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四首曲子详解
- 格式:docx
- 大小:350.74 KB
- 文档页数:10
红楼梦中的12个曲词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曲词更是千古流传。
这些曲词不仅是小说情节的重要体现,也是情感的诠释与表达。
下面,本文将以红楼梦中的12个曲词为主线,介绍它们所体现的情感和小说情节。
1、《葬花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词是贾宝玉为黛玉所写,描绘了他们两人之间苦涩的爱情和无奈的分别。
枯藤老树和昏鸦象征着岁月的蹉跎和孤独的感受,小桥流水和古道西风则表现出怀旧和追忆的情感,而“断肠人在天涯”则呈现出痛苦和绝望。
2、《秋窗风雨夕》:“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曲词是黛玉所创作,表现了袭人的孤独和无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暗示了她的孤独感以及生活中的困境,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现了她的坚毅和独立的性格。
3、《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首曲词描绘了三国故事中,周瑜、诸葛亮、曹操等人在赤壁大战的场景。
词中的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等,展现出作者对历史的缅怀和怀旧之情,同时也凸显了人物的伟大和精神风貌。
4、《满江红·怒发冲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独自凭阑无语,谁会凭栏意,共赏芳菲?”这首曲词表达了宝玉对黛玉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作者通过对自然万物的描写以及对宝玉的心理描写,表达了宝黛之间纠结的情感状态。
5、《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家贫只可教书读。
……”这首曲词是描述了汉武帝的宠爱和伟大的爱情故事。
通过曲词的叙事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伟大人物的钦佩和敬意。
6、《花犯·若非群玉山头见》:“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首曲词体现了红楼梦中“爱情”的主题。
词中的“多情”和“恨”表达了人类对于情感的内在需求,同时也展现了对于情感的痴迷与执着。
红楼梦第五回14支曲子和寓指英文回答:In the 14th chapter of the fifth volume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ere are 14 pieces of music mentioned. These pieces of music are not just mere songs, but they also serve as metaphors and symbols that represent the emo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1. "The Phoenix Seeks the Phoenix" (凤求凰) This piece of music symbolizes the yearning for love and the pursuit of a soulmate. It represents the desire for a perfect match and the search for true love.2. "The Jade Hairpin" (玉簪记) This music represents the beauty and elegance of a woman. It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a woman's charm and attractiveness.3. "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西江月) This piece of music evokes a sense of nostalgia and longing. It is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separation of loved ones and the yearning for reunion.4. "The Drunken Beauty" (贵妃醉酒) This music portrays the image of a beautiful woman who is intoxicated by wine.It represents the allure and seductiveness of a woman.5. "The Butterfly Lovers" (梁祝) This piece of musictells the tragic love story of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It represents the power of love and the obstacles thatlovers have to overcome.6. "The Fragrance of the Plum Blossoms" (梅花三弄) This music captures the delicate and enchanting fragrance ofplum blossoms. It represents purity, resilience, and the arrival of spring.7. "The Silk String Song" (丝弦曲) This piece of music represents the tenderness and gentleness of a