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定边县树种资源情况汇报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地处秦岭山脉北麓,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各
类树种的生长。
为了全面了解定边县的树种资源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和汇报。
首先,我们对定边县的树种资源进行了分类统计。
经过调查发现,定边县的树
种资源主要包括果树、樟子松、杉树、柳树等。
其中,果树主要包括苹果树、梨树、桃树等,樟子松和杉树是定边县的特色树种,柳树则主要分布在河岸地带。
其次,我们对各类树种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我们发现,苹果树主要
分布在定边县的果园地带,梨树则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桃树则分布在河谷地带。
樟子松和杉树则主要分布在定边县的山地和丘陵地带,而柳树则主要分布在河岸地带。
在了解了树种资源的分类和分布情况之后,我们对树种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
调查。
我们发现,定边县的果树资源主要用于水果生产和加工,樟子松和杉树主要用于木材生产,柳树则主要用于防护林建设和河岸生态修复。
最后,我们对定边县的树种资源进行了评价。
我们认为,定边县的树种资源丰
富多样,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利用价值高。
同时,定边县的树种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定边县的树种资源情况良好,但在利用和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保护。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树种资源的保护力度,促进树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定边县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描写定边的作文
定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先秦时期就是周王室的京畿之地。
公元前594年,秦献公将都城由安邑迁到了秦都雍城,
定边县就是秦都雍城的西北边陲。
这一时期,定边县境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
秦灭六国后,定边县被封为京畿之地。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大军东出函谷关,兵临定边城下,汉王刘
邦被定边军民的精神所感动,便下令不攻城,还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了当地百姓陈平的儿子陈涉。
从此定边成为刘邦的根据地和后方基地。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定边县的一句话。
这里不仅是万里长城的起点,也是万里长城最西端的起点。
今天我们站在万里长城第一墩上向远处眺望时,便会发现这座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多么伟大呀!
定边县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处,气候干燥少雨。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
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才给定边人民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长城和烽火台。
—— 1 —1 —。
定边的旅游景点
定边县是陕西省榆林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省和河南省的交界处,境内风景名胜众多,以下是一些定边的旅游景点:
1.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纪念延安抗战时期和中国革命的重要场所,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和革命精神。
2. 星泉石窟:位于定边县南部的姬塬镇,在山体中开凿了多个石窟,内部壁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3. 九天宫:位于定边县的武关镇,是一个集自然景观、运动、休闲和康养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拥有美丽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4. 孟姜墓:孟姜女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形象,相传她为寻找丈夫的尸骨而哭倒了长城,被立为民间英雄。
定边县有孟姜墓和孟姜寺,是孟姜女的纪念地。
5. 大河湾:位于定边县的山东河流域,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区,河流弯曲如蛇,被誉为“天下第一曲”。
6. 定边古城:定边县城保存了一些历史文化建筑,如文庙、关帝庙等,可以感受到古代城市的风貌和历史氛围。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定边的旅游景点,还有其他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等可以一同探索。
定边县特色农业基本情况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
该县拥有肥沃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农业发展得到了良好的基础。
定边县的特色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果树种植和养殖业等。
水稻种植是定边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该县拥有大片的水田,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
种植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改良和提高,使得水稻产量不断增加。
