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AT 14-2012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DAT 14-2012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DAT 14-2012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DAT 14-2012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DA/T 14-2012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宗指南的编制细则。本标准适用于全宗管理机构,包括档案馆和有全宗管理职能的档案室。编制介绍非全宗形式档案的指南,参照本编制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A/T 3—92 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

DA/T 14—94 档号编制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全宗fonds

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

3.2 全宗号fonds number

管理全宗的代码,由具备全宗管理权限的档案馆按全宗排架或收藏时间顺序流水编制。

3.3 全宗管理机构fonds manager

具备全宗管理权限的档案馆或档案室。

3.4 全宗构成者fonds constituting unit

形成档案全宗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也称作立档单位。

3.5 检索工具finding aid

用于存储、查找和报道档案信息的系统化文字描述工具,是目录、索引、指南等的统称。

4 全宗指南的结构

为段落式条目信息,由全宗指南名称、全宗来源简况、档案内容与成份介绍、检索查阅注意事项四部分组成。

5 全宗指南名称

全宗指南名称由全宗号、全宗构成者的名称(全称或通用简称)、“全宗指南”、

起止时间构成,并列成分之间用空格位分开。

例:

a)J211 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全宗指南1949~1990年

b)R322 钟南山全宗指南1936~2000年

5.1全宗号

照录档号四位全宗代码。第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后三位用阿拉伯数字。

5.2全宗构成者的名称

全宗构成者的名称按全称书写,通用简称书写在全称后面的圆括号内。

例: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纪委)

联合全宗和汇集全宗的全宗构成者名称从其联合或汇集的全宗构成者实有名称。

例: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高等院校党委广东省高等教育局 5.2.1 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前形成的档案全宗,全宗构成者的名称后应加圆括号注明的政权名称限定词。

例:

a)教育部(民国)

b)重庆市民政局(民国)

c)外交部(民国汪、伪)

d)礼部(清)

e)端方(清)

f)冯玉祥(民国)

5.2.2 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称按时间顺序书写在全宗来源简况中。

5.3起止时间

涉及全宗构成者和其档案形成的时间跨度标识。一般采用公元纪年表示,使

用“~”连接起止年份。必要时可使用朝年或其它特殊纪年方式表示,亦可以其一为主,另一为辅,为辅者加圆括号书于为主者正下方。

例:

a)1928~1948

b)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1906~1911)

6 全宗来源简况

列表登记下列依时间变化,记录和反映全宗来源背景的内容。其顺序为:a)全宗构成者形成和职能;

b)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称;

c)全宗管理机构和全宗档案数量;

d)全宗档案收集、征集、接收、移交、寄存数量。

个人全宗来源简况,登记其个人姓名、别名、生卒年月日、籍贯、职务、职称和个人主要经历、业绩、荣誉称号、家族简况以及全宗档案收集、征集、接收、移交、寄存数量。

7档案内容与成份介绍

7.1 档案内容与成分介绍一般应使用综合概括的方法介绍。介绍内容包括:

a.反映全宗构成者基本职能和主要活动方面的档案。

b.反映全宗构成者每个阶段中心工作或特殊工作所形成的档案。

c.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档案。

d. 涉及具有全国和国际意义知名人物的档案。

e.馆藏年代久远和特殊载体的档案。

7.2档案内容与成分介绍一般应按全宗内档案的实际分类体系,文字叙述全宗构成者基本职能和主要活动的内容,并列举文种名称。

7.2.1 以组织机构分类的档案全宗,分别简介机构基本职能和主要活动的内

容,并列举文种名称。

7.2.2 以问题分类的档案全宗,分别简介问题涉及的全宗构成者基本职能和主要活动的内容,并列举文种名称。

7.2.3 以其它体系分类的档案全宗,应根据该全宗分类的特点结合问题简介全宗构成者基本职能和主要活动的内容,并列举文种名称。

7.3 需要专门说明的档案按下列方法介绍:

a.指明该档案文件的名称、责任者和文件形成的时间。

b.列出该档案文件的检索要素。

c.对其档案文件内容单独介绍。

7.4 一般性文件介绍不使用引用原文的方式,特殊性文件介绍如需使用引用原文应符合下列条件和原则:

a.引用原文有助于阐述文件的内容实质。

b.引用原文时不详细转述文件中叙述的事实和事件。

7.5 与全宗构成者基本职能和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上级文件不做介绍,必要时只做简要交代。

