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研究近年来,癌症成为全球各个国家普遍面临的一大挑战,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然而,心理干预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对于改善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癌症患者常常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恐惧感,面对治疗的不确定性和可能面临的生命危险,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而通过心理干预,患者能够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和支持,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提高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能力。
心理干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积极心态培养等方法,帮助患者重建积极的心理框架,增强心理韧性,从而减轻焦虑,改善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升癌症患者身体的变化常常导致其自我形象、自尊心等方面受到严重的打击,加之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和不适感,使得患者对自身康复和生存能力产生怀疑。
心理干预通过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增强患者对自身康复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讨论和互动,患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学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提高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最终促进患者的康复与健康。
三、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感提升癌症患者常常面临社会孤立和情感上的孤独,很多人因为对癌症缺乏了解和恐惧感,而对患者保持距离。
心理干预通过开展患者互助小组、家庭支持计划等活动,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网,增强患者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患者能够与其他患者分享治疗心得和情感体验,获得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减轻孤独感和焦虑,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在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心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应对挑战和负面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康复信心。
此外,心理干预还在社会支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帮助患者建立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
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女性癌症的16%,由于预期寿命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乳腺癌病理学护理论文摘要:由于E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这也就说明青年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疗效不如老年患者。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学;护理一、结果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观察组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其他生物学指标阳性率比较:观察组ER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间PR、HER-2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二、讨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成为危害女性生命健康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
近年来,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虽然乳腺癌的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其发病率却仍居高不下,我国虽属于乳腺癌低发区,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较前有明显增长,且发病年龄有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Han等纳入16640例乳腺癌的研究显示,在<35岁的乳腺癌患者中,年龄每下降1岁,死亡风险增加5%。
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癌为主,主要是浸润性导管癌,占总数的69.35%,主要病理类型构成和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分级方面,观察组组织学分级和各自所占的百分比与对照组应的组织学分级有所差异,但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
国外报告青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56%;沈镇宙等报告233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35岁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9%,>35岁患者的转移率50%。
本组资料中,青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2.90%,明显高于对照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癌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癌症是一种恶性疾病,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是巨大的心理挑战,从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过程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恐惧和焦虑。
因此,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
一、影响癌症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1.诊断:癌症的突然诊断使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创伤。
他们感到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控制,生命受到威胁,而且与死亡的距离变得更近。
2.治疗:治疗本身也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
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可能产生副作用,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精神状态等多个方面。
3.社交:癌症的羞耻感常常阻碍了患者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也影响了患者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
4.经济压力:癌症治疗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如果经济条件不好,可能会增加患者和家属的压力。
二、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1.抑郁:癌症患者常常陷入绝望和无助的情绪中,他们可能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怀疑,失去对生命的信心。
2.焦虑:癌症患者对未知的风险感到恐惧、忧虑,忧虑癌症会扩散、复发,或者会影响生活质量。
3.社交障碍:癌症患者可能会因为身体上可能出现的伤痕、掉发、疲惫等感到羞愧,他们更倾向于避免和人交流。
4.负面思维:癌症患者可能会因为治疗效果的不佳而感到自责、愧疚,出现倦怠、易怒等心理状况。
三、管理癌症患者心理健康的策略1.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策略,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情感释放等手段,它能够帮助患者管理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2.与亲友交流:癌症患者需要与亲友、朋友保持沟通交流,这样可以促进心理上的愈合和身体上的康复。
3.寻找支持:寻找社会团体、社区恒星等组织,可以帮助患者确定自己的处境,更好地针对各种问题寻求帮助和指导。
4.专业心理辅导:专业心理辅导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治疗方式。
心理专家可以提供有意义、有效的情绪及行为干预,使人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癌症。
综上所述,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重视情绪管理、社交交流、专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治疗策略,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癌症所带来的挑战和难题,实现身心健康和平衡的发展。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心中充满了感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话题——癌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宝贵,因此,我想借此机会,以一个教师的角度,谈谈我对癌症的认识、感悟以及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一挑战。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癌症的历史。
自古以来,癌症就是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
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癌症被认为是“不治之症”,许多患者因此失去了生的希望。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我们对癌症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治疗手段也越来越丰富。
如今,癌症已经不再是绝症,许多患者通过科学的治疗,得以重获新生。
然而,即便如此,癌症仍然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严重威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被诊断为癌症,其中约600万人死于癌症。
在我国,癌症患者数量也逐年攀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对人类的重要性。
然而,面对癌症这一挑战,我们是否曾想过,如何将教育融入抗癌事业,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和力量呢?首先,我们要关注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
癌症患者不仅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自身的压力。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我们可以邀请心理专家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
其次,我们要关注癌症患者的学业。
