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诊
- 格式:ppt
- 大小:310.5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二节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人体的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而能够反映出脏腑的变化情况。
一、听声音1.声音实证和热证,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亮、烦躁多言;虚证和寒证,声音轻清、细小低弱、静默懒言。
声音重浊,或声音嘶哑,见于新病骤起,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犯肺;见于久病形瘦体弱者,多为肺肾阴亏,或虚劳之证;神昏不醒,鼾声作响,手撒尿遗,多见于中风危候。
小儿惊呼阵发,尖利高亢,多见惊风;阵哭拒食,辗转不安,多因腹痛;小儿夜啼,可因惊恐、虫积、饥饱不调而致。
呻吟不已,哀号啼叫,多为剧烈疼痛。
2.语言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神之实证。
郑声: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不足之虚证,或痰气郁结、清窍阻蔽所致。
狂语:精神错乱,语无伦次,不避亲疏,多为痰火扰心。
言謇:舌强语謇,言语不清,多见于中风证。
3.呼吸呼吸主要与肺肾病变有关。
呼吸声高气粗而促,多为实证和热证;呼吸声低气微而慢,多为虚证和寒证;呼吸急促而气息微弱,为元气大伤的危重证候。
久病肺肾之气欲绝,可见虽气粗但呼吸不匀,或时断时续。
气喘:呼吸急促,甚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难以平卧。
实喘者,发作较急,呼吸喘促,胸满声高气粗,呼出为快,多为病邪壅塞肺气;虚喘者,来势较缓,呼吸喘促,气怯声低,吸少呼多,气不得续,吸入为快,动则喘甚,为肾虚不纳气或肺气虚衰。
哮:呼吸时喉中有哮鸣音。
哮证有冷热之别,多时发时止,反复难愈。
上气:气促咳嗽,气逆喉间,多为痰饮内停,或阴虚火旺,气道壅塞而致。
太息:时发长吁短叹,以呼气为主,多为情志抑郁,肝失疏泄。
4.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
暴咳声哑为肺实;咳声低弱而少气,或久咳音哑,多为虚证;外感病多咳声重浊;咳嗽阵发,连声不绝,终止时作鹭鸶叫声,为百日咳;小儿咳声嘶哑,如犬吠,可见于白喉。
中医闻诊内容
以下是 7 条关于中医闻诊内容的表述:
1. 中医闻诊啊,那可真是神奇得很呢!比如说听声音,当有人说话声音低微,就像那蚊子哼哼似的,哎呀,这可能就代表他身体虚啊!你想啊,平时咱要是精神头十足,说话能那么有气无力的吗?
2. 闻诊里闻呼吸也很重要哦!要是有人呼吸急促,跟拉风箱似的,这是不是得注意啦?就好像一部机器,发出这样不正常的声音就是在提醒有问题呀!
3. 呕吐的声音也要仔细听一听呢!要是那声音特别响亮,哇啦哇啦的,说不定就是吃坏肚子啦!这就好比汽车突然发出刺耳的刹车声,肯定是哪里不对劲了呗!
4. 咳嗽的声音可藏着大学问呢!有的人咳嗽起来跟敲锣似的,震耳欲聋,那可能是肺热呀!这不就跟敲鼓一样,声音大就说明有情况呀!
5. 闻诊还得闻气味呀!当有人身上发出一股怪味,哎呀,那可不好,就像食物变质发出的味道一样,肯定身体有啥毛病啦!
6. 放屁的声音和气味有时候也能说明问题呢!要是那屁声噼里啪啦跟放鞭炮似的,气味还特别难闻,这是不是在提醒肠胃不太好呢?这多明显呀!
7. 病人的口气咱也得留意呀!要是口气像臭鸡蛋似的,太难闻啦,不用说,肯定是身体出状况了嘛!就像花枯萎了会发出不好闻的味道一样!
