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6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1、逗号:在分隔一句比较长的句子的时候添上;2、句号:在句子该结束的时候添上;3、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情绪的时候添上;4、问号:表示疑问的时候添上;5、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补充说明、声音延长的时候添上;6、冒号:同破折号;7、省略号:在省略说话断断续续,省略后面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添上;8、书名号:书的时候添上;9、分号:在排比句的时候添上;10、引号:在表示引用、特殊含义、强调说明的时候添上;11、顿号:和逗号差不多;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7.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8.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10.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12.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13.联想也就是想象.描写手法环境描写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二、渲染气氛三、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四、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语言描写作用:一、刻画人物性格二、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三、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四、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心理描写作用: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二、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三、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四、深化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作用:一、刻画人物性格二、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三、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动作描写作用:一、显示人物内心世界二、刻画人物性格三、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四、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神态描写作用:一、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修改病句一. 什么是病句凡是违反客观事理或语言结构规律的句子都是病句;人们通常把违反客观事理的情况叫逻辑错误,把违反语言结构规律的情况叫语法错误;二. 病句的基本类型1.错别字如:深篮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园月;分析:“篮”与“蓝”,“圆”与“园”属于同音、形近字混淆;改为:深蓝圆月2. 用词不当如:我们要虚心地帮助小同学;改为:我们要耐心地帮助小同学;3. 词语搭配不当如: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改为: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4. 逻辑混乱如:你的建议我完全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分析:“完全赞成”和“只有一点不同意”相互矛盾;应改为:你的建议我基本上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如: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瓜、西红柿等蔬菜;改为: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红柿等蔬菜;5. 缺少成分如: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分析:缺少主语;改为:我们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如:我们从小要养成认真思考;分析:缺少宾语;改为:我们从小要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6. 重复罗嗦如: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分析:“任何”与“一切”词义相同,造成重复罗嗦;改为: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或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7. 词序颠倒如: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改为: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收听并记录当天的天气预报;8. 关联词使用不得当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资料袋法布尔简介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迷恋昆虫研究,曾经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块荒地,专门用来放养昆虫;在这块荒地上,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好多秘密,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起来饶有兴趣;童话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著名的有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英国的王尔德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张天翼写的童话等;另一类是在人民群众口头流传,后经有心人搜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共有210篇,搜集整理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格林童话中的许多故事,如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地小裁缝,不仅在德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早已超过国界,为世界儿童所喜爱;。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
例如:8.走。
9.没有。
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
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时用来分隔句子、修饰语气、表示停顿和表达意思等的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使文章更通顺、流畅。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1.逗号(,):逗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成分。
逗号也可以用来连接并列词语、短语或分句,表示相同关系或补充说明。
例句:-我喜欢读书,写作和旅行。
-她演奏了一支动人的曲子,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2.句号(。
):句号用于句子的结束,表示完成或停顿。
句号通常用于陈述句、命令句或描述句。
例句:-我正在准备期末考试。
-请帮我把这些文件整理好。
3.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句尾,表示提问或疑惑。
例句:-你今天要去图书馆吗?-他是谁?4.叹号(!):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突出的语气,常用于表达惊讶、兴奋或愤怒等情绪。
例句:-多漂亮的花啊!-你真是个天才!5.冒号(:):冒号用于引出或解释后面的内容。
冒号还可以用于表示列举或举例。
例句:-他说:“我很荣幸能和你一起参加这个活动。
”-需要带的东西有:笔、纸、书。
6.分号(;):分号用于分隔两个相关但独立的句子。
分号还可以用于分隔长句子内部的成分。
例句:-我要去图书馆学习;你可以先去超市买些水果。
-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锻炼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
7.破折号(,):破折号用于断句,表示意义的转折或补充。
破折号更为强调和突出。
例句:-他是一个勇敢、聪明、善良的好孩子,我们都非常喜欢他。
-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推广到全球,让更多的人受益。