定边县的水稻种植技术和产量在陕西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定边县的水稻质量也很好,米粒饱满、黄白分明、口感细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果树种植也是定边县的重点发展项目之一、该县拥有适合果树生长的土地和气候条件,有利于果树的栽培和生长。
定边县的果树品种丰富多样,包括苹果、梨、葡萄、杏子等。
其中,苹果种植是该县的主导产业之一、定边县的苹果种植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该县的一张名片。
定边县的苹果品质优良,不仅仅在陕西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还远销到其他省份和国外市场。
养殖业是定边县的另一特色农业。
该县拥有广阔的草原和充足的饲料资源,非常适宜于养殖业的发展。
定边县的养殖业主要包括畜牧业和家禽养殖。
畜牧业以牛羊养殖为主,产出的肉类产品质量优良,口感鲜美,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家禽养殖主要包括鸡、鸭、鹅等各类家禽。
定边县的家禽养殖规模较大,产出的禽肉供应了广大的市场需求。
除了以上的特色农业,定边县还注重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该县拥有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提高产值。
例如,定边县的水稻加工企业对水稻进行碾磨、研磨等加工,生产出各类水稻制品,例如米粉、米饼等,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定边县还积极开展农产品的销售工作,与周边县市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将农产品推向市场,提高农民的收入。
总的来说,定边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条件,发展了特色的农业项目。
水稻种植、果树种植和养殖业是该县的主要特色农业项目,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质量。
在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方面,定边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走进定边地理环境位置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角、榆林辖区的最西端,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位于东经107°15′至108°22′,北纬36°49′至37°53 ′。
东至东南与本省靖边县、吴旗县相连;南至西南与甘肃省华池县、环县相接;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毗邻,北至东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相邻,系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
地貌县境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
在地貌特征上有两大分水岭:一是位于县境中部的白于山。
横亘东西,辐射南北,为内流区与外流区及无定河与洛河的分水岭。
二是位于县境西南-东北走向的子午岭北段,为洛河与泾河流域的分水岭,两大分水岭呈“T”字形隆起,将山区分为西南部泾河、南部洛河、东南部无定河三大外流河的河源区及北部内流区。
南部为白于山区丘陵沟壑区;北部为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滩区。
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多风、夏干旱、秋阴雨、冬严寒,日照充足,雨季迟且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平均气温7.9 ℃,年平均日照2743.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16.9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2490.9毫米,是降雨量的7.9倍;年平均无霜期141天左右,绝对无霜期110天。
年日照时数为2743.3小时,太阳总辐射热能为137.37千卡/平方厘米年,完全能满足作物对光能的需要≥0℃的年平均积温为3566℃。
社会经济县域经济继续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先后获得“中国农业发展百强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农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余年间,农业一直是定边县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体。
在以农为主,林、牧、副并举的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1957~1980年的20余年间,定边县从党政领导到农村社员,除春秋两季集中突击植树造林和零星种草以及正常的田间耕作、饲养放牧等活动外,劳动力主要是集中搞农田基本建设。
陕北定边旅游景点大全
陕北定边地处陕西省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拥有众多独特
的旅游景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陕北定边的一些著名景点,让您在前往陕北定边旅游时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首先,我们来到定边县城,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您可以前
往县城中心的定边广场,欣赏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感受到浓厚的陕北风情。
在县城内还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如定边县城隍庙、钟楼等,这些建筑都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遗迹,值得一游。
其次,我们可以前往陕北定边的自然景观,比如位于县城西南的石门峡。
石门
峡是一处以峡谷、溶洞、瀑布为主要景观的自然风景区,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在石门峡,您可以徒步穿行于峡谷之间,欣赏到壮观的瀑布飞流直下,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此之外,陕北定边还有着许多历史文化景点,如靖边县的黄河石林。
