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各章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第五章习题5.1 单项选择题5.1.1 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 d )阶段。
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5.1.2 MIS 的战略规划可以作为将来考核( d )工作的标准。
a. 系统分析b. 系统设计c. 系统实施d. 系统开发5.1.3 BSP 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 a )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a. 信息系统b. 数据类c. 管理功能d. 系统规划5.1.4 U/C 矩阵是用来进行( c )的方法。
a. 系统开发b. 系统分析c. 子系统划分d. 系统规划5.1.5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开发策略上强调( a )。
a. 自上而下b. 自下而上c. 系统调查d. 系统设计5.2 填充题5.2.1 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初装、___蔓延,集成_______、数据管理和成熟等六个阶段。
5.2.2 诺兰阶段模型的控制阶段是实现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__数据________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
5.2.3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的主要缺点是不能从整体上考虑问题。
5.2.4 “自下而上”的策略适用于___小______型系统的设计,而“自下而上”的策略适用于大中型系统的设计。
5.2.5 规划领导小组应由单位(企业、部门)的_主要决策者之一___ 负责。
5.2.6 BSP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__企业的组织机构___。
5.2.7 BSP方法将__过程_____和___数据类____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
5.2.8 企业流程(过程)是指为完成___企业目标或任务_______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
5.2.9 原型法贯彻的是__自下而上_________的开发策略。
5.3 名词解释题参考答案5.3.1 计算机应用到一个组织的管理中,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不断成熟的成长过程。
诺兰(Noian)1973 年总结了这一规律,并于1980 年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形成了所谓的诺兰阶段模。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P2)信息的三种定义: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题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d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精神、物质、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例题3: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例题4.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C_____。
A.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C.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 D.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都称之谓信息●例题5.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___C____。
(A)声音(B)文字(C)磁带(D)图像●例题6.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C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例题7.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例题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信息的一般特征(P3):①载体依附性价值性②可加工和可处理性③可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第1题: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 香农B 霍顿C 钟义信D 哈特莱第2题:“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人类发现、发明和创造的成果。
可供人学习,提高改造社会的能力”这句话是()的定义。
A 消息B 资料C 知识D 数据第3题:按主体的认识层次由低到高划分,信息可分为()A 语义信息→语法信息→语用信息B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C 语用信息→语义信息→语法信息D 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第4题: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A 语义解释B 语法解释C 语用解释D 用法解释第5题:钟义信等人对信息概念的描述是()A 从认识论层次上,信息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和(状态改变的)方式。
B 从本体论层次上,信息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