许多癌症患者因为治疗需要,不得不暂时离开学校。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线上教学、课后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继续学习,不落下学业。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同学们为患者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此外,我们要关注癌症患者的家庭。
癌症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伤害,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患者家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家庭凝聚力,共同应对病魔的挑战。
最后,我们要关注癌症的预防。
预防胜于治疗,作为教师,我们要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提高同学们的健康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癌症的发生。
护理心理学与护理程序考试题(一)科室姓名成绩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16分)1、心理护理的实施范畴是指就诊和住院的心身疾病类患者、躯体性疾病患者等健康不良人群。
()2、符合“重合匹配模式”的护士个体,是最理想的护士人才。
( )3、焦虑是危害所有患者身心健康的不良心理反应。
( )4、所谓第一印象,是指个体在第一次与他人接触时,根据对方的外表所得出的判断。
( )5、护理诊断是叙述病人由于疾病而引起的现存的行为反应或健康问题。
( )6、共性化心理护理是一种目标不太明确、针对性不太强,仅从满足患者需要的一般规律出发,用以解决患者中同类性质的心理问题的心理护理。
( )7、评价是将病人反应与原定的目标相比较,是护理程序的最后阶段。
( )8、在护患关系的形成过程中,护士处于相对主动地位,护士的行为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关于沟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沟通的发生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沟通是一个循环重复的动态过程C、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D、沟通是整体信息的交流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心理健康的涵意()A、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B、与别人交往中受到欢迎和信任C、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并能正确评价自己D、有理想,对事业偏执和追求3、患者王某,女,70岁,听力差,因肾功能衰竭入院,治疗效果不佳。
护士发现患者在伤心流泪,即与其沟通,以下哪项做法是对的() A、护士悄悄走进病房 B、护士大声问其流泪原因C、护士轻轻地安抚她D、护士因患者不言语,立即离开病房4、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确定患者的心理问题,必须了解其产生心理反应的原因B、心理护理的目的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C、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护患交谈来实施D、患者亲属是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之一5、不属于主观资料的内容是:()A、我的头很痛B、我感到恶心C、我入睡困难D、我不想吃饭E、我身上有出血点6、以下哪项不属于收集病人资料的内容:()A、病人的年龄、民族、职业B、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与反应C、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D、家庭成员婚恋史E、病人的生活方式7、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哪项不妥:()A、帮助患者保持较适宜的心理状态B、始终向患者保守癌症诊断C、充分调动患者与癌症抗争的内在积极性D、充分讲解心理疗法对癌症转归的积极作用8、在倾听患者叙述时,以下哪项行为不妥()A、与患者保持合适的距离B、倾听过程中轻声地说“嗯”C、不评论患者所谈的内容D、患者叙述偏题应及时打断其谈话9、关于护理诊断的陈述,错误的一项是:()A、问题+原因+症状B、问题+原因C、原因+症状D、问题+体征E、问题+体征+原因10、以下哪项护理诊断不妥:()A、便秘:与生活方式改变有关B、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有关C、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癌有关D、睡眠型态紊乱:与生活方式受干扰有关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护患关系2、社会认知3、心理偏差四、填空题(每格1分,共42分)1、护士角色人格未来形象包括、、、、、、、。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患者在面对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理解和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恐惧和焦虑:乳腺癌的诊断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恐惧和焦虑。
患者可能会对疾病的预后、治疗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感到担忧。
悲伤和沮丧:乳腺癌的诊断可能改变患者的身体形象,影响其自我认知和社会角色,从而产生悲伤和沮丧的情绪。
愤怒和无助:患者在面对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和疼痛时,可能会感到愤怒和无助。
同时,对疾病的无法掌控也可能引发患者的挫败感和无助感。
社交隔离: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可能会逐渐脱离社交活动,导致社交隔离。
自我形象紊乱:乳腺癌治疗可能导致患者的身体形象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提供支持和安慰:护理人员和家庭成员的安慰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面对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和焦虑。
提供关于疾病和治疗的信息,以增加患者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心理咨询:定期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处理悲伤、沮丧、愤怒和无助等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提供专业的引导和技巧,帮助患者发现积极的应对策略。
建立社交支持网络:鼓励患者维持或重建社交,可以减轻社交隔离的影响。
组织病友交流会或线上交流平台,可以帮助患者相互支持和分享经验。
应对自我形象紊乱:护理人员应患者的自我形象紊乱问题,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
帮助患者接受身体形象的变化,并鼓励其在康复过程中积极自我重塑。
提升自我管理技能:通过教育和实践,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包括情绪管理、疼痛管理、药物管理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等。
这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也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医院或护理机构应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且充满关怀的环境,以减少患者的压力和不安。
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也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鼓励患者参与决策过程:让患者参与到自己的治疗和护理决策过程中,可以增强其主动性和控制感,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在癌症患者中的重要性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汇,一旦降临在一个人的身上,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有心理上的巨大冲击。
在与癌症抗争的漫长道路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身体的治疗。
当被确诊为癌症时,患者的内心世界往往瞬间崩塌。
恐惧、焦虑、绝望如汹涌的潮水般袭来,淹没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
对死亡的恐惧是最直接也是最强烈的情绪反应。
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生命的终结,担心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是否能看到孩子长大、亲人安好。
这种对未知的恐惧,让他们陷入深深的不安之中。
焦虑也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他们会为治疗的效果担忧,为治疗带来的副作用烦恼,为家庭的经济负担发愁。
每一次的检查结果都像是一场审判,等待的过程充满了煎熬。
而绝望感则如同沉重的枷锁,让患者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黑暗,再也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然而,心理健康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科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理状态良好时,身体会分泌出一系列有益的激素和神经递质,这些物质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提高身体对癌细胞的抵抗能力。
相反,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中,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使得癌细胞更容易生长和扩散。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癌症的治疗往往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如果患者心理状态不佳,对治疗充满抵触和恐惧,那么他们很可能无法按时接受治疗,或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而那些心态积极的患者,更能够勇敢地面对治疗带来的挑战,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坚持下去。
心理健康还能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患者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他们会更加珍惜每一天,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他们会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的联系,从中获得情感支持和安慰。
即使在病痛的折磨下,他们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到爱与关怀,从而减轻痛苦,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心理健康论文】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癌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了解和掌握癌症患者心理变化以及对癌症的预防、治疗和恢复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从癌症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如何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鍵词] 癌症; 心理干预; 心理护理长期以来, 癌症以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人们一旦发现自己患上癌症一定会产生心理反应, 并且心理所涉及面广, 持续时间都交长、复杂且多变, 居各类疾病之首。
虽然癌症的诊断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癌症任然还是要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要承受着特别大的心理压力和躯体痛苦。
