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到6岁健康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2022国家免疫规划是我国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为全国范围内的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疫苗是一种预防疾病的重要工具,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或减轻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2022年国家免疫规划中常规接种疫苗的儿童免疫程序。
出生后第一剂疫苗:乙肝疫苗。
目的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感染。
一般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
2个月龄:五联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五联疫苗中含有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流感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
A群流脑疫苗用于预防脑膜炎,是4种脑膜炎疫苗之一。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是我国常规接种计划中的疫苗之一。
3个月龄:五联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4个月龄:五联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6个月龄:乙肝疫苗的第二剂次接种。
8个月龄:五联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12个月龄:水痘疫苗和A群流脑疫苗。
18个月龄:二联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乙组脑炎灭活疫苗。
二联疫苗包含破伤风和百日咳,可以保护儿童免受这两种疾病的侵袭。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在前面介绍过的。
乙组脑炎灭活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脑炎。
4-6岁:第二剂次二联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组脑炎灭活疫苗。
7-13岁:第二剂次A群流脑疫苗、乙组脑炎灭活疫苗。
14-17岁:第二剂次A群流脑疫苗、乙灭活疫苗。
注:所有接种疫苗的时间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时间须遵循医生的具体指导。
总的来说,国家免疫规划的目的是保障全国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疫苗的预防下,我国已经成功控制了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有效降低了儿童的患病和死亡率。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疫苗的重要性,积极地让孩子接种疫苗,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
辽宁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
说明:1.乙肝疫苗:2002年7月1日开始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2002年7月1日之前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免疫史可以为空白,如果要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到县疾控中心或户
口所在地的接种点自费接种。
2002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儿童必须接种3次。
2.卡介苗:出生时接种1剂即可。
3.脊灰疫苗:满4周岁及以上儿童接种4剂即可,包括强化免疫等。
4.百白破疫苗:满2周岁及以上儿童接种4剂即可。
5.白破二联:满6周岁及以上儿童接种1剂即可。
6.麻疹疫苗:满2周岁及以上儿童接种2剂即可,包括麻腮风三联疫苗、麻腮二联、麻风二联疫苗和麻疹强化免疫、查漏补种等。
7.乙脑灭活疫苗:6周岁及以上儿童接种4剂即可。
也可2剂灭活加1剂减毒或仅2剂减毒活疫苗即可。
8.A群流脑疫苗:2006年之前出生满6周岁儿童接种3剂即可,2006年及以后出生接种4剂,接种过A+C流脑疫苗的可替代相应针次。
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了解计划免设相关知识和种类。
熟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预防疾病,掌握免疫接种后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一、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的概念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不同年龄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
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预防接种是指把人工培养出的疫苗注射到需要人群(尤其是婴幼儿)的身体中,以刺激机体产生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少他们受感染的机会。
经预防注射后,这些人群即使染上疾患,病情也会比较轻,不至于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二、计划免疫的对象、内容儿童是计划免疫的主要对象,其目的是通过预防接种使儿童自身产生对一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或者口服药物使婴幼儿获得对一些疾病的特殊抵抗力。
国家计划免疫的要求和程序是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制定的。
列入我国计划免疫并免费提供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
五种疫苗分别预防7种疾病:卡介苗:结核病乙肝疫苗:乙肝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麻疹疲苗:麻疹百白破三联制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有的城市还把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的预防接种纳入计划免疫并免费提供疫苗。
三、计划外预防疫苗及适应对象计划外的预防疫苗和适应对象麻风腮疫苗:12~18个月甲肝疫苗:1岁以上肺炎疫苗:2岁以上水痘疫苗:1~6岁流感疫苗:6个月以上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2个月~6岁风疹疫苗:普遍免疫(12个月~14岁的风疹易感人群)轮状病毒疫苗(秋季腹泻):2个月~3岁四、预防免疫的程序免疫程序是指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及接种的先后次序与要求。
我国卫生部在1986年颁发的儿童免疫程序,要求1岁以内的婴儿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麻疹活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三联制剂等4种生物制品的基础免疫以预防相应6种病,以后按时加强免疫,以确保7岁以下儿童获得可靠的免疫。
儿童计划免疫资料国家第一类免费疫苗一、卡介苗1、预防疾病:可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道传播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以肺结核多见。
)2、接种疫苗时间:新生婴儿出生后应尽快接种卡介苗(一般健康新生婴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3、注意事项:正常接种反应表现为接种卡介苗2~3周后接种部位出现局部红肿并形成脓疱,后自行破溃并结痂,一般2~3个月内自行愈合,出现该反应后一般不需要处理,注意保护好破溃部位。
二、乙肝疫苗1、预防疾病:可预防病毒性乙型肝炎。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通过母婴、血液、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2、接种疫苗时间:乙肝疫苗全程接种3针,接种时间分别为0、1、6月龄,新生婴儿出生后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一般健康新生婴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第2针在针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6个月接种)。