C 从认识论层次上,信息是一切事务运动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
D 从本体论层次上,信息是一切事务运动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
第6题:关于信息的基本特征,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 信息既来源于物质世界,又来源于精神世界。
B 信息不是知识,所以信息没有知识的本性。
C 信息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不能像物质、能量一样被感知。
D 信息量在传递、加工过程中实现增值。
第7题:信息资源包括( )三个基本要素。
A 信息、设施和信息技术B 信息、人员和信息法规C 信息、人员和信息管理部门D 信息、人员和信息技术第8题:“信息的价值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耗尽”这句话说明信息具有( )特征A 价值性B 客观性C 依存性D 时效性第9题:“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信息具有( )特征A 真伪性B 异步性C 客观性D 共享性第10题:关于信息的性质,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 信息的有用性表明任何信息总是有用的B. 信息的存储性和传递性表明了信息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转移C. 信息之所以有无限性,是因为时间是无限的D. 因为信息具有共享性,所以任何信息都可以公诸于世第11题:在信息收集过程中正确地舍弃无用和次要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A.时效性B.不完全性C.价值性D.等级性第12题:衡量信息量多少的是( )A. 不确定性的减少B. 数据量的多少C. 信息客观性的反映D. 信息的载体第13题:已知状态X、Y、Z发生的概率分别为0.5、0.25、0.25,则香农概率熵大小为()A. 1.5 BitB. 1.5 NatC. -1.5 BitD. -1.5 Nat第14题:信息科学区别于一切传统科学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以()为研究对象。
信息管理系统各章练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信息管理系统各章练习题答案第1章信息时代及国家信息化本章练习题答案判断题简答题1.请简述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答:信息时代中,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已成为人类社会日益鲜明的发展趋势,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等技术快速发展;(2)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3)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高速增长。
当然,这些特征只是表面的,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全球信息化”。
2.简述国家推进作息化的主要任务。
答:抓紧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应用;在统筹规划下实施信息化重大工程;为推进信息化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电子商务建设。
3.简述我国推进信息化的主要特点。
答:主要特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满足各行各业应用需求;为促进两个转变,为四个现代化和社会进步服务;强调信息化体系6个要素及其紧密关系;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放在核心地位;突出建立自主的信息产业;信息化建设与工业化建设并举,发挥后发优势;立足国情,先试点后推广,不搞一刀切。
4.简述说明我国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
答:我国的国家信息化体系由六个要素组成:即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5.简要说明企业信息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题要点:掌握信息知识;开发信息源;提高信息使用能力;用信息技术武装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机构。
第2章管理、信息与系统本章练习题答案单项选择题1.A2.B3.D4.C5.A6.D7.A8.B9.C10.C填空题1.管理方法管理手段2.指挥控制3.Information4.信息敏感力信息转化力5.扩散性6.滞后性7.反馈控制8.能源时间9.接口标准化原则10.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11.职能12.非结构化13.目标功能结构简答题1.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和原则答:系统分解的目的:在研究和描述系统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所面对的系统通常都是庞大而又复杂的,一般无法通过一张图表一下子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就需要按一定的原则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章节练习题第4章系统分析一.选择(10%)1.在MIS的发展过程中,从计算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产生的新职业是:()A.组织人员B.设计师C.分析师 D 系统分析师2.可行性研究内容没有:()A.技术可行性B.经济可行性C战略可行性 D.营运可行性3.详细调查和初步调查的主要区别不包括:()A.目的不同B.内容不同C任务不同 D.对象不同4.DFD上所有成分的定义,解释文字集合或对其他需要说明问题的定义称为()A.数据词典B.储存C.结构化语言D. 事件5. 在数据流图(DFD)中,带有名字的箭头表示数据的流向是指:()A. C. D.6.()A结构化语言 B.数据流图 C.决策树D决策表7.画DFD图的主要原则没有:()A明确界面 B.自顶向下 C.画关联图D特色布局8.数据词典的组成部分中,和DFD不同的部分是:()A外部项 B.加工C数据元素 D.数据流9.下列是结构化语句中最常用的描述循环的语句是:()A.IF语句B. WHILE循环C.DO….WHILE循环 D FOR循环10.在MIS的信息收集方法中,若遇较复杂业务活动需要解现状时最好采用:()A面谈法 B.调查表 C.查阅文献D实地观察或实践二.填空: (10%)1.系统开发分为三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__________。
