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气相色谱法
- 格式:ppt
- 大小:14.48 MB
- 文档页数:183
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法一、简答题1.色谱内标法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定量方法。
它有何优点?2.分离度R是柱分离性能的综合指标。
R怎样计算?在一般定量、定性或制备色谱纯物质时,对R如何要求?3. 什么是最佳载气流速?实际分析中是否一定要选择最佳流速?为什么?4. 在色谱分析中,对进样量和进样操作有何要求?5. 色谱归一化定量法有何优点?在哪些情况下不能采用归一化法?6. 试析影响气相色谱仪的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7. 柱温是最重要的色谱操作条件之一。
柱温对色谱分析有何影响?实际分析中应如何选择柱温?8. 色谱柱的分离性能可用分离效率的大小来描述。
分离效率怎样表示?其大小说明什么问题?要提高分离效率应当怎么办?9. 在一根色谱柱上,欲将含 A、B、C、D、E 五个组分的混合试样分离。
查得各组分的分配系数大小如: K B> K A> K C> K D,K E=K A,试定性地画出它们的色谱流出曲线图,并说明其理由?10. 色谱固定液在使用中为什么要有温度限制?柱温高于固定液最高允许温度或低于最低允许温度会造成什么后果?11.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下面组分,宜选用哪种检测器?为什么?⑴蔬菜中含氯农药残留量;⑵测定有机溶剂中微量水⑶痕量苯和二甲苯的异构体;⑷啤酒中微量硫化物12. 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分离效果却很差,试分析原因。
13. 根据Van Deemter方程,推导出A、B、C常数表示的最佳线速u opt和最小板高H min。
14. 已知:f i’、f s’、A i、A s分别为待测组分(i)和内标物质(s)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和色谱峰面积,m s、m分别为内标物的质量和待测试样的质量,请推导出计算i组分质量分数的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公式。
15. 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为什么常用H 2和He 作载气而不常用氮气作载气? 16. 简述根据色谱流出曲线可以解决那些问题?17. 什么是塔比板理论?它对色谱的贡献和它的局限性是什么?18.毛细管色谱柱与填充色谱柱有哪些主要差别?Van Deemter 方程式用于这两种色谱柱的表现形式有何差异?19. 气相色谱对用于固定相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 为什么? 20.对于永久性气体的分离为什么常采用气—固色谱? 二、计算题1.若在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分离度为0.68,要使它完全分离,则柱长至少应为多少米?2. 在2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某组分保留时间(t R )6.6min ,峰底宽(Y )0.5min ,死时间(t m )1.2min ,柱出口用皂膜流量计测得载气体积流速(F c )40ml/min,固定相(V s )2.1mL,求:(提示:流动相体积,即为死体积)⑴ 分配容量k ⑵ 死体积V m⑶ 调整保留时间 ⑷ 分配系数 ⑸ 有效塔板数n eff ⑹ 有效塔板高度H eff3. 已知组分A 和B 的分配系数分别为8.8和10,当它们通过相比β=90的填充时,能否达到基本分离(提示:基本分离R s=1)4. X 、Y 、Z 三组分混合物min 5)(=X R t ,经色谱柱分离后,其保留时间分别为:min 5)(=X R t ,min 7)(=Y R t ,min 12)(=Z R t ,不滞留组分的洗脱时间m in 5.1=M t ,试求:(1)Y 对X 的相对保留值是多少? (2) Z 对Y 的相对保留值是多少? (3)Y 组分的色谱柱中的容量因子是多少? (4)X 对Y 的容量因子之比是多少?5. 一试样经气相色谱分析,在6.5min 时显示一个色谱峰,峰的宽度为5mm ,记录纸移动的速度为101min mm -⋅,在柱长2m 的色谱柱中其理论塔板是多少?相应的理论塔板高度是多少?6. 有一气液色谱柱,长2m ,在不同线速时,相应的理论塔板数如下:u /cm ·s -14.0 6.0 8.0 n 323 308 253计算:(1)最佳线速;(2)在最佳线速时,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页)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分离原理。
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气相色谱就是根据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发(气液色谱),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然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
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
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分离系统完成对混合样品的分离过程;温控系统是精确控制进样口、汽化室和检测器的温度;检测和记录系统是对分离得到的各个组分进行精确测量并记录。
3、当下列参数改变时:(1)柱长缩短,(2)固定相改变,(3)流动相流速增加,(4)相比减少,是否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为什么?分配系数只与组分的性质及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性质有关。
所以(1)柱长缩短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2)固定相改变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3)流动相流速增加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4)相比减少不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
4、当下列参数改变时:(1)柱长增加,(2)固定相量增加,(3)流动相流速减小,(4)相比增大,是否会引起分配比的变化?为什么?m S K V Mk 」一;而——,分配比除了与组分、两相的性质、柱温、柱压有关外,还与相比有关,m M B V S而与流动相流速、柱长无关。
故(1)不变化;(2)增加;(3)不改变;(4)减小。
5、试以塔板高度H做指标,讨论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
提示:主要从速率理论(范弟姆特Van Deemter)来解释,同时考虑流速的影响,选择最佳载气流速(P13-24)。
(1)选择流动相最佳流速。
(2)当流速较小时,可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如N2, Ar),而当流速较大时,应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载气(如H2, He)同时还应该考虑载气对不同检测器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