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18
中职春招学生现状调查报告背景介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春招,是指中职学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过程。
由于中职生在职业技能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他们在找工作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职春招学生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全国不同地区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发放了问卷。
我们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反馈,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分析就业率分析根据调查结果,中职学生的总就业率达到了80%。
其中,就业率最高的行业为服务行业,占据了总就业的25%。
其次是制造业占据了20%的比例。
而零售、建筑等行业也吸引了一部分中职毕业生。
薪资分析在就业的中职学生中,40%的人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
另外,25%的人月薪在3000-5000元之间,15%的人月薪在5000-8000元之间。
仅有10%的中职学生月薪超过8000元。
就业行业和地区分析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就业行业与地区之间的关系。
在服务行业就业的学生中,大部分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如北京、上海和广州。
而制造业的就业集中在一些工业基地,如深圳、东莞、苏州等地。
就业压力调查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中职学生的就业压力。
超过50%的学生表示对就业感到有一定的压力,其中近30%的学生感到非常大的压力。
我们也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找工作的失败而感到沮丧和自卑。
结论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中职学生的总就业率较高,特别是在服务行业和制造业方面。
虽然月薪不高,但大部分学生能够在2000-8000元之间找到合适的工作。
然而,仍有一些学生存在就业压力,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就业的学生。
建议政府加大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1. 中职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XX大学,20212. XX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统计表,20213. XX市中职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20。
就业l EMPLOYMENT 中职毕业生执业能力及就业情况分析 文/郝海涛 摘要:执业能力是一种包含职业导向,融合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综 合能力。执业能力的高低与学生就业成败息息相关,而学生就业情况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职业 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 关键词:中职毕业生执业能力就业
一、
中职毕业生执业能力与学校培养现状
1.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 现在,医院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成为护理队 伍中的一名优秀护士,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崇尚本职,每 一名护士都应该具备善良、细致、平和、自律、热情、敏 捷的人文素质,还要具备观察、沟通、协作、判断、管理、 创新等社会素质。 2.中职毕业生执业能力现状 首先从个人的方法能力上看,笔者学校毕业生尚不完 全具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其 次从社会能力来讲,笔者学校毕业生与他人交往、合作、 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不够强。两个能力的缺乏标志着 毕业生执业能力普遍偏差。 3.中职学生执业能力培养现状 学生执业能力的形成,首先要进行课堂的传授,其次 还必须通过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实训及实践才能形成。 但学校按照现有的教学大纲没有为学生开设专门的执业能 力培养课程,大纲内的《人际沟通》《医护礼仪》等课程学 校没有专职教师讲授,加之缺乏必要的实训及实践,学生 在校内能力培养效果不佳。为此学校近几年加大投入,努 力开展诸如学生演讲比赛、礼仪比赛、技能比赛等提高学 生社会能力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同时加大 对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来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实习实践、社 会服务等结合起来。此外针对学生应该具备的执业能力, 学校从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双证书”制度等方面进行探 索,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
二、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 1.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目前卫生职业学校普遍面临毕业生就业不畅的尴尬困境。 一方面是应用型人才缺乏,特别是基层养老院、社区服务、 家庭保健、母婴护理等医护人员紧缺,另一方面是很多卫校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毕业生的素质不符合医疗单位的要 求,供需产生矛盾。在已经就业的学生中也存在专业对口率 不高、工资等福利待遇不到位、工作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2.原因分析 首先是社会环境的原因。重学历教育的现实导致了职 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大幅下降,这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 业质量。职业教育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作者:肖文超来源:《今日财富》2024年第02期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多年来为各行业培养了大量技术型人才。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高職毕业生就业形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学历歧视、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不到位、职业发展空间受限、与行业需求不匹配等。
若要改善此种局面,首先应明确问题所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从各个维度入手调节。
本文主张学校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根据行业需求调整课程、帮助学生走出精英就业误区,改变“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以上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一)就业压力大,缺少竞争力首先,部分高职毕业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不够清晰,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所学专业和就业方向不了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因为缺乏实际的职业准备,如工作经验、职业技能等,难以获得理想的职位;其次,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不完全符合社会需求,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
同时,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可能也存在问题,如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地指导,或者没有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等,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再次,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可能没有充分考虑高职毕业生的特点,或者执行力度不够,给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压力;最后,部分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忽视高职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人为地给高职毕业生制造就业障碍。
(二)就业服务指导不到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设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或就业指导中心指导毕业生就业,但层层抓落实的就业指导机制,以及各部门积极配合、组织和落实就业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一些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上,内容也往往偏向理论,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
