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20XX年复习重点)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1、民族共同语(普通话)。2、汉语方言(基础)。3、域外汉语(国外的汉语)。

三、汉语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北京话为代表)。

2、吴方言(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长沙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梅县话为方言)。6、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7、闽方言(1、

闽东方言:福州话为代表。2、闽北方言。3、闽南方言:厦门话为代表。4、闽中方言。5、莆仙方言)四、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二)语音的生理属性。(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色。

造成不同音色的主要条件有三种:(简答题)第17页

第一,发音体不同。第二,发音方法不同。第三,发音时共鸣器形态不同。

五、为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10-12分论述题,5分简答题)

1、语言和意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约定俗称的。

2、语音的选择是社会决定的。(汉语用zh\ch\sh\英zcs)

3、语音的组合模式和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4、语音系统的形成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六、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b\m\f\d\k\zh\s)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a\o\e\i\u)

辅音和元音的发音区别:

1、受阻: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不受阻碍。

2、紧张度: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气流强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响亮度: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七、(一)辅音的发音部位七类:

1、双唇音(b\p\m).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中音(d\t\n\l)5舌尖后音(zh\ch\sh\r)

6舌面前音(j\q\x).7、舌面后音(g\k\ng\h)

PS:为便于记忆用根据儿时背书的顺序,做微调。

b、p、m / f / d、t、n、l / g、k、h、ng / j、q、x / z、

c、s / r、zh、ch、sh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面后音/舌面后音/舌面前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

(二)辅音的发音方法

1、看阻碍的方式:(1)塞音(b\p\d\t\g\k)(2)擦音(f\h\x\sh\s\r)(3)塞擦音(j\q\zh\ch\z\s)(4)鼻音(m\n\ng)(5)边音(l)

2、看声带是否振动:发音声声带振动是带音也是浊音,声带不振动是不带音也是清音。浊音(带音)有5个(m\n\ng\l\r),其余辅音是清音(不带音)。

3、看气流的强弱:发送气音(6个p\t\k\q\ch\c)。发不送气音(6个b\d\g\j\zh\z).

声母的发音全面描述:(总表)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双唇、送气、清、塞音)m(唇齿、清、鼻音)f(唇齿、清、擦音)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s(舌尖前、清、擦音)d(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n(舌尖中、浊、鼻音)l(舌尖中、浊、边音)zh(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sh(舌尖后、清、擦音)r(舌尖后、浊、擦音)j(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q(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x(舌面前、清、擦音)g(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k(舌面后、送气、清、塞音)h(舌面后、清、擦

音)。

八、元音的发音:元音分为单元音(10个)和复元音(13个)两类

单元音的发音:

1、舌面元音有(8个a\o\e\^e\i\u\v\y)第一,看舌位的高低(开口度大小):高元音也叫闭元音(i\u\v\),半高元音(半闭元音)(e\o),低元音(开元音a)第二,看舌位的前后:前元音(i\v)央元音(e)后元音(u\o).第三看唇形的圆展:圆唇元音(v\o)展唇元音(i\a)

{(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o)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v)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2、舌尖元音(2个):-i和i

3、卷舌元音(er):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九、韵母:1、开口呼:韵母开头不是iuv的韵母属于开口呼。2、齐齿呼:韵母开头是i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3、合口呼:韵母开头是u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4、撮口呼:韵母开头是v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十、普通话的声调:1、阴平(第一声)高平调55调。2、阳平(第二声)中升调35调。3、上声(第三声)降升调214调。4、去声(第四声)高平全降调51调.

