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1.17 KB
- 文档页数: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最新版
介绍
本文档是关于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的最新方案,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措施和策略以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目标
- 减少事故和伤害
- 提高员工的健康和幸福感
- 遵守法律法规
- 保持企业声誉和形象
策略
- 培训和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明确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性和企业规章制度。
- 评估和监测:定期评估和监测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 预防和应对:预防潜在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并及时响应和解决发生的问题。
- 改善和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地改善和持续改进策略和措施,逐步提高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的水平。
实施
为了成功地实施上述策略,企业需要:
- 分配适当的资源和时间
- 建立明确的责任和权利
-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 实施和维护必要的记录和文件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定期评估和监测策略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结论
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是企业成功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档提供了实用的策略和措施,帮助企业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024年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一、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考核制度。
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
二、应加强对工艺设备的管理,对易产生泄漏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杜绝或减少跑、冒、滴、漏。
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三、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
对严重超标且危害严重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四、要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五、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救急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
六、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
七、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防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射线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
八、要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查。
九、对承担检维修的特殊工种(放射、电焊、高空作业等)人员,必要时需____检维修前体检,发现健康状况不适者,应立即通知不得从事该项工作,避免职业伤害。
十、要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
企业应根据检维修现场情况与职防部门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篇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一一、目的1.1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1.3 凡在公司区域内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职业健康管理制度适用于某有限公司。
三、术语及定义3.1 职业健康:是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
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
3.2 职业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3.3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属于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四、职责和管理要求4.1 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委员会,总经理任主任,公司常务副总为副主任,各部门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安全环保办公室为职业健康的日常管理机构。
4.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4.1.2审定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并定期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关系协调、所需资金落实等问题。
4.2 安全环保办公室职责4.2.1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4.2.2确定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协助卫生部门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对超标场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监督整改。
4.2.3负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申报的主要内容有:用人部门的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职业健康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____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精神,特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2、公司职工、临时工、民工都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3、前期预防公司下属单位(生产部)提供给职工的工作场所环境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____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4、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公司下属单位(生产部)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公司下属单位(项目部)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公司下属单位(项目部)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6、公司下属单位(项目部)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7、如果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施工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一、目的: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
二、责任分工:
1.公司领导层负责在整体上把握工作环境的健康和安全情况,确保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政
策得到贯彻执行;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
3.员工须严格遵守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与演练。
三、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管理:
1.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2.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和常规操作流程,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强调操作安全性;
3.建立和改良职业危险因素监测制度,对常见职业病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
防措施。
四、应急预案的建立:
1.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事故、突发起爆等应急处理措施;
2.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3.设立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员工在危险发生时能够及时得到援助。
五、员工身体健康的管理:
1.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对患有职业病或健康不适的员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设立员工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数据库,对员工的健康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六、绩效考核方式:
1.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纳入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对各部门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进行评估,
对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罚;
2.对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表现良好的部门及个人进行相应的奖励。
以上是本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员工的健康与安全而努力!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请求。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范文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1.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企业可以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职责和流程,通过制定政策、目标和程序,确保职业健康管理的顺利运行。
