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中心城市区域类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43.00 KB
- 文档页数:5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城市群间的竞争已成为区域间经济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
面对这种挑战,加快城市群发展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由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四个城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在交通、物流的规划中还包括玉林和崇左。
对“4+2”城市群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做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标签:北部湾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建设1 北部湾城市群之规划北部湾经济区范围包含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市所辖的行政区域为主组成的经济区和玉林、崇左市的交通、物流,拥有1595km的海岸线和1020km的陆地边境线,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是1255万人,分别占广西的17.9%和25%。
区位优势明显,形成了一个以南宁为核心的环状城市群,也就是北部湾城市群。
通常地说,北部湾城市群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城市组成的区域合作互补城市,加上玉林和崇左就形了“4+2”的城市新格局。
北部湾城市群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相连,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为双向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
北部湾城市群使广西“沿海”、“沿江”、“沿边”的优势进一步汇集,物流、石油、钢铁、能源等临海大型工业产业将是未来北部湾广西城市群的主导产业。
以下是主要城市的重要产业项目情况:表1 北海、防城港、钦州重大产业项目情况表城市石油提炼及石油化工电力工业造纸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加工防城港300万吨沥青2*100万千瓦电,4*60万火力15万吨浆纸年产钢1000万吨大海粮油、新海油脂、上上糖业、昌菱糖业北海800万吨炼油180万千瓦火电60万吨林浆纸钦州1500万吨炼油二台60万千瓦、120万千瓦LNG发电60万吨文化纸、30万吨纸浆、25万吨液体包装纸、10万吨纸制品200万吨特殊钢、20万吨不锈钢、10万吨电解铜、50万吨氯化铝大洋粮油年综合80万吨大豆加工、华港公司60万吨大豆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概念规划实施保障专题研究报告。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政府确定的国家级开放计划示范区,涵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地区的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等7个城市,总面积约为1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3000万。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现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放计划示范区,先后获批建设北部湾港、柳州国际港物流园等一批国家级示范项目。
多个重点产业园区相继建成,形成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为主导的产业布局。
北部湾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初步形成,陆海联运、跨境贸易逐渐发展壮大。
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开展开放合作,与东盟国家加强交流与合作,成为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枢纽。
二、面临的挑战1.发展不平衡:在北部湾经济区内部,不同城市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南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较快,但柳州、桂林等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
2.产业结构单一: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创新能力,依赖外部资源的压力较大。
3.交通网络不完善:虽然北部湾港已经建成,但是与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还不够完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
4.环境保护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北部湾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空气、土壤污染严重,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对策1.加强城市协同发展:在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上加强协同,强化城市功能互补,发挥南宁城市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其他城市的发展水平。
2.推进产业升级: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育新兴产业,加强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3.完善交通网络:加快铁路、高速公路、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区域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的联通,促进物资和人员流动,加强区域合作。
4.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防城港防城港是中国的深水良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大港;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门户;是链接中国—东盟、服务西部的物流大平台。
防城港市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沿海,为西南诸省市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各地提供了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沿边,既可与越南进行边贸和经济技术合作,又为我国商品进入东南亚市场提供了便捷的陆路门户。
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防城港市在大西南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格局中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区域概况:防城港市地处广西南端,美丽富饶的北部湾畔,是一座新兴的海滨港口工业城市。
现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和东兴市,总面积6181平方公里,有24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居住着汉、壮、瑶、京等21个民族,总人口近90万,是广西第二大侨乡。
防城港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先建港,后建市。
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3月,1984年5月由国家批准把防城港与北海市作为一个整体,列为中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1985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区,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防城港市。
电话区号0770,邮政区码538000。
综合发展概况: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和海岸线的最南端,是一座美丽的滨海、边关、港口城市,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最便捷的主门户、大通道、桥头堡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
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当时作为援越抗美海上隐蔽运输航线的主要起运港来建设,被称为“海上胡志明小道”的起点。
1993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市,现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陆地边境线230多公里,人口近90万。