7.6 人物全宗应按全宗构成者的活动特点,结合全宗内档案材料的实际情况介绍,内容包括:

a.个人手稿、著作、作品、题词、日记、回忆录的名称和特点。

b.履历、自传、证书、来往信件以及公务活动与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名称和特点。

c.财产状况与经济活动材料的名称和特点。

d.家庭亲属与主要社会关系材料的名称和特点。

e.图片、照片、录音、录像材料的名称和特点。

7.7 未开放的档案,注明档案数量和使用范围。

7.8 涉密档案,注明档案数量,不做任何内容和成分介绍。

7.9 非纸质档案应简介其种类、特色和数量。

8 检索查阅注意事项

8.1检索注意事项

包括以下内容:

a)可使用的检索工具和已编制的参考资料的名称;

b)机读目录、手工检索工具条目的数量;

c)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的画幅数量以及占全宗档案总数比例的情况;

d)纸质档案缩微副本的数量以及占全宗档案总数比例的情况;

e)非纸质档案副本的形式、数量以及占全宗档案总数比例的情况。

8.2查阅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内容:

a)档案的完整和完好程度以及遗失、销毁的情况;

b)档案的分类与整理方法以及不同载体组卷、装订和保管的情况。

c)档案的利用价值以及鉴定的情况;

d)划分的保管期限种类以及各类保管期限档案的数量;

e)档案内容向社会开放的情况;

f)本全宗指南完成时间和编制者的情况;

g)其它有关问题的说明。

银光公司全宗卷编制程序

DA/T 12-94 银光公司全宗卷管理程序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全宗卷的编制原则,明确全宗卷的管理内容和整理方法,特制度本管理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银光集团公司及分、子公司具有独立立档单位的档案馆(档案室)的全宗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工作。 三、职责 1、银光档案馆负责职责范围内全宗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工作。 2、聚银公司负责职责范围内全宗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工作。 3、525厂、565厂、北方锦化负责职责范围内全宗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工作。 四、引用文件 DA/T 1—92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GB 9705—88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GB/T12-94 全宗卷规范 五、定义 1、全宗是一个独立机关、组织或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即一个机关(单位)的全部档案。 2、全宗卷则是档案馆(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材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它是档案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详细和全面地记载了立档单位和全宗历史变化情况,集中了每个全宗在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重要的原始记录性文字材料,是管理全宗的“档案”,是档案的“档案”。

六、编制原则 1、档案馆(室)对其所管的每个全宗都应以全宗为单位编制全宗卷。 2、全宗卷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凭据、清册、报表应做到准确、齐全、规范。 3、全宗卷内的文件材料,应按照其固有的特点,保持文件材料间的有机联系,反映全宗管理的历史面貌,以便于保管和利用。 4、一个全宗形成的全宗卷集中保管。 七、管理内容 1、档案管理综合材料:综合类:(1)全宗指南(全宗介绍);(2)立档单位大事记;(3)组织机构沿革;(4)档案机构设置和调整文件;(5)档案工作人员任免文件;(6)档案管理制度;(7)档案业务规范程序;(8)档案法规宣传材料;(9)档案业务检查监督记录;(10)情报信息管理相关材料 2、档案收集:(1)档案交接文据(包括各种门类如文书、业务、会计、基建、设备、照片档案的移交表单);(2)接收档案记录;(3)档案来源的价值说明等。 3、档案整理:(1)档案分类大纲、分类方案;(2)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情况及说明;(3)档号编制说明(4)档案整理工作计划;(5)整理工作小结。 4、档案鉴定:(1)成立或调整档案鉴定小组的通知;(2)鉴定档案分析报告;(4)销毁档案的请示与批复;(5)销毁档案清册等。 5、档案保管:(1)库房安全检查记录和报告;(2)问题案卷调查记录、调查报告;(3)档案紧急情况处置预案;(4)档案库房温湿度记录;(5)档案排架说明(6)档案专用设备登记;(7)其它。 6、档案统计:(1)全宗内档案基本情况统计;(2)档案复制抢救情况统计;(3)档案收进、移出登记及情况统计;

全宗卷规范2012年版

) 年版(2012全宗卷规范.前言

本标准代替DA/T 12—94《全宗卷规范》。 本次修订,依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对原标准的表述方式和书写格式进行了修改;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对原标准中“全宗卷主要内容”和“全宗卷的整理”的内容做了较大修改,新增了“术语和定义”和“卷盒及目录格式”两章内容;根据馆(室)藏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新增了“综合全宗卷”的内容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档案局(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炎生、宋刚、焦光生、胡陶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DA/T 12—94 全宗卷规范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全宗卷的编制原则、内容构成、整理方法和基本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档案室。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705—88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 12967—92 全宗单 GB/T 12968—92 档案交接文据格式DA/T 14—94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 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全宗卷fonds descriptive file

国家电网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 (试行稿)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5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6 作业指导书的结构内容及格式..................................... 变电检修作业指导书........................................... 变电运行巡视指导书........................................... 高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线路运行巡视指导书........................................... 线路检修作业指导书........................................... 7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文本要求....................................... 8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附录A: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附录B:×××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定置图及围栏图.............................................................. 附录C:×××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流程图....... 附录D:×××变电站巡视路线图.................................