2.系统分析决策依据和最终成果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DFD的组成部分中,加工项描述系统对信息处理的_______功能。
4.画DFD图要布局合理指的是:比如:数据流的箭线尽量避免交叉或_______;故采用重复。
5.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外部实体、数据存储、__________和数据流。
三.不定项选择(20%)1.下列有关分析阶段的描述中有误的是:()A.DFD图中的存储项不考虑其介质和细节。
B.数据流向只反映流向,与时间,方式和技术无关。
C.系统分析工具主要有:DFD,DD,FC,决策树和决策表D.DFD图描述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逻辑功能指加工。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单选题(1)自动售货机是一种方便、直观的移动商务工具。
在自动售货机上,人们可以自由地购取冷热饮料、零食、电话卡、特色商品等。
小明打算在自动售货机购买一瓶矿泉水,在他还没有确认付款之前,系统不会产生()。
A. 数据流B. 资金流C. 事务流D. 信息流(2)一般来说,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资源等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中,()是信息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和内容。
A. 数据资源的组织、存储和处理B. 使用户养成规范的信息系统操作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C. 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D. 利用网络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3)小明在市图书馆办理的条码卡读者证丢了,他在图书馆网站上找到如何补证的回答,如图2-2所示。
图2-2 补办卡说明请问,“读者须持办证时的有效证件到馆办理补证手续”是基于信息系统的哪项功能?()A.输入功能B. 处理功能C. 存储功能D. 控制功能(4)用户身份认证是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网上售票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
小明通过电脑登录售票系统想购买一张高铁票,输入账号密码时,第一次不小心输错密码,系统提示“账户或密码错误”;当他重新输入了正确的密码后,系统提示“登录成功”。
请问这种情况是基于信息系统的()功能。
A. 输入B. 处理C. 存储D. 控制(5)201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超级计算机()在国际超级计算大会(ISC)上亮相。
它的运算能力达到每秒93.01千万亿次,排名世界第一,成为“计算机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A. 神威·太湖之光B. 银河-ⅣC. 曙光-5000AD. 深腾7000(6)计算机重启后,()中的数据将会丢失。
A. 光盘B. U盘C. 内存D. 硬盘2. 思考题(1)小明和小王在聊天。
小明说:“我家计算机的CPU可快了,3.8GHz呢!”小王反驳说:“才3.8G也好意思说!我家的硬盘都500G了!”请问,小王和小明的对话正确吗?如果不对,错在哪里?(2)小明喜欢摄影,用照片记录环境保护的点点滴滴。
注意:此复习题仅供信管13-3班复习,由于考试试卷不同,不能作为信管13-1,2班复习所用。
一、单选1.____的基本大类有22个。
A. 《中图法》B. 《科图法》C. 《人大法》2.所谓族性检索和特征检索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从学科专业出发的检索要求是_ _。
A. 特性检索要求B. 专指性检索要求C. 族性检索要求3. 当前对大量的结构化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规范话组织与管理的有效方法是__ 。
A. 文件方式B. 数据库方式C. 主题树方式4. 对一份信息实体所涉及到的全部主题因素进行标引,称为 _。
A. 整体标引B. 分析标引C. 全面标引5.主题组织法采用___揭示主题词间的关系。
A. 类目体系B. 参照系统C. 词族索引6.以某类子目为细分标准进行的分类活动称为_______。
A. 通用复分B. 专用复分C. 仿照复分7.文献分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
A. 事物特征B. 文献本质属性C. 文献的形式特征8.主题组织法采用____________揭示主题词间的关系。
A. 类目体系B. 参照系统C. 词族索引9.文献信息组配分类法(组面分类法)是一种以___为基本原来而构成的分类。
A. 概念划分与概括B. 概念分析与综合C.概念逻辑与划分10. 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自编分类系统大多选用______形式。
A. 学科分类B. 事物分类C. 概念分类11. 传统的文献信息分类于主题组织是一种________。
A. 语用组织法B. 语义组织法C. 综合特征组织法12. 《中图法》的标记制度为_______。
A. 层累制B. 顺序―层累混合制C. 层累-顺序混合制13. 将主表和附表中的全部按所属学科或同义范畴排列起来的辅助分类表称为_____。
A. 范畴分类索引B. 词族索引C. 关键词索引14. 标题法是采用______词语直接标识与检索文献的方法。
