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管理区科技助力农牧业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87.53 KB
- 文档页数:1
乌拉盖管理区现代农场三年发展规划一、农场建设条件背景乌拉盖管理区地处大兴安岭山地森林内蒙古高原区的过渡地带,是乌珠穆沁草原的腹地,占地面积501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40万亩。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能否保持持续、稳定、良性发展,对实现国家整体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加快实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管理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施现代农场标准化生产基地是促进管理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1、自然条件适合。
乌拉盖管理区具有较好的光热资源和土地条件,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659小时,有效积温1900℃-2100℃,无霜期90-110天,年降水量400mm左右。
现有适宜小麦种植的耕地约20万亩,土地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雨热同期,病虫害种类少且发生轻,尤其是远离工业区,无污染,大气、水质良好,环境质量高,农药使用量少,非常适合优质农作物生产。
二、技术条件成熟。
多年的农作物种植,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和具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及丰富种田经验的广大人民群众,已形成了管理区、国营农牧场及家庭农场三级联创的农业技术及科研推广网络。
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现代农牧场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现代农场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加快管理区现代经营管理的科学合理化进程,计划建设现代农场建设标准如下:1.办公室面积80平方米(3间)、场库棚面积150平方米、晾晒场面积600平方米;生产生活区设施摆放整齐有序、并且生产及生活区分开建设。
2.保证配备100马力(含100马力)以上动力机械1台套。
3.在拥有割晒机、清洗机、大中型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标准植保机械不少于3台的基础上在配备。
4.保证专用良种使用率达到100%;农产品订单销售率达到60%以上。
5.计划建设良种扩繁田面积 300亩。
6.建设农田防护林亩。
7.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田保有面积不少于1000亩。
8.建设保灌田面积不得少于500亩。
乌拉盖管理区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牧〔2010〕20号)要求,为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落实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结合管理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核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技术引导、示范带动,推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实现畜禽标准化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畜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在全管理区肉羊优势区域(含家庭牧场)开展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通过创建活动的示范带动,力争到2015年,全管理区主要肉羊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5-20个百分点,其中达到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60%以上,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排泄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2011年创建1个由农业部授牌的肉羊标准化示范场(肉羊养殖户)建设期限为1年。
三、创建内容(一)基本要求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已在自治区畜牧兽医局登记备案,养殖档案完整,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种畜禽场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年存栏能繁母羊400只以上的养殖场。
(二)示范创建的具体要求1、必备条件(1)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土地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
(2)饲养的种羊有引种证明,并附有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3)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
(4)牧区年存栏能繁母羊400只以上的养殖场。
乌拉盖管理区2005—2010年畜牧业发展规划“十五”期间,在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推动下,乌拉盖管理区畜牧业经济呈现出总量增加、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但是,在总体趋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我地仍面临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畜群和畜种结构、加快产业化经营等不少挑战和困难。
在客观评估近年来工作经验和当前发展条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畜牧业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对于推动管理区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保障牧区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一)乌拉盖管理区基本情况乌拉盖管理区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处兴安盟、通辽市与锡盟的交界处。
气候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22mm(1961—2002年),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不均,降水量70%集中在6—8月份,且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无霜期90—110天。
年平均蒸发量为1552.1mm,年平均气温-0.9℃,平均风速每秒4.1米。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659.8小时。
海拔高度864米到1280米之间,平均980米。
境内有乌拉盖河和其支流斯也勒基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2559平方公里。
另外有乌拉盖水库、贺斯格淖尔水库、布日都淖尔湖等多处湖泊和水库。
乌拉盖管理区现辖哈拉盖图农牧场、乌拉盖牧场、贺斯格乌拉牧场等三个国有农牧场和一个镇,即巴音胡硕镇。
