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课程实施标准法测量液体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会用减液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三、知识要点1.量筒的使用(1)使用量筒之前应观察它的单位、_________和_________。
量筒上标的单位是_________,1mL=_________cm3,1L=_________dm3,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
(2)量筒内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________________(图1)(注:若测量水银是凸液面,视线与凸液面________________)俯视时(图2)测量值相对真实值偏_______;仰视时(图3)测量值相对真实值偏_______。
(3)量筒可以直接测出________________的体积。
如图4所示,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则需先倒入_____________的水(放入物体后要能没过物体,又要不超过最大测量值),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再将物体放入并使其_____________在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则该物体的体积为V=_____________,此种方法称为排水法。
(4)注意:量筒_____________放到天平的托盘上测量,量筒不能用来加热。
【答案】(1)分度值;量程;mL;1;1;0-100 mL;1mL;(2)相平;相平;大;小。
(3)液体;适量;浸没;V2- V1。
(4)不能2.测量固体的密度活动任务:实验桌上提供有不同的金属圆柱体,根据以下提供的密度表,请你通过测量金属体的密度判断此金属是什么物质(1)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测量(选填“间接”或“直接”)(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线、金属块。
(3)用排水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见图4)(4)实验步骤①用_______________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记为m,将数据记录表格。
物理导学案标题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时3教具导学案、多媒体教法预习、互批、讨论课型新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2、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一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在测量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步骤。
密度的特殊测量一、量筒1、用途:直接测液体的体积,间接测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排液法)2、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量筒(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在测量范围内,选择分度值较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误差。
)(2)不能用量筒测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使用时一定要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能倾斜使用。
4、读数时,视线应与。
图2:视,测量值偏。
图3:视,测量值偏。
二、测液体的密度(盐水)(1)原理:(2)器材: 、砝码、、烧杯和盐水(3)步骤: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剩余的盐水的质量m2。
④盐水密度表达式:。
(4)表格: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量筒中盐水质量m=m1-m2(g)量筒中盐水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ρ(g/cm3)(5)评估甲方案: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4、密度表达式: .评估:V的测量值偏______, 使得ρ盐水的值偏_____。
乙方案: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2、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3、将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测出它们总质量为m24、密度表达式: .评估:m2-m1的测量值偏_____,使ρ盐水的值偏_____。
三、测量固体小石块的密度(1)原理:(2)器材: 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水、小石块、细线(3)步骤: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并测得水的体积V1(适量:既能浸没小石块,浸没后液面又不超过量筒的量程)③将石块用细线拴好,缓慢浸没在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④石块密度表达式:(4)表格:(5)注意: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时,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通过密度测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中心任务: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设问导读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的用途是什么?2、量筒上的单位是什么?他与体积单位是如何换算的?3、一般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量筒的使用:(1)、选(2)、放(3)、读(4)、记5、在量筒读数时,如果俯视或者仰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什么后果?6、可不可以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如果可以请设计一个方案。
自我检测一1、下列关于量筒的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桌面上B.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垂直D.要等量筒内液体表面平静下来时再读数2、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
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3、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31cm,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
某同学的读2cm和3数分别是313.9cm.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13.8cm和3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31cm 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4、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先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4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ml。
则他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都有可能设问导读二测量固体密度1.测量固体的密度的实验原理:2.测量过程中需要测量哪些量?分别可以用什么测?3.请你设计一个测量石块(不规则)的密度实验方案(1)(2)(3)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自我检测二1、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课堂导学: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合作探究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烧杯中,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并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密度。
