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合唱声音之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在合唱中,声音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
好的声音练习能够帮助合唱团成员提高声音的质量和音准,使整个合唱更加和谐和美妙。
以下是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一些技巧。
要提高声音的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练习。
第一种是深呼吸。
深呼吸能够使你的声音更富有力量,同时稳定你的呼吸。
在练习中,你可以躺下或坐下,放松身体,用鼻子吸气,在进行声音发出的时候,总是要注意吸气时的感觉,以及声音的变化。
这种练习有助于提高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二种是发声的练习。
在合唱中,要想发出清晰、饱满的声音,就需要进行恰当的发声练习。
练习时,可以用乐器或钢琴演奏一段简单的旋律,然后模仿乐器的声音来发声。
这样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发音的技巧,提高嗓音的频率和强度。
第三种是控制音量的练习。
在合唱中,音量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音量太大,会使整体声音不协调;如果音量太小,会使声音不够明亮。
要时刻注意音量的控制。
在练习时,可以从小声开始,然后渐渐增大声音,直到能够清晰地传达音乐的表达意图。
除了声音质量的训练,音准也是合唱中需要重视的一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音准训练的技巧。
要注重准确的节拍。
一个合格的合唱团应该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保持统一。
在练习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拍手或踏脚来练习节拍的感觉,确保每位合唱团成员都能够准确把握节奏。
第二,要练习准确的音高。
在合唱中,音高的准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有人唱错了音,整个合唱就会出现问题。
为了练习准确的音高,可以通过与和弦或乐器一起练习,或者通过唱调谐器来调整音高。
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音阶和声程,来提高对音高的掌控能力。
要练习声音的协调和平衡。
在合唱中,每个部分的声音都需要协调合作,以达到统一的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与其他成员一起练习,在声音的拓展、叠加和交错等方面进行练习,以增强合唱的和谐性。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是一项需要彼此协作的活动,如何让每个声部发出清晰合适的声音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以下是几个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
1. 发声方法发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声音的音质和音高。
合唱中常见的发声方法有三种,一种是混声,两种是男声和女声。
混声的声音在音域上比较丰富,而男声和女声则有各自的音域范围。
在练习声音时,要注意调整好姿势与身体,呼吸也非常重要,只有深呼吸才能让身体放松、声音自然流畅。
2. 声音调整声音调整是合唱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包括音调和节奏的调整。
音调需要统一,这将有助于声部间的平衡。
节奏可以根据歌曲的情感和风格而适当地调整,这将有助于带给听者更加动人的声音效果。
3. 训练喉咙和呼吸方法喉咙训练是合唱中最基本的一环。
训练可以包括咽喉运动、发声练习以及颈部和肩关节放松。
训练喉咙和颈部能够使得声音更加柔和和悦耳。
呼吸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深呼吸和呼气训练来实现。
合唱者还可以采用各种呼吸器和气管扩张工具来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呼吸效率和声音效果。
4. 分声部练习分声部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每个声部清楚地听到自己的音色和音调,以便更好地适应合唱。
每个声部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融入整个合唱当中。
在练习声部时,要注意互相协调和合作,以达到良好的合唱效果。
5. 观察和反馈观察和反馈是合唱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环。
在合唱中,要时刻观察和并改进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听众也可以对合唱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更好地确定矫正和改进的方向。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是一种集体唱歌的形式,通常由不同的歌手在一起演唱。
合唱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声音和角色,从低音到高音,从音乐导演到独唱者。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合唱团队,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声音,并且所有的歌手都需要接受声音训练。
一般来说,合唱中的声音训练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声音放松首先,必须放松身体,特别是声音相关的肌肉。
因为声带中的肌肉紧张会阻碍声音的流畅,并增加对声音的控制难度。
因此,放松肩膀、颈部、下颌和脸部的肌肉尤为重要。
在开始合唱之前,多进行呼吸练习可以促进放松和深呼吸。
2. 声音控制声音控制是合唱声音训练的重要部分。
这方面的技巧包括扬声器、下滑动、跳音、三声式、滑音等等。
练习是通过发出短语或单词,练习音高、音量的放大和缩小,节奏的变化等等。
为了确保声音稳定,并以准确的声音,每个成员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声音,并总结自己的问题。
