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准确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批评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
问题。(难点)
复习导入
思考: 认真读一读课文,找找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批评的危险,
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精读课文
思考:
• 什么叫“私塾”?
• “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
②孙中山壮着胆子请求老师给他讲课文内容。
③为了学好知识,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挨打也值得。
指导阅读
• 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角色朗读。
• 请两组同学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如“……,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 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 求、期待的语气;“……,但是为了学知识,不懂就要问。”应 读出肯定的语气。)
1.墙上的挂( 历 )又翻过了一页。 不加分析。罗列事例是指只会把几个相关的典型事例不分角度、不分层次地写进文中,并且缺乏对事例的分析,点题的议论语段或语句过少甚至没有,只是在结尾时用一两句话挂
靠话题的现象。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需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深入探究
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①孙中山小时候读书刻苦,背诵非常流利,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②在别人都不敢问时,孙中山为弄清道理,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为了学知识,不 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