试分析作业指导书编写的意义和相关要求

试分析作业指导书编写的意义和相关要求 郑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张笑 作业指导书是企业项目工程施工组织技术文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满足顾客要求,达到顾客满意,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的一个关键控制环节。 它是一个企业《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又是组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中)基础层次,对一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有效运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它是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进行编写的,主要是进一步阐明施工过程中或施工活动中的具体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用于规范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的活动行为与进一步明确工序质量标准,对指导施工和确保工作质量与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目的 1.1从格式、内容、发放及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企业作业指 导书编写使用等工作,进而完善和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1.2使作业指导书更贴近现场实际情况,切实起到指导工程施 工的作用,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工作质量和项目工程的工程质 量,进而确保企业质量方针的执行和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2. 作业指导书的分类 根据项目工程的施工特点,作业指导书可分为以下三类: 2.1操作性施工作业指导书,就是对某一活动,或工序,或工种来制定怎样操作、实施的专业指导书。 2.2检验性施工作业指导书,就是针对某一活动,或工序,或工种来制定检验方法、措施、标准的专业指导书。

2.3综合类施工作业指导书,就是针对某一活动,某一工序,或某一工种制定的即有怎样操作实施的技术方法,又有怎样检验控制的措施和标准的技术性指导书。 3.作业指导书特征要求 企业的项目专业工程师在编写某一工序或工种的作业指导书时,应具有如下特征: 3.1 详细、具体、单一,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3.2措辞准确,逻辑性强;应具有可检查性,应尽量数字化、图表化; 3.3应具有经济性,在满足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充分考虑(企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成本。 4.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 作业指导书只限于某一项目工程、某一部门内部指导作业人员使用的,没有普及性和统一性。项目或部门负责人可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及项目上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对项目某一特殊工序或分项工程有特殊性要求,而对该工序或分项工程根据规范和项目技术标准进一步细化、解释和补充该工序在具体作业时的质量标准;同时在项目工程有比较复杂,或质量有特殊要求,或有关键、难点、重点工序的;或者是对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某一具体工序,或某一工种,或某一活动行为须做详尽的、明确的、清晰的要求时;或者是作业人员业务不熟练,或对施工对象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时,项目专业工程师须要对此进行编写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是由项目经理部和各部室完成,首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程师)根据本项目或部室的实际情况对编写作业指导书的工序或工种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安排专业人员根据部室业务范围及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要求和标准,及相应的各种规范、规程进行编写;总工程师或部门主管负责审核工作,审核完毕后报项目主管批准执行,并及时下放到作业人员手中。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范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使公司生产之产品遵循标准制程进行,制订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以达质量与效率之提升。 2.0范围: 本公司开发的产品及OEM加工产品的作业指导书编制。 3.0职责: 3.1研发部(产品工程课):负责提供产品之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和BOM及其它有关数据。 3.2研发部(制造工程课):协助检讨制程的合理化及提供治具或机台名称等。 3.3制造工程课: 3.3.1参与新产品设计审查会议并制订初步作业流程。 3.3.2参加新产品试产并拍摄作业图片,制订临时版工作指导书。 3.3.3依据研发提供之尺寸管控图面和已检讨OK的制程、零件,产品料号完善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并负责对新产品作业指导书审核及依据《制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 3.3.4负责主导《作业指导书》检讨确认直至改善OK。 3.4生产部:提供有关数据(冲速,模穴数等)和生产流程中问题点,并负责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会签,提出合理建议。 3.5.品管部: 3.1.5.1根据SOP制作SIP或者QC工程图。

3.1.5.2负责提供产品测试条件、管控尺寸、检验频率等。 4.0定义:无 5.0内容及要求: 5.1试产计划: 5.1.1由研发提出该产品的试产计划,并提供新产品BOM表及蓝图(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 5.2工艺确认制作: 5.2.1IE通过对产品制样时所记录的工艺流程,制作临时版本的《作业指导书》。 5.2.2产品试产时,IE根据现场状况对作业标准进行梳理修正。 5.2.2.1IE工程师根据试作对产品每道工序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进行规范并拍摄图片,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对作业内容,作业要点,检验标准等加以描述。IE工程师根据产品研发部和品管部所提供的各项图面,对重点管控尺寸用AUTOCAD 图示加以标注,对重点尺寸要用“▼”加以强调,需作CPK管控应加“【Χ】”管制符号,临时版SOP不发行,经部门主管审核后盖临时章或参考章提供产线使用,临时版SOP在正式版SOP发行之前一直有效,正式版发行后生产单位需到DCC审请正式版SOP,同时要将临时版归还于DCC处。 5.2.2.2原则上每种料号都有对应的作业指导书,若出现在同一系列产品中流程作业人力相同,作业方法相同,使用设备完全相同时可以考量制作一份“通用作业指导书”,但作业指导书中必须对每种料号之间的差异处重点描述清楚。 5.2.2.3全套作业指导书中工序均需修订型或增减工序型:IE工程师根据《工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版本依26个英文字母变更;即B0、B1版、C版……。

全宗卷编制及整理规范

机关档案室全宗卷整理方法 为规范机关档案室全宗卷的整理,按照国家档案局制发的《全宗卷规范》(DA/T12_1994、1995_6_12),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全宗卷整理方法: 一、关于全宗卷 全宗卷不同于一般的档案案卷,全宗卷是档案馆(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材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它详细和全面地记载了立档单位和全宗历史变化情况,在整个档案中起着龙头作用,是管理全宗档案的“档案”,对于档案馆、室的业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宗卷的主要内容 卷一:档案管理综合材料,主要包括:1全宗指南(全宗介绍);2档案管理制度汇编;3档案管理体系网络图;4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5档案机构设置和调整文件;6档案工作人员任免文件;7机关档案工作年检、评估等材料;8档案培训材料;9档案工作计划、总结等。(1、2、3、4项为必要项) 卷二:档案收集,主要包括:1文书、会计、专业、基建、照片、声像、实物等不同门类或载体的档案交接收据;

