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版】2017-2018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67.91 KB
- 文档页数:6
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1.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减少农药的残余量B. 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C.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 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答案】D2. 下列实验装置(央持装管略去)选择正确且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D.测定食醋浓度A.测定中和热 B.测定反应速率能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测定中和热实验,要用到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减少实验误差,A错误;反应产生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跑出,达不到实验目的,B错误;带有盐桥的原电池,锌做负极插入硫酸锌溶液中,铜做正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够构成原电池,C正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与玻璃成分中的二氧化硅反应,所以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D错误;正确选项C。
点睛:对于选项C,如果把锌电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铜电极插入硫酸锌溶液中,就不能构成原电池。
3. 由水电高产生的c(H+)为1×10-12mol/L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a+、Cl-、NO3-、SO42-B. K+、Fe3+、I-、SO42-C. K+、Cl-、NH4+、S2-D. Na+、Ca2+、Cl-、HCO3-【答案】A【解析】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1×10-12mol/L的溶液是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
A. 无论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中Na+、Cl-、NO3-、SO42-离子间均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 在酸性溶液中Fe3+、I-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电离共存,故B错误;C.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S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4+,故C错误;D. 无论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中都不能电离存在HCO3-,故D错误;故选A。
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铁速度很快,任何时刻都不能看做质点B. 诗句“清泉石上流”,以“石”为参考系时,“水”是流动的C. 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D. 会议8:30开始,“8:30”指的是时间间隔【答案】B【解析】A. 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关键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结果有无影响,与物体的速度无关。
故A错误;B. 诗句“清泉石上流”,是以“石”为参考系的,“水”相对石头是流动的,故B正确;C. 只有在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故C错误;D. 会议8:30开始,这里的8:30是时间轴上的点,指的是时刻。
故D错误。
故选:B。
2.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放置着一片树叶和一个小石子,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玻璃管内非真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树叶和小石子同时落到底部B. 小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 树叶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D. 将玻璃管抽成真空,重复上述实验,在树叶和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树叶和小石子都处于超重状态【答案】B【解析】A.在非真空的情况下,树叶受到的阻力相对于重力来说较大,加速度较小,所以石子先到达玻璃管底端,故A错误B.小石子和树叶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下,都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C错误;D.在抽成真空的情况下,小石子和树叶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3.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的质量,滑块B的质量。
A 受到水平向右的力受到水平向左的的力之间的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某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则该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A. B. C. D.【答案】A【解析】设弹簧的弹力为T,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隔离对A分析,F1−T=m1a,则弹簧的弹力T=F1−m1a=12−2×5N=2N,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2-T=m2a2,带入数据得a2=1m/s2,方向向左,故A正确,BCD错误。
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乙醇和乙酸B.金刚石和石墨C.O和O D.C H3CH2CH2CH3和2.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H2B.N aCl C.H2O D.HCl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锌粒与稀H2SO4反应B.B 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D.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4.如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减轻D.锌片发生还原反应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B.第ⅠA族元素都比第ⅡA族元素金属性强C.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6.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 mol SO2和足量的O2反应,必生成2 mol SO3B.平衡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为2:1:2C.平衡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的2倍D.平衡时SO2的浓度必为O2浓度的2倍7.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2﹣、Z+都与Mg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Y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族或0族B.X、Y、Z三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X元素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都比Mg2+半径小D.Z分别与X、Y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二、填空题.8.①~⑥六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①~⑥六种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写相应序号,下同);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2)元素④、⑤和元素①形成的最简单气态化合物的稳定性关系为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元素②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该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常温下,若用含有该化合物60g的稀水溶液与元素⑥的单质完全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4)元素④和元素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可以和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盐,则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9.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和由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已有几千万种,请填写下列空白:(1)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2)甲烷和苯等可以从石油化工生产中获得,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乙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可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试管b 中得到的乙酸乙酯位于液面的__________(填“上”或“下”)部.10.