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2017年12月热点时评

  • 格式:docx
  • 大小:32.11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2017年12月热点时评

吴永宁坠亡,该鼓励什么样的极限挑战

据报道,近日,自称“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全网粉丝超百万、26岁的吴永宁在湖南长沙某大楼坠亡。警方通报称,其死亡原因系高空坠亡,排除他杀。

吴永宁坠亡的消息,引发舆论热议。不少人在震惊、惋惜之余,对吴永宁挑战极限的精神给予热情肯定,认为他的努力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久违了的血性。这不难理解,毕竟,从今年2月10日开始发布第一条高楼极限运动视频,仅仅10个月光景,吴永宁就“收割”了百万粉丝。这其中,除了视频平台的幕后推动之外,也表明一般民众确实有着某种“英雄崇拜”的情结。

现在已经很难搞清楚,在吴永宁“每天都在爬”、每次都在“玩儿命”的过程中,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动力究竟是什么?但有一点想必是一个重要因素,即经由网络直播,他精准地实现了与粉丝的互动,“大楼就在那里”,固然是一个吸引他去不断攀爬的因素,而粉丝的欢呼与打赏等则是最直接的驱动力量,让他停不下来。

而正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吴永宁获得了巨大的满足与成就感,有掌声,也有金钱的回馈,更有某种聚光灯下的“超人想象”。与这些荣光相比,现实生活中的亲情、爱情,或许只能被视为羁绊。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的女友劝说得多了,就会被他屏蔽或者不被理睬。对于一个沉浸在“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语境中的人而言,任何正常都是难耐的平庸。

事实上,吴永宁并非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危险性。今年10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项运动在国内是违法的,我去小区经常会被保安和物业阻挠,只能偷偷摸摸的,靠运气。被警察抓、进局子是常有的事儿,不过到目前为止,除了教育我们一顿也没什么特别严重的处分。”从这段话中,我们看不到对法律的敬畏,也看不到任何自我警醒,倒是满满的自以为得意。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挑战极限的价值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这个世界并非只是为了某些个体而存在的,任何个体的行为,哪怕是为了拓宽人生存空间、想象空间的努力,也应该遵循基本的准则和边界。遵守公共秩序是一个标准,守法则是另一个标准。也即,不仅要爱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有责任和义务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影响其他人的生命安全。

遗憾的是,这些基本常识,在网络直播的喧嚣中往往被轻易忽略,或者有选择性地被无视。人们只愿意看到一个高出同侪的“英雄”,一个寄托了众人潜在意志的“代言人”,为他欢呼、喝彩,顺带打个赏。至于更多的责任伦理、社会规范、公共秩序,甚至包括“英雄”的生命等等,均不在讨论者的谈资范围之内。

如果说,吴永宁自己给挑战视频打上“不作死就不会死”字样,更多是希望引起关注的话;那么,后来潮涌而来的粉丝欢呼,恐怕带动了他“不作就死”的节奏。这种群情激奋的鼓励,或许才是将吴永宁推向不归路的强大力量,且无法停歇。

我们都是庸常的路人甲或路人乙,但我们喜欢创造出个把“英雄”,用作我们乏味生活的点缀,稍稍满足一下未曾泯灭的“英雄梦”“极限情”。这实际是一种很悲哀的社会心理:常态生活中鲜有自立自为的努力,却往往把情绪寄托到别人身上。

多少年来,我们总是讴歌英雄,礼赞死亡,鼓励人要有血性,但那都是对他者而言,反求诸己则立马变幻了腔调,喜欢弄点绿植、谈谈养生、中医是最爱、保养是信仰云云。也因此,学者自沉,他们歌颂;诗人跳楼,他们礼赞;高空失手,又是一轮溢美的谀辞。

人当然应该有些血性,也不妨多一些探索、挑战的精神,但前提是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不要将自己置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自伤境地,更不要将自己不能、不愿去做的行为投射到他人身上。

传播坠楼视频,戳破底线

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吴永宁失手坠楼,对其家人和女友来说,是一件惨痛的悲剧,对社会来说,亟需加强对类似“极限运动”的管理与引导,既要鼓励敢于挑战的精神,也要强调人生安全与公共安全。勇于探索不是盲目玩命。

斯人已逝,是是非非却并未随之而去。最近,一段吴永宁失手跌落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在这段视频上,清晰记录了吴永宁在生命尽头最后的尝试并最终跌落的画面,每一个看到这个视频的人,都不由得心头一颤。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将这样的视频发布到网络上,都是对死者及其家人极大的不尊重。

这个视频,是吴永宁生前最后一次挑战高空建筑的视频,由他自己架在边上的手机拍摄的。他去世之后,手机到了他爸爸手里。某媒体记者前往采访的时候,提出来要看一下他的手机,并当着其父的面对视频进行了翻拍,当时家人并未阻止。随后,该媒体记者就将视频发到了网上,引发质疑。

吴永宁女朋友在微博上悲愤地表示,“今天突然看到这个视频,我哭死。吴咏(永)宁一家善良,你们说要看手机,他爸爸就给你们,没让你们发出来。考虑我们家人的感受吗?如果你们再不撤下来,等着我的死讯消息。让你们赚钱。让你们继续曝。”在舆论的压力下,该媒体撤下了视频,并进行了道歉。

人们可以对吴永宁的行为表示不理解甚至批评,直至进行反思,但他的死无论如何都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他作为死者的权利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媒体可以报道,可以评论,但不应该为发布所谓独家信息,在没有征得家人同意的情况下,贸然发布视频,是缺乏操守的行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样残酷的视频,对观看者来说,也极易引起心理不适。作为媒体,无论通过什么手段获得类似视频,也应当慎重公开,以免对死者、对家属乃至社会造成伤害。

在眼球经济时代,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来吸引眼球和流量。作为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某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底线不能破,公序良俗的底线不能破,与人为善的底线不能破,媒体的职业操守不能破。为了争抢所谓的独家,而悍然破坏底线的行为,是任何辩解都无法洗清的耻辱。

从这件事上,媒体从业人员更应该警醒。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应当有共同的底线意识。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更需要克制追求独家轰动效应的冲动,慎重再慎重,考证再考证,消息报得早一点晚一点有什么要紧呢?受众早已信息过剩,反倒是有观点有态度有分析的见解和观点,才是真正无可替代的独家。

“高空挑战第一人”坠亡,悲剧背后的“真相”让人慨叹

日前,自称“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的吴永宁意外坠亡,引起了舆论场上的争论。这位一度全网粉丝超百万的年轻人,不幸在湖南长沙华远国际中心坠落身亡。根据视频记录,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贴着墙面做了两次引体向上。而且,视频显示,“吴永宁有些体力不支,他的双脚贴在玻璃墙面勉强支撑着,想努力要往上爬。挣扎了大约20秒,最终坠落了”。

面对网上一些类似“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言论,想必有许多朋友都不会赞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高空挑战”的危险性极大,不会有谁会整天拿着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就像那些在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