2档案移交目录等。(1、2为必要项) 卷三:档案整理,主要包括:1档案分类方案;2档案整理情况说明等。 卷四:档案鉴定,主要包括:1档案工作鉴定小组成员名单;2鉴定档案分析报告;3销毁档案的请示与批复;4销毁档案清册等。(如有销毁档案工作1、3、4为必要项)卷五:档案保管,主要包括:1库房安全检查记录;2档案安全检查报告;3档案库房温湿度记录等(3项为必要项)。 卷六:档案统计,主要包括:1各类档案收进、移出统计台账;2档案统计年报等。(1、2项为必要项) 卷七:档案利用,主要包括:1大事记;2组织沿革;3档案借阅登记;4档案利用事例汇编;5利用档案资料出版的书籍、汇编等。(1、2、3项为必要项) 卷八:档案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1办公自动化开发应用情况;2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文字说明材料(含计算机软件安装及使用说明情况);3档案数字化方案;4档案数字化成果说明;5档案管理软件安装盘等。(2、3、5项为必要项) 三、全宗卷的整理 (一)准备 全宗卷内文件材料,是随全宗管理的延续而逐渐增加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管理办法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管理办法按照集团质量管理制度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要求各项目部仔细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是对工程质量控制点编制的详细的、可操作的作业文件。质量控制点主要是指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其设置要求视质量影响大小、危害程度及质量控制的难度而定。 选择质量控制点至少应包括:灌注桩、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群桩土体开挖、深基坑降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湿接头浇筑、混凝土地下结构防水、坡屋顶屋面防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混凝土钢筋张拉、粗钢筋连接、钢筋焊接、后浇带、外墙外保温系统、大型特殊钢结构焊接等。 项目部应对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进行专项方案确认,在其施工前编制作业指导书,其编制应以操作要点和工艺为核心内容。现对其编制内容及审批程序做如下规定: 1、编制内容 1.1、适用范围,明确编制目的,列出编制依据。 1.2、施工准备 1.2.1材料:所用材料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需经过试验合格,符合现行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在其有效期内使用。特殊材料还应要求有当地准用证明文件,如外加剂的使用。 1.2.2人员条件:各岗位人员上岗均需满足公司制定的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尤其特殊作业人员的资格上岗条件应与工程特点相适应。 1.2.3施工机具:需经校验合格,并按公司《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进行维修保养,其性能、参数、数量应满足施工组织的要求。 1.2.4作业条件:上道工序已施工完毕,能充分满足下道工序的作业要求。 1.3、施工工艺 1.3.1施工工艺流程:强调工序操作的先后顺序,使操作者明白

施工作业程序。 1.3.2操作要点:根据工程特点逐条详细说明,要求具体、有可操作性,防止空洞、无针对性及重复罗列。 1.4、施工措施的编制内容 1.4.1技术措施:从技术角度应充分考虑工序间歇和“四新”技术应用。 1.4.2质量通病防治:结合工程特点,对容易出现不满足设计要求及使用功能的部位进行预控。 1.4.3安全注意事项: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 1.4.4成品防护:采取封、盖、护等措施,保护作业环境,以及保证工序的合理安排等内容。 2、编制、审批管理 2.1、编制、审批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经公司总工程师初审,填写《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初审记录表》,初审完毕后交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后将初审表报送质量管理中心备案。 2.2、发放 作业指导书由项目部发放,并填写“文件发放记录”,其发放范围为各单位、项目部、质量管理中心,项目部保留一份指导施工,并列入文件清单。其他需要增加份数的情况经批准后,再进行加印。 3、管理办法 经上述程序完成后的作业指导书,如实施条件发生变化,应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进行修改、换版,履行审批手续。 1)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设计封皮设计参见附表1 2)《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审核记录表》参见附表2 3)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封皮、《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审核记录表》编号说明

全宗卷规范

《全宗卷规范》本标准代替DA/T 12—94 前言 本标准代替DA/T 12—94《全宗卷规范》。 本次修订,依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对原标准的表述方式和书写格式进行了修改;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对原标准中“全宗卷主要内容”和“全宗卷的整理”的内容做了较大修改,新增了“术语和定义”和“卷盒及目录格式”两章内容;根据馆(室)藏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新增了“综合全宗卷”的内容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档案局(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炎生、宋刚、焦光生、胡陶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DA/T 12—94 全宗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宗卷的编制原则、内容构成、整理方法和基本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档案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705—88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GB/T 12967—92全宗单 GB/T 12968—92档案交接文据格式 DA/T 14—94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DA/T 18—1999档案著录规则 DA/T 1—2000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A/T 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全宗卷fonds descriptive file 由记录和说明全宗立档单位及档案历史和现状的有关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是管理全宗档案的重要工具。 3.2 综合全宗卷synthesize fonds descriptive file 由记录和说明多个全宗立档单位及档案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是管理馆(室)藏档案的重要工具。 3.3

