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象角度下《红楼梦》中的小人物尤三姐
- 格式:pdf
- 大小:54.99 KB
- 文档页数:2
重读《红楼梦》,再论尤三姐作者:王建居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01期在整部宏伟巨大的《红楼梦》中,对尤三姐作为一个典型的形象出现在作品中,虽然对有关于她的描写不多,并且最终也是以悲剧的人生落场,但是她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在这部小说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本文主要从文学作品赏析的角度,对曹雪芹所塑造的尤三姐的人物形象和她人生的悲剧性进行分析,并对尤三姐在整部小说构思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
尤三姐性格人物形象我们从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都是悲剧作品,而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对悲剧人物的塑造。
曹雪芹所创作的《红楼梦》就是悲剧作品的典型代表。
其中尤三姐的故事在整部小说中的描写虽然不多,但是却为读者塑造了一个美丽、聪慧、刚烈、任性、有胆识、敢做敢为、有反抗精神的古代女子形象,人物描写丰满、活灵活现,让读者禁不住感叹世间竟有这样的奇女子。
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奇女子仍然成为大观园众多女性悲剧角色中的一员。
她的死虽然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但是总的来说,还是由于时代和社会的根本原因造成的。
一、尤三姐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1.尤三姐人物背景的塑造尤三姐在《红楼梦》中的登场比较晚,在之前的第十三回的时候,只是用一句话对尤氏姐妹来到大观园的事情提了一句,后来直到第六十三回,尤三姐才算真正的从众多人物中出场。
对于尤三姐的身世,作者也只是做了简单的描写,她是尤氏的继母改嫁到尤家的时候带来的孩子,有一个姐姐叫尤二姐。
她们是因为家道中落,生活贫苦,无依无靠才来到贾府的。
尤氏母女的生活经济来源全部都是依靠贾府的资助,因此,尤三姐在内心中对贾珍其实是有感激之情的。
但是这种感激并不能成为她们在贾府安然生存下去的保障,从贾珍父子对尤氏母女肆无忌惮的欺辱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她们为自己的午餐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关于尤三姐的生活环境,经济上的完全依附使尤氏姐妹与贾府有着割扯不断的关系,同时这也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
2001年12月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D ec.,2001第19卷第6期 JOU RNAL O F SOC I A L SC IEN CE O F J I A MU S IUN I V ERS ITY V o l.19N o.6叛逆者的呐喊① ——浅析尤三姐艺术形象邓 卓(黑龙江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尤三姐虽然在《红楼梦》众多人物中是一位小人物,但她那种刚烈的性格、独特的斗争方式、严肃的婚姻观都足以说明,尤三姐是曹雪芹成功塑造的一位重要人物。
她那种以个性解放来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以个性解放争取婚姻的自由,以个性解放与封建礼教顽强斗争的精神,是当时社会上涌现出的新生力量,代表了受封建思想窒息的青年男女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的社会历史潮流。
[关键词]尤三姐;刚烈性格;悲剧原因[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01)06-0047-03 如果说曹雪芹的不朽巨著《红楼梦》是一座五光十色的艺术宝库,那么尤三姐这个光辉的艺术形象,就是这座宝库中的一颗闪闪发光的艺术明珠。
在《红楼梦》中,尤三姐的故事虽然不过用了四千字左右的笔墨,但她反抗封建豪门压迫,反对封建妇道束缚的叛逆刚烈女性形象却跃然纸上。
虽然尤三姐的生命短暂,但她却象划过夜空的一道闪电,放射出十分耀眼的光辉。