了解并且掌握着癌症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反应的规律, 对于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并对提高存活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的复杂和多变,主要体现为:恐惧、抑郁、焦虑、绝望这几点,可这几点始终贯穿于其心理反应的全过程。
因此, 研究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治疗对策, 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1.癌症患者的心理表现特征震惊否认期很多患者一开始听到癌症诊断时,第一个反应就是震惊。
有的人感到四肢无力,走不动路,有的出现暂时性痴呆,不知所措,有的会突然放声大哭,或者是极度忧虑。
再然后就极力地否认,怀疑医生的诊断是否错误,甚至到不同的医院去求医,咨询。
这个阶段是病人面对疾病所产生的保护自己的心理反应,虽然可以缓解这个时期的恐惧和焦虑的程度,但极易延误治疗。
愤怒期当患者经过不停得就医而得出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时候,觉得对人生失望的时期,就很自然产生一种悲愤的情绪。
于是一种愤怒、怨恨、嫉妒的情绪自然而然地产生,故意找茬摔东西,发脾气并常常发泄到家属和亲人的身上,不配合治疗磋商期病人开始步入“讨价还价”阶段,时常心存幻想和期盼,遍访各地的医生,寻求各种偏方,祈祷自己生命的延长。
癌症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癌症是一种危害巨大的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癌症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探讨,旨在增进对于癌症患者的理解和关怀。
一、恐惧与焦虑癌症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绝症,这使得患者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与焦虑。
从被诊断为癌症患者开始,他们的内心往往被不安和恐惧所占据。
对于未知的疾病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担心,都给患者造成了心理上的负担,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抑郁与绝望癌症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可能遭受重创。
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和疼痛,以及与病痛作斗争的折磨,都让患者感到极度的绝望。
与此同时,由于疾病对生活习惯和工作状态的限制,患者也可能陷入深度的抑郁情绪中。
抑郁常常伴随着对未来的恐惧和对生活质量的担忧,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三、自尊心受损癌症是一种会对外貌和身体造成明显影响的疾病,例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可能导致患者脱发、体重下降等外貌上的改变。
这些变化可能对患者的自尊心产生重大打击。
他们对自己的外貌不再自信,常常感到自卑和羞愧。
自尊心受损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此对患者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四、社交隔离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由于身体状况的不稳定和免疫力下降,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护理,这导致了他们与外界的社交隔离。
这种隔离感会使患者感到孤独和无助,加深了他们内心的痛苦。
同时,对于一些表面上没有变化明显的癌症患者,他们也面临着社交压力的挑战,因为周围的人很难理解和接受他们的病情,可能导致他们自主选择与社交圈子较少接触。
五、重塑人生观癌症的诊断意味着患者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治疗过程到康复期,患者需要积极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
癌症的存在迫使患者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和目标,重新评估其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个过程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理挑战,但也可能为他们带来积极的变化和成长。
肿瘤患者心理健康护理指导方法一、现状分析癌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国家癌症中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406.4万,而肿瘤患者的抑郁发病率约为正常人群的4倍。
焦虑、抑郁障碍作为肿瘤的常见共患病,可能导致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下降,进而影响预后转归,早期发现和有效干预癌症患者和一般人群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临床意义。
一项包含261万例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精神心理问题(焦虑和抑郁的症状)患者有较高的癌症特异性死亡率,且癌症存活率更低[1]。
二、发病特点不同癌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具有不同的特点,临床应在肿瘤标准化治疗的同时关注不同癌种特点,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肺癌患者的抑郁焦虑倾向明显受疼痛、化疗的影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研究发现,高文化程度、低收入、独居患者更易发生抑郁[2]。
乳腺癌患者的高抑郁、焦虑发病率(66.6%、60%)大多与独居、卵巢功能抑制有关,且年轻患者抑郁焦虑发病率更高,其他影响因素有:乳腺癌术后第二性征的缺失导致患者自觉丧失女性魅力、术后上肢肢体功能恢复不佳、担心疾病复发、害怕受到歧视等[3]。
对不同妇科肿瘤患者研究发现,抑郁评分在4分(国家癌症中心心理症状问卷,NCC-PSI)以上的卵巢癌患者出现明显症状的可能性是宫颈癌患者的4.72倍,而乳腺癌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是宫颈癌患者的8.26倍[4],更呼吁我们重视不同癌种抑郁焦虑特点,尤其放疗、化疗以及侵入性治疗过程中,医疗人员、家属均要关注其心理变化,积极心理疏导及药物干预等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症状,降低抑郁焦虑的发生率。
三、发病机制肿瘤与精神心理障碍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国内外已有诸多动物实验研究证实,但这种关系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
一项临床研究显示,2012年在20至39岁的成年人中,有100万新确诊癌症的患者一定程度上归因于长期压力(焦虑、抑郁、逆境或孤独、社会孤立等)。
癌症与人的心理之间的联系□丁显飞癌症是全世界首要的死因之一。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的年龄趋向年轻化,死亡率居高不下。
癌症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大敌,“谈癌色变”并非夸张,不同的人会对自己的厄运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人们认为癌症是不可治愈的,得了癌症就是等于得了绝症,其实这是一种对癌症错误的认识,癌症本身并可可怕,如果不积极治疗,再加上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导致了癌症的治疗疗效很差,很多患者提前死亡,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加剧了癌症在人们心中的恐惧度,可见心理上的障碍在癌症的治疗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心理障碍的人会加速癌症的形成进程,心理乐观的人,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偏低。
中医肿瘤著名专家何裕民教授认为,癌症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心理状态可以致癌、治癌、防癌。
讲究心理健康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癌症,还有利于癌症的消退。
先谈下人的不良情绪为何会增加癌症发病的风险?研究表明,不良情绪是癌细胞的活化剂,在癌症的发病因素中,人们不仅发现有毒物质、遗传、免疫功能及不良饮食习惯与癌症密切相关,同时观察到个性特征和心理社会因素对癌症的发生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有学者提出癌症患者为C型行为模式的概念,从概念上来说,C型行为是一种容易发生癌症的行为模式。
研究认为,C型行为的人肿瘤发生率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并可促进癌的转移,使癌症病性恶化,其心理特征为在气质上好压抑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压抑怒,怒而不发,也不善于发泄自己的情绪;在性格上好克服自己,忍让,过分谦虚,过分依从社会,回避矛盾,好调和矛盾。
另外,癌症的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使抗癌细胞增殖,精神因素就是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而使癌症发生、发展或抑制的。
研究证实,神经系统可通过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对免疫器官产生支配作用,积极的心理状态能使这种支配作用增强,从而使抗体增多。
而精神颓废的人,可使血液中的T 淋巴细胞减少,并抑制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导致机体免疫力的下降。
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支持癌症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面对癌症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绝望等心理反应。
因此,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为癌症患者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包括心理评估、心理辅导、家庭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一、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心理健康支持的基础,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在评估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思维和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心理评估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心理健康干预,以及如何提供支持。
心理评估的方法包括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查阅病历资料等。
在评估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同时,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和困扰。
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等。
在选择心理辅导方式时,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个体咨询是一种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方式,可以帮助患者解决个人问题,如情绪调节、应对压力、认知行为调整等。
团体辅导则是一种集体心理咨询方式,可以让患者与同样面临类似问题的人交流互动,分享经验,获得支持和鼓励。
电话咨询则可以让患者在不方便面对面咨询时获得帮助。
心理辅导的流程通常包括建立关系、了解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实施辅导方案、评估效果等步骤。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需求,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引导患者积极面对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三、家庭和社会支持家庭和社会支持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家庭成员是患者最亲近的人,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帮助患者应对孤独和绝望感。