防城港市是一个全海景的生态滨海城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地区,阳光明媚,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2℃,四季如春;海岸线580多公里,阳光、沙滩美景如画。
防城港市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下钦州对外贸易发展2023-11-30目录•背景介绍•钦州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北部湾经济区下钦州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北部湾经济区下钦州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发展钦州对外贸易的措施和建议•结论背景介绍北部湾经济区概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广西、广东、海南部分沿岸城市和海域组成,是连接东盟与我国的重要桥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该区域以南宁为核心城市,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为支撑城市,旨在打造我国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重要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广西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钦州市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对外贸易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钦州地理位置及经济概况1. 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促进进口与出口的平衡发展。
目前,钦州市的对外贸易主要涉及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领域。
在货物贸易方面,钦州市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轻工产品等,进口商品则以资源性产品为主。
在服务贸易方面,钦州市积极发展国际旅游、国际金融、国际物流等服务产业,推动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未来,钦州市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发展目标包括积极开拓东盟国家市场,加强与周边省市的经贸合作,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3. 提升服务贸易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服务贸易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钦州对外贸易现状分析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纺织品、鞋类、家具等。
同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逐渐成为出口的重要部分。
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为主,如原油、矿产、农产品等。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进出口商品结构进口商品出口商品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钦州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北部湾城市圈区域分析交通是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动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本文通过对北部湾交通发展现状及远景规划的分析,讨论该城市群的发展潜力并给出发展建议标签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交通现状;发展建议1.交通现状分析近几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通发展势头迅猛,以南宁为枢纽的中南、西南出海通边综合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并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连接广东、东盟的出省出境通道也逐步完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基本的交通设施情况如下:1.1 铁路。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路现状可归纳为:主干线网络基本形成,高速铁路蓄势待发,沿海铁路日趋完善,国际联运初步形成。
1.1.1 主干线网络基本形成。
目前广西己基本形成以湘桂铁路、南昆铁路、黔桂铁路、焦柳铁路、洛湛铁路5条干线为骨架的铁路网,黎钦铁路、南防铁路、钦北铁路和钦港铁路通向广西沿海的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大港口,加上正在新建的南广、云桂、贵广和广西沿海高速铁路,构筑了大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1.1.2 高速铁路蓄势待发。
目前,南广铁路、贵广铁路、云桂铁路,湘桂铁路扩能改造,以及沿海铁路扩能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建设中。
这批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对广西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1.2 公路经过多年的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建成出省出边高等级通道25条,其中高速公路5条,建成出海高速公路4条,开通国际通道运输线路10条。
1.3 航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航空交通发展现状可归纳为:机场建设初具规模,航线航班逐步增多,客运量跨越式增长。
位于北部湾经济区内的有南宁、北海两个机场。
1.4 海运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港口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沿海港口吞吐能力显著增强。
作为中国最邻近东盟的3个港口,防城港、钦州、北海根据分工协作、共同发展、合三为一的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以防城港为主要港口,钦州、北海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三驾马车”总体格局,基本上解决了航道规模小制约大能力泊位建设的问题。
北部湾经济区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让北部湾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一极”,这是胡锦涛总书记说的话。
它是继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新一极,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从空间总体布局上看,它由一个超区域中心(南宁)、三个区域中心(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次区域中心(东兴、合浦、灵山、武呜)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8年底总人口约1300万人。
经济区除具明显区位优势和突出的战略地位,还具有丰富的海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文化、旅游资源。
区域内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文化资源丰富、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密度较低,发展潜力较大,是我国既可以规划布局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又可以建设为高质量宜居宜商城市群的经济区。
因此,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很明确,就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其发展目标就是经过10~15年的努力,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沿海一个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开放合作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
2006年3月22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成立,统管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市4市的经济建设,统一规划建设北部湾(广西)经济区。
北部湾经济区建立以来,经济区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
