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印刷标准体系表》颁布实施
- 格式:pdf
- 大小:55.81 KB
- 文档页数:1
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加强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撤销)•【公布日期】1994.06.22•【文号】[94]新出技480号•【施行日期】1994.06.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新闻出版总署令第50号--新闻出版总署废止第五批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3月1日,实施日期:2011年3月1日)废止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加强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的意见》的通知(1994年6月22日(94)新出技4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计划单列市新闻出版局:《关于加强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的意见》已经全国书刊印刷工作座谈会讨论,现予印发。
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加强书刊产品印制管理工作,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书刊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使我国书刊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有所提高,以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繁荣新闻出版事业的需要。
附关于加强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的意见为了加强对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的监督管理,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我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和《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促使书刊印刷业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书刊产品印制质量水平,现就加强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各地情况贯彻执行。
一、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狠抓质量的突出问题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各出版、印制、发行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狠抓质量的突出问题。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充实质量管理人员,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坚持“质量第一,读者至上”的方针,克服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倾向,切实摆正质量、数量、效益的关系,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发展。
(二)运用行政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做好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工作,要指导、协调好书刊印制、出版、发行单位的质量工作,监督各单位保证产品质量并承担质量责任;要及时公布经检测的书刊印制质量信息,布置和检查质量工作,分析和处理重大质量问题。
政策法规作者:来源:《今日印刷》2017年第08期《绿色印刷标准体系表》等6项标准批准发布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及广电总局发布新广出函〔2017〕143号通知,批准发布CY/T 9-2017《电子雕刻凹版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130.2-2017《绿色印刷通用技术要求与评价方法第2部分:凹版印刷》、CY/T 132.2-2017《绿色印刷产品合格判定准则第2部分:包装类印刷品》、CY/T 156-2017《印刷品裱贴瓦楞纸板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157-2017《印刷品外观质量视觉检测系统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CY/Z 26-2017《绿色印刷标准体系表》共6项行业标准。
以上6项标准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目前正在由相关出版单位编辑出版中。
7月1日起济南市火电和造纸企业将持证排污6月28日,济南市环保局向济南市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核发了全市第二十三张排污许可证,标志着济南火电、造纸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按计划完成,并提前完成了国家确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阶段性任务。
从7月1日起,济南火电、造纸行业企业将实现持证排污、按证排污,未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将不得排放污染物。
对无证排污等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将依法查处。
7月1日起《箱板纸》新国标开始实施7月1日起,新的国家标准《箱板纸》GB/T13024-2016正式实施。
新标准修改了以下几项内容:①名称方面:取消了普通箱纸板、牛皮挂面箱纸板、牛皮箱纸板术语和定义。
今后只有一个名称,就是“箱纸板”。
②新标准明确规定不适用于漂白浆挂面箱纸板。
③新标准最小定量从90g开始,并且新增3个“档位”:90g±4;100g±5;110g±6,其余与原来标准相同。
④新标准的优等和一等品增加了“平滑度”指标要求,合格品没有该指标要求。
⑤新标准取消了单独为牛皮箱纸板设定各项指标要求的规定。
⑥横向耐折度指标:新标准箱纸板合格品6次,现标准箱纸板合格品12次。
图书印装质量管理的若干浅见作者:陈荣杰来源:《编辑之友》2012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以图书印装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图书印装质量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图书出版业有所助益。
关键词:印装质量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宏观管理微观管理如何充分理解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深刻含义,将政策资源落到实处,借助有力资源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出版人需认真研究和谨慎对待的问题。
本文以图书印装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图书印装质量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我国图书印装质量存在的问题1.印装细节粗糙,影响图书美观。
为吸引更多读者,获取更大利益,大多出版社对于图书,尤其是畅销类图书的印装质量要求严格。
但与此同时,在每年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也总有一部分图书或多或少存在着印装质量问题,如一些针对群体较窄、用途较为单一的图书。
这些图书,拥有书号,公开发行,但往往只刊印几百册,并不为大众读者所知,因而出版社对于这类图书的印装质量往往把关不严,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这类图书的印装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上胶面积或大或小,影响正常阅读。
在进行图书胶订流程中,有的书籍上胶面积过大,导致翻页困难,甚至内文多页粘连;而有的则上胶面积过小,很容易使封面和书芯脱离。
第二,考虑到成本及读者的消费上限,我国图书大多为平装书,封面封底一般为烫印。
在这类书籍中,许多书的封面、封底水平放置时并不平整,在翻阅过程中,封面封底会出现波浪纹或覆膜气泡现象。
第三,有些无线胶订的图书胶粘不牢,会有掉页、脱页情况发生。
另外,一些使用骑马钉的读物,会出现钉位不正、漏订、坏钉、叠钉等现象。
第四,书芯页码位置误差较大,会有重页、漏页等情况。