A. 文献标题中的B. 标题表中经过规范化的C. 文献正文中最单义的15. 由于单元词法实行_ _组配,因此容易产生含义不清的概念。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选择题(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2)设有部门和职员两个实体,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则部门与职员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m:n B.1:m C.m:k D.1:1(3)对于“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同一个关系中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B.同一个关系中元组必须按关键字升序存放C.在一个关系中必须将关键字作为该关系的第一个属性D.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4)E-R图用于描述数据库的(A)。
A.概念模型B.数据模型C.存储模型D.逻辑模型(5)在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C)。
A.可以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C.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其值能够唯一表示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D.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任意属性组成(6)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单位)医疗(患者编号,患者姓名,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其中,医疗关系中的外关键字是(A)。
A.患者编号B.患者姓名C.患者编号和患者姓名D.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7)一个关系只有一个(D)。
A.候选关键字B.外部关键字C.组合关键字D.主关键字(8)下列标识符可以作为局部变量使用的是(C)。
A.[@Myvar] B.My var C.@Myvar D.@My var (9)Transact-SQL支持的一种程序结构语句是(A)。
A.BEGIN…E ND B.IF…T HEN…ELSEC.DO CASE D.DO WHILE(10)字符串常量使用(A)作为定界符。
A.单引号B.双引号C.方括号D.花括号2.填空题(1)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和应用的(数据集合)。
习题信息与信息管理[重要概念]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简答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信息交流【简答】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7、简述两种信息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第三章信息分布【简答】1、何谓马太效应2、掌握信息生产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和普赖斯定律,写出定律的公式并画出曲线图3、掌握信息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和齐夫定律,写出定律的公式并画出曲线图4、掌握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指数增长律和逐渐过时律,写出定律的公式并画出曲线图5、利用本章中的规律分析一个实际案例第四章信息获取【简答】1、信息源的类型划分和特点。
2、信息评价的一般指标选取。
3、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的性能比较。
4、信息搜集的原则和方法。
5、调查的方法和实施。
第五章信息组织【简答】1、信息组织包括哪些基本内容?2、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3、信息描述的主要方法有哪些?4、简要描述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相关标准。
5、简要描述主题法和分类法的特点。
6、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传统信息资源组织有哪些突破?7、知识组织的演进和发展。
第六章信息检索【简答】1、简述信息检索的类型与特性。
2、简述信息检索的四种模型。
3、检全率与检准率的相互关系是如何的。
4、简述信息检索的技术与方法。
5、试用常用的几种搜索引擎。
第七章信息服务【简答】1、简述信息服务的内容和主要方式。
2、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包括哪些。
3、简述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任务与内容。
4、简述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
5、调查用户及其需求有哪些方法。
第五章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练习题一、选择题1.从规划范围上看,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可以分为战略性和(A )P173A.执行性规划B.企业级规划C.部门级规划D.综合发展规划2.信息系统规划需要完成的四个基本阶段是(B )P175A.战术规划、需求分析、资源分配、项目实施B.战略规划、需求分析、资源分配、项目规划C.战术规划、需求分析、资金预算、项目规划D.战略规划、需求分析、资源分配、项目实施3.下列信息系统规划的四个阶段中,安排每个项目日程和资源使用计划的是(D)P175 A.战略规划 B.需求分析C.资源分配D.项目规划4.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是(B)P176A.描述功能与范围B.确定地位及目标C.描述运行环境D.规划软、硬件配置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方法的是(B)P177-P181A.关键成功要素法B.面向对象法 C.企业系统规划法 D.情景法6.