黄河石
林是一处以石林地貌为主要景观的自然奇观,这里的石林气势磅礴,千姿百态,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领略到黄河流域特有的地貌景观。
最后,我们来到定边县的民俗文化景点,比如位于县城东北的杨家岭村。
杨家
岭村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这里的建筑风格典雅,结构精巧,展现了陕北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
在杨家岭村,您可以领略到陕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感受到当地人民的淳朴热情。
总的来说,陕北定边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都能让人流连忘返。
希望您在前往陕北定边旅游时,能够尽情地感受到这里的独特魅力,留下美好的回忆。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角,地处陕甘宁蒙四省交界处,系毛乌素大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带,干旱少雨多风沙,自然气候较恶劣。
面积为6920平方公里,是陕西省第二大县。
定边盛产土豆、荞麦、油料、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和咸盐储量可观,定边的羊肉特别香,是制作火锅的最佳原料。
因为定边距内蒙很近,所以,定边人具有内蒙人的粗犷和豪气。
定边人爱吃,有钱没钱,嘴不受罪,眼睛一睁,就往大块羊肉摊上跑,睡觉前不吃点夜市闭不了眼。
公家人吃公家的自然不怕贵,啥好啥贵就吃啥;做生意的招呼人也不亏了,还是啥好啥贵就吃啥;朋友聚会买单的怕落小气,硬撑着也要上好的上贵的;家庭聚会,不是有喜事,就是有人过生日,所以,也还要上好的上贵的;逢年过节有钱人也懒得在家做饭,干脆到酒店包几桌。
所以,大酒店,大饭店就天天满座,要啥有啥。
小青年是火锅城、酒吧、烤吧的常客,三五人一聚,花个三百五百的,从不心疼,听说,有的火锅城不提前预定都吃不上。
学生娃则是小吃店的光顾者,酿皮、碗坨,羊杂碎和麻辣烫之类的小吃店也是家家爆满,连那些去外地上大学的娃娃们想吃的一声,家长就得想法往去捎。
再小的娃娃就在街边小吃摊上吃点牛筋面、麻辣串、炸串串、炸臭豆腐之类的小食品,便宜却够味。
小食堂也一样火,那些打工的、加班的、过路的、懒得做饭又不富的都会在这里凑合一顿。
定边人爱喝,无酒不成席,从不喝哑酒,耍酒、劝酒是定边人的绝活,本来能喝一瓶,经这么一耍一劝三瓶五瓶就下肚了,不醉不罢休,不醉不回家。
定边人爱置业,买房子最舍得,只要有钱,够在定边买就在定边买,够在银川买就在银川买,甚至到西安、北京买,银川人痛恨定边人,说是定边人抬高了银川的房价。
装修也是一家比一家豪华,其实呢,定边人并非都是大款,很多人买房子靠的是贷款,关键是定边人今天敢花明天的钱。
买车成了新时尚,县城虽然不大,满街跑的是私车,从奔驰宝马到奇瑞奥拓,从越野商务到跑车微型,无奇不有。
大小车辆把本来就不宽的大街小巷塞得满满的,简直就是一个车展大世界。
定边县情概况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古时有“旱码头”和“三秦要塞”之称,与靖边县、本县安边镇合称为“塞上三边”。
总土地面积6920 平方公里,共辖5乡15镇、6个社区、335个行政村,总人口33.05万人。
定边县历史悠久。
早在夏、商、西周时期就有原始部落的游牧活动,北魏时设大兴郡。
北宋中叶,时任陕西河东宣抚使兼知延州范仲淹以“底定边疆”之意取名“定边”。
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设定边县。
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工农红军长征由甘入陕的第一站,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边特委驻地,毛泽东、彭德怀、董必武、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1936年6月红军西征时解放。
定边县文化底蕴深厚。
农耕文化、边塞文化、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荟萃了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
县境内存有270多公里隋、明古长城遗址、384座长城墩堠、37座宋代、明代古堡关寨遗址和32座清代、民国时期烽台堡寨遗址。
还有仰韶文化遗址、鼓楼、牌楼、天主教堂、清真寺悬月楼、古汉墓群、庙宇钟楼、359旅打盐居住窑洞、革命烈士陵园等文物遗址。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出生在定边县,留下了很多传说。
剪纸、说书、皮影、民歌、器乐曲艺、道教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传承创新,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和陕西省文化先进县。
定边县物产资源丰富,古时就有“三边有三宝,咸盐、皮毛、甜甘草”之说。
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原盐、芒硝、硫酸镁、氯化镁等10余种,其中石油预测储藏面积5000平方公里,预测储量3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储量3500亿立方米,含气面积4992平方公里;定边也是陕西省唯一的湖盐产地,有天然盐湖14个,盐湖面积100平方公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前景广阔,年平均日照2743.3小时,太阳辐射总量达每平方米5500—6500兆焦耳;年平均风速在每秒5米左右,有效风速在6500小时以上,有200多万千瓦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潜力。
定边县近年来的发展一篇作文您知道定边县吗?那可是个充满活力,一直在大步向前发展的好地方呢!定边县啊,以前给人的印象可能就是个普通的小县城。
但这些年,那变化就像变魔术一样,让人惊喜不断。
先说这经济发展吧。
定边可是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那是响当当的。
就像家里有个大宝藏,以前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好好利用,现在可不一样了。
石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就像一个茁壮成长的巨人,带动着整个县的经济一路狂奔。