woman. I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romantic feelings and emotions.8. "The Song of the Lute" (琵琶行) This music portraysthe melancholy and sorrow of a person who is longing for someone. It represents the pain of unrequited love and longing.9. "The Lotus Blooms in the Breeze" (荷塘月色) This piece of music captures the serene and tranquil atmosphere of a lotus pond at night. It represents peace, harmony, and the beauty of nature.10. "The Song of the Phoenix" (凤求凰) This music represents the desire for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I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women who strive to break free from societal norms and expectations.11. "The Willow in the Wind" (柳絮飞时) This piece of music portrays the image of willow trees swaying in the wind. It represents flexibility, adapt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withstand challenges.12. "The Moonlit Night" (月夜听笛) This music evokes a sense of tranquility and peacefulness. I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 quiet night and the beauty of moonlight.13. "The Song of the Cuckoo" (布谷行) This piece of music represents the joy and happiness of spring. I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arrival of warm weather and the blossoming of flowers.14. "The Song of the Phoenix" (凤求凰) This music symbolizes rebirth and transformation. It represents the ability to overcome challenges and emerge stronger.中文回答:《红楼梦》第五回的第14支曲子和寓指有以下几首:1.《凤求凰》这首曲子象征着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代表着对完美伴侣和真爱的追寻。
红楼梦十二支曲解读红楼梦是我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而其中的“十二支曲”更是深受读者喜爱。
下面对红楼梦中的“十二支曲”进行一些解读:1. 《雨霖铃》:描写了贾宝玉内心非常复杂的感情,他对黛玉的爱和对自己的身世的疑惑相互交织,使得他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痛苦和苦闷。
2. 《秦楼月》:反映了黛玉对宝玉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现了她的悲愤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感慨。
3. 《琵琶行》:展现了林黛玉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坚定的决心,她即使在生死关头依然不忘对宝玉的感情,表现出了她的高尚品质。
4. 《花蕊夫人》:讴歌了花蕊夫人忠贞的爱情,她追寻自己的爱情不放弃,即使是在被命运所压迫的情况下,她也不屈服于命运的压迫,表现了她的顽强和坚定。
5. 《金玉曲》:描述了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深刻的人物形象,表现了贾宝玉无力反抗的压抑和黛玉绝望的痛苦。
6. 《长恨歌》:反映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描绘了林黛玉在贾宝玉离开后的无助和孤独,表现出她在恋爱中所承受的痛苦。
7. 《念奴娇》:描述了妙玉对宝玉的暗生情愫,表现出她深沉内敛的人物特质,也体现出她内心的脆弱和情感的深沉。
8. 《薛宝钗》:描写了薛宝钗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她是一个忠诚的朋友,在面对命运的压力下能够坚定地面对现实。
9. 《望海潮》:表现了贾宝玉面对命运的挑战时的勇气和果断,他在面对艰难时,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目标。
10. 《葬花吟》:描述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突然死亡的悲伤和痛苦,表现出他的无力和痛苦。
11. 《宝钗妒黛》:讲述了薛宝钗对林黛玉的不满和妒忌,展现了她的虚荣心和傲慢心态。
12. 《夜行船》:表现了宝玉和黛玉的不尽情缘,描绘了他们在梦中相遇的情景,表现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深刻的情感纠葛。
总之,红楼梦中的“十二支曲”具有非常深刻的感情和内涵,它们充分展现了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世界,是红楼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并茂红楼梦曲⼗四⾸编者按:红楼梦曲,《红楼梦》中预⽰⾦陵⼗⼆钗命运的套曲,第5回太虚幻境梦中,警幻仙⼦编者按盛情邀请贾宝⽟聆听⼗⼆位舞⼥的现场演唱。