2. 岗位风险评估:企业应对各个岗位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导致职业病或工伤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健康检查: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或工伤的早期症状,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4. 健康宣教:企业可以组织健康宣教活动,向员工传达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预防意识。
5. 健康监测:企业可以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对员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6. 职业病防治培训:企业应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治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素养,增强他们对职业病防护的认识和能力。
7. 职业卫生设施建设:企业应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设施,如通风、除尘、防毒等设备,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8. 应急救护措施:企业需要制定应急救护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应急响应,保障员工在意外情况下的安全和健康。
9. 员工参与和反馈:企业应积极鼓励员工参与职业健康管理,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及时获取员工的反馈意见,并对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
通过以上制度和措施的实施,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有效预防职业病和工伤的发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范文(二)1. 引言职业健康管理是对员工职业健康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公司认识到员工健康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是公司的一项必需工作。
本文将介绍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2.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2.1 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公司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简称OHS)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公司需要制定相关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以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职业健康安全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一、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预防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减少工作场所中因职业病和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2.提高员工工作环境的舒适度:改善工作场所的人机工程条件、空气质量和噪音水平,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3.提升员工职业健康意识: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促进个人健康管理和行为的改善。
4.创建健康安全文化:营造一个强调职业健康安全的企业文化,使职业健康安全成为每个员工的责任,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
二、职业健康安全指标1.职业病发病率:监测工作场所职业病的发生情况,包括职业病的种类、数量和发病率,以及相关的工作环境因素。
2.工伤事故率:监测工作场所的事故发生率,包括工伤事故的种类、次数和年发生率,以及对员工身体健康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3.隐患整治率:检查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隐患,制定整改计划并完成整改的比例,以减少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4.员工满意度: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对工作环境、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的满意度,以评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效果。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1.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公司应建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政策、程序和工作指导。
2.聘请专业人员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公司应聘请具有职业健康安全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
3.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公司应组织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培养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员工对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认识和理解。
4.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公司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及保障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工信部、及地方政府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确保施工人员合法权益得到保证、健康得到保障(2)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为了有效控制本公司活动、产品及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以实现公司的环境安全方针,公司依据G B/T24001-2004和G B/T28001-2011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安全管理体系。
并由公司最高管理层发动,通过确定职责和作用、提供资源、技术和技能、建立文件化程序和相关运行标准、监测方法等实现这些要求。
为此,公司做了如下工作:识别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并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和需控制危险源;收集、识别与这些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前提,制定控制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目标、指标以及达成这些目标、指标的控制方案、职责的分配、运行控制的基准和程序;提供相关的资源、技术和技能,确保控制要求能得到顺利实施和监测;监测运行控制的结果、环境和安全的绩效;采取措施,确保环境和安全绩效得到实现;按戴明管理模式(即P D C A模式)的思想指导公司持续提高环境绩效。
环境安全方针满足:某某采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经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 N A S)认可的,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质量认证单位颁发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1)人员的劳动保护措施防尘措施施工现场采取防尘、降尘措施。
施工前对必须接触防尘操作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必要的防护知识培训,配备口罩、耳罩、防尘眼镜等防护用品。
对接触粉尘的劳动者进行一次尘肺病普查;对有活动性肺结核、严重慢性呼吸道疾病、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部疾患、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严禁从事接触粉尘工作。
防毒措施对有毒原材料、半成品等采取严格控制保管措施,严格执行领取登记制度,杜绝有毒物质向外流放、扩散。
职业健康管理方案职业健康管理方案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XXXXX本工程施工地点位于XXX。
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主体围堰上游迎水面(船0-423.2)往上游引航道土石方开挖、围堰、护坡、靠船墩、边坡防护、顺坝、水下炸礁及深潭回填、2#弃渣场挡渣坝、弃渣场永世道路工程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建立健全项目部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XXX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设立专职安全员,对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具体负责,班组设立不脱产安全指导员,协助班组长做好本班组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工作,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定期不定期对现场的各种设施、机具设备、工作环境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坚决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劳务单元负责人:XXX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具体职责表职能组别组长副组长组员责任人或责任部门项目部职责任务总指挥指挥、协调检查、整改三、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1、职业中毒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油漆、喷漆等);b、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电焊);c、苯中毒(油漆、喷漆);d、汽油中毒(驾驶、汽修、机修等);2、尘肺a、电焊工尘肺(电焊、气焊);b、水泥尘灰(水泥搬运)c、扬尘(土石运输)3、物理因素职业病a、局部振动病(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职业健康管理方案13项一、背景与目标: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迁,职业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目标:建立一套综合有效的职业健康管理方案,以提升员工的职业健康水平,减少职业疾病发生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方案内容:1. 职业危害评估:对各岗位进行职业危害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职业健康风险。
