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国地质大学)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1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信息一览表1.岩土与工程地质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唐辉明教授博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体稳定性、数值模拟、地质灾害治理tang殷坤龙教授博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滑坡,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岩土体稳定性研究yink项伟教授博导男195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xian晏鄂川教授博导男1969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理与利用,滑坡监测与信息化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演化过程描述与模拟yecy余宏明教授硕导男1952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灾害分析研究、预测、防治,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yuh方云教授硕导男1955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动力学,岩土文物保护dsz@刘佑荣教授硕导男1955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体力学,岩土工程liuy冯晓腊教授硕导男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软土工程特性,城市工程地质fdgs 邓清禄教授硕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deng林彤教授硕导女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地基基础工程,地质灾害预报与治理linto李云安教授硕导男1965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地基基础岩土工程,滑坡灾害地质工程,地面变形环境工程liyu谭松林副教授硕导男1957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城市环境岩土工程,软基处理,地灾评估tans 王洪兴副教授硕导男1957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hxw 滕伟福副教授硕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地灾评估teng 唐朝晖副教授硕导女1964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公路岩土工程,环境岩土工程zhta简文星副教授硕导男1967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滑坡的监测、模拟、预报与防治技术研究,环境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wxj胡新丽副教授硕导女1968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斜坡岩土体稳定性评价、防治工程设计及效果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及治理工程设计hux吴益平副教授硕导女1971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治理、GI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ypw马淑芝副教授硕导女1974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测试技术,水岩耦合数值分析及工程应用jhbm贾洪彪副教授硕导男1969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体结构网络面模拟,地灾评估jhbm2.勘察与基础工程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汤凤林俄院士博导男1933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安全工程钻探工程,钻井工程,材料应用fltan鄢泰宁俄院士博导男1945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基础工程,钻井工程tnya蒋国盛教授博导男1965 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油气井工程探矿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油气钻井Jian杨凯华教授博导男1945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工程勘察与基础工程,岩心钻探与石油钻井,金属基复合材料dida姚爱国教授博导男1953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钻探与钻井工程,基础工程a.ya乌效鸣教授博导男1956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地质工程,钻井工程,钻探工程xmw李粮纲教授硕导男1961 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钻探与基础工程lilg@张晓西教授硕导男1957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科学钻探,油气井钻探zhan段隆臣教授硕导男1967 地质工程、材料学钻掘材料及机具,钻进过程中的摩擦磨损,岩石破碎,钻探工艺duan马保松教授硕导男1968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岩土钻掘工程,非开挖工程mab黄生根教授硕导男1967 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桩基础理论、地基处理hua吴翔副教授硕导男1964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定向钻进,钻井材料王安德副教授硕导男1958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液压钻井,工程管理wan张惠副教授硕导女1963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勘探机械设计,钻探新机具hui1段新胜副教授硕导男1962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基础工程设计、施工与监测,勘查与土坡工程,钻探设备工具设计duan高金川副教授硕导女1963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城市地质灾害预测与治理,岩土工程勘察,软弱地基处理gaoj贺学林副教授硕导男1971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防灾减灾,地质工程hehe胡郁乐副教授硕导男1969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钻探工程,泥浆ylhu窦斌副教授硕导男1973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钻探工程,基础工程bria潘秉锁副教授硕导男1976 地质工程、钻井工程钻掘材料及机具,钻进过程中的摩擦磨损yang3.土木工程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陈建平教授博导男1958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质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与围岩稳定性研究,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灾害防治、植被护坡技术研究,工程爆破技术研究c徐光黎教授博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高速公路岩土工程问题及其处理技术,加筋土、轻量土应用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x吴立教授硕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凿岩爆破工程l 周传波教授硕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工程爆破,岩土加固c 舒家华副教授硕导男1957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加固李川副教授硕导男1963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工程机械l 闫天俊副教授硕导男1968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下机械,岩土加固t 齐甦副教授硕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结构可靠度与健康监测q 徐善初副教授硕导男1962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工程施工管理x 董道军副教授硕导男1971 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现代施工技术与方法d 李雪平副教授硕导女1969 路桥工程、地下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岩土工程数值模拟钱同辉副教授硕导女1964 结构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结构性能研究与仿真分析t4.