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 格式:docx
- 大小:22.62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语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知识点整理标点符号是语文中使用的重要符号,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思想,使文章更具有逻辑性和韵律感。
下面对小学语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句号(。
)句号是表示陈述句、祈使句或一般疑问句等结束的标点符号。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气和语境使用句号,以表示陈述、命令或疑问等。
例如:-你好。
(陈述句)-快写完作业!(命令句)-你会游泳吗?(一般疑问句)二、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表示对事实或观点的质疑、询问、请求等。
例如:-你吃过晚饭了吗?(询问)-你明天能不能帮我一下忙?(请求)三、感叹号(!)感叹号通常用于表示感叹句,表示强烈的情感或意外的事实。
例如:-天哪!这里真漂亮!-哇!你考了满分!四、逗号(,)逗号是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主要用于分隔具有一定关系的词、短语、句子等。
它可以用于列举事物、连词连接两个简单句、分隔插入语等。
例如:-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一名科学家。
-妈妈给我买了橙子,苹果,菠萝三种水果。
五、顿号(、)顿号用于列举并列成分,和逗号的作用相似,但多用于列举较长的词语、短语或句子。
例如:-哥哥最喜欢的运动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六、分号(;)分号用于分隔不同但有关联的句子。
它的作用相当于连接词“并列连词”。
例如:-春天到了;大自然万物都苏醒了。
七、冒号(:)冒号通常用于引出说明、解释、列举、引语等。
并且它还可以用于文章的标题和段落首句。
例如:-请你默背一下:中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八、引号(‘’、“”)引号常用于引用人的话或引用书籍、文章中的一部分,以示区别。
例如:-老师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喜欢读《红楼梦》这本书。
九、括号(()括号常用于插入一些补充说明、插入语、副标题等,用以区别于主要内容。
例如:-我什么都不会(包括游泳)。
十、书名号(《》)书名号常用于标注书籍、影视作品、报刊的名称,以示区别。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四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分类。
1. 点号。
- 句末点号。
- 句号(。
)- 用法:用于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例如“今天天气真好。
”- 问号(?)- 用法: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如“你吃饭了吗?”- 叹号(!)- 用法:用于感叹句的末尾,表示强烈的感情。
像“多么美丽的花朵啊!”- 句中点号。
- 逗号(,)- 用法: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比如“我爱我的家乡,那里有美丽的山水。
”- 顿号(、)- 用法:用于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例如“苹果、香蕉、橘子都是水果。
”- 分号(;)- 用法: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如“白天,他努力工作;晚上,他认真学习。
”- 冒号(:)- 用法: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妈妈说:‘你要好好学习。
’”“北京有很多名胜古迹:故宫、长城、颐和园等。
”2. 标号。
- 引号(“”‘’)- 用法:表示直接引用;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他说:‘我今天很开心。
’”(直接引用),“‘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了。
”(特定称谓),“他真是个‘聪明人’。
”(讽刺)- 括号(())- 用法: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如“李白(701 - 762),唐代诗人。
”- 破折号(——)- 用法: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的递进;表示语音的延长;表示话题的转换等。
例如“这就是我的同学——小明。
”(解释说明),“他不但聪明——而且非常努力。
”(递进),“呜——火车开动了。
”(语音延长)- 省略号(……)- 用法: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话未说完等。
如“水果有苹果、香蕉、橘子……”(列举省略),“我……我不太舒服。
”(说话断断续续)二、标点符号的易错点及注意事项。
1. 顿号使用易错点。
小学语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知识点整理标点符号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表达思维,使语言更加准确、明确和生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下面是小学语文中标点符号使用的知识点整理。
一、句号(。
)句号是表示陈述语气的最常见的标点符号,用来结束陈述句、命令句、感叹句等。
二、问号(?)问号是表示疑问语气的标点符号,用来结束一般疑问句。
三、感叹号(!)感叹号是表示感叹或强调语气的标点符号,用来结束感叹句或表示语气强烈的祈使句。
四、逗号(,)逗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来分隔并列的词、词组、句子成分等。
五、顿号(、)顿号功能与逗号相似,但顿号一般用于分隔列举的词语或词组。
六、分号(;)分号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句子中含有逗号的成分,也可以分隔独立的句子。
分号后面的句子往往与前面的句子有一定的关联。
七、冒号(:)冒号的作用比较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引出或补充说明前面的内容。
2.引导直接引语。
3.引导书名、诗名等的书写。
4.引导业务信函中的称呼。
5.引导时间、地点的表示。
八、引号(‘’、“”)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原话、书名、文章标题、特殊词汇等,其中双引号用于引用内容内部的引文,单引号用于引用内容内的引文。
九、破折号(,)破折号是一种相对较长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于表示意义的转折、补充、举例等。
一般来说,破折号两端与前后内容之间不加空格。
十、省略号(……)省略号表示省略或未完的意思,通常由三个连续的圆点组成。
十一、括号(()【】〔〕{}<>)括号用于插入附加的说明、补充、注释等内容,主要分为圆括号、方括号、花括号、尖括号等几种常见形式。
十二、短横线(-)短横线用于连接词语、分隔字音和字形等,也可以用于表示数目的范围。
十三、间隔号(·)间隔号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如表示文学作品的篇章、列表等。
以上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知识点的整理,通过掌握这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小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小学语文常见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句号1、用于陈述句末尾。
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
如:(2)我们回去吧。
3、用在复句的后面。
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
如:(4)你叫什么名字?李美。
(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的省略)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
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用在独词句后。
如:(6)好。
(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二、问号1、用在特指问句后。
如:(7)你今年多大了?2、用在反问句后。