三、脊髓灰质炎疫苗1、预防疾病:可预防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是由该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肠道传染病。
)2、接种时间:儿童需要在出生后一年内接受3剂脊髓灰质炎疫苗(2月龄、3月龄、4月龄婴儿各接种一剂),并在四岁时加强一剂。
3、注意事项: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前后30分钟不能哺乳或喂热食物;凡发热、腹泻(1天大便超过4次)、均忌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四、百白破疫苗1、预防疾病: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
(百日咳、白喉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白喉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破伤风主要同感染创伤部位引起。
)2、接种时间:儿童出生一年内接种三剂百白破疫苗(3月龄、4月龄、5月龄各接种一剂),并在1岁半至2岁时接种一剂加强,另外,在6岁时接种一剂白破及破伤风混合和疫苗(白破疫苗)。
3、接种后接种部位局部可出现轻微红肿、疼痛、发痒、硬结等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慢慢自行消退。
五、流脑疫苗(包括有: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1、预防疾病:可预防A菌群和A+C菌群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版引言:0-6岁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提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医务人员来说,要确保儿童在这个阶段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一套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包括预防保健、营养摄入、疾病预防和健康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一、预防保健1.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儿童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
2.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并记录在档案中。
3. 提供个性化的生活习惯指导,包括睡眠、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
4. 提供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咨询,帮助家长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5. 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包括牙齿的清洁和龋齿的预防。
二、营养摄入1. 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指导,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的营养需求。
2. 提供专业的喂养指导,帮助家长正确喂养婴儿和幼儿,并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
3. 鼓励母乳喂养,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同时提供合适的配方奶粉推荐。
4. 指导家长正确添加辅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逐渐引导其适应固体食物。
5. 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曲线,在超重或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干预措施。
三、疾病预防1. 提供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和处理的知识,包括感冒、发热、腹泻等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2. 组织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社区内儿童疾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定期进行儿童口腔疾病和视觉听力方面的筛查,及早发现患病儿童并进行干预。
4. 建立有关传染病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训,提高儿童及其家长的防范意识。
5. 提供儿童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对接种疫苗、健康体检等情况进行记录,方便后续跟踪和研究。
四、健康咨询1. 提供儿童健康咨询服务,解答家长对儿童健康成长方面的疑虑和问题。
2.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家长了解和应对儿童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
3.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向家长传授儿童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4. 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早期教育活动,提供适龄儿童的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培训。
山西省儿童免疫规划程序
目前省级增加的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
*
附表1
太原市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查验预防接种证漏种疫苗登记表县(市、区):小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填表日期:填表者:
附表2
太原市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预防接种补种登记表
县(市、区):小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填表日期:填表者:
太原市入托、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漏种疫苗汇总表县(市、区):小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填表日期:填表者:
太原市入托、入园、入学计划免疫补种疫苗汇总表县(市、区):小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填表日期:填表者:
太原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表
县(市、区):学校名称:
姓名:年级:班级:
注:在相关空格中划“√”
家长签字:
填表日期:
家长通知书
学生家长:
经查验预防接种证记录,发现您的孩子漏种以下疫苗,请您带孩子及接种证明到所在社区防保科进行补种,补种后经接种人员盖章,交回学校,以备查验。
注:在相关空格中划“√”
学校盖章
年月日
附表7
太原市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登记表县(市、区):小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填表日期:填表者:。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A群流脑疫苗:婴儿在6—18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10、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按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接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11、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
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0至(Zhi)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Zuo)计划1(一)规范体(Ti)育锻炼管理体育锻炼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最效的方法。
