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护照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7.98 KB
- 文档页数:2
《生物信息护照》阅读答案《生物信息护照》阅读答案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
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技能,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生物信息护照》阅读答案”,相信同学们完成之后,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①从2006年11月30日开始,凡欲进入美国境内的“免签证计划”成员国(例如欧盟和日本)公民不需要签证,但是他们必须拥有一张特殊的生物信息护照。
② 生物信息护照是一种用生物识别技术制作的证件,也就是在一张电子卡上存储了有关持卡者身体多个部位的生物信息,这些部位主要包括虹膜、视网膜、脸、手、耳、指纹等,还有音、签字等信息,而且这些生物信息都可以数字化和信息化。
这种新型的护照可通过光学读出方式来确认其真伪。
电子卡上的机器可读区带(光学读出代码)可以将持卡人的真实面貌呈现给出入境口岸的读解机器;机器可读区带上的证件持有者的姓名、国籍、出生日期、性别、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期等可在读解机器上读出。
检查人员将机器可读区带表示的信息与已经存放在远程中央数据库内的储存在模板中的信息进行对照,便可鉴别护照的真伪。
这样一来,任何持盗窃来的或者伪造的护照的人都将被拒之国门以外。
可以说,生物信息护照是目前最安全的护照。
③现在,很多国家的政府认为有必要推广使用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制作的证件。
美国在2002年作了一次人口身份普查,结果发现有750万人冒充身份。
在其他西方国家,也有不计其数的假护照、假身份证或者假驾驶证。
而假身份证往往成为某些人犯罪的工具。
④ 一个文明社会应该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提供便利。
那么,生物信息证件的使用是否能方便人们进行合法的活动呢?如果某人持有的一张证件集中了他身体多部位的信息,那么他是否会成为别人进行肉体攻击的目标呢?识别生物信息证件实际上是对信息卡的处理,如果各个出入境口岸的信息处理设备不统一,或者使用的算法不一样,那么在使用识别生物信息证件时错误率是否会升高?所有这些疑问的提出不是没有道理的。
新部编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黑匣子,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儿①马航MH370事件之后,人们对黑匣子的关注明显多了,下面是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事儿。
②“黑匣子”这个名称在媒体上用得很多,但是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一般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它的颜色也不是纯黑色,而是有点类似旧金山金门大桥的颜色,是所谓的国际橘。
只是金门大桥的颜色较深,而黑匣子的色调较亮。
③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
它们在任何一架商用飞机或者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
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
早期的黑匣子使用的是有线编码,现在使用的是固态存储板。
大型飞机上的固态存储器可追踪700多个参数。
数据记录仪足以保存25小时的飞行数据,但是只能保存两小时的驾驶舱声音记录,并循环录制。
舱声录音器不仅记录机组人员之间的对话以及他们与塔台的对话,还记录可向调查人员提供关键线索的背景噪音。
④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电池就没电了。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给搜寻带来巨大困难。
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
⑤数据记录仪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
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
⑥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
乘客可以发短信、进行网络传输或浏览网页,但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却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现在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
(根据2014年3月27日《参考消息》有关内容改写)(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黑匣子通常被安装在飞机尾部,颜色为色调较亮的“国际橘”,它异常坚固,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下安好无损。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材料一: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
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3.2米,体重可达5.4吨。
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
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
在西双版纳,1991—1995年,有3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
1996—2005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
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摘编自刘东黎《观象》)材料二:202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
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
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
而网友则表示:“逛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美丽的中国,看生机如此盎然》,《光明日报》2022年4月25日)材料三: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一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太空垃圾对航天器构成潜在威胁①随着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发射航天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太空垃圾也相应增多,专家估计,目前,地球轨道上直径超过1厘米的太空垃圾数量,已超过75万件。
②大空垃圾的来源很多,有运载火箭的残骸、宇航员进行舱外作业时不慎丢失的工具等。
退役的人造卫星,若没能坠入大气层烧毁,就会成为长期环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
如果两枚航天器不幸发生碰撞,则会产生大量碎片,造成更多的垃圾。
例如图09年,美国的通信卫星“铱星33号”与退役的俄军事卫星“宇宙2251号”在近地轨道上相撞,产生大量的碎片。