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
如:(9)国家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3、用在设问句后。
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
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
如:(13)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则错误。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15)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16)曹邺(816--?),桂林人。
●特别提示: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
⼩学语⽂标点符号使⽤⽅法⼤全 标点符号是书⾯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语⾔不可缺少的辅助⼯具。
它帮助⼈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语⾔。
但是,很多⼈对于标点符号的使⽤规则并不熟悉,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学语⽂标点符号使⽤⽅法⼤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家阅读参考学习! 1⼩学语⽂标点符号使⽤⽅法⼤全 句号。
表⽰说完⼀句话的停顿 例:语⽂是⼀门基础学科。
逗号, 表⽰⼀句话中间的停顿 例:他为⾃⼰想得少,为别⼈想得多。
顿号、 ①表⽰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
例:葡萄⼀⼤串⼀⼤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的、紫的、暗红的,五光⼗⾊,美丽极了。
②表⽰次序后的停顿。
例:第⼀、……第⼀、……第三、…… 分号 ; 表⽰⼀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天,他攀⼭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冒号: ⽤来提⽰下⽂ 例:标号主要有下⾯四种:引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
问号 ? 表⽰⼀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谁有办法把这头⼤象称⼀称? 感叹号 ! 表⽰赞美、愤怒、惊奇等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们含着泪说:“⾬来是个好孩⼦!死得可惜!” 引号 “” ①引⽤说话或⽂章晨⼀段⽂字。
例:⽩求恩说:“我是来⼯作的,不是休息的。
” ②表⽰特指的词语或反语、讽刺。
例:战⼠们决⼼砸烂敌⼈的“乌龟壳”。
书名号《》 表⽰书籍、⽂章、报刊、影⽚等名称。
例:我家今年订了《浙江⽇报》、《参考消息》、《中国⼉童报》等五种报纸。
省略号 …… ①表⽰说话未完或余意未尽。
例:我跺着脚⼤喊:“咳!这么冷,⼩⼼你的脚……” ②表⽰声⾳断续。
例:“你们……将来……”他的声⾳越来越⼩。
③表⽰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例:古⽼的钟声嘶哑地敲了⼗下,⼗⼀下…… 破折号 —— ①表⽰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例:这是⼀年的最后⼀天——⼤年夜。
②表⽰意思的转折。
例:训练动物是很有意思的——猴⼦的动作多么像⼈啊! ③表⽰声⾳的延续。
小学语文最全标点符号用法(附例句)01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02用法简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句号①。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②;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五年级语文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
1. 句号(。
)- 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例如:“今天天气真好。
”2. 问号(?)- 用于疑问句末尾。
例如:“你吃饭了吗?”- 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
如:“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3. 感叹号(!)-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朵啊!”- 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和反问句末尾。
如“你给我出去!”(祈使句)“我怎么敢违抗命令呢!”(反问句,这里表达强烈的肯定语气)4. 逗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例如:“我们看到,他在操场上跑步。
”- 在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如:“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仍然坚持早起锻炼。
”5.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苹果、香蕉、橘子都是我爱吃的水果。
”6. 分号(;)-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7. 冒号(:)- 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如:“老师说:‘大家要认真听讲。
’”- 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的春节有很多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8. 引号(“”‘’)- 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他说:‘我今天很开心。
’”- 表示特定称谓。
如:“‘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了。
”- 表示讽刺和否定。
如:“他这个‘聪明人’,总是办傻事。
”- 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家有孩子的拿好!(附2-6年级人教版语文期末复习要点)标点符号使用方法(一)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标点符号使用方法(二)三、标点符号的使用(1)句号。
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小学语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大全来源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类。
点号主要表示语句中的各种停顿,有的兼表语气;标号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1、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或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春天的百花送来了浓香。
②请你再说一遍。
)2、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你是从哪儿来的?②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3、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及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这是多么平静的一片原野!②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③起立!)4、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例:丰子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家和音乐教育家。
)5、顿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牛身上到处都是宝,肉可吃,奶可喝,肝、脾、骨、鼻可做药。
)6、分号:表示复句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有分清分句层次的作用。
凡是复句中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示层次的地方就用分号。
