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资勘10-1 刘坤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5
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专业:科技学院土木工程指导教师欧蔓丽学生姓名周坤课题名称湖南省长沙市第二中学实验综合楼设计内容及任务一、建筑地点:长沙市第二中学校区内二、建筑规模:1)批准总建筑面积4100m2;(允许偏差±10%)2)建筑层数:主体五层;3)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三、设计内容及要求1、建筑部分建筑设计分方案设计和施工图两阶段进行设计。
主要使用房间面积如下:(1)物理实验室5间(96平米)(2)化学实验室4间(96平米)(3)生物实验室4间(96平米)(4)实验员室(理、生、化)各1间(12平米)(5)准备室(理、生、化)各2间(24平米)(6)仪器室(理、生、化)各2间(24平米)(7)药品室(生、化)各1间(24平米)(8)培养室(生)1间(43平米)(9)生物园地1间(96平米)(10)生物标本陈列室1间(42平米)(11)计算机房4间(96平米)(12)微机辅助用房6间(24平米)(13)机房实验员室1间(12平方)(14)多媒体演示室2间(96平米)(15)综合办公室6间(24平米)(16)综合实验室2间(96平米)(17)综合实验室仪器室和准备室各1间(24平米)规定绘制建筑部分的图纸为:(1)总平面图、建筑说明并附门窗表(2)各层及屋顶平面图(1:100)(3)主要立面图2个(1:100)(4)剖面图1个(1:50)(应剖切到楼梯)(5)主墙剖面图(1:20-1:50)(6)楼梯平面详图(1:50)以上图纸均需达到施工图标准,用A2/A1图纸出图。
在建筑平面图上,应进行结构柱网布置。
图纸之外,应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
2、结构部分(1)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承重、抗震方面的要求以及场地地质条件、现场材料供应和施工技术条件等,合理进行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
(2)结构计算根据结构选型选取一榀3跨以上框架进行结构计算,并对柱下基础进行设计计算。
结构计算分为手算和电算。
南京溧水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利用
刘坤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
【年(卷),期】2022(45)18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生计的根本性问题,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缺失与荒废制约了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抑制了乡村发展活力,不能满足乡村居民的幸福感,阻碍了乡村未来发展道路,现存乡村公共开放空间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的发展需求。
针对南京市溧水区乡村公共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通过设施提升、生态修复、景观营造、长期维护等方法建设乡村,传达人文关怀与文化传承,保护乡村地方传统文化,提高乡村公共空间使用性,充分发挥出乡村绿色生态、文化多样的优势,改善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环境,从村民的切实需求出发建设乡村公共开放空间,打造宜居乡村,让乡村居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刘坤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广场为例
2.基于空间规划视角的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石山下村为例3.乡村公共空间的融合营造——以南京横山村民服务中心及乡野公园设计为例4.南京市溧水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5.基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村落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以淮安地区乡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题报告专家组意见(合集三篇)一,该论文选题合理,__问题是韩国学研究的热点,也是韩国学当前讨论的焦点,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已有许多较为成熟的论述,在南京也有专家学者对南京区域的相关问题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该问题的结合研究,尚未发现有专门的论述。
如何认识__问题的现状及未来的走势,是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该论文选题意义所在。
二,数据资料翔实,分析方法选用得当,该开题报告能立足于南京实际,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选用了教先进的分析方法,以相关区域经济理论为一句,对南京区域__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做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结论和建议较合理。
该论文注重理论依据的阐述和分析结果的定性分析,在写作过程对选用的.分析方法均做了合理性分析。
对南京区域差异的研究结果与现实情况及相关研究成果相符,建议较中肯,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该论文选题正确,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数据资料充分,分析方法先进,写作进度安排合理,结论和建议具有区域现实意义。
该论文选题教好,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前期准备较充分;研究内容较为充实;研究方法较合理;研究重点较明确,符合论文开题计划的要求,经过评审和表决,评审小组一致通过论文开题,同意该论文进入下一步研究工作。
该生的论文选题较好,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开题报告详细说明了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手段及预期取得的成果符合要求。
研究的前期准备较为充分,通过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基本上了解了论文题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并根据文章的研究方向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梳理。
研究内容也较为充实,研究方法合理,研究的重难点比较明确。
但是该开题报告也有如下不足:1、在核心概念界定时,缺少对“后现代教育理论”这一重要概念的.界定。