第32卷 第6期V ol 132 N o 16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r nal of G uang xi U niversit y(Philosophy and Socia l Science)2010年12月Dec 1,2010收稿日期:2010-09-26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批准号08BJY 012)作者简介:王中昭(1958-),男,广西钦州人,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石 荣(1981-),女,河南鹿邑人,广西大学商学院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城市产业结构动态协调分析王中昭,石 荣(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 要] 产业协调的目标不能以城市为核心,而是以产业为中心往分层次协调方向拓展;多个城市的产业协调性往往比两个城市之间要差,并且随着城市的增加其协调性逐步下降;某些产业协调性与该产业特性有关,资源型产业的协调性差而且范围局限;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较大产业其协调程度及其波及的范围大;某产业协调程度与该产业高级化水平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关键词] 产业结构;动态协调性;组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10)06-0005-05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0,以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和崇左六个城市为核心的产业转换与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
理论上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间协调具有相互渗透、相互关联作用,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必须要求产业间的关系具有相对协调的功能,并且产业内部本身也应有自我升级和转换能力。
反之,随着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间的不协调又成为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
因此研究经济区内产业结构的动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文献回顾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协调问题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国外研究的视角大多在产业之间或者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作与协调问题上,M ichael Peneder (2003)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采用28个OECD 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存在必然内在联系和协调性[1]。
浅析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优劣势和发展战略前言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08年1月14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获得国务院批准以及2010年11月11日钦州市钦州港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广西的经济、文化以及全方位的发展态势来讲,就犹如一扇轰然打开的闸门,为这块拥有着多元资源的神奇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机遇已经来到,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北部湾经济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加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是国家经济调整的的战略方向,应创新发展理念,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发展新举措,积极推进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逐步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成我国沿海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当前北部湾经济的发展有着良好基础,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文章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特征,探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施行中必须完善的各项规划与保障。
【关键词】:北部湾地区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广西经济模式发展战略第一章发展优势1.1 地理位置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西部惟一的沿海又沿边的地区,既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又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已逐渐成为商家争夺的经济要塞。
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一、北部湾简要北部湾(旧称东京湾),英文名称:Beebe Gulf。
1、范围:中国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及越南之间的海湾,全部在大陆棚上。
大陆棚宽约260里,水深由岸边向中央部分逐渐加深,最深处达80公尺。
有南流江、红河等注入,由于沿岸河流不多,带入海湾中的泥沙较少。
冬季及夏季表层水温相差10℃以上。
鱼类以暖水性种类为主,是捕捞绯鲤、红笛鲷、金线鱼、蓝圆鰺等鱼类的优良渔场。
主要港口有中国的北海市和湛江市以及越南的边水、海防。
2、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海的西北部,是一个半封闭的大海湾。
东临我国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临我国广西自治区,西临越南,南与南海相连。
3、气候类型:北部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冬季受大陆冷空气的影响,多东北风,海面气温约20℃;夏季,风从热带海洋上来,多西南风,海面气温高达30℃,时常受到台风的袭击,一般每年约有5次台风经过这里。
4、地质地貌:北部湾三面为陆地环抱,水深在10-60米,海底比较单纯,从湾顶向湾口逐渐下降,海底较平坦,从陆地带来的泥沙沉积在上面。
属于新生代的大型沉积盆地,沉积层厚达数千米,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5、沿岸河流:有南流江、红河等注入。
6、洋流水温:北部湾的海流,在冬季沿反时针方向转,外海的水沿湾的东侧北上,湾内的水顺着湾的西边南下,形成一个环流;夏季,因西南季风的推动,海流形成一个方向相反的环流。
这里一天内只有一次潮水涨落,叫全日潮。
涨落的潮差,从湾口向湾顶逐步增大,在北海附近海域,最大潮差可达7米。
潮流大体上沿着海岸方向,一来一去地流淌,这叫往复流。
年平均水温高达24.5℃。
7、自然资源:北部湾的资源丰富,因饵料丰富,盛产鲷鱼、金线鱼、沙丁鱼、竹英鱼、蓝圆鲹、金枪鱼、比目鱼、鲳鱼、鲭鱼等50余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及虾、蟹、贝类等,是我国优良的渔场之一。
沿岸浅海和滩涂广阔,是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贝类有牡蛎、珍珠贝、日月贝、泥蚶、文蛤等,驰名中外的合浦珍珠(又称南珠)就产在这里。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次中心,经济实力、国际成为、区域影响力不断增强。
自2006年成立至今,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开放平台和经济增长极之一,但其发展仍面对着一些挑战。
一、经济发展现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式成立,辖区涉及广西省的北部湾地区,包括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等四个市,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887万。
2006年至2020年期间,该区域GDP由380.6亿元增长到3128.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9%,是广西境内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
同时,该区域制造业产值、出口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也实现了较大的增长。
截至2020年底,制造业占据该区域的经济总量49.6%,成为该区域的经济主力。
二、面临的挑战1. 经济结构不够稳健:即便制造业成为了该区域的经济支柱,但其结构依然不稳健。
制造业主要聚集于加工制造、化工、食品等传统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含量都较低,难以同高端产业链的巨头抗衡。
2. 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北部湾经济区与珠江三角洲、长三角经济区等地的发展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让该区域的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3. 环保问题威胁发展:北部湾地区的自然环境千变万化,包括热带雨林、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壮美的喀斯特地貌等,保护这些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等加速进程,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已成为该区域的发展障碍。