word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会用一些特殊方法测物质的密度.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的认识.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等有初步认识和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1.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教具准备天平、量筒、盐水、铁块、塑料块、水、烧杯、细线、牙签(或细铁丝、大头针)、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1.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2.利用变式实验测物质的密度.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那体积如何测量呢?师展示长方体的铁块和不规则的塑料块、一些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生1:铁块可用刻度尺测量出它的长、宽、高,然后三者相乘即可计算出它的体积.生2:水的体积可以用有刻度的容器量取,如有刻度的水壶、药瓶量取.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测量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量,但如果是液体的体积和像这个不规则塑料块的体积又该如何测量呢?这就是今天这次课我们要讨论的内容.小组问题探讨:若是量取特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俯视又会造成怎样的读数偏差呢?注意:①取水要适量,使塑料块放入后既能完全没入,同时又不会超出刻度线之上;②为了便于操作,用细线系住塑料块轻轻地放入量筒中,以防水溅出或砸坏量筒;③所测固体既不吸水又不溶于水(如海绵、软木块、蔗糖块等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更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金属钠).学生交流、讨论、发表看法.教师可让学生谈谈从中有什么感受,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最后,请同学在课后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冬天,下雪了,小明看到屋顶上的积雪,他想测量雪的密度,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测量.(2)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个墨水瓶和足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写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大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入量筒内),此时需要借助溢水杯间接测量其体积,从而计算其密度.由于烧杯内不免有水残留,故测量的物体体积会偏小,导致测量出的密度偏大.进行新课学生就上述方案进行生:方案(一)合理于塑料块上沾有水,这样盘上测量(会腐蚀托盘)请同学将记录数据填【例3】(多媒体展示泡沫塑料块的体积的实验A.将泡沫塑料块轻放B.在量筒内注入适量C.用小针将泡沫塑料(1)你认为以上实(2)上面实验方案下列关于这一要求的说法A.此步可改为:用手B.此步应改为:用长C.小针有体积,小针解析:根据测量形状答案:(1)A BC们还可以用薄薄的塑料膜将其紧紧包住后浸没水中;而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用其他液体代替水”,实际是采用了“饱和溶液法”(此处无需多讲解,学生了解即可),但实验过程不能太长,否则会导致误差过大.②有些固体会吸水,则应在表面做防水处理后再测量(例如涂上防水材料等),而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用面粉、沙子代替水”,实际是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总之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以找出解决的办法.【例4】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g.怎样去测酱油的密度?进行新课表达式:ρ酱油=(m1-m)/(m2-m)·ρ水.答案:零刻度线(2)称量物体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3)(m1-m)/(m2-m)·ρ水.教学板书课堂小结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原理:ρ=m/V,用天平测物体的体积还可以用刻度误差,考虑实验方法的合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中熟悉固体、液体密度的测教材习题解答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图中画出了使用量筒读数时的几种做法.请指出哪种做法正确,哪种错误,错在哪里.解:1~4问考查的是量筒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应先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1.图中所示量筒,是以mL标度的,虽然1mL=1cm3,但mL是容积单位,而cm3是体积单位;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100mL;3.分度值是1mL;4.读数时,要平视液面,使用量筒时眼睛俯视或是仰视都是错误的,只有甲图正确.若液面是凹面(如水面),应读液面最低处的对应刻度;若液面是凸面(如水银面),应读液面最高处所对的刻度.【教材P119“动手动脑学物理”】1.一块长方形的均匀铝箔,用天平和尺能不能求出它的厚度?如果能,说出你(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g/cm3.(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选填“偏大”或“偏小”).解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瓷片的质量是m=20g+10g+2g=32g.(3)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6mL,所以瓷片的体积为V=40mL-26mL=14mL=14cm3.(4)瓷片的密度ρ=m/V=32g/14cm3=/cm3.(5)量筒壁附着水,使水的测量体积偏大,密度测量值偏小.答案:(1)平衡螺母(2)32(3)14(4)2.29(5)偏小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2)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体积的方法2.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二、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 量筒的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杯)的和最小刻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杯)。
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
(2)读数时,量筒(杯)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
若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处相平,若液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处相平。
2.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以盐水为例)(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原理:(4)方法步骤:3.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小石块为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实验目的是 (2)实验原理是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A.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B.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 1;C. 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 2;D. 根据公式Vm=ρ 计算石块的密度为: 实验记录表格: 4.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塑料块为例,密度小于水,形状不规则)的密度 方法步骤:⑴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 ⑵ 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⑶ 将塑料块、铁块用细线拴在一起,铁块在下,塑料块在上;⑷ 将铁块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 1;将塑料块用该铁块拽着也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 2 塑料块的密度表达式为:三、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1. 本节重点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思维方法如下: 根据密度公式Vm=ρ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们的密度。
这是测量物质密度的整体思路。
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即可。
但测量物体的体积可以注意一下办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6.3.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3、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与技能】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认识量筒,会使用量筒测物体体积。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过程与方法】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ρ=m/V测量物体的密度。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内容:密度的测量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17至118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自学检测】1、形状规则物体,如:长方体金属块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量。