安全工程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赵云胜教授博导男1956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系统安全与计算机应用yshz陆愈实教授博导男1958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应用心理学安全仿真理论与技术、安全虚拟现实与安全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安全心理学及应用luyu梅甫定教授硕导男1964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mfd1丁新国副教授硕导男1949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安全评价理论及应用,安全管理,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dhty李列平副教授硕导男1960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安全检测llp19鲁顺清副教授硕导男1963 安全工程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安全评价,安全管理体系wuh庞奇志副教授硕导女1966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安全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wuh 伍颖副教授硕导男1968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信息,控制与系统wuid倪晓阳副教授硕导女1970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安全技术评价,石油化工安全xiao 周劲松副教授硕导女1957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信息检测与处理Jszh 5.测绘工程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程新文教授博导男1955 摄影测量与遥感、资源与环境遥感、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S技术及应用,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及应用g胡友健教授硕导男1960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资源与环境遥感GPS定位理论及其应用,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h吴北平教授硕导男1960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资源与环境遥感GPS定位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资源与遥感应用w陈性义副教授硕导男1962 摄影测量与遥感“3S”技术及应用v 明祖涛副教授硕导男1969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GPS定位理论及其应用c陈刚副教授硕导男197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w曾云副教授硕导女1971 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在地学的应用a6.力学工程系导师姓名职称导师类别性别出生年招生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李同林教授硕导男1955 固体力学固体力学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杨军副教授硕导男1957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钻井工程教学杨浩【摘要】针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育现状,指出勘查专业应该开展课程建设,扩大钻井工程教学内容,补充相关石油知识.建议建立现场实习基地,尽量延长学生实习时间,加强学生专业英语教育,培养适应钻井工作需要的国际性人才.【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2页(P182-183)【关键词】勘查;课程设计;石油钻井;实习;外语【作者】杨浩【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由原探矿工程专业发展而来,经过以李世忠教授为首的教师团队多年努力,建立了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1998年教育部重新调整专业目录,该专业名称改为勘查技术与工程,在全国多所高校开设该专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质勘探行业发展不景气,该专业服务领域逐渐转向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程施工方向,减少了对地质钻探研究的关注。
目前,由于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相关部门不仅对新油田、新气田、新煤矿及煤层气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开发,还在老能源基地深部及周围勘探以期寻找新的能源储量,提高开采技术水平,加大现有能源开发力度。
寻找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办法,而提高已探明储量的开发程度是减缓能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要实现它们,需要通过钻井,如打加密井,复杂结构井等方式。
传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领域需要使用勘查技术与工程中的钻探方法,尤其是深井、定向井、水平井、对接井和钻孔水力采矿煤或盐矿等新技术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油页岩和油砂也需要通过钻探查明其储量后才能开发利用。
现在世界各国重视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更需要高精尖的深井钻探取心样技术及复杂的开采技术做后盾才能实现。
因此,钻探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加强钻井工程的教育。
作者: 陈剑文;王亮清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版物刊名: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页码: 47-49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期
主题词: 工程地质勘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
摘要: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的"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为例,结合"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剖析了该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加强案例教学和重视勘察报告编写训练四个方面的建议,以达到改进该课程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加试笔试科目院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复试科目加试科目001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070500 地理学综合地理学1、地貌学2、第四纪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床学方向:矿石学和矿相学矿床学方向:1、矿石学2、找矿勘探地质学岩石学方向:岩石学综合岩石学方向:1、岩石学2、晶体光学矿物学方向:矿物学综合矿物学方向:1、结晶学2、矿物学070902 地球化学综合地球化学1、环境地球化学2、勘查地球化学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沉积学与古地理学1、综合岩石学2、构造地质学070904 构造地质学综合地质学1、综合岩石学2、普通地质学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环境1、地貌学2、自然地理学070922 ★生态地质学地史学1、综合岩石学2、沉积古地理学071200 科学技术史中国古代史1、综合地质学2、中国古代文献学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1、地球科学概论2、数字图像处理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勘查理论与方法1、矿石学2、找矿勘探地质学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数字图像处理1、地球科学概论2、矿床学081824 ★资源产业经济资源学1、矿产资源管理2、资源环境经济学081830 ★资源与环境遥感数字图像处理1、遥感物理基础2、地理信息系统002工程技术学院070300化学分析化学见附件1 080200机械工程机械原理见附件1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摩擦学基础见附件1 081401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学见附件1 081803 地质工程钻掘与基础施工或工程地质学见附件1 081822 ★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见附件1 081831 ★钻井工程钻探工艺学见附件1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管理见附件1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70207 光学光学1、电磁学2、量子力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材料科学基础1、无机材料物理化学2、材料工艺学070921 岩石矿物材料学材料科学基础1、无机材料物理化学2、材料工艺学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基础1、无机材料物理化学2、材料工艺学081704 