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思考题及培优训练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思考题及培优训练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思考题及培优训练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思考题及培优训练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思考题及培优训练内容

学号:姓名:

【教材7页思考题】(把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

【思路分析】把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方法有多种。

沿对角折叠沿左右对折沿上下对折

【解答】有无数种剪法,其中把长方形纸沿对角折、上下对折、左右对折、沿折线剪开,可以分别剪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方法总结】

根据长方形的特征,确定怎样把长方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

【变式练习】

★把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四块,把你的方法画在下面的正方形中。

【奥数培优】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思路分析】

做这道题时,应该分类数数,先数出单个的小长方形的个数,再数由2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的个数,接着数由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的个数……数一数可知,单个小长方形有5个,由2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4个,由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3个,由4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2个,由5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1个,所以一共有1+2+3+4+5=15(个)长方形【解答】1+2+3+4+5=15(个)

【方法总结】

如果图形中并列摆放n个小长方形,则长方形的总个数就是1+2+3+……+n

【举一反三】

★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数一数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教材12页思考题】

【思路分析】可以用画图法解决问题

数数可知,10个男生之间有几个间隔,就有几个女生。

【解答】10-1=9

【方法总结】

每两个事物之间有1个间隔,求一列事物有几个间隔,利用“事物的总数-1=间隔数”计算

【变式练习】

★同学们布置教室,他们打算把8个红气球摆成一排,然后在相邻2个红气球之间摆2个蓝气球,一共需要几个蓝气球?

【奥数培优】

今年哥哥10岁,弟弟6岁,再过2年,哥哥比弟弟大几岁?

【思路分析】

再过2年哥哥和弟弟都长大了2岁,哥哥是10+2=12岁,弟弟是6+2=8岁,因此哥哥比弟弟大12-8=4岁。

也可以这样思考:今年哥哥10岁,弟弟6岁,他们的年龄差是10-6=4岁。2年后他们都长大了2岁,因此年龄差还是4岁。

【方法总结】

求几年后两人的年龄差,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因为两人的年龄差始终不变,所以可以根据今年两人的年龄计算出几年后的年龄差。方法二、分别求出几年后两人的年龄,然后相减,求出年龄差。

【举一反三】

★小丽今年12岁,妹妹今年9岁,三年前两人的年龄差是多少?

★爸爸今年34岁,小小今年4岁,今年爸爸比小小大多少岁?去年爸爸比小小大多少岁?明年呢?

★南南今年5岁,去年妈妈比南南大30岁,今年妈妈多少岁?

【教材思考题】

【思路分析】可以用找规律解决问题

观察第一组相等的算式,15-6=9,17-8=9,所以15-6=17-8.规律:15-6中,6比5大1,17-8中,8比7大1,被减数中的个位上的数比减数小1,它们的差就是10-1=9,每个算式的得数都是9。

【解答】答案不唯一,如:12-3=14-5,16-7=18-9,11-2=13-4,

【方法总结】

1、十几减几的算式中,如果十几个位上的数与减数的差相等,这几个算式的差也相等。

2、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十几个位上的数与减数的差是多少,这个算式的差就等于10减几,如12-9中,9-2=7,所以12减9的差就等于10减7的差,也就是3.

★【变式练习】

用2、3、4、5、6、7、8、9这八个数编出两道加减混合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教材68页思考题】

【思路分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

根据题意,芳芳给平平3枚邮票两人的邮票数就同样多了。如果将芳芳给平平的3枚邮票还给芳芳,则芳芳原来的邮票比现在多3枚,平平原来的邮票比现在少3枚,如下图:

很显然,芳芳原来的邮票比平平原来的邮票多2个3枚

【解答】3+3=6(枚)

【方法总结】

解决这类题时应该明确,给出邮票后两人邮票数相等,给出邮票那个人的邮票数正好比另一个人多出2个给他的邮票数。

【变式练习】

★东东和亮亮都喜欢吃棒棒,如果亮亮的棒棒糖给东东4个,他们就一样多了,原来亮亮的棒棒糖比东东多多少个?

【奥数培优】

哥哥有15块糖,弟弟有9,哥哥给弟弟多少块,他俩的糖就一样多了?

【思路分析】

【解答】15-9=6(块)6-3=3(块)

【方法总结】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哥哥比弟弟多几块糖,把多出的糖分成相等的两份,给弟弟一份。

【举一反三】

★哥哥有14彩笔,弟弟有6支彩笔,哥哥给弟弟多少支彩笔,他俩的彩笔一样多了?