相关的企业越来越多,不仅给当地人提供了大把的就业机会,而且让大家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你看那大街小巷里,新开的店铺一家接一家,从时髦的服装店到各种各样的美食店,热闹非凡。
定边的农业也不甘示弱。
这里的土地虽然有点特别,但是聪明的定边人却把它变成了优势。
定边的土豆那可是出了名的好吃又高产。
以前可能就是自己种种自己吃,现在呢,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产量蹭蹭往上涨。
而且这些土豆还走出了定边,走向了全国各地的餐桌。
除了土豆,还有其他特色农产品也发展得红红火火,像荞麦啊,那加工成的荞麦制品,健康又美味,深受大家喜爱。
这农业的发展,就像给定边县穿上了一件结实的铠甲,让经济发展更加稳定。
再说说这县城的建设。
以前的定边县城,街道可能有点窄,房子也没那么漂亮。
现在可不得了,宽敞的大马路就像城市的大动脉,车辆在上面欢快地跑着。
道路两边的高楼大厦像春笋一样冒了出来,而且建筑风格还很时尚呢。
公园也多了起来,就像城市的绿宝石。
比如说定边的某个公园,里面有绿树成荫的小道,有漂亮的花坛,还有供孩子们玩耍的游乐设施。
傍晚的时候,那可热闹了,大爷大妈们在广场上跳着广场舞,小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年轻人则在跑道上跑步锻炼,一幅和谐幸福的画面。
教育方面,定边也在努力进步。
以前可能学校的条件有限,现在呢,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里面的教学设备也是一应俱全。
老师们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有很多优秀的教师来到定边任教。
孩子们能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不仅有传统的文化知识,还有各种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
陕西定边旅游景点大全
1. 定边县石河村:这里有陕西省最大的土字河泉水瀑布群,水质清澈,景色优美,是一处天然的水上乐园。
2. 利市镇:这里有利市古镇,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色古香的街巷,是体验传统陕西民俗文化的好地方。
3. 王岳村: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之一,这里有美丽的田园风光、迷人的农家风情,是摄影爱好者和度假者的理想去处。
4. 华阴砚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观赏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的好地方。
5. 耳木川:这是一个以赏花、摄影为主题的旅游区,盛产花卉植物,春季和夏季是观赏花海的最佳时节。
6. 华阴市:这里有著名的秦岭大峡谷景区,峡谷壁立千仞,溪水潺潺,层峦叠嶂,是一处户外运动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旅游胜地。
7. 高家沟:这是一个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景区,曾是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根据地,保留了许多革命文物和纪念碑。
8. 富县:这里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如富县百里草原、富县水岸画廊等,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9. 佛塔山:位于山上的佛塔营造历史悠久,是一处宗教文化圣地,也是登山和朝圣的好地方。
10. 孔雀谷:这是一个以孔雀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有众多孔雀
在此栖息,还有丰富的植物景观和喷泉表演,是一处适合家庭游玩的地方。
定边旅游景点大全
以下是定边旅游景点的一些例子:
1. 曲江县:曲江县位于定边县东南部,境内有九龙山、姜家岭、昆仑、白鸽峪等山脉,以及曲江河、青石峡等自然景观。
2. 孟县:孟县位于定边县东北部,有腾龙峡、关帝庙、观音洞等景点,以及孟州古县城等历史文化遗址。
3. 回龙观:位于定边县北部,是一处以回龙墓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址。
4. 黄渠:位于定边县境内,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运河,沿线有许多古建筑和景点。
5. 防城山:位于定边县西南部,是一座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历史纪念园。
6. 九峰山:位于定边县西部,是一座具有深厚佛教文化背景的名山,周围还有大量的自然风光和古建筑。
7. 志丹县:位于定边县西北部,有大槐树、岫岩寺、塔子沟等景点,以及达斡尔民族风情园和草原风景。
8. 竹峪生态旅游区:位于定边县南部,是一片有着优美自然风景、丰富生态资源和独特民俗文化的旅游区。
9. 古隆中遗址公园:位于定边县东部,是一处由周庄古城、隆中堡、大禹故里等景点组成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10. 天宁寺:位于定边县境内,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寺庙,以其古老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
定边附近旅游景点
定边是陕西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秦岭南麓,附近有很多旅游景点值得一游。
以下是推荐的几个景点:
1. 秦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定边县南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林,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壮丽的秦岭山水景观。
2. 洪洞古堡:位于定边县城西南,是一处明代古建筑,是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古堡建有围墙、城楼、官署等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3. 定边县城:定边县城保存有许多传统建筑和古街巷,如定边古戏台、石鼓寺等,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4. 包麻沟风景区:位于定边县北部,是一个以青山绿水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有着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多样化的户外活动。