应用化学综合化学1、结构化学2、仪器分析004信息工程技术学院070102 计算数学高等代数(50%)概率统计(50%)1、复变函数2、常微分方程070104 应用数学高等代数(50%)概率统计(50%)1、复变函数2、常微分方程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各占50%)或概率论及常微分方程1、信号与系统2、微机原理及应用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各占50%)1、信号与系统2、电路原理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50%)软件工程(50%)1、操作系统原理2、数据库原理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空间数据库(含数据库系统概论)1、语言程序设计2、现代地图学005水资源与环境学院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概论1、环境科学原理2、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动力学1、水文学原理2、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081821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下水动力学1、水文学原理2、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081832 ★地质环境与工程岩土力学1、水文学原理2、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概论1、环境科学原理2、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006能源学院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1、环境化学2、大气环境监测(任选)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1、石油构造地质学2、煤田地质学3、油矿地质学4、油层物理(任选)081826 ★能源地质工程1、石油构造地质学2、煤田地质学3、沉积岩石学4、油层物理(任选)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1、采油工程2、油藏工程(任选)007人文经管学院020100理论经济学国际贸易或投资学或资源环境经济学(三选一)货币银行学或公司财务或人力资源经济学(三选二)020200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或投资学或资源环境经济学(三选一)货币银行学或公司财务或人力资源经济学(三选二)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宪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合同法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合同法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材任选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040106 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040203 应用心理学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或心理咨询与治疗(二选一)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普通心理学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经营管理或管理信息系统(二选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概论120200 工商管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或财务管理或旅游学概论(三选一)市场营销或人力资源管理或中级财务会计或旅游资源与开发(四选二)120400 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008珠宝学院050404 设计艺术学工艺美术学概论1、珠宝首饰设计基础2、珠宝首饰加工基础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宝石学1、晶体光学及造岩矿物2、珠宝首饰评估009外语系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英语综合能力测试1、翻译2、学术英语写作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综合能力测试1、翻译2、学术英语写作010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070800 地球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勘探地球物理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应用地球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勘探地球物理081825 ★地球物理工程应用地球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勘探地球物理081829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勘探地球物理011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070500 地理学土地管理学总论1、地籍管理2、土地经济学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综合测量学1、测量学2、大地测量学基础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综合测量学1、测量学2、大地测量学基础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综合测量学1、测量学2、大地测量学基础081827 ★资源管理工程土地管理学总论1、地籍管理2、土地经济学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学总论1、地籍管理2、土地经济学012海洋学院070702 海洋化学地球化学1、自然地理学2、海洋地质学070704 海洋地质地球科学导论1、自然地理学2、海洋地质学013软件学院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信息工程学院同信息工程学院附件1 2009工程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历加试课目教研室导师加试科目参考书目勘查王贵和刘宝林夏柏如吕建国郑秀华季荣生周辉峰马孝春刘志方孙春岩黄新武李国民杨甘生刘红岩锚固技术与支挡工程《岩土锚固》程良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深基坑工程》陈忠汉机械工业出版社工程地质与勘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土木孙进忠慎乃齐陈奇徐能雄姚磊华葛克水王树理张彬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天大同济东南清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工程地质与勘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机械杨义勇卜长根杨运强周琴工程力学《理论力学》(第三版)费学博高教出版社《材料力学I》(第四版)刘鸿文高教出版社数控机床与数控加工《机床数控技术》邵俊明哈工大出版社王成彪付志强彭志坚于翔工程力学同上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朱张笑郑敏新清华大学出版社安全罗云程五一樊运晓可靠性理论《可靠性工程》原子能出版社安全原理与事故预防《现代安全管理》罗云化工工业出版社。
基础工程的书
1. 《基础工程》(第四版),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这本书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经典教材之一,系统地介绍了基础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全书共分 10 章,内容涵盖地基基础设计原则、浅基础、深基础、地基处理、土工合成材料、特殊土地基、地基基础抗震等方面。
2. 《地基与基础工程》(第三版),顾晓鲁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书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国家现行规范编写而成。
除了介绍常规的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方法外,还增加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如复合地基、土钉支护、逆作法施工等。
3. 《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王奎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讲述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勘察成果的分析与评价。
书中配有大量的工程实例和图片,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4. 《桩基工程手册》(第二版),龚晓南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桩基工程工具书,详细介绍了各种桩基的设计、施工、检测及验收等内容。
书中还提供了丰富的计算示例和图表,方便读者查阅。
这些书籍的内容都比较全面和深入,适合具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阅读。
当然,基础工程是一个广泛的领域,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书籍可以参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的书籍进行学习。