第五、裁切尺寸把握不准,裁切刀花严重,没有留足裁切空间,裁去书芯边纹的情况也有发生。
2.印刷质量低劣,书籍易损易坏。
有些图书为节省成本,所使用的纸张密度低、纸质脆、易损坏,常常翻阅几次就自行出现裂痕。
新闻学院《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单项选择题(71分,每题1分)1. 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作品”是指()。
A.作者投寄的稿件B.文字作品等C.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D.所有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定义,“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等等。
2. 合法翻译已有作品而产生的翻译作品,其著作权应由()享有。
A.原作品的首次出版者和翻译者B.原作者C.翻译者D.原作者和翻译者答案:C解析:空3.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抄书人称谓的是()。
A.佣书B.儒生C.钞书人D.经生答案:B解析: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图书主要通过抄写来复制。
汉代是简册、帛书盛行的时代,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设置了专门主持抄书“写书之官”,可见官方对抄书的重视。
中国古代关于抄书的记载很多,汉代出现职业抄书人“佣书”,魏晋、南北朝时把抄书人称为“经生”,唐代称“钞书人”。
4. 未经作者同意而出版其未发表的作品,既侵犯了作者的发表权,也侵犯了作者的()。
A.复制权B.改编权C.保护作品完整权D.汇编权答案:A解析: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因为出版的条件之一就是作品的大规模复制。
所以,未经作者同意而出版其作品必然侵犯作者的复制权。
5. 改编作品的著作权由()。
A.改编者和原作品的作者共同享有B.原作品的作者和出版者共同享有C.改编者以及原作品的作者和出版者共同享有D.改编者享有答案:D解析:改编作品是演绎作品的一种。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精装1999-09-01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前言CY/T 7.2~7.9—91《印后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系列标准是按照《印刷工业标准体系表》的要求编写的。
1991年7月发布,1991年10月1日实施。
几年来,由于印刷技术、设备、原辅材料和检验手段的变化,上述标准的内容已不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
此外,为方便使用,对上述标准的结构进行了如下调整、修订:将CY/T 7.3-91《精装书芯质量要求及捡验方法》、CY/T 7.4-91《胶粘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CY/T 7.5-91《锁线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7.6-91《精装书壳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 /T 7.7-91《覆膜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7.8-91《烫箔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7.9-91《裁切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的有关内容合并,吸收CY/T13-95《胶印印书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16-95《精装书刊质量分级与检验方法)、C/T20-1995《精装画册质量分级与检验方法》、CY/T 21—1995《经典著作质量分级与检验方法》的有关内容,修订成为《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精装》。
其它标准与本标准的内容不一致时,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印刷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淮珠、魏瑞玲、孔奇。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精装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精装书的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其它精装印刷产品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9851—1990 印刷技术术语GB/T 788-1999 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3.质量要求本标准的本章及其它章节采用GB/T 9851的定义。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批准发布《文献片段标识符》等47项行业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日期】2020.11.16•【文号】国新出发函〔2020〕249号•【施行日期】2021.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批准发布《文献片段标识符》等47项行业标准的通知国新出发函〔2020〕2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各有关单位:根据新闻出版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安排,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文献片段标识符》等2项行业标准,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制、修订了《瓦楞纸板柔性版印刷过程控制要求》等25项行业标准,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图书出版发行物联网平台总体结构》等4项行业标准,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制、修订了《出版资源内容部件数据元第1部分:文本》等16项行业标准。
经审核,现批准发布该47项行业标准,具体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
1.CY/T 208—2020《文献片段标识符(DFI)》2.CY/T 209—2020《ISLI标志码图标应用》3.CY/T 210—2020《瓦楞纸板柔性版印刷过程控制要求》4.CY/T 211—2020《卷筒料凹版印刷机维护保养规程》5.CY/T 212—2020《单张纸胶印机适印状态要求及检验方法》6.CY/T 213—2020《单张纸胶印机维护保养规程》7.CY/T 214—2020《单张金属板材胶印产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8.CY/T 215—2020《单张金属板材胶印生产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9.CY/T 216—2020《胶印橡皮布使用保养规程》10.CY/T 217—2020《数字印刷卷筒纸喷墨书刊印刷规范》11.CY/T 218—2020《卷筒塑料薄膜精密涂布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12.CY/T 130.3—2020《绿色印刷通用技术要求与评价方法第3部分:纸质柔性版印刷》13.CY/T 130.4—2020《绿色印刷通用技术要求与评价方法第4部分:塑料柔性版印刷》14.CY/T 219—2020《纸质印刷品紫外光固化胶印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15.CY/Z 22—2020(代替CY/Z 22—2011)《印刷标准体系表》16.CY/T 220—2020《卷筒纸圆压圆模切与印制质量联线检测要求及检验方法》17.CY/T 221—2020《折叠纸盒卷筒纸无缝印制基本要求及检验方法》18.CY/T 222—2020《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19.CY/T 223—2020《网版印刷纯棉针织布反应染料平网印花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20.CY/T 224—2020《折叠纸盒用胶黏剂粘结性能要求及检验方法》21.CY/T 225—2020《空心凹印版辊规格尺寸分类》22.CY/T 226.1—2020《化妆品类包装印刷品质量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纸包装》23.CY/T 226.2—2020《化妆品类包装印刷品质量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软管包装》24.CY/T 