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浮选试验
- 格式:pptx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91
成绩:《矿物加工研究方法(浮选)专题实验》研究报告澳大利亚磷矿浮选实验室试验研究姓名:何志红班级:矿物加工工程08级02班组别:第二大组第三小组组长:何志红组员:郭文文陈珺黄纲指导老师:罗惠华实验日期:2011年10月25日—2011年12月6日武汉工程大学目录1.试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试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试验原理 (2)4.实验设计和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验仪器设备、药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实验矿样性质与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磨矿时间与磨矿细度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磨矿细度试验 (12)7.3粗选药剂用量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浮选温度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浮选时间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开路流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闭路流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实验结论 (20)9.试验建议与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目的1﹑掌握矿物加工研究方法专题实验(浮选)方案设计方法2﹑了解矿物加工研究方法专题实验(浮选)的内容和试验程序二﹑实验任务根据澳大利亚磷矿样,通过一系列试验初步了解矿样的自然特性(包括密度组成、粒度组成、可浮性),然后自行进行多因素试验设计,最终确定浮选指标的最佳条件,其中所探索的单因素数不少于3个,水平不低于3个,正交或寻优的因素数不少于2个,水平不低于3个。
试验室小浮选试验方法
一试验步骤
1调试浮选机,使转速、充气量达到规定值。
2称量煤样(称准到0.1克)(144g)。
3向浮选机内先加入约1/3容积的水,使水位达到第一道标线。
开动浮选机,加
刮泡3
63
7精煤和尾煤分别脱水(过滤),置于不超过75℃的恒温干燥箱中进行干操。
冷却至空气干燥状态后,分别称重、测定灰分,必要时(当浮选人料硫分超过1%时)测定硫分。
8重复试验一次。
二试验注意事项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1精煤和尾煤重最之和(即计算入料重量)与实际浮选人料重量相比,其损失率不得超过2%,
2浮选入料的加权平均灰分与化验灰分之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煤样灰分小于20%时,相对误差不得超过士5%,
b.煤样灰分大于或等于20%时,绝对误差不得超过±0.5%。
3:当精
4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第六章浮选试验第六章浮选试验第一节概述浮选是选别细粒嵌布的矿石,特别足选别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矿和可溶性盐类等的一种主要的方法。
在大多数矿石可选性研究中,浮选试验足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实验室浮选试验的内容浮选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选别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影响过程的因素.查明各因素在过程中主次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程度,确定最佳工艺条什,提出最终选别指标和必要的其他技术指标。
由于浮选过程中各种组成矿物的选择性分离基与矿物可浮性的差异,因此用各种药剂调整矿物可浮性差异,是浮选试验的关键。
二、实验室浮选试验的程序实验室浮选可选性试验通常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拟定原则方案根据所研究的矿石性质,结合已有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拟定原则方案。
例如多金属硫化矿矿石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有全混合浮选、部分混合浮选、优先浮选等方案;对于红铁矿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有正浮选、反浮选、絮凝浮选等方案。
如果原则方案不能预先确定,只能对每一可能的方案进行系统试验,找出各自的最佳工艺条件和指标,最后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予以确定。