101地球科学学院070500地理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地学遥感概论:地学遥感概论,薛重生,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2.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曾克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3.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4.经济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四版070702海洋化学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化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0704☆海洋地质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王良忱等,石油出版社,1999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晶体光学: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曾广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结晶学及矿物学: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册),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8,第三版070902☆地球化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蒋敬业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古生物地史学: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3.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上、下),沈同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0904☆构造地质学1.板块地质学:中国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车自成等,科学出版社,20022.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叶俊林等,地质出版社,1996070905☆第四纪地质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2.环境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朱大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环境学导论: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70922☆★生态地质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3.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4.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朱大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环境学导论: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71200科学技术史1.世界通史: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思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2.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汤国安等,科学出版社,20042.地图学:地图概论,王琪,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3.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02资源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一版2.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070704☆海洋地质1.海洋沉积学:海洋沉积学,王琪、朱而琴主编,科学出版社2.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矿物资源,熊传治、邹伟生主编,海洋出版社,2001,第一版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矿石学:矿相学教程,徐国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62.矿田构造学:矿田构造学概论,翟裕生等,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01-05方向:1.综合勘查技术:金属物探简明教程,丁续荣等,地质出版社,1980地球化学找矿,阮天健等,地质出版社,1985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卢作祥、范永香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2.矿产勘查学:矿产勘查学,李守义等,地质出版社,200306-13方向:1.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李德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沉积学,姜在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1.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基础,陈洛资,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2.数学地质:矿床统计预测,赵鹏大,地质出版社,1994081820☆★地学信息工程1.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基础,陈洛资,北方交大出版社,20022.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李季、姚婷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三版081823☆★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1.数学地质:矿床统计预测,赵鹏大,地质出版社,19942.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081826☆★能源地质工程1.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李德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沉积学,姜在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081827☆★资源管理工程1.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宋春青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第三版2.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上、下),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082001油气井工程1.油气测井:地球物理测井教程,周远田,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石油工程基础:石油工程,陈涛平、胡靖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1.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陈荣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2.石油工程基础:石油工程,陈涛平、胡靖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土地法学:土地法学,沈守愚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刘耀林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3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原理,东南大学等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081401☆岩土工程1.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1.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李智毅、唐辉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2.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张正禄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1803☆地质工程01-05方向:1.岩土钻掘工程学:岩土钻掘工程学,鄢泰宁,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2.基础工程原理与方法: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黄生根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06-10方向:三选二: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3.凿岩爆破工程:凿岩爆破工程,吴立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081822☆★地下建筑工程1.凿岩爆破工程:凿岩爆破工程,吴立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2.