3. 声音配合在合唱中,所有的声音都需要得到协调和统一。
为了实现这一点,每个成员都需要练习协调增加总体保持节奏和音量,以达到整体声音的和谐以及更好的音乐效果。
练习可以通过同步唱和协调的技巧来实现合唱团队内的合作。
4. 个体技巧能够有巨大的技巧有助于唱歌独奏部分,有许多个人声音技巧来提高个人唱唱的能力。
有哪些技巧包括,练习唱指定的音高,练习开口后立即唱歌,试着让声音长时间持续,并掌握自己的韵律。
5. 记录练习记录练习并回放音像是可以发现更多不足和错误的方式。
这需要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团队中进行,以防止成员在听音时受到惊动。
同时,记录练习可以帮助每个人改进自己的唱歌能力,并帮助增强团队的完整度和统一性。
如同任何艺术形式一样,合唱是需要熟练的技巧和专业的训练来完成的。
为了让声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每个成员都需要花费重要的时间来掌握合唱的技巧。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合唱效果,建议找一个认证的声音课程以及获得经验的音乐导演的指导,这会大大提高你的合唱能力。
合唱团声音如何训练引言合唱团是由多人组成的演唱团体,要求成员们在演唱过程中保持统一的音准、音色和声部配合。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合唱团成员需要进行声音训练。
本文将介绍一些合唱团声音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合唱团成员提高声音的品质和表现力。
1. 声音锻炼1.1 声带保养良好的声音训练始于良好的声带健康。
合唱团成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来保养自己的声带:•饮食健康:合理搭配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饮料;•声音适度休息:合唱排练或演唱前后,给予声带充分的休息;•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保持声带的湿润。
1.2 声音放松合唱团成员在演唱过程中,需保持身心放松,以确保声音的自然流畅。
以下是一些声音放松的方法:•专注呼吸:通过深呼吸来放松全身,减轻紧张和焦虑;•肌肉放松:逐个部位的松弛和放松肌肉,从头到脚依次进行;•温习:在排练和演唱前进行简单的声音温习,帮助声带适应演唱需求。
2. 声音技巧2.1 声音矫正合唱团在演唱过程中,要求成员们的声音统一和谐。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调整声音:•音准训练:通过与音准器或钢琴等乐器进行配合,锻炼准确的音调;•语音练习:进行各种发声练习,如发出不同的元音和辅音,以增加发音的准确性;•合音训练:配合其他合唱团成员,练习合音过程中的相互听觉调整。
2.2 声部配合在合唱团中,不同声部的成员们需要相互配合,形成和谐的声音重叠。
以下是一些声部配合的技巧:•相互倾听:倾听其他声部成员的声音,适应和理解其他声部的旋律和节奏;•感受共鸣:通过合适的共鸣和声部调整,使整个合唱团的声音更加统一和融合。
3. 团队协作3.1 合作性演唱合唱团演唱是一个团队的协作过程,每个成员都需要贡献自己的声音和演唱技巧。
以下是一些协作演唱的建议:•听从指挥:认真听从指挥者的指导,根据指挥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演唱;•分工合作:在合唱团中分清各个声部的职责和角色,相互配合,形成一体的声音。
3.2 团队互动良好的团队互动可以提升合唱团的整体表现力。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音乐是一种集体合作的艺术形式,其中每个歌手都需要通过技巧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声音,并与其他歌手协调合作。
在合唱中,声音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歌手发展自己的声音技巧,提高音准和音色,并改善整体合唱效果。
下面是一些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1. 呼吸练习:呼吸是声音的基础,对于合唱歌手来说尤为重要。
进行一些呼吸练习,比如深呼吸和长呼气,可以帮助歌手获得充足的气息供应,使声音更加稳定和持久。
2. 音域练习:合唱音乐通常涉及不同音域的声音,因此歌手需要练习跨越音域的能力。
从低音到高音,或者从高音到低音的音阶练习,可以帮助歌手扩展自己的音域,增强音准和音色。
3. 发声技巧:合唱中的发声技巧是关键。
歌手需要正确地使用声带和呼吸,控制喉咙和口腔的位置和形状,以产生清晰和圆润的声音。
开合唇音、舌位练习和唇齿音等发声技巧可以帮助歌手改善发音和共鸣。
4. 合唱练习:合唱是集体表演的艺术形式,因此合唱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在合唱练习中,歌手需要学会与其他歌手协调演唱,跟随指挥的指示,同时保持自己的声音稳定和一致。
通过多次合唱练习,歌手可以熟悉合唱曲目,并提高合唱技巧和默契度。
5. 听音练习:听音是合唱中培养音准的重要方法。
歌手可以通过听其他歌手或专业演奏者的演唱和演奏录音,来锻炼自己的音准感。
歌手也可以试着模仿其他优秀歌手的发音和表演技巧,来丰富自己的合唱风格。
6. 身体训练:合唱是一种全身的艺术表达,因此歌手的姿势和身体的放松与调整对于发声和演唱都十分重要。
歌手可以进行一些身体训练,比如拉伸、瑜伽和体能锻炼,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稳定性,以便更好地表达音乐。
7. 暗指练习:在合唱中,歌手要快速而精确地跟随指挥的指示,包括节奏、速度和音高等。
为了提高对指挥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歌手可以进行一些暗示练习,比如模拟指挥的动作和指示,来训练自己的观察和反应能力。
8. 表演技巧:合唱不仅仅是声音的发出,还包括身体表现和舞台演出。
合唱团声音如何训练合唱团声音如何训练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活动,是一种借着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作品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塑造。
如何达到完美的音响效果,这就需要靠平时对呼吸、发声、共鸣、气息的控制、力度等训练。
一、呼吸呼吸是歌唱发声活动的原动力。
只有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时,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歌唱声音。