哈场和乌场各辖4个分场,巴镇辖3个居委会和9个嘎查村。
管理区总人口18326人,其中农牧业人口9800人,现有牧户2830户。
牧业劳动力6664人。
(二)草资源基本现状1、天然草原状况乌拉盖管理区土地总面积为5013.67平方公里,天然草原总面积689.4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为637.85万亩,大部分属于草甸草原类,是锡林郭勒盟质量最好的草原,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原生草原植被之一。
浅谈机械深松整地作业技术及在乌拉盖管理区的推广
具体来说,乌拉盖管理区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积极推广机械深松整地作业技术。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
乌拉盖管理区利用各种媒介发布机械深松整地作业技术的相关信息,介绍机械深松整地作业技术的优点和作业流程,增强农民对机械深松整地作业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组织培训活动。
乌拉盖管理区利用相关部门和机构,开展机械深松整地作业技术的专题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操作技能和作业水平。
第三,提供技术支持。
乌拉盖管理区通过向农民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促进机械深松整地作业技术在该区的应用与推广。
乌拉盖管理区2020年现代肉羊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为有力推动管理区现代肉羊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肉羊养殖效益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加快建设现代肉羊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结合管理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乌羊种公羊鉴定、淘汰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85%以上。
——新培育高标准乌羊核心群6群达15群,巩固完善现有350群标准化畜群,核心群和标准化畜群基础母羊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
——完善现有2处种羊场,选留后备种公羔1000只,种公羊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完成乌羊生产性能测定600只,经济杂交肉羊生产性能测定200只。
——规范肉羊经济杂交,实施肉羊经济杂交10万只以上,羔羊补饲提前出栏率达到70%以上,肉羊繁殖成活率达到100%。
二、技术措施深入实施“减羊增牛”战略,加强乌珠穆沁羊良种保护、管理及选育,以种公羊管理、种羊场建设、基础母羊标准化畜群和核心群建设为抓手,在少养精养、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逐步形成育种群(核心群)、扩繁群(标准化畜群)、商品群(家庭牧场、专业户)构成的育种和生产体系,稳步提高肉羊个体质量和整体产出水平;规范肉羊经济杂交,实施适度经济杂交,提升肉羊养殖效益。
三、重点工作(一)加强地方良种肉羊选育提高工作1.组织开展种公羊鉴定、年检及更新淘汰工作。
场镇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站结合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组织开展境内种公羊鉴定、淘汰和后备种公羊选留工作,管理区畜牧工作站进行监督指导,种公羊鉴定、淘汰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85%以上。
2.规范种公羊引进。
肉羊养殖户从管理区外引进种公羊及种公羔的要事先报告所在场镇、管理区畜牧工作站和动检所,与供给方自行协商购入的要索取当地检疫证明或《健康合格证》。
购进时必须由管理区畜牧工作站进行质量鉴定,动检所进行检疫,鉴定检疫合格的方可引进;在管理区内购买种公羊或种公羔的,仅限于从管理区建设的乌羊核心群与2个种羊场(贺场和乌场)引进,引进要提前报告所在场镇和管理区畜牧工作站,购买的种公羊或种公羔必须达到选育标准要求。
浅论乌拉盖管理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摘要:乌拉盖管理区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和退化,为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草畜动态平衡、草场略有盈余”的目标,管理区采取六项举措狠抓草畜平管理工作。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生态保护;1 乌拉盖管理区现状乌拉盖管理区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辖内的县级管理区,总面积5013.6 km2,可利用草场面积638.1万亩,耕地面积70万亩(轮作)。
乌拉盖管理区以农牧业生产为主,近年来依托地区矿产品生产的发展,地区经济效益猛增,2009年末地区生产总值达15.76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1亿元。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管理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发展前景看好。
但是,在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畜牧业发展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下,牧区经济发展缓慢。
伴随牲畜数量的增加、草地放牧强度的加大,在盲目垦荒、不合理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草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锡盟境内的草场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和退化。
位于锡盟东北部的乌拉盖湿地,曾经维持着广袤的东乌珠穆沁草原。
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的网站上,一直自豪地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但是自2004年以来,由于上游截断水源发展矿业及附属产业,乌拉盖湿地已干涸,曾经近5万公里的乌珠穆沁草原正奄奄一息。
2 草原保护与建设的主要做法为了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草畜动态平衡、草场略有盈余”的目标,管理区采取六项举措狠抓草畜平管理工作。
2.1 按照“草畜平衡、草场略有盈余”的原则,合理确定载畜能力,大力压减牲畜头数管理区参照前五年草地生产能力,结合卫星遥感影像资料,以嘎查村、分场为单位核定公布今后三年的草原合理载畜量。
对涵养水源重要生态功能区及严重退化、暗沙带区域单独公布核定合理载畜量。
今后三年全管理区草原冷季平均合理载畜量为24.52亩/羊单位,比2009年度降低24%,冷季可饲养量25.46万羊单位。
农业开发成为农牧民致富的有力抓手
崔焕飞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乌拉盖管理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是隶属于锡盟的旗县级行政管理单位。
由于草场面积大,多年来,畜牧业一直是当地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性产业,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保护生态和增加农牧民收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2008年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以来,乌拉盖管理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牧民增收为主线,精心组织项目实施,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崔焕飞