岩土加固技术:岩土加固实用技术,程良奎等,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081830☆★资源与环境遥感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1831☆★钻井工程1.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乌效鸣,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2.石油工程:石油工程,陈涛平、胡清帮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1.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杨育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2.起重与机械安全:起重与机械安全,袁化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104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070800☆地球物理学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刘少峰,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大学物理: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胡汉才,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电子测量: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张永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25☆★地球物理工程、081829☆★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1.场论:场论,位场理论、电磁场理论及弹性波理论的版本均可2.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程佩青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105环境学院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1.大气探测学:现代气象观测,张霭琛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天气学原理: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第三版070922☆★生态地质学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二选一: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地质出版社,1993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陈阅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版2.基础生态学: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077501环境科学1.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程胜高、罗泽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81500水利工程1.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地质出版社,19932.水文学原理:工程水文学,吴明远,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0081821☆★地下水科学与工程1.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地质出版社,19932.水力学:水力学,吕文肪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1.环境学:环境学,左玉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一版106珠宝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1.图案:装饰图案构成,温练昌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2.美术设计原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毛溪等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070920☆★宝石学1.宝石颜色成因理论:结晶学与矿物学(上册),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4宝石的矿物物理,谢先德著,广东省出版社,20032.珠宝首饰评估:珠宝首饰评估,丘志力、李立平等,中国地质出版社,2003107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070300化学1.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第三版070921☆★岩石矿物材料学1.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性能,丘成军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1.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性能,丘成军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张志杰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81704应用化学1.化工原理:化工原理,王志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第三版2.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1信息工程学院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三版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朱站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二版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1.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樊昌信主编,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五版2.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姚天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1.地图学概论:地图概论,王琪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朱站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二版202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1.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设计图学:设计图学,李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080200机械工程1.机械制图:机械制图,王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测试技术:测试技术,贾民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1.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陈后金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2版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电路分析: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203计算机学院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C语言: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C程序设计实践指导书,何兴恒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301管理学院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1.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张玉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版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张卓编,科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120200工商管理01、02、04方向: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杨锡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吴健安,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03方向:1.会计学原理:初级会计学,郭道杨、朱小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朱海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05方向:1.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刘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旅游市场学:旅游市场学,林南枝,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120201会计学1.