2、在研究内容中,对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影响因素拟采用一种一分为二的研究方式,这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的分析,有局限性。
论中国政治伦理及其现代转型
江作军;刘坤
【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8)004
【摘要】从政治与伦理之间内在的价值关系看,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一般表现为对政治伦理的工具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探究;从政治伦理的理论结构看,它应该包含政治伦理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和政治主体伦理等内容;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理论特征和影响看,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看,确立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加快制度伦理建设、树立全球政治伦理意识等,是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主要历史使命.【总页数】5页(P25-29)
【作者】江作军;刘坤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5
【相关文献】
1.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问题与方法--兼评胡军教授新著《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J], 张永超
2.转型社会的"政治伦理"建设的历史性举措--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主题、核心和
突破口 [J], 刘天才
3.《制度伦理与官员道德——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结构性转型研究》出版 [J],
4.试论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转型 [J], 段成夫
5.中国传统尚贤政治与现代中国政治伦理建构 [J], 吴玉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题报告专家评议要点开题报告专家评议要点1样例一: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学习生活研究20xx年3月23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唐荣德教授主持的“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学习生活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20055)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田家炳教育书院803研究室举行了开题报告会。
开题会的评议专家有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诗亚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廖伯琴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苏德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鉴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杰远教授。
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报告会。
专家组在认真听取课题组的汇报后,认为课题的选题很有价值,作了大量的准备。
但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
1、概念问题。
学习生活概念抽象、不具体,要进行科学分类;学习活动与学习生活如何区别,在学理上对学习生活进行界定,可借鉴生活世界理论;学习生活的范围要明确,应相对合理就行;创新能力的界定要自圆其说。
2、调查问卷设计问题。
问卷调查如何设计很关键。
调查问卷是对研究假设的验证,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学习生活的维度、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3、研究方法问题。
文献研究不是主要的方法,要实证研究为主。
因此,如何设计实证研究,搞好研究问卷设计、确定量表、制定观测用表等就很重要。
必须把学生生活分为几个典型的类型,对学生创新问题进行有效测评,因此,明确应如何分类、测评的工具是什么。
同时要认真考虑行动研究方法如何用到目标中去。
研究假设了创新能力受学习生活影响,对于这一隐含的因果关系,用什么方法去提取,需要进一步思考,应要做到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相结合。
4、民族地区独特性的理解问题。
必须加强民族地区特质的解释与分析,明确其特殊性何在。
问题情境促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产生有特质的学习生活。
独特的民族生活产生独特的问题,把问题变为类型,不同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才是核心问题。
样例二:国培与省培计划”实施的.模式创新及有效性研究20xx年4月8日,郑州师范学院王北生教授主持的“国培与省培计划”实施的模式创新及有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BKA120086)在郑州师范学院10楼报告厅举行了开题报告会。
物业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物业管理系统开题报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物业管理系统开题报告的全部内容。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明珠苑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别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系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生姓名彭秋月
学号 2011561281 年级 2011级
指导教师倪铉珣
教务处制表
二Ο一年月日。
南京财经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我国银行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学生姓名:李佳瑾学号:2023404114院(系):金融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孙杨
