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林州志281-319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39
沾益州志译注·前言文陶正亮 “沾圣世之洪恩升民共乐,益生民以骏德雅化同登”。沾益的历史可谓悠久的了。若自公元前279年庄蹻入滇,沾益“战国时属楚”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若自“唐置西平州”开始,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正式设立行政建制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若自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云南行中书省,设曲靖路总管府,置沾益州,沾益之名载入史册至今,已长达740多年。就是自清雍正五年(1727年)裁土知州,以其地置宣威州,与沾益分隶之,沾益、宣威并立之日算起,也有近300年的历史了。 遗憾的是,沾益留存的古籍史料寥寥无几。沾益有古志可稽,当从清康熙年间簒修“志略”算起。自此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350年左右,先后修纂地方志,大者不过四次。现存仅见刻、抄本清乾隆《沾益州志》和刻、抄本清光绪《沾益州志》。目前,这两部方志的善本“养在深闺人未识”,一般读者实难一睹。保护发掘《沾益州志》这份珍贵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势在必行。 2018年1月我退居“二线”后,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便思考如何以人生余力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情。“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凭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和10年中学语文教师的古汉语知识积淀,12年的文秘工作阅历,4年多的地方志工作实践,最终选择了沾益古志研究。 2019年初,我着手搜集民国之前的沾益史料。经多方辗转和几经周折,终于搜集到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刻本影印本乾隆《沾益州志》和台湾成文出版社出版的抄本影印本光绪《沾益州志》,以及现存国家图书馆的刻本影印本光绪《沾益州志》等不同版本的《沾益州志》。欣喜之余,本想一读为快。不料,这些用文言文写成的古志,文无句读、繁体刻抄、语意艰涩,自诩“文化人”的我也遇到了阅读障碍。 好书就应该让人好懂。最终,我的古志研究课题锁定为译注光绪《沾益州志》。如此,目的是发掘整理沾益历史文化遗产,弘扬珠江源文化,为促进沾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译注力求使光绪《沾益州志》由“阳春白雪”化作“下里巴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能看懂,同时也为各级领导、专业工作者和地方志爱好者查阅有关资料提供方便。 译注前,我学习了有关权威专家关于旧志整理的理论文章数十篇,以方法论的视角研读了《华阳国志译注》等著作,为译注工作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借鉴。 译注着力两个方面: 首先是底本确定。经反复比对,最终以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刻本光绪《沾益州志》为底本,以台湾成文出版社出版的抄本光绪《沾益州志》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刻本影印本乾隆《沾益州志》为补充。 其次是校对、注释和翻译。 一是校勘。“凡轻改古籍者,非愚则妄”。译注中把不同版本的《沾益州志》和有关资料加以对比,审慎勘误古志中的讹误:对摘自正史或文集的文章,凡能找到原书和原文的,均据原书和原文作了校正,有的篇章参照其他版本《沾益州志》作了校勘;对明显的年代错误做了校订。同时,把繁体字改为简体字(个别人名用字除外),异体字改为正体字,把通假字改为通用字;把原志使用的大、小两号字改为同号字(卷次、题目除外),对大号字中间起解释说明作用的小号字采用加括号的方式处理。译注本还特将原志卷六《重建明伦堂记》的位置由末篇调整到该卷《各体文》末篇,使文体归类更加准确。 二是句读。原志为直排、繁体字、无标点、无段落。译注作横排,断句标点,划分段落。 三是注释。遵循训诂学原理,对原志中的生僻词语作出注解,以求通俗易懂。邻近篇章的词语一般不作重注。 四是翻译。把原志中韵文外多数文字艰深的篇章译为白话文。翻译中秉持“信、达、雅”原则,力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旨,做到译文规范、文字通畅、具有文采。 五是导读。为省却读者整理“注释”和搜猎他书之劳,在卷首增加“导读”专节。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本书重在释义而非考证。原志中部分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因无法考证,均照原文抄录,不作注释。 第二,原志中的图表,有的一跨两页,出现划线,且不对称,译注本对原图表进行拼接并消掉划线,统一置于卷首,使其既完整美观,又保留原图表真实面目。 第三,由于原志作者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其中不乏封建主义糟粕。对此,译注概不评析,相信读者能够辩证审视、理性接纳,剔除糟粕、吸取精华。
《正安县志》编纂始末
谭龙光
【期刊名称】《史志林》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正安方志,始于宋代《珍州图经》。
明代有《正安志》。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州袁治修《正安州志》未果,嘉庆二十三年(1818),知州赵宜霖在此基础上编成《正安州志》。
咸丰五年(1855),知州朱百谷编修《正安新志》。
清光绪初(1874-1877),知州彭焯纂《续修正安州志》。
民国期间,闵仲谦编修《正安县志稿》21卷,仅见手抄本4卷。
清末至今,百余年无完整志书。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谭龙光
【作者单位】正安县志办主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97.3
【相关文献】
1.谈县志办在县志编纂中的组织管理 [J], 易传享
2.《北川县志》编修暨县志年鉴编纂动员会召开 [J], 谢兴鹏
3.西部大开发县志作向导——读《正安县志》随记 [J], 谢尊修
4.《灌云县志》稿评审会召开——我省市县志全部编纂完成 [J], 本刊编辑部
5.民国绍兴县志编纂始末 [J], 张玲琳;鲁先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十一-二十五《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十一》初三日饭勾漏,即东北行。
由营房转山之东南角,过透石东出之泉,径草坡而行。
五里,越一坡,有塘衍水环浸山谷。
渡桥,又二里,堰塘愈大,石峰至此东尽,其北有尖峰兀立若独秀焉。
山北隙中露大容,蜿蜒若列屏。
又东十里,有水自西北容山来,东南入绣江,为容、郁分界,名洛桑渡。
其水颇急,以藤跨水横系两涯之上,而系舟于藤,令渡者缘藤引舟,不用篙楫。
桃叶渡江,不若藤枝更妙矣。
又东五里为西山墟,有公馆,客之所庭也。
东南由岭上行,已下渡小桥,共五里矣。
又东出山十里,有荒铺,有板桥。
又东五里为清景新桥,则大容东峰,巍然北临〔若负扆yǐ屏风〕。
又东五里,入容县西外门。
又一里,入城西门,经县治前,即南转出城南门。
门外江水自西而东,即绣江。
自高州北经北流,又东合洛桑、渭龙二水,绕城南而东北,由藤县入大江者也。
〔渭龙源出天塘山,北向石寨村,始入绣江。
〕渡江而南,炊于肆。
又南二里,逾冈坂,误入东麓。
二里,仍转西向,又二里而得大道。
西南行,又五里,宿于古楼村。
一村皆李姓。
初四日饭于古楼村。
仍西南随大路盘都峤而过。
先是,余按《志》言:“都峤在城南二十里。
”自城问之,皆曰:“南山去城七八里。
”故余喜其近,出南门渡江,即望山而趋,而不意其误也。
盖都峤即南山,其北俱削崖悬亘,无级可阶,必绕出其南,始可北向而登。
其曰七八里,乃北面抵山之数,而二十里者,并从南陟山而言也。
共五里,过石寨村。
又一里,抵石嘴铺。
〔辅东南八里有黄土岩,不及登。
〕东渡一桥,始从岐北向上山。
登山东转,遂由山峡北向五里,抵南山寺,古所称灵景寺也。
大岩倚东崖,其门西向,中无覆架,而外有高垣,设莲座于中,明敞平豁,虽云“寺”,实岩也。
盖都峤之形,其峰北穹高顶,南分两腋,如垂臂直下,下兜成坞,而清塘一方当其中焉。
两腋石崖,皆重叠回亘,上飞下嵌,若张吻裂唇。
一岩甫断,复开一岩,层穴之巅,复环层穴,外有多门,中无旁窦,求如白石下岩所云“潜通勾漏”者,无可托矣,总而披之,灵景为东腋之首,岩最高而大,〔高三丈五尺,深五丈,横阔十余丈,两端稍低,中弯如半月。
