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出现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2
青铜器是哪个朝代的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
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青铜器是哪个朝代的,请参考!青铜器是哪个朝代的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
在中国,距今50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
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
出现并流行于4000年前直到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
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
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
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
秦汉时期,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
虽然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很漂亮的,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
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周朝青铜器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影响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的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同时也是中国青铜器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周朝时期,青铜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贵族礼器,经历了一个持续数百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本文将对周朝青铜器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影响进行探讨。
一、周朝青铜器艺术的起源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早期的青铜器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的仿制品。
直到商朝中叶,青铜冶炼技术才得以突破,开始大量生产大型青铜器,其风格特点为大器厚重,壮丽华丽。
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水平大幅提高,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而周朝的青铜器艺术表现出了更强的文化特色,它的创作更加注重音乐性和舞蹈性,展现了周朝社会的特有的生活和文化。
周朝青铜器的题材也更为注重宗教、神话、历史、招财、纪念等,形式上则更加精致、流畅。
二、周朝青铜器艺术的时期特征1.春秋时期周朝青铜器艺术的发展,主要为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其中早期为春秋初期,其青铜器形式保留了商代的传统,但内容和图案变化较大,如"四面楚歌"无字鼎、"五羊尊"等,因此,春秋时期的青铜器艺术成为了青铜器艺术的代表。
2.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周朝青铜器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青铜器,如战国初期的编钟、缶、壶、卣、盉等,以及战国中晚期的佩饰和刀剑等。
编钟则是周代音乐的重要乐器,其发声方式影响了后世的乐器发声方式,并且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发挥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周朝青铜器艺术的影响周朝青铜器艺术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化领域,而是扩展到了科技、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1.科技领域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在周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多种方法如铸造、鎏金鎏银鎏珂彩等,这些技术在周朝时期已经相当成熟。
同时,为了生产更好的青铜器,周朝人对冶炼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开创了青铜器的制作;此外,对青铜艺术的研究和探索也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享誉世界久已。
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
大体说,青铜器在原始社会后期开始萌芽,夏代初步发展,商周鼎盛,春秋战国繁荣,秦汉则变革、中兴,两晋南北朝至隋唐走向衰落,宋元明清仿古和作伪。
一、原始社会后期青铜器的萌芽1.原始社会后期青铜文明的发生(1)出现铜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金属器物,这种金属器物最先是铜制品。
铜器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也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也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因此,冶铜术的发明,铜器的制作和使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发明冶铜术的物质基础①社会大分工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在人们的生活中越发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人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产品,这就引起了社会大分工,首先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其次是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这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在考古发现中,大汶口文化和比之稍晚的龙山文化,都反映出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占有情况。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生产工具的锋锐与坚硬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剩余产品的增多,给人们追求美的愿望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条件,这是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金属工具和小件装饰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农业、手工业的分工,使金属制造业与制陶、玉石、纺织一样,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因此,向青铜文明迈进的步伐更大了。
②冶炼铜矿石我国原始社会晚期,人们为了制作石制农具、工具和武器,在开采和选择石料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和认识了含有铜质的石头和自然铜,或铜锡混合的矿石。
为了能从矿石中冶炼出铜,人们把长期烧制陶器的生产经验用在冶铜上。
烧制陶器的温度一般在950℃-1050℃,而铜的熔点在1080℃,两者的温度相当接近,这就为冶炼铜矿石提供了重要的燃烧条件。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2年课标】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思维导学】【背记要点】知识点1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铜器的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出土铜镜的的文化遗址是甘肃齐家文化遗址;距今4000多年。