曲⼦共⼗四⽀,其中⾸⽀、末⽀分别为引⼦、收尾,中间⼗⼆⽀分咏⾦陵⼗⼆钗。
曲⼦同⾦陵⼗⼆钗图册判词⼀样,为了解⼈物历史、情节发展以及四⼤家族的彻底覆灭提供了重要线索。
引⼦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情浓。
奈何天,伤怀⽇,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悼⽟的《红楼梦》。
【诗词鉴赏】曲⼦⼀开头就对男⼥情爱发出慨叹,这同第⼀回⾥说的“⼤旨谈情”是⼀致的。
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把《红楼梦》视为⼀部⾔情⼩说。
如果仅仅是写爱情故事,作者为什么⼜有“谁解其中味?”的担⼼?这⾸曲和以下诸曲中,都隐含着⼀种对命运不可知的唱叹,说明作者有更深⼴的寄托。
终⾝误都道是⾦⽟良缘,俺只念⽊⽯前盟。
空对着,⼭中⾼⼠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间,美中不⾜今⽅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诗词鉴赏】这⾸曲⼦写的是贾宝⽟婚后仍不忘骗了⾃⼰的林黛⽟,曲名《终⾝误》就包含这个意思。
批判了贾宝⽟的情迷,抒发了作者对伟⼤爱情的敬仰,更表明了曹雪芹对佛道出世的渴望与追求。
它反映了曹雪芹的观点:放下情迷,放下世俗欲念,去寻求⼀种建⽴在共同理想、志趣基础上的伟⼤爱情。
因此,眼泪还债的悲剧也像⾦⽟相配的喜事那样有它的必然性。
枉凝眉⼀个是阆苑仙葩,⼀个是美⽟⽆瑕。
若说没奇缘,今⽣偏⼜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事终虚话?⼀个枉⾃嗟呀,⼀个空劳牵挂。
⼀个是⽔中⽉,⼀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诗词鉴赏】这⾸曲⼦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破灭,写林黛⽟的泪尽⽽逝。
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也即曲中所说的“枉⾃嗟呀”。
凝眉,皱眉,悲愁的样⼦。
恨⽆常喜荣华正好,恨⽆常⼜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遥。
故向爹娘梦⾥相寻告:⼉命已⼊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早!【诗词鉴赏】《恨⽆常》是清代⼩说家曹雪芹的作品,出⾃《红楼梦》。
《红楼梦》曲欣赏《红楼梦曲》十二支,加上前面的引子和后面的尾声,共十四支曲子。
中间十二曲分咏金陵十二钗,暗寓各人的身世结局和对她们的评论。
这些曲子同《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一样,为了解人物历史、情节发展以及四大家族的彻底覆灭提供了重要线索。
红楼梦曲·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①喜荣华正好:指贾元春入宫为妃,贾府因此成为皇亲国戚。
②恨无常又到:指贾元春忽然夭亡。
无常,佛家语言,原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俗传为勾命鬼。
③把万事全抛:抛下世间俗务,指死去。
④芳魂销耗:指元春的鬼魂忧伤憔悴。
⑤寻告:劝告。
⑥天伦:古代制度用作父子、兄弟等亲属的代称,这里是父母的意思。
贾元春用来称呼她的父亲贾政。
这首曲子出现在第五回,唱的是贾元春。
曲名“恨无常”,兼有两层意思:元春当了贵妃,但“荣华”短暂,忽然夭亡,是暗示元春早死;“无常”又是佛家语言,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
贾府在四大家族中居于首位,是因为它财富最多,权势最大,而这又因为它有确保这种显贵地位的大靠山——贾元春,世代勋臣的贾府因为她而又成了皇亲国戚。
所以,小说的前半部就围绕着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和“省亲”等情节,竭力铺写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但是,“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读者可以看一看元春省亲在私室与亲人相聚的一幕,在“荣华”的背后便可见骨肉生离的惨状。
元春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完全像从一个幽闭囚禁她的地方出来一样。
曹雪芹有力的笔触,揭示了封建阶级所钦羡的荣华对贾元春这样的贵族女子来说也还是深渊,她不得不为此付出丧失自由的代价。
但是,这一切还不过是后来情节发展的铺垫。
省亲之后,元春回宫似乎是生离,其实是死别;她丧失的不只是自由,还有她的生命。
【名著阅读】《红楼梦曲》14首赏析【名著阅读】《红楼梦曲》14首赏析◆《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诗词鉴赏】曲子一开头就对男女情爱发出慨叹,这同第一回里说的“大旨谈情”是一致的。
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把《红楼梦》视为一部言情小说。
如果仅仅是写爱情故事,作者为什么又有“谁解其中味”的担心?这首曲和以下诸曲中,都隐含着一种对命运不可知的唱叹,说明作者有更深广的寄托。
《红楼梦》的内容是复杂的,主题也是多层次的,其中之一就是表现了作者的妇女观。
作者认为,妇女无论就天资、才干等任何一方面说,都不让须眉,只是那个社会把她们的聪明才智压抑埋没了。
特别是随着封建家族的衰落,那么多无辜的女孩子随着一齐毁灭,这是作者痛惜不已的。
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红楼梦》是一曲女儿们的颂歌和挽歌。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诗词鉴赏】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