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焦跃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第一版二选一:初级会计学:初级会计学,郭道杨、朱小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学,荆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三版120202企业管理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杨锡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吴健安,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120203旅游管理1.现代饭店运行实务:饭店管理实务,王林、谭白英,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2.旅行社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杜江,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302经济学院020100理论经济学、020200应用经济学、081824☆★资源产业经济1.政治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张培刚主编,经济学科出版社,2001303政法学院010108科学技术哲学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等,人民出版社,2000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国际法:国际法(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梁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吴汉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1.刑法学:刑法学(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张明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2.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曾宪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1.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湖北省教育厅组编,丁俊萍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湖北省教育厅组编,孙居涛、俞思念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071200科学技术史1.世界通史: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华东师范大学,20012.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120400公共管理1.行政学原理: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宋斌、鲍静、谢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04艺术与传媒学院050302传播学01-03方向:1.新闻史:新闻历史与理论,龚承波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第一版2.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第一版04方向:1.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沈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05方向:1.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教程,张前,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50404设计艺术学01-07方向:1.素描:毕加索线描,杨津人编,漓江出版社,19872.色彩:色彩写生的画理与画法,金纬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一版08方向:1.影视动画后期制作:影视动画数字后期编辑与合成,李晓斌,海洋出版社,20052.多媒体原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9方向:1.MIDI制作:MIDI制作,魏家宪,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20002.录音合成:录音合成,朱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401外国语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基础英语:新编英语教程(1-4),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2.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修订版402数学与物理学院070102计算数学1.复变函数:复变函数,余家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2.函数逼近:函数逼近论方法,莫国瑞、刘开第,科学出版社,2003070104应用数学1.复变函数:复变函数,余家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2.实变函数:实变函数论,周民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070207光学1.电磁学:电磁学,梁灿彬、秦光戎、梁竹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原子物理:原子物理,褚圣麟,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第一版403体育部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1.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01高等教育研究所040106高等教育学、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中国教育史:简明中国教育史,王柄照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02应用心理学研究所040203应用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时蓉华,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质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具有50年的发展历史。
2003年:国家有7个一级学科授权单位,其中5个单位参加评估,我校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各个单项成绩均领先的可喜成绩名列全国第一!2006年:国家有12个一级学科授权单位,其中10个单位参加评估,我校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总分100分,各个单项成绩均领先的可喜成绩继续名列全国第一!2007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于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点,是国家教委于1988年首批评定的国家重点学科点(1986年数学地质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石油地质与勘探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经湖北省教委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1997年被重新归属为新的“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
该学科被认定为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2006年通过国家重点学科的评审。
本学科逐步形成了三个研究领域:1)固体矿产领域;2)能源矿产领域(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煤、煤层气和铀方向);3)地学信息工程领域。
“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前身是探矿工程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原探矿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1988年)、第一批博士点(1981年)和博士后流动站(1986年);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是省、部级重点学科(1984年)、第一批博士点(1981年)。
1997年我国对学科进行调整,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中的“工程地质”与“探矿工程”合并为“地质工程”,我校地质工程是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2006年通过评审。
近年来辐射新增了4个博士学科点:岩土工程(教育部批)、安全技术及工程(教育部批)、钻井工程(自设)、地下建筑工程(自设);形成了五个主要研究领域:1)探矿工程技术;2)地质工程装备及新材料;3)岩土与基础工程;4)地质灾害防治;5)地下工程及安全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专业代码085217
领域专业名称地质工程
填表日期:2014 年2 月22 日
一、专业领域简介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六、实践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课程内容提要