档案中如何编全宗卷 ()

档案中如何编全宗卷 一、何为全宗卷? 全宗卷是档案馆(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材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 二、全宗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全宗卷规范规定了全宗卷的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和整理、管理办法。 三、全宗卷规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全宗卷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各机关、学校、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机构(即档案室)。 四、?全宗卷编制原则是什么? 1.档案馆(室)对其所管的每个全宗都应以全宗为单位编制全宗卷。 2.全宗卷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凭据、清册、报表应做到准确、齐全、规范。 3.全宗卷内的文件材料,应按照其固定的特点,保持文件材料间的有机联系,反映全宗管理的历史面貌,以便于保管和利用。 五、全宗卷的主要内容与类目。 1.全宗介绍——全宗内档案内容与成分介绍。 2.大事记——突出大事、要事不漏、小事不要。 3.档案收集。 (1)档案交接文据;

(2)档案移交目录(如文书档案案卷目录、全引目录、科技档案分类目录、总目录、会计档案保管清册、移交清册); (3)档案接收、征集记录; (4)档案来源和档案价值说明; (5)接收档案的标准、名册和数量。 4.档案整理。 (1)档案整理工作总体方案。 (2)档案分类方案。 (3)档号编制说明。 (4)全宗内档案分类、排列、编目、编号规则。 (5)档案立卷说明。 (6)文件材料归档案与不归档暂行规定。 (7)案卷目录情况说明。 (8)档案整理工作总结。 5.档案鉴定。 (1)档案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档案保管期限表。 (3)鉴定档案分析报告。 (4)销毁档案的请示与批复。 (5)销毁档案的清册。

作业指导书编制原则及要求

作业指导书编制原则与要求 一. 作业指导书编制总则: A、外行人也能明白加工要求; B、离开图纸也能生产; C、格式统一,但要知道变通; D、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E、文件看起来要漂亮、整洁; 二、适用范围:用于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检查; 三、作业指导书类别 1. 金工作业指导书,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1.1 金工设备操作规程,由生产部设备组负责制作,更新,完善 1.2 金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序作业指导书,由工艺部负责制作,更新,完善 1.3 针对零件的工艺路线的工序作业指导书,由工艺部负责制作,更新,完善,主要是受控的产品,且经常生生产品,由工艺部会同技术部,生产部,质管部确认需制作的产品清单. 2.总装作作业指导书,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2.1 总装工具操作规程,由工艺部负责制作,更新,完善 2.2总装通用装配规范,电气通用装配规范,由工艺部或技术部负责制作,更新,完善 2.3针对产品类别及终产品的的总装作业指导书,由工艺部或技术部负责制作,更新,完善,主要是受控的产品,且经常生产产品,由工艺部会同技术部,生产部,质管部确认需制作的产品清单 四、作业指导书编写的基本步骤与检查: 5、附件注意事项: 1)、填写标题栏时:在料号后加上正确编码, 2)、来料检查:突出检查前工序要点/零件的基本质量要求。 3)、突出加工重点,重要的方向、尺寸与图示相结合,清晰明了的表达出来,在遇到复杂零件,整体与局部图示相结合,灵活运用。 4)、明确加工要点,对加工步骤的描述应简明扼要,加工过程用图片来演示,有特殊点也可就在图片周围标明,在操作时,一些重要的、特殊的参数应当指明。 5)、检具:所用检具填写完全,也可以用相匹配的辅料作为检具。 6)、在首件加工完后应全检尺寸,合格后做为比对样板, 7)、不能错填信息,包括代码、材质、参数、尺寸大小、方向、重要的文字信息等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6-5-1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1.0目的及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依据、结构内容、格式、文本要求及应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2.0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现场标准化作业 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和技术、质量活 动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22作业指导书 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文件。 ――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的文件。 2.2.1操作性作业指导书,就是对某一活动,或工序,或工种来制定怎样操作、实施的专业指导书。 2.2.2检验性作业指导书,就是对某一活动,或工序,或工种来制定检验方法、措施、标准的专业指导书。 2.2.3综合类作业指导书,就是针对某一活动,某一工序,或某一工种制定的即有怎样操作实施的技术方法,又有怎样检验控制的措施和标准的技术性指导书。 2.3现场作业指导书 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作业作业的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 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可执行稳定的生产性技术文件。 3.0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和作用 3.1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 ――使各项工作或活动有章可循,使过程控制规范化,处于受控状态。 ――确保实现产品/工作/活动质量特征的实现。 ――保证过程的质量。 ——对内、对外提供文件化的证据。 ――持续改进质量的基础和依据。 ――避免因没有作业指导书,而使工作或活动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发生。 3.2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员工操作的标准文本,规范作业过程); ――是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是培训新员工的教材 ――是管理需要(管理人员检查员工作业情况时的的依据性文件); 4.0识别编制时机 什么情况下,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什么情况下,作业指导书可以省略? 如果没有或缺少作业指导书,操作者不能进行正确操作,过程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同的操作人员操作方法不一致;或操作达到的效果不一致等,则需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如果一般的操作者都能考虑到和懂得如何操作,且操作的方法,步骤等一致,操作实施的效果也相 同,则不一定需要制定文件或不必在文件中包括所有的细节。 5.0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全宗卷管理办法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文件
江苏电信有限〔2004〕812 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电信公司单位 全宗卷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分公司,省公司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档案业务管理,根据国家档案局有关规定,结 合公司实际,现将《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单位全宗卷管理办法》 印发各单位,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宗卷工具表格
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1-