(16分)现有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①X 原子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②Y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的2倍;③Z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的3倍;④W与X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Z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X与Z组成的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化合物W2Z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3)向Na2SiO3的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的YZ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分子中有10个电子,则X与Z组成的分子为__________、X与Y组成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11.某研究小组用HNO2与大理石的反应来研究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所用HNO2浓度为1.00mol•L﹣1、2.00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每次实验HNO2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1)请完成以下实验,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回答有关问题:实验编号T/K 大理石规格C(HNO2)/mol.L 实验目的①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__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Ⅱ、实验①和实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Ⅲ、实验①和实验________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②298 粗颗粒1.00③④(2)实验①中CO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OE,EF,FG三段中,__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___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乙醇和乙酸B.金刚石和石墨C.O和O D. CH3CH2CH2CH3和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互为同位素,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乙醇和乙酸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两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位素,故C错误;D、CH3CH2CH2CH3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掌握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关键,难度不大.2.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H2B.NaCl C.H2O D. HCl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氢气中氢原子之间以共用电子对相结合,所以只含共价键,故A错误;B.氯化钠中只含离子键,故B正确;C.水中只含共价键,故C错误;D.氯化氢中只含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根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定义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水中还存在氢键,但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为易错点.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锌粒与稀H2SO4反应B. 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D.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金属和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但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0价、+4价变为+2价,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该该反应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故C正确;D.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有热量生成,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明确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及其特征、反应热的有关知识即可解答,大多数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题目难度不大.4.如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减轻D.锌片发生还原反应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该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流向与此相反,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属于原电池,故A正确;B.该装置中,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电流从正极铜沿导线流向负极锌,故B错误;C.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片质量不变,故C错误;D.该装置中,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原电池的判断方法、正负极的判断、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即可解答,难度不大.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B.第ⅠA族元素都比第ⅡA族元素金属性强C.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为共价化合物,也可能为离子化合物;B.Ca的金属性比Na强;C.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可能为单质;D.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小,金属性越弱.解答:解:A.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为共价化合物如HCl,也可能为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A正确;B.Ca的金属性比Na强,则应为同周期第ⅠA族元素都比第ⅡA族元素金属性强,故B错误;C.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可能为单质,如氢气、氮气等,故C错误;D.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小,金属性越弱,则越难失去电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离子化合物及化学键、元素周期律等,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中的化学键形成及特殊物质中的化学键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利用实例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6.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 mol SO2和足量的O2反应,必生成2 mol SO3B.平衡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为2:1:2C.平衡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的2倍D.平衡时SO2的浓度必为O2浓度的2倍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进行分析;B、平衡时分子个数之比与化学计量数没有必然的联系;C、根据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分析;D、根据平衡时SO2的浓度与O2的浓度关系与反应起始的投料量有关判断.解答:解:A、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2mol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2mol,故A错误;B、平衡时SO2、O2、SO3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与化学计量数没有必然的联系,达到平衡状态,一定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变,故B错误;C、平衡时,O2的生成速率等于O2的消耗速率,故SO2的消耗速率为O2的生成速率的2倍,故C正确;D、平衡时SO2的浓度与O2的浓度关系与反应起始的投料量有关,题中数据无法判断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浓度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可逆反应特点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化学平衡状态的根本标志是:①v(正)=v(逆),②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变;在解题时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根本标志,并明确气体的颜色、密度、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与根本标志的关系,才能全面分析、正确作答.7.