接纳与承诺疗法对癌症病人心理健康干预效果的M e t a分析王文杰,杨丽娟,刘金钰,魏一蓝,张爱华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接纳与承诺疗法(A C T)对癌症病人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㊂方法:计算机检索P u b M e d㊁W e b o f S c i e n c e㊁t h e C o c h r a n e L i b r a r y㊁E B S C O㊁E m b a s e㊁M e d l i n e㊁C I N A H L C o m p l e t e㊁中国知网(C N K I)㊁万方数据库㊁维普数据库中关于A C T对癌症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㊂运用R e v M a n5.4软件进行M e t a分析㊂结果:共纳入26篇随机对照试验㊂M e t 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 C T可以提高癌症病人的心理灵活性[M D=-3.84,95%C I(-5.59,-2.09),P<0.0001],减轻焦虑情绪[S M D=-1.08,95%C I(-1.44,-0.72),P<0.00001],减轻抑郁情绪[S M D=-1.03,95%C I(-1.40,-0.67),P<0.00001],降低癌症复发恐惧水平[S M D=-2.15,95%C I(-3.48,-0.82),P=0.001],提高希望水平[S M D=0.89,95%C I(0.43,1.34),P=0.0001],改善生活质量[S M D=0.73,95%C I(0.21,1.25),P=0.006],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S M D=-0.90,95%C I(-1.70,-0.10),P=0.03]㊂结论:A C T能提高癌症病人的心理灵活性,降低负性情绪,提高希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㊂今后可开展大规模㊁大样本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对A C T以验证癌症病人的干预效果,从而使循证依据更加充分㊂关键词接纳与承诺疗法;癌症;心理灵活性;心理健康;负性心理反应;M e t a分析K e y w o r d s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c a n c e r;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f l e x i b i l i t y;m e n t a l h e a l t h;n e g a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a c t i o n s; M e t a-a n a l y s i s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4.01.007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 L O B O C A N)2020报道,预计2040年全球将有2840万例癌症病人,癌症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1]㊂伴随着诊断和治疗的过程,癌症病人容易出现心理痛苦等情绪并发症[2],这并不利于病人有效应对癌症及其后果㊂接纳与承诺疗法(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A C T)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干预方法,它依托于功能语境主义并以关系框架理论为基础,通过应用正念和接纳过程以及承诺和行为改变过程来提高心理灵活性[3]㊂A C T鼓励病人接纳痛苦的情绪和想法,体验当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从而创造更有价值的生活[4]㊂目前,国外报道过A C T对癌症病人应用效果的M e t a分析,但其纳入了一部分非随机对照研究[5],样本量不全,且部分结局指标异质性较大[6]㊂因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本研究通过进行全面的基金项目2020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Z R2020M G005; 2018年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人文社科类)A类计划资助项目,编号:J18R A103㊂作者简介王文杰,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71016,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杨丽娟单位:2500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刘金钰㊁魏一蓝㊁张爱华(通讯作者)单位:271016,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护理学院㊂引用信息王文杰,杨丽娟,刘金钰,等.接纳与承诺疗法对癌症病人心理健康干预效果的M e t a分析[J].全科护理,2024,22(1):29-34.M e t a分析,系统评价A C T对癌症病人心理健康干预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癌症病人的心理干预提供更充分的循证依据㊂1资料与方法1.1文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 u b M e d㊁W e b o f S c i e n c e㊁t h e C o c h r a n e L i b r a r y㊁E B S C O㊁E m b a s e㊁M e d l i n e㊁C I N A H L C o m p l e t e㊁中国知网(C N K I)㊁万方数据库㊁维普数据库㊂中文检索词为 接纳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 癌症/肿瘤 ;英文检索词为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t u m o r*O R n e o p l a s m*O R c a n c e r* ,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㊂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㊂2)研究对象为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癌症的病人;3)干预措施为干预组采用A C T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等㊂4)结局指标包括心理灵活性㊁焦虑㊁抑郁㊁癌症复发恐惧㊁希望水平㊁生活质量㊁创伤后应激障碍㊂排除标准:1)研究数据不完整或无法提取数据;2)会议论文㊁摘要㊁科技成果㊁学位论文㊁重复发表的文献;3)结局指标不符㊂1.3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㊁提取及核对,如两人意见不一致,则询问第3名研究者的意见,共同讨论决定最终结果㊂㊃92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1期1.4 文献质量评价 根据C o c h r a n e 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的文献㊂评价内容共包含7个方面,每个方面均以 风险偏倚低 风险偏倚高 不清楚 来评价文献质量㊂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若存在分歧,询问第3名研究人员后确定㊂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R e v M a n 5.4软件进行M e t a 分析㊂为控制基线水平带来的潜在影响,计算干预前后均数变化的差值进行结果统计㊂检验异质性,若P >0.1㊁I 2<50%,说明研究间异质性不明显,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若P ɤ0.1㊁I 2ȡ50%,说明研究间异质性明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文献检索结果初步检索后共获得1189篇文献,经E n d n o t e X 9查重后,剩余697篇㊂经过筛选,最终纳入26篇文献[7-32]㊂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㊂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纳入的26篇文献[7-32]发表于2012 2022年㊂共1693例病人,其中干预组842例,对照组851例㊂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㊂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表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纳入研究癌症类型 样本量(例) 干预组对照组 干预类型干预组对照组结局指标A r c h 等[16]不限6867小组A C T 加强常规护理②③④⑦E s m a l i 等[17]乳腺癌1515小组A C T 不进行干预②③F a t e m i z a d e h 等[18]胃肠道癌1212小组A C T等待治疗组②F e r n n d e z -R o d r íg u e z 等[19]不限1217小组A C T 等待治疗组②③G h a s e m i 等[20]乳腺癌1212小组A C T 不进行干预⑤G h o r b a n i 等[21]乳腺癌2020小组A C T等待治疗组③R e s k a t i 等[22]乳腺癌1515小组A C T 不进行干预④M a h d a v i 等[23]乳腺癌2020小组A C T 常规治疗③M a n i 等[24]乳腺癌1515小组A C T 放松训练⑤⑥M o h a b b a t -B a h a r 等[25]乳腺癌1515小组A C T 不进行干预②③M o n t a z e r 等[26]乳腺癌1415小组A C T 不进行干预⑤M o s h e r 等[27]肺癌2525电话A C T 教育/支持②③D e h g h a n i N a j v a n i 等[28]乳腺癌88小组A C T 等待治疗组①③R o s t 等[29]卵巢癌1516个体A C T常规治疗②③⑥S a r i z a d e h 等[30]乳腺癌1313A C T 等待治疗组⑦㊃03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 2024V o l .22N o .1(续表)纳入研究癌症类型样本量(例)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类型干预组对照组结局指标S e r f a t y等[31]不限2022个体A C T标准化谈话控制①⑥S h a r i等[32]乳腺癌3030简短A C T等待治疗组①②③姚晚侠等[14]乳腺癌140140A C T常规护理②③弓儒芳等[7]口腔癌3132个体A C T常规护理①②④张丽峰等[15]胃癌4040个体A C T常规护理①李楠等[9]膀胱癌5047小组A C T常规护理④潘虹等[11]胰腺癌3742小组A C T常规护理②③王婷婷等[12]食管癌5050个体A C T常规护理①②③⑥胡迎冬等[8]乳腺癌4139A C T常规护理②③⑥许湘华等[13]喉癌2424个体A C T常规护理①马媛等[10]喉癌100100A C T常规护理①注:①为心理灵活性;②为焦虑;③为抑郁;④为癌症复发恐惧;⑤为希望水平;⑥为生活质量;⑦为创伤后应激障碍㊂2.3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见图2)图2文献偏倚风险评价图2.4 M e t a分析结果2.4.1 A C T对癌症病人心理灵活性的影响8篇文献[7,10,12-13,15,28,31-32]评价了A C T对癌症病人心理灵活性的影响,结果各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I2=90%,P<0.0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干预组病人心理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 D=-3.84,95%C I(-5.59,-2.09), P<0.0001]㊂2.4.2 A C T对癌症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13篇文献[7-8,11-12,14,16-19,25,27,29,32]评价了A C T对癌症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各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I2= 84%,P<0.0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 M D=-1.08,95%C I(-1.44,-0.72),P< 0.00001]㊂2.4.3 A C T对癌症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14篇文献[8,11-12,14,16-17,19,21,23,25,27-29,32]评价了A