不规则形状物体,如:牛奶,小石块的体积可以用量筒(填仪器名称)测量。
2、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mL,也有使用cm3作单位的。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L=1cm3。
3、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m/V。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一、量筒的使用1、你所用的量筒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
2、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
3、测形状不规则物体(不吸水)的体积排水法。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将铁块浸没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铁块的体积。
“适量”的含义:放入物体后物体能没入水面下且水面不超过量筒量程。
二、测水的密度1、如何来测水的体积?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筒中,记下示数V。
2、水质量怎样测呢?方法①: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则水的密度ρ=(m2-m1)/V。
3、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怎么测呢?具体说一下,几种方法哪种更合理?为什么?方法②: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筒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 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
2. 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3.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习难点】用量筒测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量筒的作用:用来测定液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间接测定小固体的体积.2. 量筒的使用: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使用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底部(如水面)或筒内液体的凸形液面顶部(如水银面)相平。
3.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m/V;需要测量其中的物理量分别是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需要的仪器是天平,测量体积所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或量筒.4. 测液体的密度时,要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被测液体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体积V,再用天平称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则液体密度的表示式为ρ=(m1-m2)/V,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5.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时,要先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示数为V1;用细线拴住待测的物体(密度大于水),将物体轻轻地放入水中,记下量筒的示数为V2。
则物块密度的表示式为ρ=m/(V2-V1).【合作探究】探究一、量筒的使用1. 量筒的单位、量程与分度值【观察量筒,回答问题】①量筒的作用是什么?②如图1所示,量筒的单位是什么?量程和分度值个多大?【小结】①量筒的作用:测量液体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②量筒的单位、量程和分度值:(a)单位:量筒是以毫升(mL)为单位标度,1mL=1cm3;(b)如图1所示的量筒:量程是0~100 mL,分度值为1 mL;(c)结构特点:量筒上下同粗,刻度均匀,高、细(可以使体积变化明显,刻度精确)。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阶段:1.量筒(或烧杯)的使用:使用前应看清量筒的及,读数时,视线应与筒内液体的凸形液面部(如水银面)或凹形液面部(如水面)相平。
,需测定的物理量分别是和,所需要的最主要的测量仪器是和。
二、合作探究阶段:探究一、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2.这个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3.这个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量筒的读数:如果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5.量筒的作用:石块的体积V=探究二、测量盐水的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2)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 m1;(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m2。
(5)盐水密度表达式:探究三、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3)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将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4)计算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三、展示质疑阶段:要求:各小组说出其实验方法与实验最终结果,并对其实验数据作出评估。
四、课堂反馈阶段:A.练一练: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2.现有甲、乙两种不同规格的量筒,如图所示甲的分度值是 mL,乙的分度值是 mL,若要量取35mL的水,应该选取量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目标:1.掌握密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理解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入:密度是描述物体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探究物体密度有助于了解物体性质和特点。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密度吗?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导学:密度的概念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密度 = 质量 / 体积其中,密度的单位是克/立方厘米(g/cm³)或千克/立方米(kg/m³)。
密度的测量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1. 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并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尺寸,计算出物体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 使用液体排放法测量密度。
将一个容器充满液体,然后将物体轻轻放入液体中,测量液体的体积变化,根据密度的定义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3. 使用浮力测量法测量密度。
将物体放入另一个密度已知的液体中,观察物体浸没时液体面的变化,根据浮力的原理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实例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测量物质的密度。
比如,当你在进行一项手工制作任务时,你可能需要知道材料的密度才能合理地使用它们。
下面是一个实例分析:某家具制作厂商需要设计一个在水中浮起的木块,厂商找到了一个密度为0.5 g/cm³的木材,那么该厂商应如何制作这个浮木?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木材的密度选择一个适合的木材。
由于木材的密度已知为0.5 g/cm³,所以我们需要选择密度小于0.5 g/cm³的木材,这样才能让它在水中浮起。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出这个浮木的体积。
假设浮木的质量为30 g,代入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体积:体积 = 质量 / 密度体积= 30 g / 0.5 g/cm³ = 60cm³因此,浮木的体积为60 cm³。
最后,根据浮力的原理,浮木在水中的受力由浮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且浮力等于浸没的水的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一、前置性自学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 和______。