另外,在就业市场双向选择的情况下,学校需要将毕业生推荐给市场,同时市场也需要到学校举行招聘活动。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为全面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状况,本报告通过对就业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为政府、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将从就业人数、行业分布、地区差异、学历层次、就业质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就业人数分析1. 就业人数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国就业人数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61%,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就业市场仍保持了稳定。
2. 不同行业就业人数变化从行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波动较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稳步上升。
其中,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三、行业分布分析1.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最高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比重逐年上升。
201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达到46.3%,较2018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 重点行业就业情况(1)制造业: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就业人数占比稳定在20%左右。
近年来,制造业就业人数略有下降,但整体就业形势较好。
(2)服务业: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迅速,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
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就业人数增长较快。
(3)信息技术产业: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就业人数持续增长,成为就业市场的热点。
四、地区差异分析1. 东部地区就业人数最多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就业人数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少。
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2. 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较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就业压力较大。
为缓解这一问题,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进产业转移等。
五、学历层次分析1. 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近年来,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追踪调查年终总结与计划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对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我在这里进行了一份年终总结,并制定了明年的计划。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使我们对他们的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找到了一些可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接下来,让我详细介绍一下我们的成绩和计划。
一、2019年度追踪调查总结1. 数据搜集与整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积极开展了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工作。
我们通过电话、邮件以及在线调查的方式,与毕业生取得了联系。
同时,我们也收集了相关的就业情况、职业发展以及在校期间的问题反馈等信息。
在搜集到数据后,我们利用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为进一步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做好了准备。
2. 发现问题与不足通过追踪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部分毕业生对调查不够重视,导致我们在搜集数据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由于部分毕业生提供信息不详细或不准确,我们在数据整理和分析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此外,由于毕业生分散在不同地区,我们的跟踪调查工作也存在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3. 取得的成绩尽管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们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们成功搜集到了大部分毕业生的信息,并对数据进行了清晰的分类与分析。
通过对职业发展的研究,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毕业生成功就业,并有了较好的职业发展。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今后的帮助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2020年度调查计划基于对2019年追踪调查工作的总结,我们在明年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下面是我们制定的2020年度调查计划:1. 完善调查方式针对部分毕业生对调查不够重视的问题,我们将改变调查方式,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学校校友会进行调查,以提高毕业生的参与率。
2. 加强信息搜集我们将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与联系,确保他们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详细性。
高职教育学生就业信息调查分析与研究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急需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
因此,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势在必行。
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取得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信息;学生一、高职教育学生就业信息调查情况1.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确定调查对象为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调查范围如下: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院、承德旅游学院等已就业毕业生中抽样调查。
本次抽样调查共分发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383份,回收率达到85%。
涉及四所院校的旅游管理、财务会计、文秘、新闻传播、机械制造和自动化、资产评估、园林规划与设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外贸英语等专业,覆盖面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的主要内容:已就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内容主要为毕业生就业观念、现从事何种工作、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关联度、工作满意度、职务、收入等内容,以及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和企业人才需求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高职教育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状况,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1)学生对自己专业就业前景的评价趋平,没有大起大落。
45.73%的学生选一般,不很乐观;31.24%的学生选较好;只有15.2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看好,很有潜力;7.92%的学生对前途没有信心选很糟糕;0.45%的学生放弃回答。
(2)对于学生的职业兴趣,从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经商)、从事本专业工作、只要有钱赚,干什么无所谓、出国留学、专升本、其他等七个方面调查。
