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行为(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桑代克、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 拉。
主要观点:刺激(S)——反应(R)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猫、迷笼)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狗 华生的经典性条件作用——婴儿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白鼠、鸽子(斯金纳箱) 班杜拉的生活学习理论——儿童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
著名实验:迷箱实验
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入设有打开门闩装 置的迷箱,迷箱外有一盘食物。在猫 第一次偶然打开门闩逃出迷箱之后, 又将它放回迷箱,进行下一轮尝试。 “逃出—放回”如此重复多次。
桑代克记下猫每次逃出迷箱所需要的 时间,发现经过多次连续尝试,猫逃 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以至到 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就能打开门闩, 跑出迷箱,获得食物。
喂(胃),你好吗? 喝酒必汾、汾酒必喝 爱我就‘戴’我回家 还在拉肚子吗?快用谢霆锋(泻停封)! 美好人生,“鸡”不可失 ——烧鸡店广告词 口蜜腹“健” ——营养液广告词 爱不“湿”手 ——全自动洗衣机广告词 “剪”多识广,“报”罗万象 ——某剪报广告词 一旦拥有,别无“锁”求 ——固力牌锁广告词 奥威金表,一“戴”“添”骄 ——奥威表广告词……
当然不能。只能说对其余45种物品的学习程 度较低,只在行为潜能上产生了改变,而未能 达到行为表现于外的程度。
有时候这种潜能表现为一种生活习惯。
有一次,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 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 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 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 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 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地观察大自然。”这位科 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生具有 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