本来曲牌名都是固定的,如《山坡羊》、《寄生草》之类,按其格式往里填词。
《红楼梦曲》的这些曲名全是作者临时撰杜的,既像曲牌,又是对内容的概括或提示。
像这首《终身误》的曲牌名,就是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感慨,可作标题看。
曲中的“俺”,当然是宝玉。
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不管她自己是否有意去争取,她都是胜利者。
然而宝玉一心只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
第三十六回,宝玉睡中觉时连喊带骂地说出这样的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宝、黛志向一致,趣味相投,在大观园长期生活中建立起死生不渝的爱情。
有情的不能成为眷属,无情的反倒硬被拉在一起,这是封建时代常见的婚姻悲剧,贵族社会也不例外。
87版红楼梦歌曲14首《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曾被多次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
87版红楼梦是其中一部较为著名的电视剧版本,下面是该版本中的一些歌曲:1. 《红楼梦》主题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是该剧的主题曲,表达了红楼梦故事的悲剧色彩和主题。
2. 《枉凝眉》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绘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
3. 《秋窗风雨夜》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表达了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离愁别绪。
4. 《葬花吟》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绘了黛玉对自己命运的悲观态度。
5. 《贾府风云》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述了贾府内部的复杂关系和争斗。
6. 《凤求凰》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表达了贾宝玉对黛玉的思念和追求。
7. 《红楼梦之悲欢离合》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概括了整个红楼梦故事中的悲欢离合。
8. 《红楼梦之情深深雨蒙蒙》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表达了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深情。
9. 《红楼梦之枉凝眉》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绘了黛玉对宝玉的思念和眷恋。
10. 《红楼梦之贾宝玉》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以贾宝玉为主题,表达了他的情感和遭遇。
11. 《红楼梦之黛玉》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以黛玉为主题,表达了她的情感和命运。
12. 《红楼梦之情深深》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表达了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深情。
13. 《红楼梦之贾府风云》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述了贾府内部的复杂关系和争斗。
14. 《红楼梦之葬花吟》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绘了黛玉对自己命运的悲观态度。
以上是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一些歌曲,通过这些歌曲,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红楼梦故事中的情感和主题。
87版《红楼梦》经典音乐赏析一、简介《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情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她塑造了各自具有独特而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
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放射奇光异彩。
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根据《红楼梦》原著历时四年精心创作的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全部音乐,及十三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格调高雅、旋律优美,其作品已被列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
二、曲目01 序曲 Prelude02 晴雯歌 Song of Qingwen03 枉凝眉 Vain Longing04 葬花吟 Chart of burying fallen flowers05 红豆曲 Song of missing06 题帕三绝 Three poems on the handkerchiefs07 秋窗风雨夕 Windy and rainy autumn evening by the window08 叹香菱 Sighing for xiangling09 紫菱洲歌 Song of zilingzhou10 分骨肉 Separation of dear ones11 聪明累 Ruined by cunning12 好了歌 Song of goodness and regrets13 尾声 Epilogue三、歌词1.序曲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2.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十四首《红楼梦》曲子