这些碎片之间还继续相互撞击,产生更多更细小的碎片,形成级联效应。
③太空垃圾会破坏正在运行的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即便是极其微小的太空垃圾,也会因巨大的相对速度造成严重的破坏,它们会像子弹一样击穿卫星、空间站等昂贵的航天器。
太空垃圾不断增多,会导致环绕地球的轨道被大量的太空垃圾所占据,人类将因此无法继续安全地发射新的航天器。
④对于依旧飞行在轨道上的垃圾,科学家则仍然在寻找对策。
目前,航天大国都已经意识到绝对不能再任由太空垃圾增长下去,毕竟大型卫星、宇宙飞船、太空望远镜都是动辄上亿的金贵货。
⑤当然,初步的计划以及构想还是有的。
一些学者提出,可以通过机器人、绳网、电磁线缆、激光等手段对付太空垃圾。
欧空局就计划研发一种轨道清理卫星,携带绳网、机械臂等装置,将捕获的退役卫星一同带回大气层烧毁。
这种名为欧洲离轨器的卫星,最早有望在2023年升空。
另一种方案的难度则要大得多:从地面或者太空向这些垃圾发射一束激光,利用产生的光压来迫使其改变飞行轨道,最终让其坠入大气层烧毁。
⑥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国的空间监视系统已经在实时监控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
如果国际空间站等高价值航天器面临相撞风险,可以实施紧急变轨,避开垃圾。
【语文】中考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密码正在被“杀死”①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每天都会面临一项重大的考验。
这项考验无数次冲击了我们对自己记忆力的信心,这个考验就是——记住密码。
为了安全,我们把密码设置得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实在是不好记!可即便如此,密码安全还是问题。
通过穷举、盗取信用证书、网络钓鱼等技术手段,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就能轻而易举获得我们辛辛苦苦设置的密码。
②随着近年来重大数据泄露事故的频发,过去基于密码在线身份证验证的技术已经难以维持互联网经济的稳定发展,安全界关于“密码已死”的呼声越来越高。
③越来越多全新的验证方式陆续出现,逐步替代了密码在一些场景中的应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推出的Touch ID指纹识别技术。
④此外,人脸识别(已成熟应用在门禁、软件等领域)、声纹识别(信息、金融领域)也在快速发展。
这些新的验证机制带有极强的生物属性,难以复制、验证方便,而基于密码另一形态的数字证书也发展迅猛,在通讯、金融领域已广泛应用。
⑤通过指纹、虹膜等人体固有生理特征,再结合计算机、光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对个人身份进行识别判定,确实能够将人们从繁琐的密码迷宫中解脱出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推动“去密码化”的强认证协议标准组织FIDO联盟应用而生。
FIDO的目标是创建一组新的协议,支持对Web应用持续的、安全的、无需密码的访问(即所谓的非密码强认证)。
⑥该联盟认为,指纹识别的功能不应该仅是设备解锁这么简单,它应该让服务、移动支付甚至企业管理变得更为高效。
他们将其终极目标概括为4个字:“杀死”密码。
⑦FIDO将用户的密码凭证储存在某些设备中,用户的密码不会被发送出去,而是在设备内部通过软件来处理,企业如果要使用FIDO的认证方式,只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验证软件,然后在客户和员工的设备上安装相应的插件或应用程序即可。
【语文】中考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①“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
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②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③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
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④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
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
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⑤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
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
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
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⑥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
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
说明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 O题。
(1 1分)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
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 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 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
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据预测,今后l 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
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
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
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
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1.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有哪些明显的优势? (3分)2.作者在②③两段中列举了大量数据,目的是什么? (2分)3.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2022年中考语文经典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9分)鲸落一一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①2020年4月,中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本年度的首次科考任务,并收获了一个重要成果一一在中国南海1 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②但你知道吗?鲸落其实是一个很残忍又很悲壮的过程。
当一只鲸鱼预感到自己快死亡的时候,它会悄悄寻找一片深海域,然后孤独地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等到气息消绝之后,鲸鱼巨大的身体便会沉落到漆黑的深海。
而此刻,那些聚集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便会蜂拥而至,疯狂吞食鲸尸。