2、商朝的青铜器:(1)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高超;(2)功用:饮食、祭祀和军事;(3)变化:逐渐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身份地位、国家权力的象征,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等级界限。
3、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和著名青铜器:(1)铸造技术:“泥范铸造法”(2)铸造工序:制模、雕刻纹饰、反制泥范、高温焙烧、浇筑液态金属、加工修正。
(3)商代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造型雄伟、最重)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注意图片记忆)(4)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是:利簋(gui)(西周最早的青铜器,记载了武王牧野伐纣的过程)知识点02 甲骨文记事1.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2.价值: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记载内容: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知识点03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特点: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2.比甲骨文规范的文字是金文:(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古代视铜为金,所以叫金文,又因为是铸刻在钟鼎之上,也叫钟鼎文、铭文。
【名师点拨】1.商周既有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也有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也叫铭文或钟鼎文)。
2.钟鸣鼎食:“钟”和“鼎”分别为商周时期青铜乐器和食器,后发展为礼器,是王公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
【三年真题】(一)、2022年中考真题1. (2022年四川达州)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
从远古到东汉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一、远古时期:石器时代的工具1. 早期人类使用石器进行生产活动2. 石器工具的制作与使用,满足原始社会的基本生产需求3. 石器时代为人类生产工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新石器时代:青铜器的出现1. 青铜器的制作技术逐渐兴起,成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工具2. 青铜器的使用使得生产工具更加精细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3. 青铜器的制作也需要更加严谨的工艺和技术,推动了工艺技术的发展三、铁器时代:铁器代替青铜器1. 铁器的出现逐渐代替了青铜器成为主流的生产工具2. 铁器的硬度和耐用性优势使得其在生产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3.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生产工具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四、秦汉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1. 秦汉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工具的改良成为关键2. 犁耕、水利等新型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3. 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成为我国古代农业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五、东汉时期:发明工艺的创新1. 东汉时期机械制造和纺织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生产工具的进步2. 转车、磨坊等先进工具的出现,使得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3. 东汉时期成为我国古代生产工具发展的高峰时期,奠定了我国古代工具制造技术的基础六、总结:生产工具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推动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进步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产工具的技术革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工匠和科技人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上是对从远古到东汉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进行的简要梳理,希望能够对读者对这一话题有一定的了解。
生产工具的进步犹如推动车轮一般,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并推动生产工具的不断完善,让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江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工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农具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铜的演变过程铜的演变过程如下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大改分为三个阶段:一:尧舜禹传说时代,青铜器开始出现,青铜文化形成。
大约距令4500—4000年,青铜器开始出现。
今天的考古发掘证明,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但这个阶段中的工具类型还很混杂,有石器,有铜器,青铜器品种也非常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等。
但是应当承认当时人们已能够用铜或青铜来制造容器。
虽然并不是善遍应用,在制造上也很粗制,对自然界的铜资源也没有形成规摸开采,但这些青铜工具的出现,无疑开启了中国青铜时代。
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在甘肃省东乡林家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刀;河北省唐山大城山遗址发现两件带孔红铜牌饰;河南省登封王城岗龙山城内出土一件含锡7%的青铜容器残片,都是这一时期出现青铜器的证明。
二:夏商周时代,青铜器开始生产和使用,青铜文化达到巅峰。
“国之大事,在祀及找”,对于夏商周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犯和对外战争。
因为各种原因,当时的人把青铜器视为人与神之间沟通的媒介,因此当时的贵族就把青铜器作为权力、身份的重要标志物,而且还赋予了青铜器很多原始宗教和贵族政治的含义。
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开始被铸造出来,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一共延读了大约1600余年。
青铜器在这一时期开始大量生产,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
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犯活动中。
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盟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狗葬的明器。
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
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