要想产生优良的音质、正确的音准和清晰的吐字,主要先决条件就要正确呼吸。
在日常身心平静时的呼吸,因为需要空气气量不大,所以是一种毫不费力而无意识的呼吸。
但在激烈运动或情绪紧张时,就需要较多的空气气量,那时的吸气胸腔就需要扩大,肋骨也需要扩张而提高;呼气时,胸廓立即收缩还原。
一切有关动作要比平时呼吸的动作大得多。
不过这两种呼吸都是下意识的动作,动作的大小是根据所需要的空气气量的大小而自然发展的。
歌唱时的呼吸是通过鼻腔和口腔同时进行的。
单用鼻子吸气,不仅快吸时来不及,而且不易吸深。
口腔内部要稍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同时面部也要与提眉相配合,这样才能吸得深。
最好不要想到是在呼吸,而是在口腔内部打开,硬软腭提起,在两颊和眉毛提起的情况两肋及腹部扩张,空气就会自然吸入。
如果意识中想到是在呼吸,结果往往吸气浅而不易下沉。
正因为呼气时要有控制,所以在呼气时(即歌唱时)必须保持吸气感觉和状态,用这样活动来支持声音。
这种支持声音的呼吸掌握灵活时,呼吸便成为歌唱时声音的支持。
当合唱演唱时,因为作品内容及艺术形象,发声器官自觉地通过感情的要求与这种支持声音的呼吸配合起来,就产生富有感情纯净而嘹亮的歌声。
吸气不可太深,否则会影响发声的灵活,吸气过多会使有关呼吸器官变得僵硬,同时也影响音高的准确。
在吸气时不宜有声响,有声响的吸气不易深沉,同样会影响呼吸的支持。
二、发声由于声带受到了呼气时的气息影响,因而振动发声。
歌唱时的发声并不像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欢呼、叹息等自发的动作而发声,而是依靠一切参加发声的有关器官,正确而灵活地配合动作,才能产生有一定音质、音高和音量的声音。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和个人练习兼备的艺术形式。
在合唱中,声音练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合唱团整体的音质和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常用技巧。
1. 正确呼吸一直是合唱发声的基本需求,一个合格的歌者不仅要学会从腹部而不是胸部吸气,而且要掌握吸气的深度和强度。
在合唱中,每个声部的歌者都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和速度内进行呼吸。
这就需要每个人反复练习,网上有许多专门关于合唱呼吸的视频,可以供大家参考。
2. 做好喉头的训练,喉部是人类声音产生的器官,要使喉部得到良好的训练,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喉部练习,同时注意分清哪些情况下要喉音,哪些情况下不要。
喉音是合唱中的一种特殊音色的运用,是业余合唱团不可缺少的选择之一。
3. 协调和谐,在人数较多的大合唱团中,因为每个人的嗓音都不一样,如何使所有声部在演唱中协调和谐是一个重点。
在训练中可以通过安排不同的声部练习节奏和音程的切换,让大家能够在音乐中磨合,以充分发掘合唱的特点。
4. 技巧性训练,一个合格的歌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基本功,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性的练习。
比如要合理利用颗粒声、明亮声和空气声,合理运用各种运声技巧。
再比如在合唱中,掌握音高的调整、音量的控制与变化、音轮的调整和将声音联想到具象事物的方法等,都是很有效的练习方式。
5. 发音训练,正确的发音是合唱歌唱的基础。
在练习中,重点是要注意每个音节、字母和单词的发音方式,清晰明了的发音有助于更好的表现整首歌曲的情感和意思,因此所有歌者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尽可能达到最好的发音效果。
6. 创新和多样性,针对特殊的音乐作品和不同形式的表现,合唱团可以推出一些创新性的练习方法。
既要注意与音乐风格相符合,也要有自己团队的风格特点。
一个好的合唱团除了具备基本功,还应该具备时代性、多样性和个性的特点。
总的来说,在合唱声音练习中,个人的练习和团队的协调是很重要的。
希望以上的合唱声音练习技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歌唱技巧,用音乐表达自己;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爱上合唱这项艺术,为我们的文化和艺术事业做出贡献。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是一种充满艺术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音乐形式,而声音练习是合唱团成员在日常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合唱中,中声音部扮演着连接男高音和女高音以及男低音和女低音之间的重要角色,因此中声音部的声音练习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希望对广大合唱爱好者和合唱团成员有所帮助。
技巧一:正确的呼吸方法合唱中声音练习的第一步是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中声音部的成员需要学会深呼吸,并通过腹部呼吸来提高气息的容量,这样才能保持稳定的声音,发出更加饱满的声音。
平时可以进行一些呼吸练习,比如仰卧在地面上,用手放在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逐渐让自己习惯用腹部呼吸。
技巧二:保持正确的姿势在声音练习中,正确的姿势也非常重要。
合唱中声音练习时,需要保持挺胸、收腹,双肩自然放松下垂,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这样才能够使呼吸更顺畅,声音更加自然。
技巧三:音准练习音准是合唱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中声音部成员需要通过大量的音准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准水平。
在日常练习中,可以利用纯音频资源进行练习,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声部的成员一同进行合唱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音准。
技巧四:发声练习在声音练习中,发声练习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声音部的成员需要通过练习发声来提高自己的音色和音质,可以通过模仿声乐老师的声音来进行发声练习,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口腔舌头的运动来增强发声的能力。