2007年12 月28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在国际标准A4型(297mm × 210mm)打印纸或复印纸上,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3.开题报告的字数须1000字左右。
开题报告中,学生查阅的参考文献应在5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9月26日”或“2004-09-26”。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招商、浦发及深发这五家。
无线网络覆盖盲点和热点的优化与实践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无线信号传输存在有限的传输能力和网络资源,无线网络的覆盖和容量问题成为当前无线网络优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无线网络覆盖盲点和热点的优化与实践成为了无线网络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无线网络覆盖盲点和热点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无线网络优化的相关技术,并对无线网络的覆盖盲点和热点进行优化和实践,提高无线网络覆盖的质量和容量。
三、研究内容1. 无线网络覆盖盲点和热点的分析和研究。
2.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3. 通过实践,对无线网络覆盖盲点和热点进行优化。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已有文献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无线网络覆盖盲点和热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同时,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对无线网络的现状和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有效措施。
五、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对无线网络优化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研究分析,本研究还将为无线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资料收集和文献综述。
(一个月)第二阶段:无线网络优化技术探讨、实践操作。
(两个月)第三阶段:结果分析、形成最终报告。
(一个月)七、参考文献1. 张帆,刘坤,黄志,等.无线网络覆盖优化策略研究[J].电信科技,2016,13(7):120-125.2. 探讨无线网络热点问题及解决方法[J].电脑与互联网,2018,24(5):97-105.3. 石戈,陈晓红,郭松青.无线网络盲区现象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J].电子设计工程,2017,25(1):213-216.。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姓名韦文厦专业法律史研究方向中国法制史录取类别非定向入学时间 2014年指导教师孙丽娟学院名称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一、基本情况二、选题意义与研究综述三、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论文提纲第五部分,分析明代限诉法规的特点,探明限诉的根本原因,并对这些法规进行一番评价。
2.基本思路一般认为,古代地方司法官员为了避免讼累,往往采用消极避讼和积极息讼的司法方式。
事实上,明代的立法者(从中央到地方)也渴望息讼止争,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中都有比较系统的限诉规定。
其中的原因在于:“无讼”的社会更便于管理和控制。
因此,息讼和止讼的研究不应该只停留在司法层面,立法层面的研究也很有价值。
另外,立法更能直接反映特定时代的法律观念。
以明代的限诉法规作为切入点,能更好地探明当时人们的法律意识,进而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法文化传统。
因此,本文的主要思路就在于整理明代的限诉法规并进行解读。
但是,历史研究切忌过度解读,客观的陈述将是本文力求的目标。
然而,正如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等史观派历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价值判断在历史研究中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研究应当正视历史观的统领作用。
所以,本文最后的评论部分将主要采用现代法学的思维。
3.研究方法(一)文献分析法。
本文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比如查阅了《唐律疏议》、《宋刑统》、《大明律》、《明会典》、《明大诰》、《问刑条例》、《教民榜文》、《中国古代地方法律文献》甲编和《古代榜文告示汇存》第一、二册等原始资料,此外,还有一些记载明代判例判牍的专书,如《盟水斋存牍》、《历代判例判牍》等,利用案例对限诉法规进行考证,综合考察限诉法规的实际运用效果和司法实践。
(二)历史分析法。
结合实际的历史背景解读法规的产生和实施效果,力图还原明代限制起诉的真实图景。
(三)案例分析法。
在文献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具体地还原明代限诉法规的真实内涵和实施效果。
(四)法学分析法。
最后针对明代限诉法规的点评将主要采用现代法学的视角。
立项申请书称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素养申请人(课题负责申请日期2010 年8 月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课题论证(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学经典文化真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育成长的黄金阶段,学生大量诵读国学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先进人文理念的熏陶,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寻求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1、如何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如何借助国学经典诵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3、探索经典诵读指导课的模式,探求经典诵读与学科整合模式。
课(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题论证国内研究现状: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在我国的教育界日趋如火如荼。