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猜美,出现了饕餮纹、铭文和其它装饰物。
先说饕餮纹。
根据《吕氏春秋》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青铜器的高超工艺;2.了解甲骨文的造字特点;3.认识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来源。
1.知道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2.了解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3.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知识点01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如距今约4000多年的甘肃地区齐家文化出土了铜镜。
2.用途丰富: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最大)、四羊方尊(制作精美)。
【即学即练1】(2020·江苏盐城·1)青铜器体现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
迄今为止世界上出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考点】青铜器【答案】C目标导航知识精讲【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钢器体现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其中,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故C符合题意;商代铜爵体现了商代的礼制,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西周利簋体现了武王伐商的史实,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即学即练2】(2020·湖南益阳·15)如图是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某文物的照片。
下列关于该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B.出土于湖南宁乡C.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D.是贵族用的乐器【考点】青铜器【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这是四羊方尊,它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出土于湖南宁乡县,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故B符合题意;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故A不符合题意;它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故C不符合题意;它是贵族用的礼器,故D不符合题意。
220艺术百家青铜艺术的发展历程摘 要】【青铜器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是我国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青铜器的发展跨越夏、商、周、战国,每个时期有各自的特色和作用。
关键词】【青铜器艺术 青铜纹饰 青铜器发展阶段一、萌生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开始使用了铜,但使用得大多是纯铜。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才开始出现,例如甘肃东乡林家和永登连城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小铜刀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制品。
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大概就是打开青铜历史第一页的标记。
《左传-宣公三年》中写道:“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反映了这一点,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器大多是容器、兵器、工具。
而且在青铜器刚开始进入大规模的的生产、使用的时候,制作工艺也比较稚嫩。
合范法是当时主要的制作手法,铸造的青铜器皿造型单一,且工艺粗糙,但却是先前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智慧。
早期青铜器外观造型独特,富有美感,虽然它们没有鼎盛时期青铜器的华美纹饰和铭文,但是它们保留着一种稚气且妩媚的东西,它们仍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二、育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这一时期包括商代的中期和早期,这段时间青铜器发展迅速,种类繁多,礼器在其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国家的王权掌握在一家手中,所以王权的维护和巩固也是当时的君主所看重的问题。
这为青铜礼器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这个时期,青铜礼器成为了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的标志和具体象征。
与此同时,礼器的自身形式也逐渐规范,各种装饰性题材也已广泛运用,并成熟,开始向装饰工艺发展。
这一时期是青铜器从不成熟向成熟、鼎盛时期的过渡期和发展期。
三、繁盛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在商晚期到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商周礼器的社会功能主要是通过在祭祀和各种礼仪中来体现出来的,因此在当时君主和王侯贵族宗庙中的礼器也被视为重器,使当时王权和等级的最高象征。
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和特点首先是青铜器的出现和初步发展阶段。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青铜器首次出现在中国的中原地区,此时的青铜器主要以器物为主,如鼎、觚、簋等。
这一阶段的青铜器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铜器上除了几何纹饰外,很少有动、植物纹样。
然后是青铜器的繁荣发展阶段。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800年,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逐渐成熟,并出现了更多的器物和不同类型的青铜器,如铜镜、铜鸟、铜兽等。
同时,青铜器的纹饰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除了几何纹饰外,又出现了动、植物纹样,典型的有云雷纹、凤鸟纹、龙纹等。
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高峰期,青铜器不仅被用作实用器物,还被运用于礼仪、祭祀等各个方面。
这些青铜器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也展现了他们对宇宙自然的观察和理解。
最后是青铜器的衰落和传统延续阶段。
大约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21年,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开始走下坡路,并逐渐被铁器取代。
然而,青铜器在这一阶段却得到了传统的延续和发展,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虽然没有达到顶峰,但仍然保留了古代的传统工艺和纹饰。
这些青铜器虽然使用率较低,但其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依然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铜器作为人类最早的合金制品,它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实用的生活用具,还在文化崇拜、道德礼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青铜器的纹饰丰富多样,充满了神秘和力量。
青铜器上的纹饰以几何纹饰、动、植物纹样为主,这些纹饰不仅美观、精美,还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如龙代表着吉祥和权威,凤鸟代表着美好和幸福等。