★有两个筐,第一筐里有7个球,第二个筐里有11个球。从第二个筐里拿几个球放到第一个筐里,两个筐里的球就一样多了?

【教材思考题】(求相等和值问题)

【思路分析】

中间圆圈里填的数是横行和竖行共用的,要使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只要保证每条直线上另外两个数的和相等即可。将10、20、30、40、50这五个数两两搭配,得出三组和相等的算式,分别是10+40=20+30,10+50=20+40,20+50=30+40,根据这三种情况,可以在圆圈里填出不同的答案。

【解答】

【方法总结】

【变式练习】

★把20、30、40、50、60填在右面的圆圈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奥数培优】(用等量代换法解决图形表示的数)

○+△〓50 △-20〓10

○〓()△〓()

【思路分析】

从△-20〓10推出△〓30,用30代替○+△〓50 ,用减法求出是50-30=20,所以○〓20

【解答】20 30

【方法总结】

在解决图形表示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时,从只有一个图形的算式入手,找出这个图形表示的数,从而求出另一个图形表示的数。

【举一反三】

★如果○+△〓60 ○〓△+△那么

○〓()△〓()

★13-○〓□ 15-○=△□+8=15

○〓()□〓()△〓()

★○代表什么数?

△+□+○=8 △+□+○+○=11 ○=()

【教材73页星号题】

【思路分析】(用尝试法解决在算式中填写合适数字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逐个尝试计算的方法来进行,可以先在第一个等式的方框里填1,

那么30-1=29,22+1=23,两道算式的结果不相等,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在第一个等式的方框里填2,那么30-2=28,22+2=24,两道算式的结果仍不相等,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在第一个等式的方框里填3,那么30-3=27,22+3=25,两道算式的结果仍不相等,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在第一个等式的方框里填4,那么30-4=26,22+4=26,两道算式的结果相等,符合题目要求;同样也可以采用逐个尝试的方法来完成第二题。

【解答】30-4=22+4, 51+7=65-7

【方法总结】

用尝试法解决问题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这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便于快速找出正确答案。

【变式练习】

★在同一个算式的里填上相同的数。

30+□=40-□43+□=45-□

【教材73页思考题】(每人握手一次求总人数)

【思路分析】

如果小红与他人握了1次手,共有2人;如果小红与他人握了2次手,共有3人;如果小红与他人握了3次手,共有4人……,依次类推,我们发现,人数总比握手的次数多1,所以小红与他人握了39次手,共有40人。也可以这样想:小红与每人握一次手,共握了39次,也就是与39人各握了一次手,加上小红本人,有39+1=40(人)。

【解答】39+1=40(人)

【方法总结】

根据握手次数确定有多少人,“总人数=握手次数+1。”

【变式练习】

★“元旦”时,小东给他们班每人都发了一张“新年贺卡”,他一共发了39张,你知道小东他们班级一共有多少人吗?

【奥数培优】

小虎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误把被减数65看成了56,这样计算的结果是50,那么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思路分析】

由题意可知,当被减数是56时,差是50,那么减数是56-50=6,题中的减数没有变化,所以正确的结果是65-6=59

【解答】56-50=6 65-6=59

【方法总结】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错误的差和错误的被减数求出减数。

【举一反三】

★小明在计算时经常马虎,这次他在做一道减法题时,不小心把减数9写成了6,被减数没有写错,算出来的差是38.正确的差是多少?

★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不小心把被减数50写成了56,减数没有写错,小马虎算出的答案和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

★(根据错误的差,求出正确的差)小明做一道减法题时,错把减数6写成了9,结果得30.正确的差是多少?

★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错把4写成了2,结果是32,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教材91页思考题】(在九宫格中按规律画图)

【思路分析】

在方格中画出三种图形,要求每行、每列三种图形都有。先用这三种图形排第一行,可以排成□△○。排第二行时,如果也按照这个顺序排,就和要求“每行、每列都有三种图形”相矛盾,所以不能把两个□都排在行首,第二行的第一格可以是△,也可以是○。

排第三行时,三个图形前后顺序不变,使第一格的图形和前两行第一格的图形不一样就可以了。

【解答】答案不唯一

【方法总结】

先确定第一行的图形,再确定第二行的图形,最后确定第三行的图形。

【变式练习】

★在下面方格中写上1、2、3,使每行、每列都有这三个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