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2﹣、Z+都与Mg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Y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族或0族B.X、Y、Z三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X元素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都比Mg2+半径小D.Z分别与X、Y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2﹣、Z+都与Mg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说明离子的原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则X为O元素,Z为Na元素,又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Y应为F 元素,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X2﹣、Z+都与Mg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说明离子的原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则X为O元素,Z为Na元素,又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Y应为F元素,A.Y为主族元素,应为F,不可能为0族元素,故A错误;B.X为O元素,Y为F元素,F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故B错误;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与Mg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半径都比Mg2+半径大,故C错误;D.Na为活泼金属单质,O、F的非金属性较强,则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子结构特点,明确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二、填空题.8.①~⑥六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①~⑥六种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③(填写相应序号,下同);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②.(2)元素④、⑤和元素①形成的最简单气态化合物的稳定性关系为H2O>NH3(用化学式表示).(3)元素②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NaOH;该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常温下,若用含有该化合物60g的稀水溶液与元素⑥的单质完全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75mol.(4)元素④和元素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可以和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盐,则该盐的化学式为NH4NO3.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Na、③为C、④为N、⑤为O、⑥为Cl.(1)碳元素构成有机物,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3)元素②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与氯气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根据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氯气物质的量,反应中氯气其氧化剂、还原剂作用,各占,结合Cl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4)元素④和元素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为NH3,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硝酸,二者反应生成硝酸铵.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Na、③为C、④为N、⑤为O、⑥为Cl.(1)碳元素构成有机物,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上述元素中Na原子半径最大,故答案为:③;②;(2)非金属性O>N,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稳定性:H2O>NH3,故答案为:H2O>NH3;(3)元素②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含有离子键、共价键与氯气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NaOH物质的量为=1.5mol,故参加反应氯气物质的量为=0.75mol,反应中氯气其氧化剂、还原剂作用,各占,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75mol××2=0.75mol,故答案为:NaOH;离子键、共价键;0.75;(4)元素④和元素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为NH3,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硝酸,二者反应生成NH4NO3,故答案为:NH4NO3.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应用,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元素周期表的整体把握.9.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和由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已有几千万种,请填写下列空白:(1)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其电子式为.(2)甲烷和苯等可以从石油化工生产中获得,苯的结构简式为,乙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3)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是氢气;在实验室中可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试管b中得到的乙酸乙酯位于液面的上(填“上”或“下”)部.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取;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分析:(1)甲烷为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碳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据此写出甲烷的电子式;(2)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为一种独特键,其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据此写出其结构简式;乙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3)乙醇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乙醇能够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碳酸钠溶液.解答:解:(1)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甲烷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共平面,其结构简式为:;乙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故答案为:;C2H4+3O22CO2+2H2O.(3)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乙醇能够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试管a中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所以生成的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部,故答案为:羟基;氢气;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上.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电子式、结构简式的书写、酯化反应、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等知识,明确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取原理.10.(16分)现有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①X 原子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②Y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的2倍;③Z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的3倍;④W与X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元素符号为H,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Z单质的化学式为O2.(2)X与Z组成的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H2O2;化合物W2Z2的电子式为.(3)向Na2SiO3的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的YZ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O2+2H2O+SiO32﹣═2HCO3﹣+H2SiO3↓;分子中有10个电子,则X与Z组成的分子为H2O、X与Y组成的CH4.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X为氢元素;Y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的2倍,则Y为碳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的3倍,则Z为氧元素;W与X同主族,原子序数比氧大的短周期元素,则W为钠元素,据此答题;解答:解: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X为氢元素;Y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的2倍,则Y为碳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的3倍,则Z为氧元素;W与X同主族,原子序数比氧大的短周期元素,则W为钠元素,(1)X为氢元素,元素符号为H,Y为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Z 为氧元素,单质的化学式为O2,故答案为:H;第二周期第ⅣA族;O2;(2)X与Z组成的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H2O2;化合物W2Z2为Na2O2,它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H2O2;;(3)向Na2SiO3的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 CO2+2 H2O+SiO32﹣═2 HCO3﹣+H2SiO3↓;分子中有10个电子,则X与Z组成的分子为H2O、X与Y组成的分子式为CH4,故答案为:2 CO2+2 H2O+SiO32﹣═2 HCO3﹣+H2SiO3↓;H2O;CH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电子式、离子反应等知识点,比较简单,解题时注意根据原子结构确定元素的种类.11.