技巧五:掌握好唱腔合唱中的声音练习还需要掌握好唱腔,中声音部的成员需要在练习中注意唱腔的力度和节奏感,同时也需要学会在唱腔中加入适当的情感表达,让歌曲更加生动。
技巧六:灵活运用共鸣共鸣是指声音在发声的过程中在声腔中的反射、共鸣和变化,是声音音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声音练习中,中声音部的成员需要学会灵活运用共鸣,通过调整口腔和咽喉的形态来让声音更加丰富。
技巧七:注意与其他声部的配合在声音练习中,中声音部的成员还需要注意与其他声部的配合。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中声音的练习是合唱团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为了取得完美的音质和相互融洽地合作演唱,合唱团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投入到声音练习当中。
以下是一些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
1. 做好声带的锻炼声带是合唱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声带的锻炼非常重要。
通过进行音节的重复练习,例如唱高音谱号和唱低音谱号,可以使声带得到训练,帮助自己掌握音乐中的音高。
在练习前必须做气息调整。
可以进行深呼吸练习,以确保能够在演唱时有足够的气量。
2. 做好音色的控制在合唱中,确保音色清晰、雅致,不同的声音元素都必须协调地演唱。
合唱成员应该掌握好音色的调整能力。
通过对喉咙、鼻子的调整,可以改变音色,使其更具多样化的魅力,让声音更富有表现力。
3. 控制呼吸合唱中,闪亮的高音和坚实的低音都由呼吸产生。
控制呼吸是重要的技巧之一,通过改变呼吸的节奏和深度,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演唱的强度和风格。
做好呼吸训练能够帮助自己在演唱中增强气息的持久性和掌握音高的精准度。
4. 训练韵律合唱中的韵律决定了整个合唱团的美感和效果。
细致的韵律训练能够使声音更加和谐,同时也增强了合唱的感染力和情感表现力。
练习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和音调的练习,使自己更好地掌握韵律,并不断寻找最适合合唱的韵律风格。
5. 结合舞蹈和姿势合唱不仅仅是唱歌,还要结合舞蹈和姿势,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因此,合唱成员应该掌握好舞蹈和姿势的技巧,以使整个舞台表现更加完美。
同时,掌握好舞蹈和姿势技巧也有助于保持呼吸节奏的稳定性和音色的统一性。
合唱的声音练习技巧非常多,以上只是其中的一些。
每个合唱成员应该关注自己声音的强项和弱项,同时在合唱中积极表现,取得更高的合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是一种集体的音乐表演形式,不同声部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对于整个合唱表演至关重要。
在合唱团中,中声部往往扮演着连接高音和低音的关键角色,因此中声部的声音训练和练习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
要注意的是,合唱中声部的训练不同于独唱,需要注重对整体声音的协调。
合唱中声部的声音训练要求声音亮挺有力,但又要做到柔和自然,这就需要对声音的练习和控制有着更高的要求。
要想在合唱中获得更好的声音表现,中声部的成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练习。
1. 声音的调节和发声技巧声音的调节和发声技巧是中声部训练的重中之重。
在合唱中,要求中声部的声音明亮有力,但又不可过于刺耳。
因此需要通过正确的发声技巧来调节声音的高低、响度、音色等方面。
对于合唱中声部来说,最基本的腹式呼吸和正确的发音姿势都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坚持每日练习发声,逐渐培养出稳定而明亮的声音音色。
2. 重视声音的协调和平衡合唱中声部的声音训练还需要注重声音的协调和平衡。
合唱团中的声部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要求中声部的成员在合唱中要能够与其他声部协调合作,保持整体声音的平衡和统一。
中声部的成员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渐掌握和熟悉自己声部的音符和旋律,同时要注重和其他声部之间的配合,确保整个合唱团的声音能够保持平衡和和谐。
3. 学会正确的发声姿势和技巧正确的发声姿势和技巧对于中声部的成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发声可以更好地调节声音的高低、响度和音色,使声音更加富有魅力和表现力。
中声部的成员可以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学习正确的发声姿势和技巧,并通过不断地练习来逐渐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发声水平。
4. 注重音乐素养和表现力的培养在合唱中,声音练习不仅仅只是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更重要的是音乐素养和表现力的培养。
中声部的成员应该注重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通过对音乐节奏和情感的把握,更好地表达出歌曲的内涵和意境。
这就需要中声部的成员注重平时的听力训练,多听多练,培养自己的音乐感和表现力,从而在合唱中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声音和魅力。
合唱过程中的声音训练方法合唱过程中的声音训练方法在合唱中的歌声应该怎么训练?欢迎阅读参考下面的文章,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歌唱的姿势要唱好歌曲,没有一个良好的姿势是不行的。
声乐界有句老话:“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
”它形象地说明了姿势对于歌唱的重要性:歌要想唱得好,就一定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
一般来说,正确的歌唱对姿势有细化的要求。
一是身体直立,保持自然放松。
这里的放松绝不是完全松垮,而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二是眼睛平视前方,胸部自然挺起,两肩两臂自然下垂,小腹收缩,全身保持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