壮族历代史料荟萃目录《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魏书》《周书》《隋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异物志》《华阳国志》《岭表录异》《岭外代答》《桂海虞衡志》《溪蛮丛笑》《君子堂日询手镜》《峤南琐记》《炎缴纪闻》《赤雅》《天下郡国利病书》《岭南杂记》《南越笔记》《重订广舆记》《西河合集》蛮司合志《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粤述》《五杂俎》《老学庵笔记》《粤江流域人民史》《岭表纪蛮》《西延轶志》《广西通志》《南宁府志》《养利州志》(今大新县) 《宾州志》(今宾阳县) 《横州志》(今横县) 《永淳县志》(今横县) 《宾阳县志》《雷平县志》(今大新县) 《武缘县志》(今武鸣县) 《武鸣县志》《白山司志》(今马山县) 《明江县志》(今宁明县) 《思乐县志》(今宁明县) 《同正县志》(今扶绥县) 《崇善县志》(今崇左县) 《上林县志》《龙津县志》(今龙州县) 《庆远府志》(今宜山县) 《宜山县志》《凤山县志》《宜北县志》(今环江县) 《思恩县志》(今环江县) 《河池县志》《罗城县志》《天河县志》(今罗城县) 《天河县乡土志》《柳州府志》《象州志》《象县志》(今象州县) 《柳州县志》《柳城县志》《三江县志》《武宣县志》《雒容县志》(今鹿寨县) 《榴江县志》(今鹿寨县) 《迁江县志》(今来宾县) 《融县志》(今融安县) 《桂林府志》《永宁州志》(今永福县) 《龙胜厅志》(今龙胜县) 《兴安县志》《荔浦县志》《修仁县志》(今荔浦县) 《永福县志》《义宁县志》(今永福县) 《平乐县志》《平乐县志》《阳朔县志》《灵川县志》《临桂县志》《恭城县志》《梧州府志》《梧州府志》《藤县志》《岑溪县志》《苍梧县志》《富川县志》《富川县志》《钟山县志》《昭平县志》《信都县志》(今贺县)《贺县志》《浔州府志》(今桂平县)《桂平县志》《北流县志》《容县志》《贵县志》《平南县鉴》《镇安府志》(今德保、靖西、那坡等) 《西隆州志》(今隆林县)《百色厅志》《乐业县志》《贵州通志》《怀集县志》(今属广东省)《新宁州志》(今属湖南省)(显示部分)。
浙江省古籍地方志全集展开全文浙江地方志0311青田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282宁海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503严州府志(乾隆)卷18-35浙江地方志0328上虞县五乡水利本末(民国)浙江地方志0119海宁州志稿(民国)卷14-26 浙江地方志0197嘉兴县志(光绪)卷29-37浙江地方志0174嘉府典故纂要(乾隆)浙江地方志0329上虞县志(光绪)卷00-15浙江地方志0585浙江新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239龙井见闻录(乾隆)浙江地方志0343绍兴府志(乾隆)卷50-65浙江地方志0391太平县志(嘉靖)浙江地方志0262南浔志(民国11年)卷00-30 浙江地方志0246龙游县志初稿(民国)浙江地方志0312清波三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382遂安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120海宁州志稿(民国)卷27-41 浙江地方志0093光绪金华县志(民国4年)浙江地方志0467象山县志(民国)卷11-20浙江地方志0531永嘉县志(光绪)卷00-13浙江地方志0562浙程便览(光绪)浙江地方志0237菱湖镇志(光绪12册)浙江地方志0291平阳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547余姚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107光绪余杭县志稿浙江地方志0364双龙纪胜(民国)浙江地方志0582浙江通志稿(民国)101-113册浙江地方志0605重修寿昌县志(万历)浙江地方志0126海盐县志(光绪)卷15-22浙江地方志0486新宁区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514鄞县通志(民国)06博物志浙江地方志0412桐乡县志(光绪)卷09-16浙江地方志0163湖州府志(万历)浙江地方志0333上虞县志校续(光绪)卷17-35浙江地方志0447西安县志(嘉庆民国刻本)卷00-26浙江地方志0216开化县志(雍正)浙江地方志0522鄞县志(同治光绪刻本)卷01-15浙江地方志0373宋元四明六志(咸丰光绪刻本)宝庆四明象山县志浙江地方志0269宁波府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468象山县志(民国)卷21-32浙江地方志0588浙西水利刍议(民国)浙江地方志0310青田县志(光绪民国铅印本)浙江地方志0050处州府志(雍正)卷11-20浙江地方志0387台州府志(民国)卷046-078浙江地方志0332上虞县志校续(光绪)卷00-16浙江地方志0470萧山县志稿(民国)卷00-13浙江地方志0150杭州府志风俗物产单行本(民国)浙江地方志0425乌程长兴二邑溇港说(光绪)浙江地方志0428乌青镇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348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民国)01-15浙江地方志0307乾道临安志(光绪4年本)浙江地方志0599重刊嘉靖海宁县志浙江地方志0219乐清县志(光绪)卷07-16浙江地方志0021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041-067浙江地方志0118海宁州志稿(民国)卷00-13浙江地方志0534永嘉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532永嘉县志(光绪)卷14-25浙江地方志0495宣平县志(道光)浙江地方志0127捍海塘志(嘉庆)浙江地方志0374宋元四明六志(咸丰光绪刻本)宝庆四明志浙江地方志0571浙江通志(康熙)卷27-30浙江地方志0481新昌县志(万历)浙江地方志0044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首浙江地方志0423乌程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193嘉兴府志(康熙)卷14-16浙江地方志0383遂安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147杭州府志(乾隆)卷081-100浙江地方志0300浦江志略(嘉靖)浙江地方志0227临安志(淳祐光绪刻本)浙江地方志0379宋元四明六志(咸丰光绪刻本)延佑四明志浙江地方志0255民国浙江诸市县新志稿001-052浙江地方志0380宋元四明六志(咸丰光绪刻本)至正四明续志浙江地方志0190嘉兴府志(嘉庆)卷55-66浙江地方志0326山阴中天乐乡沈冤纪略(宣统)浙江地方志0088富阳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081都城纪胜(宋康熙刻本)浙江地方志0082奉化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541余杭南湖图考(清)浙江地方志0527鄞志稿(乾隆)浙江地方志0476孝丰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005宝庆四明志(抄本)浙江地方志0279宁海三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051淳安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001安吉县志(同治)浙江地方志0375宋元四明六志(咸丰光绪刻本)大德昌国州图志浙江地方志0112海门镇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231临海县志稿(民国)卷00-18浙江地方志0597镇海县志(乾隆45年)浙江地方志0280宁海四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558长兴县志(同治光绪18年)卷19-32浙江地方志0083奉化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322山阴县志(嘉庆民国铅印本)浙江地方志0037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118-140 