第一〔红楼梦引子〕,
第二〔终身误〕,
第三〔枉凝眉〕,
第四〔恨无常〕,
第五〔分骨肉〕,
第六〔乐中悲〕,
第七〔世难容〕,
第八〔喜冤家〕,
第九〔虚花悟〕,
第十〔聪明累〕,
第十一〔留余庆〕,
第十二〔晚韶华〕,
第十三〔好事终〕,
第十四〔收尾·飞鸟各投林〕。
②《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此书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③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1](一说辽阳[2]),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3],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红楼梦十二支曲”浅解常怀石《红楼梦》第五回写到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曲”时,借警幻仙姑之口说到:“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调。
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
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
那么做为“个中人”的读者,当如何解读这组曲的“其中之妙”呢?《引子》以第一人称——“情种”“愚人”口气咏唱,表明作这组曲是为了“怀金”(怀念薛宝钗)“悼玉”(悼林黛玉)“金玉”也泛指金陵十二钗及当日所有之女子。
第一支曲《终身误》指婚姻大事,此曲以贾宝玉口吻咏叹封建家长为宝玉、宝钗撮合的金玉良缘是一个大错误。
同时表明作品主题是反对封建,追求社会理想、生活理想和婚姻自由的。
第二支曲《枉凝眉》以第三人称咏叹以宝玉、黛玉虚幻的爱情,白白的折磨着两个人,黛玉只能以泪还报宝玉的感情,直至泪尽而亡。
第三支曲《恨无常》无常,指人世间一切事物都变幻不定。
此曲以贾元春口吻咏叹富贵荣华的无常住性,劝其父勿恋富贵名利。
同时预示了元春死后,贾府将遭大变故。
第四支曲《分骨肉》以贾探春口气咏叹骨肉分离时的凄苦。
探春远嫁海疆,一去再未回返,只能祈盼亲人各保平安。
第五支曲《乐中悲》这是对史湘云唱的一曲凄婉的赞歌。
湘云幼年丧父母,青年丧夫,但她以“英豪阔大”的气度,直面人生惨状,依然如雨后明月那样光彩照人。
第六支曲《世难容》咏叹出家人妙玉,她虽远离红尘,但世俗仍容不下她,使这块无暇白玉,终究陷于泥淖之中。
第七首《喜冤家》咏叹贾迎春误嫁了中山狼一样的恶人孙绍袓,不到一年便被折磨致死。
女儿出嫁本为喜事,但嫁给冤家反成了丧事,曲名便含此意。
第八首《虚花语》以惜春声口咏唱她看破红尘,皈依佛门的心里过程她从贾府的衰败看到了荣华富贵的虚幻,由“三春”(元春、迎春、探春)的遭遇看到了人生的短暂,进而感悟到生死关劫是任何人都逃脱不了的,只有向佛教寻求归宿,修炼正果方是出路。
第九首《聪明累》此曲以王熙凤临死前的悔悟心理,咏叹她聪明自误的悲剧。
分类梳理红楼梦第五回十四副图画十四首判词十四支曲子1、林黛玉判词:钗黛合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林黛玉前世是一株绛珠仙草,为了还泪而来了人间。
在贾府,林黛玉确是最爱流泪的那一个,因为情,她为宝玉流了不知多少泪水。
正合曲子中所云:从春流到夏。
黛玉早亡,最终并没有和宝玉走在一起。
2、薛宝钗判词:钗黛合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在《红楼梦》小说中,贾宝玉有一个生而带来的玉,薛宝钗有一个金项圈,正所谓金玉良缘。
可宝玉心中想的却是黛玉,正是曲子中所说: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在红楼梦中,宝玉和宝钗结合后,宝玉依然对黛玉念念不忘,正所谓: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3、贾元春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曲: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贾元春是贾家最大的政治靠山,她的命运关乎贾府兴衰。
她很小就被送入宫廷,与父母骨肉分离。
《红楼梦》中“贾元春归省元宵”大篇幅写她在元宵节这天回家省亲,骨肉亲情让人落泪。
贾元春的判词中,“虎兕相逢大梦归”也预示着她最后死于残酷的政治斗争。
《红楼梦十二支曲》共14 首,为便于与“判词”对应:〖“《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一) ·终身误”》〗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方为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⑴【典注及寓喻】①终身误:作者自拟的曲牌名,下面各曲同此。
曲牌名即概括曲子的题旨。
②金玉良缘:金,指宝钗的金锁;玉,指宝玉的“通灵宝玉” 。
在第八十四回里凤姐说宝玉与宝钗是“天配的姻缘” 。
③木石前盟:木,指林黛玉,第一回里说她是灵河畔的绛珠仙草;石,指贾宝玉,第一回里说他是青埂峰顽石转世; 前盟,前世的盟约。
④高士:品德高尚的人,语带讽刺。
“雪”与“薛”同音,兼喻其冰冷。
⑤仙姝(音梳):美丽的仙女。
这里喻林黛玉聪明美丽。
⑥齐眉举案:用《后汉书·梁鸿传》典,比喻妻子对丈夫恭顺、夫妻恩爱。
⑵【简略析评】以贾宝玉口吻唱的这支曲,抒发了他对黛玉、宝钗的不同态度。
表示他对与林黛玉之间基于叛逆思想基础的“木石前盟”不能忘怀,而对强迫撮合的“金玉良缘”始终不满。
