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一轮基础练习14 元素周期表word文档可编辑
- 格式:doc
- 大小:320.50 KB
- 文档页数:6
元素周期表原子的构成:如果用 A Z X 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原子 A Z X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注意:原子的质量数近似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不能说原子的质量数就是其相对原子质量(3)构成原子或离子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①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②原子的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③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④阳离子中:质子数(Z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⑤阴离子中:质子数(Z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⑷ 核外电子的电子排布电子层: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根据电子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远近不同,把电子分成不同的能级,每一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n 2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核外电子总是先占有能量最低的电子层,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电子的排布是先排K 层,K 层排满再排L 层,L 层排满再排M 层,M 层不一定排满了再排N 层,后面的也一样不一定排满了再排下一层。
(只有前3层)当电子层数≥4,最外层为1~2个电子,则次外层电子数为: 8 ;最外层为3~8个电子,则次外层电子数为: 18 。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指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编制原则: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⑴编排原则① 按照 核电荷数 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李仕才(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3C和14N质子数相差1,中子数也相差1B.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有几种核素就有几种原子C.钴5627Co、5727Co、5827Co、5927Co等几种原子,他们是同素异形体,其物理性质几乎相同,化学性质不同D.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由于有新粒子生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A项,13C和14N质子数相差1,中子数相等,均为7,错误;B项,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一种核素就是一种原子,正确;C项,钴5627Co、5727Co、5827Co、5927Co等几种原子,他们是同位素,错误;D项,核聚变如21H+31H →42He+10n,由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错误。
2.下列递变规律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非金属性:C>Si B.碱性:NaOH>Mg(OH)2C.酸性:H2SO3>H2CO3 D.还原性:HI>HBr【答案】C【解析】:碳和硅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钠和镁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减弱;亚硫酸不是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酸性强弱;碘和溴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3.下列各粒子:①H3O+、NH+4、Na+;②OH-、NH-2、F-;③O2-、Na+、Mg2+;④CH4、NH3、H2O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答案】D【解析】:A项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以根据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B项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来推断, C项与金属性强弱有关,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以上三个选项都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项无法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对盐的热稳定性来判断,故选D。
2019届河南罗山高中高三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专练(含解析)考前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
复习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扩展知识,下文为您准备了2019届河南罗山高中高三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专练的内容:1.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是()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C.一定是过渡元素D.无法判断是哪一类元素【解答】答案D试题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可以是He,或者是Mg,或者是Fe等,所以答案选D。
2.有Xn-、Yn+、Z三种粒子,其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粒子半径大小关系是Xn->Yn+B.Z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C.原子序数关系是Z>Y>XD.原子半径关系是XAB解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粒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原子序数越大,所以原子序数应为Y>Z>X,而原子半径则不好比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B.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44C.COCl2分子和CCl4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D.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4.下表给出了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请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元素 X Y Z W 原子半径/nm 0.102 0.16 0.074 0.071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 +6 +2 -2 -1 A.原子序数X>Y>Z>WB.纯净的X与纯净的Z反应生成XZ3C.Z的最高正价为+6D.HW是热稳定性最强的氢化物试题分析:由表中化合价及半径可判断,X是硫,Y是镁,Z 是氧,W是氟;A、原子序数X>Y>W>Z,A错误;B、纯净的X与纯净的Z反应生成XZ2,B错误;C、氧没有+6价,C错误;D、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所以HW是热稳定性最强的氢化物,D正确。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学过的知识点要实时进行巩固复习,才能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生疏,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吧!元素周期表小结:元素周期表共分18纵行,其中第1、2、13、14、15、16、17七个纵行依次为ⅠA 族、ⅡA族、ⅢA族、ⅣA族、ⅤA族、ⅥA族、ⅦA族(纵行序号的个位数与主族序数相等);第3、4、5、6、7、11、12七个纵行依次为ⅢB族、ⅣB族、ⅤB族、ⅥB族、ⅦB族、ⅠB族、ⅡB族(纵行序号个位数与副族序数相等);第8、9、10三个纵行为合称为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氢除外);ⅡA族称为碱土金属元素;ⅢA族称为铝族元素;ⅣA族称为碳族元素;ⅤA族称为氮族元素;ⅥA族称为氧族元素;ⅦA族称为卤族元素。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称为七个周期,其中第一(2种元素)、二(8种元素)、三(8种元素)周期为短周期(只有主族元素);第四(18种元素)、五(18种元素)、六(32种元素)周期为长周期(既有主族元素,又有过渡元素);第七周期(目前已排26种元素)为不完全周期。
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在左下部的元素,其金属性越强;越在右上部的元素(惰性气体除外),其非金属性越强。