全宗卷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实现全宗卷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特制定本管 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电信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全宗卷的管理。 三、引用标准 《全宗卷规范》(DA/T12-94) 四、定义 全宗卷是指档案馆(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能 够说明该全宗历史和现状的有关文件材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 五、管理职责 档案馆(室)负责按年度编制全宗卷。 六、归档要求和归档范围 (一)归档要求 全宗卷的各种文件材料,应按其固有的特点,保持文件材料 间的有机联系,反映全宗管理的历史面貌,以便于利用和保管。 (二)归档范围 1.档案收集:档案资料交接文据,移交目录、档案资料接收 登记表(见 DA01-01)等。
-2-

2.档案整理:整理工作方案,档案分类方案,每年整理档案 说明(见 DA02-01)等。 3.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期限表,鉴定小组成员名单,销毁档 案的请示与批复,销毁档案的目录(见 DA03-01 至 DA03-07) 等。 4.档案保管:档案保管检查记录(见 DA02-02)、报告,重 点档案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档案的抢救与修复情况等。 5.档案统计:档案移交数量统计表(见 DA09-01)、档案接 收 数 量 统 计 表 ( 见 DA01-02 ) 、 档 案 归 档 数 量 统 计 表 ( 见 DA02-03)、档案利用数量统计表(见 DA04-01)、档案销毁数 量统计表(见 DA03-08)等。 6.档案利用:全宗指南(全宗介绍),立档单位大事记,档 案开放利用和控制使用范围说明,档案汇编一览表(见 DA02-04),档案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事例(见 DA04-02)。 7.档案管理新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情况说明等。 七、管理 (一)全宗卷内文件材料是不断补充的,因此全宗卷不必装 订, 采取单项内容独立成册的方式装入硬卷盒。 文件材料过多时, 可分装数盒。 (二)整理 1.全宗卷内文件材料,是随全宗管理的延续而逐渐增加的, 必须平时注意积累。 全宗管理中产生的文件材料于次年 1 月底前
-3-

标准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

标准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 1.目的: 规范《标准作业指导书》制作过程,提升《标准作业指导书》编制质量。 2.范围: PIE部、技术中心IE人员。 3.权责: 《标准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员。 4.定义: 无 5.编制内容与步骤: 在受控的《标准作业指导书》格式内编制,其受控格式内容在没有得到变更通知之前不能变更,受控表格的大小可以根据作业工序特点,编制内容的容量大小进行变动。 制作/审核/批准/日期的填写: 制作禁止手签填写姓名,需电脑打印,以方便寻找到《标准作业指导书》 制作人,询问疑问之处;(未执行ISO文件管理之前)审核和批准人需用 手签或印章,确认审核/批准人,认可该《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发行和无误。 日期与签名时间对应。 部门/机型/工序名称/版本的填写: 部门的填写我们可以具体到生产车间与生产线别,以便后续生产同机种 时作为科学生产安排的依据,从而提高排拉效率,利用员工作业熟练度, 规避老问题的重演;机型/工序名称/版本依据实际情况按要求去填写既 可。

初估耗材用量/测后耗材用量的填写: 初估耗材用量/测后耗材用量的填写是根据该工序的工作特点,对耗材的使用进行控制。该空格的填写相对灵活,依据该工序所用耗材特点,耗材用量怎样描述方便就怎样进行描述,例如“装锁阻尼轮”工序,对阻尼油的用量就可以描述为:“气压4.5/点时0.6”。无耗材使用的工序站位的相应空格内填写“/”,以示该工序站位不用耗材。 5.5 预估工时/平衡后工时/提效后工时的填写: 预估工时填写:是在试产过程中得出,需分析产品特点,与同类产品特点对比、同工位的工时对比、同种动作的对比,给出初期的预估工时T估,为产线排拉后产能的预估给出依据。 平衡后工时:须在产线生产平衡后,测出每一工序站位的工时并记录到《标准工时测量记录表》内,对产线进行初步平衡,给出合理的宽放率K T(宽放时间/净时间*100%),测定产线工时,得出标准工时T标(测定作业时间*((1-宽放率K T)*100%)。依据我们公司生产产品特点组装部门可以规定生产PC系列产品宽放率设定为10%,CD系列可以设定为8%,MP3系列可以设定为5%;SMT、DIP部门的宽放率可以设定为8%。 提效后的工时:是经过工艺改善,产线进一步平衡后再次测定的工时,并记录到《标准工时测量记录表》,计算方法完全雷同于平衡后的标准工时的计算。该工时对产能有最终解释的权。 宽放率对照表: 5.6 图示说明: 图示说明的绘制,必须尊重客观,例如我们须分析我们标准作业指导书的