根据诺兰模型,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发展经过的阶段数是(B)P177A.五个B.六个C.七个D.八个7.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分别为萌芽、扩散、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A )P177A.成熟B.执行C.维护D.终止8.诺兰模型中管理焦点的转折点是(C)P177A.数据资源到集成B.数据资源到控制C.信息技术到数据资源D.数据资源到成熟9.在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中,从信息技术管理到数据资源管理的转折点位于(C)P177 A.第一、二阶段间B.第二、三阶段间C.第三、四阶段间D.第四、五阶段间10.在诺兰模型的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的三个阶段,人们主要关注的是(B)P177A.信息技术管理B.数据资源管理C.信息系统规划D.系统初步调查11.在信息系统开发中,CSF的含意是( C )P179A.计算机系统平台B.计算机系统报表C.关键成功因素D.创建软件报表12.BSP法的意思是(B)P179A.企业成功规划法B.企业系统规划法C.企业战略规划法D.企业系统原型法13.在信息系统规划的各种方法中,“自下而上”实施的是( D )P180A.SST B.生命周期法C.CSF D.BSP14.按照定义企业目标、企业过程、数据类和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步骤,进行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是( B )P180A.关键成功要素法B.企业系统规划法C.情景法D.战略集合转移法15.在可行性分析中,能够回答“项目何时能够收回成本”的是(B)P181A.技术可行性分析B.经济可行性分析C.管理可行性分析D.法理可行性分析16.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中,企业的管理基础、业务规范化等问题属于(D )P182 A.技术的可行性B.经济的可行性C.法理的可行性D.管理的可行性17.在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中,“对人员的适应性以及法律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属于(D )P182A.经济可行性分析B.技术可行性分析C.管理可行性分析D.法理可行性分析18.信息系统是否进行的决策性文件是(D)P183-P184A.战略计划书B.系统规划书C.系统调查表D.可行性报告19.信息系统的建设方式有多种,其中开发费用较少,能适应本单位需求并且系统维护方便,但系统优化不够的方式是( A )P186A.独立开发B.合作开发C.委托开发D.购买现成软件20.自行开发信息系统的主要缺点是(A)P186A.开发周期一般较长B.系统维护比较困难C.用户需求不易满足D.不利锻炼本企业队伍21.系统维护比较容易,开发费用中等的系统建设方式是(C ))P187A.自行开发B.委托开发C.合作开发D.购买软件产品22.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将网络服务平台、系统开发维护、数据中心运营等工作交给专业公司代办的方式称为(C ))P188A.购买 B.定制开发 C.外包D.合作开发23.采用原型法开发系统的主要优点是(C)P191A.成本低B.效率高C.易满足用户需求D.系统重组性好24.初步了解需求后,快速开发一个简易模型并逐步完善的方法称为(B)P191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C.基于构件的开发 D.快速应用开发25.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是(C)P190A.易于准确定义用户需求B.易于适应环境变化C.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全局性D.便于设计者与用户交流26.原型开发方法的主要缺点是(D )P192A.用户难于直接参与工作B.开发周期相对较长C.不太符合人们认识规律D.需要有支撑工具27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C )P192 A.原型法B.生命周期法C.面向对象的方法D.增长法28.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将对象之间的通信机制称为(C)P193A.封装B.重用C.消息D.继承29.在面向对象的方法中,“类”的定义是( A )P193A.一组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B.对象间的通信C.对象的继承性D.数据和操作的封装单位30.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中,系统模型的基本单元是( B)P193A..数据B.对象C.实体D.类31.在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中,信息系统的构件主要包括:接口、实现和(D)P195A.功能B.代码C.文件D.部署二、填空题1是一种权变的分析方法,它承认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
信息组织各章习题
第1章概论
1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有什么关系?
2信息组织有哪些职能?
3信息组织可分为哪两种类型?从内容角度标引与检索的方法有哪些?
4信息组织的资源的处理有包括哪些内容?
第2章信息组织原理
(一)名词解释:
检全率检准率联系符号同义控制
职能符号轮排引用次序词义控制
(二)问答题:
1对信息组织有哪些要求?
2信息源组织中的规范控制应包括哪些方面?
3什么是词汇控制?词汇控制的范围是什么?4什么是句法控制?句法控制的形式有哪些?
5概念之间有哪些关系?什么是概念的划分与
概括?它们在信息组织和检索中有哪些作用?
6阐述信息组织中对知识分类理论的借鉴内容?
7阐述文献保证原则和用户保证原则。
8 观察下列词汇,哪些词的专指度更高?
铁路桥梁防震材料抗震设计
铁路桥梁防震材料设计
第3章信息描述
(一)名词解释:
1.元数据 5. XML
2. DC 6. MARC
3. ISBD 7. DTD
4. RDF 8.名称规范档
9.检索点
(二)问答题:
1 简述元数据的作用。
2 我国《文献著录总则》和《DC》的基本著录项目有哪些?