C T 对癌症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各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I2=84%,P<0.0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 M D=-1.03,95%C I(-1.40,-0.67), P<0.00001]㊂2.4.4 A C T对癌症病人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4篇文献[7,9,16,22]评价了A C T对癌症病人癌症复发恐惧水平的影响,各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I2= 95%,P<0.0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癌症复发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 M D=-2.15,95%C I(-3.48,-0.82), P=0.001]㊂2.4.5 A C T对癌症病人希望水平的影响3篇文献[20,24,26]评价了A C T对癌症病人希望水平的影响,各研究间不存在明显异质性(I2=0%,P= 0.86),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 M D=0.89,95%C I(0.43,1.34),P=0.0001]㊂2.4.6 A C T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㊃13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1期5篇文献[8,12,24,29,31]评价了A C T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各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I2=75%,P= 0.003),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 M D=0.73,95%C I(0.21,1.25),P=0.006]㊂2.4.7 A C T对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2篇文献[16,30]评价了A C T对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67%,P= 0.08),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 M D=-0.90,95%C I(-1.70,-0.10), P=0.03]㊂3讨论3.1 A C T可提高癌症病人的心理灵活性,降低负性心理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心理灵活性是A C T的核心内容,它可以支持和维持病人的心理健康[33]㊂罹患癌症的病人会出现焦虑㊁抑郁以及害怕癌症复发等负性情绪,但当病人越是采取回避的应对方式,反而会使心理问题恶化,出现反弹效应[34-35]㊂A C T强调改变与情绪和行为的关系,当病人愿意接受消极的情绪,采取积极应对而不是回避策略时更有利于良好的心理调整和减轻痛苦[36]㊂心理灵活性的提高也能进一步提升病人的生活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37]㊂J o h n s等[38]针对乳腺癌病人进行A C T干预,结果显示A C T可有效降低病人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㊂H a n等[39]将84例乳腺癌病人分为A C T干预组和健康教育组,结果显示A C T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灵活性㊂丁艳妮等[40]将64例乳腺癌病人分为A C T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干预组每次30~40m i n㊁每天1次的A C T治疗,结果显示A C T能改善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㊂以上研究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A C T可提高癌症病人的心理灵活性,降低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㊂3.2 A C T可提高癌症病人的希望水平癌症的诊断会让病人感到失望与无助,病人会出现较低的希望水平[41]㊂本研究结果显示A C T可提高癌症病人的希望水平㊂A C T主张人们感受当下,了解生活的价值与意义,追求与价值观相一致的生活[42];希望理论则是以目标为导向,鼓励人们设定有价值的目标并积极去实现,两者内容相似的这部分,可能是A C T能够提升人们希望水平的原因[26]㊂3.3 A C T可减轻癌症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癌症作为一种创伤性经历,是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激源之一[43]㊂本研究结果显示,A C T可减轻癌症病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㊂面临癌症的持续威胁,病人选择逃避策略是无效的,而A C T却能通过增加心理灵活性,帮助病人以更灵活的方式与压力㊁创伤等压力源互动,并且重新建立有价值的行为,有利于病人的心理健康,会使病人产生更大的幸福感[44]㊂3.4研究的局限性1)本研究只纳入了中㊁英文文献㊂2)部分结果异质性较大,可能与A C T的干预时长㊁频率,纳入文献的国家㊁地区差异较大有关,也可能与研究对象在干预前身体状况的不同有关㊂3)纳入的文献样本量较小,部分研究没有进行随访,建议今后的研究增加样本量,并对病人进行长时间的随访㊂4结论A C T能够提高癌症病人的心理灵活性,降低负性情绪,提高希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㊂但是A C T的干预时长㊁方式㊁频率不一致,建议今后的研究针对不同类型㊁不同阶段的癌症病人的不同需求建立统一㊁规范的A C T干预方案㊂今后可多开展大规模㊁大样本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对A C T对癌症病人的干预效果进行验证,从而使循证依据更加充分㊂参考文献:[1] S U N G H,F E R L A Y J,S I E G E L R L,e t a l.G l o b a l c a n c e r s t a t i s t i c s2020:G L O B O C A N e s t i m a t e s o f i n c i d e n c e a n d m o r t a l i t y w o r l d w i d e f o r36c a n c e r s i n185c o u n t r i e s[J].C A,2021,71(3): 209-249.[2] G A O W,B E N N E T T M I,S T A R K D,e t a l.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i s t r e s si n c a n c e r f r o m s u r v i v o r s h i p t o e n d o f l i f e c a r e:p r e v a l e n c e,a s s o c i a t e d f a c t o r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i m p l i c a t i o n s[J].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C a n c e r,2010,46(11):2036-2044.[3] H A Y E S S C,L U OMA J B,B O N D F W,e t a l.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m ode l,p r o c e s s e s a n d o u t c o m e s[J].B e h a v i o u r R e s e a r c h a n d T h e r a p y,2006,44(1):1-25.[4]曾祥龙,刘翔平,于是.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㊁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7):1020-1026.[5] Z H A O C X,L A I L Z,Z H A N G L,e t a l.T h e e f f e c t s o f a c c e p t a n c e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o n t h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h y s i c a lo u t c o m e s a m o n g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a m e t a-a n a l y s i s w i t h t r i a l s e q u e n t i a l a n a l y s i s[J].J o u r n a l o f P s y c h o s o m a t i c R e s e a r c h,2021, 140:110304.[6] L I Z H,L I Y F,G U O L P,e t a l.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f o r m e n t a l i l l n e s s i n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 o f r a n d o m i s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s[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2021,75(6): e1398.[7]弓儒芳,刘均娥,王秋莉.接纳承诺疗法对口腔癌复发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34(16):84-86. [8]胡迎冬,蒋维连.接纳与承诺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㊃23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1绪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9):2265-2268.[9]李楠,李启莲,蒋维连.接纳与承诺疗法对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出院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9,18(10):40-45.[10]马媛,王晓.接纳与承诺疗法在喉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9):93-95.[11]潘虹,罗冰,遆甜,等.接受与承诺疗法对晚期胰腺癌病人心理应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7):1279-1282. [12]王婷婷,杨孝苹.接纳与承诺疗法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22,14(2):90-93. [13]许湘华,欧美军,谢婵娟,等.接纳与承诺疗法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5):6-10. [14]姚晚侠,何苗,李春华,等.接纳与承诺疗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24):2275-2277.[15]张丽峰,王麦换,赵单,等.接纳承诺疗法在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9):4008-4011.[16] A R C H J J,M I T C H E L L J L,G E N U N G S R,e t a l.R a n d o m i z e dt r i a l o f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f o r a n x i o u s c a n c e r s u r v i v o r s i n c o mm u n i t y c l i n i c s:o u t c o m e s a n d m o d e r a t o r s[J].J o u r n a l o f C o n s u l t i n g a n d C l i n i c a l P s y c h o l o g y,2021,89(4):327-340.[17] E S MA L I A,A L I Z A D E H M.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g r o u p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 b a s e d o n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o ni n c r e a s i n g o f m e n t a l h e a l t h a n d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w o m e n's l i f e w i t hb r e a s tc a n c e r[J].B i o s c i e n c e s,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A s i a,2015,12(3):2253-2260.