关于经典诵读的实践与课题研究风起云涌:有“把经典名篇引入课堂研究”、“小学语文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诵读传统经典,促进小学生品德养成研究”、“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潜能开发研究”、“诵读教学与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研究”等。
另一方面,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加强了研究,还涉及到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评价研究,崔峦、巢宗祺等学者对语文素养的涵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本课题的突破:已有的研究成果范围已经比较全面,我们提出的课题预计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两方面着手,探求经典诵读与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有机整合的有效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双养素质。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等)人员结构:本课题组包括负责人共有10位成员。
从职称上看,6位小教高级,4位小教一级。
从年龄上看,9位成员都在40岁以下,其中35岁以下的占7位。
从研究经验上看,课题负责人张良才曾主持过课题研究并已结题,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课题负责人刘坤主持和参与的课题研究正在研究阶段,多篇论文、课件等获奖;课题组成员也有论文获奖。
论现代街道之网络信息化管理工商管理0609(06136316)陈亦卿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随着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于民的工作内容日趋增加,为提高综合管理和员工的工作效率,网络信息化管理逐渐进出了街道社区。
网络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网络(外网、局域网)等设施,结合管理的知识,提升综合管理、更快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网络化街道社区综合增加效率1 研究背景1.1 本题的研究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网络相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对应,为提高综合管理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使街道社区信息达到资源共享,为服务提高效率。
1.2 研究的意义管理活动是一种协调他人活动的活动,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现代社会,管理实践更是在各国乃至世界性的跨国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计算机网络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迅速的增长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使用互连在网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计算机网络之所以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和普及,归根到底是因为它具有非常明显和强大的作用,如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用户之间交换信息、资源统一集中管理、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等。
我们将网络引入街道社区,与管理相结合。
通过网络(外网、局域网)等设施,结合管理的知识,提升综合管理、更快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 文献综述2.1、管理的概念2.1.1 管理的定义管理作为一种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历史而产生、发展的,但就一门系统的学科建立却是在工业化的20世纪初,而且迄今为止,管理一词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为大多数人都接受的定义,原因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角度看待管理工作,自然对管理的认识、总结也就不同。
强调管理与执行差异的人视管理为“设法经由他人之力量来完全管理者意图的活动”,强调工作任务的人认为“管理是由一个人或多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强调职能的人认为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而强调管理的对象重要性的人却说“管理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论知识分子意识在建筑界的渗透
刘坤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让,路易.科恩对于建筑理论研究的观点,以及他所著<意大利风尚进行时>中所提及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与意大利两国之间在建筑界和文化界进行的广泛交流与相互影响,并对由此引出关于建筑师与知识分子的差异和联系进行了思考.
【总页数】2页(P98-99)
【作者】刘坤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我体认——评陈占彪先生的《五四知识分子的淑世意识》 [J], 丁波
2.知识分子改造与农耕意识逆反——反"小资情调"影响知识分子情态的人文浅探[J], 王文捷
3.何谓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何为——论作家身份意识对创作的影响 [J], 李志敏;
4.试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特点——驳所谓知识分子是社会的主导力量和要有独立意识 [J], 戴安林
5.改造中的知识分子——谈知识分子的罪感意识 [J], 李巧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萨河林场一带中生代火山岩特征指导教师尹志刚
院(系、部)矿业学院
专业班级2010级资源勘查工程
学号1001170111
姓名刘坤
日期2014年3月21日
教务处印制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火山岩是岩浆喷出到地表形成的火成岩,是岩浆岩的重要类型之一。
火山岩是地下岩浆喷至地表的直接见证,是地球内部信息和样品的载体,蕴含着探索大陆动力学的重要信息。