作者以它作为全书的线索进行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作者肯定了“木石前盟” ,否定了“金玉良缘” ,带有进步思想倾向。
但他又把宝、黛的爱情悲剧只看成是“美中不足” ,说明他还没有理解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
〖“《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二) ·枉凝眉”》〗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没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⑴【典注及寓喻】①阆苑(音浪院)仙葩(音趴):阆苑,传说中仙人的园林;仙葩,鲜花,这里指林黛玉。
②美玉无瑕(音霞):瑕,玉的疵斑。
完美无缺的玉,这里指贾宝玉。
③心事终虚话:心事,指宝、黛真心相爱的思想感情; 虚话,空话。
④嗟(音皆):叹息。
⑤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非真实的景象,以此来比喻宝、黛爱情的破灭,水中月,指宝玉,镜中花,指黛玉。
《红楼梦》12支曲及赏析.doc一、《宝钗头簪摘》《宝钗头簪摘》取材自《红楼梦》中的宝玉和宝钗的恋情,然而却带有隐藏的暗示,令人联想到陈圆圆的伤痛思念。
宝玉出家留下的一抹袅娜,以宝钗的安慰、伤心的遗言令人触动心灵。
二、《夜来香》《夜来香》为唐代诗人李清照的名作。
《红楼梦》中也有一段李清照作品一段。
此支曲以小曲曲调,以内心深处感受飞舞着的夜来香,古韵尽弥,营造出一种迷离而梦幻的氛围,感受到宝玉和宝钗美好的记忆,令人陶醉其中。
三、《洛神赋》《洛神赋》来源于“楚辞“,原本描写离乱行云凝露之美,但在《红楼梦》中,则华美地描述宝玉和林黛玉的甜蜜恋情。
叙述古老的故事,令人感动不已,令人伤感又甜蜜。
四、《酒狂》《酒狂》取材自《红楼梦》中弘历几次凄凉无助,抑郁自暴自弃的场景,以及底板曲用凄凉伤情曲调,搭配忧郁、黯然的歌词,抒诉错爱苦恋的痛心叙事,詠出宝玉的内心深处的痛苦无助,让人想起宝玉悲哀的人生遭遇。
五、《浣溪沙》《浣溪沙》取材自清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以清新婉约的小曲调,将《红楼梦》的宝玉和林黛玉比喻成许多涓涓细流,谱出了一曲缠绵悱恻、洋溢浪漫感情的婉转之歌。
六、《红萝卜》《红萝卜》为古剪纸乐曲,小曲曲调,传神地描写书生及林黛玉在一起时最真挚的感情,细密抒情,渲染出一片璀璨灿烂的爱情乐章,让人欣赏并流连。
七、《菩提庵》《菩提庵》叠加《红楼梦》结局宝玉和宝钗最后抉择进入佛学之门的场景,以华美的曲调,抒发出宝玉放弃宝钗的内心矛盾,铿锵有力,高潮迭起,令人扣人心弦,感染其悲壮深远的音乐世界。
八、《半两论》《半两论》取材自《红楼梦》中宝玉从凤翥处获取的《半两论》,及其随即由曲筱绡介绍楼观,以柔和的乐曲调谐,勾勒出宝玉和曲筱绡温柔牵手走进楼观时,两人感情渐深的甜蜜过程,变幻着抒情旋律,情怀弥漫中,让人迷醉其中。
九、《玉女把功成》《玉女把功成》以古调的小曲调,以抒情的旋律,谱出林黛玉一路被痴情霸凌,最后终于把功夫成就,却此时此刻正处于无望之中的凄然场景,描绘出林黛玉绝望痛苦心境,带有凄凉无助,使得室内盛大的气氛变得安静,令人感动不已。
红楼梦歌曲全版16首《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不仅有精妙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有许多优美动人的歌曲。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红楼梦》的16首歌曲。
1.《贾宝玉出世歌》这首歌曲描写了贾宝玉的出生场景,以及他的重要地位和命运。
歌曲旋律婉转动人,表达了人物命运的无奈和悲剧色彩。
2.《黛玉初闻宝玉泪痕歌》这首歌曲是黛玉第一次发现宝玉的泪痕后,感到心痛和无奈的心情。
歌曲以柔和的声音诉说着黛玉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3.《贾政封帘词》这首歌曲描绘了贾政终于离开封闭的帘幕,拥有真正的权力和名望的喜悦。
歌曲节奏欢快,表达了人物的欣喜和憧憬。
4.《湘云怀远山歌》这首歌曲是湘云在大观园失去宝玉后,心情沉重而落寞的表达。
歌曲以抒情的方式展示了湘云心灵深处的思念和痛苦。
5.《凤姐入宫歌》这首歌曲描绘了凤姐进入宫廷担任宫女后的心情和境遇。
歌曲旋律婉转动人,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无奈和苦涩。
6.《贾迎春自述》这首歌曲是贾迎春自述自己的心事和命运的歌曲。
歌曲以柔和的声线讲述了贾迎春内心的思绪和情感。
7.《薛宝钗拜月圆歌》这首歌曲是薛宝钗在月圆之夜感叹自己命运的歌曲。
歌曲氛围凄凉,表达了人物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无奈。
8.《晴雯怨情歌》这首歌曲是晴雯表达对命运和环境的不满和怨情的歌曲。
歌曲旋律悲凉,表达了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9.《宝玉思黛玉歌》这首歌曲是宝玉思念黛玉的心情和表白的歌曲。
歌曲旋律悠扬,表达了人物对黛玉的情感和思恋。
10.《秋爽斋琴声引》这首歌曲描绘了秋爽斋里琴声悠扬的场景,以及人物在音乐中心情的流转。
歌曲旋律优美,表达了人物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11.《薛宝钗别李纨歌》这首歌曲是薛宝钗离开李纨时的心情和表达。
歌曲以柔和的声音传达了人物内心的别离和惆怅。
12.《贾母康熙歌》这首歌曲描绘了贾母见到康熙皇帝时的喜悦和兴奋的心情。
歌曲节奏明快,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激动和仰慕。
13.《黛玉安哭歌》这首歌曲是黛玉在贾母遗体前安慰自己的歌曲。
一段情,如一阵轻烟随风而去。
曲子从宝黛爱情变故乃至破灭,写林黛玉泪尽而死的悲惨命运。
一曲《枉凝眉》听似散漫无稽,但其声韵凄婉,竟能销魂醉魄。
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察起原委,还是让我们一起随曲而情起。