再次,青铜文化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
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复杂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精湛的技艺。
同时,青铜器制作中所使用的铜料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这一切都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艺水平。
最后,青铜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
谭美蓉,学号:5000212199
摘要:除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商代文字文化之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商代的青铜文化。
商周时期的青铜铭文,记录了有关事件、赏物及颁赏的礼仪,反映了贵族地位变化的情况,见证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历史。
青铜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青铜文化指青铜时代的一切精神和物质的文明,狭义的青铜文化仅指青铜器体现的文明。
青铜器的出现, 使生产力有了一个飞跃,为改变生产关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青铜器文化社会作用
前言: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的国粹,中国的艺术品当中只有青铜器是被全世界所公认的。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青铜文化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变迁以及文化内涵的变迁。
因此,研究青铜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正文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铜",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
青铜器则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它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
青铜器是人类制造、使用工具,也是人类文明开始的标志。
以铜为主的金属工具的问世,使人类文明更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冶金技术和金属制品和广泛应用,同人类文明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铜文化,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的自身。
青铜器的出现,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使生产力有了一个飞跃,为改变生产关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青铜器的冶铸,其本身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是生产技术的一次划时代的突破,而青铜器冶铸生产与组织,又反映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龙山文化时期,发现了不少青铜遗物或者是与冶铜有关的遗存。
揭开了青铜时代的帷幕,成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而世界各地进入青铜时代的时期不尽相同,技术发展的道路也各有千秋。
我国在公元两千多年原始公社制解体时期就进入了青铜时代。
人类在寻找石器时认识了矿石,在烧制陶器时发明了金属冶炼。
原始的冶铜术为古代冶金技术奠定了基础,冶金技术的发展又为运用青铜制造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武器提供了条件。
金属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龙山文化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维护和加强统治,几乎不用于生产。
到了商代,在生产的大批青铜器中,除一部分是生产工具外,多数还是青铜礼器和青铜兵器,用于祭祀和打仗,即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青铜器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宗教等活动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国家政权、等级制度的物化形式。
铜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使用铜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青铜器自她诞生之日,就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以及信仰、
审美等密切相关,体现并映射出强烈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青铜文化。
青铜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占有中国文化的主导位置,铜文化自它一产生就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步,在每个发展时期又铸铭着时代的印记。
在秦以后的二千多年里,铜文化概括了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如货币、兵器、邮政、宗教、地震、冶金、天文、建筑、气象、中医学等等,铜文化与其它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同步发展,形成了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
青铜文化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变迁及文化内涵的变迁。
郭沫若曾用铜器形象学的考古方法研究了西周彝器,确定了判断时代的标准。
他把中国青铜器时代划分为五个时期。
他以殷、周、春秋、战国的朝代为经,以铜器的形态、纹饰、铭辞为纬,就青铜器进化过程寻找其时代的共同特征,考察其演变之迹。
青铜文化作品在现代设计中,从传统形态中取其形的元素,然后再结合现代构成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
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还能充分地表达设计所蕴涵的理念与个性。
在现代雕塑与建筑中,我们不难找到一些实例。
北京街头一现代雕塑作品,是张宝贵在其藏于中国美术馆的原创作品“对话”的基础上经修改而成的。
该作品由象征传统的中国古代饮酒器皿“爵”和象征现代的高脚杯组成。
背面上部是古代青铜器“宴乐壶”上的装饰纹样。
作品意在探索时间与空间的对话,对话是现代的,也是广义的。
小结:青铜器是人类三大文明起源之一,与文字、城市比肩齐名。
我国是最早进入青铜器的时代的国家之一。
很早就开始使用青铜作为生产工具、礼器和大量的生活用具。
青铜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劳动方式、甚至统治结构。
这些改变渐渐地形成一种文化性,产生了我国深渊持久的青铜文化。
青铜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深刻影响这政治经济和文化。
时至今日,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仍运用在现代工艺和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之中,推动了中国金属制作工艺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青铜文化考》黄骁
《中国青铜器》马承源,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对商代青铜文化的再认识》张子中 ,1999年
《中国青铜器时代》郭宝钧,三联书店,1963
论文《由商周青铜器文化看中原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融》葛臻明 2010年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罗森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