浙江地方志0152杭州史地丛书第二辑浙江地方志0559长兴县志(同治光绪元年)卷01-18浙江地方志0046处州府志(光绪)卷00-10浙江地方志0426乌青文献(康熙)浙江地方志0181嘉兴府志(光绪)卷43-51浙江地方志0424乌程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550越中名胜百咏(光绪)浙江地方志0213景宁县志(同治)浙江地方志0325山阴县志校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390台州外书(嘉庆)浙江地方志0564浙东旅行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352嵊县志(民国)卷17-32浙江地方志0154湖堧杂纪(康熙)浙江地方志0536永嘉县志摘抄(咸丰)浙江地方志0542余杭县志(嘉庆)浙江地方志0330上虞县志(光绪)卷16-32浙江地方志0184嘉兴府志(光绪)卷71-79浙江地方志0287瓯隐刍言(清)浙江地方志0211景定严州续志浙江地方志0586浙西海塘工程刍议(民国)浙江地方志0086富阳县舆地小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053慈溪县鸣鹤乡杜白二湖全书(嘉庆)浙江地方志0295平阳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256民国浙江诸市县新志稿053-137浙江地方志0604重修景宁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292平阳县志(民国)卷00-33浙江地方志0546余姚乡土地理历史合编(光绪)浙江地方志0151杭州史地丛书浙江地方志0438吴兴志(宋嘉泰民国刻本)浙江地方志0159湖州府志(乾隆4年)卷00-20浙江地方志0139杭州府志(民国)卷121-140浙江地方志0238菱湖镇志(光绪6册)浙江地方志0268宁波府志(嘉靖)卷22-42浙江地方志0144杭州府志(乾隆)卷021-040浙江地方志0014常棠澉水志(绍定)浙江地方志0313清波小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100光绪台州府志卷023-039浙江地方志0264南浔志(民国17年)卷00-30浙江地方志0551越中名胜赋(乾隆)浙江地方志0480新昌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098光绪台州府志卷001-010浙江地方志0034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041-067 浙江地方志0218乐清县志(光绪)卷00-06浙江地方志0210缙云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004宝前两溪志略(嘉庆)浙江地方志0073定乡小识(光绪)浙江地方志0483新塍镇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138杭州府志(民国)卷101-120浙江地方志0091光绪分水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177嘉庆太平县志浙江地方志0155湖墅小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222丽水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501严州府志(光绪9年)卷19-38浙江地方志0020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021-040 浙江地方志0191嘉兴府志(嘉庆)卷67-80浙江地方志0372松阳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221丽水县志(道光)浙江地方志0339绍兴府志(康熙)卷37-60浙江地方志0027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190-214 浙江地方志0303钱塘湖山胜概记(明)浙江地方志0419温州府志(乾隆同治刻本)卷00-18浙江地方志0398天台齐袁两先生游记(宣统)浙江地方志0030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264-280 浙江地方志0148杭州府志(乾隆)卷101-110浙江地方志0096光绪浦江县志(民国铅印)卷00-07浙江地方志0202建德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497延佑四明志(抄本)浙江地方志0359石门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025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141-164 浙江地方志0563浙东纪游草(道光)浙江地方志0095光绪宁海县志浙江地方志0157湖州府志(乾隆23年)卷21-32浙江地方志0242龙游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422温州府志(乾隆)卷19-30浙江地方志0450竹林八圩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603重修嘉善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314庆元县志(道光)浙江地方志0109归安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071定海厅志(光绪28年)浙江地方志0134杭州府志(民国)卷021-040浙江地方志0346绍兴县志采访稿(民国)09-16浙江地方志0355嵊县志(同治)卷16-26浙江地方志0356石步山人游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149杭州府志(乾隆)卷首1-6浙江地方志0090孤屿志(清)浙江地方志0089艮山杂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609诸暨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462咸淳临安志(同治刻本)卷031-065浙江地方志0236临山卫志(嘉靖)浙江地方志0545余姚县志(光绪)卷19-27浙江地方志0408桐庐县志(民国)卷11-18浙江地方志0043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264-280 浙江地方志0340绍兴府志(乾隆)卷00-15浙江地方志0054慈溪县志(光绪)卷01-14浙江地方志0285瓯城拾遗(道光)浙江地方志0324山阴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007北隅掌录(道光)浙江地方志0011常山县志(光绪)卷00-45浙江地方志0433吴兴旧闻(嘉庆)浙江地方志0200建德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304钱塘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061道光东阳县志浙江地方志0106光绪仙居志浙江地方志0456西溪梵隐志(道光)浙江地方志0485新门散记(光绪)浙江地方志0595镇海县志(民国)卷23-45浙江地方志0600重刻游杭合集(同治)浙江地方志0023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095-117 浙江地方志0317衢县志(民国)卷16-30浙江地方志0406天台游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214径山志(天启)浙江地方志0270宁波府志(雍正道光刻本)卷00-18浙江地方志0186嘉兴府志(嘉庆)卷00-10浙江地方志0367四明谈助(道光)卷33-46浙江地方志0284宁志备考(崇祯)浙江地方志0410桐溪记略(同治)浙江地方志0129杭县志稿(民国)浙江地方志0261南浔镇志(咸丰)浙江地方志0469象山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251梅里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133杭州府志(民国)卷001-020 浙江地方志0548玉环厅志(光绪14年)浙江地方志0472萧山县志刊误(康熙)浙江地方志0575浙江通志稿(民国)016-030册浙江地方志0305钱塘县志(万历)浙江地方志0341绍兴府志(乾隆)卷16-33浙江地方志0569浙江通志(康熙)卷00-13浙江地方志0449西安县志(嘉庆)浙江地方志0505剡录(嘉定清抄本)浙江地方志0296濮川所闻记(嘉庆)浙江地方志0366四明谈助(道光)卷17-33浙江地方志0243龙游县志(民国)卷00-25浙江地方志0299浦江县志(光绪)卷08-15浙江地方志0487秀水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103光绪台州府志卷071-086浙江地方志0204江山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122海塘新志(嘉庆)浙江地方志0297濮镇纪闻(民国)浙江地方志0436吴兴杂录(民国)浙江地方志0395汤溪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225临安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362寿昌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540于潜县志(嘉庆活字本)浙江地方志0482新城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230临海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452西湖游览志(万历)浙江地方志0415桐乡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308乾隆绍兴府志校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