某研究小组用HNO2与大理石的反应来研究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所用HNO2浓度为1.00mol•L﹣1、2.00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每次实验HNO2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1)请完成以下实验,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回答有关问题:实验编号T/K 大理石规格C(HNO2)/mol.L 实验目的①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Ⅱ、实验①和实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Ⅲ、实验①和实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②298 粗颗粒1.00③④(2)实验①中CO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OE,EF,FG三段中,EF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EF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考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1)比较影响速率快慢的因素,必须是其它条件相同,而只有一种因素不同,来分析比较;(2)EF段斜率最大,说明这个阶段速率最快;由图OE段、EF段、FG段对应的纵坐标最长,所以EF段收集的二氧化碳量最大.解答:解:(1)比较影响速率快慢的因素,必须是其它条件相同,而只有一种因素不同,如实验①和②,是温度、大理石的规格相同,而不同的是来亚硝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又因为实验①和实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其它因素如大理石的规格相同、亚硝酸的浓度相同,所以实验3中,亚硝酸的浓度是2.00mol.L;则实验应是大理石的规格不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其它条件相同,故答案为:实验编号T/K 大理石规格C(HNO2)/mol.L 实验目的①298 粗颗粒 2.00 Ⅰ、浓度;Ⅲ、④.②298 粗颗粒1.00③308 粗颗粒 2.00④298 细颗粒 2.00(2)EF段斜率最大,说明这个阶段速率最快;由图OE段、EF段、FG段对应的纵坐标最长,所以EF段收集的二氧化碳量最大,故答案为:EF;EF.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反应速率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信息中提高的条件及图象的分析是解答关键,试题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第14~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 开普勒发现了引力定律B. 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C. 牛顿通过计算给出了海王星轨道D. 霍金提出了狭义相对论2. 如图所示,细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阳光竖直照下,一小球套在细杆上,当小球沿细杆以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时,取,地面上小球的影子移动速度大小为()A. B. C. D.3. 如图所示,两小球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抛出后,恰好在位置相遇,已知两球抛出时的速度分别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球从抛出到运动至点的时间相等B. 先抛出,且C. 先抛出,且D. 相遇时球竖直方向的速度大于球竖直方向的速度4. 某航天飞机在完成任务后,在点从圆形轨道I进入椭圆轨道Ⅱ,为轨道Ⅱ上的近地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轨道Ⅱ上经过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点的速度B. 在轨道Ⅱ上经过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点的加速度C. 在轨道Ⅱ上经过点的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5. 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恒为,若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则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 B. C. D.6. 两颗质量相等的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两卫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之比为B. 两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C. 两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D. 两卫星的周期之比为7.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滑块和质量为的滑块套在光滑水平杆上,为竖直轴,分别用抗拉能力足够大的两根水平细线固定在转轴上,绳拉直时,两滑块到点的距离分别为和,当水平杆的角速度大小为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绳上的拉力大小为B. 绳上的拉力大于绳上的拉力C. 滑块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D. 滑块的周期等于滑块的周期8.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的物块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放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而能沿光滑竖直杆上下滑动,杆和滑轮中心间的距离为,物块从与滑轮等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斜面与杆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
河南省新乡市化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8高一上·广安期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中过度排放或对自然物产过度开发引起的。
下列环境问题的治理中不正确的是()A . 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开发清洁能源B . 雾霾——适当限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及扬尘C . 白色污染——杜绝塑料袋的生产,从根源上治理D . 水体污染——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2. (2分) (2016高一上·南昌期中) 只有一种元素的物质()A .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 .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C . 一定是纯净物D . 一定是一种单质3. (2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我国古代文献《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是因为KNO3能自燃B . 用纯碱溶液和盐酸可以清洗锅炉中的硫酸钙C . 制造新版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 . 运用荧光蛋白可以观测到细胞的活动,荧光蛋白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且能发生水解4. (2分) (2016高一上·南阳期末)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1mol•L﹣1 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1NAB . 22g N2O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C . 11.2L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 . 将足量铜加入54.3mL 18.4 mol•L﹣1浓H2SO4中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0.5NA5. (2分) (2018高一上·湖南期中) 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B . 通过反应Fe+CuSO4=FeSO4+Cu 可以比较出铁钢铜的还原性强弱C .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D .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6. (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A . 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B . 在耐高温的石英坩埚中进行熔化氢氧化钠固体的实验C . 用分液漏斗分离溴苯和水的混合物时,溴苯从下口放出,水从上口倒出D . 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可准确称取10 g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7. (2分) (2018高一上·惠州期末)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A . 钠跟水反应:2Na + 2H2O = 2Na+ + 2OH- + H2↑B . 铁粉跟稀硫酸反应:Fe + 2H+ = Fe2++ H2↑C . 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Ba2+ + SO42-= BaSO4↓D . 