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共1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18
《蜻蜓飞飞》教學设计教學目标:(1)掌握树叶粘贴画方法。
(2)能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树叶,贴出自己喜爱蜻蜓;(3)通过引导學生用树叶拼贴蜻蜓,培养學生思维能力。
教學准备: 树叶标本、双面胶、剪刀、彩色卡纸教學过程:一、课前谈话:1.师: 老师来自浦江县中余中小,是我们这里一所山区學校,我们那四周青山环绕,因此我们开设了一门很特殊课,是你们这没有——树叶剪贴画。
(出示树叶)就是用这普普通通树叶,通过我们巧手,把它们变成一幅幅美丽图画。
2.欣赏作品(轻音乐)老师作品學生作品二、谜语导入: 蜻蜓1.出示谜语一对眼睛圆又大,两对翅膀如薄纱,专吃飞虫和蚊子,飞高飞低把敌杀。
师: 大家真是太聪明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创作主角——蜻蜓2.认识各种姿势蜻蜓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形态蜻蜓三、操作步骤1.看——树叶出示各种形状树叶,要求學生“看树叶联想蜻蜓”,如: 蜻蜓头、蜻蜓翅膀、蜻蜓尾巴等2.想------动物教师拿出一组树叶,要求學生看看,想一想,拼一只怎样姿态,在干什么呢?3. 摆------姿态老师在投影仪上演示,摆一只蜻蜓,注意翅膀摆法,要相接,连接处稍微重叠。
4.贴——平整指导學生贴画,这是粘贴画最后一步。
四、學生自主拼贴这时播放轻音乐,學生开始贴画,教师巡回辅导。
大约十几分钟后,要求學生展示自己作品,并针对作品情况进行评比。
五、评价选几幅學生典型作品,放到投影仪上展示,师生互评板书设计:树叶粘贴画——蜻蜓飞飞看-----树叶想-----动物摆-----姿态贴-----平整。
资源环境评价的方法与应用第一章前言资源环境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它是指对区域内各种资源和环境的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并提出可行性的保护、改善和利用方案的过程。
资源环境评价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土地、水、空气、生态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方法和应用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资源环境评价的相关内容。
第二章方法2.1 数据采集资源环境评价的第一步就是收集相关数据。
收集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区域内土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信息。
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包括调查、采样、测量等。
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顺序、合理性和准确性,数据的准确性对最后的评价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评价方法资源环境评价的评价方法比较复杂,其中常用的有四种方法。
分别是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生态系统评价。
定性评价是根据相应的资料资料,主要依靠人的主观思维进行判断。
定量评价的方法则是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通过计算后得到一定的评分,再将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利用自然资源记录数据、分析数据,评估资源环境状态,判断以后可接纳和合理利用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某一生态系统的保持和修复容量。
而生态系统评价是在现有生态系统的评估术语基础上,对自然系统或人为利用过程中形成的生境差异性、动态变化性、分布异质性及交互作用等进行评价。
2.3 模型计算资源环境评价的模型计算是使用计算机模拟进行成果输出的一项技术。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和预测,对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和预测,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三章应用3.1 建立环境监测站建立环境监测站是资源环境评价的重点之一。
通过环境监测站,可以对土地、水、空气、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的状况。
同时,环境监测站也可以提供数据支持,为资源环境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3.2 制定环保政策制定环保政策是资源环境评价的重要应用之一。
资源价值评估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资源并非无限供应,其有限性需要我们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利用。
资源价值评估作为一种评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可持续性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
一、资源价值评估的意义资源价值评估是对资源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价值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1. 引导资源合理利用:通过资源价值评估,可以深入了解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支持决策制定:资源价值评估的结果可以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平衡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3. 促进可持续发展:资源价值评估可以评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方向和目标。
二、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资源价值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见的包括:1. 生态价值评估:通过评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自然景观、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指标,来评估资源的生态价值。
2. 经济价值评估:通过评估资源的市场价格、产出价值以及相关产业的贡献等指标,来评估资源的经济价值。
3. 社会价值评估:通过评估资源对社会稳定、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来评估资源的社会价值。
4. 综合评估:将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得出资源的综合价值评估结果。
三、资源价值评估的挑战与应对资源价值评估面临着以下挑战:1. 数据获取困难:资源价值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有时相关数据难以获得或不完整,影响评估的准确性。
2. 评估标准不统一:由于不同资源的特点以及评估目的的差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资源价值评估标准,导致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存在一定问题。
3. 效益评估难度大: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于当前的利用效益,还包括未来的利益和风险。
如何准确评估长期效益,是资源价值评估的难点之一。
针对上述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数据共享与合作:加强数据的共享与合作,通过建立资源价值评估数据库,提高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准确性。