标准作业指导书编制原则

(1)编制目的。 (2)编制依据。 (3)适用范围。 (4)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5)作业方案。 (6)技术要求及措施。 (7)人员组织要求。 (8)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9)环境保护措施。 内容应满足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when:何时做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数量应满足 —不一定每一个工位,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业指导书; —“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才用; —描述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之中究竟要引用多少个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就根据各组织的要求来确定; —培训充分有效时,作业指导书可适量减少; —某获证企业质量手册中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清单 ·格式应满足 —以满足培训要求为目的,不拘一格; —简单、明了、可获唯一理解; —美观、实用。 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的设定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测量法,一种是动作分析法(包含IE所有的动作研究)。其中测量法是对现状的情况进行确定而制定标准工时,这种方法是在满足现状的情况下做的,也就是说这种方法不是一种对标准工时与生产过程改善的方法;而动作分析法,是根据标准动作计算得出的时间,加上学习曲线,宽放等制定标准工时。动作分析法的标准动作,也正是要在SOP中得到体现,标准工时也可参照SOP中的节拍时间去制定。因此,在编制SOP的时候,详细的分析SOP的各个动作,确定准确的节拍时间,也确定出标准工时出来。SOP此一延伸,可以用到动作分析法,也可完成标准工时的制定这一项工作。 线平衡 众所周知,线平衡分析首先要去测量线体各个工位的作业时间,然后对其分析,最后是改善。改善后势必会有许多工位的作业内容都不一样了,这个时候也就要去修改SOP。那么在最初制定SOP的时候,如果把握得好,一次性就可将线平衡做好点,那么后继的线平衡工作就可以少做。但并不是不做,而也要时常去关注线平衡,更要分析线体不平衡的原因,有的情况下,还得修改SOP,更重要的是用PDCA循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让SOP更加完美。 工装夹具

DAT 14-2012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DA/T 14-2012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宗指南的编制细则。本标准适用于全宗管理机构,包括档案馆和有全宗管理职能的档案室。编制介绍非全宗形式档案的指南,参照本编制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A/T 3—92 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 DA/T 14—94 档号编制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全宗fonds 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 3.2 全宗号fonds number 管理全宗的代码,由具备全宗管理权限的档案馆按全宗排架或收藏时间顺序流水编制。 3.3 全宗管理机构fonds manager 具备全宗管理权限的档案馆或档案室。 3.4 全宗构成者fonds constituting unit 形成档案全宗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也称作立档单位。 3.5 检索工具finding aid 用于存储、查找和报道档案信息的系统化文字描述工具,是目录、索引、指南等的统称。 4 全宗指南的结构 为段落式条目信息,由全宗指南名称、全宗来源简况、档案内容与成份介绍、检索查阅注意事项四部分组成。

5 全宗指南名称 全宗指南名称由全宗号、全宗构成者的名称(全称或通用简称)、“全宗指南”、 起止时间构成,并列成分之间用空格位分开。 例: a)J211 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全宗指南1949~1990年 b)R322 钟南山全宗指南1936~2000年 5.1全宗号 照录档号四位全宗代码。第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后三位用阿拉伯数字。 5.2全宗构成者的名称 全宗构成者的名称按全称书写,通用简称书写在全称后面的圆括号内。 例: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纪委) 联合全宗和汇集全宗的全宗构成者名称从其联合或汇集的全宗构成者实有名称。 例: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高等院校党委广东省高等教育局 5.2.1 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前形成的档案全宗,全宗构成者的名称后应加圆括号注明的政权名称限定词。 例: a)教育部(民国) b)重庆市民政局(民国) c)外交部(民国汪、伪) d)礼部(清) e)端方(清) f)冯玉祥(民国) 5.2.2 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称按时间顺序书写在全宗来源简况中。 5.3起止时间 涉及全宗构成者和其档案形成的时间跨度标识。一般采用公元纪年表示,使

线路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2) 5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3) 6 作业指导书的结构内容及格式 (3) 6.1 变电检修作业指导书 (3) 6.2 变电运行巡视指导书 (11) 6.3 高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17) 6.4 线路运行巡视指导书 (23) 6.5 线路检修作业指导书 (29) 7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文本要求 (35) 8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36) 附录A 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39) 附录B ×××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定置图及围栏图 (45) 附录C ×××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流程图 (46) 附录D ×××变电站巡视路线图 (47) 前言 为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加强现场标准化作业的管理,规范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实施全过程控制,特制订本导则。 本导则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负责解释。 本导则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北京电机工程学会、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电力生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依据、结构内容、格式、文本要求及应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生产性企业和单位,其它企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DL/T 800 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 Q/GDW 1 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全 宗 卷 规 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 12-94