三是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心要平稳,重心在前脚。
第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歌者要与观众进行心灵交流,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
最后,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忌咬紧牙关。
二、歌唱的呼吸一般来说,我比较主张口鼻同时进行的胸腹式呼吸法,也就是玫瑰呼吸法,即想象有一支香气浓郁的玫瑰放在面前,轻轻地闻一闻玫瑰的香气,并且嘴巴微微张开。
这样的话,气息就自然而然地吸到了腰部,为歌曲的演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演唱者在唱歌呼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
因为唱歌必须控制好气息,歌声才能有张有弛,所以气息不能很快地用完。
让气息徐徐吐出,注意节省用气和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气息的控制。
演唱者整个肢体语言的表情应该既放松又紧张,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
我们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横膈膜就是我们的支点。
三、歌唱的发声训练发声训练先要从闭口进行哼鸣的.训练开始。
在这基础上,再逐渐打开口腔作有声练习。
首先,在作开口练习时,口腔要由小口型(例如O、U)开始练习,再慢慢地过渡到大口型(例如MA、LA、UA)练习,使口腔由小到大有一个逐渐张开的过程。
接着,“连音练习”具有舒缓、流畅和柔和的特点,“断音练习”则要求弹跳性和保持连续性,对声音呼吸的控制要求显然大于连音练习。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中的声音练习是合唱团成员们提高个人歌唱水平、增强团体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一些常用的技巧。
1. 声带保护:合唱中声带保护至关重要,要注意正确的呼吸方式和发声姿势,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对声带造成伤害。
合唱成员可以通过深呼吸、吸气气息练习等方式来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保护声带。
2. 声调准确:合唱中声调的准确性对于整个合唱团的和谐非常重要。
合唱成员可以使用钢琴、音叉等工具来练习准确的音高,也可以借助合唱指挥的指导进行声调的调整,提高准确度。
3. 合声配合:合唱中,每个声部的合唱者需要明确自己的声部,并与其他声部配合。
合唱成员可以通过大声展示各个声部的音域边界,以及在不同声部切换时的音色和力度的变化等练习,使合唱更加和谐。
4. 合声混合:在合唱中,要追求声音的整体平衡,避免出现某个声部凸显、或声音掩盖的情况。
合唱成员需要学会听、了解和感受其他声部的声音,并通过训练使各个声部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形成合理的合声。
5. 发音清晰:发音清晰是合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唱成员应该注重发音准确和清晰,注意舌位和声带的协调,避免模糊或含糊不清的发音。
6. 音色调整:在合唱中,不同的音色可以增加合唱的层次感和美感。
合唱成员可以通过音色调整练习来改变自己的声音特点,例如通过改变咬字方式、气息的运用等,使自己的声音更适合合唱的需要。
7. 琴耳培养:为了在合唱中更好地听到自己和他人的声音,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声音,合唱成员需要培养良好的听音能力。
可以通过听音习题和合唱表演中的反馈来提高琴耳。
8. 稳定的音准:合唱中音准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团体的表现力和演唱效果至关重要。
合唱成员可以通过实践中的反复演练和与其他声部的交叉训练,提高音准的稳定性。
9. 节奏感锻炼:合唱中的节奏感非常重要,要注意与其他声部的节奏配合、完美地呈现合唱作品的节奏感。
合唱成员可以通过节奏习题、单声部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节奏感。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中的声音练习是合唱团成员在排练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音乐技巧和声音素质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
要注意声音的发声部位。
合唱声音是从共鸣腔发出的,共鸣腔分为胸腔、颈腔和头腔三个部分。
在发声时,应该尽量使用颈腔和头腔发声,让声音更加通亮和美妙。
要保持良好的动力和力度控制,避免声音过大或过小。
要注意呼吸的技巧。
合唱中需要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气息,以保证能够持续发声。
合唱团成员应该根据不同的乐句和音符长度合理地掌握呼吸的时机,避免在重要的音符上断气。
要通过深吸气和腹式呼吸来提高气息的充实度和稳定性。
要注意发声的节奏和准确性。
合唱中,每个声部都有固定的音高和节奏,合唱团成员要准确地把握各自的音符和节奏。
可以通过挥拍器、节拍器等辅助工具来帮助练习,保持合唱团成员之间的统一。
在声音练习中,要注意声音的平衡和协调。
合唱团由多个不同音部组成,如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女中音等,每个音部都有不同的音域和发声特点。
合唱团成员要根据自己的声音类型和音域特点,更好地适应和融合到整个合唱团的声音中,保持音部之间的平衡和和谐。
合唱中还需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发音清晰准确是合唱表演的基本要求之一。
合唱团成员应该熟悉所演唱歌曲的歌词和语气,正确而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优秀的歌唱家来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在练习中,合唱团成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提升声音的技巧。