除了以上常用的标点符号,还有括号(()、引号(“”)、省略号(…)、弯引号(‘’)、顿号(、)等等,每种标点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用法和特殊含义。
在使用标点符号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语法规则和表达需要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安排。
此外,标点符号在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场合中可能有细微的差异,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正确运用。
‘ ’
一、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
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网上规范文章。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侯老师说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直是困扰小学生、初中生的一大难点,趁着期末考之前,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下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吧~毕竟考试的时候,多提一分都是好的嘛~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标点1)句号(。
):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
如:请你稍等一下。
2)问号(?):问句末尾的停顿。
3)感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如:这儿风景真美啊!4)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如:他来了,又走了。
5)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
如:她说:“我明白了。
”8)引号(双引号“”单引号‘’)引号的三种用法:a)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
如:她说:“我明白了。
”或: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b)表示强调,引起注意。
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表示意思否定。
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9)省略号(……):省略号有四种用法:a)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
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b)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
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c)表示话没说完。
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d)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书句号(《》):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
如: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破折号(——):破折号有三种用法:a)表示解释说明。
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如: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标点符号的大全及用法一、停顿符号:1.顿号(、):用于对列举的词或句子进行分隔,使句子更加清晰。
例:我喜欢吃苹果、梨、香蕉和橙子。
2.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成分,表示停顿,达到分清意思和减轻长句子的目的。
例:他昨天去图书馆,看了一整天的书。
3.句号(。
):用于句子的结束,表示陈述或命令的句子。
例:今天天气很好。
4.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表示提出问题的句子。
例:你在干什么?5.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惊讶、赞叹等情感的句子的结束。
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二、连接符号:1.顿号(、):用于列举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分隔,连接各项。
例:这个班级的学生有小明、小华、小红等。
2.连字符(-):表示连写的词或词组,多用于复合词。
例:高中生3.破折号(—):用于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之间的连接,表示强调、补充或解释。
例:我,一个人背着行李,坐上了火车。
4.斜线(/):常用于表示或、和、或者等关系。
例:请将姓名/学号/班级填写在表格中。
三、引号符号:1.引号(“”):用于标示“引用”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例:他说:“我很喜欢这本书。
”2.书名号(《》):用于标示书名、报纸名、文章名等。
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红楼梦》。
四、分界符号:1.冒号(:):用于引出话题、补充解释、总结或举例等。
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2.分号(;):用于分隔意义上有关系的独立分句。
例:他跑得很快;他很快就赶上了我们。
3.感叹号加问号(?!):用于表示兼具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例:你怎么这么厉害?!4.省略号(……):用于表示语句未完成或有省略部分。
例:他走进房间,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
五、省略符号:省略号(…):用于表示接下来还有一部分未完成或未写出。
例:在那遥远的地方……六、括号符号:1.括号(():用于插入说明、解释、补充或注释等。
例:我(张三)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2.方括号([]):用于表示注释、在引用中表示意思的修改或改正。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我们再看: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
例如:8.走。
9.没有。
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
标点符号用法及作用一、标号与点号标号:顿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点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引号二、点号用法1、顿号[、]用于句子自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句子之间的停顿不能用顿号。
2、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逗号停顿时间稍长。
3、分号[;]用于复句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停顿时间比逗号要长。
4、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5、冒号[:]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用来提起下文。
6、问号[?]表示一句话问完以后的停顿,用于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7、叹号[!]用于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用于感叹句和祈使句末尾的停顿。
三、标号的用法1、括号[()]表示文章中注释部分。
2、省略号[……]标示顿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语意深长,余意未尽,发人深省。
3、着重号[•]用于引起读者注意,使用时文下打点,直排时则标在字的右侧。
4、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刊名、电影名、歌曲名等。
5、间隔号[•]用于某些非汉语人名内部或书目中。
6、破折号[一一]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和延续等7、引号[:]表示文中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单引号(“)和双引号(“”)两种。
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使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要引号时,外用双引号,内用单引号。
小学阶段要掌握的引号主法有三种:引用别人的话或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需要标出谚语、成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