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大概需要4〜24个月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早• •就守候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外,还会有成千上万只海洋生物被鲸鱼血肉的腥味吸引过来,等到它身上90%的皮肉被消解之后,这群嗅着味道来的海洋生物才慢慢散去。
但这还只是开始,在这些海洋生物离开之后,一些体形较小的甲壳类动物便会在鲸尸上安家落户,接着啃食鲸尸上残余的软组织,它们会在鲸尸上停留大约两年的时间。
尽管鲸尸的最后一丝血肉也被蚕食干净,但鲸落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等甲壳类动物离开之后,食腐蠕虫和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分解并吸食其中丰富的脂类,它们要在鲸骨中生活50〜100年。
这样,在鲸骨中的养料被吸食殆尽后,鲸鱼的残骸便在海底逐渐化作礁岩,成为一些海洋生物的寄居场所,这场盛大且漫长的仪式才算画上了句号。
③所以,鲸落不仅指死掉的鲸鱼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食、分解的漫长过程,还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
据不完全统计, 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的13 490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而生的。
鲸尸沉落至深海,然后在长达上百年的被分食、分解的过程中,成为海洋里最温暖的绿洲,给贫瘠的深海带来了巨大的养分,就像《禅定荒野》里面说的那样,“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
初中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鳖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①鳖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
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
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和吞食。
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镜下更加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
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捕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
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
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
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
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
结果发现,与罗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尺寸小4%。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
初中中考生物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指导学生通过对生物说明文的阅读,掌握答题技巧,增强语文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阅读理解1. 蜜蜂的作用(1)蜜蜂主要通过采集花蜜、花粉,并在采集花粉时传播植物花粉从而促进植物授粉,这对植物繁殖和传播有重要的意义。
(2)蜜蜂还可作为农业生产者的育种对象,通过改良蜜蜂的品种、生产优质蜂蜜等方式,不仅可以保持农业的稳定,也可以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
问题:蜜蜂的作用有哪些?答案:蜜蜂可以促进植物授粉、提高农业产量以及生产优质蜂蜜。
二、解释说明2. 世界环境日的起源世界环境日由联合国于1972年设立。
这个日子是为了加强对全球环境保护的意识,主题每年都有所不同,如2018年的主题是“与自然同行,保护地球”。
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环境问题,倡导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问题:什么是世界环境日?它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世界环境日是由联合国设立,目的是为了加强全球环境保护的意识。
它的主题每年都有所不同,旨在倡导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地球环境。
三、综合运用3. 植物的光合作用(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反应。
这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
(2)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主要有:阳光、叶绿素、二氧化碳和水。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关键因素,阳光是能量来源,二氧化碳和水是原料。
问题:什么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它需要哪些条件?答案: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反应。
它需要的条件主要有:阳光、叶绿素、二氧化碳和水。
以上为初中中考生物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和阅读能力。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第二辑目录11. 生物信息护照..................................................... - 1 -12.千年古道.......................................................... - 3 -13.谈汉字............................................................ - 4 -14.茶马古道........................................................... - 6-15.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8 -16.汉文化与筷子....................................................... - 9-16. 量子棘轮........................................................ - 11 -17.科学家找到从源头锁定病菌的方法................................... - 12 -18.为寻找清洁能源用激光创造微型太阳................................. - 14 -19. 改变我们生活的“天使”.......................................... - 15 -19.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 17 -20.计量雨滴......................................................... - 19 -11. 生物信息护照①从2006年11月30日开始,凡欲进入美国境内的“免签证计划”成员国(例如欧盟和日本)公民不需要签证,但是他们必须拥有一张特殊的生物信息护照。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和答案篇一: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分,每小题3分)①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