注:本院系开设的每门课程都须填。
(最新)岩土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地上、地下和水中的各类工程统称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
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岩土工程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同济大学A+7中国地质大学A13西南交通大学A2浙江大学A+8北京科技大学A14哈尔滨工业大学A3河海大学A+9西安理工大学A15大连理工大学A4清华大学A1东南大学A1南京工业大学A+065中南大学A11北京交通大学A17北京工业大学A6中国矿业大学A12武汉大学AB+等(27个):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东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三峡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武汉科技大学B等(27个):吉林大学、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贵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桂林工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扬州大学、。
深基坑开挖给的工程地质问题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基坑开挖的深度的要求日益增加,深基坑的开挖成为建筑物的必需。
然而深基坑由于其深度问题,在施工中会对其他的建筑物等产生影响,从而成为抵制工程中的一个复杂问题。
施工方对深基坑的关注以及工作时的态度成为负面影响减低的要点。
本文主要结合深基坑实例,针对深基坑开挖引起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不均匀沉降土压力防治措施常见问题一深基坑工程的独特性(1). 基坑的深度加大。
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基坑的深浅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正因为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以及土地的紧张性等因素,而导致了建筑物的本身计划高度的加大,以及开始向地下开始开发。
地下室的不断出现就是案例。
现在的地下室出现4层也很正常。
基坑的深度也因此需要不断地加深。
(2). 深基坑工程所面临的环境差异化城市地形地貌的差异化导致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出现,在深基坑的开挖中只有结合各个地方的特色,实施符合实际环境的深基坑开挖工程,才能够保证深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
(3). 深基坑所处环境的多样化现今深基坑的开挖不可避免的要在城市高楼大厦中进行,在建筑物密集之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做好房地产的开发项目。
但是往往在城市人口建筑的密集处,也是地上与地下线密集的地方。
要保证深基坑的稳定性,就要处理好地上与地下的各种环境问题。
二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 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开裂由于深基坑在开挖的时候容易使地表产生沉降问题,从而使得邻近建筑物发生沉降开裂。
这种沉降位移的产生大多数与地表水的含水量有关,如果地表水的含水量降低的话,沉降范围一般而言会比较大。
这种沉降位移也同护坡的变形有关,一旦护坡发生变形,在深基坑的附近就会发现沉降位移。
当基坑发生位移的时候,严重的话还会产生地下的承压水受压力而向上喷涌的现象产生,由此更会使得基土开裂。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从以下工程中来探讨分析这一情形。
2023年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地质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质构造和自然资源等相关问题。
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地质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拥有较大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以下将介绍该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一、考研方向(一)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核心方向之一。
这个方向主要研究土、岩石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稳定性和变形行为等问题,以及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岩土工程方向包括地基处理、基坑支护、边坡稳定等方面的研究。
(二)地球物理地球物理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另一个重要考研方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如地震、磁力、重力等,以及使用物理方法勘测地下构造、矿产资源等。
具体来说,地球物理方向包括地震地质、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等方面的研究。
(三)地质工程地质工程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第三个重要方向。
该方向通过对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了勘查技术和地质工程的应用领域。
具体来说,地质工程方向包括地质灾害治理、岩石力学、水文地质等方面的研究。
二、院校排名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是该专业最知名的高校之一,学科实力雄厚,研究生培养质量优秀。
该校设置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非常齐全,包括岩土工程、地球物理、地质工程等。
学校设有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院等相关科研机构。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是该专业的另一个重要高校,学科建设较为成熟,教学和科研水平有着一定的优势。
该校设置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包括地球物理与勘查技术、工程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工程等研究方向,具有较为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实践基础。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科建设较为成熟,教学和科研条件较好,该校设置了较为全面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涵盖了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方向。
绪论一、岩土工程的含义和研究对象1、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涉及到岩体与土体的利用、整治和改造,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四个方面。
2、岩土工程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学科。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和特点具体任务归纳如下:(1)阐述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2)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
(3)分析、研究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作出评价结论。
(4)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
第一章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1.1 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是由工程安全等级、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三项因素决定的。
首先应分别对三项因素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划分。
(P7 表1-5)四、岩土工程勘察等级1.2 岩土工程勘察的阶段《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明确规定勘察工作划分为规划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工图勘察四个阶段。
1)规划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也称为选址勘察,其目的是要强调在可行性研究时勘察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工程更为重要。
2)初步勘察:初步勘察的目的,是密切结合工程初步设计的要求,提出岩土工程方案设计和论证。
3)详细勘察:详细勘察的目的,是对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进行计算与评价,以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4)施工勘察: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要工程,还需要进行施工勘察。