227—2020《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25.CY/T 228—2020《绿色印刷材料胶印橡皮布》26.CY/T 229—2020《阅读类印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候舱法》27.CY/T 230—2020《阅读类印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用气候舱通用技术条件》28.CY/T 231—2020《图书出版发行物联网平台总体结构》29.CY/T 232—2020《单册图书唯一标识》30.CY/T 233—2020《全球图书贸易主题分类表》31.CY/T 234—2020《出版物物联网物流包件编码》32.CY/T 235.1—2020《出版资源内容部件数据元第1部分:文本》33.CY/T 235.2—2020《出版资源内容部件数据元第2部分:静态图像》34.CY/T 235.3—2020《出版资源内容部件数据元第3部分:动态图像》35.CY/T 235.4—2020《出版资源内容部件数据元第4部分:音频》36.CY/T 235.5—2020《出版资源内容部件数据元第5部分:表格》37.CY/T 235.6—2020《出版资源内容部件数据元第6部分:列项》38.CY/T 235.7—2020《出版资源内容部件数据元第7部分:索引》39.CY/T 235.8—2020《出版资源内容部件数据元第8部分:数学公式》40.CY/T 235.9—2020《出版资源内容部件数据元第9部分:化学式》41.CY/T 235.10—2020《出版资源内容部件数据元第10部分:程序》42.CY/T 102.1—2020(代替CY/T 102.1—2014)《新闻出版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第1部分:对象模型》43.CY/T 102.2—2020(代替CY/T 102.2—2014)《新闻出版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第2部分:对象封装、存储与交换》44.CY/T 102.3—2020(代替CY/T 102.3—2014)《新闻出版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第3部分:对象一致性检查方法》45.CY/T 102.4—2020《新闻出版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第4部分:篇章》46.CY/T 102.5—2020《新闻出版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第5部分:条目》47.CY/T 102.6—2020《新闻出版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第6部分:论文》其中,第1—2项技术归口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3—27项技术归口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28—31项技术归口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32—47项技术归口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平装前言CY/T7.2~7.9-91《印后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系列标准是按照《印刷工业标准体系表》的要求编写的。
1991年7月发布,1991年10月1日实施。
几年来,由于印刷技术、设备、原辅材料和检验手段的变化,上述标准的内容已不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
此外,为方便使用,对上述标准的结构进行了如下调整、修订:将CY/T7.2-91《平装书芯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7.4-91《胶粘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 /T7.5-91《锁线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7.7-91《覆膜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7.8-91《烫箔质量要求及检验》、CY/T7.9-91《裁切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的有关内容合并,吸收CY/T13-95《胶印印书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14-95《教科书印制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15-95《平装书刊质量分级与检验方法》、CY/T19-1995《平装画册质量分级与检验方法》的有关内容,修订成为《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平装》。
其它标准与本标准的内容不一致时,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印刷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瑞玲、王淮珠、孔奇。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平装书刊的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其它平装印刷产品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锁线订、胶粘装订、铁丝平订、缝纫订的平装产品。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9851-1990 印刷技术术语GB/T788-1999 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3、质量要求本标准的本章及其它章节采用GB/T9851的定义。
3.1 书页与书贴3.1.1 三折及三折以上书帖,应划口排除空气。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第1号——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12.27•【文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第1号•【施行日期】2014.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第1号)《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12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2013年12月27日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促进新闻出版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新闻出版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全面落实国家标准化战略,以推动新闻出版技术进步,促进新闻出版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宗旨,贯彻协调统一、广泛参与、鼓励创新、国际接轨、支撑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方针,坚持依法办事、科学公正、公开透明和协调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全行业开展标准的制定、修订、宣传、实施,运用标准化手段促进新闻出版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新闻出版行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第五条标准化是新闻出版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并纳入新闻出版行业各级发展规划、计划和财政预算。
第六条新闻出版行业各单位不得无标准生产,应依法执行强制性标准,积极采用推荐性标准;鼓励研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采用,制定相关标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第七条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一管理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颁布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相关规定,负责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宏观管理;(二)审批发布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三)负责新闻出版领域国家标准的申报;(四)负责新闻出版领域行业标准的批准发布,并报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备案;(五)受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委托,管理新闻出版领域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六)批准成立新闻出版领域的行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七)批准成立新闻出版领域标准注册管理机构;(八)审议、决定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其他重大事项。