(2)准备试验条件包括试样制备、设备和仪表的检修等。
(3)预先试验预先试验的目的是探素所选矿石的可能的研究方案、原则流程、选别条件的大致范围和可能达到的指标。
(4)条件试验(或称系统试验) 根据预先试验确定的方案和大致的选别条件,编制详细的试验计划,进行系统试验来确定各项最佳浮选条件。
(5)闭路试验它是在不连续的设备上模仿连续的生产过程的分批试验,即进行一组将前一试验的中矿加到下一试验相应地点的实验室闭路试验。
目的是确定中矿的影响,核定所选的浮选条件和流程,并确定最终指标。
实验室小型试验结束后,一般尚须进一步做实验室浮选连续试验(简称连选试验),有时还需要做半工业试验甚至工业试验。
第二节浮选试样的制备、试验设备和操作技术实验室浮选试验,通常是指“小型单元浮选试验”,也有人叫做“分批浮选试验”。
一般都是用天然矿石进行试验,但在探索某一新的药方时,或研究浮选基础理论时,常进行纯矿物浮选试验。
实验一矿物润湿性的测定—接触角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包括采用两种不同接触角测定仪测定矿物润湿接触角。
通过测定与计算,了解和掌握:(1)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天然可浮性;(2)矿物表面的润湿性是可以调节的;(3)从实验认识矿物表面润湿性与可浮性的关系,并通过调节来改变各种矿物表面的润湿性;(4)测定接触角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测定方法是:分别在洁净的矿物磨光片表面和经过选矿剂处理的矿物磨光片表面上滴上一个水滴,在固—液—气三相介面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接触角。
然后用聚光灯通过显微镜在屏幕上放大成像,用量角器直接量得接触角的大小。
三、实验仪器与药剂1、润湿角测定仪;各种矿物磨片;各种玻璃器皿;金相砂纸;绒布;微量进样器。
2、药剂:黄药、油酸、蒸馏水等;图1-1润湿角测定仪结构图1-测微鼓轮,2-调焦手轮,3-测量显微镜,4-升降手轮,5-固定手轮,6-底座,7-调平手轮,8-横向移动手轮,9-样品盒,10-照明光源,11-可调变压器四、实验步骤1.润湿角测定步骤:可以直接做水润湿玻璃表面的接触角实验,则以下第(1)(2)步骤可省,直接用玻璃片、水、接触角测定仪进行实验。
(1)清洗矿样:将石英、闪锌矿等矿物磨片在金相砂纸上磨擦(必要时放入1-4%的NaOH溶液中煮沸3分钟),然后用绒布擦拭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多次,置入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待用;(2)配药:配置质量分数均为0.5%的黄药水溶液和油酸水溶液备用;(3)矿物在纯水中接触角的测定:将净化后的矿物磨片用滤纸吸干其表面水份并置于JJC-1型接触角测量仪的样品盒上,打开电源11,调焦距2,找出矿物表面成像图。
用微量进样器在矿物光片表面滴一水滴,观察液滴在矿表的展开情况。
接着旋转2进行调焦,找出清晰的水滴成像图;然后通过调节测微鼓轮,移动目镜中的十字线作液滴的切线,此时从目镜中即可读出接触角值,将测定值记录在表1-1中,每种矿物测定三次,最后计算其平均值即为所测接触角数值。
选矿学—浮游选矿》课程实验指导书(统招)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一、接触角测定试验 (2)实验二:真空浮选演示试验 (7)实验三:可比性浮选试验 (7)实验四:浮选速度试验 (16)实验一、接触角测定试验一、目的和意义1、了解“润湿角测量仪”的结构和掌握测定矿物润湿接触角的方法。
2、测定几种常见矿物的接触角。
了解矿物天然可浮性和润湿接触角的关系。
3、了解捕收剂对矿物接触角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润湿接触角是指液滴在物体表面扩展并达到平衡状态后,三相周边上某一点引气液界面的切线,则该切线与固液界面的夹角称为润湿接触角。
应用特定的仪器可以准确测得该角。
物体表面润湿接触角的大小与物体表面被该液体润湿的难易程度。
对于矿物加工来说,矿粒表面的润湿接触角的大小直接反映其可浮性的好坏。
矿物的可浮性=1-cos ,为润湿接触角。
利用特定的装置和手段即可测得该角。
本实验以JY-82 型润湿接触角测量仪为基础,目前市场上已有借助显微摄像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测定接触角的设备,更易操作、人为误差小、精度较高。
表1 矿物表面润湿性分类类型表面不饱和键性质表面同水的作用能接触角界面水结构代表性矿物强亲水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1 无直接水化层石英、云母、锡石、刚玉、菱铁矿、高岭石、方解石弱亲水弱疏水离子-共价键(部分自身闭合)1 左右无或很小直接水化层为主方铅矿、辉铜矿、闪锌矿疏水分子键为主(层面间),离子、共价键为辅(层端、断面)<1 中等(40~90 度)次生水化层为主滑石、石墨、辉钼矿、叶腊石强疏水色散力为主的分子键<<1 大(90~110 度)次生水化层自然硫、石蜡三、仪器设备和材料1、仪器设备:接触角测定仪;2、烧杯、量筒、竹镊子、注射器;3、丁基黄药、煤油等表面改性药剂、水玻璃4、磨料:400 号、600 号5、矿物磨片:方铅矿、黄铁矿、煤、石英、石蜡、聚胺脂抛光片或其他材料(规格:4 厘米X2 厘米X0.5 厘米。