尤三姐究竟为什么成为这样一个不朽的妇女典型,获得如此好的艺术效果,受到人们的歌颂和赞扬呢?这就是在她身上体现了萌芽状态的新的时代因素。
从这个刚烈的女性身上,人们看到了被压迫的妇女的觉醒,看到了黑暗封建王国中的一线光明。
一、刚烈的性格无论是哪位读者只要读了《红楼梦》六十三至六十六回后,就不难发现《红楼梦》中尤三姐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刚烈”二字。
这种刚烈的性格在那个时代是罕见的。
正象作者说的那样“这尤三姐天生脾气,和人异样诡僻”。
生活环境是造成尤三姐“刚烈”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红楼梦》中的女儿国度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悲剧女性形象,那就是尤三姐。
尤二姐与尤三姐并称为尤式姐妹,这对尤氏姐妹不属于金陵十二钗,本是平民家的女儿,却被卷入了贾府这个大家族之中,最后以吞金自杀和拔剑自刎的形式结束了两姐妹的悲剧命运。
关于尤三姐的描写集中在小说的第六十四至六十六回,到了第六十六回便因柳湘莲对她的误解并悔婚,最终因爱的幻灭而自刎。
尤三姐出身卑微,不仅尤家早已贫穷,而且,二姐、三姐都是尤老娘改嫁时“带了来的”。
贾敬死时,尤老娘把她姐妹俩带到宁国府来,是为了倚赖阔亲戚过活。
因此,她出场时的客观地位就十分低下。
宁国府的最高长辈贾敬的去世带动了书中尤氏姐妹的出场,家中大小事物托付了尤老娘并二姐三姐照管,贾琏也因此机会见识了尤氏姐妹这对尤物,并且动了垂涎之意,因此百般撩拨,二姐对他也十分有意,而三姐对待贾琏只是“淡淡相对”,从这里可以看出尤三姐对贾琏的不屑和尤三姐的孤傲。
同时尤三姐又是大胆泼辣的,在言语上的泼辣犀利与王熙凤有的一拼。
如六十四回文中面对贾蓉对尤二姐的调笑,尤二姐不好意思说什么,而尤三姐此时似笑非笑、似恼非恼的骂道:“坏透了的小猴儿崽子!没了你娘的话说了!等我撕他那嘴呢!”最典型的集中体现三姐泼辣大胆性格和犀利的语言的就是“三姐闹宴”这一情节。
在贾琏偷娶尤二姐之后,提议“不如叫三姨儿也合大哥成了好事,彼此两无碍,索性大家吃个杂会汤”,竟然荒淫无耻到了这个地步,这个提议一提出就遭致了尤三姐的一顿臭骂,并摆出一副“女流氓”的架势,直将贾珍贾琏二人唬住了,就好像是她“嫖”了他们二人,所以我们在这里称三姐是《红楼梦》中唯一反扑男人的女人尤三姐一段怒骂的语言描写既有特色,称之为“村俗流言”,连珠炮般喷射出成串的谚语、俗语、歇后语,既符合她的身份,又充分刻画出她刚烈泼辣的性格,令人看到她火一般炽热的反抗性与不可亵渎的正气。
尤三姐的大闹珍琏宴席,是在放火;她的这一团烈火,把宁国府这个无耻、虚伪、欺骗、玩弄女人的淫窝魔窟,烧了一大通,烧得痛快。
浅谈《红楼梦》中尤三姐形象作者:陈海娴来源:《文学教育》 2021年第11期陈海娴内容摘要:尤三姐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作者着墨不多,总共四千字左右,却塑造出了一个个性特征极其鲜明的女性形象。
虽然所处环境污浊,但她能时刻保持清醒;面对男权社会物化女性、玩弄女性的现实,她以特殊的形式进行斗争;面对爱情理想的破灭,她用生命捍卫自身的尊严。
她用自己的悲剧人生控诉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摧残和迫害,是封建社会一面反封建的旗帜。
关键词:尤三姐清醒反抗决绝反封建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红楼梦》犹如一幅美丽生动的画卷,缓缓拉开,道不尽各种娇艳旖旎的女儿情态。
在这群钟灵毓秀的红楼女儿中,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没有显赫的出身、没受过良好的教育,却拥有一颗高贵的心。
她的出现,犹如一颗流星划过红楼上方浓厚的阴霾,虽短暂,却让人看到光明。
她敢于向封建礼教说“不”,以自己的方式向男权社会发起英勇抗争。
时至今日,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依然活跃于读者心目中,光芒耀眼,引领我们飞升!她,便是——尤三姐。
一.众人皆醉我独醒——清醒与颖悟尤三姐在贾府中的身份地位比较特殊,既不是贾府的千金小姐,又不是奴婢仆从。
《红楼梦·大辞典》中如此介绍二人:“尤氏继母从前夫那里带过来的女儿,在宁府虽有姨妹之分,实际与尤氏异父异母,似近实远,情同寄食”。
【1】所以,她们顶多算是贾府的远房亲戚,与同样投亲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地位有着巨大差异。
连作为贾母掌上明珠的林黛玉在贾府生活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就怕行差踏错,落人话柄,更何况双尤依靠的是在宁府自身都活得窝囊憋屈的尤氏。
