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层次结构挖掘
- 格式:pdf
- 大小:243.25 KB
- 文档页数:4
视频结构化分析技术方案对视频中车辆和人体特征信息的结构化提取;实现对视频中活动目标特征的结构化提取;实现智能结构化分析后文本信息和图片信息的存储和检索;实现动态扩容,智能分析性能随着设备数量增加做相应提升;实现第三方标准视频流的接入和智能分析应用;实现本地录像的智能分析;系统自带 IE 界面,实现智能检索、数据统计、布控报警、任务管理、资源管理、集群管理、系统校时、日志查询等功能。
车辆特征信息包括:车辆车牌号码、号牌颜色、车辆颜色、车辆类型、车辆品牌、车辆子品牌等。
人员特征信息包括:行人衣着颜色、性别、是否骑车、是否背包、是否拎东西等。
配合管理平台,根据车辆、人员的特征信息,实现对人员、车辆的轨迹搜索等应用。
本项目设计采用海康威视“猎鹰”视频结构化服务器,支持对视频中车辆和人体特征信息的结构化提取;支持对视频中活动目标特征的结构化提取;支持智能结构化分析后文本信息和图片信息的存储和检索;支持动态扩容,智能分析性能随着设备数量增加呈线性增强;支持第三方标准视频流的接入和智能分析应用;支持本地录像的智能分析;系统自带IE界面,提供智能检索、数据统计、布控报警、任务管理、资源管理、集群管理、系统校时、日志查询等功能。
功能说明智能识别智能检索数据统计布控报警任务管理资源管理集群管理应用场景人员参考场景人员卡口图1. 人员卡口图校园出入口主要路口校内主要路口点位要求前端摄像机分辨率须大于等于1280*720,小于等于4096*2160 检测人时,人的头肩像大小至少为80*80个像素点检测人脸时,人脸的大小至少为24*24个像素点检测人脸属性时,人脸的大小至少为50*50个像素点车辆参考场景车辆卡口车辆卡口校园出入口校园出入口主要路口主要路口。
专题片的结构层次电视专题片的结构层次,是一部片子的框架和支撑。
如何安排好结构,是专题片策划中的重点和难点,考验着编导对局部与全局、观点与材料的总体关系的把握。
策划结构就如打理树枝,只有悉心照料、精心修剪,枝叶才疏密有致,树才会美观。
直线式结构:层层递进入人心直线式结构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或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这种结构安排方法有明显的发展线索,必须以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顺序进行,不能颠倒,否则层次就会紊乱,甚至会影响专题片的真实性。
直线式结构清晰明了,能够让观众较为轻松地认识故事,符合观众的观赏习惯,目前的党教片策划采用此结构的居多。
按照时间顺序进行。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雕塑家刘焕章》记录了刘焕章坎坷的艺术之路,以让观众走近主人公的艺术人生。
该片以逐渐走近主人公的时序来安排结构,由浅入深,不慌不忙,如层层剥笋,不断深化主题。
片子按照时序讲述了刘焕章开始接触雕刻到喜欢雕刻,由老师教他雕刻到“文化大革命” 时放弃雕刻,再到自己毁坏雕刻作品而后办雕刻作品展,最后到始终坚持在他人眼里备受争议的雕刻行业的艰难历程。
这种时序结构让观众逐步深入认识主人公,最终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认识其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家的完整形象。
按照逻辑顺序进行。
由河北省沧州市拍摄的党员电教专题片《选举》,以白庄村选举党委班子成员为背景,向观众呈现了选举的全过程。
该片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内容,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旧州镇组织委员在镇党委组织好工作人员去白庄村f工作人员给党员和村民代表发选票f党员和村民代表填写选票f工作人员整理选票f组织委员宣布第一轮选举结果f……最终选举出白庄村新一届村党委班子成员。
该片按照逻辑进程发展,结构层次十分清晰,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和审美习惯,观片因此也十分轻松自然。
以直线式结构策划的专题片很多,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往往很难拍到连贯性的材料,这就要靠作者根据对生活的认识去发掘和深化主题,把片子的本质意义有层次地反映出来。
视频文案的节奏结构模板
视频文案的节奏一般是有三种形式:
1.黄金三秒结构。
就是在一个15秒的视频里,前3秒至关重要,需要抛出一个很具有吸引力的标题,这样就会吸引用户观看这个短视频作品,已达到一个较高的5秒完播率。
用这种节奏的短视频,一般时长较短,因此就只有一个开头的爆发点。
中期进行事件描述,后期进行整体总结,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表达。
2.三段式结构。
如同字面意思。
在一个短视频过程中,设定三个爆发点。
一般这种节奏形式用于时间较长的作品。
前10秒设定一个爆发点,然后每10秒设定一个爆发点,三个爆发点之后,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或者直接结束。
3.两段式结构。
就是在开头和结尾分别设置两个点,一般是前面提出疑问,后续带来解答,或者是前面反常识,后面进行解释这一类型的。
对于三种节奏形式的运用,不一定局限于哪种时长的作品用哪种节奏形式。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作品内容,去选择一个合适的节奏形式。
视频文案模板公式:
现象+痛点+原因+解决方法。
例子:孩子咳嗽(现象)老是不好(痛点)多半是装的(原因)打一顿就好了(解决方法)。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作者简介:徐小云(1980,12—),女,河南焦作人,硕士,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袁其帅(1979,6—),男,河南省民权县人,硕士,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0引言关键帧是视频的镜头表示帧。
基于关键帧的特征检索是基于内容视频检索的重要一部分。
虽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语义特征进行视频查询,但由于语义特征很难做到自动提取,所以通常视频检索所采用的是较低层的关键帧的视觉特征,包括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等静态特征,也包括反映镜头一定语义内容的运动特征等。
1视频特征描述的要求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实际上就是基于特征的检索。