达尔文早在研究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在感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
达尔文解释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
著名生物学家、XX埃默里大学的弗朗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描述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
他说:我们是唯一在尴尬情境下或者谎言被揭穿时脸会变红的灵长类动物。
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②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脸红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
当遇到特殊刺激时,人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腺,而肾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的作用的特点是,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引起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可是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的时候,反而会使血管收缩。
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的时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就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心理性脸红。
③科学家认为,如果用险恶、野蛮和无礼来描述人类早期社会是正确的话,那么冒犯是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
结果,人类就发展出了表达歉意的方法,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后悔。
④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当它在你的院子里刨坑被你发现时,它就在地上打滚。
你的狗躺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痛悔的表示。
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
与此类似,脸红可能是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的标志。
通过脸红,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我们正为此付出代价。
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受,脸红也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内容。
关于垃圾食品的阅读【垃圾食品】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摘自《百科知识》2019年3月)【解读误区】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所谓的垃圾食品。
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
这些东西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
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
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引自互联)【问卷调查】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引自互联)【两项研究】研究一:2005年,法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针对舌头的研究成果:人类舌尖部位的味蕾含有一种对脂肪特别敏感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特别擅长“侦察”食物中的脂肪酸,并且迅速在体内把它囤积起来。
科学家曾从“进化论”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史前人类物质匮乏,觅食艰难,他们整日奔忙却难以糊口,体力永远“入不敷出”,因此,他们最向往的就是糖和脂肪,因为只有高热量食品能让他们生存下来。
研究二:2019年,对象大多为欧洲白人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具有一个FTO变异基因副本的人肥胖率较常人高出30%,具有两个变异基因副本者肥胖率较常人高出70%。
研究人员认为,此项研究清楚地显示,携带FTO 基因片段变异的人群显示出某种特性,诱使其吃更多不健康的、容易致胖的食物。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行为学特征,而不是一种疾病。
这对有“肥胖基因”的人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或许还有机会,依靠行为控制来减低肥胖的概率,而不是只能任由基因摆布。
初中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
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
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达到百分之九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
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
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
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
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
部分人担心的蝇化妆等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
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
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以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
与之联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不同的表情等。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解析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DNA存数据①2016年4月,著名的好莱坞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在几段DNA上储存了100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