资源价值评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资源价值评估的重要性、方法和应用,并分析其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资源价值评估的重要性资源价值评估是对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的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资源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环境保护:通过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可以了解资源对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2.合理利用资源:资源价值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对资源进行量化和评估,进而制定资源利用的最佳策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保护生态平衡:资源的价值评估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资源的自然保护价值,从而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资源价值评估方法:1.市场价格法:通过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变动来评估资源价值,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市场的反应来衡量资源的价值,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
2.替代费用法:该方法通过计算用于替代资源的费用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即资源的价值等于其替代品所需的费用,是一种相对较为准确的评估方法。
3.生态效益法:该方法通过评估资源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和影响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生态效益法重视资源的环境和生态效益,对于环境资源的评估特别有效。
4.成本效益法:该方法通过比较资源利用的成本和资源带来的效益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成本效益法是一种综合评估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三、资源价值评估的应用资源价值评估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保护规划:通过对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为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规划和管理资源。
如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减少资源的损失和浪费等。
2.决策制定:资源价值评估可以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策划方案制定中的资源评估与利用方法在策划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资源评估与利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通过充分了解,评估和利用资源,可以更好地为策划方案的实施提供支持,增强其可行性和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策划方案制定中的资源评估与利用方法。
一、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资源是指可以通过加以合理利用,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切客观物质和非物质货物、财富或能力。
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财务资源等多种类型。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要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和利用各种资源。
二、了解资源的来源和特点在对资源进行评估之前,需要了解资源的来源和特点。
自然资源来自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力资源来源于人的能力和才智,是策划方案实施的主要执行力量。
技术资源则体现在科技和专业知识方面,可以为策划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财务资源则是指项目所需的资金和经济支持。
三、评估资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评估资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是制定策划方案的基础。
需要确定各种资源是否能够满足方案实施的要求,包括数量、质量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评估资源的可行性,即资源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顺利利用,是否存在限制和风险。
通过评估资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以为策划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和参考。
四、合理配置资源在策划方案制定中,需要合理配置资源,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大价值的发挥。
根据资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配,使各种资源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策划方案实施的效益和成功率。
五、建立资源管理体系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需要建立资源管理体系。
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资源的收集、整理、储存和更新等环节,旨在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资源管理体系,可以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六、借助外部资源在策划方案制定中,有时需要借助外部资源来弥补内部资源的不足。
可以与相关组织、机构和个人合作,共享资源和互通有无,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资源价值评估是指对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用于确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因资源类型和评估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1. 市场价格法市场价格法是根据市场对资源需求和供应的情况,通过价格反映资源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可以明确交易的市场资源,如商品、股票等。
通过比较市场价格和资源的成本,可以评估资源的价值。
2. 边际生产力法边际生产力法是基于边际生产力理论进行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资源对生产的边际贡献来评估其价值。
边际生产力越高的资源,其价值越大。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生产要素资源的价值,如劳动力、土地、资本等。
3. 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是通过比较资源的使用和替代所需的成本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当资源供给受限制时,寻找替代资源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替代成本法考虑了替代成本的影响,使资源的价值评估更为准确。