∙02 葬花吟 - 郑绪岚《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哀音,黛玉如一朵馨香娇嫩的花朵,悄悄地开放,又在狂风骤雨中被折磨得枝枯叶败,从世界上悄悄消逝。
曹雪芹的绝品填词,王立平的淋漓之音,陈力的动情表达,让“黛玉葬花”深深烙刻在我们心中。
∙03 晴雯歌 - 郑绪岚在《红楼梦》所谱写的曲中除《晴雯歌》以外全是哀怨动人的,晴雯是个活泼动人的少女,尽管红颜薄命,但她的花样年华是那么的多姿多彩。
在她锋芒毕露的言谈笑语中,在她眉眼动静的开合中,时时流露出美丽的激情和光彩夺目的绚烂。
∙04 红豆曲 - 郑绪岚《红豆曲》是宝玉这块反封建的顽石心迹的披露,充满了对女性的柔情美的赞颂,同时也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愁绪。
一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唱出了痴情儿女不胜相思之苦,撒泪如血,愁苦之情溢满纸间。
∙05 分骨肉 - 郑绪岚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其一是“爱别离”,就是不得不与亲爱的人们别离。
探春遭遇的正是与亲人不能再见的苦痛。
《分骨肉》展现了探春的精干大气却骨肉分离的空悲切,乐曲大起大落、委婉凄厉而动人心魄。
∙06 叹香菱 - 郑绪岚《叹香菱》是写“根并荷花香”的香菱的无奈人生,唱得婉转悲切令人叹服。
香菱原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为甄士隐独女,三岁被拐子拐走,后被薛蟠强买去做小妾,备受夏金桂折磨,曾拜黛玉为师学诗。
《紫菱洲歌》是贾宝玉因迎春出阁、误嫁孙绍祖为妻时的伤感之作,是对迎春嫁后人去楼空、草木零落旧居环境的宿命感慨,委婉伤感,如临其境,令人落泪。
红楼中的每个女儿都刻画的很成功,宝玉对女儿的爱怜和倾慕之情也无处不在。
∙08 聪明累 - 郑绪岚《聪明累》主要写的是王熙凤,她一生都机关算尽,对付贾府的种种弊端及危机心明眼亮,处处表现出办大事的魄力和本领。
红楼⼗四曲红楼⼗四曲⾸:红楼梦引⼦终⾝误:薛宝钗;枉凝眉:林黛⽟;恨⽆常:贾元春;分⾻⾁:贾探春;乐⽣悲:史湘云;世难容:妙⽟;喜冤家:贾迎春;虚花悟:贾惜春;聪明累:王熙凤;留余庆:贾巧姐;晚韶华:李纨;好事终:秦可卿;尾:飞鸟各投林;红楼⼗四曲分别为:(红楼梦·引⼦)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悼⽟的。
注释: 这是⼗⼆⽀曲的⼀⾸序曲,它引出⼗⼆⽀曲⼦,同时也是这⼗⼆⽀曲的总括和提⽰。
这⾸序曲交代了的起缘。
在这⾥,作者是以的⼝⽓,借风⽉之情来抒发他的“愚衷”。
诚然,在《红楼梦》中写了“风⽉情浓”,表现了宝、黛之间的爱情。
但是,这种爱情⾮“才⼦佳⼈”式的爱情,⽽是建筑在对封建礼教叛逆的基础上的纯洁的爱情。
因此,“悲⾦悼⽟”既不是什么“⾊空幻境”的描写,也不是什么“情场忏悔”之作,⽽是通过青年男⼥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表现封建社会末世之“天”这样⼀个深刻的主题,派遣作者的“愚衷”,这个“愚衷”就是作者意想补“天”⽽⽆法可补的思想⽭盾。
(终⾝误)宝黛钗三⼈的纠葛:都道是⾦⽟良姻,俺只念。
空对着、⼭中⾼⼠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间,美中不⾜今⽅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注释: 此曲以的⼝⽓咏和“⾦⽟良姻”与“晶莹雪”指的是。
因为,她有⾦琐宝⽟有⽽“雪”就是“薛”。
“”和“寂寞林”指的是。
因宝⽟前⾝为⽟⽯,前⾝为绛珠草。
(枉凝眉)宝黛:⼀个是,⼀个是美⽟⽆瑕。
若说没奇缘,今⽣偏⼜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事终虚化?⼀个枉⾃嗟呀,⼀个空劳牵挂。
⼀个是⽔中⽉,⼀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注释:此为宝黛,林黛⽟为“”,为“美⽟⽆瑕”,“若说没奇缘,今⽣偏⼜遇着他”中的“⼜”点出了宝黛⼆⼈前世两者便已相遇过,即⾚霞宫神瑛侍者与三⽣⽯畔的绛珠草之间的⽢露之惠,所以今⽣便是第⼆次,⾃然是“⼜”,且因性格使然,所以就算知道,也不曾互述爱意,还有两⼈受伦理束缚⽆法在⼀起,所以是“⼀个枉⾃嗟啊,⼀个空劳牵挂。
2.1红楼梦·引子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诗词鉴赏】这首曲和以下诸曲中,都隐含着一种对命运不可知的唱叹,说明作者有更深广的寄托。
《红楼梦》的内容是复杂的,主题也是多层次的,其中之一就是表现了作者的妇女观。
作者认为,妇女无论就天资、才干等任何一方面说,都不让须眉,只是那个社会把她们的聪明才智压抑埋没了。
特别是随着封建家族的衰落,那么多无辜的女孩子随着一齐毁灭,这是作者痛惜不已的。
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红楼梦>是一曲女儿们的颂歌和挽歌。
2.2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诗词鉴赏】这是拟贾宝玉的口气咏叹薛宝钗的。
薛宝钗是一个特殊的悲剧人物。
她“德言工貌”样样俱全,才智也出众,是封建淑女的典范,而“罕言寡语”、“安分随时”的处世哲学,也使她与那样的环境、社会绝无冲突,相反倒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机会。
曲中称薛宝钗为“山中高士晶莹雪”,就是以“雪”“薛”的谐音暗喻她的冷漠和超然,书中还多次以“冷香丸”、“冷美人”、“任是无情也动人”等隐喻来强调她性格的这一特点,我们读到金钏投井,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及抄检大观园等震撼人心的章节时,不难发现她超乎常人的冷静以至冷酷。
她对贾宝玉并非全无感情,但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却大相径庭。
因此,“金玉良缘”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杯没有爱情的苦酒。
尽管薛宝钗能克尽妇道,象传说中的孟光那样“举案齐眉”,几近完美,但贾宝玉仍不能忘情于悲凄而逝的林黛玉,最后怀着不平之意撒手出家,而薛宝钗也不免在孤寂冷落中抱恨终身。