②DNA一直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数量惊人的数据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因此也是最高效的:在体积不到一只蚂蚁的百分之一的人类细胞核中,DNA包含有35亿对碱基,后者是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
在硬盘上,信息以“字节”(0或1)形式记录,每个字节要占200纳米(0.0002毫米)的空间;而在DNA上,记录一个字节只需0.2到0.3纳米。
③那么,DNA如何记录视频的呢?特艺集团请来美国基因学家当顾问。
他们首先将电影数码化,转化成电脑能识读的二进制语言,也就是转化成一系列0和1的编码。
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二进制编码转化成由四个碱基(A,C,G,T)构成的DNA编码。
得到这串编码后,就能制成相应的DNA序列,并在合成器(一组能自动拼接A,C,G,T的机器)的帮助下,拷贝数千份。
这样就获得了DNA片段,它们如同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每一份都包含着电影的一个片段。
④DNA储存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它的持久性。
只要储藏空间保持寒冷干燥且避光,保存时效可能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
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几万年前猛犸象的DNA,还能成功将其破译出来,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有的其他载体,无论是硬盘、CD还是DVD,最多只能保存数十年。
并且,这些载体一旦过了保存期限,硬件就会更新换代,再也找不到能读取它们的机器了。
但DNA储存就没有此类问题: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破译编码的技术。
⑤不过DNA储存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
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是太漫长了。
不仅如此,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甚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甚至数千欧元。
⑥但数十年后,或许DNA储存就会普及。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确认过“掌纹”找到对的人①将新兴技术毫不吝啬地搬上荧屏,让观众一饱黑科技奇观的眼福,是好莱坞电影长期以来的噱头和卖点。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早已是影视黑科技中的常客。
《变形金刚2》年轻的男主角和他的小伙伴们过关卡时骗过了值班的士兵,却栽在了人脸识别技术上;《碟中谍4》出现了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隐形眼镜;《惊天危机》临危受命的查宁·塔图姆借助虹膜扫描进入地库;2014年新版《机械战警》中,墨菲第一次公开亮相就在人群中扫描所有人的脸,瞬间发现了一个逃逸多年的通缉犯,并将其制服。
②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虽然电影里的黑科技不可完全复制、粘贴到现实生活中,但科学家们已通过相应的技术原理逐步拉近荧幕与现实的距离。
“指纹开金库”“扫脸抓逃犯”等一些传奇桥段早已走下神坛,披着“指纹解锁”“刷脸支付”的亲民外衣步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③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s)是指利用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特性和长年累月形成的行为特征来进行身份鉴定的一种识别技术。
该技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远高于口令、密码或者ID卡等传统方式。
举个例子,只要将你的目标特征(例如指纹和脸蛋儿)通过扫描设备告诉你的手机,从此它就对你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了,除了宝宝本尊,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解锁。
这的确是一件又方便又安全还很酷的事情。
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体特征都可以当作目标特征来用,它必须满足唯一性和稳定性等基本要求。
目前可用于身份识别的人体特征包括指纹、虹膜、面部、掌纹、静脉等生理特征和步态、笔迹、声音等行为特征。
⑤犯罪甄别对身份识别技术的迫切需求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英国和法国都开始研究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utomatic Finɡ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AFIS),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指纹自动识别,从而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一)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①水资源是指可以不断更新、具有一定数量及可用质量、能直接使用的淡水。
②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江、河、湖、水库中的水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也依赖于大气降水,甚至冰咱和永久雪盖也源自千万年前的大气降水。
因此,尽管某一地区的水资源与气候、土壤、植被、地貌、地质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但最终还是气候起决定性的作用。
③气候变化将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之间更加不平衡,将会使许多已经受到水资源胁迫的国家更加困难。
由于水温升高,一般来说水质也会下降。
气候变化对水短缺、水质量以及洪灾管理较差的水系统在气都对水资源管理和洪水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和旱灾的频度和强度的影响,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表现得最为脆弱。
位,,居世界第26%109④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量的个贫水国家之一。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
南方水多经常闹中国属于人均水资源最少的13,虽然现水灾,北方水少经常闹旱灾。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洪水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3 8万座水库有一定的蓄洪作用,但大部分洪水没有被利用就奔向了大海。
有的全球性的气⑤我国水资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其中特别是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的变化幅度较大,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
辽河流域变化幅度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
⑥气候变化还会使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以增加左右。
因而,随着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增多,气候变化将加大我国水资源的不稳定和更加突出15% 的供需矛盾。
