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春秋史
- 格式:ppt
- 大小:4.57 MB
- 文档页数:58
我国古代历史是非常悠久和丰富多彩的,它延续了数千年,包括了众多朝代和事件。
本文将以时间轴的方式,按照历史高中我国古代史的时间顺序,对我国古代的重要事件和朝代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梳理,以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传说中的黄帝之后的部落首领所建立的朝代,因而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开端。
夏朝时期,我国社会逐渐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出现了大量青铜器,文化和手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时期境内出现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的进步,商朝的商贸活动频繁,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商业活动为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三、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有夏商两代的记录,拥有典章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政权朝代。
西周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制度,例如“礼乐教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四、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剧变时期,它是我国封建社会由萌芽开始转变为比较成熟的阶段。
夜郎自大、秦晋之争、荆州之争以及齐楚之争等一系列战争使这个时期的历史变得混乱而又动荡。
五、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统一国家,这个朝代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至今仍有影响的统一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六、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
汉朝统一了我国版图,开创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辉煌。
七、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颠簸时期,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我国分裂为三国,相互争霸,不断发生政治变动和战争。
八、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十分混乱的时期,南北诸多割据势力频繁,战乱不断,直到北齐一统北方才结束了这段纷乱的历史。
三、夏商西周: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夏禹是颛顼的后代,姒姓。
夏朝(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自禹至桀共17君14世。
夏的中心在今晋南豫西地区。
夏代的文献记载不多,我们知道的夏代的历史主要有启代益位,启伐有扈氏,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和夏桀亡国等几件事。
由于夏的文献记载不足,考古学的夏文化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可以看作夏文化的遗址主要有:郑州洛达庙,偃师二里头、登封王城岗等。
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主要对象。
二里头文化中,开始有青铜器,爵、戈等。
发现了大型宫殿的遗址。
夏朝的巩固和发展禹死后,按照禅让制传位于益,但是启取而代之,益干启位而启杀之。
启即位后,有扈氏反对,结果启讨伐有扈氏。
(知义而不知宜)启死子太康继立,兄弟五人内讧,群众乘机而起,东方夷人后羿有穷氏“因夏民以代夏政”。
但后羿同样残暴,不久被手下伯明氏的寒浞杀死。
寒浞仍不得民心,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招纳夏众,灭寒浞及有穷国。
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带来了一段和平发展期。
到帝孔甲时,“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叛之”。
至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夏桀竟还荒谬地自比太阳,群众诅咒说:“时日曷丧?予与汝偕亡!”商汤乘机起兵,夏亡。
商族的兴起贤君汤的故事:统治合法性中德的因素。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
不用命,乃入吾网。
”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史记•殷本纪》商为诸夏中有悠久历史的古老部族,原活动于孟诸一带(今河南商丘北),夏末乘乱翦灭夏的诸多属国,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进而伐夏,鸣条之战夏军败绩,夏桀逃死于巢(今安徽巢湖北岸),夏亡。
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商代多次迁都,原因尚待探讨。
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相对稳定,其后250多年,商代社会发展较稳定。
武丁(公元前1250年-1192年在位59年)时商王朝达于鼎盛。
三、夏商西周: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夏禹是颛顼的后代,姒姓。
夏朝(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自禹至桀共17君14世。
夏的中心在今晋南豫西地区。
夏代的文献记载不多,我们知道的夏代的历史主要有启代益位,启伐有扈氏,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和夏桀亡国等几件事。