Focus特别报道智能化——印刷业智能化发展加速落地文I本刊记者王森2020年,是我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加快落地实施之年。
作为印刷业“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方向,智能化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
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又为印刷业智能化建设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以智 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印刷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
政府高端引领2018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首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以聚焦智能化为主题,探寻印刷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新路径,开启了“政府引领、典型示范”的印刷业智能化建设新思路,2018年也被业界广泛称为“印刷业智能化发展元年”。
近一两年来,在《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报告》的规划下,在印 刷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引领下,在“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的带动下,在典型案例的示范下,在产融对接路演观摩活动的促进下,在产学研合作的支撑下,印刷 智能制造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成为企业自觉行动。
典型案例示范印刷业智能化发展离不开典型案例的示范。
建设“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是首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上提出的一项推动印刷业智能化发展的重点工程,对于探索印刷业智能化升级路径具有示范作用。
“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是在中宣部印刷发行局领导下,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整体解决方案规划、设计与牵头实施单位,联合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厂商、印刷企业、出版单位和电商平台等共同建设。
2019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期间,测试线一期工程正式启动,连线试产。
同月,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扩容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工作任务。
2020年9月,测试线2.0版在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已基本完成建设,纳入其生产体系,承担生产任务,测试运行。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下发《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4.12•【文号】新出报刊[2007]376号•【施行日期】2007.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新闻出版总署关于下发《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的通知(新出报刊〔2007〕3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新闻出版主管部门: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四十七条规定:“新闻出版总署制定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标准体系,对期刊出版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我署制定了《期刊出版形式规范》,并将从2007年7月起依照该规范对全国期刊的出版形式进行全面检查。
请向各期刊出版单位宣传这一规范,督促其依据规范进行对照检查,并及时纠正一些期刊在出版形式方面存在的不规范行为。
附件:《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编制说明新闻出版总署二00七年四月十二日附件:《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编制说明《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四十七条规定:“新闻出版总署制定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标准体系,对期刊出版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经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期刊出版质量未达到规定要求或者不能维持正常出版活动的,由新闻出版总署撤销《期刊出版许可证》,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登记。
”为更好地执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期刊出版形式规范》制定目的本规范制定目的是为期刊提供可依据的出版形式规范,为提高期刊综合出版质量,建立科学的期刊出版管理体系服务。
《期刊出版形式规范》制定原则本规范制定的原则是:科学合理,客观实际,标准兼容,可操作性强。
《期刊出版形式规范》制定依据本规范制定以《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GB/T 9999-2001《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和仍在有效期内的各种法规为依据。
新闻出版署关于实施《印刷技术术语基本术语》等九项国家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已撤销)•【公布日期】1988.11.02•【文号】•【施行日期】1989.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新闻出版正文新闻出版署关于实施《印刷技术术语基本术语》等九项国家标准的通知(1988年11月2日)由原国家出版局提出,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组织起草的《印刷技术术语基本术语》等九项国家标准,业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国家标准,并在《国家标准发布公告》中发布。
该标准自1989年5月1日起施行,希遵照执行。
附:印刷技术术语基本术语印刷技术术语文字排版术语印刷技术术语图像制版术语印刷技术术语凸版印刷术语印刷技术术语平版印刷术语印刷技术术语凹版印刷术语印刷技术术语孔版印刷术语印刷技术术语特种印刷术语印刷技术术语印后加工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印刷技术术语基本术语UDC655.3:001.4GB9851.1--83Terms for printing technology--Basic terms(国家技术监督局1988年9月20日批准,1989年5月1日实施)------------------------------------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印刷行业及与之有关专业编制标准、出版、教学、科研及供国内外技术业务交往使用。
2印刷printing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2.1印刷品printed matter使用印刷技术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总称。
3印刷工业printing industry运用印刷技术制作传播信息和美化生活产品的生产部门。
3.1书刊印刷book and periodical printing以书籍、期刊等为主要产品的印刷。