增强节水措重要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⑦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不利影响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好雪山、冰川、湿地、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让水资源在健康的生态中持久保存,永续利用。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第②段中“因此”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请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特点3 4、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对我国的水资源有什么影响? 5、第⑦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请加以简要概括。
电子护照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为了确保国土安全,将恐怖分子拒之国门之外,科学家们将先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用来制作护照等身份证件。
这种新型电子护照的问世,让恐怖分子无法伪造、涂改护照或冒名顶替非法入境,为国门加了一把“电子密码锁”。
所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指采用每个人独一无二、生来俱有的生物特征来鉴别身份的一种特殊技术。
指纹识别是最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的指纹终生不变,它的“随身携带”不仅可确保其采集的便捷性,而且这种“认人不认物”的特征更能确保其鉴别的可靠性;目前无论是计算机联机还是嵌入式指纹处理系统,其速度、精度、识别度都已达到理想水平。
与指纹识别相比,虹膜识别则有其独到的一面,它是通过红外线摄像机等非物理接触方式采集数据信息的,不存在指纹易磨损不易提取数据等缺陷,因此虹膜识别的便捷性、可靠性、安全性更好。
脸面识别也是一种不错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表明,只要在人脸大约80个主要特征部位中用摄像机拍摄其中14~20个显眼部位,就能得到独一无二的数据信息,它比指纹、虹膜更容易采集,甚至无须征得本人同意便可以远距离获取。
专家指出,电子护照是一种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为核心的电子证件,它在现有的纸质护照中内置特制电子芯片,在芯片里不但存储有姓名、生日等基本信息,还存储有诸如指纹、虹膜、脸部图像等个人生物特征数据信息,它可以借助专门设备对护照持有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身份鉴别。
电子护照不仅可以将伪造护照的可能降到最低,防止恐怖分子蒙混过关,而且还可以加快通关速度。
自从2021年12月11日世界上第一本电子护照亮相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宣布将使用电子护照,以实现护照跨国互联互通验证。
我国也将在2021年北京奥运会前推行电子护照技术。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1.为什么说电子护照是为国门加了一把“电子密码锁”?2分2.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几种?请简要概括。
3分3.电子护照与纸质护照的特点有何异同?4分4.你认为电子护照的前景如何?为什么?3分1.2分因为存储在护照电子芯片中的这些生物特征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生来俱有的1分,让恐怖分子无法伪造、涂改护照或冒名顶替非法入境1分。
生物信息护照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生物信息护照
①从20xx年11月30日开始,凡欲进入美国境内的“免签证计划”成员国例如欧盟
和日本公民不需要签证,但是他们必须拥有一张特殊的生物信息护照。
②生物信息护照是一种用生物识别技术制作的证件,也就是在一张电子卡上存储了有
关持卡者身体多个部位的生物信息,这些部位主要包括虹膜、视网膜、脸、手、耳、指纹等,还有嗓音、签字等信息,而且这些生物信息都可以数字化和信息化。
这种新型的护照
可通过光学读出方式来确认其真伪。
电子卡上的机器可读区带光学读出代码可以将持卡人
的真实面貌呈现给出入境口岸的读解机器;机器可读区带上的证件持有者的姓名、国籍、
出生日期、性别、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期等可在读解机器上读出。
检查人员将机器可读区
带表示的信息与已经存放在远程中央数据库内的储存在模板中的信息进行对照,便可鉴别
护照的真伪。
这样一来,任何持盗窃来的或者伪造的护照的人都将被拒之国门以外。
可以说,生物信息护照是目前最安全的护照。
③现在,很多国家的政府认为有必要推广使用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制作的证件。
美国在20xx年作了一次人口身份普查,结果发现有750万人冒充身份。
在其他西方国家,也有不计其数的假护照、假身份证或者假驾驶证。
而假身份证往往成为某些人犯罪的工具。
④一个文明社会应该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提供便利。
那么,生物信息证件的
使用是否能方便人们进行合法的活动呢?如果某人持有的一张证件集中了他身体多部位的
信息,那么他是否会成为别人进行肉体攻击的目标呢?识别生物信息证件实际上是对信息
卡的处理,如果各个出入境口岸的信息处理设备不统一,或者使用的算法不一样,那么在
使用识别生物信息证件时错误率是否会升高?所有这些疑问的提出不是没有道理的。
另外,今天旅客通过机场的证件检查口只需要十几秒钟,由于使用生物信息证件需要检查的项目
增多,势必会让旅客延长等候的时间。
由此看来,缩短证件检查时间也是生物信息证件制
作技术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历来如此。
人们为了安全而发明了更先进的技术,但是
不法分子也会想出蒙混过关的种种手段。
例如,他们可以用明胶制作能骗过检查设备的假
手指。
明胶手指按出的假指纹与真手指按出的真指纹差别甚微。
但是,更先进的检查设备
还是能够分辨出真假手指之间的湿度、电阻率、透明度、密度等指标的不同。
尽管生物信
息证件存在遗失、被盗和被人复制的危险,但是只要持有者保守密码,被盗用的和复制的
证件仍没有效用。
1.下列对生物信息护照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它是“免签证计划”成员国公民20xx年11月30日进入美国时必须拥有的特殊护照。
B.它足以数字化和集约化的方式存储了持卡者身体多个部位的生物信息的证件。
C.它是存储了持卡者身体多个部位的生物信息并能以光学读出方式辨认真伪的证件。
D.它是用生物识别技术制作并可以将任何假护照拒之国门以外的目前最安全的护照。
2.作者列举美国在20xx年作了一次人口身份普查发现有75O万人冒充身份,其他西方国家,也有不计其数的假护照、假身份证或者假驾驶证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④⑤两节内容,把当前“生物信息证件”还存在的弊端补充完整。
①持证者有可能成为被人进行肉体攻击的目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旅客通过证件检查口时势必等候更长的时间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推广使用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制作的证件的必要。
3.②使用识别生物信息证件时错误率可能会升高④生物信息证件存在遗失、被盗和被复制的危险。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