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4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65
单选题1. 设置于深厚软弱土层中的桩,或桩端无较硬土层作为持力层,或桩端持力层虽然较坚硬但桩的长径比很大的桩,可视为_______。
(4分)(A) 端承桩(B) 摩擦桩(C) 摩擦端承桩(D) 端承摩擦桩参考答案:B2. 在建筑场地上,用人工开挖探井、探槽或平洞直接观察了解槽壁土层情况与性质,称为_______。
(4分)(A) 钻探法(B) 静探法(C) 动探法(D) 掘探法参考答案:D3. 以下属于桩基础设计内容的是_____。
①确定桩的数量;②承台设计;③基桩受力验算;④群桩沉降验算。
(4分)(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参考答案:A4. 群桩基础中的单桩称为_______。
(4分)(A) 单桩基础(B) 基桩(C) 复合桩基(D) 桩基参考答案:B5. 对土层性状、桩径、入土深度和桩顶荷载都相同的摩擦桩,群桩(桩距为桩径的3倍)的沉降将比单桩的沉降_______。
(4分)(A) 大(B) 小(C) 无规律(D) 两者相同参考答案:A6. _______并不能有效地减小膨胀土地基对建筑物的破坏。
(4分)(A) 增加基础埋深(B) 减少建筑物层数(C) 增加散水宽度(D) 对地基土进行换填参考答案:B7. 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时,出现下列_______情况,即可终止加荷。
(4分)(A)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B)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3倍;(C)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小时尚未达到相对稳定;(D) 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
参考答案:A8. 下列桩中属于部分挤土桩的是_______。
(4分)(A) 实心的预制桩(B) 下端封闭的管柱(C) 冲孔桩(D) H型钢桩参考答案:D9. 混凝土预制桩的优点在于_______。
(4分)(A) 直径易于控制(B) 桩身质量较易保证(C) 对周围环境影响小(D) 适用于所有土层参考答案:B10. 重大的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在场址选定批准后进行_______,勘察内容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第一章:土的性质与分类1.1 教学目标了解土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掌握土的三相指标及土的密度、含水率和塑性指数的概念。
学会使用土工试验仪器进行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理解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对地基基础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土壤的组成与结构土壤的物理性质:密度、含水率、塑性指数土壤的力学性质:抗剪强度、压缩性、渗透性土的分类与工程特性土工试验:密度试验、含水率试验、塑性指数试验1.3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土壤的性质、分类和工程特性。
实验教学:指导学生使用土工试验仪器进行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理解土壤性质对地基基础的影响。
第二章:土力学基本理论2.1 教学目标掌握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包括剪切强度理论、压缩理论和小应变弹性理论。
学会运用土力学理论分析土壤的力学行为。
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应力、应变、应力路径剪切强度理论:抗剪强度、库仑定律、莫尔-库仑准则压缩理论:压缩性、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小应变弹性理论:弹性模量、泊松比、弹性应变2.3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数值分析:运用数值方法分析土壤的力学行为。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运用土力学理论解决问题。
第三章:地基基础设计原理3.1 教学目标掌握地基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浅基础、深基础和地下工程的设计。
学会运用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知识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
3.2 教学内容浅基础设计原理:承载力计算、基础尺寸确定、沉降计算深基础设计原理:桩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地下工程设计原理:隧道、地铁、地下室3.3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地基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数值分析:运用数值方法分析地基基础的设计问题。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运用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知识进行地基基础设计。
第四章: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分析掌握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极限平衡法、数值方法和实验方法。
学会运用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分析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绪论一、土力学、地基及基础1、土力学:土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土”。
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松散堆积物,颗粒之间没有胶结或弱胶结。
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其性质随着形成过程和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前,必须对建筑场地土的成因、工程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状况和场地的工程地质等进行评判,密切结合土的工程性质进行设计和施工。
否则,会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安全使用。
土力学是工程力学的一个分支,是利用力学原理研究土的应力、应变、强度和稳定性等力学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由于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与一般刚体、弹性固体和流体有所不同,因此,土的工程性质必须通过土工测试技术进行研究。
2、地基:建筑物都是建造在土层或岩层上的,通常把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
未经人工处理就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3、基础:建筑物上部结构承受的各种荷载是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所谓基础是指承受建筑物各种荷载并传递给地基的下部结构。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基础应埋入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进入持力层,即基础的埋置深度。
按照基础的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部分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如图1所示。
设计时应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部分的共同作用和施工条件,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选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地基基础方案。
二、土力学的发展简史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使人类早就懂得了利用土进行建设。