3.2报纸印刷newspaper printing以报纸等信息媒介为产品的印刷。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使图书出版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服务,努力实现图书出版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促进图书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依据我国《出版管理条例》和有关图书质量的政策、法规、标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图书出版单位及其出版的图书。
第二章图书质量的分级和标准第三条图书质量管理的范围,包括选题、内容、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印刷装订等方面。
为了便于管理,本规定将有连带关系的选题和内容,合并为内容项;将编辑加工和校对,合并为编校项。
第四条图书内容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分为两级,即:合格、不合格;编校质量、印刷装订质量分为四级,即:优质、良好、合格、不合格。
第五条图书内容的质量分级标准:⒈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文化积累价值或使用价值的,为合格。
⒉在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没有价值,有严重问题,或违反国家有关政策禁止出版的,为不合格。
第六条图书编校的质量分级标准:⒈差错率低于0.25/10000的,为优质。
⒉差错率超过0.25/10000,未超过0.5/10000的,为良好。
⒊差错率超过0.5/10000,未超过1/10000的,为合格。
⒋差错率超过1/10000的,为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见本规定附件。
第七条图书装帧设计的质量分级标准:⒈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能够恰当反映图书的内容,格调健康;全书版式设计统一,字体、字号合理的,为合格。
⒉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不能反映图书的内容,或格调不健康,或全书版式设计不统一,字体、字号使用混乱的,为不合格。
第八条图书印刷装订的质量分级标准根据新闻出版署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书刊印刷标准CY/1~3-91,CY/T4~6-91,CY/T7.1~7.9-91,CY/T12~17-95》的规定:⒈图书印刷装订的质量全面达到优质品标准的,为优质。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版权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6.23•【字号】川办发[2014]49号•【施行日期】2014.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版权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川办发〔2014〕49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版权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6月23日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版权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组织实施四川省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川委发〔2014〕6号),设立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简称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挂四川省版权局(简称省版权局)牌子。
一、职责调整(一)整合的职责。
将原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四川省版权局)、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二)取消的职责。
1.取消设立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单位审核以及从事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业务的单位变更《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登记事项,或者兼并、合并、分立审核。
2.取消出版物总发行单位设立、变更及从事发行业务的分支机构审核。
3.取消期刊变更登记地审核。
4.取消出版物发行员职业技能鉴定职责,工作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培训中心西部地区分中心承担。
5.取消著作权登记服务职责,工作由省版权事务中心承担。
6.取消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股权性融资审核。
7.取消已由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三)下放的职责。
【业界新闻】一印刷类三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式颁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工业固体 废物处理处置工等24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此次颁布标准的24个职业,涵盖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第 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的环 保、居民服务领域,以及第六大类“生产制造 及有关人员”的化工、工美、轻工、印刷、建 筑等领域。
此次颁布的24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涉及印刷业的有印前处理和制作员、印刷操作 员、印后制作员3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新标”涉及印刷行业的3类职业14个主要工种,基 本覆盖了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印刷类主要工种。
这是印刷业监督管理职能划入中宣部和国 家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以来,印刷领域正式颁布 的第一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这些标准历时三 年潜心编制,紧贴印刷业发展和印刷企业生产 实际,体现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 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印刷人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颁布施行,将为开 展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奠定基础、提 供遵循,将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提供有力的人 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对促进印刷业持续高质量 发展、加强印刷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发布《书刊印刷 标准体系表》等25项行业标准近期,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批____________________【资讯】|n f o r m a t i o n I准发布 < 书刊印刷标准体系表 > 等25项行业 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 知》中指出,根据新闻出版领域行业标准制 修订工作安排,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制了《书刊印刷标准体系表》等20项 行业标准,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组织编制了《中小学教科书发行服务标准》,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修订、编制了《光盘复制标准体系表》等4项行业 标准。
此次批准的25项行业标准中第1-20项技 术归口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21项 技术归口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22-25项技术归口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