碳酸钙跟盐酸反应:CaCO3 + 2H+ = Ca2+ +H2O + CO2↑8. (2分)下列各溶液中分别加入Na2O2后,既有无色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A . (NH4)2SO4溶液B . MgCl2溶液C . NaHCO3溶液D . CuSO4溶液9. (2分) (2017高二上·昆明期中) 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主要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10. (2分) (2017高一上·沈阳期中)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份植物营养液,其所含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表:下列对两份营养液成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 两种溶液的n(Zn2+)不同B . 两种溶液的c(Cl﹣)之比为3:1C . 甲溶液的c(K+)=0.5 mol•L﹣1D . 两种溶液所含的N(SO42﹣)相等11. (2分)(2018·成都模拟)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 . 2.0gH218O和D2O的混合物中含有质子数为NAB . 1.0L2.0mol/LNaOH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AC . 3.4gH2O2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1 NAD . 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含有共价键数目为0.4 NA12. (2分) (2019高一上·福清期末) 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的分子数上一定相等的是()A .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B . 温度相等,压强相等的CO和N2C . 压强相同,质量相同的O2和O3D . 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和N213. (2分)某中性的溶液中含有Na+、NH4+、Fe2+、Br﹣、CO32﹣、I﹣、SO32﹣七种离子中的某几种.进行以下实验:①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呈橙黄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由此可以推知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A . NH4+、Br﹣、CO32﹣B . Na+、Br﹣、CO32﹣C . Na+、I﹣、SO32﹣D . NH4+、CO32﹣、I﹣14. (2分)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3.6g重水(D2O)含有的电子数为2NAB . 常温下,14gC3H6和C4H8的混合物中所含共价键数为3NAC . 在2mol/L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2NAD . 1mol Zn 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15. (2分) (2016高三上·平安期末)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NH3 NO NO 2②S SO3 H2SO4③饱和NaCl(aq) NaHCO3 Na2CO3④Si SiO2 H2SiO3⑤MgCl2(aq) Mg(OH)2 MgO.A . ①③⑤B . ②③④C . ①②⑤D . ①④⑤二、实验题 (共2题;共17分)16. (13分)(2017·自贡模拟) 氰化钠(Na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剧毒,一旦泄露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已知:氰化钠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为:NaCN+Na2S2O3═NaSCN+Na2SO3回答下列问题:(1)氰化物中碳的化合价为________;用硫代硫酸钠处理1mol NaCN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NaCN用双氧水处理后,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并检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能否达标排放.【实验一】制备Na2S2O3 ,其实验室装置如下:①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c装置中的产物有Na2S2O3和CO2等,d装置中的溶质有NaOH、Na2CO3 ,还可能有________.②实验结束后,在e处最好连接盛________(填化学式)的注射器,再关闭K2打开K1 ,以防拆除装置过程中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实验二】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已知:①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0.50mg/L;②Ag++2CN﹣=[Ag(CN)2]﹣, Ag++I﹣=AgI↓,AgI呈黄色,且CN﹣优先于Ag+反应.实验如下:取20.00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用1.00×10﹣4mol/L 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1.50mL.③滴定时 1.000×10﹣4mol/L的标准AgNO3溶液应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盛装;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④处理后的废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________(填“是”或“否”),其依据是________(用实验数据说明).17. (4分) (2019高三上·合肥月考) 用混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镁等杂质的锰矿(含MnO2、MnCO3)生产硫酸锰,实验室模拟生产过程如下:已知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时的pH值如下:Fe3+:3.5;Fe2+:9.5;Mn2+:10.8;Mg2+:11.6。
2017〜2018学年新乡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抵分第1卷(选择助)和第11粗(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分。
考试时问15°分仲。
2. 请将#題怎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踊:本II共13小题,毎小題6分。
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遇符合矗目要求的。
1.右图中的a、b、c分别衷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皮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下列冇关叙述错渓的是• •A细胞1中含fit呆多的物质是水a细胞3的种类、数凰都是杲多的C a、b、c三种液体中蛋白质含掀展多的足CD. a.b.c三种液体分别是淋巴、血浆和组织液2•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8、b两电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剌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谋的是• •A图甲装置在未受剌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不足祚息电位H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C在图乙中的h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在图乙中的勺〜%时间段•电位的变化主翌与N八内流冇关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索的说法•错谋的是• •A.可以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孵液中获得胺岛索R绝大多数激索只能作用于待定的器官、细胞C. 血糖浓度催低时,肝糖原能分解以补充血糖,而肌糖原不能D. 发现促胺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2017〜2018学年爺乡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第1页(共12页)]4•为胡丸根站背尢生长与生长索的关果•将小爰幼怖分别焰养住會不剧床度生K IT 戍话TT 瑕度NPA 〈生K 索 运输沏啊刑)的擁戢中•用水平肌■尢乳射山帳祁(ftnFffl 所示)•测福根的穹曲術度a 及生长建于如下衷所 示.据此实骏结累•施够得出的结论蹇代根甘光一储的生长連审大干向光-侧 a 的側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索的合成没有形响 U 生长素对小麦根生长的作用不具冇两更性D. 一定浓度的NPA 溶液可以影响实验中生长索的分布 5.下列关于环境容纳凤的叙述•错溟的是• •A.足指一定空间内所能维持的种群廉大數就 a 种群的内部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凤的大小 G 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fit 增长的主要越响因索D.自械环境条件下的植食动物的种辭数凤廉大值-般出现住夏季 6•根据F 图判断F 列说法•错溟的是• •人若M 表示基因多样性皿〜d 农示4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创烈变化的环境中最容易肢洶汰的可能是a R 若 —La 是森林生垂系统中的一条食物M.WJM 表示生物个体的数虽C.若M 表示木本柚物的丰富度,我凤从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变化筠势是 —c~*a Q 若a 、c ・d 、b 表示4个生态系统杵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则M 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nnffA需定馆标、、、外貝生长«<mK-L B ) NPA<H mol - L b0 0.0010.01 0. J 331. (11分)畑哪皿简称Kp.fi Kp 神经元产生的类多肽类靛心山量来调控生殖活动.下图1中的过程①參射鹑体内峨性激”故的调节;排卵的期溜动过程②进行调 布.下图2表示研究人员为研究Kp-10(Kp-10是Kp 的-种)对朋产蛋的总响,对生氏至20口於的鹄 鹑连续20天!5腔注射二定剂量的KpTO,从产盘之日包统计的每日产侵率・请回答下列何題:6050 40 3020“ 10<42 43 44 4$ 46 47 止 4Q 50 B ■因16 2CnRH2) 亠实 •♦对■■⑴图1中的GnRH 神斛元町能位子jmiUfOe (<nKH 竹川的或UfOA M .