金属性最强的稳定性元素是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一般具有两性,如Be、Al等。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的部分电子;镧系、锕系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和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在目前的112种元素中,只有22种非金属元素(包括6种稀有气体元素),其余90种都是金属元素;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
一般在周期表的右上部的元素用于合成新农药;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元素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过渡元素用于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等。
达标作业17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基础题]1.据腾讯科技报道:日本科学家合成了第113号元素,并获得国际机构确认。
关于该元素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B.该元素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A,则中子数为A-113C.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3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IIIA族解析:元素周期表排满时有118种元素,第11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IIIA族,D项正确;根据元素递变规律推断该元素为金属元素,其单质为导体,A项错误;根据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可知该同位素的中子数为A-113, B项正确; 该元素位于第【IIA族,最高正化合价为+3, C项正确。
答案:A2.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按由左到右的顺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了半径和离了半径均减小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单质的熔点降低解析: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减小,但离子半径不是减小(阳离子只有2个电子层,阴离子3个电子层),A项错误;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项正确;应该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C项错误;单质熔点没有规律,D项错误。
答案:B3 •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A.碱性:KOH>Ca(OH)2>Mg(OH)2B・稳定性:H2O>H2S〉H2SeC・挥发性:HNO3>H3PO4>H2SO4D.原子半径:P>S>C1解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K>Ca>Mg ,则碱性:KOH>Ca(OH)2>Mg(OH)2, A可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窓稳定,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0>S>Se,则稳定性:H2O>H2S>H2Se, B可以;挥发性与物质的结构无关,C不可以;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可以。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检测试题得了xx 年诺贝尔化学奖。
钯(Pd)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02 46Pd 和103 46Pd 互为同位素 B .钯是第五周期元素 C .Pd 2+核外有48个电子D.108 46Pd 的原子核内有62个中子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 B .a 、b 、e 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 >b >a C .六种元素中,c 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D .c 、e 、f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4.(xx·山东诸城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ⅠA 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Ⅱ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 .ⅥA 族中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也最强C .某一元素可能既显金属性,又显非金属性D .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5.(xx·杭州师大附中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属于纯净物B .一种元素可形成多种离子,但只能是带同种电荷的离子C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D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6.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
在a g 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 A +m(A -N +m ) mol B.a A (A -N ) molC.a A +m (A -N ) molD.aA (A -N +m ) mol6题变式6-1.X 、Y 、Z 和R 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 X m +、b Y n +、c Z n -、d R m -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 -c =m -nB .a -b =n -mC.c-d=m+n D.b-d=n+m6-2.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b a X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 X n-含有的中子数为a+bB.b a X n-含有的电子数为a-nC.X原子的质量数为a+b+nD.1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b6.02×1023g6-3.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二、双项选择题7.(2011·深圳调研)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X、Z 的质子数之和为21。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李仕才(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3C和14N质子数相差1,中子数也相差1B.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有几种核素就有几种原子C.钴5627Co、5727Co、5827Co、5927Co等几种原子,他们是同素异形体,其物理性质几乎相同,化学性质不同D.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由于有新粒子生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A项,13C和14N质子数相差1,中子数相等,均为7,错误;B项,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一种核素就是一种原子,正确;C项,钴5627Co、5727Co、5827Co、5927Co等几种原子,他们是同位素,错误;D项,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由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错误。
2.下列递变规律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非金属性:C>Si B.碱性:NaOH>Mg(OH)2C.酸性:H2SO3>H2CO3 D.还原性:HI>HBr【答案】C【解析】:碳和硅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钠和镁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减弱;亚硫酸不是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酸性强弱;碘和溴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3.下列各粒子:①H3O+、NH+4、Na+;②OH-、NH-2、F-;③O2-、Na+、Mg2+;④CH4、NH3、H2O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答案】D【解析】:A项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以根据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B项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来推断, C项与金属性强弱有关,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以上三个选项都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项无法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对盐的热稳定性来判断,故选D。