标点符号用法简表标点符号在书写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意思、断句、强调重点、标明引用等。
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能够使文章更加通顺、准确,增强阅读体验。
本文将为您提供标点符号的用法简表,帮助您正确地运用各类标点符号。
1. 句号(。
)句号用来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
在正常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后使用句号。
示例:- 我今天要去图书馆学习。
- 你知道他昨天在干什么吗?- 别忘了带上伞。
2. 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
示例:- 你是谁?- 你们几点钟开会?- 为什么这样做?感叹号用来表示强调、惊讶或者感叹的情绪。
示例:- 太棒了!我们赢了比赛!- 天啊!我一直都不知道他有这么厉害!4. 逗号(,)逗号用来标示句子内部的一些停顿,分隔列举的成员,分割不同的短语或子句。
示例:- 我喜欢音乐,读 books,旅行。
-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我们决定去公园郊游。
- 他上厕所的时候,我偷偷溜进了办公室。
5. 分号(;)分号一般用于连接两个完整但相关的句子。
示例:- 这次旅行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景。
- 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看到一只不明生物悄悄远离了我。
冒号常用于引用、解释、举例、强调、开头引导等情况。
示例:- 他说:“我爱你。
”- 我有个问题: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 她终于回答了,声音有些颤抖:“我要离开这个城市。
”7. 引号(‘’、“”)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或者强调某个词语。
示例:- 她对我说:“我们还是做朋友吧。
”- 他给我留了一句话:“好好照顾自己。
”8. 括号(())括号常用于补充说明、追加校对等情况。
示例:- 昨天(星期天)我在家休息。
- 这是一个例子(请注意使用括号)。
9. 省略号(……)省略号通常用于表示话语的中断或者未完待续。
示例:-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我还要考虑……”- 故事还没有结束……10. 破折号(——)破折号一般用于强调、补充、举例等情况。
小学语文最全标点符号用法(附例句)01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02用法简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句号①。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②;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标点符号的用法大全,赶紧收藏!2015-12-04 小学家校共育1、句号(。
):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
如:请你稍等一下。
2、问号(?):问句末尾的停顿。
3、感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如:这儿风景真美啊!4、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如:他来了,又走了。
5、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
如:她说:“我明白了。
”8、引号(双引号“”单引号‘’)引号的三种用法:a) 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
如:她说:“我明白了。
”或: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b) 表示强调,引起注意。
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 表示意思否定。
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9、省略号(……):省略号有三种用法:a) 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
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b) 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
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c) 表示话没说完。
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d)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书句号(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
如: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破折号(——):破折号有三种用法:a) 表示解释说明。
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整理人:温良飞名称符号用 法 说 明应 用 举 例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3.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4.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 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5.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 (通常是主语或宾语),不用问号。
①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②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6.倒装成分之间不用问号,句末用问号。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问。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1.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篇我从小就熟悉的。
句号。
叹号!问号逗号,?整理人:温良飞名称符号用 法 说 明应 用 举 例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我国的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一句话完整结束。
逗号(,)是小点带尾巴,用于句内停顿。
顿号(、)像个芝麻点,用于并列词语中间。
分号(;)是两点拖条尾,用于并列分句中间。
冒号(:)是小小的两个圆点,用于表示要说的话后面。
问号(?)像耳朵一样,用于表示问句结束。
叹号(!)像个小炸弹,用于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像小蝌蚪,用于内嵌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得牢。
省略号(……)是六个点,用于表示意思还没有完整表达。
破折号(——)是短横线,用于表示解说或话题转换。
书名号(《》)两头尖,用于书、刊名称放在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用于注解文字放在里面。
研究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能熟练掌握。
二、用法简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句号①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举例: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举例:他叫什么名字?叹号。
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举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逗号。
用于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
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书名号《》用于书、刊名称放在中间。
举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圆括号()用于注解文字放在里面。
举例:这位演员(1980年出生)在影视圈中非常活跃。
研究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并不难,多看多练才能熟练掌握。
外文图书展销会将于10月20日至11月10日举行,时间为上午8时至下午4时,地点位于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主办单位为XXX。
这是一个展示外文图书的好机会,大家可以前往参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其中,“有物”指的是要有内容,“有序”则是要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