我们将严格遵守《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体育活动,把出操时间与日常体育锻炼相结合,为各班级规定出操路线、出操时间,要求各班级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路线到达集合地点,积极熟悉疏散路线。
活动时间规定为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游戏,要有教案、有计划、有活动效果记录,各年级组每月确定一项体育锻炼项目,月底进行评比,学期末根据《国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对幼儿体质进行测量,并把成绩记入幼儿成长档案。
(二)积极预防传染病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按制度、按规定、按程序对幼儿各类用品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杀菌;幼儿物品专用并定期消毒。
可洗玩具、桌面、地面及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都要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一遍,活动室、寝室定时通风,每天在幼儿离园之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幼儿的水杯、餐具用蒸汽消毒等。
建立每日巡查制度,规定每日、每周必做必查必填的内容,实行量化管理,定时检查评比;与防疫站联系,定期筛查幼儿预防接种情况,督促幼儿接种各种疫苗,建立有效免疫屏障。
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立即向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三)保证幼(You)儿食品安全工作中严把食品质量关,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把好进货关,各类食品严格遵守食品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保证所购食品均符合卫生要求。
把好保管关,保管员认真负责及时检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及过期失(Shi)效。
把好入口关,教师提饭及分饭过程中,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是否合格,不得让变质食品进入幼儿口中。
各类人员严格认真执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使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四)做(Zuo)好幼儿健康体检工作幼儿入园后,每学期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价、分析,了解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
计划免疫的内容计划免疫的内容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各种传染病也随之增多。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免疫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划免疫的内容。
一、什么是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指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等因素制定个体或群体接种预防性疫苗的程序。
这种程序旨在提高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率和死亡率。
二、计划免疫的目标1.保护个体健康:通过接种预防性疫苗,提高个体对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2.控制传染病流行:通过大规模接种预防性疫苗,减少感染者数量,从而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流行。
三、哪些人需要接种计划免疫1.婴幼儿:出生后立即开始接种,包括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2.儿童:6岁以下的儿童需要接种预防性疫苗,包括麻疹、风疹、水痘等。
3.成人:成年人需要接种流感疫苗等,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4.特殊人群:如旅游者、医护人员等需要根据目的地或职业需求接种相应的预防性疫苗。
四、常见的计划免疫1.乙肝疫苗:乙肝是一种严重的肝脏感染,通过接种乙肝预防性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婴幼儿出生后立即开始接种,共3剂。
2.百白破(DTP)疫苗:百日咳、白喉和小儿麻痹是三种常见的传染性呼吸道感染。
通过接种DTP预防性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婴幼儿出生后立即开始接种,共5剂。
3.麻疹、风疹、腮腺炎(MMR)疫苗: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是三种常见的传染性呼吸道感染。
通过接种MMR预防性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儿童6岁以下开始接种,共2剂。
4.流感疫苗: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通过接种流感预防性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成年人每年接种一次。
五、计划免疫的注意事项1.了解个人健康状态:在接种预防性疫苗之前需要了解个人健康状态,如是否有过敏史等。
2.遵循医生建议:在接种预防性疫苗之前需要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3.注意免费政策:国家对一些预防性疫苗提供免费服务,需要注意相关政策。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进程表(2023
年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进程表 (2023年版)
一、疫苗接种方案概述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进程表 (2023年版) 旨在指导我国儿童在特定年龄阶段接种相应的疫苗,以保护其免受常见疾病的侵害。
该进程表根据最新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确保儿童接种计划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疫苗接种进程表
以下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进程表的主要内容,请按表中指南安排儿童的疫苗接种计划。
*注意:以上只是进程表的主要内容,具体接种年龄和疫苗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请在接种前咨询医生以获得最新和最准确的信息。
*
三、总结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进程表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根据儿童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疫苗,这份进程表提供了儿童接种计划的指南。
请家长们密切关注并按照表中的建议安排儿童的疫苗接种,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计划免疫程序_共10篇范文一:计划免疫程序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刚出生: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
1个月: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
2个月:服食第一粒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
3个月:服食第二粒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症、百日咳。
4个月:服食第三粒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二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白喉、破伤风。
5个月:注射第三针百白破疫苗。
6个月: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