【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财政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81
【相关文献】
1.如何让农业信息化网络教育服务平台成为提高农民素质和致富的有力帮手 [J], 杜蔚
2.新源县农业综合开发引领农牧民增收致富 [J], 徐伟权;赵德富
3.农业综合开发——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综合平台 [J], 杨慧琴
4.滨州市农业开发成为园区建设的有力推手 [J], 董国英
5.本溪桓仁:精品农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有力法宝 [J], 赵万弟;赵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有农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乌拉盖为例罗青;傅帅雄
【期刊名称】《农场经济管理》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围绕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创新国有农牧场经营管理模式,是国有农牧场提升经营效益、走向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乌拉盖管理区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乌拉盖牧场管理局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进展、现行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和经验、推进国有农场企业化改革面临的障碍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最后针对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深化国有农牧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农牧场经营机制创新和加快国有农牧场现代农牧业发展三项具体发展建议。
【总页数】5页(P4-8)
【作者】罗青;傅帅雄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市长;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旅游产业为例 [J], 王千会;李征洋;侯博慧
2.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啮齿动物数量及分布特征 [J], 白林庆;司晓艳
3.国有农场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广东省幸福农场为例 [J], 陈汉平
4.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举办财务档案业务培训 [J], 无;锡林郭勒盟乌拉盖;
5.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人民医院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拉盖管理区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牧〔2010〕20号)要求,为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落实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结合管理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核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技术引导、示范带动,推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实现畜禽标准化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畜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在全管理区肉羊优势区域(含家庭牧场)开展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通过创建活动的示范带动,力争到2015年,全管理区主要肉羊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5-20个百分点,其中达到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60%以上,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排泄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2011年创建1个由农业部授牌的肉羊标准化示范场(肉羊养殖户)建设期限为1年。
三、创建内容(一)基本要求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已在自治区畜牧兽医局登记备案,养殖档案完整,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种畜禽场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年存栏能繁母羊400只以上的养殖场。
(二)示范创建的具体要求1、必备条件(1)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土地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
(2)饲养的种羊有引种证明,并附有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3)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
(4)牧区年存栏能繁母羊400只以上的养殖场。
浅谈机械深松整地作业技术及在乌拉盖管理区的推广作者:田景生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8期田景生一、农机深松作业的含义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等机具,在不翻耕土壤、不打乱原有土壤层结构的情况下,疏松土壤,打破传统铧式犁耕作而形成的坚硬犁底层,增加松土层厚度,改善土壤耕作层结构,增强土壤蓄水和抗旱排涝能力的一项机械化耕作技术,能极大地增强农作物的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二、实施深松的必要性乌拉盖管理区耕地一直以来都是以传统铧式犁耕作为主,连年耕作导致土壤下面形成厚实坚硬的犁底层,而土壤耕作层只有15~25cm左右,使得农作物的根无法穿过土壤,根系生长空间狭小,土壤养分无法很好的吸收,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
连年犁耕形成的犁底层,结构紧密,通气性差,会阻止土壤中水气上下贯通,妨碍天然降水的渗入储存,破坏了土壤养分的输送能力,以至于无法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中对水、肥、气等的需求。
而且坚硬的犁底层严重的影响了农作物根系下扎,使得农作物抗风、抗旱、抗病能力下降。
因此说,实施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打破犁底层,恢复了土壤养分输送的能力,是农作物增产增收,促进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三、机械深松的好处1、增加土壤肥力。
机械深松土地可以有效地打破土壤紧密坚硬的犁底层,能大幅度提高土壤透水及透气性能,增加土壤肥力。
2、利于作物根系生长,机械深松使得犁底层不再那么紧密坚硬,使40cm左右的土壤层得到改善,提高了土壤的渗透性,深松后的土壤体积密度为11~14g/cm,这刚好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根部纵横生长,增加亩根量,有利于作物根系粗壮、深扎。