554乍浦九山补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491续海塘新志(道光)浙江地方志0172会稽志(嘉泰民国影印嘉庆本)浙江地方志0397天台方岩游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235临平记补遗(光绪)浙江地方志0327上虞塘工纪略(光绪)浙江地方志0240龙泉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063道光会稽县志稿浙江地方志0104光绪台州府志卷087-100浙江地方志0079东阳记拾遗(民国)浙江地方志0085富春三日游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556长兴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418温州府志(嘉靖)浙江地方志0484新登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168会稽县志(康熙民国抄本)浙江地方志0212景宁县续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170会稽县志(万历)浙江地方志0173会稽志(嘉泰正德刻本)浙江地方志0516鄞县通志(民国)08文献志浙江地方志0253梦粱录(南宋清刻本)浙江地方志0489续处州府志(万历)浙江地方志0075东城杂记(嘉庆)浙江地方志0530永嘉闻见录(光绪)浙江地方志0400天台山方外志要(乾隆)浙江地方志0515鄞县通志(民国)07文献志浙江地方志0336绍兴东湖书院通艺堂记(光绪)浙江地方志0376宋元四明六志(咸丰光绪刻本)开庆四明续志浙江地方志0353嵊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196嘉兴县志(光绪)卷17-28(缺22)浙江地方志0057慈溪县志(光绪)卷43-56浙江地方志0526鄞县志(同治光绪刻本)卷61-75浙江地方志0351嵊县志(民国)卷00-16浙江地方志0114海宁县水利要略(民国)浙江地方志0070定海厅志(光绪11年)浙江地方志0124海盐县续图经(乾隆)浙江地方志0187嘉兴府志(嘉庆)卷11-25浙江地方志0520鄞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401天台山行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143杭州府志(乾隆)卷001-020浙江地方志0533永嘉县志(光绪)卷26-38浙江地方志0228临安志(淳祐民国抄本)浙江地方志0509鄞县通志(民国)01首册浙江地方志0250略评旧浙江通志兼述重修意见(民国)浙江地方志0555乍浦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521鄞县志(同治光绪抄本)浙江地方志0302钱唐游览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393泰顺分疆录(同治)浙江地方志0444武林旧事(元初道光刻本)浙江地方志0493续修台州府志刍议(民国)浙江地方志0463咸淳临安志(同治刻本)卷066-097(缺90,98-100)浙江地方志0473萧山乡土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475小溪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198嘉兴县志(康熙)卷1-6浙江地方志0012常山县志(光绪)卷46-68浙江地方志0416万历仙居县志浙江地方志0335绍兴地志述略(民国)浙江地方志0405天台雁荡纪游(民国)浙江地方志0378宋元四明六志(咸丰光绪刻本)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浙江地方志0105光绪太平续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041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215-240浙江地方志0349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民国)16-26浙江地方志0165黄岩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072定海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443武康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065德清县新志(民国年)浙江地方志0125海盐县志(光绪)卷00-14浙江地方志0455西泠仙咏(光绪)浙江地方志0528永嘉郡记(刘宋光绪刻本)浙江地方志0411桐乡县志(光绪)卷00-08浙江地方志0578浙江通志稿(民国)051-058册浙江地方志0258南田山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316衢县志(民国)卷00-15浙江地方志0102光绪台州府志卷055-070浙江地方志0217兰溪县志(嘉庆)浙江地方志0009昌化县志(道光)浙江地方志0477孝丰县志(同治)浙江地方志0583浙江通志稿(民国)114-125册浙江地方志0427乌青镇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140杭州府志(民国)卷141-160浙江地方志0502严州府志(乾隆)卷00-17浙江地方志0234临平记(崇祯)浙江地方志0394泰顺县志(雍正)浙江地方志0275宁波府志(雍正同治刻本)卷19-36 浙江地方志0319衢州府志(康熙)卷18-40浙江地方志0306钱塘遗事(光绪)浙江地方志0272宁波府志(雍正乾隆刻本)卷00-18 浙江地方志0056慈溪县志(光绪)卷29-42浙江地方志0525鄞县志(同治光绪刻本)卷46-60 浙江地方志0241龙泉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289平湖县志(光绪)卷15-25浙江地方志0008北隅缀录(光绪)浙江地方志0132杭州府志(康熙)卷21-40浙江地方志0404天台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201建德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013常山县志(嘉庆)浙江地方志0421温州府志(乾隆)卷00-18浙江地方志0245龙游县志(万历)浙江地方志0135杭州府志(民国)卷041-060浙江地方志0084奉化县志辑略(光绪)浙江地方志0281宁海县志(崇祯)浙江地方志0331上虞县志(光绪)卷33-48浙江地方志0538游杭日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369四明志(宝庆)卷01-11浙江地方志0288平湖县志(光绪)卷00-14浙江地方志0128杭防营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249路桥志略(民国4年)浙江地方志0010昌化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403天台山志(明民国抄本)浙江地方志0252梅里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260南田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430吴兴合璧(乾隆民国铅印本)浙江地方志0047处州府志(光绪)卷11-20浙江地方志0208缙云山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301前溪遗址(清)浙江地方志0561长兴志拾遗(光绪)浙江地方志0560长兴县志(同治光绪元年)卷19-32浙江地方志0162湖州府志(同治)浙江地方志0169会稽县志(康熙民国铅印本)浙江地方志0338绍兴府志(康熙)卷17-36浙江地方志0136杭州府志(民国)卷061-080浙江地方志0116海宁县志略(顺治)浙江地方志0371松阳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180嘉兴府志(光绪)卷29-42浙江地方志0060当湖外志(咸丰)浙江地方志0496宣平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553增补武林旧事(康熙)浙江地方志0608诸暨县志(光绪)卷36-60浙江地方志0592镇海县新志备稿(民国)浙江地方志0420温州府志(乾隆同治刻本)卷19-30浙江地方志0434吴兴山墟名(晋)浙江地方志0504严州图经(淳熙)浙江地方志0445武林旧事(元初光绪刻本)浙江地方志0039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165-190 浙江地方志0413桐乡县志(光绪)卷17-24浙江地方志0385台州府志(民国)卷000-020浙江地方志0358石门题咏录(民国)浙江地方志0577浙江通志稿(民国)044-050册浙江地方志0036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095-117 