浮选试验分析(一)一、概述浮选是选别细粒嵌布的矿石,特别是选别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矿和可溶性盐类等的一种主要的方法。
在大多数矿石可选性研究中,浮选试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实验室浮选试验的内容浮选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选别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影响过程的因素,查明各因素在过程中的主次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程度,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提出最终选别指标和必要的其他技术指标。
由于浮选过程中各种组成矿物的选择性分离是基于矿物可浮性的差异,因此用各种药剂调整矿物可浮性差异,是浮选试验的关键。
(二)实验室浮选试验的程序实验室浮选可选性试验通常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拟定原则方案根据所研究的矿石性质,结合已有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拟定原则方案。
例如多金属硫化矿矿石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有全混合浮选、部分混合浮选、优先浮选等方案;对于红铁矿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有正浮选、反浮选、絮凝浮选等方案。
如果原则方案不能预先确定,只能对每一可能的方案进行系统试验,找出各自的最佳。
工艺条件和指标,最后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予以确定。
(2)准备试验条件包括试样制备、设备和仪表的检修等。
(3)预先试验预先试验的目的是探索所选矿石的可能的研究方案、原则流程、选别条件的大致范围和可能达到的指标。
(4)条件试验(或称系统试验)根据预先试验确定的方案和大致的选别条件,编制详细的试验计划,进行系统试验来确定各项最佳浮选条件。
(5)闭路试验它是在不连续的设备上模仿连续的生产过程的分批试验,即进行一组将前一试验的中矿加到下一试验相应地点的实验室闭路试验。
目的是确定中矿的影响,核定所选的浮选条件和流程,并确定最终指标。
实验室小型试验结束后,一般尚须进一步做实验室浮选连续试验(简称连选试验),有时还需要做半工业试验甚至工业试验。
二、浮选试样的制备、试验设备和操作技术实验室浮选试验,通常是指“小型单元浮选试验”,也有人叫做“分批浮选试验”。
一般都是用天然矿石进行试验,但在探索某一新的药方时,或研究浮选基础理论时,常进行纯矿物浮选试验。
浮选实验操作规程∙开路浮选实验程序∙开车前检查浮选机各部螺丝、刮板、皮带和电路是否良好,机内是否有杂物掉入。
∙洗净浮选机(检修后应加入石灰、苏打等碱类药品,以去油污),在清洗过程中观察充气、搅拌时否良好。
∙清洗后,塞住放矿口,封闭充气阀门,开动电机,将矿浆倒入机内,再用冲洗水把容器和机壁上的矿砂冲洗如浮选机内。
∙矿浆倒入机内后,如果未封住中矿循环孔时,应补加清水直至封住为止,以隔绝空气进入矿浆,然后按照加药程序(石灰、硫化钠、黄药、松油)和搅拌时间(硫化钠、黄药、松油各一分钟)加药搅拌。
∙打开充气阀门20—40秒钟后开始刮泡,在刮泡过程中应不断补加清水,保持矿液面的水平高度,并将粘附在机壁上的泡沫及时的冲洗下来。
∙粗选完毕后,关闭充气阀,停止刮板并将粘附的泡沫冲洗入矿盆内,添加药剂搅拌后,继续进行粗选或扫选。
∙最后一段刮泡完后,关闭充气阀,停止刮板,在搅拌矿浆中吸取尾矿样。
∙打开放矿阀门排除尾矿,用清水洗净浮选机,以待下次浮选。
∙浮选药品放好标签(标号),准备加工(过滤——烘干——称量——研碎——混匀——缩合——过筛——筛上物研碎——过筛——混好——装袋)。
浮选实例一小浮选实验(磨矿粒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一、目的了解浮选实验装置的结构、原理及操作过程,学习浮选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
观察、分析浮选过程的现象。
二、基本原理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疏水性差异是矿物浮选基础,表面疏水性不同的颗粒其亲气性不同。
通过适当的途径改变或强化矿浆中目的矿物与非目的矿物之间表面疏水性差异,以气泡作为分选、分离载体的分选过程即浮选。
浮选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矿浆准备与调浆:即借助某些药剂的选择性吸附,增加矿物的疏水性与非目的矿物的亲水性。
一般通过添加目的矿物捕受剂或非目的矿物抑制剂来实现;有时还需要调节矿浆的PH值、温度等其它性质,为后续的分选提供对象和有利条件;形成气泡:气泡的产生往往通过向添加有适量起泡剂的矿浆中充气来实现,形成颗粒分选所需的气液界面和分离载体;气泡的矿化:矿浆中的疏水性颗粒与气泡发生碰撞、附着,形成矿化气泡;形成矿化泡末层、分离:矿化气泡上升到矿浆的表面,形成矿化泡末层,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刮出后即为泡末精矿,而亲水性的颗粒则保留在矿浆中成为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