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实施改革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2022年新高考如何改革_新高考改革方案2022年新高考改革方案是什么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2022年高考改革新规定2022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附: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高考总分750分“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改革等级赋分原则“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
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
2022新高考改革模式“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
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022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篇一:四川高考XX年全部回归全国卷2022年实施新方案四川高考XX年全部回归全国卷2022年实施新方案昨日,四川XX年教育工作会在成都召开,部署规划了今年教育改革相关事宜,其中高考改革最受关注。
记者昨日在现场获悉,我省新高考的起始年级已经确定:XX年新入学的高一新生或将接受新高考改革,2022年高考正式实施新方案,目前在校的高中生尚不会启用新高考方案。
但这并不意味着2022年前的高考没有变化———XX年,四川高考试卷上将有大的变化,所有科目将回归使用全国卷。
2022年高考确定正式实施新方案根据规划,XX年,我省将制定出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及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意见。
这些方案都是基于国家此前发布的制度及实施规定的细化方案。
包括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考加分、学业水平测试等多个方面。
对于这些方案出台的时间表,此前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肯定在6月前,顺利的话,在4月前就会出”。
昨日,在工作会上,记者又进一步获悉:XX年全省新入学的高一新生或将开始准备接受新高考改革,2022年高考正式实施新方案。
结合国家版方案的要求,这很可能意味着:目前的初一新生将率先试水这一新高考模式,进入高中后,他们将不分文理科,一科学习结束就进行全省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
三年后,他们高考录取时,将采用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全新模式。
今明两年高考改革也不会停步。
根据教育部此前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今年起,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几项加分已被取消。
此外,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省教育厅还分别给出了:今年将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扩大高职单招、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和研究生招生制度等改革方向。
XX年高考敲定所有科目用全国卷在此前召开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就曾透露“四川目前正研究XX年高考,主科启用全国卷”。
天津高考改革方案公布2022年采取3+3模式天津市人民政府日前公布了《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依照方案,从2021年高考开始,在现有英语听力两次考试的基础上,实行高考英语笔试两次考试,取笔试和听力各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从2020年起,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养评判进行录用。
方案明确,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将取消文理分科,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实行全科设置、全科开考,学生依照要求在每学年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等级性考试由学生依照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
从2020年开始,统一高考录用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方案提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将与统一高考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的评判方式,从2021年起,春季招生将成为市属高职院校在津招生的主渠道。
同时,制造条件逐步减少高校招生录用批次,完善平行理想投档方式,探究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录用模式。
考试院权威解读高考改革方案高考改革的主体内容有哪些?一是改革考试科目设置。
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时刻安排在每年6月份。
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二是改革招生录用机制。
探究依据统一高考和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养评判的多元录用机制。
从2020年起,统一高考招生录用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的一般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校招生录用的差不多依据。
统一高考招生录用总成绩满分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一般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
2022年湖南高考改革方案篇一:关于2022高考改革实施方案调研报告1、确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年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我认为我省作为一个高考大省,考生人数众多,每年的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在全国都属于上游层次。
影响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年份的因素我认为有:一是高考改革方案的提出与我省教育现状是否相符;二是大学录取政策的调整是否及时匹配;三是试点省份高考综合改革是否成功,社会是否认可。
四是科目的设置是否简单可行,高中学校的可操作性如何。
2、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是否可行?如可行,两次考试分别安排在什么时间合适?学考选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可行,一方面多一次机会,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引起重视。
两次考试的时间,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高考录取中的使用:(1)如何设置选考科目等次?各等次的比例和分差如何划分?依据是什么?选考科目等次以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例如可以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
其中,A+为满分10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等次细化以后也可以体现出学生成绩的高低,以3分为一个分差也可以体现出区分度。
(2)如何确定选考科目成绩占高考总成绩的权重(即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分值为多少)?选考科目以选择3门为例,我认为每一门满分定为100分,高考成绩总分为750分。
(3)如何确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有效期?学考成绩可以以两年为有效期。
4、高考录取批次和录取模式(如:专业+院校的志愿填报方式)改革对高中教学的影响。
高考录取批次和录取模式的改革对高中教学会产生很多影响,如走班制的实施,选考科目的选择和班级的设置,三年一体化如何实施,对于语数外和选考科目的时间如何分配,考试时间如何选择,教师如何调配等问题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厦门新高考实施方案厦门市教育局最近发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旨在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
该方案将从2022年开始实施,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变革。
接下来,我们将对厦门新高考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厦门新高考实施方案将取消文理分科,实行综合评价。
这意味着学生不再需要在高中阶段选择文科还是理科,而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学生将参加统一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科目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学、综合人文等,这样的改革将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次,厦门新高考实施方案将加大对综合素质的考核。
学校将在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体育艺术等方面的表现,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另外,厦门新高考实施方案还将推行志愿填报制度。
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结合学校的招生计划,自主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
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总的来说,厦门新高考实施方案的出台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高考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下,学生需要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多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家长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孩子的学习,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社会各界需要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厦门新高考实施方案的出台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是也需要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26•【字号】川府规〔2022〕4号•【施行日期】2022.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规〔2022〕4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2022年6月26日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稳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以下简称高考综合改革),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稳妥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服务国家和区域人才培养战略。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多样化的发展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着力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国家选才、高校选生、考生选科”有机统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选拔高素质人才。
——坚持公平公开公正。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完善招生制度体系,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切实保障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坚持科学选拔人才。
逐步完善多元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
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增加学生选择权,扩大高校自主权。
甘肃省出台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2022年实行高考“3+3”考试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情,甘肃省政府日前印发《甘肃省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一揽子改革具体措施:义务教育招生不能产生大班额;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招录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项目;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实施贫困及老区专项招生计划等。
根据《方案》,2019年启动我省高考综合改革,2022年全面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基本建立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义务教育招生不能产生大班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
取消任何形式的小学入学测试,严禁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考核等形式选拔学生,严禁将各种竞赛成绩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义务教育入学的条件和编班的依据。
义务教育招生不能产生大班额。
严格落实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规定,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完善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就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完善中考体育、艺术、实验实践能力等测试办法。
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职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鼓励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
2019年出台普高学业水平考试办法全面推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
确保学业水平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
同一科目安排一次考试,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其他后选科目的第二次考试机会。
2019年出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包括学生思想品德、遵纪守法意识、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
2019年出台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2022年高考实施改革方案
(原标题:广西2019年高中不分文理 2022年高考实施改革方案)
广西22日召开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表示,广西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全面推开,从2019年开始高中不分文理,2022年的高考将实施改革后的方案。
秦斌介绍,从2019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学生不分文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14个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个科目还设等级性考试,学生根据报考学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选择其中3个科目参加考试,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经转换成分数后计入高考总分。
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每科总分150分。
考生高考总成绩由语、数、外三门成绩和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秦斌称,从2022年的高招开始,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高校公布招生计划时,分专业(类)从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确定不超过3个的
选考科目范围,学生只需有1个选考科目与高校设置的选考科目相同,就符合该专业的报考条件。
“这需要高校提前公布相关专业的选考科目范围,以供学生在高考前的学习中提前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