[18] F A T E M I Z A D E H M,G H A V A S I F,H E S A R I B S,e t a l.T h e r o l eo f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b a s e d g r o u p t h e r a p y o n p a i n t o l e r a n c e a n d s t a t e-t r a i t a n x i e t y i n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J].J o u r n a l o f A n a l y t i c a l O n c o l o g y,2019,8:63-67.[19] F E R N N D E Z-R O D RíG U E Z C,G O N Z L E Z-F E R N N D E Z S,C O T O-L E S M E S R,e t a l.B e h a v i o r a l a c t i v a t i o n a n d a c c e p t a n c e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a n x i e t y a n dd e p r e s s i o n i n c a n c e r s u r v i v o r s:a r a n d o m i z e d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B e h a v i o r M o d i f i c a t i o n,2021,45(5):822-859.[20] G H A S E M I F,D E H G H A N F,F A R N I A V,e t a l.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o n l i f e e x p e c t a n c y o f f e m a l e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a t T e h r a n's D e h s h p o u r i n s t i t u t e i n2015[J].A s i a nP a c i f i c J o u r n a l o f C a n c e r P r e v e n t i o n,2016,17(8):4113-4116.[21] G H O R B A N I V,Z A N J A N I Z,OM I D I A,e t a l.E f f i c a c y o f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A C T)o n d e p r e s s i o n,p a i na c c e p t a n c e,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f l e x ib i l i t y i n m a r r i e d w o m e n w i t hb r e a s tc a n c e r:a p r e-a nd p o s t-te s t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T r e n d s i nP s y c h i a t r y a n d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2021,43(2):126-133.[22] R E S K A T I M H,H O S S E I N I S,A L I Z A D E H-N A V A E I R,e t a l.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m a n a g e m e n t o n s e l f-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 f e a r o f d i s e a s e p r o g r e s s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b r e a s t c a n c e r[J].J o u r n a l o f B a b o l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2020,22(1):110-118. [23] MA H D A V I A,A G H A E I M,AM I N N A S A B V,e t a l.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a c c e p t a n c e-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A C T)o np e r c e i v e d s t r e s s,s y m p t o m s o f d e p r e s s i o n,a n d m a r i t a l s a t i s f a c t i o ni n w o m e n w i t h b r e a s t c a n c e r[J].A r c h i v e s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2017,4(1):16-23.[24] MA N I A,M E H D I P O U R Z,A HMA D Z A D E H L,e t a l.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g r o u p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o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w e l l-b e i n g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i n S h i r a z,I r a n[J].M i d d l e E a s t J o u r n a l o f C a n c e r,2019,10(3):231-238.[25] M O H A B B A T-B A H A R S,M A L E K I-R I Z I F,A K B A R I M E,e t a l.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g r o u p t r a i n i n g b a s e d o n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o n a n x i e t y a nd de p r e s s i o n of w o m e n w i t hb r e a s tc a n c e r[J].I r a n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C a n c e r P r e v e n t i o n,2015,8(2):71-76.[26] MO N T A Z E R A,N E MA T I F,D E H G H A N I F,e t a l.E f f i c a c y o f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o nb r e a s tc a n c e r f e m a l ep a t i e n t s'h o p e[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a n c e r M a n a g e m e n t, 2017,10(2):1.[27] MO S H E R C E,S E C I N T I E,H I R S H A T,e t a l.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f o r s y m p t o m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i n ad v a n ce d l u n gc a n c e r a nd c a re g i v e r d i s t r e s s:a p i l o t r a n d o m i z e d t r i a l[J].J o u r n a lo f P a i n a n d S y m p t o m M a n a g e m e n t,2019,58(4):632-644.[28] D E H G H A N I N A J V A N I B,N E S H A T D O O S T H T,A B E D I M R,e t a l.T h e ef f e c t o f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o nd e p r e s s i o n 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f l e x i b i l i t y i n w o m e n w i t h b r e a s tc a n c e r[J].Z a h ed a n J o u r n a l o f Re s e a r c h i n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2015,17(4):1-6.[29] R O S T A D,W I L S O N K,B U C H A N A N E,e t a l.I m p r o v i n g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a d j u s t m e n t a m o n g l a t e-s t a g e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e x a m i n i n g t h e r o l e o f a v o i d a n c e i n t r e a t m e n t[J].C o g n i t i v e a n d B e h a v i o r a l P r a c t i c e,2012,19(4):508-517.[30]S A R I Z A D E H M,B O O G A R I,T A L E P A S A N D S,e t a l.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f o r d e m o r a l i z a t i o ns y n d r o m e a n d c a n c e r-r e l a t e d t r a u m a:a r a n d o m i z e d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s t u d y[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a n c e r M a n a g e m e n t,2021,14(11):1.[31]S E R F A T Y M,A RM S T R O N G M,V I C K E R S T A F F V,e t a l.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f o r a d u l t s w i t h a d v a n c e dc a n c e r(C a n A C T):a f e a s i b i l i t y r a nd o m i s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2019,28(3):488-496.[32]S H A R I N I,Z A I N A L N Z,N G C G.E f f e c t s o f b r i e f a c c e p t a n c e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A C T)o n s ub j ec t i v e c o g n i t i v ei m p a i r m e n t i n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g o i n g c h e m o t h e r a p y[J].J o u r n a l o f P s y c h o s o c i a l O n c o l o g y,2021,39(6):695-714.[33] R E N S H AW T L.P r o b i n g t h e r e l a t i v e p s y c h o m e t r i c v a l i d i t y o ft h r e e m e a s u r e s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i n f l e x i b i l i t y[J].J o u r n a l o fC o n t e x t u a l B e h a v i o r a l S c i e n c e,2018,7:47-54.[34] WA N G D A,H A G G E R M S,C H A T Z I S A R A N T I S N L D.I r o n i ce f f e c t s o f t h o u g h t s u p p r e s s i o n:a m e t a-a n a l y s i s[J].