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垄断的利弊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争与垄断的利弊

竞争的利: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竞争可以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竞争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竞争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与修养。对于消费者而言,竞争可以促使产品及服务更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实惠。对于企业自身而言,竞争是企业自我完善的手段,竞争给企业带来压力,迫使他们自己不断进步。

弊:

一是竞争会使强者吃掉弱者,从人道主义的理论及道德意义上来讲不很合适;二是在竞争使弱势群体失去生活保障与生存信念;三是竞争中会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四是无限竞争是企业间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深化;五是市场竞争使弱的企业更加脆弱;六是竞争将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使大多数人失去财富。

垄断的利:

垄断厂商也许在市场没有竞争中,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从容面对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垄断厂商必定要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生产要素,从而确保自己产品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是自己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之中。因此,垄断可以促进垄断厂商和行业对新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另一方面,垄断厂商往往都是大规模的生产,因为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扩大经济规模。另外,在某些领域垄断可以节约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如供水行业;同时垄断还可以保护稀缺资源。

弊:

同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在均衡状态下,垄断市场的价格要高于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在垄断市场中,价格是高于边际成本的。这样就使得生产要素的效用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资源存在浪费。而在长期均衡中,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垄断厂商无法以最低成本进行持续的生产,其产量必定达不到完全竞争市场中应达到的产量。垄断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也被视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的表现,会加剧贫富差距。同时,垄断容易导致商品出现价格歧视,扼杀市场公平,由于垄断,消费者可能得不到公平的服务,企业于语现状,不会主动进行技术创新。

2008年8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7年8

月30日通过

反垄断案例

1、微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立于1975年的微软就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遭到反垄断诉讼。

美国

199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微软与IBM在个人电脑软件市场可能产生的冲突进行调查,后由美国司法部接管。

1997年10月,美国司法部指控微软垄断操作系统,将浏览器软件与视窗操作系统软件非法捆绑销售。

1998年10月,微软垄断案开始审理。

2000年6月,美国地方法院作出对微软拆分的判决。

2001年6月,微软躲过被拆分的命运,但其违反反垄断法罪名成立。

2001年11月,微软和美国司法部达成妥协。

2002年,美国联邦法院批准了和解协议,微软面对至少为期5年的惩罚性措施。

欧盟

1998年12月,欧盟对微软公司反垄断调查开始。

2004年3月,欧盟委员会认定微软公司滥用了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的优势地位,要求其做相应改变,并开出4.97亿欧元的巨额罚单。

2006年7月,欧盟委员会决定对微软公司再次处以总额2.8亿欧元的罚款。

2007年3月,欧盟委员会威胁对微软公司再次处以每天300万欧元的罚款。

2007年10月,微软答应履行处罚决定。

2008年2月,欧盟又对微软开出高达8.99亿欧元的罚单。

韩国

2001年4月,韩国Daum通信公司控告微软及其韩国子公司涉嫌在即时通信软件业务上有不公平的商业行为。

2004年11月,微软被指控在其视窗操作系统中捆绑MSN即时通信软件的行为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2005年,KFTC(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判定对微软处以3543万美元的罚款,并在操作系统中取消对MSN即时通信软件的捆绑。

2005年11月,微软为了和解反垄断起诉,向Daum支付1000万美元现金。

2007年10月,微软最终接受3543万美元的巨额罚款,并在视窗系列操作系统中解除对MSN即时通信软件的捆绑。

2、英特尔:

从2001年,欧盟就开始了对英特尔的长期反垄断调查,而英特尔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AMD也在全球各地监管部门和法院对英特尔提出反垄断诉讼。

欧盟

2007年,欧盟指控英特尔以折扣、营销活动补贴和低价产品等手段,阻止各大PC制造商在PC及低价服务器产品中采用AMD处理器。

2008年7月,欧盟宣布,对英特尔新增3项反垄断指控,扩大对这家全球电脑芯片巨头的反垄断调查。根据欧盟法律,如果英特尔被裁定违反

了法规,将可能被处以高达全球年营业额10%的罚款。英特尔2007年的销售收入为380亿美元。

美国

2008年6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英特尔涉嫌市场垄断事宜展开正式调查。

日韩

2006年3月8日,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JFTC)裁定,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Intel)试图阻止个人电脑制造商使用竞争对手的微处理芯片,违反了日本反垄断法,要求其停止在日本芯片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2008年6月,因为英特尔向韩国PC制造商提供折扣优惠,令三星等PC制造商放弃采购AMD处理器,韩国反垄断部门对英特尔开出了2600

万美元罚单。

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的两个重要例子是次品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

在次品市场上,卖着往往比买着拥有更多的信息。在无法准确获得质量信息的条件下,买着会按照市场上的平均质量来选择商品。这将导致高质量的产品相对价格较低、成交数量较小,从而使得高质量产品退出。伴随着高质量产品退出市场,买着就会调整市场的平均质量,这会进一步使得市场价格较低,高质量产品的成交量减少。也就是,市场上存在倾向于低质量产品的逆向选择。极端的情况是,只有低质量产品才能成交,即用低的价格购买低质品。很显然,旧货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高质量产品无法生存,从而出现市场失灵。

道德风险是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市场失灵的例子。最典型的道德风险出现在保险市场上。按既定的平均出险概率确定的保费使得市场均衡。但是,当双方签订保险合同后,投保人不努力避险的现象并不能被保险公司准确把握,因而出险事后的信息不对称。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投保人可以采取不努力的方式。结果出险的可能性增大,导致保险公司蒙受损失。对于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可以采取的策略是提高保费,这时逆向选择再次出现,不容易出险的投保人退出该市场,从而市场再次失灵。

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

出现寻租现象、资源配置低效率、分配性低效率、技术性低效率

措施:立法和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