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种______ (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 、量筒的用途是什么?使用前应注意观察什么?读数时要注意什么?3、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_____ (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4、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二、小组反馈三、合作探究6、在“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中,将一块岩石标本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0-4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 g。
在量筒中放入水,使水面到达“30”刻度线,再将岩石放入量筒中,水面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岩石的体积为 cm3 ,岩石的密度为 kg / m3。
7、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____的材料。
8、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 ,则应选择( )A、50mL,5 mLB、100 mL,2 mLC、250 mL,5 mLD、400 mL,10 mL四、巩固练习9、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B 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10、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11、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五、拓展延伸12、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铁球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7960、090、0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2)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13 对于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来说,其实验步骤的安排有如下两种,这两种方法中最理想的是方法(选填“A”或“B”)。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题学情预设环节学生学习内容和要求学习目标1、认识量筒,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2、知道测量密度的原理。
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解读目标结合教材及资料,先独立思考,遇到问题对子之间进行讨论帮扶学法指导定向自学定向自学定向自学1、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
2、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
3、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也就是说,如果要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测量出物体的和,再计算出密度。
知识准备知识点一量筒1、量筒是测量的仪器,既可测量的体积,也可测量的体积。
2、常用量筒是用(mL)为单位标度的。
1mL=1cm3=10-6m33、量筒的使用(使用前先观察量筒的和,读数时视线必须与相平)(1)、测液体体积把被测液体直接倒入量筒中读取数值即可(2)、测固体的体积排水法:步骤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V1再将固体用细线拴住放入量筒中,使其完全浸入水中,读出此时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固体体积V= V2- V1针对训练一1、思考上面步骤中的适量指的是什么?答:适量指的是能完全固体,并且在放入固体后,水面不能超过量筒的。
2、思考如果固体漂在水面上怎么办?方法一 (针压法):即用针将物体水中。
方法二(助沉法):将以重物甲和待测物乙用细线拴在一起,先将重物放入水中读出V1,然后将两个物体一起浸入水中读出V2,则待测物体乙的体积V= V2- V13、思考怎样测量易溶解在水的物体的体积?(排沙法)知识点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密度测量的原理是,所需的主要仪器有和。
2、测量液体的密度(1)、在玻璃杯中盛液体,用称出总质量m;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1;(4)、盐水密度3、测量固体的密度(1)、用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3)、用细线悬吊着固体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4)、固体的密度针对训练二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1)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2)调节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若天平左盘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旋转,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3)测量石块质量时,应把石块放在______盘里,在_____盘里放50g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为3、4g,此时天平平衡,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4)把石块放入盛有60cm3水的量筒内后,水面到达的位置为8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5)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①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m1;②把玻璃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④方案二:①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②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出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④(1)哪种方案测出的盐水密度较准确?为什么?答:(2)所测不准确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答:____________3、泉州盛产花岗岩,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花岗岩的密度,取一小石块样品。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进一步熟悉天平和量筒的使用;3、学会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4、进一步熟悉密度的计算。
学会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二、预习检测1、测不规则固体实验原理。
2、要测出物体的密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和。
3、质量可以用测出。
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来测量。
4、利用量筒、水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方法:(1);(2);(3)V石= 。
三合作探究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1、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如何根据ρ=m/v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说出你的实验步骤。
2、设计表格,进行试验,把测得的结果填入表格中。
3、评估交流(1)能沉入水中的固体(如石块)的密度怎么测量?(2)不能沉入水中的固体(如蜡块)的密度怎么测量?(3)体积太大无法放入量筒中的固体的密度怎么测量?(4)溶于水或吸水性强的固体(如冰糖块)的密度怎么测量?四、达标检测1、小明在测矿石的密度时出现如图所示情景:(1)、在调整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则横梁上的螺母应向调。
(2)、该小石块的质量为克,体积为厘米,密度为克/厘米。
2、小明在武当武术比赛上获得了一枚奖牌。
想知道该奖牌的密度,他把奖牌带到学校实验室。