所以,她处的环境和地位决定了她虽早已看透衣冠楚楚之下这些皇亲贵胄的丑陋嘴脸,也清楚贾珍贾蓉之流企图霸占她们姐妹的心思,但因为寄人篱下,所以只能以虚与委蛇的方式灵活斗争。
目睹贾蓉和尤二姐的调情,她转过脸去,说道:“等姐姐来家再告诉她。
”面对贾琏的百般撩拨,眉目传情,她只是“淡淡相对”。
风云人物-《红楼梦》中的尤三姐简介尤三姐是个什么样的人?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极具代表性的古典著作,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并称中国四大名著。
更因为其优美的文学色彩,和极富研究意义的历史价值,以及丰富的文化展现,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曹雪芹将大观园中的女儿,放在四大家族兴衰的背景之下,将一曲《红楼梦》写的恢弘大气,很是令人佩服。
特别是里面众多出彩的女儿们,读起来更是仿佛一具具新鲜的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各有千秋的姑娘们,让读过之人心之神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曹雪芹在塑造人物方面极具特点,让人不会将他们混淆。
比如说清尘绝世的林黛玉,便有个病西施的特点。
世俗美人的宝钗姑娘,也有个热病的毛病,或者是妙玉也是个不清不净的特点。
而对于尤三姐这个人物的塑造,作者采用了一个极为矛盾的特点,让人们对其印象深刻。
尤三姐是尤二姐的妹妹,是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别名尤小妹。
她与尤二姐都是天生“尤物”,长的极为风流标志。
特别是尤三姐,长相出色不说,还偏爱打扮得出色,自有一种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
让贾府的几个好色的男人,对其垂涎不已。
作者将尤三姐塑造成两个形象的结合体。
在未遇到柳湘莲之前,尤三姐是个极为淫荡的女子。
在失身时候作出种种淫情浪态,万人不及,是个“使人家丧伦败行”的“淫奔女”。
可是在遇到柳湘莲,并钟情于他之后,就变成一个忠贞女子。
誓言非柳湘莲不嫁,一改往日淫浪之态,变得忠洁自守。
自行择了柳湘莲为夫后,就一心一意等他。
柳湘莲心仪于她,送宝剑作为定情信物后,尤三姐高兴得不得了,将宝剑珍惜的挂在床头。
而后来柳湘莲怀疑尤三姐也是个不干净之人,要索回定礼,尤三姐在奉还定礼时拔剑自刎。
做出这样一个选择,也是尤三姐忠于自己爱情的答案。
尤二姐和尤三姐是宁府尤氏继母的女儿,因贾敬暴死,尤氏料理丧事,不能回家。
便将继母接来在宁府看家。
尤二姐和尤三姐虽是宁府亲戚,表面上关系很近,实际上却十分疏远。
尤老娘说:“我们家里自先夫去世。
来稿摘登尤三姐形象的蕴涵再探“《红楼梦》诸女像中最后出现的一颗慧星”尤三姐是位以“奇”、“烈”著称的女子。
但这个以奇招大胆抗争、大获全胜的奇女子,也终究难逃封建礼教的魔爪。
因而,这一形象也蕴涵了不少有关贞操观、婚姻观的新因素。
“贞操”观念是妇女为维护自身价值与尊严提出的,是自尊自爱的体现。
但在整个封建社会,贞操只是对妇女的片面要求。
到明清两代,意识领域出现了反对单纯要求妇女遵守贞操的进步思潮和观念,曹雪芹在塑造尤三姐这个人物时,反映了她不顾“封建贞操”又未能真正突破封建贞操观念为爱情坚守贞操的形象特征。
她把与封建贞操相去十万八千里的离经背道之举,当作一种手段,一种用来对付、嘲笑、制裁贾珍等衣冠禽兽的手段。
她的大胆之举,是对封建贞操的嘲弄与讽刺。
然而为了爱情,为了能与相爱的人永结连理、比翼齐飞,她却能斩钉截铁地“改过”,果真个“非礼不动,非礼不言起来”。
这些言行都表明了她能为爱情坚守贞操。
这就蕴含了一种进步的因素。
尤三姐有着与那个时代一般人不同的贞操观念,而她所明确提出并在实践中有所体现的婚姻观与独立自主的性意愿,更体现了反映某些属于未来社会的新观念。
在封建社会,传统的婚姻所信奉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红楼众多姑娘,都成了这种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如果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典型的封建联姻方式,那么“门当户对”则是封建婚姻的择偶原则,所谓的“富”、“才”、“貌”则成为挑选对象的条件标准。
尤三姐提出:“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
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
”这就大大超越了传统的婚姻观,具有现代性爱的新内容,表现出她为争取女性性权利而开始的抗争精神,显示出她那独立的性意愿和力争婚姻自主权的觉悟。