2. 健康监测及筛查:建立健康监测和筛查体系,对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和职业病筛查。
3. 职业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 职业病防治: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的防控和治疗。
5. 良好工作环境: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提高员工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6. 企业文化建设:倡导健康文化,加强员工与企业的互动,形成良好的职业健康氛围。
7. 心理健康支持:提供心理健康支持,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8. 健康饮食指导:提供健康饮食指导,推广饮食健康知识,提倡合理膳食。
9. 健身活动推广:组织健身活动,促进员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10. 轻松工作安排:合理调整员工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维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11. 职业转岗机会:提供职业转岗机会,减少长期从事高危岗位的员工数量。
12. 职业健康奖励:设立职业健康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关注职业健康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13. 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与评估职业健康管理方案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三、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任务、责任和时间节点。
2. 配置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方案的实施和监督。
3. 向员工宣传和解释方案内容,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4. 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员工对方案的理解和落实能力。
5. 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定期检查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6.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
四、预期效果:1. 员工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减少职业疾病的发生率。
2.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
是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
1. 岗前体检:员工入职前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没有潜在的职业病或疾病。
2. 工作环境评估:对工作环境、物质和设备进行评估,确保符合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并进行必要的改善。
3. 职业危害评估:对工作岗位的职业危害进行评估,识别可能对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工作场所保护: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包括通风、照明、防护设施等。
5. 健康教育与培训:向员工提供职业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了解职业卫生知识、个人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6. 职业病监测与报告:建立职业病监测机制,定期对岗位上的职业病进行监测,并及时报告。
7. 职业病防治:采取措施对职业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包括个人防护、工作环境改善、职业病例的治疗等。
8. 心理健康支持: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辅导,帮助员工应对工作压力和职业病风险。
9. 职业健康监管:由政府或相关机构对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进行监管,并对违反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的目标是保护员工免受职业危害和疾病的侵害,促进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024年职业健康管理方案》一、前言。
咱们打工人可不容易啊,每天忙忙碌碌的,身体和精神都在经受考验呢。
所以呢,在2024年,咱们得好好重视职业健康管理,让大家都能活力满满地工作,还能开开心心地生活。
二、目标。
1. 降低工作场所疾病发生率。
咱们得把那些在办公室或者工作场地容易得的病,像颈椎病、腰椎病、鼠标手啥的,统统给它减少。
不能让这些小毛病成为咱们工作的“绊脚石”。
2. 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
现在工作压力大呀,大家心里头有时候就像堵了一团乱麻。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这团乱麻给捋顺了,让每个员工都能有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三、具体措施。
(一)身体方面。
1. 办公环境优化。
(1)桌椅调整。
首先呢,咱们要检查一下办公室的桌椅。
那些椅子得能让咱们的腰板挺直了,桌子的高度也要合适,保证手臂能自然舒展。
要是桌椅不合适,就像让士兵穿着不合脚的鞋子打仗一样,难受得很。
所以,我们会请专业的人员来评估,该换的换,该调整的调整。
(2)照明改善。
灯光也很重要哦。
太暗的灯光让眼睛累得快,就像在昏暗的小屋里找东西一样费劲。
我们要确保办公室的照明足够明亮且柔和,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给每个员工配备个小台灯,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光线。
2. 健康小活动。
(1)工间操。
每天上午和下午,咱们都要抽出10分钟来做工间操。
这可不是瞎比划,而是真的能让身体活动开的操。
大家跟着节奏一起动起来,伸伸胳膊,踢踢腿,就像给身体这个机器加点润滑油一样,让它运转得更顺畅。
(2)健康讲座。
定期邀请医生或者健康专家来给大家讲讲健康知识。
讲讲怎么预防职业病,怎么吃才健康,怎么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这就像是给大家开个健康小课堂,让大家都成为自己健康的小管家。
(二)心理方面。
1. 压力疏导。
(1)谈心角落。
在公司里设置一个谈心角落,就像一个小小的心灵避风港。
如果谁在工作中觉得压力大了,心里不痛快了,就可以到这个角落去坐一坐,和同事或者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聊聊天。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项目年度
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为预防和减少潜在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对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因素和紧急环境事件做出积极的准备和响应,根据公司《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特制定公司应急准备及应急响应方案如下:
一、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公司项目成立职业安全健康应急指挥小组。
组成成员及组内联系电话如下:
组长:总经理胡宇(177****7590)
副组长:副总经理杨勇(177***26187)杨洁(1****299087)逄崇任(13****62368)
组员:总经理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安全监督部、财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技术部、安全部、劳务公司
(二)、工作职责
1、应急指挥小组工作职责:
(1)接到应急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事故现场按照《方案》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
(2)在规定时限内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3)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对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的事故现场进行封闭,在记明数据和绘制现场示意图的前提下清除危险。
(4)接待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的初步调查,组织接待并抚慰事故人员家属和社会关注方。
(5)组织、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进行事故人员的救治和事故现场的整顿和整改。
(6)配合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2、应急响应分工
(1)安全部:负责建立公司项目应急联系网络,负责生产安全应急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
负责建立生产安全应急事故处理记录。
(2)医保办:负责公司项目职业安全卫生和卫生防疫应急事故和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处理,负责联络相关医院,负责建立应急情况(事故)的处理记录。
(3)技术部:负责工程项目施工组织、方案的审核、监督并实施。
以及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负责应急事件和事故处理过程中提供安全技术的相关资料。
(4)人力资源部:负责体系的教育培训工作,配合业务部门开展消防应急演练,负责人力资源的应急调配,负责事故责任人员的考核和处理。
(5)劳务公司:负责在施队伍的资质、注册等各种手续的收集、归档工作,并提供合法用工手续及证件。
(6)党群工作部:负责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在应急事件中负责员工和家属的接待和处理。
(7)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办公区域职业健康安全应急事件的报告
调查和处理,负责与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相关方的沟通和联络。
(8)办公室:负责应急事件和事故处理过程中,有关法律证据的咨询和收集工作。
(9)财务管理部:在应急准备中,负责落实应急设备、设施等经费的投入和其他投入经费的到位;在应急事故处理过程中,负责应急资金的调配和使用。
二、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流程图
公司按照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流程图(附图1)进行应急处理。
三、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方案
见附表2
生产安全应急响应流程图
4
附表2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应急准备及应急响应方案表一
5
表二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