・(2〉由阳1可知,在氛弊的幼年期.4MHW0)的反馈Wlh.K 卩的軒・最終々持•忱体内押较低的•性徽索含■ ; d 1行的抬卯曲朗•启劝讨卅帰亀 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促透I •卵.<3)«ffi 1可知•邺性滋索的■廿过乳$@■"和调审・(4〉据图2可知,实矗纽与对照级和比•骑料开ttra 的H 期斥_(填5啊”成•不郴間”)的.庄50日龄内.Kp-10对M 覧产a (卒的影响旳停見______ ・⑸综合图1、图2分析,M« Kp-io产傲的方式JH 于—调节.32. (10分)由某公可生产的甲加H1N1汛妙解朮(简称H1N1解市 >裂解疫前巳联批彷•投人使用.疫苛注人 人体石•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增*人体免疫力,英主菱机制如下图所示,只中①〜⑧奴禾细削“、b是细廉 分協物.请同答下列问題‘a 丿接种上述疫苗后,疫苗将作为 ___ 剌激人体,启动初次免疫.该过程中,不具冇待并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有 __________ ,代表记忆细胞的有 ___________ ・(填序号)«2)图示免疫过程中*、b 分别由 ____________ 细胞分泌.Q )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恳染H1N1翳福时•人由于体内巳产生记忆细齟和 ____ (填名称)而具有免疫力.此时,从必壤H1N1翳瞬到快速产生抗体所经过的途初主婴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烧现線.发烧时,由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调节•加速敵热,以维持体沮4定.(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庄成功接种了 H1N1病會裂解疫苗厉不久,又患了濒感,请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33.(10分)细胞分裂索是一种植物激索■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对生长发靑起*节作用的傲■有机物.为 了研究细第分袈索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将菜豆幼苗除去根尿和幼芽后制成的捕条桶入蒸懾水中,如图1 所示•对插羡的处理方袪及结果如图2所禾.请何答F 列问题:实"絢号 In n m iv实"处理A 卡A 卡 戶 \丧示用细削分处理的叶片» I 图2(D 细胞分裂索的主更合成部位是 ____________ ,主婴作用是 ____________ .图1中制釜插条时除去■对照处理结B叶面枳M対(3) 左图2所不实验中•分析对比I 、n 两组实验结果逬行梅鬧•对A 叶进行实脸处理•可能会导致B 叶_______________ ・为证明这一结论,设豪的对照实验的处理方袪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2中实iftn.ni.iv 的结果表明,B 叶的生长与A 叶的关杲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10分)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1X (30年前貝地震而出现山体滑坡)的恢复詳落和未受干扰的原的林群 襦中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兄进行了研究.他们在两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多个样地•收集全 类規分类后•测定生物址•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Si S 分别代表的是 . •(2) 地僅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伴痛着演咎的进行•群落的物种 _______ 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冇利 于提高 ______ 的利用率.(3) 恢复群落中植被的总生物扯只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的的 ______ 穩定性较低•群落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4) 有科研人员欲调査恢复群落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他取了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这将会导致统计结果 ______ (填“僞大”“僞小"或"不变”).35. (13分)调査某片白菜地时•发现该菜地中主要的害虫是妁虫和菜青虫・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农民在菜地中放养了一些鸡、鸭•既可以消灭害虫•又可以供农民食用・珂、苒有时也会吃一些菜叶・下图甲、乙、丙、丁 分别表示菜地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戊为分解者•图中数据表示输入生物体的总能■和呼吸作用敵失的热 能(单位:X1O* kJ • a -1),字母表示能量流动的过程・请分析完成下列冋題:呼吸作用傲失的烬能200(1)该菜地共有 ____ 条食物楼,人占有第肯养级・若人所需能最来白崗和料(不包括白菜)•理论上人婴增議1血,至少需要消耗白菜 ------ kg,(2〉乙所在営养级的生物冇 ___ 「「粪便屮的陡掀属1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生杰系貌(填或第生物■(空岂上500| 870 甲a2|!d 12017〜2018学年新乡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l.C ZB 3. A 4.D 5.C 6. B 7. D &C 9. A 10. B 11. C 12. A 13. B(2)T 细胞■浆(效应B )(l 分)(3) 抗体(1分)记忆细胞浆细胞抗体(2分)(4) 下斤脑(1分)(5) 滾感病毒发生r 变片(或感染找他类型的流感病毒•疫苗的免疫强度不够•体内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太少 等)(2分)33. (1)根尖(1分)促进细胞分裂(】分〉法少内源激素的干扰(】分)(2) 用细胞分裂索分别处理A.B 叶片9不同播条上去除不同数口的A 叶(2分)(3) 生长受抑制(1分)用蒸<8水同样处理A 叶(2分)(4) A 叶数粧趙少叶生长越慢(2分〉34. (1)未受T •扰的原始林群落的生物肚(2分)恢复祥落的生物址(2分)(2) 丰◎度(或-多样性0(1分)光能(1分) (3) 20(2分)恢复力(1分) (4) 僞小(1分)35. (1)7(】分)二■三■四(2 分)25(2 分)(2) 妨虫、菜青虫鸩•鸭•人(2分〉©1分)8%(2分)(3) 物理(】分)O )该菜地甘菲笫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差(2分)[3)17-2018学年新乡市匸上学期期末粤试理科塚合试总•爹冬答竇 第2页(共2页)]• 18-12-175B-(2) 减少(】分)(3) 分级使Kp 的释放试增加•最终维持鹤鹑体内有较高的雌性激素含接(2分) (负)反馈(1分)随首H 龄的增加•捉戌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加强(2分)31.(1)下斤脑(1分)垂体(1分)(5)神经一体液(]分) 32.(1)抗原(1分)(1分) (1分)。
河南省新乡市黄岗普通学校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0-1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参考答案:D略2.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2 g 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 N AB.101 kPa 0℃时,22.4 L氢气中含有N A个氢原子C.标准状况下,2.24 L 四氯化碳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D.标准状况下,22.4LCl2和HCl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总数为2 N A参考答案:A略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烧碱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OH-+HCO3- H2O+CO2↑B.钠与水反应:Na+2H2O Na++2OH-+H2↑C.氯气与水反应:H2O+Cl2 2H++Cl-+ClO-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 Cl-+ClO-+H2O参考答案:D略4. 下列物质互为同位素的一组是A. 35Cl和37ClB. CH3CH2OH和CH3OCH3C. O2和O3D. H2O和D2O参考答案:A分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 35Cl和37Cl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正确;B. CH3CH2OH和CH3OCH3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C. O2和O3均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D. H2O和D2O均表示水分子,属于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A。
5. 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 Na2CO3B. Na2O2、Na2CO3C. NaOH、Na2CO3D. Na2O2、NaOH、Na2CO3参考答案:A【详解】2NaHCO3Na2CO3+CO2↑+H2O可知,2mol碳酸氢钠分解生成1mol Na2CO3、1mol CO2、1mol H2O,由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1mol CO2恰好与1mol Na2O2反应生成1mol Na2CO3,所以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Na2CO3,故选:A。
7.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减少农药的残余量B.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8.下列实验装置(央持装管略去)选择正确甘铺达同相店实验目的的是9.由水电高产生的c(H+)为1×10-12mol/L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Cl-、NO3-、SO42- B.K+、Fe3+、I-、SO42-C.K+、Cl-、NH4+、S2-D.Na+、Ca2+、Cl-、HCO3-10.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条件下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转化率等问题。