虽然尤三姐最终并未得到可心如意的婚姻,但这一艺术形象身上所体现的崭新的贞操观、婚姻观,使她和宝、黛等人物一起,共同使《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在无情解剖、彻底否定旧时代的同时,透露出许多进步的思想意识,这也就是尤三姐形象的另一价值所在。
红楼梦第十四章人物性格分析第十四章人物性格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一个庞大而繁复的世界。
第十四章是该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其中出现了多个人物,他们各具特色的性格为整个故事注入了生机和情感。
本文将对第十四章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
1. 贾母:作为贾府的家族长者,贾母的性格淳朴、和蔼可亲。
她善良、宽厚,喜欢帮助贫苦的人,并且乐于和家人朋友聚会,是一个慈祥而和睦的家庭主管。
她经常以身作则,给大家树立了榜样。
尽管有时她显示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足,但她的善意和关心使她成为整个贾府的支柱和灵魂。
2. 尤三姐:尤三姐是贾母的外孙女,她的性格可爱、天真。
她喜欢跟随她的母亲尤老太太,拿着镜子、手摇扇,总是活泼可爱地穿梭在人群中。
她对旁人十分友善,善于结交新朋友。
然而,由于她天真无邪,经常被人愚弄,这也暴露出她善良性格背后的脆弱。
3. 林黛玉:黛玉是贾府中一个重要的人物。
她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女性,她有着敏感而善良的心灵。
她默默地承受了家庭和社会给她带来的压力,但她也因此而变得忧郁、孤立。
她对美的追求使她成为红楼梦中最深情和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之一。
但是,她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偏见和自卑。
她对自己的外貌和价值感到不满,这使她常常失望和沮丧。
4. 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府中一个聪明、理智的女子。
她对自己的内在美和智慧有自信,也对自己的观点坚定不移。
她对黛玉有很高的了解和同情心,但她也有一定的冷漠和理智。
尽管她的性格相对稳定,但也透露出她对黛玉关注和友谊的有限性。
她是一个典型的“大和平”,在纷争和争议中保持着中立。
5. 贾宝玉:贾宝玉是这个故事的主要男性角色之一,他是个聪明、机智的人,对红楼梦里的内外事物都非常了解。
他悦人、善于交际,浪漫而多情,但同时也有一些自恋和傲慢。
他的性格是复杂的,他虽然体现出他出色的才华和灵性,但他也会因为他的感情而陷入困境。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对红楼梦第十四章中的部分人物进行了性格分析。
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比较鉴赏作文尤二姐和尤三姐,这两位姐妹在《红楼梦》里可是很有意思的人物。
说起她们,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尤二姐那可算是个脾气火爆的姑娘,凡事不顺心就上火。
她性格直爽,眼里揉不得沙子,也不会藏着掖着,什么事都要在面子上见个真章。
咱们先来说说尤二姐。
她的性格那叫一个“火山”,动不动就喷发,尤其是她那桀骜不驯的态度,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她总是对自己的不幸大吐苦水,常常一把泪水,一把鼻涕,简直就是生活中的“百宝箱”,什么问题都能从她那儿找着答案。
“哎呀,我这辈子真是够了!说什么也不行,做什么也不对!”尤二姐一边嚷嚷,一边摆弄着她那破旧的衣裳,仿佛全世界都欠了她一样。
她的姐姐尤三姐就完全不一样了。
尤三姐那可是典型的“温柔娴淑型”,她不像尤二姐那么冲动,而是聪明伶俐、心机深沉。
她在背后运筹帷幄,细心琢磨,处理事情时总是显得从容不迫,仿佛她的生活永远处于一种完美的掌控之中。
有一次,尤三姐看着尤二姐一副怨天尤人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二姐,你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咱们还是要想办法,不能总是消极。
”尤二姐翻了个白眼,“说得轻巧!你倒是说说怎么个办法?”尤三姐就开始耐心分析:“你看,咱们可以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慢慢调整心态。