1.3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4)现场检验与监测。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
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
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
现场检验与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中不断引进高新技术。
例如,“3S”技术的引进;勘探工作中地质雷达和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CT)的应用等。
第二章工程地质测绘2.1.有关工程地念质测绘的基本概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和专门性测绘两种。
2.2.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比例尺和精度2.2.1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的确定:影响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因素有:(1)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2)设计阶段(3)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一般情况是:工程地质条件愈复杂,研究程度愈差,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就愈大。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场地内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
另一种情况是场地内工程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但场地附近有危及建筑物安全的不良地质现象存在。
2.2.2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的选择: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大小主要取决于设计要求。
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各勘察部门的经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规定为:(2)初步勘察阶段1∶10 000~1∶2 000,属中、大比例尺测绘;(3)详细勘察阶段1∶2 000~1∶200或更大,属大比例尺测绘。
2.3工程地质测绘的研究内容:②地质构造③地貌④水文地质⑤不良地质现象⑥已有建筑物的调查密度或频度。
第三章勘探与取样3.1勘探的任务、特点和手段一、岩土工程勘探的任务1.详细研究建筑场地或建筑地段的岩土体和地质构造。
2.研究水文地质条件。
3.研究地貌和不良地质现象。
4.取样及提供野外试验条件。
5.提供检验与监测的条件。
6.其他。
如进行孔中摄影及孔中电视,喷锚支护灌浆处理钻孔,基坑施工降水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廊道和导坑等。
三、岩土工程勘探的手段岩土工程勘探常用的手段有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及地球物理勘探三类。
3.2钻探工程与一般的矿产资源钻探相比,岩土工程钻探有如下特点:(1)钻探工程的布置,不仅要考虑自然地质条件,还需结合工程类型及其结构特点。
如房屋建筑与构筑物一般应按建筑物的轮廓线布孔。
(2)除了深埋隧道以及为了解专门地质问题而进行的钻探外,孔深一般十余米至数十米,所以经常采用小型、轻便的钻机。
(3)钻孔多具综合目的,除了查明地质条件外,还要取样、作原位测试和监测等;有些原位测试往往与钻进同步进行,所以不能盲目追求进尺。
(4)在钻进方法、钻孔结构、钻进过程中的观测编录等方面,均有特殊的要求。
三、我国岩土工程钻探常用的钻探方法和设备我国岩土工程勘探采用的钻探方法有冲击钻探、回转钻探和振动钻探等;按动力来源又将它们分为人力的和机械的两种。
机械回转钻探的钻进效率高,孔深大,又能采取岩心,所以在岩土工程钻探中使用最广泛。
1质量指标(RQD)是指在钻取的岩芯中,只选取大于10cm的柱状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2 岩心获得率是指比较完整的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探中采用的钻进方法、主要钻具及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见表P27 图3-1五、(一)勘探工作布置的一般原则(4)勘探布置应随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而异。
(5)勘探布置应考虑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条件。
(6)在勘探线、网中的各勘探点,应视具体条件选择不同的勘探手段,以便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有机地联系起来。
(三)勘探坑孔深度的确定作勘探设计时,有些建筑物可依据其设计标高来确定坑孔深度。
确定勘探坑孔深度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坑孔深度的依据;二是施工时终止坑孔的标志。
一、土样的质量等级土样的质量实质上是土样的扰动问题。
有的学者从实用观点出发,提出对“不扰动土样”或“原状土样”的基本质量要求是:(1)没有结构扰动。
(2)没有含水率和孔隙比的变化。
3)没有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变。
第四章土体原位测试4.1 概述土体原位测试一般是指在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土层的情况下对土层进行测试,以获得所测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划分土层的一种土工勘测技术。
4.1.1土体原位测试的优缺点优点:(1) 可在拟建工程场地进行测试,毋需取样,避免了因钻探取样所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如原状样扰动问题等。
(2) 原位测试所涉及的土尺寸较室内试验样品要大得多,因而更能反映土的宏观结构(如裂隙等)对土的性质的影响。
缺点:(1) 土体原位测试技术的发展历史较短,对测试机理及应用的研究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2) 由于现场土体边界条件不易控制及其复杂性,使所测成果和数据与土的工程性质指标等对比时,目前仍主要是建立在大量统计的经验关系之上。
4.1.2 土体原位测试技术的种类土体原位测试可以归纳为下列两类:(1)土层剖面测试法。
它主要包括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扁铲松胀仪试验及波速法等。
(2)专门测试法。
它主要包括载荷试验、旁压试验、标准贯入实验、抽水和注水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
三、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应用静力触探成果应用很广,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划分土层;(2)求取各土层工程性质指标;(3)确定桩基参数。
确定桩端持力层及单桩承载力,是由于静力触探机理与沉桩相似。
4.4 动力触探试验4.4.1 动力触探试验的特点和种类动力触探试验(英文缩写DPT)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或以能量表示)来判定土的性质,并对土进行粗略的力学分层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4.4.3 标准贯入试验一、标准贯入试验的特点和设备标准贯入试验简称标贯(英文缩写SPT),是动力触探测试方法最常用的一种,其设备规格和测试程序在世界上已趋于统一。
它和圆锥动力触探测试的区别,主要是探头不同。
标贯探头是空心圆柱形的,常称标准贯入器.在测试方法上也不同,标贯是间断贯入,每次测试只能按要求贯入0.45m,只计贯入0.30m的锤击数N,称标贯击数N,N没有下标,以与圆锥贯入锤击数相区别。
圆锥动力触探是连续贯入,连续分段计锤击数的。
标贯的穿心锤质量为63.5kg,自由落距76m。
其动力设备要有钻机配合。
根据动力触探确定地基土承载力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4.5 旁压试验4.5.1 旁压试验原理和特点旁压试验(英文缩写PMT)也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种常用的原位测试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利用钻孔作的原位横向载荷试验。
原理是通过旁压器在竖直的孔内加压,使旁压膜膨胀,并由旁压膜(或护套)将压力传给周围土体(或软岩),使土体(或软岩)产生变形直至破坏,并通过量测装置测出施加的压力和土变形之间的关系,然后绘制应力—应变(或钻孔体积增量、或径向位移)关系曲线。
可分为自钻式旁压仪和预钻式旁压试验试验成果整理旁压试验的主要成果是旁压p-S或p-V曲线,可从曲线上求出一些和土的性质有关的参数。
1) 数据校正(1)压力校正(2)测管水位下降值2) 绘制p-S曲线根据预钻式旁压p-S曲线的特征,可以求取三个特征值:(1)静止侧压力p0 (2)临塑压力pf (3)极限压力pl3)划分区域(1)恢复区(2)似弹性区(3)塑性发展区4.6 十字板剪切试验4.6.1 十字板剪切试验的原理和特点十字板剪切试验(英文缩写FVST)是用插入软粘土中的十字板头,以一定的速率旋转,在土层中形成圆柱形破坏面,测出土的抵抗力矩,然后换算成土的抗剪强度。
第五章岩体原位测试5.1概述岩体原位测试是在现场制备试件模拟工程作用对岩体施加外荷载,进而求取岩体力学参数的试验方法,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
5.2岩体变形试验岩体变形参数测试方法有静力法和动力法两种。
承压板法:刚性承压板法、揉性承压板法狭缝法:又称刻槽法钻孔变形法:5.2.1承压板法承压板法又分为刚性承压板法和揉性承压板法,我国多采用刚性承压板法。
(一)基本原理:刚性承压板法是通过刚性承压板(其弹性模量大于岩体一个数量级以上)对半无限空间岩体表面施加压力并量测各级压力下岩体的变形;按弹性理论公式计算岩体变形参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