由于夏的文献记载不足,考古学的夏文化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可以看作夏文化的遗址主要有:郑州洛达庙,偃师二里头、登封王城岗等。
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主要对象。
二里头文化中,开始有青铜器,爵、戈等。
发现了大型宫殿的遗址。
夏朝的巩固和发展禹死后,按照禅让制传位于益,但是启取而代之,益干启位而启杀之。
启即位后,有扈氏反对,结果启讨伐有扈氏。
(知义而不知宜)启死子太康继立,兄弟五人内讧,群众乘机而起,东方夷人后羿有穷氏“因夏民以代夏政”。
但后羿同样残暴,不久被手下伯明氏的寒浞杀死。
寒浞仍不得民心,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招纳夏众,灭寒浞及有穷国。
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带来了一段和平发展期。
到帝孔甲时,“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叛之”。
至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夏桀竟还荒谬地自比太阳,群众诅咒说:“时日曷丧?予与汝偕亡!”商汤乘机起兵,夏亡。
商族的兴起贤君汤的故事:统治合法性中德的因素。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
不用命,乃入吾网。
”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史记•殷本纪》商为诸夏中有悠久历史的古老部族,原活动于孟诸一带(今河南商丘北),夏末乘乱翦灭夏的诸多属国,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进而伐夏,鸣条之战夏军败绩,夏桀逃死于巢(今安徽巢湖北岸),夏亡。
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商代多次迁都,原因尚待探讨。
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相对稳定,其后250多年,商代社会发展较稳定。
武丁(公元前1250年-1192年在位59年)时商王朝达于鼎盛。
夏商西周历史故事(5个)1、夏:时日曷丧,予汝偕亡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任天子,接班的时候,夏王朝已经山河日下,快不行了。
但夏桀不甘心沉沦下去,打算重振辉煌,即位后马上拿山东滕县地区的“有施国”开刀。
当时,很多诸侯已经不再服从夏王族的领导地位,开始面离心叛。
其中有施国从前对夏桀挑鼻子竖眼,正好被夏桀抓为现行。
为了杀一儆百,夏桀亲自坐上战车,调集了上万军队集结在有施国几百米长的小城之外,耀武扬威。
有施国在大兵压境面前失去勇气,下城请罪,表示愿意臣服纳贡。
夏桀不许投降,一定要灭掉他的封国,杀鸡儆猴,给各家诸侯做个样子。
有施氏急了,只好选了一个美女“妹喜”进献给夏桀。
夏桀立刻魂魄全无,于是再也不说灭有施氏了,急不可待罢兵回朝。
夏桀收了妹喜,放了有施国,不但没有重建在诸侯中的声威,反倒令诸侯更小看了他。
妹喜被接到夏都巩义,看见夏桀的王宫已是多年陈旧。
夏桀赶紧下令在附近的洛阳地区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很漂亮的新宫殿,修得很高,从地面往上看,有将要倾倒的感觉,所以取名倾宫。
在倾宫里又用美玉、石头砌出琼室、瑶台。
修好了以后,夏桀就挽着妹喜跑来浪漫。
当时政府规定,一人发五十亩地,十分之一粮食上交王族。
但是夏桀不理睬这个标准,敛收无度,宫里粮食多得吃不了,就把它们都酿成美酒。
夏桀挖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巨大的酒池装酒,酒池里面能够行船,乐师和歌女站在船上,鼓手安置在岸边。
酿这一大池子的酒,剩下的酒糟堆积成丘,连绵十里,从丘顶可以远望七里。
一通鼓响,有三千人从殿外嘻嘻哈哈奔跑而入,你强我夺,蹲在池旁争地方,象牛饮水一样趴在池沿猛吸起来。
好多人喝醉了以至于掉入酒池淹死。
乐师和歌女则给大伙伴奏以靡靡之音。
在一旁欣赏着这出闹剧的妹喜嘻嘻而笑,引为乐事。
大臣“关龙逄”,看见夏桀这番胡闹,实在忍不住了,就手捧着黄图,上边绘制着祖先们的丰功伟绩,包括大禹治水的图像,跑来给夏桀看。
关龙逄说:“希望您看了以后,能效法先王,善待民众,停止胡作非为。
夏商西周时期历史故事有哪些1、武王伐纣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
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
西周利簋的铭文,澄清了武王伐纣具体日期,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2、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3、姜太公钓鱼太公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
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
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
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
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
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
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
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4、齐桓公称霸齐桓公称霸讲的是齐桓公在位期间,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展开对外活动,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5、假道灭虢春秋时期,晋献公要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同时给虞国送去宝马和贵重礼物。
虞国国君贪财,大夫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近邻,它的灭亡必然会导致虞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