不是说不能生气,但总得有个出口,不能就这样一直消耗自己。
”这两姐妹一番对话,真是把我逗笑了。
尤三姐真是冷静得让人有点发愁,而尤二姐的暴躁反应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让人感到无比有趣。
说实话,这两姐妹的对比就像是一个喜剧片里的两个角色,一个是搞笑的主角,一个是机智的配角。
尤二姐的火爆和尤三姐的冷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看了不禁觉得有趣。
尤三姐那份从容不迫的态度,是她在生活中练出来的,而尤二姐的直接与火爆,则让她在生活中成了个风云人物。
两个姐妹就这样在生活中互相碰撞,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态度。
总结下来,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性格差异,就像是《红楼梦》中一段美丽的风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尤二姐的直率与尤三姐的聪慧,让人看了之后既觉得亲切又充满了乐趣。
艺术形象角度下《红楼梦》中的小人物尤三姐
党巍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109
[摘要]《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堪称群星闪耀,无论是貌比潘安、崇尚自由的贾宝玉,还是眉目秋水、病容可人的林黛玉,
抑或是泼辣能干、敢作敢为的王熙凤,无不富有深刻的艺术形象感染力,让读者观后印象尤深。
本文对书中的尤三姐进行分析,以体会,曹雪芹对那个愚昧时代的满腔控诉,赞扬了妇女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抗争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尤三姐;反抗;机智;个性解放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当中,曹雪芹对尤三姐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并不多,着墨不过四千多字,在这样一部鸿篇巨著当中不算是个重要人物。
可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以鲜明玩物,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处境和所面临的危险,轻信贾琏的花言巧语,结果被玩弄够后遭到了无情的抛弃,落下了个悲惨的结局。
作者通过尤二姐和尤三姐两个姐妹不同性43
DOI:10.16412/ki.1001-8476.2016.21.022
语文建设
2016.
7
y ūw én ji àn sh è
关注
教学语言文学文化纵横
学
术
·
脸,她巧言善辩的机警将既想偷腥又想维护自己一家之主、道学士人形象的贾氏兄弟骂的不知所措,哑口无言。
尤三姐并没有采取直接对抗的愚蠢方式去表达自己对贾氏兄弟的不满,而是抓住了这二人虚伪道义、惺惺作态的丑恶心态,找准机会以撒泼打诨的方式向贾氏兄弟倾诉了自己的抗争和愤慨。
贾氏兄弟对尤三姐泼辣的嘲讽毫无办法,既不能拿出家长的威风予以训斥,也不能用那满嘴的假道学来糊弄精明过人的尤三姐,就只能采取退避三舍的办法,避开尤三姐的锋芒。
逆来顺受也许不是好办法,有策略的抗争也许会给自己带来更好的保护。
三、正确对待婚姻与爱情
首先,封建社会里对女性最为压迫和摧残的就是婚姻的不自主,包办婚姻造就了多少妇女一生的眼泪和痛苦,很多一心去寻找真正与自己两情相悦的爱人,不甘心因为衣食无忧的生活就把自己断送在高墙深院之中,成为男人的笼中鸟。
这在当时的世人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悖逆言论,而这却是寄托了作者对于封建礼教吃人社会的强烈控诉和声讨。
最后,尤三姐为了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这是那个黑暗愚昧时代造就的悲剧,是千万个尤三姐不可避免的命运归宿。
她们无力与整个强大的封建礼教对抗,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无果后,就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作代价,来表达对那个黑暗势力的无言的抗争。
尤三姐爱上了一个走南闯北的戏班的戏子,这在当时是个社会地位很低的职业,居无定所,收入又低且备受歧视,而尤三姐本身也是个寄人篱下的女子,从经济上来说根本没有独立的条件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