我觉得中医闻诊真的很有意义呀,可以通过各种声音和气味来了解身体的状况,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不能小瞧!。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病气测知病况,闻的内容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声音、语言、呼吸、呕吐、肠鸣和病气等。
声音正常的声音自然、音调和谐、语言表达清楚。
病变声音:嘶哑:包括声嘶和失音,声嘶是嗓子干涩发音困难,失音是完全不能发音。
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相交伤肺所致。
鼾声:如昏睡不醒,鼾声不断多因神志昏迷,气道不利。
多见热入心包,或中风入脏之危证。
呻吟:身有痛处或胀满时,口中发出哼哼声。
多为头痛、胸痛、腹痛、齿痛。
喷嚏:喷嚏是由肺气上冲所致,外感风寒多见此证。
外邪入表日久不愈,忽有喷嚏者,为病愈之兆。
语言心主神明,心病则语言错乱。
语言蹇涩:说话不流利、含糊不清、缓慢、词不达意,多见于中风后遗症或热病后期。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多为实证。
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语言不连续、声音低弱多为虚证。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多见于急性热病,或老年人久病心血亏虚。
错语:病人语言颠倒、错乱,自知说错不能自主,多为心气不足。
狂言:声嘶力竭、语言快、声音高、骂人或狂言,多见于痰火扰心的狂证。
呼吸呼吸与肺肾等脏器有关,通过呼吸变化可推测脏腑的虚实。
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者不能平卧。
喘分虚实。
实喘发作急,一般为形体壮实,脉实有力,多属肺有实热,痰饮内停。
虚喘发病缓慢,吸少呼多,一般为形体虚弱者脉虚无力,属肺肾虚损。
哮:呼吸急促伴有喘,喉中痰鸣似哨声,反复发作。
多因痰饮又外感风寒所致。
久居寒湿地区,或食过多酸咸生冷也可诱发哮。
临床上哮与喘常同时出现。
短气:呼吸气急而短、气短而渴、四肢关节痛属实证;气短无力、小便不利,则属虚证。
咳嗽:咳嗽发生与肺脏关系密切。
咳声重浊:痰色清白,鼻塞不通,多因外感风寒。
咳有痰声:痰多易咳出,多为寒咳,因痰湿阻肺,肺失宣降。
咳声如犬吠:声如犬吠伴有音哑,多为白喉证。
阵发性咳嗽:咳声不断,甚则咳血。
称为顿咳、百日咳。
呕吐胃中饮食物、痰、水液冲出口的一种表现。
呕吐声音微弱,吐势缓慢,吐物以清痰水:多为虚证、寒证。
闻诊中医术语
中医认为,中医诊断不仅要通过视、闻、问、切,更要重视闻诊。
它是临床病理诊断的重要领域,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术语,也是中医术语中重要的部分。
闻诊是通过闻或闻到患者排泄物、皮肤、口腔等体表特征来诊断疾病的过程,其中包括“闻气”和“闻身”两种。
闻气是指通过闻患者排泄物和口腔内的气味,在没有任何体表表现的情况下,用判断病人的病情所需的气味为准,以便诊断病情。
闻身是指患者身体的外观,包括皮肤颜色及咀嚼腺或唾液等。
这些都有助于判断患者身体内部病情及平衡状态。
中医认为,每种疾病都有特定的气味特征。
正常情况下,患者的排泄物、口腔内的气味等都是清香的,但是当病情严重时,气味就会变得臭,以此来判断病情。
此外,通过闻身,还可以判断患者身体的气血,以及内脏的健康状况,包括心、肝、脾、肺、肾等。
比如,当心脏不好时,通过闻身可以闻到心脏有特殊的气味;当肝脏不健康时,可以闻到有臭味气。
另外,闻诊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躯体的健康状况,比如精神不健康时会有一种凝固的气味,脑细胞活动减弱时会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等。
总之,闻诊是中医诊断最重要的术语之一,也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术语。
它能够帮助医生通过各种气味来准确判断病情,从而及时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闻诊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术语,它不仅能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还能检测患者体内的气血,从而帮助医生理解疾病的发展,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