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测量电功率》电流做功与电功率3
- 格式:pptx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21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第1课时电功率的测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2.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3.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4.设计并完成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正确处理实验中遇到的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选取表的量程、电源大小等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通过互相探讨得出最佳方案,提高学习效率。
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实验及画出电路图,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难点: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处理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复习什么叫电功率?电功率有哪些单位?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有什么区别?【导语二】引导学生回想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让学生归纳、叙述实验设计和方法。
特别注意电路是通过什么进行调节的。
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个灯泡的电流为 0.4 A.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导语三】这节课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个灯泡的电流为 0.4 A.这个小灯泡的功率是多少?(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怎样测量小灯泡功率?若要能测量多组数据,电路中电流怎样调节?需要连入什么装置?怎样连?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IU,测出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就可以计算得出小灯泡的功率.在额定电压下测出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
教案:沪科版物理全册《16.3测量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物理全册第16章第3节《测量电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是指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单位为瓦特(W)。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然后根据公式P = UI计算电功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3. 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法。
难点: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电压表、电流表、电路图、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与电功率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电功率的思考。
2. 概念讲解: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电功率的定义,解释电功率的概念,并强调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 公式讲解:教师给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解释各个符号的含义,并讲解如何运用公式计算电功率。
4. 实验演示:教师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个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电功率,并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计算电功率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6. 例题讲解:教师选择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7. 课堂小结: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几个有关电功率计算和分析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和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法。
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