三、解决策略1. 科技创新:该区域可以加强科技和技能的升级,以更高质量和更高端的产品来取代低端制造业,提高整个经济呈现的含量和质量。
2. 拓宽市场:北部湾经济区要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对外开放,提高自身在国内外竞争中的策略地位。
打通货物和人员流动的通道,在交通地带上加快布局市场化体系建设。
3. 大力环保: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典型区域的政策和做法近年来国家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即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遇到前进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国家鼓励各地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探索,增创发展新优势,为全国改革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下面对2005年以来的典型区域的政策和做法进行总结,以便为湖南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年1月16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对于加快广西发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中国沿海沿边区域发展布局,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是指中国的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部,以及越南东北部所围成的海域,即通常所说的"两国四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北部湾顶端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范围,同时,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
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95公里,人口1240余万。
北部湾经济区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围绕实现上述功能定位,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目标是: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具体包括: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开放合作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等5个方面。
初中柳州知识总结柳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柳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在初中阶段学习中,对柳州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以初中生的角度,为大家总结一下柳州的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柳州的地理环境。
柳州位于广西北部,地处柳江中下游丘陵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北低南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柳州地处于岭南山地区,地势起伏,山地和丘陵区域占据了柳州市大部分的土地。
市区内主要地势有柳北、柳南、柳东、柳西四个平川地区。
同时,柳州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铝土矿、锌矿、铅锌矿等,是广西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柳州的历史文化。
柳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柳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的秦朝,该地曾是刘邦灭掉楚国后刘氏支派的根据地。
柳州在唐朝被设为临桂军区,后来成为自唐以来的临桂路、柳崖路、柳州府、柳州路的行政中心。
在柳州的历史中,还出现了“龙居地球”和“羊城烂柯”的传说,丰富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
此外,柳州还有许多历史名胜,如马岭江风景名胜区、柳州古城遗址、柳侯庙等,吸引着游客和学问爱好者前来参观和感受柳州的历史文化。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柳州的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柳州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广西的经济增长极。
柳州市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地理位置优势,连接了广西与广东、广西与云南的交通要道,是中国向东南亚开放通道的重要枢纽城市。
柳州市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城市之一,广西与东盟经济合作区和中新南向通道的重点城市。
在柳州经济中重要的产业包括汽车制造、铝加工、化工、纺织等行业,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柳州市盛产柚子、鸭脖、柴把等特色农产品。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柳州的特色文化。
柳州是中国的“岭南文化钟灵毓秀之都”,岭南文化影响了柳州市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发展。
柳州的传统艺术包括柳州嗨咬、柳剧、雷公鼓等,这些都是柳州独特的表演形式,展示了柳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才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重要平台搭建合作平台为加快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2006年3月,广西成立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融入和推进泛北合作,全力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作的物流基地、息交流中心,努力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范围,同时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总面积约4.25万平方公里,2009年人口1321万。
20XX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图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介绍会现场。
中国政府于20XX年7月召开的西部大开发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
推进“八大”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在举全区之力,推进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大招商、大文化的发展,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推动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20XX年1月24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工作座谈会现场。
2010年8月下半月号第16期23政时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经过3年努力,实现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经济总量显著扩大,产业集群效益明显,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
投资152亿元的钦州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20XX年已建成投产。
加快广西北部湾港建设,建成防城港区、钦州港区、北海港区3个亿吨级港区,总吞吐能力超过3亿吨。
钦州港大榄坪港区集装箱专用泊位。
全面加快打通经济区通往周边省市、国家和地区的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通道和大密度的航空通道,形成南宁到北部湾经济区其他各城市1小时以内、到广西主要中心城市2小时左右、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左右的快速交通网络。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效便捷的铁路运输。
重点加快建设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二三期工程、广西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二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工程、期工程、北海出口加工区铁山港扩区等项目建设,把物流业培育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