因此是视频检索的基础,也是难点所在。
良好的特征应具有以下特点:1)可区别性:对于不同的图像来说,其特征值应具有明显的差异,便于比较;2)可靠性:对相似图像的特征值应比较相近,查询的结果是按特征值相似程度排列的图像集合;3)独立性:所用的各个特征之间应彼此不相关;4)特征维度低:检索复杂度随着特征数量和特征维数会迅速增长,不利于检索。
2静态特征提取2.1提取颜色特征色彩是物体表面的一种视觉特性,是人类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种物体都有其特有的色彩特征,同一类物体往往有着相似的色彩特征。
因此可以根据色彩特征来区分物体。
而且颜色特征非常稳定,对于旋转、平移、尺度变化,甚至各种形变都不敏感,表现出相当强的鲁棒性。
颜色内容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个对应于全局颜色分布,一个对应于局部颜色信息。
按照全局颜色分布来索引图像可以通过计算每种颜色的象素的个数并构造颜色灰度直方图来实现,这对检索具有相似的总体颜色内容的图像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局部颜色信息是指局部相似的颜色区域,它考虑了颜色的分类与一些初级的几何特征。
比如,颜色集是通过抽取空间局部颜色信息来提供颜色区域的有效索引。
解析视频原理
解析视频的原理是通过分析视频图像的像素点来获取视频中的各种信息。
视频是由一连串的帧组成的,每一帧由像素点构成。
在视频解析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视频文件读取并解码,将原始的视频数据转化为图像帧。
然后,针对每一帧,会将图像分解成多个像素点,获取每个像素点的RGB值。
接下来,可以利用图像处理算法来对视频进行处理,比如去除图像噪点、平滑图像边缘、增强图像对比度等。
此外,还可以应用计算机视觉算法来提取视频中的目标物体、跟踪物体的运动轨迹等。
视频解析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提取视频中的音频信息。
音频信息可以通过解码视频文件中的音频流来获取,然后可以进行音频处理或识别等操作。
视频解析还可以应用于视频编码和压缩。
常见的视频编码算法有H.264、HEVC等,这些算法利用视频解析获取的图像信息
进行压缩,以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
总结而言,视频解析的原理是通过对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出视频中的各种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音频处理等应用领域。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内容分析与检索引言: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视频内容的数量急剧增长,使得人们需要高效地对视频进行内容分析和检索。
传统的视频分析和检索方法面临着时间复杂度高、准确率低等问题。
然而,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可以在视频内容分析和检索任务中取得显著的成果。
一、视频内容分析1. 特征提取深度学习在视频内容分析中的第一步是特征提取。
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中,如SIFT、HOG等,需要依赖人工特征设计。
而深度学习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自动学习输入数据中的重要特征。
对于视频内容分析,可以借助3D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时空特征,将视频中的帧序列作为输入,获取多层次的时间和空间信息。
2. 行为识别在特征提取的基础上,可以应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视频行为识别。
例如,通过训练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判断出视频中的行走、跑步、跳跃等行为。
这种行为识别技术对于视频监控、智能体验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 目标检测与跟踪深度学习在视频内容分析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目标检测与跟踪。
通过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自动在视频中检测和跟踪目标对象,如人、车、动物等。
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等领域,提高视频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视频内容检索1. 视频内容描述深度学习可以应用于视频内容描述的生成。
通过训练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将视频的内容转化为自然语言描述。
这种技术对于视频检索非常有用,用户可以通过文本搜索来查找符合其需求的视频内容。
2. 视频内容相似性匹配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内容相似性匹配是另一种重要的视频检索技术。
通过训练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学习视频的特征表示,从而能够计算视频之间的相似性。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用户根据内容特征查找与输入视频相似的视频。
3. 视频关键帧提取对于大规模的视频库,视频关键帧提取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可以用于加速视频内容检索。
深度学习可以通过训练一个模型,自动提取视频中最具表征性的关键帧。
高级视频合成技巧:Premiere Pro的层次化组合一、层次化组合介绍层次化组合是Adobe Premiere Pro软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它允许用户在编辑视频时将多个视频素材叠加在一起,从而创建出更复杂的效果和图层效果。
通过层次化组合,用户可以在同一个时间轴上对不同素材进行调整、编辑和混合,从而实现对视频的优化和创意处理。
二、创建层次化组合1. 在Premiere Pro软件中打开一个新的项目。
2. 将需要使用的视频素材导入到项目资源库中。
可以通过拖拽文件到资源库窗口或者点击"文件"-"导入"来实现。
3. 将素材拖拽到时间轴中,按照需要进行排序和调整,确保它们按照正确的顺序叠加在一起。