3、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
深松作业打破了犁底层,增加了土壤的间隙,使得雨水和雪水更容易渗入土壤,一般来说深松地块比传统铧式犁耕作地块可多蓄水11~22m/亩,而且雨水或雪水被土壤吸收的速度可提高5~10倍,形成土壤水库,确保土壤墒情,促进农作物生长。
乌拉盖牧场推进肉牛育成育肥示范场项目、优质能繁母牛引进
项目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畜牧兽医:奶牛》
【年(卷),期】2023()1
【摘要】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乌拉盖牧场紧跟管理区党工委决策部署,以发展优质良种肉牛繁育为着力点,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牛产业发展格局。
依托肉牛产业发展政策机遇,结合国有农牧场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乌拉盖牧场成立了乌拉盖牧场有限公司,以建设国家肉牛种质资源保存创新利用中心项目为依托,着力打造优质“华西牛”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
【总页数】1页(P47-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河北省出台肉牛养殖补贴政策,加快实施肉牛基础母牛扩群项目
2.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引进高产奶牛示范场项目
3.实施扩群增量项目助推肉牛产业发展——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解析
4.中央财政9.4亿元推进肉牛基础母牛扩繁
5.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肉牛基础母牛扩繁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强调认真落实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拉盖管理区加快发展肉羊产业
康海军
【期刊名称】《中国农垦》
【年(卷),期】2015(0)5
【摘要】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以被国家列入现代农业肉羊产业项目区为契机,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技术引导、示巍滞动,推进肉羊产业预目枥磁酐慵殳、删控圭产和产业化经营。
【总页数】1页(P79-79)
【关键词】肉羊产业;管理区;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政策扶持;宣传培训;项目区;内蒙古
【作者】康海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6.92
【相关文献】
1.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J], 宫升
2.对乌拉盖管理区特色旅游商品发展经营状况的思考 [J], 彭聚睿;宋海霞
3.乌拉盖管理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J], 宋海霞;彭聚睿
4.草原深处新城梦——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加快城镇建设简记 [J], 刘少龙
5.乌拉盖草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研讨会在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蓄势待发的乌拉盖管理区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有一片水草丰美、风光旖旎的天然草原.总面积5013.6平方公里,东西直线距离90公里,南北直线距离93.7公里。
这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天然草原乌拉盖,它东接兴安盟,南与霍林郭勒市接壤,西同东乌珠穆沁旗毗邻。
这片神奇的土地远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久远的历史、连绵的开发演绎出一段段非凡的故事。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乌拉盖各族人民用心血和汗水不断浇灌和哺育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尤其是自1960年建立地方国营乌拉盖郭勒机耕农场以来,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该地的开发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可谓是献了青春献终身。
柏永华、单美英、乌力吉等革命烈士更是热血洒边陲、忠骨埋草原,成为乌拉盖开发建设史上一座座永恒的丰碑!连绵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十五”期末神奇的乌拉盖草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页数】1页(P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
【相关文献】
1.草原生态修复现场观摩暨标准体系研讨会在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召开
2.乌拉盖草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研讨会在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召开
3.草原生态修复现场观
摩暨标准体系研讨会在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召开4.牧民家庭收入结构多样化形成探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乌拉盖管理区为例5.乌拉盖管理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专家深入锡盟乌拉盖开展肉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畜禽种业》
【年(卷),期】2014(0)8
【摘要】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路陪博士一行9人深入锡盟乌拉盖贺场,对14户肉牛新品系选育项目户及内蒙古贺斯格绿色产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母牛及犊牛共计3000余头牛进行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测定内容包括采血化验、体尺体貌测定及合格种用牛母系佩戴电子耳标等,并将测量结果全部录入全国肉牛遗传评估信息系统。
【总页数】2页(P158-159)
【关键词】生产性能测定;肉牛;锡盟;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品系选育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6.46
【相关文献】
1.锡盟乌拉盖管理区着力构建新常态下统战工作新格局 [J], 乌拉盖管理区
2.提高生产性能测定技术水平夯实肉牛产业基础——2016年全国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培训班在郑州举办 [J], 李姣;赵华
3.狠抓性能测定工作夯实肉牛发展基础-全国畜牧总站举办2014年全国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培训 [J], 李姣;孙飞舟;
4.狠抓性能测定工作夯实肉牛发展基础-全国畜牧总站举办2014年全国肉牛生产
性能测定技术培训 [J], 李姣;孙飞舟
5.北京:专家深入锡盟乌拉盖开展肉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J], 农业部网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