学习资料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基础巩固1。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制冷剂氟利昂-12(CCl2F2)的研发利用,充分体现了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作用B。
通过测定物质中12C的含量可以推断文物的年代C。
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Ga)元素的发现,证实了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性D。
过渡元素Ti、Mo、W等的单质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其合金可以制造火箭、导弹、宇宙飞船等2。
(2020陕西咸阳高三模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Y、Z、W,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X-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Y和Z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Z-和W+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元素的非金属性:X〈Y<ZB.X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W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
元素X、Y、Z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3。
(2020东北三省三校联合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Q与Y同主族,X与Y构成的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Z、W、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QB。
W的氧化物可作耐高温材料C.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为Z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材料B.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D.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5.(2020四川成都七中二模)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B>A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D>CC.E的一种氧化物和A的单质在高温下能反应D.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离子化合物6.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 dA.a、c两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相等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c〉d〉b>aC。
第14讲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一、选择题1.俄罗斯科学家在利用回旋加速器进行的实验中,用含20个质子的钙元素的同位素反复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元素,结果4次成功制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
这4个原子在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
前者的一种核素为288115X。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288B.核素288115X的质量数与中子数之差为173C.113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115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是+52.“神舟七号”所用动力燃料之一为氢化锂三兄弟: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
其中Li的核内中子数为4,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质子数之比为1∶2∶3B.三种物质中子数之比为1∶1∶1C.三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10D.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相同3.(2018·广东卷)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4.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稳定化合物是( )A.3和17 B.1和8C.1和6 D.7和125.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
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6.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8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水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可溶于强碱溶液7.(2018·福建卷)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高三一轮达标作业〔有详解〕14 元素周期表一、选择题(此题共10个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所有主族元素的正化合价数,于它的族序数B .第ⅦA 族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C .第ⅠA、第ⅡA 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D .前三周期元素中共有非金属元素12种解析:A 项中O 、F 无正价,而其他元素的最高正价才于其族序数。
C 项为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除H 元素)。
D 项为13种。
答案:B2.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
在a g 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A +m (A -N +m ) mol B.aA(A -N ) mol C.aA +m(A -N ) molD.aA (A -N +m )mol 解析:同位素X 的质量数为A ,中子数为N ,因此其质子数为A -N ,故H m X 中的质子数为m +A -N ,又由于H m X 中H 为11H ,那么a g 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m +A×(A +m -N )mol 。
答案:A3.根据现行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如果第七周期排满,以下预测正确的选项是( )A .第七周期共有50种元素B .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C .第七周期ⅦA 族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中可以得到1个电子D .第七周期任何一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不超过8个电子4.(2021·高考改编)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 与X 属于同一主族。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元素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性比W 的强B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D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Z>r Y>r W>r X解析:此题考查元素推断以及元素周期律。
14 元素周期表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主族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它的族序数B.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C.第ⅠA、第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D.前三周期元素中共有非金属元素12种解析:A项中O、F无正价,而其他元素的最高正价才等于其族序数。
C项应为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除H元素)。
D项应为13种。
答案:B2.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