通过音阶和音程的练习来增强自己的音域和音准感;通过口型练习来改善发声的共鸣效果;通过练习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曲风来丰富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等等。
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声音练习,只有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声音技巧和音乐素养。
合唱团成员还可以参加一些声乐课程或参加声乐比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声音水平。
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包括发声部位的控制、呼吸技巧、节奏准确性、声音平衡和协调、发音准确性等等。
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对合唱团成员在声音练习中有所帮助。
浅谈合唱声音训练合唱是一种集体声乐艺术,是用个别成员声音的组合及集体的音响声音发出的总和来表达艺术的形象塑造。
古人讲“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由此可见,人的声音所表达的感染力是如此的强烈和丰富。
合唱者要想通过自己的声音完美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含义,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产生美好声音的规律,从而使自己在合唱集体里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并协调和控制声音达到统一和谐的共性,在音量、音色、音准上能把握自如,将声音的美在瞬间传达给听众。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多方面的音乐综合训练。
一、歌唱的状态歌唱的状态是打开声音通道的第一步。
在生活中我们的面部表情和面部肌肉往往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而在歌唱中,我们要求是有准备的、积极的、内紧外松的歌唱状态。
头腔、胸腔、口腔、鼻腔都呈一种向外膨胀的兴奋和积极的状态。
声音仿佛从头顶眉心处流淌出来,上唇和脸颊的笑肌都要积极地向上提起,把打哈欠的瞬间状态保持下来,这就是美声唱法所讲的“面罩”。
另外歌唱的兴奋状态直接影响着声音的共鸣位置、音色的明暗与质量。
所以在排练过程中每个合唱队员如果都能达到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这将使合唱队声音的整体发挥和演唱质量提高很多。
二、歌唱时的站立姿势歌唱时正确的站立姿势说起来很简单,然而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站立,在歌唱站立时,必须要做到一种“对抗”,包括身体上下、前后、左右的对抗,即胸与背的对抗,臂部与小腹的对抗,脊椎的直立,腰胸的直立,声音与气息的对抗等。
这些都是要在一种积极兴奋、内紧外松的自然状态下去完成。
脚要抓着“地”,头要顶着“天”,而内部是肌肉的对抗,外表则给人一种自然的放松。
美好的声音和较好的呼吸都来自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和正确的站立姿势,因为有了对抗才能找到支点和重心。
三、气息的掌握与运用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命脉,呼吸与起音、触音、音量、音色、音质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每个人的歌唱器官有大小不同的差异,但正确的歌唱方法能解决共同存在的弊病和调整声音的不统一。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是一种集体歌唱形式,要求合唱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能熟练掌握自己的音部,并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达到声音谐和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
1. 正确的呼吸方法:合唱中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呼吸的控制。
合唱团成员需要通过深呼吸来获得足够的气息,注意利用腹部的肌肉来控制呼吸流量,避免使用喉咙过多的力量。
2. 声音发声的位置:合唱中,要注意将声音的发声位置放在合适的地方。
通常来说,高音部的发声位置较高,而低音部的发声位置较低。
合唱团成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指导,寻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发声位置。
3. 合理的音高控制:在合唱中,每个音部都有自己负责的音高范围。
合唱团成员需要通过不断的音准练习来确保自己能够准确地唱出所负责的音高,并与其他成员保持和谐。
4. 调音的重要性:合唱中,每个音部的声音要与其他音部协调一致。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合唱团成员需要通过不断的调音练习来培养对音准的敏感度,并且要学会听别人的声音,以便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音准。
5. 合唱技巧的训练:除了声音练习外,合唱团成员还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合唱技巧的训练,更好地应对合唱曲目。
合唱技巧包括和声技巧、发音技巧和声部切换技巧等等。
合唱团成员需要根据具体曲目的要求,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6.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形式,要求每个合唱团成员都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同时与其他成员协作。
合唱团成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尊重他人的声音,并通过互相学习和沟通来提高整体的合唱效果。
在合唱中声音的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断地实践和指导中逐渐提高。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巧,合唱团成员需要保持良好的音乐素养,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在合唱中获得更好的声音效果。
