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春运的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3.69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家的路”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春运的分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临近春节,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乡的深情

更是会情不自禁的流露出来。回家的路有近有远,但总是不易的。不管有钱还是没钱,回家

过春节,已经成为客居他乡的游子们内心迸发出的共同心声,就是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

也要千方百计回家过春节。

在1979年的冬天,一列满载工人的火车从广州出发向北方驶去。春运也由这一列火车开始了,40年来从未中断。上世纪70年代末,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席卷整个中国大陆。毗邻港澳的珠三角地区也就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全国

各地的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广东,形成了大规模的民工潮。每逢春节将至,全国交通运输压

力大大增加,民工们回家的路越来越艰难。因此,春运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现象。

一、春运现象的实质

农民工群体一直占据着春节客流的主体。据统计,广东一个省的进口劳动力超过2000万,近年来甚至超过2600万。此外,学生群体也是春节客流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在外求学的游子们,每逢假期都会集中返家。而寒假的放假时间与春运期的高度重合,也是增加

春运压力的原因之一。归根结底,春运的实质还是我国地区经济、城乡发展、教育资源不平

衡的问题。

二、探究春运背后的原因

1、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全国各大城市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北上广”这样

的大城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遍布着各种各样得工地。

因此,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工人紧缺的问题,这也成为了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城市的对立面一农村,一个严峻的冋题也正让各级政府头疼。六七十年代,“人多力量大”的生育政策,使得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青壮年人口数量的大爆发。在农村尤为严重,这导致

了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的大幅度下降,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的出现,使这

一庞大的社会群体流动了起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大城市去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城市中巨大的劳动力缺口,也乐于接纳这一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度公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农村外出劳动力开始初具规模,到九十年代中期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已达到6200万。随着民工返乡潮的规模逐年增加,各大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以至于机场均出现超负荷

的现象。因此,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春运这一社会现象的重要原因。

2、公共交通运力低下

据资料显示,在改革开放初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列车平均时速仅62公里,人均铁路只有厘米,不足一根香烟长度。到2008年,全国铁路日均旅客运输缺口仍然在200万以上。然而,公路与航空的状况更为惨不忍睹。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

度只有公里,民用机场仅有78个。低下的交通运输能力,在平时或且可以勉强支撑。但是每到春运时,火车票、汽车票一票难求,而机票票价高昂。返乡的民工不得不彻夜排队,去购买一张回家的车票。如今,购票方式的多元化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买票难”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每到节假日火车票往往出现“秒光”的现象。探究其根本,

还是运力低的问题,不解决运力的问题,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

3、传统文化的影响

春运是农历新年前后的一种大规模交通现象。既然春运发生在春节前后,这就不得不考

虑传统文化的影响了。春节,是百节之首,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每当春节来临时,人们都会选择回家与家人团圆,共度佳节。农民工、学生等群体长期背井离乡,他们对于回

家过年的渴望不仅仅的传统观念的要求,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

对于传统文化更为看重,对春节的感情更是根深蒂固。在农民工群体中,大多数人都难以融入城市的生活,他们往往会成为“城市的边缘人”。在城市里,他们往往得不到认同,这也

更激起了他们对于家的渴望。即使回家的路再难,再艰辛,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

三、解决春运问题的建议

春运问题的背后是当下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障碍, 解决春运的问题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我

们要循序渐进的寻找解决春运问题的对策,并要参考发达国家就突发客流量的解决方法, 中找到适合我们国家的对策。

1、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

在春运中,绝大多数的客流量是往返于东部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山区为主的。大力发展中西山区和中小城市经济,适当的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加快中西地区工业化发展,增加地方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再者,要贯彻落实“惠农”政策,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农民工的回流家乡就

业,是从根本上解决春运的重要方法。

2、大力发展交通运力

回家的路,距离没有变,但家却更“近”了。2007年4月18日,首趟时速200公里动

车组列车在上海站始发,中国由此迈入了动车时代,春运供需矛盾也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然而,每天购票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提高运力也就成了当务之急及,其中提高铁路运力更是重中之重。其次,我们也要大力发展航空运输能力,政府可以引导航空公

司加大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航班投入,并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实现“航空公交化”。

只有将运力提上去了,我们在解决春运问题的道路上才能更近一步。

2、促进社会公平

我们政府要促进社会公平,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中去,这能从根本上解决春

运的难题。当今的城市中,阶级逐渐固化,农民工想要真正的融入城市中,要突破艰难险阻。

政府应该帮助这些农民更好更快的融入,成为“新市民”,让他们能在城市中落地生根。这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户口”的问题,这也农民工在城市得不到认同的原因之一。让农民工获得“合法”的身份是重点,这样他们在精神上才能得到一丝的安慰,这也能让他们获得他

们应该拥有的待遇。

春节,春运。春运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国人重视家庭,渴望团聚的表现。

春运不仅仅象征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也在年复一年中,成为人们心目中春节必不可少的环

与喜悦。在中国这样一个将亲情视若珍宝的国度里,春运将这种血浓于水的感情再一次紧密

的联系在了一起。

节。浓浓的思乡情在各个火车站、客运站体现的淋漓尽致,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回家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