已如煤化工中常见反应CO(g)+H2O(g) H2(g)+CO2(g) △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11.一种全天候太阳能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电能B.光照时,a极周围pH减小C.光照时,H+由a极室透过质子膜进入b极室D.光照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3++e-=V2+1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13.室温时,向20 mL0.1mol/L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mol/L 的NaOH 溶液,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 点:c(CH3COOH)+2c(H+)=c(CH3COO-)+2c(OH-)B b点:c(Na+)=c(CH3COOH)+c(CH3COO-)C C 点:c(OH-)=c(CH3COOH)+c(H+)D.d 点: 2c(Na+ )=3[c(CH3COOH)+c(CH3COO-)]27.(14 分)“中和滴定”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用I2O5可定量测定CO的含量,该反应原理为5CO+I2O55CO2+I2.其实验步骤如下:①取250 mL(标准状况)含有CO的某气体样品通过盛有足量I2O5的干燥管中在170 ℃下充分反应;②用水—乙醇液充分溶解产物I2,配制100mL溶液;③量取步骤2中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然用0.01mol/L 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1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B.细胞3的种类、数量都是最多的C.a、b、c三种液体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cD.a、b、c三种液体分别是淋巴、血浆和组织液2.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电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装置在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不是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在图乙中的t1—t2时间段,电位的变化主要与Na+内流有关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胰岛素B.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C.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糖原能分解以补充血糖,而肌糖原不能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4.为研究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家的关系,将小表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倒光照射其根部(如下图所示),测得根的弯曲角度α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所示。
据此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的结沦是A.根背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向光一侧B.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C.生长素对小麦根生长的作用不具有两重性D.—定浓度的NPA溶液可以影响实验中生长素的分布5.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指一定空间内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部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D.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植食动物的种群数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夏季6.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4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aB.若b→d→c→a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M表示生物个体的数量C.若M表示木本植物的丰富度,我国从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变化趋势是b →d→c→aD.若a、c、d、b表示4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则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二、非选择题:31.(11分)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可以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性激素的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2017~2018学年新乡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则集合)A. 0B. 1C. 2D. 3【答案】C【解析】集合中的元素为点集,表示以为圆心的圆,C.2. 若一个圆柱的轴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为()【答案】B,圆柱的侧面积为 B.3.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A. 存在两条异面直线同时平行于同一个平面B. 若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 底面是矩形的四棱柱是长方体D. 棱台的侧面都是等腰梯形【答案】A【解析】由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可知,存在两条异面直线同时平行于同一个平面,正确;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若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A.4. 已知函数)【答案】D【解析】的定义域为,故选D.【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不等式的解法,属于中档题. 定义域的三种类型及求法:(1)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则构造使解析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求解;(2) 对实际问题:由实际意义及使解析式有意义构成的不等式(组)求解;(3) 的定义域为.5. )B. C.【答案】B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B.6. 若直线平行于直线的距离为,则直线)【答案】A平行于直线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A.7. )C. D. 3【答案】D,故选D.8. 已知圆经过,且圆心在第一象限,()【答案】C圆心坐标为,所以圆C.9. )【答案】D,因为点的坐标为 D.10. 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体沿对角线得到三棱锥,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A.B.D.【答案】C【解析】...............11. )B. C. D.【答案】A,又在上单调递增,的解集为 A.【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属于中档题. 已知函数的奇偶性求参数,主要方法有两个,一是利用:(1恒成立求解,(2求解,偶函数一般由.12. 将正方形沿对角线,)【答案】B沿对角线的中点到B.【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棱锥外接球的性质、线面垂直的判定以及棱锥的体积公式,属于难题.有关外接球的题型,关键是求出球的半径,求外接球半径的常见方法有:①若三条棱(为;③可以转化为长方体的外接球;④特殊几何体可以直接找出球心和半径.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13. .【答案】114. 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24,则这个正方体的内切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解析】设正方体边长为,故答案为15. 已知函数上存在最小值,则__________.,故答案为.16.值范围是__________.【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曲线与方程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难题 . 求范围问题常见思路为:一是先将所求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然后根据:配方法、换元法、不等式法、三角函数法、图像法、函数单调性法求解;二是利用有关定理、推论以及特殊图形的性质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求解不等式即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已知集合(1(2.【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2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218. 已知直线-1(1)求直线(23倍,求.【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1的方程:,可得(2)当的方程为.试题解析:(1)的方程:-1(2过原点时,则的方程为的方程为的交点,所以【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垂直斜率之间的关系,属于简单题. 对直线位置关系的考查是热点命题方向之一,这类问题以简单题为主,主要考查两直线垂直与两直线平行两种特殊关系:在斜率存在的前提下,(1;(2这类问题尽管简单却容易出错,特别是容易遗忘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一点一定不能掉以轻心.19. 已知函数.(1(21,求.【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2上单调递减,时,..试题解析:(1(2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时,函数.【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复合函数的性质、分类讨论思想,属于中档题.