三、调整层次化组合1. 更改素材的叠加模式:在时间轴的视频轨道上,选中需要调整的视频素材,点击右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叠加模式"。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式,如正片叠底、滤色、颜色加深等,以实现不同的效果和风格。
2. 调整层次关系:将视频素材叠加在一起后,可以在时间轴中调整它们的顺序。
选中一个素材,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上移一层"或"下移一层",即可改变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而改变图像叠加的效果。
这样可以在视觉上创造出更多的混合效果和变换动画。
3. 调整图层透明度:对于每个视频素材,可以通过在"控制面板"中调整图层的透明度,以达到逐渐重叠和融合的效果。
选中视频素材,在控制面板中找到"透明度"滑块,通过拖动滑块来调整透明度。
这样可以让两个视频素材在叠加时产生透明过渡效果,为视频添加更多层次感。
四、添加效果和特效1. 视频过渡效果:在时间轴中,选中两个视频素材之间的间隔,点击"效果"-"过渡",选择一个过渡效果,如淡入淡出、溶解、推拉等。
第25卷第7期 2008年7月 计算机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 Vo1.25 No.7
Ju1.2008
视频图像理解的一般性框架研究术 梁英宏,王知衍,曹晓叶,许晓伟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视频图像理解侧重于对视频序列进行解释,既涉及到图像的空间特性,也涉及到视频序列的时间特性, 是目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回顾了视频图像理解方法的研究现状,提出视频图像理解的一般性框 架,包括层次结构、涉及的技术领域和应用的系统结构,并以一个实际应用作为示例解释该框架的层次结构。 关键词:视频图像理解;视频图像分割;目标识别;行为理解;场景理解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8)07—2203—05
Research on common framework of video image understanding LIANG Ying—hong,WANG Zhi—yan,CAO Xiao—ye,XU Xiao-wei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Video image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places emphasis on interpreting video sequences,including spatial and tem— poral features of video sequences.It is a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vision.This paper first review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video image understanding methods,and then proposed a common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video sequences, including the layered structure,the correlative fields and the common system structure.Finally,discussed a real application for interpreting the layered structure of this framework, Key words:video image understanding;video image segmentation;object recognition;behavior understanding;scene under— standing
“毕福剑言论不雅视频”网络传播框架分析作者:杨唯汀来源:《新闻世界》2015年第12期【摘要】本文在搜集凤凰网发布的关于“毕福剑言论不雅视频”的相关报道后,对全部新闻文本进行分析,结合框架理论的相关内容,从新闻框架的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剖析网络媒体对事件发展的评价、态度和看法,进而得出新闻报道的框架。
【关键词】框架理论新闻框架新闻文本2015年4月,央视节目主持人毕福剑从央视节目中消失。
事件源于4月6日开始在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
毕福剑在好友聚餐时唱起了经典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选段,语气戏谑,还涉及对已故领袖大不敬。
这一段言论被录下来并发布在网络上,最后导致了其被停职。
一、理论阐述与研究方法近年来,新闻传播研究对于框架理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美国学者盖伊·塔奇曼在《做新闻》中提出,“新闻是一种框架”,新闻框架就是新闻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某种模式化、固定化、普遍化的表达方式。
因此,“框架”是媒体在多篇报道中所呈现出的某种一致性的视角,或者是固定的报道模式。
由于概念的复杂多样,框架分析的方法也十分繁杂。
本文将借用台湾学者臧国仁在《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一文中的分类,从框架的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利用搜狗新闻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选择2015年4月7日至9月这一时间段中凤凰网所有相关新闻报道作为研究的文本,从不同的层次进行新闻框架分析,进而分析其报道模式。
二、高层次结构:报道主题框架分析1、报道量报道量反映了媒体对一个事件的重视程度,越是重视的事件其报道力度也就越大。
“毕福剑不雅视频”引发大范围讨论是名人身上的特有现象,牵扯出名人隐私、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媒体必然对其进行关注和报道。
视频于4月6日发布于互联网,4月7日至10日逐渐进入讨论高潮,7月底之后事件沉寂。
在此期间,凤凰网共发布了32条相关的新闻。
其中4月8日至11日为集中爆发期,4月9日达到峰值,共11篇;4月13日以后偶见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