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合唱是一种美妙的音乐表演形式,它需要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声音都能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而合唱中声音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技巧和耐心,才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表现。
本文将介绍关于合唱中声音练习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要提高自己合唱能力的朋友们。
要想在合唱中获得好的表现,首要条件就是准确地掌握自己的音高。
良好的音高感对于合唱中的每个成员都非常重要。
在练习中,可以使用钢琴或其他乐器的帮助来找到自己的音准。
也可以选择一些陪练轨来帮助自己练习准确的音高。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磨练,慢慢地培养出自己的音高感,才能够在合唱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实力。
在合唱中声音练习中,平稳的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声音的力度和音色,使得声音更加稳定和持久。
在练习中,我们需要注重呼吸的训练,尤其是深呼吸和腹式呼吸。
这样可以使得我们的声音更加饱满和富有力量,也更容易掌控。
要注意的是,在唱高音的时候要提高声音的位置,尽量避免用力过大,以免伤害自己的声带。
在合唱中的声音练习中,要重视音色的调整。
在合唱中,不同的声部需要有不同的音色,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在练习中,可以尝试一些不同的音色调整方法,比如改变发声位置、发声方式等,这样可以使得自己的声音更加灵活多变,更适合合唱的表演。
要在合唱中获得好的表现,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合唱中,每个成员都需要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将个人的声音和乐谱整合在一起。
在声音练习中,可以选择一些团队合作的练习方法,比如分组练习、互相协助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合唱的意义,也更能够融入到整个团队中去。
要想在合唱中获得好的表现,持之以恒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声音的练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锻炼,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练习中,要坚持不懈,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才能够在合唱中获得理想的表现。
合唱中的声音练习需要多方面的技巧和耐心。
通过准确的音高掌握、平稳的呼吸、音色的调整、团队合作以及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够在合唱中获得好的表现。
浅探合唱声音之训练
关键词:合唱声音训练合唱的状态合唱气息运用
摘要:本文从合唱训练对演唱者的作用唱歌的发音、状态、合唱的气息运用、歌唱的吐字咬字、音韵的归属、汉语语音的归类、合唱发音的触音、基点、训练和声的方法、气息的对抗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合唱训练对演唱者的作用合唱训练对演唱者的作用
合唱是一种集体声乐艺术,是用个别成员声音的组合及集体的音响声音发出的总和来表达艺术的形象塑造。
古人讲“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由此可见,人的声音所表达的感染力是如此的强烈和丰富。
合唱演唱者要想完美地通过声音来提示作品的内容和含义,传达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产生美好的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从而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
在音量、音色、音准上能把握自如,将声音的美在瞬间传达给听众。
这需要多方位的音乐综合训练过程。
合唱训练包括了和声、复调、音色、音量、音准、气吸、吐字、声音共鸣、强弱的控制、动与静、纵与横、连与跳、松与紧、刚与柔、快与慢、起与收的统一训练。
它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创造和综合艺术修养培训。
因此,合唱队员的声音训练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对独唱演员要求更高。
在训练演唱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中,我们不但能了解和掌握音乐创作的风格,也能从中了解到音乐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及音乐创作的艺术手段。
作品所表达的丰富的潜在艺术造型,往往会给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和潜移默化对音乐修养的提高。
对于合唱训练每个指挥都会有他的不同的侧重点,也是因人而异,因队而异。
在十几年的对少儿与成人合唱训练过程中,笔者粗浅地总结了几点合唱声音训练的手段,有如下几点:
二、合唱的发音
发音是歌唱的第一步。
在生活中我们的面部表情和面部肌肉往往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而在歌唱中,我们要求是有准备的、积极的、内紧外松的歌唱状态。
头腔、胸腔、口腔、鼻腔都呈一种向外膨胀的兴奋和积极的状态。
我们
把它比作是哭泣的微笑或者是微笑的哭泣。
声音仿佛是从眼睛里流淌出来,上唇和脸颊的笑肌都要积极地向上提起,把打哈欠的瞬间状态保持下来。
让你的脸与骨骼之间充满“空间”,这就是美声唱法所讲的“面罩”。
另外歌唱的兴奋状态直接影响着声音共鸣的位置、音色的明暗与质量。
所以在排练过程中每个合唱队员如果都能做到自身腔体的积极与兴奋歌唱状态,也直接影响着合唱队声音的整体发挥和演唱的质量。
三、歌唱时的站立姿势