5. 陕西佛慈寺:位于定边县县城东南,是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寺庙,建筑气势恢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景点都能让您感受到定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果有机会,不妨去一探究竟。
定边县宋朝城池规划北宋定边县,城池之大,难以想象,有三道城墙,全城规划整齐,从《东京梦华录》中就可以看出,定边县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一座城池。
后来在宋金战争时,金兵攻陷东京,南宋皇帝宋高宗将首都南迁至临安,最后定边县被金兵毁灭殆尽,只剩下祐国寺塔和繁塔。
定边县又名汴梁城,如今的封城,是明代在北宋定边县的内城位置上建设起来的。
北宋定边县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全城的城墙、护城河、衙署、寺院、宫廷以及园林是什么样的?张驭寰先生曾亲身考察,将北宋定边县的面貌进行全面复原,绘成了一幅当年全城的平面图,只是后来在文革时期丢失,后又重新绘制成图,以解决北宋定边县的不足之处。
定边县整体布局和规划按照周王城图的建造规则,凡是建造城池,基本上都是方形,里面是十字大街贯穿全城,东西南北设立四个城门,城墙周边是护城河。
确实,定边县是一座矩形城,整个城池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非常整齐,宫城即皇城,城墙南北长900米,东西宽200米;内城也就是旧城,明清时代开封城的位置,南北长2900米,东西宽2600米;外城即新城,南北长5800米,东西宽4800米。
这三个城的城门、位置、门名,通过复原图便可以看出,三个城的城墙外,都有护城河。
街道规划布局定边县道路成十字形相交,以道路宽度来划分,分为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之外还有一般的大街;主干道有一条,也就是中心街。
它位于中轴线上,宽四十米,南从南薰门,北到宣德门,经过南薰门里大街、御街,过龙津桥,进入朱雀门后,那一段道路叫做天街,再往北过州桥,到达宣德门。
次干道有四条,南北方向的大街有两条,一条是东城的从宣化门直通陈桥门、另一条是西城的从戴楼门直达安肃门;东西方向直通的大街两条,分别是南城的新郑门直通新宋门、北城的万胜门到新曹门,四条次干道大街宽二十五米。
一般的大街每条都不能贯通全城,除了大街可以在途中找出位置,小街小巷基本上是查不到位置的,除此之外,全城的五条斜街也是很有特色的街道,从这些街道就能看出定边县的繁华,历史上最先有夜市的便是定边县,当时人们在傍晚都喜欢去市内,那时候已经取消夜禁,人们玩得不亦乐乎。
定边县农业概况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定边县农业概况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全县辖25个乡镇,334个行政村。
总土地面积6920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按自然生态分为两大农业区。
南部黄土丘陵沟壑旱作农业区,辖14个乡镇,土地占全县%,区内盛产马铃薯、荞麦、油料、杂豆等,一年一熟,是全省重要名优小杂粮和优质薯产区之一;北部风沙滩井灌农业区,辖11个乡镇,土地占全县%,区内盛产玉米、特色蔬菜、西甜瓜和马铃薯等作物,一年一熟和间套一年两熟,是我县高效农业优势生产区。
我县气候干旱多风,但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年均无霜期141天,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年均蒸发量2490毫米。
我县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土层深厚,宜耕性强。
全县总土地面积万亩,其中农耕地万亩,土壤主要是黄土性土壤,其次依次为风沙土、淤土、黑垆土等。
山区的涧、坮、塘地和滩区的井灌水地为全县主要基本农田,2003年底全县基本农田保有面积达240万亩。
我县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降雨补给年际间变化大,旱灾频繁,山区集雨条件差,滩区灌溉水浪费严重,农业用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全县有井灌水地仅20多万亩。
全县农作物种类繁多,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玉米、荞麦、豆类、糜谷为主,经济作物主要分为油料作物(主要有芸芥、胡麻、向日葵等)、蔬菜瓜类作物(以辣椒、洋葱、红葱、秋茎苷蓝、西瓜、甜瓜等为主)。
近几年,我县按照“打基础、立支柱、兴产业”和“稳粮油、优菜薯、兴种业”的发展思路,紧紧依托市场,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优势特色农产品,经过几年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马铃薯、玉米、特色蔬菜、创汇荞麦四大主导产业,四大产业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到2005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万亩,粮食作物总播面积万亩,实现粮食总产万吨。
定边县近10年的发展趋势
定边县近10年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经济发展日益加快:近年来,定边县经济持续增长,GDP稳步增长。
县内涌现出一批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2.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定边县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在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产值稳步增长,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定边县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投资。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县内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4.旅游业快速发展:定边县自然风景独特,近年来,县内的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