在7个备选选项中,第一位置:94人选从事本专业工作,占了总人数的23.04%;第二位置:83人选自主创业(经商),占20.34%;第三位置:62人选公务员、事业单位,占15.20%;第四位置:59人选专升本,占14.46%;第五位置:55人选出国留学,占13.48%;第六位置:35人选只要有钱赚,干什么无所谓,占8.58%;第七位置:20人选其他,占4.9%。
中职生就业意向及就业心理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中职生就业准备阶段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及心理问题,探索研究对中职毕业生进行全面有效地就业指导的对策,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意向;就业心理;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抽样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99%。
但光靠就业率不能反映问题的全部,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指出,目前中职毕业生就业依旧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中职毕业生将近四分之一起薪还不足1000元,有45%是在1000元-1500元,有24%是在1500元-2000元,2000元以上的不到10%。
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问题,已经从关注就业率上升到关注就业质量。
一、中职生就业意向及就业心理调查结果与分析为深入了解学生就业意向的变化和就业心理现状,我们对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涉及就业趋向、求职手段、求职期望值、就业准备等多个方面。
通过测试及数据统计对中职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心理状况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筛检,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一)中职生就业意识明显欠缺。
调查发现,仅仅有11.2%的学生在二年级具有明确的职业意识;另有58.9%的学生在毕业前才开始具有职业准备的意识;甚至有12.4%的学生临近毕业前还不知道要准备什么。
这个调查显示出中职生就业意识的欠缺。
中职生不能到毕业前才考虑自己职业素养和选择等问题,而应该从一入学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职业准备,并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树立和巩固自己的职业意识。
(二)中职生择业观念有一定变化,但仍存在就业期望偏高现象。
调查发现,有70.8%的学生认可“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
在选择单位时,仅3.4%的学生认为专业必须对口。
可见中职生的就业观念逐步趋于理性。
而对于就业单位性质和薪酬期望方面,总体有42.1%的学生选择他们青睐的外资或合资企业;有53.5%的学生期望月薪在2000元以上,这些要求与中职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相比,期望值都偏高,不切合现实。
中职医疗护理专业就业现状调查报告背景介绍医疗护理是一个关键的行业,对于实现人民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职医疗护理专业是培养护理人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了解中职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向中职医疗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发送了调查问卷。
问卷包括了关于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各种问题,例如就业方向、就业城市、就业满意度等。
调查结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1. 就业方向:95%的中职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选择在医院工作,其余的毕业生选择在养老院、学校和社区卫生中心等地就业。
就业方向:95%的中职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选择在医院工作,其余的毕业生选择在养老院、学校和社区卫生中心等地就业。
2. 就业城市:在选择就业城市时,大多数毕业生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是最受欢迎的就业城市。
就业城市:在选择就业城市时,大多数毕业生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是最受欢迎的就业城市。
3. 就业满意度:绝大多数中职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情况较为满意,他们认为这个行业具有稳定的就业前景和较好的待遇。
就业满意度:绝大多数中职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情况较为满意,他们认为这个行业具有稳定的就业前景和较好的待遇。
4. 职业发展: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医疗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普遍认为这个行业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他们有信心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专业水平。
职业发展: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医疗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普遍认为这个行业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他们有信心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专业水平。
结论根据调查结果,中职医疗护理专业就业现状总体较好,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医院工作并对就业情况较为满意。
这反映了医疗护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行业的发展前景。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更多,对于那些想要在这个行业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毕业生来说,选择就业城市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决策。
XXX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报告XXX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报告为了深入了解中职生毕业后的就业及发展状况,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共收集到1058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占68.87%,女生占31.13%。
调查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中职毕业生个人的学以致用问题、生存和发展问题;企业是否适用毕业生、毕业生是否能胜任工作问题;学校如何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学生、如何服务于社会的问题。
现将此次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如下:一、调查基本情况一)中职生操作技能较强,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不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开发出现了务实的趋势。
用人单位更加重视人才的实用性和劳动成本的核算,这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一线操作或管理技术工作的人员,其就业的最大资本或优势就是专业特长。
因此,专业技能高低对中职生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调查显示,中职生找工作的优势是“操作技能强”48.1%、“能吃苦”26.4%;企业招收中职毕业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中职生有职业技能”;中职生职务晋升的主要因素是“专业技能”强,占42.5%,在各选项中比例最高。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家对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需求缺口一直很大。
因此,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居于高位。
调查显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6.2%,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就业岗位层级不高、专业对口率低、工资待遇不高和工作不够稳定等方面。
就业岗位层级不高,主要以一线操作工为主,技术要求不高。
中职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中职生的工作岗位在普通岗位34.9%,专业技术岗位37.7%,一般管理岗位19.8%,共占到92.5%,而工作在中层及以上岗位仅为7.5%。
且从实际情况看,调查显示,“对口”占57.6%,“不对口”占42.4%。
中职生的待遇普遍偏低,工资在3000元以下的占80.1%,3000元以上的占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