在a g 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A+m(A-N+m) mol B.aA(A-N) molC.aA+m(A-N) mol D.aA(A-N+m)mol解析:同位素X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N,因此其质子数为A-N,故H m X中的质子数为m+A-N,又由于H m X中H为11H,则a g 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m+A×(A+m-N)mol。
答案:A3.根据现行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如果第七周期排满,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A.第七周期共有50种元素B.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C.第七周期ⅦA族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得到1个电子D.第七周期任何一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不超过8个电子4.(2012·江苏高考改编)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Z>r Y>r W>r X解析:本题考查元素推断以及元素周期律。
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X应为O元素;Y最外层有2个电子,且为原子序数大于O的短周期元素,则Y应为Mg元素;Z单质为半导体,则应为Si元素;W与X同族,则W为S元素。
A项,O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正确;B项,酸性;H2SO4>H2SiO3,错;C项,MgO中为离子键,SiO2中为共价键,SO3中为共价键,错;D项,原子半径:Mg>Si>S>O,不正确。
答案:A5.(2013·铁力模拟)137 55Cs是核反应堆的常见放射性副产物,137 55Cs能自发转化为137 56Ba,同时放出射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37 55Cs与137 56Ba互为同位素B.137 55Cs与137 56Ba中子数相等C.137 56B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D.Ba比Cs更容易失去电子解析:137 55Cs与137 56Ba是两种不同元素,质子数分别为55和56,质量数均为137,相应中子数分别为82和81。
答案: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则X、Y不可能处于同一主族B.可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和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元素得电子能力强弱C.非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其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与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7.(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解析:元素W、X、Y、Z分别是H、C、O、Ne。
H、C、O三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为H<O<C,Ne的原子半径与C、O 的无可比性,A项错;四种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9,B项错;H与O可形成H2O2,H2O2中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C项正确;C与H组成的化合物是烃,碳原子数较大的烃的沸点可能高于H2O和H2O2的沸点,D 项错。
答案:C8.短周期的三种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这三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是一种活泼金属元素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C.b的氢氧化物是强碱D.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解析:三种元素为短周期元素,结合其排布形式可确定a、b、c分别为H、Be、Al,铝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D正确。
答案:D9.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解析:由O、F一般无正价,可知A项错误;电子能量越高离核越远,B项错误;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依次增强,C项正确;过渡元素在第ⅡA与ⅢA之间,D项错误。
答案:C10.(2012·浙江高考)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D.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解析:根据题意,推测X、Y、Z分别是H、O、F,则原子半径Y>Z>X,A错误;Z与X形成的化合物HF的沸点高于其他同族元素的氢化物,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B正确;CaO2与水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错误;CaH2、CaO2和CaF2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分别为1∶2、1∶1、1∶2。
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0分)11.(8分)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
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
(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C的单质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B、C的原子半径:B______C,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A与C中间的元素原子序数为x,则A、B、C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1,x+8,x+1可得x-1+x+1=x+8,x=8,为氧元素,则A为氮元素,B为硫元素,C为氟元素。
答案:(1)氮硫氟(2)三ⅥA(3) F2+H2===2HF(4)>2NH3+H2SO4===(NH4)2SO412.(10分)(2013·玉溪模拟)A、B、C、D、E为短周期元素,A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40,B、C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D的单质投入A2C中,反应后得到一种无色溶液。
E的单质在该无色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氢化物DA,熔点为800 ℃。
DA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废印刷电路版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
现改用A2C2和稀硫酸浸泡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A、C形成两种液态化合A2C和A2C2可知,A为H,C为O,又由短周期元素中,A、D同主族,则D为Na。
E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可知E为Al,再根据五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40,可知B的原子序数为7,则为N。
(3)DA即为NaH与H2O生成H2,说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H+H2O===NaOH+H2↑。
(4)Cu和稀硫酸不反应,但加入强氧化剂H2O2可生成CuSO4。
答案:(1)第二周期ⅤA族(2)2Al+2H2O+2OH-===2AlO-2+3H2↑(3)NaH+H2O===H2↑+NaOH(4)H2O2+H2SO4+Cu===CuSO4+2H2O13.(10分)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则:(1)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B、C、E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C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________;请写出该化合物对应水化物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单质在反应中常作________剂,该单质的水溶液与E的低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B、C、D、E、F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水溶液呈碱性,则A为H,B为N;D的简单阳离子与X 的电子数相同,且D 是同周期中简单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D 为Al ;E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则E 为S ,F 为Cl ;C 、F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共13个,则C 为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