(例: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夹些伤痕;下巴上有一把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或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也常用在书信、发言稿的称呼语后面。
(例:菜场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韭菜、黄瓜等,品种可真多啊!)8、破折号:(1)表示解释说明。
(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2)文中插说的话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
(例: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3)表示语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
(例:“嘟——”火车进了站。
)(4)用在文章的副标题前。
(烈火中永生——观《英雄》影片有感)(5)表示意思的转换及转折。
(例:“今天好冷啊——你什么时候回北京?”芳芳对刚进门的泰磊说。
)(6)表示语意的递进。
(例: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7)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9、括号:表示文中注释性的话,还可用在次序语的外面。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我们再看: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
例如:8.走。
9.没有。
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
小学常用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逗号,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用一格,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到一起来了。
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 1:姚明是一位闻名全球的蓝球运动员。
例 2:请拿给我一支笔。
(祈使句)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悦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点在格的中间。
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的性别是什么?(疑问)②万里长城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迹吗?(反问)③是谁带我们走出旧社会?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设问)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
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
请求:请让我再看一次吧!喜爱:我的“小猫咪”是多么的可爱啊!惊奇:什么,“这样”也行!气愤:你竟然这么的不知天高地厚!命令:他看了我一下,紧张的说:“别动!”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引号“”或‘’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表示]和单引号[‘’]两种。
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例: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1)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2)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标点符号分类及用法一览表标点符号分类及用法一览表标点符号分类: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英文引号“ ”,中文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标点符号用法:1.除《》——“”外,标点符号不能放在句首。
2.引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和……各两个字的位置,不能分成两截各自放在上行的末尾和下行开头。
用法举例: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1.逗号用于句子内部的主谓、动宾、状语之间的停顿。
2.顿号用于并列词语间,前面的用顿号,最后一处多用“和”或“及”。
3.分号用于并列复句内的停顿,或非并列(转折、因果)多重复句内,第一层前后两个分句间。
4.冒号用于引出解释或说明。
5.破折号用于陈述句末尾的停顿,或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6.省略号用于总结性话语后边,表示引起下文分说。
7.着重号用于表达强调。
句号、问号、叹号:1.句号用于句子内部间主谓间的停顿。
2.问号用于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末尾,或选择问句中,中间停用逗号,句末才用问号。
3.叹号用于感叹句末尾停顿,或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或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标点符号分类及用法一览表标点符号分类: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英文引号“ ”,中文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标点符号用法:1.句首不应出现标点符号,除《》——“”外。
2.引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和……各两个字的位置,不能分成两截各自放在上行的末尾和下行开头。
用法举例: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1.逗号用于句子内部的主谓、动宾、状语之间的停顿。
2.顿号用于并列词语间,前面的用顿号,最后一处多用“和”或“及”。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最全使用方法标点符号在语文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意思,使文章的逻辑结构更加清晰。
下面是小学语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以及使用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句号(。
)1.句子的结束处使用句号,表示陈述句、祈使句或意义完成的疑问句的结束,如:“我喜欢你。
”2.句号还可以标识简略句或省略句,如:“《水浒传》是一部好书。
”二、逗号(,)1.逗号用于列举同类型的事物或表示并列关系,如:“鸟飞、鱼游、人笑。
”2.逗号可以将长句分成短句,使文章结构清晰,如:“小明,在家里,学习了一整天。
”3.逗号使用时需要注意,将并列的词语分隔开,避免出现歧义,如:“小明有爸爸,妈妈,哥哥和妹妹。
”4.逗号不可在句子中随意插入,避免破坏句子的完整性,如:“我昨天,去了,公园。
”这样的句子是错误的。
三、问号(?)1.问号用于疑问句的句末,表示询问的语气,如:“你去不去?”2.问号也可以用于陈述句中表达疑问的语气,如:“他竟然不知道?”3.问号后可以加感叹号,表示强烈的疑问或惊讶,如:“你怎么会不知道?!”四、感叹号(!)1.感叹号用于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情感或反问的语气,如:“多么美丽的花园!”2.感叹号也可以用于陈述句中表达强烈的情感,如:“我真的生气了!”3.感叹号后可以加问号,表示强烈的疑问或惊讶,如:“你怎么那么厉害!?”五、分号(;)1.分号用于分隔较长的句子,将其分成几个有关联的部分,如:“我喜欢篮球;他喜欢足球。
”2.分号也可用于列举较长的成分或长句中的并列成分,如:“我们的目标是:为祖国争光;为人民服务;为家庭争气。
”六、冒号(:)1.冒号用于引出名词解释、说明、事例等,如:“我有一个小爱好:阅读。
”2.冒号用于直接引语、引文或引话,如:“小明说:“我很喜欢学习。
””3.冒号还用于表示引起注意的语气,如:“他说到一个重要问题:环境保护。
”4.冒号用于对话中,分隔说话者和话语内容,如:“小明:我今天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句号①。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②;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