浙江地方志0320仁和县志(嘉靖)浙江地方志0441武康县志(道光)浙江地方志0123海盐县图经(天启)浙江地方志0488秀水县志(万历)浙江地方志0573浙江通志(康熙)卷41-50浙江地方志0266南漳子(光绪)浙江地方志0574浙江通志稿(民国)001-015册浙江地方志0347绍兴县志采访稿(民国)17-25浙江地方志0566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光绪)1-6浙江地方志0033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021-040 浙江地方志0263南浔志(民国11年)卷31-60浙江地方志0271宁波府志(雍正道光刻本)卷19-36浙江地方志0019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001-020 浙江地方志0342绍兴府志(乾隆)卷34-49浙江地方志0572浙江通志(康熙)卷31-40浙江地方志0510鄞县通志(民国)02舆地志浙江地方志0290平湖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035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068-094 浙江地方志0110海昌胜迹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158湖州府志(乾隆23年)卷33-48浙江地方志0108归安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589浙西水利书(清)浙江地方志0363双林镇志(同治)浙江地方志0579浙江通志稿(民国)059-075册浙江地方志0248路桥志略(民国24年)浙江地方志0593镇海县志(光绪)卷22-40浙江地方志0461咸淳临安志(同治刻本)卷001-030浙江地方志0591浙志便览(光绪)浙江地方志0137杭州府志(民国)卷081-100浙江地方志0195嘉兴县志(光绪)卷00-16浙江地方志0182嘉兴府志(光绪)卷52-60浙江地方志0508剡源乡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513鄞县通志(民国)04政教志丁-壬浙江地方志0101光绪台州府志卷040-054浙江地方志0267宁波府志(嘉靖)卷01-21浙江地方志0049处州府志(雍正)卷01-10浙江地方志0518鄞县通志(民国)11食货志浙江地方志0512鄞县通志(民国)0405政教志癸子丑寅浙江地方志0429吴兴备志(天启)浙江地方志0232临海县志稿(民国)卷19-42浙江地方志0453西湖杂诗(光绪)浙江地方志0015赤城新志(弘治光绪刻本)浙江地方志0058慈溪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384遂昌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097光绪浦江县志(民国铅印)卷07-15浙江地方志0203建德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078东钱湖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523鄞县志(同治光绪刻本)卷16-30浙江地方志0062道光会稽县志浙江地方志0276宁波郡志(天顺)浙江地方志0507剡源乡志(光绪民国铅印本)浙江地方志0506剡录(嘉定同治刻本)浙江地方志0323山阴县志(嘉庆)浙江地方志0442武康县志(嘉靖)浙江地方志0607诸暨县志(光绪)卷00-35浙江地方志0396唐栖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451西湖游览手镜(明)浙江地方志0194嘉兴府志补(正德)浙江地方志0459仙居集浙江地方志0388台州府志(民国)卷079-107浙江地方志0602重修嘉善县志(光绪)卷19-36浙江地方志0511鄞县通志(民国)03政教志甲乙丙浙江地方志0029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241-263浙江地方志0254民国分水县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066德清县续志(嘉庆)浙江地方志0087富阳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298浦江县志(光绪)卷00-07浙江地方志0598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嘉庆)浙江地方志0183嘉兴府志(光绪)卷61-70浙江地方志0188嘉兴府志(嘉庆)卷26-42浙江地方志0293平阳县志(民国)卷34-66浙江地方志0465象山县志(道光)浙江地方志0032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001-020 浙江地方志0156湖州府志(乾隆23年)卷00-20浙江地方志0111海昌外志(崇祯)浙江地方志0130杭志三诘三误辨(康熙)浙江地方志0215句章摭逸(民国)浙江地方志0570浙江通志(康熙)卷14-26浙江地方志0142杭州府志(民国)卷首1-8浙江地方志0055慈溪县志(光绪)卷15-28浙江地方志0557长兴县志(同治光绪18年)卷01-18浙江地方志0220乐清县志(隆庆)浙江地方志0440武川备考浙江地方志0283宁海续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478校勘光绪嘉善县志札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552云和县志(咸丰)浙江地方志0059岱山镇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117海宁州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409桐庐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517鄞县通志(民国)09文献志浙江地方志0199嘉兴县志(康熙)卷7-9浙江地方志0153湖步村乡土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386台州府志(民国)卷021-045浙江地方志0166黄岩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226临安县志(宣统)浙江地方志0176嘉禾志(元至元)浙江地方志0454西湖指南(民国)浙江地方志0286瓯江小记(光绪)浙江地方志0537永康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357石步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016赤城新志(弘治嘉靖刻本)浙江地方志0535永嘉县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045初学便读衢州乡土卮言(光绪)浙江地方志0028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215-240 浙江地方志0189嘉兴府志(嘉庆)卷43-54浙江地方志0265南浔志(民国17年)卷31-60浙江地方志0185嘉兴府志(光绪)卷80-88浙江地方志0345绍兴县志采访稿(民国)01-08浙江地方志0024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118-140 浙江地方志0178嘉兴府志(光绪)卷00-13浙江地方志0018敕修两浙海塘通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370四明志(宝庆)卷12-21浙江地方志0321三塘渔唱(光绪)浙江地方志0499严州府志(光绪16年)卷00-18浙江地方志0277宁海六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500严州府志(光绪9年)卷00-18浙江地方志0164黄岩县兴修水利报告书(民国)浙江地方志0259南田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584浙江通志厘金门稿(民国)浙江地方志0145杭州府志(乾隆)卷041-060浙江地方志0466象山县志(民国)卷00-10浙江地方志0068德清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435吴兴山墟名(刘宋清抄本)浙江地方志0175嘉府水陆道里记(光绪)浙江地方志0017赤城志(嘉定)浙江地方志0594镇海县志(民国)卷00-22浙江地方志0524鄞县志(同治光绪刻本)卷31-45浙江地方志0038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141-164 浙江地方志0224临安县志(乾隆光绪活字本)浙江地方志0437吴兴掌故集(嘉靖)浙江地方志0273宁波府志(雍正乾隆刻本)卷19-36浙江地方志0040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191-214 