薛宝钗的悲剧很难引起人们的同情,却自有其发人深思之处。
2.3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红楼梦》引子)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大故事的开篇,最开始当然是开天辟地,这也跟书前的女娲补天的神话有照应。
这又是一本言人间之前的书,是写人间“情种”的书,所以曲子开头就是讨论,自从盘古开天地,这茫茫天地之间,谁又是真正的“情种”?这是劈空而来的大问题!“风月”原本是清风明月,后来借指色情场所,又再进一步借指人间男女之情,所谓的“情种”,不过是男女之间在情到浓处时的称呼。
《红楼梦》写“情种”,歌颂“情种”,但在“引子”里,作者首先提出的,是对“情种的怀疑!这人世间亘古以来,哪里有什么情种呢,只不过是男女之间情彼此情浓的缘故罢了。
《红楼梦》一书的成因,是因为作者要在无可奈何的日子(奈何天)、伤心悲痛、孤独寂寞的时刻(伤怀日、寂寥时),试着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怀(试遣愚衷)。
《红楼梦》总的人物命运走向是贾宝玉的“怀金悼玉”,即:娶了薛宝钗(既身上佩有金锁,名字里有“钗”)又在内心深处悼念林黛玉(名字里有“玉”)的故事。
(终身误)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薛宝钗当然也是《红楼梦》的主角,你看,第一首主题曲子,实际上就是说她,只不过,她也并不是人生幸福者,而是被“金玉良缘”误了终身的人。
这首曲子是说宝玉宝钗的婚姻,却模仿贾宝玉的语气:你们都说“金玉良缘”(宝钗是有名中有钗,胸前有锁,宝玉名中有玉,胸前戴玉,所以,他们两个是命定的“一对儿”),我却只念“木石前盟”(“木”指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草,“石”指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借指宝玉)。
这是响亮的口号,当然也是叛逆的宣言。
薛宝钗自然也不差,她也是正经的“山中高士”,因为她既清高、洁身自好,又善于藏愚守拙,实在是个时俗意义上好“媳妇”,薛正是“雪”的谐音。
但宝玉的心中,念念不忘的只有“世外仙姝”(绛珠仙草)林黛玉。
可叹人世间,美中不足是常见的事,纵然是齐眉举案般的夫妇和谐,到底心中意味难平。
“齐眉举案”典故出自《后汉书·梁鸿传》,说梁鸿出外替人舂米,每次归来,妻子都为他备好了饭,端饭时,不敢于粱鸿面前平视,而是举了案子到眉毛一样的高度,后来“举案齐眉”多用来比喻妻子对丈夫的恭顺,这里指婚后宝钗对宝玉的态度。
(枉凝眉)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一首专说宝黛之恋。
视角是林黛玉的,阆苑仙葩自然指的是绛珠仙草林黛玉,美玉无瑕自然指才可补天的贾(假)宝玉。
如果说没有缘份吧,偏偏在人生的长途上互相遇到了,如果说有缘份吧,偏偏满腹的心事最终都成了镜花水月一场空!只落得一个是平白的嗟叹,一个是徒劳的牵挂。
我眼中又能有多少眼泪呢?怎么禁得起经年累月四季不停地抛洒。
黛玉是个还泪的命,所以注定是一生流泪不止的。
(恨无常)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一首说贾元春。
元春入宫为妃,又得宠,甚至赏了省亲,这当然是荣华正好,贾府也由此显赫一时;谁知元春却忽然亡故(原因当然复杂),“无常”是佛家用语,本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来俗无常传为“勾命鬼”,如黑白无常。
生前荣华再好,人一死,也不过是眼睁睁把诸事全抛。
既然宫中是“见不得人的地方”,所以,她的死是没有告别的,是凭空的截断。
因此,元春的魂魄自然只能给父母托梦:爹娘啊,我走了,盼望你们能早早醒悟、早早抽身。
(分骨肉)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这一曲说探春。
用的语气也是探春的。
贾探春最终远嫁,依照古时的交通条件,一旦远嫁,其实就是终身不再相见,所以是“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远嫁即是今生永诀,她又怎能不悲伤切切,但悲伤又有何用,只能多多哀告爹娘:我走了,别挂念我,自古以来,贫穷富贵皆是前情早定,聚散离合都是命定缘份,从今之后,我们就分开两地吧,爹娘啊,今天我走了,不要牵挂我!
(乐中悲)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儿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这一曲说史湘云,史湘云幼时父母双亡,她有一个悲伤的童年,她虽身居豪门望族,却靠叔父抚养,既是叔父养大,当然不可能娇生惯养,所以后续有她依靠典当过日子的情节(发现当票)。
多亏史湘云生来性情豪爽、磊落光明(睡在芍药丛只有她能做出来),从未将儿女痴情缠萦心上(大观园里的女子,史湘云最是性情直爽、天真无邪的),也正因此说她像那雨后明月照玉堂。
史湘云于儿女之情无意,她不求好姻缘,偏偏唯有她嫁了一个才貌双全如意君郎,这是好事,本指望能夫妇二人比翼双飞、地久天长,以此来补偿她幼年丧亲孤苦的惨状。
谁承想,到头来,湘云的结局还是家族败落,丈夫夭亡!可见,人世间的盛衰兴亡早有安排,又何必白白的悲伤。
(世难容)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这一曲说妙玉。
妙玉气质如兰、才华过人,我们看她还能抢白黛玉不识水(认“梅花上收的雪”为“雨水”)就可知道,她带发修行,出家为尼,自然孤僻无人可比。
她修行,于是自然说肉类腥膻,看见绫罗绸缎就觉得庸俗可厌,却不知道,她越是这样清高,人们就更加妒忌,她越是这样过分纯洁,世人就更加嫌弃她。
真真可叹,她这样的人,偏偏要在古殿海灯旁边直熬到终老,实在是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珊!到头来,最终是极端污浊肮脏袭来(被贼人奸污),违背了她自己心愿,这就像是没有瘢点的无瑕白玉掉进污泥烂滩。
妙玉在心中是爱恋宝玉的(她下帖子给宝玉),而宝玉对她也是念念不忘,但命定如此,所以说“王孙公子叹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