用天平测出奖牌的质量是62.5g,测得装满水溢水杯的总质量是423g;然后把奖牌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溢水后再取出奖牌,接着用天平测得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是416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2)该奖牌的体积是多少?(3)该奖牌的密度是多少?查下表该奖牌是什么材料制成?(保留一位小数)3、如图示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图甲可读出烧杯的质量,图乙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图丙可读出烧杯中全部酱油的体积,那么,酱油的质量m=_____g,酱油的体积V=_____cm3,酱油的密度p=_________kg/m3.4、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小大理石密度是实验过程中,(每空1分)(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①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工作台面上;②把游码至于标尺左端处;③调节天平的,使天平衡量水平平衡。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密度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
三、学习难点:如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四、学法指导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 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
1mL=1cm3、认识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五、自学指导完成预习作业并提出不懂的知识点: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种 (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炸裂(3)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时行。
(4)读数时,视线应与液凹液面最低点水平相切。
(5)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
如量取15mL的液体,应选用容量为20mL的量筒,不能选用容量为50mL或100mL的量筒。
5、怎样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七、针对训练一: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__相平(填“顶部”、“底部”)。
如图所示,其中____同学读数正确,探究点二:小固体密度的测量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2)需要的测量工具(3)说出测量步骤(点评误差最小的方法)(4)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 (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标要求:1、2、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3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2、4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例5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研究的信息。
活动建议(l)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测量酱油、食用油、醋、盐、塑料制品、肥皂、牛奶等物品的密度。
考纲要求:1、能利用天平和量筒较为准确地测量出一般物质的密度;并能阐明测量一般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及过程。
学习目标1、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通过探究活动体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使用说明】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还要认真参阅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课堂流程:1、复习导入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预习导学约6min自主学习教材第117--118页并完成以下内容(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量筒的使用:①、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如图所示,其中____同学读数正确。
②、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是:石块的体积V石 =4、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约22min (探究实验时要抓紧时间,遇到疑难问题或发现新问题请用红色笔标注出来)1、我体验我快乐一、测量固体(小石块)的密度独立思考:测小石块密度,你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依据是什么?需要什么测量仪器?你的方案:小组讨论确定本学习小组的方案:二、测量夜体(水)的密度独立思考:如何测水的质量?如何测水的体积?小组讨论确定本学习小组的方案:三:操作记录处理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及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并求出密度:1、测小石块密度石块质量m/g量筒内水的体积V1/cm3放入石块后水面升到的体积V2/cm3石块的体积V/cm3石块的密度ρ/(g/ cm3)2、测水的密度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g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2/g倒出水的质量m/g倒出水的体积V/cm3水的密度ρ/(g/ cm3)五、整理收获精讲点拨约4min六、达标测评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学习目标将相关知识点和疑问作好记号,记住规律性知识,然后合上课本在最短的时间内试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小组内互批后组长反馈释疑组内探讨,交流。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重点】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液体(盐水)和固体(小石块)的密度【难点】会分析出所测物质的密度偏大(或偏小)的原因并及时更正。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大烧杯、小烧杯、水、盐水、小石块、细线、滴管一、自学导学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怎样测量密度呢?如果我们知道了______和______,就能根据公式______算出密度。
3、学习量筒使用——测量液体的体积。
1)观察实验台上的量筒使用的标度单位______?最大值______?分度值______?2)在量筒中倒入一些水,练习读数。
会发现所有的学生都会摆正视线——与液面相平,但是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手持量筒在空中,一种量筒在实验台上。
两种操作哪种好?4、思考:如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学生先思考然后操作、汇报(不会做的看别的小组的动作自然就知道了)总结:通过学生的描述、教师评价校准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适量水”“浸没”等二、交流协作1、写出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2、组长将本小组测得的盐水密度填入黑板上的表格中,各成员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和结果填入书上的表格中。
3、写出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4、画出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5、组长将本小组测得的小石块密度填入黑板上的表格中。
三、展示激励:四、深化引领:黑板上的表格中第______组和第______组所测得的盐水的密度过大,第______组和第______组所测得的盐水的密度过小;第______组和第______组所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过大,第______组和第______组所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过小找出原因,再重测一遍,将新的结果写到黑板上的表格中,其他组的思考一下他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六章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六章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课导学]1.测密度的原理:根据公式m =v ρ测量了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后,就可以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2.质量的测量:天平3.体积的测量:量筒4.量筒的使用方法:⑴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最小分度。
⑵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⑶量筒上单位标度为ml,1ml=1㎝35.利用量筒测固体和体积1)原理:固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固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即V固= V排=V2-V12)注意:固体要不吸水,不与液体发生化学反应,固体要浸没,漂浮的物体要用大头针按下去。