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S c i e n c e,2020,15(3):778-793.[35] F E R O S D L,L A N E L,C I A R R O C H I J,e t a l.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A C T)f o r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l i v e s o f c a n c e rp a t i e n t s:a p r e l i m i n a r y s t u d y[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2013,22(2):㊃33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1期459-464.[36] F A S H L E R S R ,W E I N R I B A Z ,A Z AM M A ,e t a l .T h e u s e o f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i n o n c o l o g y s e t t i n gs :a n a r r a t i v e r e v i e w [J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p o r t s ,2018,121(2):229-252.[37] L U C A S J J ,MO O R E K A.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f l e x i b i l i t y :po s i t i v e i m pl i c a t i o n s f o r m e n t a l h e a l t h a n d l i f e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J ].H e a l t h P r o m o t i o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2020,35(2):312-320.[38] J O H N S S A ,S T U T Z P V ,T A L I B T L ,e t a l .A c c e p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f o r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s u r v i v o r s w i t h f e a r o f c a n c e r r e c u r r e n c e :a 3-a r m p i l o t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J ].C a n c e r ,2020,126(1):211-218.[39] H A N J ,L I U J E ,S U Y L ,e t a l .E f f e c t o f a g r o u p-b a s e d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A C T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n i l l n e s s c o gn i t i o n i n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J ].J o u r n a l o f C o n t e x t u a l B e h a v i o r a l S c i e n c e ,2019,14:73-81.[40] 丁艳妮,刘爱兰,谢海燕,等.接纳与承诺疗法对乳腺癌幸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6):142-144.[41] L I N D E N W ,V O D E RMA I E R A ,MA C K E N Z I E R ,e t a l .A n x i e t ya n d d e p r e s s i o n a f t e r c a n c e r d i a g n o s i s :p r e v a l e n c e r a t e sb yc a n c e r t y p e ,g e nde r ,a n d a g e [J ].J o u r n a l of A f f e c t i v e D i s o r d e r s ,2012,141(2/3):343-351.[42] TWO H I G M P ,L E V I N M E .A c c e pt a n c e 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a s a T r e a t m e n t f o r A n x i e t y a n d D e pr e s s i o n :A R e v i e w [J ].P s yc h i a t r C l i n N o r t h A m ,2017,40(4):751-770.[43] Z E R B I N A T I L ,MU R R I M B ,C A R U S O R ,e t a l .P o s t -t r a u m a t i cs t r e s s s y m p t o m s a n d s e r o t o n i n t r a n s p o r t e r (5-H T T L P R )p o l y m o r ph i s m i n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J ].F r o n t i e r s i n P s y c h i a t r y,2021,12:632596.[44] G L O S T E R A T ,M E Y E R A H ,L I E B R.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f l e x i b i l i t ya s a m a l l e ab l e p u b l ic h e a l t h t a r g e t :e v ide n c ef r o m a r e pr e s e n t a t i v e s a m p l e [J ].J o u r n a l o f C o n t e x t u a l B e h a v i o r a l S c i e n c e ,2017,6(2):166-171.(收稿日期:2023-06-26)(本文编辑卫竹翠)基于C i t e S p a c e 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症的可视化分析潘凯丽,黎 琴,吕 蝉,廖美英,张 悦,朱 璐,王康美,吴 帆,王桂兰,覃婷婷摘要 目的:了解国内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症的热点及进展,为干眼症中医外治法治疗提供参考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 N K I )㊁万方数据库㊁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干眼病中医外治的相关文献,时间范围为2004年1月 2023年4月,使用C i t e S pa c e 6.2.R 2软件进行知识图谱绘制和可视化分析㊂结果:共纳入1103篇文献㊂目前国内文献发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作者团队内部形成较紧密的合作关系,但团队与团队间少有合作,机构间的合作较疏远;关键词分析得出干眼症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研究热点在针刺疗法㊁中医熏蒸等方面㊂多学科技术融合创新㊁注重病人满意度将是未来趋势㊂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症领域研究不断深化,但仍存有一些问题;研究者需进一步完善和探索理论,注重团队和机构间的合作,构建相关操作规范,加强多学科间协作创新㊂关键词 干眼症;中医外治法;C i t e S pa c e 软件;可视化分析K e yw o r d s x e r o p h t h a l m i a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e x t e r n a l t r e a t m e n t ;C i t e S p a c e s o f t w a r e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1.008 干眼症是指泪液量或质发生异常或动力学受损,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课题,编号:G Z S Y 21-36;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G Z Z C 2020099;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 2013243㊂作者简介 潘凯丽,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黎琴(通讯作者)㊁吕蝉㊁廖美英单位: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张悦㊁朱璐㊁王康美㊁吴帆㊁王桂兰㊁覃婷婷单位: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㊂引用信息 潘凯丽,黎琴,吕蝉,等.基于C i t e S p a c e 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症的可视化分析[J ].全科护理,2024,22(1):34-39.引起泪膜不稳定,并伴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理改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㊂目前干眼症的全球发病率为5.5%~33.7%,我国干眼症发病率为21%~30%,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2]㊂干眼症病人需承受较重的身体痛苦,易引发抑郁㊁焦虑等不良情绪,有碍病情的康复[3]㊂干眼症主要的治疗方式有人工泪液㊁玻璃酸钠㊁糖皮质激素等,但存在短期有效㊁不良反应大的缺点[4],故需要疗效更加稳定的治疗方式㊂中医外治历史悠久㊁作用迅速㊁疗效独特,在多项干眼症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受到广大病人的青睐㊂‘ 十四五 国民健康规划“提出,促进中医适宜技㊃43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 2024V o l .22N o .1。
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南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除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巨大打击外,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面对癌症的挑战时,患者和他们的家人需要关注和照顾心理健康。
本文将提供一些指导原则和技巧,帮助癌症患者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以更积极、乐观地应对疾病。
1. 接纳自己的情绪面对癌症的诊断,患者往往会经历各种情绪波动,包括恐惧、愤怒、焦虑、无助等。
首先,患者需要接纳这些情绪,不要试图压抑或否认它们的存在。
同时,患者应该与亲朋好友保持沟通,寻求情感支持,也可以考虑加入癌症患者支持小组,与其他经历相似困境的人分享心情。
2. 拥抱积极心态乐观的态度对癌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尽管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但患者应该尽量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疾病。
患者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例如冥想、瑜伽或听音乐,来平复情绪,增强内心的力量。
3.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健康需要得到专业关注。
许多医疗中心都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可以帮助患者处理和缓解心理困扰。
作为患者,你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医生或辅导员商讨心理支持的需求,并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4. 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饮食和运动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并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增强患者身体的抗病能力。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适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5. 建立日常规律和目标癌症治疗期间,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面临许多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日常规律和制定短期目标有助于维持患者的心理稳定。
