.7122 5.9 6.178.8141 2.9 3.081.815617.618.2100.0Total3397.1100.0Missing System1 2.9Total34100.0注解:将数据进行分组后作出直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15组的频数最多,即70000000以上的人口数在所分组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数据分布还是比较理想,大致呈正态分布,且各阶段的人数差距不是很大。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张欣玲;骆华松;杨艳俊;梁茂林【摘要】近年来,云南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少数民族就业问题日趋突出.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低、职业行业单一、劳动保障落实不到位、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少数民族人口就业的对策及建议,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期刊名称】《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5页(P6-10)【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就业现状;问题分析【作者】张欣玲;骆华松;杨艳俊;梁茂林【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092;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092;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云南玉溪65310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24.24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老挝、缅甸、越南三国接壤,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
云南省共有52个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有26个民族,截止2014年,云南省总人口为4713.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1574.0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省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云南共有8个民族自治州,主要集中于云南西北、东南,分别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同一民族人口主要聚居于同一区域,但由于民族种类、人口较多,云南省少数民族仍然同其他民族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其居住地理环境欠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迁入城市,由于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占比大,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了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农村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就业,改变了其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西双版纳州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9.09•【字号】•【施行日期】2018.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西双版纳州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试验区管委会,各区管委会,州直各委、办、局:为加强全州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云政发〔2016〕114号)、《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西政发〔2017〕39号)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和弘扬西双版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面向东南亚重要枢纽的重要作用,州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西双版纳州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吕永和副州长副组长:李超州政府副秘书长黄臻州文体广电局局长成员:张开跃州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袁松平州教育局副局长纳志红州民宗局副局长王伟州公安局副局长李遵华州司法局副局长邓志明州财政局副局长汤中华州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志伟州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黄磊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珍州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龚云宏州农业局副局长张有才州林业局副局长杨明德州水利局副局长申健州文体广电局副局长李杰州旅游发展委副主任刘树红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白玲州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新华州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处长凌升海州气象局副局长张斌州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岩罕班景洪市副市长玉帕新勐海县副县长阮佳勐腊县副县长雷兵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白虹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丰永兵西双版纳景洪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应才景洪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刀林冬勐海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郎杰勐腊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贾伟华西双版纳海关副关长张永祥勐腊海关巡游物品监管科科长刘娜打洛海关巡游物品监管科科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文体广电局,办公室主任由申健同志兼任,负责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全州文物安全保护工作。
西双版纳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
西双版纳州统计局
2011年5月19 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州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八千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州总人口为1133515人。
二、人口增长
全州二县一市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99339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0118人,增长14.10%。
平均每年增加14012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33%。
三、家庭户人口
全州二县一市共有家庭户314020户,家庭户人口为108722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3人减少了0.27人。
四、性别构成
全州二县一市的人口中,男性为587386人,占总人口的51.82%;女性为546129人,占总人口的48.1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08下降为107.55。
五、年龄构成
全州二县一市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07690人,占总人口的18.32%;15-59岁的人口为821191人,占总人口的72.45%;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4634人,占总人口的9.2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0701人,占总人口的6.2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71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23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州二县一市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40431人,占总人口的30.03%。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93084人,占总人口的69.97%。
其中,傣族人口为316151人,占总人口的27.89%;哈尼族人口为215434人,占总人口的19.01%;拉祜族人口为61504人,占总人口的5.43%;彝族人口为66731人,占总人口的5.89%;布朗族人口为47529人,占总人口的4.19%;瑶族人口为22266人,占总人口的1.96%;基诺族人口为22124人,占总人口的1.95%;苗族人口为19055人,占总人口的1.68%。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1250人,增长了17.72%,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9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88868人,增长了12.62%,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了0.92个百分点。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州二县一市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4783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377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8270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651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561人上升为4833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6906人上升为739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18498人上升为2494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46518人下降为42921人。
全州二县一市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061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1.83%下降为10.64%,下降了1.19个百分点。
八、分地区常住人口
2010年西双版纳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的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如下: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本公报总人口为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4、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