6.实验探究要求能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某一物质密度的测量[例1]实验室有A、B、C、D四个量筒,其中前一个数据是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后一个是它的分度值,想要一次而且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60g酒精应该选用()量筒A.50 ml,5 ml B.250 ml,5 ml C.100 ml,2 ml D.400 ml,10 ml解答:B[剖析]题目要求“一次性”测出,则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必须大于100g酒精的体积“尽可能准确”要求分度值要求小。
[例2]如图为测量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装置。
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体积为______㎝3,密度为______kg/m3。
解答:27,10,2.7×103[剖析] 1.要掌握天平、量筒的读数方法。
2.利用公式算出密度。
[例3]一空瓶质量为5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00g,倒空水后装满某种液体,总质量为8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解答:mvm=ρ331250/150cmcmggmmVV==-==水水瓶ρ05g·4030201050ml5040302010 20g5g液=m3-m1=80g-50g=30gV液=V瓶=50㎝3[剖析]此题提供了测液体密度的又一种方法,利用水的密度已知,求出瓶的体积,此方法称为替代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人
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熟练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全力投入,勤于思考,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XXXXX: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学习难点】
XXXXX: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预习案】
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用红笔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标记出疑点和盲点,结合教材助读设计的问题,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完成时间15分钟。
I 、知识准备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3求物体的密度时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4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专用仪器,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量筒上面的标
度单位是,1ml=1cm。
使用说明要注意以下问题:(1)使用量筒前应先观察它的和;(2)使用时将量筒放在桌面上;(3)读书时,若页面是凹形的,视线要相平,如图6-3-1所示;(4)记录数据时要有数字和。
II、教材助读
1、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2)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________。
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也会增大到原来的______倍,即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_____比。
2、密度(1)什么是密度?密度用那个字母表示?(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3)密度的单位有哪些?(4)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是多少?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5)进行有关密度的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Ⅲ、预习自测一判断题:
1、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中,质量大的,体积一定大。
()
2、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密度小的体积一定大。
()
3、密度相等、质量较大的物体,体积一定较小。
()
4、密度是物体的属性,不同物体一定有不同的密度。
()
5、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一定有不同的密度。
()二已知一物体的质量为
1、97t,体积为0、25m,求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少??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的知识有何应用?◆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点)问题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取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实心铝块三个,同学们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测出它们的体积,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质量(g)体积(cm)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铝块12710
2、7铝块254202、7铝块381302、7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问题
2、探究不同物种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取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铁块、铜块,测出它们的体积,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质量(g)体积(cm)质量与体积之比(g/cm)铝块27102、7铁块79107、9铜块89108、9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问题3:我们用什么来表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这一特性、问题4:物质的密度与什么因素有关?针对训练1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他们取来都是正方体的两块实心铁球和两块实心木块进行实验,测量的结果如下表:实验次序物体m/gV/cmm/v(g/cm)1铁块179102铁块2158203木块116204木块279
98、75(1)
把表中空格填写完整(2)
根据实验次序1和2(3或4)得出结论是:。
(3)根据实验次序2和3得出的结论是:
(4)根据实验次序1和4得出的结论是:。
探究点二
密度公式的应用(重、难点)问题
1、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有哪些?问题
2、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一个瓶子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60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思考1:瓶内水的质量是多少?思考2:瓶内液体的质量是多少?思考3:瓶内水的体积是多少?液体的体积和水的体积存在什么关系?针对训练2一块石碑的体积是30m,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碑石,测出其质量是140g,,用量筒测体积的过程中,在量筒内装了100ml水,放入小块碑石,小块碑石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量筒的150ml处,则石碑的质量是多少?我的知识网络图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比密度定义:符号:
特性:物质的密度与被测物体的、无关,与物质的、有关公式:
;变形公式:
、单位:
单位换算:1g/cm= kg/m
【训练案】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
是 kg/m3
2、对公式ρ=m/v,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v越大。
B 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 对于不同物质,ρ越小,m越小。
D 对于同种物质,m 与v成正比。
3、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A 因为质量减小,所以
密度也减小 B 因为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变大 C 其质量改变,密
度不变。
D 因为质量、体积均改变,故密度肯定改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铁块无论放在地球上,还是放在地球上,密度不变。
C 由
ρ=m/v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大的物体其密度也大 B 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其密度大C 体积小的物体,其密度反而小
D 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