患者可以制定一个简单的日程安排,并设定一些小目标,以帮助自己保持积极的状态。
6. 寻找心灵寄托无论宗教信仰如何,寻找心灵寄托可以给癌症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患者可以通过宗教仪式、祷告、冥想等方式与宗教信仰相结合,寻找到平静和力量的源泉。
7. 照顾自己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忽略对自身的照顾。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二《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目的: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以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结果: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受社会环境、家庭情况、自身因素、诊断的拖延等诸多因素影响。
结论: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错综复杂,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通过选择性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掌握一般性的卫生保健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减轻其不良心理反应,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心理;健康教育癌症作为当今社会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
由于人们对癌症认识的不足,一旦确诊为癌症,任何人,即使是一位意志坚强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甚至出现剧烈的心理反应[1],表现出恐惧和绝望,在希望与放弃中游移,无心顾及工作、学习以及参与社会活动。
对于很多患者及家庭而言,癌症就是飞来的横祸,尤其是在确诊为癌症的初期,患者很容易出现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大多数出现抑郁、焦虑等急性心因性反应。
而不良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医护人员面对癌症患者应及时、正确了解其各种心理需求,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给予心理指导,引导患者正视现实,摆脱死亡的恐惧心理,使其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其弥留之际生存的社会意义。
1 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失落的家庭角色、无助感、无望感、自尊心、自身形象、失眠及疲倦、诊断的拖延、不良的医疗服务理念、匮乏的沟通意识、家属及亲友的冷漠感等,均影响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2]。
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一般表现为焦虑、恐惧、孤独、愤怒、抑郁、猜疑、内疚、自责、失落、接纳等。
焦虑和恐惧是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心理反应,表现出担心、紧张、烦躁不安、过于敏感、失眠、厌食等[3],患病初期可出现孤独感、猜疑,甚至出现抑郁,极度的悲观和绝望、情绪低落、忧愁、沮丧、失落感等情感变化,渐渐产生愤怒的情绪,自责、内疚,最终面对现实,接纳事实。
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以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结果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受社会环境、家庭情况、自身因素、诊断的拖延等诸多因素影响。
结论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错综复杂,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通过选择性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掌握一般性的卫生保健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减轻其不良心理反应,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心理;健康教育
癌症作为当今社会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
由于人们对癌症认识的不足,一旦确诊为癌症,任何人,即使是一位意志坚强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甚至出现剧烈的心理反应[1],表现出恐惧和绝望,在希望与放弃中游移,无心顾及工作、学习以及参与社会活动。
对于很多患者及家庭而言,癌症就是飞来的横祸,尤其是在确诊为癌症的初期,患者很容易出现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大多数出现抑郁、焦虑等急性心因性反应。
而不良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医护人员面对癌症患者应及时、正确了解其各种心理需求,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给予心理指导,引导患者正视现实,摆脱死亡的恐惧心理,使其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其弥留之际生存的社会意义。
1 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
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失落的家庭角色、无助感、无望感、自尊心、自身形象、失眠及疲倦、诊断的拖延、不良的医疗服务理念、匮乏的沟通意识、家属及亲友的冷漠感等,均影响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2]。
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一般表现为焦虑、恐惧、孤独、愤怒、抑郁、猜疑、内疚、自责、失落、接纳等。
焦虑和恐惧是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心理反应,表现出担心、紧张、烦躁不安、过于敏感、失眠、厌食等[3],患病初期可出现孤独感、猜疑,甚至出现抑郁,极度的悲观和绝望、情绪低落、忧愁、沮丧、失落感等情感变化,渐渐产生愤怒的情绪,自责、内疚,最终面对现实,接纳事实。
2 健康教育
2.1 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的行为干预,帮助癌症患者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及战胜病魔的信心,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预防疾病,促进康复,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实施方案
针对患者的性格特征、职业类型和性质、文化程度、家庭情况以及周围生活
环境等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熟悉患者的具体治疗措施,在掌握全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预见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争取做到事先控制举措。
2.2.1 性格特征性格外向者多表现出极度焦虑和失落,性格内向者则表现出消极、低落等情感变化。
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配合患者,解释其所需要或想了解的有关疾病的情况,消除顾虑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对于病情恶化或癌症复发的患者,表现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应给予患者更多的照顾和安抚,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
2.2.2 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干部、教师等文化程度较高、年龄偏大的患者,应采用安慰、鼓励方法,保证采取各种方法对患者精心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感到放心、满足;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一般需要精神上某种寄托,表现行为错乱,应采用理解和尊重的方法,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有关常识性的知识,满足和尊重患者的心理需求。
2.2.3 家庭及周围环境因家庭环境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感到恐惧、紧张、抑郁寡欢、心情苦闷等,心理活动失去平衡,产生感情的宣泄,应采用疏导、隔离、劝导和照顾的方法,需要家属、亲友及社会的配合,进行关心、体贴照顾、劝说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感,同时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尽量减少其恶性刺激。
2.3 健康教育的意义
2.3.1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找回生存意义患者面对长期、致命的疾病,可能会失去所有兴趣和爱好,生存将会成为惟一目标。
积极使用谈话、倾听技术及开放性的提问方法,主动倾听患者的心声,使其树立信心,自我发现,超越自我,找回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2.3.2 保持乐观和充满希望的态度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才能改善生理环境,还能够延长生命。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癌症科普知识,正确引导患者正视现实,使其消除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对生存充满希望。
更加需要社会上的关怀与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2.3.3 避免指责,正确引导患者树立自信心人群中存在各自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具有固有的个性,外界力量很难改变其固有的性格。
每个人完全可以用各自特有的方式、方法去应对疾病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必通过外界力量尝试着改变其固有的性格。
当患者的性格发生变化时应给予正确引导和开导,增加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3 结论
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医院应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可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医护人员应该经常和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悲观紧张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及时给予帮助;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种疑问,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其由悲观、紧张、恐惧、猜疑等心理状态转变为冷静、乐观的态度思考问题,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使家属及亲友经常探视,给予关心、照顾和安慰,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珍淑.癌症患者的心理支持.中国实用医药, 2009,3:230-231.
[2]吴煜.肿瘤患者家庭康复.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41-44.
[3]托马斯·爱德华,托马斯·戈登.治疗医患矛盾的12张处方.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14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