浙江地方志0350嵊县志(道光)浙江地方志0099光绪台州府志卷011-022浙江地方志0519鄞县通志(民国)12工程志浙江地方志0160湖州府志(乾隆4年)卷21-33浙江地方志0205江山县志(同治)浙江地方志0490续当湖外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171会稽续志(宝庆)浙江地方志0432吴兴记(刘宋光绪刻本)浙江地方志0206金华赤松山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368四明续志(开庆)浙江地方志0439吴兴志(宋嘉泰宣统抄本)浙江地方志0074东城记余(光绪)浙江地方志0361石柱记(唐大历康熙刻本)浙江地方志0077东瓯记略(同治)浙江地方志0414桐乡县志(嘉庆)浙江地方志0457峡石山水志(道光)浙江地方志0354嵊县志(同治)卷00-15浙江地方志0042敕修浙江通志(雍正乾隆刻本)卷241-263 浙江地方志0315庆元县志(光绪)浙江地方志0389台州府志(民国)卷108-140浙江地方志0161湖州府志(乾隆4年)卷34-50浙江地方志0207金华洞天行纪(民国)浙江地方志0080东畬杂记附幽湖百咏(光绪)浙江地方志0022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068-094 浙江地方志0229临安志(乾道光绪20年本)浙江地方志0458硖川续志(嘉庆)浙江地方志0069定海厅洋面岛屿表(光绪)浙江地方志0460仙居县志(康熙)浙江地方志0494续修浙江通志采访稿(民国)浙江地方志0399天台山方外志(明光绪20年刻本)浙江地方志0113海宁念汛大口门二限三限石塘图说(光绪)浙江地方志0549玉环厅志(光绪6年)浙江地方志0565浙行偶记(民国)浙江地方志0360石门县志(嘉庆)浙江地方志0233临海要览(民国)浙江地方志0002安吉州志(乾隆)浙江地方志0377宋元四明六志(咸丰光绪刻本)乾道四明图经浙江地方志0471萧山县志稿(民国)卷14-33浙江地方志0294平阳县志(民国)卷67-98浙江地方志0492续修嘉善县志(雍正)浙江地方志0567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光绪)7-11浙江地方志0539于潜县志(嘉庆抄本)浙江地方志0192嘉兴府志(康熙)卷01-13浙江地方志0544余姚县志(光绪)卷00-18浙江地方志0381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同治)浙江地方志0031敕修浙江通志(雍正光绪刻本)卷首浙江地方志0474萧山湘湖志(民国)浙江地方志0064道光金华县志浙江地方志0048处州府志(光绪)卷21-30浙江地方志0223丽水县志(同治)浙江地方志0581浙江通志稿(民国)091-100册。
仓吾古国、乌浒人、俚僚乌浒人百科内容来自于:乌浒人,是广西壮族先民的别称。
乌浒之名与楚语有关系。
而乌浒之名与壮语的关系也很密切,它可能是由瓯骆的音转。
故“瓯”又可视为“乌浒”的同音异写。
据此,可以认为“乌浒”是从瓯骆蜕化而来的。
简介乌浒人,是广西壮族先民之别称。
《南方异物志》说:浒,地名,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①即地从族或人而得名。
宋《舆地纪胜》卷一O三说:桂北“阳朔县,有夷人,名乌浒,在深山洞内,能织斑布。
”有些文献又载:桂南横县有乌浒滩。
可见,乌浒之名,不止见于一处。
又乌浒以异地而别称,或由译音不同而异名,故《新唐书》卷二二二下,以乌浒为乌武。
乌浒、乌武,乃是同一族称无疑。
由来壮族别称,为什么叫乌浒或乌武?原来在四川壮族前身为巴族,由于被楚子所灭,一部分人民,不甘居于被统治受剥削地位,—公元前三世纪,迁居于湖南的雄、横,西.抚、展五溪,安家落户。
后汉马援所征的所谓五溪蛮,指此,解放后成立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
贾耽《四夷》说:“故老相传,楚子灭巴,五子流八五溪,各为一溪之长。
”唐杜甫诗·也有“水散巴渝下五溪”句,即为此而咏。
’历史重庆博物馆长邓少琴先生说:“公元前三世纪,壮族先民的巴族一部分,迁入湘西,为今日之土家,也就是巴后裔”。
②土家是由土丁、土人、土军而得名。
湖南,古属楚地,楚语称虎为“于菟”,按虎缓读为“于菟”,促读为“土”。
乌浒人,是由楚国方言称虎为“于菟”转音而来,土家与今·广西壮族言语风俗,有些相同是有由来的.新编《辞海》下册页3544于菟词条说:“于菟,虎的别称,《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为于菟”。
于音为乌,“于菟”、‘读如乌浒,或乌武。
这是由楚国方言称虎为“于菟”的缘故。
发展今广西壮语,有些方言仍称虎为“谷”,也和“于菟”音近.再进一步论之,壮人多倒装语。
如食猪肉说,"哽奴某"; 食鸡肉,说“哽奴计”等. 巴族迁入楚地,语存倒装,人多贤才。
郁南县志第三章姓氏第一节分布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汉族占总人口的99.79%,姓氏有285个,其中万人以上的有黄、陈、谢、李、张、莫、林、刘、何9姓,黄姓人数居首位,计2.97万人;1万人以下5500人以上的有钟、卢、吴、叶、梁、杨、余、蔡、聂、傅10姓;1000人以上不足5500人的50姓;100人以上未及1000人的有50姓;100人以下至2人的有107姓(以上姓氏详见附表);仅有1人的有59姓,分别是:百、卫、车、化、乌、司、东、央、正、旦、匡、导、光、齐、庄、成、佐、连、花、君、冷、表、屈、南、浅、泮、杭、雁、宫、柏、误、降、淡、滦、冠、祈、桐、扈、莹、晓、翏、廉、鹊、琴、湛、鲁、舒、富、窦、慕、褥、衡、刀、幸、泰、栗、章、闰、芳。
2000年全县共有姓氏339个,1万人以上人口的姓氏有黄、陈、谢、李、莫、张、叶、林、刘、吴、何、梁、冯、卢共14个。
其中黄姓35373人,陈姓34897人;2万人以上有谢姓29145人,李姓21137人,5000人以上不足1万人的姓氏有姓杨、钟、余、傅、黎、江、曾、朱、周、邱、王、郑、罗、袁、聂共16个,1000人以上不足5000人的姓氏共40个,1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姓氏53个,1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姓氏共有57个,2—10人的姓氏84个,1人的姓氏有郝、牛、瞿、眭、缪、米、殿、亚、常、上官、陕、昌、尤、吁、盛、阚、滕、阴、廉、禄、牟、和、乔、诸、炎、彦、直、毕、增、韶、尚、谷、东、彬、际、平、俆、伺、任、列、闻、召、旋、绍、卿、玖、庚、伯、卡、边、惠、蒲共52个。
1982年和2000年郁南县姓氏人口分布状况表表3-3-1注:姓氏仅有1人的用文字说明,不作列表。
第二节部分姓氏来历黄姓其来历各有不同。
其中连滩珠头岗村黄姓,于明万历中叶从福建漳州府南靖县竹员村迁到东坝鱼罗炮村居住。
至天启年间,再迁西宁县连滩珠头岗村,迄今17代,后裔分居于东坝、大坪、大来等地。
目录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200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200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2006.10上海书店 (2)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2005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4)辽宁府县志辑(全23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6)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7)黒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8)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1991年6月上海书店出版社 (9)江苏府县志辑(全68册)199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9)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11)安徽府县志辑(全63册)1998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4)福建府县志辑(全80册) 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16)江西府县志辑(全87册)1996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8)山东府县志辑(全95册)2004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20)湖北府县志辑(全67册)200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2)湖南府县志辑(全86册)2002年7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4)广东府县志辑(全51册)2003年上海书店 (26)海南府县志辑(全7册)2001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7)四川府县志辑(全70册)1992.8 成都巴蜀书社 (28)贵州府县志辑(全50册)2006年成都巴蜀书社 (34)西藏府县志辑(全一册)1995年成都巴蜀书社 (36)陕西府县志辑(全57册)2007 南京凤凰出版社 (37)宁夏府县志辑(全9册)2008.12 凤凰出版社(暂缺内容) (41)甘肃府县志辑(全49册)2009-05凤凰出版社(暂缺内容) (41)青海府縣志輯(全5册)2008年12月鳳凰出版社 (41)台湾府县志辑(全五册)199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42)乡镇志专辑( 全32 卷共33 冊) 1992年 (42)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200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至三册光绪顺天府志一百三十卷、附录一卷第四册康熙昌平州志二十六卷、首一卷光绪顺天府志十八卷光绪昌平外志六卷第五册康熙宛平县志六卷康熙延庆州志九卷、续补一卷光绪延庆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康熙怀柔县新志八卷第六册民国密云县志八卷首一卷民国顺义县志十六卷、首一卷康熙通州志十二卷民国通县志要十卷金士坚修第七册民国平谷县志六卷康熙大兴县志六卷乾隆房山县志一卷民国房山县志八卷民国良乡县志八卷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200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光绪重修天津府志 . 一第二册光绪重修天津府志 . 二第三册民国天津县新志第四册民国薊县志 , 乾隆宝坻县志第五册康熙静海县志 , 民国静海县志第六册光绪武清县志 , 光绪宁河县志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2006.10上海书店第一册乾隆正定府志第二册乾隆正定府志第三册光绪正定县志第四册光绪获鹿县志、乾隆行唐县新志、同治续修行唐县新志第五册同治灵寿县志、嘉庆束鹿县志、同治续修束鹿县治、民国晋县志第六册康熙藁城县志、光绪藁城县志续補、民国续修藁城县志、光绪直隶赵州志第七册民国高邑县志、雍正井陉县志、光绪续修井陉县志、咸丰深泽县志第八册乾隆新乐县志、光绪重修新乐县志、民国重修无极县志第九册乾隆赞皇县志、光绪续修赞皇县志、民国元氏县志、同治藁城县志第十册咸丰平山县志、光绪续修平山县至、光绪平山县续志、民国宣化县新志第十一册乾隆宣化府志第十二册乾隆赤城县志、同治赤城县续志、民国龙关县志、光绪怀来县志第十三册光绪蔚州志、民国张北县志第十四册道光保安州志、光绪保安州续志、民国怀安县志第十五册民国阳原县志、民国万全县志、民国隆化县志第十六册道光承德府志第十七册第十八册光绪永平府志第十九册光绪永平府志第二十册民国迁安县志、民国昌黎县志、民国卢龙县志第二十一册康熙玉田县志、光绪玉田县志、民国临榆县志第二十二册康熙遵化州志、光绪遵化通志第二十三册光绪抚宁县志、光绪乐亭县志、民国安次县志第二十四册民国滦县志第二十五册康熙丰润县志、光绪丰润县志、康熙三河县志、民国三河县新志第二十六册同治霸州志、民国霸县新志第二十七册民国香河县志、乾隆永清县志、光绪续永清县志第二十八册民国固安县志、光绪大城县志第二十九册民国文安县志、民国清苑县志第三十册光绪保定府志第三十一册光绪涞水县志、光绪定兴县志第三十二册第三十三册民国涿县志、民国容城县志第三十四册道光安州志、乾隆新安县志第三十五册光绪蠡县志、乾隆博野县志、民国定县志第三十六册同治阜平县志、光绪唐县志、光绪广昌县志第三十七册乾隆直隶易州志、民国新城县志第三十八册民国雄县新志、民国徐水县新志、民国高阳县志第三十九册乾隆祁州志、光绪祁州续志、光绪重修曲阳县志第四十册民国望都县志、民国完县新志、民国满城县志略第四十一册乾隆河间府新志、乾隆河间县志第四十二册民国沧县志第四十三册康熙盐山县志、民国盐山新志、乾隆肃宁县志第四十四册康熙吴桥县志、光绪吴桥县志、乾隆衡水县志第四十五册光绪东光县志、民国交河县志第四十六册康熙青县志、民国青县志、雍正阜城县志第四十七册民国南皮县志、乾隆饶阳县志第四十八册乾隆任丘县志、道光任丘县志续编第四十九册康熙献县志、民国献县志第五十册民国景县志第五十一册嘉庆枣强县志、枣强县志補正、康熙安平县志第五十二册同治深州风土记、道光武强县志重修第五十三册同治武邑县志、民国冀县志、雍正魏县志第五十四册雍正故城县志、光绪续修故城县志第五十五册光绪广平府志第五十六册光绪广平府志、民国广平县志第五十七册咸丰大名府志第五十八册咸丰大名府志第五十九册民国大名县志第六十册康熙元城县志、同治续修元城县志、民国邯郸县志第六十一册光绪永年县志、顺治曲周县志、同治曲周县志第六十二册雍正馆陶县志、民国续修馆陶县志、嘉庆涉县志第六十三册民国成安县志、民国邱县志第六十四册民国鸡泽县志、民国武安县志第六十五册民国肥乡县志、光绪临漳县志第六十六册民国磁县县志、民国刑台县志、民国宁晋县志第六十七册乾隆顺德府志、民国柏乡县志第六十八册乾隆隆平县志、光绪唐山县志、民国任县志第六十九册民国南宫县志、光绪钜鹿县志第七十册康熙沙河县志、民国沙河县志、民国威县志第七十一册康熙临城县志、道光内邱县志、民国新河县志第七十二册民国清河县志、同治平乡县志第七十三册民国广宗县志、康熙南和县志、光绪南和县志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2005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乾隆太原府志(一)第二册乾隆太原府志(二) 道光阳曲县志道光太原县志第三册光绪续太原县志第四册乾隆大同府志第五册道光大同县志光绪天镇县志第六册崇祯山阴县志第七册雍正阳高县志第八册乾隆广灵县志第九册雍正朔平府志第十册民国马邑县志光绪左云县志雍正朔州志第十一册乾隆宁武府志咸丰续宁武府志光绪代州志第十二册乾隆忻州志光绪忻州志第十三册雍正定襄县志光绪定襄县补志第十四册光绪五台新志乾隆崞县志光绪续修崞县志第十五册道光繁峙县志光绪繁峙县志乾隆保德县志第十六册同治河曲县志同治榆次县志光绪榆次县续志第十七册光绪平遥县志第十八册民国昔阳县志第十九册乾隆太谷县志民国太谷县志第二十册嘉庆灵石县志民国灵石县志第二十一册光绪平定州志光绪平定州志补第二十二册光绪盂县志光绪寿阳县志第二十三册乾隆兴县志光绪兴县续志光绪祁县志第二十四册乾隆介休县志嘉庆介休县志第二十五册康熙永宁州志光绪交城县志乾隆孝义县志第二十六册光绪汾阳县志雍正石楼县志第二十七册乾隆汾州府志第二十八册康熙文水县志光绪文水县志乾隆长治县志第二十九册光绪长治县志乾隆应州续志第三十册乾隆潞安府志(一)第三十一册乾隆潞安府志(二) 康熙宁乡县志民国临县志第三十二册雍正泽州府志(一)第三十三册雍正泽州府志第三十四册民国襄垣县志第三十五册道光壶关县志康熙黎城县志光绪黎城县续志第三十六册乾隆高平县志同治高平县志光绪续高平县志第三十七册乾隆凤台县志光绪凤台县续志第三十八册乾隆阳城县志同治阳城县志光绪续阳城县志第三十九册乾隆沁州志光绪沁州复续志第四十册雍正沁源县志光绪沁源县续志民国沁源县志第四十一册乾隆武乡县志民国武乡县志光绪潞城县志第四十二册民国平顺县志乾隆陵川县志第四十三册民国重修安泽县志光绪屯留县志第四十四册光绪汾西县志雍正平阳府志(一)第四十五册雍正平阳府志(二) 光绪吉州全志第四十六册乾隆临汾县志民国临汾县志第四十七册民国永和县志光绪翼城县志第四十八册乾隆新修曲沃县志乾隆续修曲沃县志第四十九册光绪续修曲沃县志民国新修曲沃县志第五十册民国襄陵县新志乾隆蒲县志光绪蒲县续志第五十一册民国洪洞县志民国洪洞县水利志补第五十二册道光赵城县志道光太平县志(一)第五十三册道光太平县志(二) 光绪太平县志第五十四册道光直隶霍州志光绪续刻直隶霍州志第五十五册同治浮山县志光绪浮山县志第五十六册民国浮山县志光绪解州志第五十七册乾隆乡宁县志第五十八册民国解县志第五十九册光绪直隶绛州志民国新绛县志第六十册乾隆闻喜县志第六十一册光绪垣曲县志乾隆绛县志光绪绛县志 *第六十二册光绪河津县志同治稷山县志第六十三册光绪续修稷山县志第六十四册民国芮城县志乾隆解州平陆县志光绪平陆县续志第六十五册光绪夏县志第六十六册乾隆蒲州府志第六十七册光绪永济县志第六十八册光绪虞乡县志民国虞乡县新志第六十九册乾隆荣河县志民国荣河县志第七十册民国万泉县志辽宁府县志辑(全23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宣统承德县志书/(清)都林布修;(清)李巨源,徐守常纂;(清)金正元增修;(清)张子瀛,闻鹏龄增纂民国沈阳县志/赵恭寅修;曾有翼等纂宣统新民府志/(清)管凤苏纂修民国新民县志/王宝善修;张博惠纂民国辽中县志/徐维淮修;李植嘉等纂第二至四册康熙辽阳州志/(清)杨镳修;(清)施鸿纂民国辽阳县志/裴焕星,王煜斌修;白永贞等纂光绪辽阳乡土志/(清)洪汝冲修;(清)白永贞编第五至六册光绪海城县志/(清)管凤和龢,陈艺等修;(清)张文藻等纂民国海城县志/廷瑞,孙绍宗修;张辅相纂第七至八册民国抚顺县志/张克湘修;周之桢纂民国海城县志/陈荫翘,常守陈修;戚星岩纂第九册宣统怀仁县志/(清)马俊显修;(清)刘熙春等纂民国桓仁县志/侯锡爵修;罗明述纂民国续修桓仁县志/常荷禄修;赵国栋纂第十册宣统抚顺县志略/(清)赵宇航,(清)程廷恒修;(清)黎镜蓉等纂民国兴京县志/沈国冕,苏显扬修;苏民等纂宣统昌图府志/(清)洪汝冲纂修民国昌图县志/程道元修;续文金纂宣统康平县乡土志/(清)李绍纲等编康熙铁岭县志/(清)贾弘文修;(清)董国祥纂;(清)李廷荣补辑第十一册民国铁岭县志/陈艺修;蒋龄益,郑沛纶纂民国铁岭县志/黄世芳,俞荣庆修;陈德懿等纂民国铁岭县续志/杨宇齐修;张嗣良纂第十二册万历开原图说/(明)冯瑗纂康熙开原县志/(清)刘起凡修;(清)周志焕纂民国开原县志/李毅修;王毓琪纂民国西丰县志/萧德润修;张思书纂;曹肇元补修;希廉等补纂第十三册康熙盖平县志/(清)骆云纂修民国盖平县志/石秀峰,辛广瑞修;王郁云纂光绪盖平县乡土志/(清)张国珍编民国盖平县乡土志/章运熺修;崔正峰,郭春藻纂光绪盘山厅乡土志/(清)柴朴编民国复县志略/程廷恒修;张素纂第十四册民国凤城县志/马龙潭,沈国冕等修;蒋龄益纂民国庄河县志/廖彭,李绍阳修;宋抡元等纂第十五