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测量密度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3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通过密度测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中心任务: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设问导读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的用途是什么?2、量筒上的单位是什么?他与体积单位是如何换算的?3、一般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量筒的使用:(1)、选(2)、放(3)、读(4)、记5、在量筒读数时,如果俯视或者仰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什么后果?6、可不可以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如果可以请设计一个方案。
自我检测一1、下列关于量筒的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桌面上B.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垂直D.要等量筒内液体表面平静下来时再读数2、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
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3、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31cm,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
某同学的读2cm和3数分别是313.9cm.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13.8cm和3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31cm 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4、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先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4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ml。
则他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都有可能设问导读二测量固体密度1.测量固体的密度的实验原理:2.测量过程中需要测量哪些量?分别可以用什么测?3.请你设计一个测量石块(不规则)的密度实验方案(1)(2)(3)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自我检测二1、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二、学习内容(一)、交流讨论根据上节课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密度测量依据的原理是什么?2、要测量密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你知道测量这些物理量的工具吗?(二)、观察思考1、观察你手中的量筒,思考课本117页想想做做中的四个问题2、烧杯中的水体积怎样测?动手做一做(三)、实验交流1、测盐水密度按照课本118页实验1的要求测盐水的密度,并把测量结果填在表格内,想一想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还有吗?2、测量小石块密度结合课本图6.3-2测石块体积的方法,设计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并画出数据表格,然后进行实验3、总结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四)、知识拓展自学课本118页科学世界,回答问题1、英国物理学家瑞利两次测量氮气的密度为什么不一样?从这个事例中你知道了什么?2、今后的实验测量应该怎样做?三、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练习与拓展一、选择题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平;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B.④⑤③②①⑥C.③②①⑤④⑥D⑤④③②①⑥3. 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体积,请你跟随他的测量过程,回答问题:(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可以( )A.将螺母向左旋B.向左盘中加砝码C.将螺母向右旋D.向右盘中加砝码(2)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该怎么办?二、实验题目的:测定矿石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或量杯))将蜡块轻轻地放入水中,用细铁丝将蜡块按入水面下,记下量筒的示数为巩固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漂浮物密特别提醒:采用“溢水法”测密度,一般适用于测量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入量筒内)时需要借助溢水杯间接测量其体积,从而计算其密度.由于烧杯内不免有水残留,量的物体体积会偏小,导致测量出的密度偏大.等效替代.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今年元旦节前夕长沙人民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大雪.一夜之间,大地被茫茫白雪覆盖.小花 想估测出积雪的密度来.于是她在平整地面厚度均匀的积雪上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若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小花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能实现估测目的A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B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kg 冰与1kg 水的密度相等 B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D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3.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O 可能是入射光线B .OB 可能是折射光线C .OC 必定是反射光线D .BO 必定是入射光线4.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 .眼睛 B .放大镜 C .显微镜D .望远镜5.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 A .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B .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 .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 .呈现缩小倒立的像6.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 .“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D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7.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折射性质B .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 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C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D .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8.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冬天湖面结冰 B .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 C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D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9.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有“禁止喧哗”的标志,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控制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10.对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B.B超----利用红外线获得人体内部信息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雷达---靠次声波来实现监测空中的飞机二、填空题11.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若将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混合,则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_____。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温故互查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讲、互听、检查)1.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什么?2.怎样调节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左盘放什么?右盘放什么?怎样读出所测物质的质量?3.对于规则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你能用什么测量工具测出?4.密度的公式是什么?单位是什么?5.水的密度为克/厘米3 ,表示为。
设问导读阅读课文117页到118页,完成下列问题。
1.测定物质密度的原理是什么?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2.阅读课本“量筒的使用”观察你所用量筒的量程、分度值?3.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对准什么?使用时注意什么?4.请你与同桌互诉如何测出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自学检测1.用天平称石块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有50g、20g、10g、5g砝码各一个,游码对应的刻度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A.85gB.86.6gC.86.8gD.85.6g2.如图所示,量筒的量程是__________毫升,最小刻度是________毫升,图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毫升。