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四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尤其在解决含参数问题发挥着奇特功效,大大提高了解题能力与速度.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将题设条件研究透,这样才能快速找准突破点. 充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方法能够使问题条理清晰,进而顺利解答,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与解题当中.20. 的菱形,.(1)证明:(2.【答案】(1)见解析.(2)2.【解析】试题分析:(1的中点,连接,所以,所以(2试题解析:(1平面,所以(2)由(1,,所以.21. 已知圆.(1且斜率为(2的直线两点,直线.【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设直线,由(2解方程即可得结果.试题解析:(1的方程为(2,的方程为22. 已知函数,若(1(2时,函数.【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2,.试题解析:(1,.(2单调递增,且.上单调递增,因为两个图象仅有一个交点,结合图象可知综上,正实数。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7.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里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其定义是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A.HSO3-B.HCOO-C. OH-D.C2O4-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Cl3腐蚀电路板:Fe3++Cu=Fe2++Cu2+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D. 氨水和醋酸溶液混合:NH3·H2O+CH3COOH=NH4++CH3COO-+H2O9.在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是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4g由CO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 A。
B.7.8g由Na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1 N A。
C.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Na2O,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5.6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正确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D.Al2O3易溶于水,可用作冶炼金属铝12.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结论相符的是13.取36克某铁矿石(只含铁的氧化物和SiO2)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5.6g不溶物。
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后将沉淀灼烧,得32g红棕色固体。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铁矿石转化为红棕色固体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铁矿石溶于盐酸后得到的滤液中:n(Fe2+):n(Fe3+)=1:1C.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3O4D.36g该铁矿石与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L27.(14分)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情节。
I.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最佳分离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萃取B.升华C.分液D.蒸馏E.过滤(1)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
(2)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_。
II.实验室欲配置480ml0.1mol·L-1NaOH溶液。
(3)通过计算得知:用托盘天平称取得NaOH质量为__________。
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除图中已有的仪器外,配置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_。
(4)配置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振荡B.将称好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盖好瓶盖,反复上下颠倒,摇匀E.继续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容量瓶颈刻度1-2cm处F.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5)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溶解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28.(15分)A、B、C、W均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1)若A、B、C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俗称苛性钠,W为无色无味气体,C受热分解可转化为B。
①向B溶液中通入W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1.①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B时,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③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W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
①由B生成C时,每生成1molC,消耗W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C溶于水形成化合物D,在加热的情况下,D的浓溶液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9.(14分)先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可能由Na+、K+、NH4+、Fe2+、SO42-、I-、CO32-、Cl-、SO32-、MnO4-中的几种组成,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一:取适量待测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溶液A,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步骤二: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得到溶液B、白色沉淀及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步骤三:向溶液B中通入适量Cl2,得到黄褐色溶液C。
(1)下列有关该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存在SO42-、I-、NH4+、SO32-B.一定不存在Fe2+、CO32-、MnO4-C.可能存在CO32-、Cl-、Na+、K+、D.可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原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并加热,也能得出步骤一、步骤二相同的结论。
(4)对于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确认其存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0.(15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f。
(2)硬质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与收集器之间没有用导管连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收集器及硬质玻璃管中的物质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_;有同学分析淡黄色溶液中含有Fe2+,你认为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固体产物的成分可能是(填字母)。
A.Fe和FeCl3B.FeCl2和FeCl3C.Fe、FeCl2和FeCl3D.Fe和FeCl2(4)加入少许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在加入新制氯水后,并未得到深红色溶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请设计实验对你所分析的原因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方案: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2.C3.D4.C5.A6.A7.A8.D9.B 10.C 11.B 12.D 13.C27.(1)C(2分)(2)D(2分)(3)2.0g(2分);ac(2分);500mL容量瓶(1分)(4)BCAEFD(3分)(5)BD(2分)28.(1)①CO32-+H2O+CO2=2HCO3-(2分)②NaOH+NaHCO3=Na2CO3+H2O(3分)(2)①NO(2分)②不能(1分)③3NO2+H2O=2HNO3+NO(2分)(3)①0.5mol(2分)②S+2H2SO4(浓)=3SO2↑+2H2O(3分)29.(1)AC(4分)(2)Cl2+2I-=I2+2Cl-(3分)(3)Ba(OH)2(3分)(4)通过焰色反应,若呈现黄色,则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反应,若呈现紫色,则含有K+(4分)30.(1)g,h,d,e(2分)(2)有棕褐色烟生成(1分);防止堵塞(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3)KSCN(或NH4SCN)(1分);合理(1分);A(2分)(4)隔绝空气,防止Fe2+被氧化(1分);2Fe2++Cl2=2Fe3++2Cl-(2分)(5)新制氯水将SCN-氧化(1分)取少许该小组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原因分析成立(或其他合理答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