6-18月:注射两剂次A群流脑疫苗;可预防流脑。
8个月:注射含麻疹成分疫苗和乙脑疫苗;可预防麻疹、乙型肝炎。
1岁半~2岁:加强注射百白破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各一针;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2岁:注射第二针乙脑疫苗,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3岁:注射A+C群流脑疫苗;可预防流脑。
4岁:加强服食小儿麻痹糖丸一粒;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6岁:白破和A+C流脑疫苗各一针;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疫苗就是宝宝的盾牌,有了它宝宝可以少去很多被疾病折磨的痛苦,请妈妈们坚持为宝宝注射疫苗。
安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范文二:计划免疫程序计划免疫程序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
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计划内疫苗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
年龄出生时1月龄2月龄3月龄疫苗名称乙肝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减毒疫苗甲肝疫苗1.5岁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风腮疫苗2岁3岁4岁6岁乙脑减毒疫苗甲肝疫苗(与前剂间隔6-12个月)A+C流脑疫苗脊灰疫苗麻风腮疫苗乙脑减毒疫苗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初中三年级大一进京新生A+C流脑疫苗乙肝疫苗次数第一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三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三次第一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一次第四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二次加强第四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强第四次可防的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结核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4月龄5月龄6月龄8月龄9月龄1岁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加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加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加强麻疹疫苗第二次计划外疫苗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实施程序
1. 免疫程序简介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是指根据国家免疫规划,为儿童接种一系列疫苗,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这是一项由政府主导、免费提供的重要公共卫生项目,对于保护儿童健康、降低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 免疫程序安排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按照以下时间节点进行安排:
- 出生时:卡介苗()
- 出生后2月龄:脊髓灰质炎苗(口服)
- 出生后3月龄:五联疫苗(第一针)
- 出生后4月龄:脊髓灰质炎苗(第二针,口服)
- 出生后5月龄:五联疫苗(第二针)
- 出生后8月龄:脊髓灰质炎苗(第三针,口服)
- 18-24月龄:麻疹疫苗、甲肝疫苗
- 3岁:甲肝疫苗复种
- 6岁:脊髓灰质炎苗(第四针,注射)
3. 接种要求
为确保接种质量和安全,需要遵守以下要求:
- 按时接种,不得延误
- 到指定的免疫门诊接种
- 出示准确的接种证明
-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完成接种
- 如实告知儿童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
- 接种后注意观察并遵医嘱
4. 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虽然安全有效,但也可能产生一些轻微不适反应,家长需要了解并正确应对。
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就医。
同时要加强儿童营养,保证充足睡眠,以提高免疫力。
通过全面系统的免疫规划,我国有望进一步降低儿童疾病发病率,为下一代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儿童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
0 至 6 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阶段的健康管理工作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保障 0 至 6 岁儿童的健康,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提高 0 至 6 岁儿童健康管理覆盖率,确保达到 90%以上。
2、降低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如营养不良、贫血、龋齿等。
3、早期发现儿童的发育异常和疾病,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提高治愈率。
4、增强家长对儿童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家长的健康素养和育儿能力。
二、工作内容1、建立儿童健康档案为 0 至 6 岁儿童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儿童的基本信息、出生情况、生长发育监测数据、预防接种情况、疾病诊治记录等。
健康档案应实行信息化管理,方便查询和更新。
2、定期健康检查(1)新生儿访视:新生儿出院后 1 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了解新生儿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吃奶、睡眠、大小便等情况,为新生儿测量体温、体重、身长等,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新生儿黄疸、脐带等情况,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等指导。
(2)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 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头围测量、体格检查,对家长进行喂养、护理和发育指导。
(3)3、6、8、12、18、24、30、36 月龄健康管理:分别在上述月龄时进行健康检查,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血常规检测和听力筛查,进行科学喂养、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伤害、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导。
(4)4 至 6 岁儿童健康管理:每年为 4 至 6 岁儿童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
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伤害、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导。
0岁到6岁健康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出生时: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
1月龄:新生儿乙肝疫苗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5月龄:百白破三联疫苗
6月龄:新生儿乙肝疫苗、
7月龄:A群流脑疫苗
8月龄:麻风疫苗、
9月龄:乙脑疫苗
10月龄:A群流脑疫苗
18月龄:甲肝
20月龄:百白破三联疫苗、
22月龄:麻风腮疫苗
24月龄:乙脑疫苗
3岁:A+C群流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
6岁:A+C群流脑疫苗、白破二联疫苗、乙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