3.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A.500ml 10ml B.100ml 2ml C.250ml 5ml D.50ml 2ml4.以下是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请将实验过程中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了,那么,要使天平平衡,就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向(填“左”或“右”)旋。
若测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了,要使天平平衡,应在天平的右盘中(填“增加”或“减少”)砝码,或移动使天平平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六章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六章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课导学]1.测密度的原理:根据公式m =v ρ测量了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后,就可以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2.质量的测量:天平3.体积的测量:量筒4.量筒的使用方法:⑴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最小分度。
⑵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⑶量筒上单位标度为ml,1ml=1㎝35.利用量筒测固体和体积1)原理:固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固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即V固= V排=V2-V12)注意:固体要不吸水,不与液体发生化学反应,固体要浸没,漂浮的物体要用大头针按下去。
6.实验探究要求能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某一物质密度的测量[例1]实验室有A、B、C、D四个量筒,其中前一个数据是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后一个是它的分度值,想要一次而且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60g酒精应该选用()量筒A.50 ml,5 ml B.250 ml,5 ml C.100 ml,2 ml D.400 ml,10 ml解答:B[剖析]题目要求“一次性”测出,则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必须大于100g酒精的体积“尽可能准确”要求分度值要求小。
[例2]如图为测量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装置。
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体积为______㎝3,密度为______kg/m3。
解答:27,10,2.7×103[剖析] 1.要掌握天平、量筒的读数方法。
2.利用公式算出密度。
[例3]一空瓶质量为5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00g,倒空水后装满某种液体,总质量为8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解答:mvm=ρ331250/150cmcmggmmVV==-==水水瓶ρ05g·4030201050ml5040302010 20g5g液=m3-m1=80g-50g=30gV液=V瓶=50㎝3[剖析]此题提供了测液体密度的又一种方法,利用水的密度已知,求出瓶的体积,此方法称为替代法。
第六章第二节密度一、学习目标1.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会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及密度概念的建立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及应用密度解决生活问题。
三、学习过程(一)探究实验探究实验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不同的小组分别用铝块、木块做实验,天平测质量实验次数物块质量m (g)体积V(cm3)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3)1 木块A2 木块B3 木块C4 木块D5 木块E结论: 实验探究2:探究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学生综合实验数据直接得结论结论:(二)密度概念建立1.定义:2.公式:、3.国际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三)学以致用1、例题: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请计算1 m3水的质量。
已知:ρ= 1.0×103 kg/m3,V=1 m3求:m=?动脑想一想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的含义是:2、MINI Cooper装28人创纪录,这是真的吗?小贴士一个“狭小”的MINI Cooper的容积只有不到2 m3,体操运动员的平均质量约50 kg,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很接近。
请你用密度知识来求证MINI Cooper装28人创纪录的真假。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猜一猜你们教室里空气的质量有多少。
几克?几十克?还是几千克、几十千克?测出你们教室的长、宽、高,算一算里面空气的质量。
你猜得对吗?2、(教材P116 4)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装多少千克?用它装植物油呢?3、美航空航天局制造出了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种材料名为“气凝胶”,在正常情况下呈现烟云状,质量超轻。
它的主要成分和玻璃一样也是二氧化硅,但因为它百分之九十九点八都是空气,所以密度只有玻璃的千分之一。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设计说明测物质密度是初中阶段一个重要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
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但本实验又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记录数据,并得出结果,所以教师应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设计、数据记录与得出结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训练。
为此,可在实验前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量物质的密度,以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明确实验目的,知道实验原理,会选择实验器材,明白实验步骤,及时收集实验数据,最后得出结果。
实验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掌握各组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交流反馈。
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量筒的使用,能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第二阶段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第三阶段测量盐水的密度。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老师引导、交流讨论、实验等方法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不同形状固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代的方法。
2.通过老师引导、交流讨论,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量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3.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量筒的使用、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2.难点: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教具学生用:每组托盘天平1架、砝码1盒、烧杯2个、量筒1个、水、吸水纸、小石块、细线。
教师用:托盘天平1架、砝码1盒、烧杯2个、刻度尺一把、量筒1个、长方体铁块1块、形状不规则石块1块、食盐1袋、水、细线、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回顾思考1.如何正确使用天平?2.体积的单位有哪些?换算关系是怎样的?3.密度的表达式是什么?表达式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含义?4.密度的单位有哪些?换算关系是怎样的?5.如何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导入新课1.情景导入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健儿奋勇拼搏,夺得26块金牌,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课题:测量密度课型:_____新授___课时:__1个课时______
图10-20
(铁
A .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A .图①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的密度大小
B .图②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C .图③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电动机在对应时间内所做的功
D .图④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用电器在对应电压下的电功率
.单位及单位换算: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t= kg ;某位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 ;我们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 。
3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