4. 环境贡献价值法环境贡献价值法是评估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的方法。
这种方法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非市场价值,如生态系统服务、景观价值、文化遗产等。
通过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估其贡献的价值。
5. 增量成本法增量成本法是根据资源增加或减少所需的成本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
当资源供给增加或减少时,资源的价值会相应变化。
通过计算增量成本,可以评估资源的价值。
6. 实物资产法实物资产法是评估实物资产价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水域、森林等自然资源的评估。
通过考虑实物资产的生产效益、使用效益和遗产效益,评估其价值。
7. 社会视角评估法社会视角评估法是以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偏好来评估资源价值的方法。
通过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对资源的偏好和情感评价,并通过量化方法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重视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
总之,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和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非常重要。
资源环境利用的综合评价方法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利用与保护问题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资源环境利用中,如何综合评价各种资源的价值和环境影响是一个关键问题。
评价方法是综合评价的基础。
在资源环境利用的综合评价中,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利用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以及风险分析等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仅从某一方面进行评价,不能很好地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需要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一、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是一个关键指标,它可以测量一个社会或者个人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消耗。
生态足迹法主要运用了环境经济学的思想,采用对自然、环境、社会等方面进行考虑的方法,将人的自然环境利用的行为量化,并以此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
二、生命周期评估法生命周期评估法是一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环节的方法,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还包括使用、维修、回收等方面的影响,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一个产品或者服务的环境影响。
生命周期评估法可以通过评价所有环节的贡献来衡量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卫生,同时也可以指导企业改进他们的生产管理和政策。
三、成本-环境效益评估法成本环境效益评估法是一种以效益为主导,同时考虑成本的评价方法,以此来确定资源和环境项目的效益和成本。
这种评估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考虑更加具体的环境影响和改善的成本,同时可以作为挑选各个项目的优先级指导。
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综合考虑了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而建立的一组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可以综合评价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贡献和影响。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综合评价方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是一种相对较为完善的评价方法。
五、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并考虑到资源环境的各方面因素,以达到最好的综合评价效果。
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应用于大规模工程建设,企业环评,公益性投资等领域,有益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资源评价一、资源评价的原则在对自然资源评价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自然资源的可得性。
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不均衡性,每一个地区的资源赋予条件是不同的。
另外,每一种资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对资源条件进行评价时,必须要考虑到在项目拟建地区,项目所需资源的拥有状况,在现有条件是否能够开采,以确认资源确实能为本项目所得。
(2)自然资源的可用性。
每一种自然资源在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资源,其质量等级也是不一样的,从而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对于拟建项目,要评价资源能否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是否是所需的品种,所要求的质量等级。
例如对矿产资源,要对该矿石的工业品、结构、构造以及伴生的有益、有害成分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定能否为本投投资项目所用。
(3)自然资源的可靠性。
矿产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农业资源也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因此在对资源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资源的可靠性。
对矿产资源要评价其在项目寿命期内可供开采的量是否能够满足生产要求以及该矿产资源提前枯竭的可能性;对农业资源,则应对能否保证一年四季的供应以满足项目需要进行评价,要考虑到由于季节性和突发天气变化等造成的影响。
(4)自然资源的效益性。
在项目拟建地区,该种自然资源的获得应该具有经济上的效益性,在几个不同的资源供应地进行选择时,在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要求的同时,尽量选择价格最低廉的供应地,选择运输最方便和运费最便宜的供应路线。
二、资源评价的内容(1)资源可利用量。
主要是研究在项目拟建地区可供利用的资源的数量,如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水利水能资源的蕴藏量和森林资源的蓄积量等。
矿产开采项目,应根据国家矿产资源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和开采价值的报告,在进一步勘探核查的基础上,提出项目的矿产可采储量;水利水能开发项目,应根据流域开发总体规划,分析研究拟建项目河段内的年径流量、水位落差,并提出水种水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量;森林采伐项目,应根据森林蓄积量调查资料,以及有关部门批准的采伐复垦计划,研究提出项目的原木可采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