册咸丰岫岩志略/(清)台隆阿修;(清)李翰颖纂民国岫岩县志/刘景文,高乃济修;郝玉璞纂民国宽甸县志略/程廷恒修;陶牧纂宣统彰武县志/(清)赵炳荣纂修第十六册民国安东县志/关定保等修;于云峰等纂康熙锦州府志/(清)刘源溥,(清)孙成修;(清)范勋纂康熙锦县志/(清)王奕曾修;(清)范勋等纂民国锦县志略/王文藻修;陈善格,朱显廷纂第十七至二十一册民国义县志/赵兴德等修;薛俊升,王鹤龄等纂康熙广宁县志/(清)项蕙修;(清)范勋纂光绪广宁县乡土志/(清)萧春雨编康熙宁远州志/(清)冯昌奕等修;(清)范勋纂民国兴城县志/恩麟,王恩士修;杨荫芳等纂第二十二册民国北镇县志/王文璞等修;吕中清纂;杨焕文续修;刘振翮续纂民国建平县志/田万生修;张滋大纂民国锦西县志/张鉴唐,刘焕文修;郭逵等纂第二十三册民国绥中县志/文镒修;范炳勋等纂民国朝阳县志/周铁铮修;沈鸣诗等纂乾隆塔子沟纪略/(清)哈达清格纂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民国长春县志/张书翰,马仲援修;赵述云,金毓绂纂民国德惠县乡土志/石绍廉编民国双阳县乡土志/吉人修;吴荣桂,陈永奉纂光绪打甡乌拉乡土志/(清)打甡乌拉总管衙门纂修第二册民国农安县志/郑士纯修;朱衣点纂民国延吉县志/吴录贞修;周维桢纂第三册民国吉林方正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宾县志/赵汝梅,德寿等修;朱衣点等纂民国珠河县志/孙荃芳修;宋景文纂民国磐石县乡土志/姚祖训修;毛祝民纂民国珲春县乡土志/林珪修;徐宗伟纂宣统辉南厅志/(清)薛德履修;(清)张见田,于龙辰纂民国辉南县志/白纯义修;于凤桐等纂第四册民国辉南风土调查录/王瑞之编民国安图县志/马空群,陈国钧等修;孔广泉,臧文源纂光绪柳河县乡土志/(清)邹铭勋,奎斌编民国通化县志/李春雨,李镇华修;邵芳龄等纂第五册光绪通化县乡土志/(清)佚名编民国临江县志/刘维清,张之言修;罗宝书,邱在官纂民国临江县乡土志/俞荣庆编民国抚松县志/张元俊修;车焕文纂宣统西安县志略/(清)雷飞鹏等修;(清)段盛梓等纂光绪西安县乡土志/(清)孟宪彝,(清)金正元编第六册光绪海龙府乡土志/(清)海龙府劝学所编民国海龙县志/白永贞纂修民国海龙县志/王永恩修;王春鹏纂第七册民国辑安县志/刘天成,苏显扬修;张拱垣,于云峰纂光绪辑安县乡土志/(清)吴光国修;(清)于会清纂民国双山县志/李筠生修;李安仁纂民国双山县乡土志/牛尔裕编光绪东平县乡土志/(清)赵国熙编宣统奉天省靖安县志/(清)朱佩兰纂修光绪靖安县乡土志/(清)赵炳南编第八册宣统长白汇征录/(清)张凤台等修;(清)刘龙光,王大经纂民国怀德县志/赵亨萃,李宴春等修;赵晋臣,孙云章等纂光绪怀德县乡土志/(清)孙云章编光绪怀德县乡土志续补/(清)孙云章编宣统辽源州志书/(清)佚名纂民国辽源县乡土志/佚名纂第九册光绪奉化县志/(清)钱开震修;(清)陈文焯纂光绪奉化县乡土志/(清)陈嘉言编民国梨树县志/佚名纂民国梨树县志/包文俊修;李溶纂;曲廉本续修;范大全续纂民国奉天省洮安县志略/蒋国铨纂修光绪开通县乡土志/(清)忠林编第十册民国东丰县志/邢麟章,王瀛杰修;李耦纂光绪洮南府乡土志/(清)孙宝瑨编宣统安广县乡土志/(清)佚名编民国大赍县志/于英蕤纂修民国镇东县志/陈占甲修;周渭贤纂光绪伯都讷乡土志/(清)伯英纂修民国扶余县志/张其军纂修黒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黑龙江府县志辑1 宣统呼兰府志/(清)黄维翰纂修民国双城县志/高文垣等修;张鼒铭等纂民国双城县乡土志/魏绍周修;温广泰纂黑龙江府县志辑2 民国呼兰县志/廖飞鹏修;柯寅纂光绪阿勒楚喀乡土志/(清)廖飞鹏编黑龙江府县志辑3 民国吉林方正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宾县志/赵汝梅,德寿等修;朱衣点等纂民国珠河县志/孙荃芳修;宋景文纂黑龙江府县志辑4 民国绥化县志/常荫廷修;胡镜海等纂民国望奎县志/严兆霖修;张玉书等纂民国庆城县志/佚名纂修民国青冈县志/兆麟纂修民国安达县志/佚名纂黑龙江府县志辑5 -6 民国宁安县志/王世选修;梅文昭纂民国安达县志/高芝秀修;潘鸿威纂民国肇州县志略/张樾纂修康熙宁古塔志/(清)方拱乾纂修康熙宁古塔纪略/(清)吴桭臣纂修黑龙江府县志辑7 光绪三姓志/(清)佚名纂修民国吉林依兰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宝清县志/齐耀珷修;韩大光纂黑龙江府县志辑8 民国汤原县志略/伊双庆纂修民国桦川县志/郑士纯,朱衣点等纂修黑龙江府县志辑9 民国拜泉县志/张霖如修;胡乃新等纂民国林甸县志略/伊双庆纂修民国依安县志/梁岩修;何士举纂民国讷河县志/崔福坤修;丛绍卿纂黑龙江府县志辑10 民国瑷珲县志/孙蓉图修;徐希廉纂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熊良弼纂修民国嫩江县志/赵富安纂修民国布特哈志略/孟定恭纂民国景星县状况/佚名编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1991年6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嘉庆松江府志(一)第二册嘉庆松江府志(二)第三册光绪松江府续志第四册民国上海县志光绪重修华亭县志重修华亭县志拾补校讹第五册乾隆娄县志光绪娄县续志光绪南汇县志民国南汇县续志第六册光绪青浦县志民国青浦县续志第七册民国川沙县志康熙嘉定县志康熙嘉定县续志第八册光绪嘉定县志民国嘉定县续志第九册光绪宝山县志民国宝山县续志民国宝山县再续志光绪重修奉贤县志第十册光绪金山县志康熙崇明县志民国崇明县志江苏府县志辑(全68册)199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第一册嘉庆新修江宁府志第二册同治续纂江宁府志第三册道光上元县志第四册同治上江两县志第五册光绪浦埤乘光绪靖江县志第六册光绪六合县志民国六合县续第七册同治苏州府志(一)第八册同治苏州府志(二)第九册同治苏州府志(三)第十册同治苏州府志(四)第十一册民国吴县志(一)第十二册民国吴县志(二)第十三册乾隆长洲县志第十四册乾隆元和县志第十五册道光崑新两县志第十六册光绪崐新两县续修合志(一)第十七册光绪崑新两县续修合志第十八册宣统太仓州镇洋县志第十九册民国镇洋县志雍正昭文县第二十册光绪吴江县续志乾隆吴江第二十一册康熙常熟县志第二十二册光绪常昭合志稿第二十三册乾隆震泽县志震泽县志续第二十四册光绪无锡金匮县志第二十五册光绪江陰县志第二十六册民国江陰县续志第二十七册乾隆镇江府志(一)第二十八册乾隆镇江府志(二)第二十九册光绪丹徒县志(一)第三十册光绪丹徒县志(二)第三十一册光绪丹阳县志民国应阳县第三十二册嘉庆溧阳县志光绪溧阳县第三十三册民国重修金壇县志光绪溧第三十四册民国高淳县志乾隆句容县第三十五册光绪续纂句容县志第三十六册康熙常州府志第三十七册光绪武進阳湖县志第三十八册光绪武阳志馀第三十九册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第四十册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光宣_ 第四十一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一)第四十二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二)第四十三册光绪增修甘泉县志(一)第四十四册光绪增修甘泉县志(二)第四十五册道光重修仪徵县志第四十六册嘉庆高郵州志道光续增高第四十七册光绪再续高郵州志民国三第四十八册咸丰重修兴化县志民国续_第四十九册民国宝應县志第五十册道光泰州志泰州新志刊谬民国续泰泰州志第五十一册光绪泰兴县志宣统泰兴县第五十二册光绪通州直隸州志第五十三册民国南通县图志光绪海第五十四册光绪淮安府志第五十五册同汉重修山阳县志民国续第五十六册光绪安东县志民国泗阳县第五十七册民国重修沐阳县志乾隆重第五十八册光绪盱眙县志稿民国宿遷_第五十九册光绪盐城县志民国续修盐第六十册民国阜宁县新志嘉庆东臺第六十一册同治徐州府志第六十二册民国铜山县志第六十三册民国沛县志咸丰邳州志第六十四册嘉庆海州直隸州志道光云第六十五册光绪丰县志光绪睢宁县志第六十六册乾隆江都县志嘉庆江都县第六十七册光绪江都县志民国江都县第六十八册民国泰县志稿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民国杭州府志. 一第二册民国杭州府志. 二第三册民国杭州府志. 三第四册康熙钱塘县志嘉庆钱塘县志补第五册康熙仁和县志嘉庆余杭县志光绪余杭县志稿第六册光绪富阳县志富阳县新旧志校记富阳县新志补正民国昌化县志第七册宣统临安县志临安县志补第八册光绪严州府志第九册民国建德县志民国寿昌县志第十册光绪於潜县志光绪淳安县志民国遂安县志第十一册康熙萧山县志第十二册光绪嘉兴府志. 一第十三册光绪嘉兴府志. 二第十四册光绪嘉兴府志. 三第十五册光绪嘉兴县志第十六册民国鄞县通志. 一第十七册民国鄞县通志. 二第十八册民国鄞县通志. 三康熙鄞县志第十九册乾隆桐庐县志光绪重修嘉善县志校勘光绪嘉善县志剳记第二十册光绪平湖县志民国平湖县续志第二十一册康熙海盐县志海盐县志补遗光绪海盐县志第二十二册民国海宁州志稿第二十三册光绪桐乡县志第二十四册同治湖州府志. 1第二十五册同治湖州府志. 2第二十六册光绪石门县志光绪乌程县志第二十七册光绪分水县志民国续修分水县志光绪归安县志第二十八册同治长兴县志民国德清县新志第二十九册同治安吉县志道光武康县志第三十册同治孝丰县志雍正宁波府志第三十一册光绪奉化县志民国奉化新志万历秀水县志康熙秀水县志第三十二册民国天台县志稿第三十三册民国象山县志象山县志文存疑第三十四册民国南田县志民国镇海县志镇海县新志备稿第三十五册光绪慈溪县志. 1第三十六册光绪慈溪县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