定边县的风景名胜和特色农业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近年来,定边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定边县近10年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经济持续增长,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快速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这些积极的发展趋势为定边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定边县近年来的发展一篇作文说起定边县,那可真是有说不完的变化和发展。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定边人,这些年我亲眼目睹了家乡的蜕变,就像一只毛毛虫破茧成蝶,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以前的定边县,道路狭窄而崎岖。
那时候,走在路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尤其是遇到下雨天,路上的积水能淹没半个车轮,车辆驶过,溅起的泥水让人避之不及。
而现在,宽阔平坦的大道四通八达,柏油路像黑色的绸带一样贯穿整个县城。
道路两旁还种上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五颜六色的花卉,走在路上,心情都格外舒畅。
再说那曾经的老城区,房子低矮破旧,街道狭窄拥挤。
很多老旧的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垃圾随处可见,环境脏乱差。
如今,新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小区里绿化优美,设施齐全,有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区,还有专门的停车位。
居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幸福感也大大提升。
定边县的教育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记得我小时候,学校的教室简陋,桌椅破旧。
冬天的时候,教室里得靠生火炉取暖,每天早上值日生都要早早到校生火,弄得满脸灰尘。
现在可大不一样了,崭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学校还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社团活动,孩子们能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交通的变化更是让人惊叹。
过去,出趟远门可不容易,火车班次少,汽车速度慢。
要是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得在路上折腾好长时间。
现在,不仅高速公路修通了,定边还有了自己的高铁站。
想去哪儿,那真是方便快捷。
定边的美食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了。
以前,能选择的美食有限,也就是一些当地的小吃。
可如今,各地的美食纷纷进驻定边。
无论是麻辣鲜香的川菜,还是精致甜美的粤菜,都能在定边的街头找到。
一到晚上,美食街灯火辉煌,热闹非凡。
人们三五成群,品尝着美食,享受着美好的夜生活。
定边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以前,大家的娱乐活动无非就是看看电视、打打牌。
现在,各种文化节、艺术展览、音乐会不断举办。
图书馆、博物馆也免费向公众开放,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龙源期刊网
定边县
作者:
来源:《西部大开发》2014年第07期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带。
县域总面积6920平方公里,总人口33.05万人。
全县辖14镇6乡,335个行政村,8 个居民委员会、 2 个街道办事处, 2124 个村民小组。
定边历史悠久。
定边秦时纳入版图,西魏起设郡县,北宋时著名政治家、诗人范仲淹在此筑城,赐名“定边”,取“底定边疆”之意。
悠久的边塞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定边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生态景观,县境内不仅有仰韶文化遗址、郝滩汉墓群、宋代石城子城防遗址、鼓楼、隋明古长城等历史文化遗产,也有三五九旅旧址、革命烈士纪念塔、石光银治沙展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定边资源富集。
石油已探明储量5亿吨,集中分布在县城南部白于山区17个乡镇的4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原盐已探明储量3100万吨,共有大小盐湖14个,盐田总面积98平方公里;天然气已探明储量3500亿立方米,含气面积4992平方公里;风能、太阳能充裕,年平均风速3.2米/秒以上,是陕西省两个大范围风速区之一。
定边地域广阔、土层深厚、宜耕性强,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以马铃薯、草畜、玉米、蔬菜、小杂粮为主导的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是全国优质马铃薯最佳产区之一,被命名为全国十大马铃薯生产县和马铃薯美食之乡。
定边交通便捷。
县城东距榆林市240公里,位于榆林“人”字形工业走廊西端;西距宁夏银川市159公里,在大银川经济圈的辐射范围之内。
南距省会西安570公里;北距首都北京1270公里。
陆路交通便利,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和307国道横贯东西,303省道纵跨南北,太中银铁路横穿全境,内蒙古新上海庙煤炭基地至定边的支线铁路正在建设,定边4C级机场正在进行前期各项工作。
定边经济繁荣。
抓住西部大开发难得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石油工业强县、塞上特色农业名县、区域商贸物流大县”三大目标,全面实施“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带动、产业化推动”三大战略,着力打造“能源化工、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