普通话声韵配合简表

韵母开口呼(aoe)齐齿呼(i) 合口呼(u) 撮口呼( ) 双唇音b\p\m + + 只跟u相拼

唇齿音 f + 只跟u相拼

舌尖中音d\t + + +

n\l + + + +

舌面前音j\q\x + +

舌面后音g\k\h + +

舌尖后音zh\ch\sh\r + +

舌尖前音z\c\s + +

零声母+ + + +

十一、汉字的性质和特点:(重点)

一、汉字是表意文字。1、汉字的形体不能表音(如fei:菲、非、绯)。2、汉字使用大量的表意部件(部首)表意(象形字也是表意文字,汉字形体构造具有一定的图画意义。如:文、字、一、林等)。3、汉字有很强的透义性(如:桧)。

二、汉字是二维文字(书面文字、方块形体)拼音是一维文字。汉字字形具有区分化同音字(如:gongshi 这个读音,能代表几个不同的汉词语,语音上不能区别,写成汉字为:公式,公事,公室,工事)。(如tong同童铜。。。)

三、汉字具有超时空性,如其它pater改为了pather等,汉字不用改。

四、汉字适应了汉语的特点:(看是否先进、不是看有多先进,而是看语言和文字他们的和谐度)1、汉语是单音词语,无形态变化。(英语有变化:go\went\gong\going)2、汉字满足了书面上分化同音词的要求。

或{汉字的特点}:1、多功能(如国、认识国可以联想很多与国相连的国旗。。。)2、透义性。如桧。3、跨越古今。(1、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2、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3、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4、汉字有超时空性。)

十二、汉字的形体(第141页):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简述(简答题)

从古代到现代,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汉字是很有趣的文字,从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篆书(大篆-小篆-草篆)—隶书—楷书—宋体(印刷体),大约经过了三千多年。⑴甲骨文产生于商代,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⑵“金文”是是通行于周代的文字(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⑶篆书是通行于秦的文字(有大篆和小篆、草篆)。⑷隶书(秦隶、汉隶),秦汉时使用的一种字体。⑸楷书(行书),始于汉末,魏晋一直通行到现在的常用字体。

十三、为什么说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或隶书是汉字演变的转折点?)(简答题)

隶书变成现行汉字:1、出现了笔画。2、偏旁分出了变体。3、形体变为方扁。4、方法为写。

十四、造字法有六种:古代汉字有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法。(P155页)

十五、词汇按大小等级分(词汇单位)(5分):

1、语素(1)、成词语素。(2)不成语素。

2、词(1)、意义的专有性。如老虎,水泥。就是词代表一种事物,不能拆分理解。(2)、结构的整理性(形体上重要)。如同学,开关(不能插入或能插入)。(3)、独立自由地运用。

注:1、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音单位。(1)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语语素。(2)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叫不成语语素(不成语语素有分为两类一种可放在前,也可以放在后。一种是固定位置叫作词缀。)

十六、词的结构(10分)P211页。

由一个语素构成呢滚蛋词,叫做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一)单纯词(单语素词)

1、联绵词(一般不重叠)。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1)双声词: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如参差、仿佛、忐忑等(声母一样)。

(2)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联绵词。如彷徨、霹雳、烂漫等(韵母一样)。

(3)其他:指两个音节声:韵不同的联绵词,如蝴蝶,芙蓉。

2、叠音词: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不能单独成词,如猩猩、瑟瑟、凯凯、饽饽、姥姥。

3、音译的外来词。如咖啡,葡萄,沙发、尼龙等。

(二)合成词:有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三种构词方式。(出词语考什么式)

1、复合式(1)联合式: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同、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又叫并列式。A途径、体制、收获等。B尺寸、领袖、买卖、开关等。C、国家、质量、干净、人物,(词意主要显示一个字的意义)

(2)偏正词: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表示意义的在后一个)。如A人流、气功、小说等。B游击、腾飞、火红等。

(3)中补型.后一词根补充前一词根。如:提高、改进、花朵、车辆等。

(4)动宾型。歉意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如司机、达标、失业等。(5)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也叫陈述式。

2、重叠式。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注意与重叠词发区别)如:姐姐、仅仅、刚刚等。

3、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前是前缀,词缀在后是后缀。

(1)前加式(前缀+词根)。如老-、老虎,小-、小王,第-、第五,阿-、阿毛等。

(2)后加式(词根+词缀)。如-子、刀子、板子、滚子、胖子;-头,来头、念头、苦头;-儿,歌儿、亮儿、盖儿、尖儿;初-等(注:子指人不是词缀,都第三声不是词缀;女儿、体育健儿。。。不是词缀;老人不是词缀)。此外还有由词根和一个叠音后缀组成的三音节合成词。如水汪汪、闹哄哄、血淋淋等