唱歌时正确的站立姿势说起来很简单,然而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站立,而是在歌唱站立时,它必须要作到一种“对抗”,包括身体上下、前后、左右的对抗,即胸与背的对抗,臂部与小腹的对抗,脊椎的直立,腰胸的直立,声音与气吸的对抗等。
这些都是要在一种积极兴奋、内紧外松的自然状态下去完成的。
脚要抓着“地”,头要顶着“天”,而内部肌肉的对抗,外表则是给人一种自然的放松。
美好的声音和较好的呼吸都来自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和正确的站立姿势,因为有了对抗才能找到支点和重心。
四、合唱气息的掌握与运用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命脉,呼吸与起音、触音、音量、音色、音质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每个人的生理器官部位有大小不同的差异,但正确的歌唱方法是能解决共同存在的弊病和调整声音的不统一。
离开了呼吸就无从发声,无正确的发声就不会有正确的声音高位置共鸣。
生活中我们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的,无需做任何准备工作的。
由于歌唱有了乐句的长短,所以需要的气量相对就要更充足更深,需要一种胸腔肋骨的扩张,后背的腰腹的扩张。
歌唱时多用急吸缓呼,我们要想刹那间把气量吸深吸足,一定要学会用状态吸气,不要张嘴大口吸气,吐净前一句,刹那吸进下口气,排气与呼吸是在同一时间里,用歌唱的状态去呼吸,少用嘴多用鼻子,呼吸时鼻梁仿佛长在鼻子外面,所有的发声起音是在状态里同时前后完成,我们可以把吸气分为以下几步:
1.呼吸要在一种前后、上下对抗的状态下去完成。
呼吸要随着音乐作用的快慢、力度、强弱而变化调整。
2.呼吸在歌唱的音乐时值里,呼吸时要眉骨向上鼻梁向外鼻尖向下。
吸气
时喉头放松下沉,就像张开嘴喝水前的动作尽量用鼻子吸气。
声带要有阻气作用。
3.吸气时不易过满,即深不是满,足不是撑。
声音与气吸同时走动循环,气向下声向上。
4.吐干净前一句,才能更深地吸进下一句,而不至于把气吸得太浅,形成不良的循环。
5.合唱队员要在指挥的统一乐句与气口上呼吸来控制速度的快慢和节奏的轻重缓急。
五、合唱歌唱中的吐字与咬字
完美的合唱总是以清晰、动人的音乐语言作为重要标志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
合唱队每个队员的吐字与咬字标准是以共性为基础的,集体的和声音响是所有个别成员声音的总和。
而这个共性的基础是以把握吐字和咬字的统一和语音的音素来决定的。
歌唱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语言的美化与夸张。
中国字的汉语发音单位是:音节、音素——声母与五音——介母、韵母与四呼——归韵、混合韵母与收声。
我们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发音的规律和特征,才能更准确、更有质量地把握和发挥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感染力。
我们通常把汉字的发音在歌唱中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声、保持、收声。
字头是声母为起声,字腹为韵母保持,字尾为收声。
声母又分为喉、舌、齿、牙、唇五个部位,这五个部位叫做“五音”,我们要通过“五音”将单字的声母咬成不同的形态,通过“开、齐、撮、合”“四呼”着力,将单字的韵母吐出来,所以,咬字指声母,而吐字指韵母。
在歌唱时我们要做到“说声母,唱韵母”,虽然声母不能发出乐音,但在开口发声时我们必须要做到用韵母的发声形态和口腔状态瞬间送出声母来,声母的发音状态保持在韵母中。
声母就像一把钳子,韵母就好比一个被钳子夹住的葡萄,既不能把葡萄咬破,又不能让它掉下,所以,我们唱声母要做到准而紧,韵母做到长而润,收声做到齐而清。
而归韵时口腔的韵母状态不能关闭。
做到瞬间字头,保持字腹,短收字尾。
由于中国的汉字太复杂,在训练时我们把它简化为:1.宽母音窄唱,如“啊”“花”“妈”“沙”“搭”等。
2.窄母音宽唱,如“依”“七”“哩”“米”“于”等。
3.扁母音圆唱,如“编”“偏”“天”“烟”“尖”等。
4.横母音竖唱,如“山”“俺”“满”“班”“婵”等。
5.后母音前唱,如“喔”“波”“国”“播”“卓”等。
6.前母音后唱,如“擦”“洒”“塞”“思”等。
7.唱低音想眉头。
唱高音想脚下(即低音
高位置唱,高音低气息唱),无论是前后、横扁宽窄的母音和子音一定要归位在
头腔面罩里。
六、合唱发声的触音
触音即起音,就好比弹钢琴的触键,它关系到在瞬间发出声音的深浅、力度、音色和声音的位置。
歌唱开口一定是要吸气的,而气息的深浅适度是靠你
的意会来控制,我们把这一瞬间比作“穿针引线”,字先想到位,声音才能唱到位,
否则就是“穿大麻绳”,声音就会粗制滥造。
所以深呼吸和扩张是要有度的,否则
会导致声音的僵化。
歌唱者在进气的刹那首先是应该把体内的气吸排掉,只有
吐干净才能吸深,在呼吸正常有控制的循环下,起音才能在正确的位置。
在我们
触音的一瞬间,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歌唱的状态,好的吐字咬字和高位置的共
鸣都是在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和内紧外松良性的呼吸循环下而产生的。
我们
可做哼鸣的练习。
哼鸣产生于面罩的高位置,我们不妨把所有的字头都要放在
哼鸣的位置上去触音,这样可以让你放松喉头。
触音要做到以下几点:1.音在高位、气在底点。
气息“点地”,声音“点天”。
2.笑肌上提、拉起上唇呈一线,字聚
焦点。
3.叹气触音、打开牙关。
“纳米”点字、气声流动、自如循环。
4.音走上
像“风筝”,气走下像牵着“风筝”的“绳线”。
5.咬紧声母,速推韵母。
“笑掐”字音,“哭吐”母音。
细腻精致,不留痕点。
以上我们所强调的都是一种状态,歌唱是在状态下产生对抗支点的,没有
对抗,声音就没有支点,就会发空、发虚、发暗、发白没有根基。
生活中对抗的
作用很多,如起跳,搬重物等。
所以体会对抗的支点对每个合唱队员的发声尤为
重要。
我认为,一切良好的素质都起源于基础的训练和提高,好的合唱艺术在于你对音乐作品的控制和把握,更重要的还有每个队员的听觉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好的听觉能判断声音的正确与否。
所以,合唱队员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尤为重要。
声音是基础,但绝不是全部,在声音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在其他方面的逐步提高,才能使合唱艺术达到更完美。
参考文献:
[1]《合唱学新编》马革顺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2]《合唱指挥文集》同上
[3]《童声合唱训练学》杨鸿年著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