通过对火山岩的研究可以揭示岩石圈结构和深部物质组成,是探索岩石圈深部作用过程及其演化机制的重要窗口,因而火山岩一直是地球科学前沿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本次研究的区域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萨河林场一带,针对岩石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基础工作,以萨河林场一带中生代火山岩特征为研究对象,探讨萨河林场一带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
最后,结合前人资料,讨论萨河林场一带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和构造演化背景,这将较大地提高本区地质研究程度,并为研究该地区成矿带提供地质资料。
(二)研究现状
1. 1956-1959年,中苏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在黑龙江沿岸地区1∶100万路线地质调查,著有《黑龙江流域及毗邻地区地质报告》。
将本区中生界划分根河统(J3g)中基性—酸性熔岩组;下白垩统图里河酸性凝灰岩组。
2. 1956-1957年,中国科学院大兴安岭地质队曾在测区进行过1∶50万地质调查。
主要沿铁路和河谷进行路线调查。
3. 1977-1981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区调二队三分队进行了根河幅、三河镇幅、库都尔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提交了联测报告、图幅说明书及地质图,其中根河幅右上角1∶10万图幅在此次工作区内。
4. 1982-1983年,黑龙江省地矿局物探队进行了1∶5万航磁和航放测量(西南角约2300km2未进行该项工作)。
5. 1991年,内蒙古地矿局出版了《内蒙古区域地质志》
6. 1993年,黑龙江省地矿局出版了《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
7.1997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出版了《黑龙江省岩石地层》
8. 1997年,内蒙古地质矿产局出版了《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一)主要研究内容
1、通过调研资料,从而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萨河林场一带地质背景以及该区域的研究现状。
2、进一步研究内蒙古萨河林场一带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演示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火山岩形成构造背景。
3、最后通过以前的研究,进而对本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的基本信息有一定的了解。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方法、技术路线
首先调研资料,了解内蒙古萨河林场一带中生代火山岩的物质组成、岩性特征、分布规律、形成时代和背景和演化过程。
同时了解该区域构造演化背景、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构造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与规律。
然后,将收集的资料进一步的研究和对比,分析该区域中生代火山岩形成规律和构造演化规律,得出相应的结论。
最后,在通过对资料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总结出该区域的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和构造背景,形成文字论文。
技术路线如下:
1、收集前人对内蒙古萨河林场一带中生代火山岩和大地构造的相关资料,以及查找前人关于该区域中生代火山岩相关论文,经常跟指导老师探讨遇到的问题。
2、分析大兴安岭区域中生代火山岩石特征,岩性特征,矿物特征,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并绘制相关图件。
3、在前人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前人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绘制的图件,编写论文。
(三)论文框架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3 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
4 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5火山岩形成构造背景
6 结论
三、研究进度
第一周至第三周,进行野外毕业实习。
第四周,收集基本资料,查阅参考文献。
第五周,整理开题报告。
第六周,修改开题报告,并完成。
第七周,运用MapGIS绘图。
第八周至第十三周,进行设计文字编写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上交设计进行审核
第十六周,准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林强,葛文春,孙德有,等.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大地构造意义[J].地质科学,1998,
33(2):129-139.
[2] 邵济安,张履桥,牟保磊.大兴安岭中生代伸展造山过程中的岩浆作用[J].地学前缘,
1999,6(4):339-346.
[3] 赵越.杨振宇,马醒华.东亚大陆构造发展的重要转折[J].地质科学,1994,29(2):105-119.
[4] 夏军,王成善,李秀华,等.海拉尔及其邻区中生代火山岩的特征及其边缘陆块型火
岩的提出[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3,20(4):67-79.
[5] 尹志刚,赵海滨,赵寒冬,等.大兴安岭北端塔木兰沟组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J].地质通报,2005,24(9):848-853.
[6]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260-306.
[7] 葛文春,林强,孙德有,等.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壳幔相互作用的
证据[J].岩石学报,1999,15(3):397-407.
[8] Le Bas M J,Le Maitre R W ,Streckeisen A,et al.A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of volcanic
rocks based on the total alkaline-silza diagram [J].J Petrol,1986,27:745-750
[9] 谢鸣谦.拼贴板块构造及其驱动机理一中国东北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演化[M].北京:
学出版社,2000:137-150.
[10] 赵国龙,扬桂林,傅嘉友,等.大兴安岭中南部中生代火山岩[M].北京:北京科学
术出版社,1989:1-260.
[11] 马家骏,方大赫.黑龙江省中生代火山岩初步研究[J].黑龙江地质,1991,2(2):1-16.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