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发现了土台和石础;公元前两世纪修建的万里长城及随后修建的京杭大运河、黄河大堤等都有坚固的地基与基础。
这些都说明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土力学方面的知识。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以后,随着城市建设、水利工程及道路工程的兴建,推动了土力学的发展。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高起专)阶段性作业4总分:100分得分:0分一、单选题1. 以下属于桩基础设计内容的是_____。
①确定桩的数量;②承台设计;③基桩受力验算;④群桩沉降验算。
(4分)(A) ①②③④(B) ①④(C) ②③(D) ①②③参考答案:A2. 混凝土预制桩的优点在于_______。
(4分)(A) 直径大(B) 桩身质量较易保证(C) 对周围环境影响小(D) 适用于所有土层参考答案:B3. 下列_______选项的措施并不能有效地减小膨胀土地基对建筑物的破坏。
(4分)(A) 增加基础埋深(B) 减少建筑物层数(C) 增加散水宽度(D) 对地基土进行换填参考答案:B4. 群桩基础中的单桩称为_______。
(4分)(A) 单桩基础(B) 桩基(C) 复合桩基(D) 基桩参考答案:D5. 重大的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在场址选定批准后进行_______,勘察内容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
(4分)(A) 选址勘察(B) 初步勘察(C) 详细勘察(D) 施工勘察参考答案:B6. 在建筑场地上用人工开挖探井、探槽或平洞,直接观察了解槽壁土层情况与性质,称为_______。
(4分)(A) 钻探法(B) 静探法(C) 动探法(D) 掘探法参考答案:D7. 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的承载力时,出现下列_______情况,即可终止加荷。
(4分)(A)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B)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3倍;(C)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小时尚未达到相对稳定;(D) 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
参考答案:A8. 对土层性状、桩径、入土深度和桩顶荷载都相同的摩擦桩,群桩(桩距为直径的3倍)的沉降将比单桩的沉降_______。
(4分)(A) 大(B) 小(C) 无规律(D) 两者相同参考答案:A9. 设置于深厚软弱土层中的桩,或桩端无较硬的土层作为持力层,或桩端持力层虽然较坚硬但桩的长径比很大的桩,可视为_______。
Q2第4章土中应力(答案在最底端)一简答题1.何谓土中应力?它有哪些分类和用途?1.【答】土体在自重、建筑物荷载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均可产生土中应力。
一般来说土中应力是指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土中应力按其起因可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
自重应力是指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尚未完成的压缩变形,因而仍将产生土体或地基的变形。
附加应力它是地基产生变形的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地基土的强度破坏和失稳的重要原因。
土中应力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力两种。
土中有效应力是指土粒所传递的粒间应力。
它是控制土的体积(变形)和强度两者变化的土中应力。
土中孔隙应力是指土中水和土中气所传递的应力。
2.怎样简化土中应力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有哪些问题应充分考虑其影响?4.基底压力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化直线分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5.如何计算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两者概念有何不同?6.土中附加应力的产生原因有哪些?在工程实用中应如何考虑?7.在工程中,如何考虑土中应力分布规律?7.【答】由于附加应力扩散分布,他不仅发生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分布在荷载面积相当大的范围之下。
所以工程中:1、考虑相邻建筑物时,新老建筑物要保持一定的净距,其具体值依原有基础荷载和地基土质而定,一般不宜小于该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2、同样道理,当建筑物的基础临近边坡即坡肩时,会使土坡的下滑力增加,要考虑和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要求基础离开边坡有一个最小的控制距离a.3、应力和应变时联系在一起的,附加应力大,地基变形也大;反之,地基变形就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我们在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沉降计算深度”用应力比法确定。
二填空题1.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和。
2.土中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和。
3.地下水位下降则原水位出处的有效自重应力。
4.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应从算起。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1. 引言土力学(soil mechanics)是研究土体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的学科,它在土木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地基基础则是土力学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乎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土力学的基础概念、土体性质、土力学参数和地基基础设计等方面,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2. 土力学的基础概念(1)土体:土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固体颗粒、空隙和水分组成的土体。
土体可以分为粘性土和非粘性土两大类。
(2)土力学三性:土体的强度、变形和渗透性是土力学研究的三个基本性质。
(3)边界条件:土体的力学行为与边界条件密切相关,包括自由边界、刚性边界和过渡边界。
(4)固结与压缩:土体在受到外力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固结与压缩现象。
固结是指土体体积的减小,而压缩则是指土体产生的应力与应变的变化。
3. 土体性质(1)颗粒组成:土体的颗粒组成对其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不同颗粒组成的土体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
(2)粒径分布:土体中颗粒的粒径大小分布对土体的密实度、渗透性和抗剪强度等性质有影响。
(3)含水量:土体中水分的含量决定了土体的湿度状态,并影响其强度和固结性质。
(4)比表面积:土体颗粒的比表面积对水分和颗粒间的黏聚力有影响,是研究土体吸力和渗透性的重要参数。
4. 土力学参数(1)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是指实际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对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有重要影响。
(2)孔隙比和孔隙比因子:孔隙比是指土体的孔隙体积与固相体积的比值,是研究土体压缩性和渗透性的重要参数。
(3)剪切强度和摩擦角:土体的剪切强度与颗粒间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关,是研究土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4)压缩指数和压缩预应力:土体的压缩指数和压缩预应力是研究土体固结性质的重要参数,对土体的固结行为有影响。
5. 地基基础设计(1)承载力计算:地基基础的主要设计目标是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需要进行承载力计算来确定地基基础的尺寸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