3 简述题名检索点和个人检索点的选择方法。
4 阐述编制名称规范档的过程。
名称规范档一般由哪些款目构成。
5 简述CNMARC格式的结构组成。
6 元数据的语义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三)本章作业
1 模仿课本例子,用中国《文献著录总则》格式分别描一本书的详细级次、简要级次和一般级次。
2 用DC描述一个电子文件或纸本文件。
3 用DC结合XML描述一个文件,然后发布为WEB页。
4 用WORD文件保存成HTML网页,然后观察它的源文件,看其基本结构如何组成。
第4章信息描述工作
一名词解释:
集中编目共享编目
二问答题:
1 简述信息描述工作的要求和信息描述工作的类型。
2 简述信息描述工作的程序。
3 简述题名项、责任者项的描述方法。
4试比较《CNMARC》与《DC》的异同。
第5章分类法
一名词解释:
类分类等级体系分类法分面分类法
标记符号借号法上位类同位类交替
类目相关索引八分法百分法
层累制注释
二问答题:
1 一部完整的分类法应有哪几部分组成?
2 分类标记的种类、标记制度有哪些?
3 引用次序在分类体系建立中有什么作用?分类法对横向关系的处理采用了哪些方式?
4 文献分类法类目之间有哪些关系,它们的表现有哪些?
5网络分类工具与传统分类法在体系展开特点和技术方法上有哪些不同?
6调查一个网络分类搜索引擎,分析其采用的分类体系的优缺点。
第6章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
一、本章学习目标
1.理解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概念;
2.熟悉数字图书馆的基本体系结构与技术体系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熟悉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技术方法。
二、本章重点要点
1.数字图书馆的基本体系结构、技术体系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技术方法
三、本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数字图书馆
2 数字对象
3 数据集市
4 数据提取
5 非结构化数据库技术
(二)思考题
1 数字图书馆有哪些特征?
2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组织有何特点?为什么?
3 结合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结构图,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第7章分类标引与分类检索工具
一名词解释:
单主题多主题联结主题
二问答题:
1 对分类标引有哪些要求?
2 分类标引人工工作程序应分哪些步骤?你认为在这些分类步骤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 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有哪些?一般标引规则有哪些?
4 联系实际说说电子分类检索工具中类目和类下显示的特点?
5 描述文献信息源的标引工作流程。
6 分别举例说明单主题、多主题、联结主题以及参考工具书应如何归类?
7 《中图法》中关于复分、仿分是否加“0”的具体规则是什么?
第8章主题法
一名词解释:
主题法标题法叙词法叙词
概念组配范畴索引词族索引叙词表
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参照系统
二问答题:
1 主题法的特点是什么?主题法有哪些基本类型?
2 叙词表一般由哪些(宏观结构)组成?叙词表组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 说说专有叙词表的作用和对专有叙词的处理方法。
4 概要说明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5 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有哪些类型?说说《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编制特点。
6 郑州大学商学院资料室需要编制经济方面的叙词表,请问应如何进行。
7 为什么说叙词法是多种信息标引与检索语言的综合?
8 分别简析标题法与叙词法的特点。
9 简析概念组配与字面组配的区别。
第10章主题标引与主题检索工具
一名词解释:
综合标引分析标引复合主题
隐性主题我国主题分面公式概念组配
二问答题:
1 简析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异同
2 文献标引有哪些基本的标引方式?
3 简析主题分析中主题的类型和主题结构分析方法
4 简述组配标引规则
5 简述标引选词的专指性/优先顺序/查词规则
6 一般主题文献应怎样进行主题标引?(结合标引流程分析)
7CNMARC中各类名称主题词应分别记录在哪些字段?
第11章自然语言标引与检索
一名词解释:
自由标引关键词法后控词表
二问答题:
1 简述目前用于自然语言标引与检索的类型
2 简述目前常用的文本检索方法
3 简析后控词表的特点
4 简析关键词索引的类型
5 试比较自然语言与控制语言的性能,为什么说两者结合是发展的方向?5简述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附加内容: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网站建设
1 名词解释
(1)ASP (2)IIS (3)PWS (4)CGI (5)COM (6)ODBC
2 思考题
(1)静态网页传输结构与WEB动态应用结构有何不同?
(2)常用网页工具和动态网页语言有哪些?
(3)HTML中常用哪些链接标志?其作用如何?。