全宗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 12-94 全宗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DA/T 12-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全宗卷是档案馆(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文件材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 1.2 本规范规定了全宗卷的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和整理、管理方法。 1.3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机构(以下统称档案室)。 2 引用标准 DA/T 1--92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GB 9705--88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3 全宗卷编制原则 3.1 档案馆(室)对其所管的每个全宗都应以全宗为单位编制全宗卷。3.2 全宗卷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凭据、清册、报表应做到准确、齐全、规范。 3.3 全宗卷内的文件材料,应按照其固有的特点,保持文件材料间的有机联系,反映全宗管理的历史面貌,以

便于保管和利用。 4 全宗卷的主要内容 4.1 档案收集:档案交接文据、移交目录,接收、征集记录、档案来源和价值说明等。 4.2 档案整理:整理工作方案、分类方案、案卷目录说明、档案整理工作小结等。 4.3 档案鉴定:鉴定小组成员名单、档案保管期限表、鉴定档案分析报告、销毁档案的请示与批复、销毁档案的清册等。 4.4 档案保管:档案安全检查记录、报告,重点档案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档案的抢救与修复情况报告等。 4.5 档案统计:档案收进、移出登记,案卷基本情况统计和重要的利用统计表等。 4.6 档案利用:全宗指南(全宗介绍),开放利用和控制使用范围说明,档案汇编和公布出版情况及报批文件,档案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典型事例等。 4.7 档案管理新技术的应用:缩微复制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情况的文字说明材料。 5 全宗卷的整理 5.1 全宗卷内文件材料,是随全宗管理的延续而逐渐增

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宗卷内容的通知【模板】

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宗卷内容的通知 各市级进馆单位,各市(县)、区档案局(馆): 根据国标DA/T12-94《全宗卷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档案工作实际,**市档案局对原《规范》中全宗卷的主要内容作了完善和调整,在原七大类基础上,新增了第一类“档案管理综合材料”,以保证与本全宗有关的各类材料收集齐全。(具体内容见附件)。请各进馆单位认真执行。各市(县)、区可参照执行。 **市档案局 2005年8月11日抄送:省档案局

附件: 一、全宗卷主要内容 1.档案管理综合材料:全宗指南(全宗介绍)、分类方案、归档范围、 归档办法、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和鉴定小组成员名单、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档案人员工作职责、档案网络成员名单及活动记录统计及说明、档案法规宣传情况说明及统计、档案业务检查监督记录等。(有关台账另设) 2.档案收集:档案交接、移交说明,接收、征集记录,档案来源和价 值说明等。 3.档案整理:整理工作方案、案卷目录说明、档号编制说明、整理工 作小结。 4.档案鉴定:鉴定档案分析报告、销毁档案的请示与批复、销毁档 案小结等。 5. 档案保管:档案安全检查情况,重点档案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档案的抢救与修复情况,紧急情况处置预案,档案排架说明,档案专用设备登记等。 6. 档案统计:档案收进、移出说明,案卷基本情况统计及分类统计(指年度汇总统计),利用统计总表等。

7. 档案利用:开放利用和控制使用范围说明,划控小结,档案利用说明,档案汇编情况和公布出版情况及报批文件,档案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典型事例等。 8. 档案管理新技术的应用:扫描、数字化加工及电子文件检测、迁移、备份情况记录;文件目录输入情况说明;档案数据库、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操作系统等情况的文字说明材料。

科技档案整理规范

科技档案整理规范 一、分类 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分类,如:科研文件材料按项目分类,基建文件材料按工程项目分类,设备文件材料按型号(或台、套)分类。 资料一般分为文件汇编(含文号、专题文件汇编)、报刊、专业图书、其它等。 二、案卷组合 科技文件材料应保持其成套性和完整性,严格区分项目,分别组卷。科研课题、基建项目、设备仪器分别组卷,文件材料数量多时,可按课题、项目、设备文件材料形成的阶段等分为若干卷。 三、卷内文件材料排列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基建工程文件材料按形成规律排列。设备文件材料按设备购置文件、随机文件、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记录顺序排列。 四、编件、页号 科技文件材料在正面的右下角、背面的左下角编页号,无文字、图像的空白页不编号。 加盖档号章,格式如图: 1、科技档案的卷内目录的填写要求及样式 1.1序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从1起依次标注卷内科技文件材料件数的顺序。 1.2文件编号应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文号或图样的图号、设备代号、项目代号等。 1.3责任者应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部门或主要责任者。 1.4文件材料题名应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全称。 1.5日期应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日期。 1.6页号应填写每件科技文件材料首页上标注的页号。 1.7卷内目录排列在卷内科技文件材料首页之前。 1.8科技档案卷内目录样式: 科技档案卷内目录

2、备考表的填写要求及样式 2.1说明包括: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件数、页数以及在组卷和案卷提供使用过程中 需要说明的问题。 2.2立卷人应由责任立卷人签名。 2.3立卷日期应填写完成立卷的日期。 2.4检查人应由案卷质量审核者签名。 2.5检查日期应填写审核的日期。 2.6互见号应填写反映同一内容而形式不同且另行保管的档案保管单位的档号。档号 后应注明档案载体形式,并用括号括起。 2.7卷内备考表排列在卷内材料之后。 六、拟写案卷题名 案卷题名应在50个汉字以内,文字简明、准确揭示卷内文件材料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