十七、语义场:(有五种)

1、类属义场: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如:“锅—碗—瓢—盆”同属厨具类;“红—黄—蓝—白—黑”同属颜色类;“纸—笔—墨—砚”同属文具类。

2、顺序义场: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如:“大学—中学—小学”、“初试—复试”、;有些顺序义场可以周而复始,叫做“循环义场”,如:“春—夏—秋—冬”。

3、关系义场: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老师—学生、高---低等。

4、同义义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语义场,同一义场中的各个词叫作同义词。如:青霉素——盘尼西林、铁路——铁道、自行车——脚踏车

5、反义义场: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的相关语义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1)互补反义义场:处于同一反义义场的两个词中间没有第三者存在。如:生——死动——静有——无出席—缺席白天—黑夜正确—错误

(2)极性反义义场:处于这种语义场的两个词外,有其他意义存在。如:白——黑大——小高——低粗——细快乐——忧愁宽阔——狭窄朋友——敌人

※同义词的辨析:(1)、意义的轻重:损坏—毁坏—破坏、“盼望、渴望”、“违背”和“违反”

(2)、范围的大小;事故——事件——事情、局面”和“场面”、“边疆”和“边境”

(3)、集体个体:树木——树布匹——布人口——人

(4)、搭配对象:交换→礼物、意见——交流→思想、经验

(5)、感情色彩:褒义——中性——贬义如:爱护——保护——庇护

(6)、语体色彩:口语、普通用语——书面语、特殊用语如:脑袋——头部

(7)、词性:突然(形):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猛然(副):作状语

※同义词的作用:

(1)恰当选用同义词能使语言表意精确严密(2)同义词前后换用,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3)同义词连用可以使语意丰富、明朗,增强语势(4)从音韵上选择同义词可增加语言的音乐美

※反义词的作用

(1)反义词常被用作修辞上的对比和映衬的手段,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说服力

(2)反义词连用,使语句富于哲理,更加含蓄,富于感染力

(3)反义词对举,使叙述简练明确

(4)在构词上可以形成仿词或用反义语素形成词语

十八:汉字造字法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详情见P155)共有六种,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用描绘食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如:月、雨、口、牛、羊。

指事: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如:上、下、三、本、末。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会意字:分为异体会意字和同体会意字。

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不见组成,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部件组成。

异体会意字(如武、休、取),同体会意字(从、森)

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如“洋”(yáng),形旁(也称形符、意符)氵(水)表示海洋有水,声旁(也称声符、音符)羊(yáng),表示读音。

形声字中的形旁和声旁的部位大体分为下列六类。

A.左形右声:河、梧、谈、肝、惜

B.右形左声:都、切、功、攻、战

C.上形下声:芳、竿、宇、翠、露

D.下形上声:勇、型、贷、袋、态

E.外形内声:囤、匣、阁

F.内形外声:这类最少:问、闻、辩

十九、为什么说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

词类就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的类别,西方语言是根据形态给词分类的,汉语不能按形态标准分,因为汉语是孤立语,词形变化不明显。而汉语的意义标准又模棱两可,受到批判。所以汉语的词类划分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1)能否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这样划出了实词和虚词。

(2)能同哪些单位组合,怎样组合,组合后产生什么样的关系。这条标准划出了实词和虚词的具体类别。

二十、简述“把”字句构造条件。

基本结构是:名(施事)+把+名(受事)+动+其它

把字句的成立有某些条件:

⑴动词一般是能带支配对象的行为动词,即能带施事宾语的及物动词。

⑵所用动词的前边或后边要带有表示结果或方式的附加成分。

⑶“把”字所介系的宾语通常是确定的,即说话人要有确指的对象。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二十一、简述存现句的构造条件

存现句是语义上表示何处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或何物:结构上一般有三段,即处所段+存现动词+人或物段;存在句是表示何处存在何人或何物的句式。

要满足含义中讲的三个条件:

1,前段是是处所。2,中段是不及物动词或"有”、“是”。3,后段必有存现宾语。

存在句:处所成分+动词+“着”+名词语(NPL+V+着+NP)

例如:山上有个庙。台上坐着主席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